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合集下载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校园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校园作为人口密集的区域,污水处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与生活环境的质量。

因此,本文将针对校园污水处理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污水处理设计方案1. 污水采集系统校园污水采集系统包括下水道、雨水采集系统和污水采集池。

下水道的设计应满足校园内各个区域的排水需求,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流入污水处理设施。

同时,雨水采集系统可以将雨水进行采集和利用,降低对自来水的依赖。

污水采集池则用于暂时储存污水,以便后续处理。

2.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主要包括格栅、沉砂池和调节池。

格栅用于过滤大颗粒的杂物,如纸张、树叶等,防止阻塞后续处理设备。

沉砂池则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沙子和砂石等颗粒物。

调节池的作用是平衡污水的流量和水质,确保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次级处理次级处理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法。

活性污泥法通过在生物反应器中引入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人工湿地法则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同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 高级处理高级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如深度过滤、吸附和消毒。

深度过滤通过多层滤料的堆积,去除污水中的弱小颗粒和胶体物质。

吸附则利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消毒则通过紫外线或者氯化等方式,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出水的卫生安全。

5. 出水处理出水处理主要包括沉淀池和消毒设备。

沉淀池用于沉淀处理后的污泥,以便进一步处理或者处置。

消毒设备则用于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确保出水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

三、污水处理设施选址污水处理设施的选址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距离校园主要污水源近,减少污水输送距离和输送损失。

2. 远离校园教学区域和宿舍区域,以避免对师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3. 周边环境条件良好,如土壤条件适宜、地势较高等,以便进行土地利用和设施建设。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一、背景介绍校园污水处理是指对校园内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目的。

本文将针对某校园的污水处理需求进行设计,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二、校园污水特点分析1. 污水来源:校园污水主要来自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室、食堂等场所。

2. 污水组成:校园污水主要包含有机物、悬浮物、营养物质、微生物、重金属等。

3. 污水量:校园污水量与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校园面积等因素有关,需准确测算。

三、校园污水处理方案设计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主要针对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进行去除,常用的方法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和沉淀池等。

a. 格栅过滤:通过设置格栅,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拦截下来,以减少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

b. 沉砂池:利用重力沉降原理,使污水中的沙子和砂石沉淀到池底,减少悬浮物的含量。

c. 沉淀池:通过延长水流停留时间,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沉淀到池底,提高水质。

2. 中级处理:中级处理主要针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进行去除,常用的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等。

a. 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通过曝气和沉淀等工艺,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去除。

b. 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同时提供了较大的附着面积,提高了处理效率。

c. 人工湿地:通过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同时起到景观美化的作用。

3. 高级处理:高级处理主要针对污水中的微生物和重金属进行去除,常用的方法包括消毒和吸附等。

a. 消毒:利用紫外线、臭氧或者氯等消毒剂对污水进行处理,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出水水质安全。

b. 吸附:利用吸附剂对污水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降低其浓度,以达到排放标准。

四、校园污水处理设备选型根据校园污水特点和处理方案,可以选择以下设备进行处理:1. 格栅过滤设备:选用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格栅过滤器,以减少人工维护成本。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校园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校园作为人口密集的地方,每天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针对校园污水处理进行设计,以确保校园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二、设计目标1. 减少校园污水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 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确保出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设备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三、设计方案1. 污水收集系统在校园内设置污水收集井,通过管网将校园内的污水集中到污水处理厂。

收集井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排气系统,以防止异味的产生和传播。

2. 初级处理污水进入处理厂后,首先进行初级处理。

初级处理主要包括格栅过滤和沉砂池。

格栅过滤可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固体废物,防止对后续处理设备的堵塞和损坏。

沉砂池通过重力沉降原理,将沉积在污水中的沙、石等重质固体物质去除。

3. 生物处理经过初级处理的污水进入生物处理单元,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

活性污泥法利用生物菌群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生物质。

生物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以促进菌群的生长和活性。

4. 深度处理经过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深度处理单元,采用深度过滤和消毒技术。

深度过滤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去除微小的悬浮物和溶解物,提高出水的澄清度。

消毒技术采用紫外线杀菌或氯消毒,以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毒,确保出水的卫生安全。

5. 污泥处理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处理。

可以采用浓缩、脱水和干化等技术对污泥进行处理,以减少体积和重量,并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

处理后的污泥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或填埋处理。

四、设计结果经过校园污水处理设计,我们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校园污水的排放量将大幅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将显著降低。

2. 处理后的污水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可以安全地排放或循环利用。

3. 设备的运行成本将降低,设备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将得到提高。

校园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目录第一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说明书 ............................................................................................ - 1 - 第一章总论 ............................................................................................................................ - 1 -1.1 校园污水的回用的必要性 ....................................................................................... - 1 -1.2校园污水水质分析 .................................................................................................... - 1 -1.3.1污水处理站建设规模 ..................................................................................... - 1 -1.3.2设计进出水水质 ............................................................................................. - 1 -1.4建设原则 .................................................................................................................... - 2 -1.5站址选择 .................................................................................................................... - 2 -1.6设计依据 .................................................................................................................... - 2 -第二章工艺方案论证 ............................................................................................................ - 4 -2.1校园主要处理方法及工艺选择 ................................................................................ - 4 -2.1.1 A2/O-MBR 工艺处理 ..................................................................................... - 4 -2.1.2 SBR处理工艺.............................................................................................. - 5 -2.2 工艺流程的确定: ................................................................................................... - 6 -2.3 工艺流程的优点 ....................................................................................................... - 7 -2.4 主要构筑物及工艺参数 ........................................................................................... - 7 -2.4.1 主要构筑物及工艺参数 .............................................................................. - 7 -2.4.2 污水处理站的构筑物及设备的材质 .......................................................... - 7 -2.4.3 水质沿程设计进出水水质变化 .................................................................. - 8 -2.4.4 水质监测项目及方法 .................................................................................. - 8 -第三章经济分析 .................................................................................................................... - 9 -3.1 估算范围及编制依据 ............................................................................................... - 9 -3.1.1 估算范围 ........................................................................................................ - 9 -3.1.2 编制依据 ........................................................................................................ - 9 -3.2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 - 9 -3.2.1 设备投资 ........................................................................................................ - 9 -3.2.2 设备运行安装费用 ...................................................................................... - 10 -3.2.3 土建工程费用 .............................................................................................. - 10 -3.2.4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 - 10 -3.3