《野望》PPT

合集下载

《野望》PPT-完美版

《野望》PPT-完美版
《野望》PPT-完美版
《野望》PPT-完美版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 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
归依。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诗意:
傍晚。 徘徊。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 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野望》PPT-完美版
《野望》PPT-完美版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野望》PPT-完美版
野望
王绩
《野望》PPT-完美版
《野望》PPT-完美版
作者名片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镐 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 传》,撰《酒经》《酒谱》。
《野望》PPT-完美版
《野望》PPT-完美版
课文讲解 听朗读,并有感情地自读诗歌。 注意读准读音和节奏。
《野望》PPT-完美版
《野望》PPT-完美版
结构梳理
举目四望 孤寂无依
野 树林金色 山峦余晖 望 牧人驱犊 猎马带禽
苦闷怅惘 知己难觅
远景与近景, 静态与动态 苦闷彷徨
《野望》PPT-完美版
《野望》PPT-完美版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 先生的 才学和 人格魅 力所折 服,这 节课我 们就来 谈谈自 己心目 中的鲁 迅。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 ,却暗 含着更 深的意 义。那 么本组 课文中 有哪些 类似的 句子, 我们都 是用什 么方法 去理解 这些句 子的?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2024年《野望》王绩ppt课件

2024年《野望》王绩ppt课件
16
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开拓了田园诗的新境界
《野望》作为王绩的代表作之一,其在田园诗的创作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诗人 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构思,将田园景色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为后世 的田园诗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王绩的《野望》在唐诗发展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其诗歌风格独特、意境深 远,对后世的唐诗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许多唐代诗人都从王绩的诗歌中汲 取灵感和养分,进一步推动了唐诗的繁荣和发展。
《野望》中表达的孤独情感。
诗歌语言与孤独情感的传达
03
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运用特定的诗歌语言,如比喻、象征等手法
,来传达孤独情感。
24
分享个人阅读体验和感悟
个人对《野望》中孤独情 感的理解
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对孤独情感的理解和 感受,包括对诗中景象、诗人情感以及诗歌 语言的感悟。
2024/2/29
孤独情感对个人生活的启 示
2024/2/29
6
02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
2024/2/29
7
《野望》主题思想解读
01
抒发孤独抑郁之情
诗人通过描绘萧瑟恬静的秋野 景色,流露出内心的孤独和彷
徨。
2024/2/29
02
表达避世退隐之愿
诗中“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 薇”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
03
反映时代动荡之感
诗中的秋景和诗人的心境都折 射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以动衬静,更加凸显 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12
孤独、苦闷情感体现及其原因剖析
01
诗中的相顾无相识,长歌怀 采薇表达了诗人孤独、苦闷

《野望》PPT优质课件(2024)

《野望》PPT优质课件(2024)
到大自然的恢宏气势。
13
抒发孤独落寞之情
01
02
03
孤独身影
通过描绘诗人独自站在高 处的形象,表现其孤独无 依的心境。
2024/1/28
归思难收
借助“望断南飞雁”等诗 句,表达诗人对远方故乡 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回归的 无奈。
时光荏苒
通过描绘季节更替、日落 月升等自然景象,暗示时 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落 寞。
尽管面临困境,诗人仍然 保持坚定的信念和追求, 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 神风貌。
17
诗中人物形象分析
采薇人
诗人通过描绘采薇人的形象,表 现出一种隐逸之士的超脱与闲适 ,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
的向往。
2024/1/28
伯夷、叔齐
诗人借伯夷、叔齐的典故,表达了 对忠贞节义的推崇和对高尚人格的 赞美。
表达内心感受。
2024/1/28
02
03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本 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
以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 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6
课堂小结,回顾本课重点内容
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强调《野望》在文学史上的重 要地位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
句子赏析
选取诗中的名句进行赏析,如“树树 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等,引导学生 感受诗句的美感和意境。
2024/1/28
9
段落大意概括
段落划分
将《野望》划分为若干段落,概括每段的大意,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大意概述
简要概述全诗的大意,即诗人在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看到层层树林都 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依、 彷徨抑郁的心情。

2024《野望》PPT课件

2024《野望》PPT课件

01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王绩生平及时代背景01020304《野望》创作背景《野望》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该诗以自然景色为描绘对象,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绩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质朴,对唐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学地位与影响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原文呈现及注释原文注释逐句解读与意境描绘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诗人在傍晚时分站在东皋远望,孤独无依,徘徊不定,表现出内心的迷茫和孤独。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进一步以景写情,表达了内心的萧瑟和凄凉。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田园生活的场景让诗人感到亲切和温暖,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人感到与周围的人无法沟通,孤独感更加强烈,于是长歌一曲,怀念起古代的隐士采薇而食的生活,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主题思想探讨向往隐居生活孤独与迷茫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场景的描绘和对古代隐士的怀念,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现实世界的逃避。

自然与人生的思考03艺术手法与特色分析Chapter视角独特构图巧妙层次丰富030201独特视角和构图技巧色彩运用和画面感呈现色彩对比笔触细腻光线处理意境深远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营造出深远而富有哲理的意境,引导观众深入思考。

寄情于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诗意表现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融入到画作中,使画面充满诗意和浪漫情怀。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04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探讨Chapter古代文人隐逸情怀体现隐逸思想的起源01隐逸情怀在诗歌中的表现02隐逸情怀对古代文人的影响03田园诗派发展脉络概述田园诗派的起源田园诗派起源于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其诗歌以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

田园诗派在唐代的发展唐代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等继承并发展了田园诗派,形成了独特的唐代田园诗风。

田园诗派对后世的影响田园诗派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流派。

《野望》公开课(共23张PPT)

《野望》公开课(共23张PPT)
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动静结合(1分)、远近结合(1 分)的艺术手法。
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 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这是远景、静景;(1分)颈联表现 牧歌式的田园氛围,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 了起来,这是近景、动景。(1分)
诗人运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 萧瑟静谧、安逸闲适的山林秋晚图,(1分)表达了诗 人内心的忧郁和苦闷。(1分)
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淳朴自然,无齐梁藻绩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影响。 陶渊明是“归来者”,欣喜于无拘无束,自由自然。
诗人运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萧瑟静谧、安逸闲适的山林秋晚图,(1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苦闷。
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王无功集》五卷。
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 生活中得到慰藉,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
律化的新形式,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 的形式颇有影响。
读准字音、节奏
野望
gāo
xǐ yǐ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读 出 韵 味 意 境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读 出 韵 味 意 境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韵 味 情
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 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
落寞于曲高和寡,高蹈孤立;陶渊明是“归来者”,欣喜于无 拘无束,自由自然。

杜甫《野望》古诗词PPT

杜甫《野望》古诗词PPT

第二部分
诗词内容
诗词内容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惟 通:唯)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诗词内容
注释
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 (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城,一作 “年”,一作“奇”。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 守之。 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锦江。 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 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 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相关故事
年少轻狂
杜甫年轻时,曾给唐玄宗上过一个《进雕赋表》中,他在其中曾毫不含糊地 称自己的才华,当不在汉代的文学大家杨雄、枚皋之下,原文是这样的: “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 而杨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当时,就有人劝他不要这样写,因为这 样写就显得太不谦虚了。没想到杜甫却说:“余已谦之者再三矣!” 虽然在今天看来,杨雄、枚皋在文学上的成就,都远不及杜甫,但杜甫在说 这种话时,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称自己的作品绝不弱于某大家,其实我能接受,但 我想大部分人可能不能接受。
诗词赏析
五六句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 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 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 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 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 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野望(优秀课件)PPT课件

野望(优秀课件)PPT课件
以景结情
在诗歌的结尾部分,诗人往往以自然景色作为情感的载体,将诗歌 的意境推向高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意象丰富
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落日、余晖、归鸟等,这些意象不仅 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诗歌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
推动了山水诗的发展
野望作为一首优秀的山水诗,对后世的山水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推动了山水诗的发展和繁荣。
白描手法
通过简练的笔触和质朴的语言,将自然景物和人物描绘得栩栩如 生,呈现出一种朴素自然的美感。
情感真挚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将自己的真挚情感融入其中,使得 诗歌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
情景交融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融为 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成就
王绩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誉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之一。他 的诗歌注重表现自然美和人性美,语言简练质朴,情感真挚动人。他的作品对后 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简介
诗派概述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是唐诗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以描写山水田 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内容。这一流派的诗人注重表现自 然美和人性美,追求清新自然、恬静淡雅的艺术风格。
重点注释
对诗中的生僻字、典故、 地名等进行注释,加深学 生的理解。
写作手法与技巧分析
修辞手法
分析诗中运用的比喻、拟 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让 学生了解古诗的表达技巧 。
篇章结构
探讨诗歌的篇章结构,如 起承转合等,让学生体会 古诗的严谨性。
用典与化用
解析诗中的典故及化用前 人诗句之处,让学生感受 古诗的博大精深。
描绘。
空间转换
野望中的空间转换也十分灵活多 样,诗人可以通过远近法、高低 法等手法,将读者的视线引导至 不同的自然空间,形成丰富而立

《野望》优秀课件PPT

《野望》优秀课件PPT

悟读品析艺术美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简评:首二句以抒写情性为主。这两句诗 以平平淡淡的叙述,首先推出薄薄暮色之 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 种莫可明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 使之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 一层心理上的不平衡色彩,并为中间四句 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明诗意
悟读品析艺术美
第二章
精读课文
吟读感知音韵美
读准字音
gāo bó mù xǐ yǐ
皋薄暮徙倚
qū dú huī wēi gù
驱犊晖薇顾
视频朗读
吟读感知音韵美
读出感情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
人教部编版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背诵诗歌,抓住诗歌中的意像,

描绘诗歌意境。(重点)

2.能够通过意境,领会诗歌主旨,

体会诗人的情感。(难点)
COMPANY
01 习
第一章
新知导入
新课导入
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 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颇浓的 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 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 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 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幅山中 秋景画——《野望》吧!
赏读探寻意境美
2、自由选择两句诗文来说说自 己的理解。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傍晚时分诗人站在隐居的地方纵 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赏读探寻意境美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 骑着马带着猎物归来。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 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 食的隐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意:
傍晚。 徘徊。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 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诗意:
落日。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 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 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 孤独、落寞的情怀。
思想感情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 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 的情怀。
根据诗意背诵诗句。
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东皋薄暮望, 徘徊不定不知该去何方。 徙倚欲何依。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树树皆秋色,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还家园, 牧人驱犊返, 猎人带着猎物回去。 猎马带禽归。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 相顾无相识, 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 长歌怀采薇。
以平平淡淡的叙述,首先推出薄薄暮 色之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 一种莫可明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 使之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 一层心理上的不平衡色彩,并为中间四句 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我徘徊不定, 不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牛群 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回归家园。我看到这 些人又并不认识,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 的诗句。
细细体会诗歌,回答问题:
1.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结构梳理
举目四望 孤寂无依
野 树林金色 山峦余晖 望 牧人驱犊 猎马带禽
苦闷怅惘 知己难觅
远景与近景, 静态与动态 苦闷彷徨
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勇敢者去坚持做,到最后就会拥有希望。
为你制造一些困难和障碍的人未必是你的敌人,把你从困境里拉出来的人未必是你的朋友。不要用眼前的利益得失看人,要看长远,所谓路 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 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最孤独的时光,会塑造最坚强的自己。 进取用汗水谱写着自己奋斗和希望之歌。 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忍是一种眼光,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领悟,忍是一种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种规则的智慧。 学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不悲伤,定会快乐。不犹豫,定会坚持。 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瀑布对悬崖无可畏惧,所以唱出气势磅礴的生命之歌。 天气影响身体,身体决定思想,思想左右心情。 人一旦觉悟,就会放弃追寻身外之物,而开始追寻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嫉妒。
中间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 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 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 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 活跃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晚秋图, 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 恰到好处。
3.尾联运用典故有何表达作用?
借“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知 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野望
王绩
作者名片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镐 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 传》,撰《酒经》《酒谱》。
课文讲解 听朗读,并有感情地自读诗歌。 注意读准读音和节奏。
野望
ɡāo
王绩
xǐ y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qín dú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 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
归依。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小牛,这里指牛群。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诗意:
泛指猎获的鸟兽。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带着猎 物回去。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动态画面。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 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 鲜活了起来。
相视,互看
比喻隐居不仕。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诗意: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长声歌 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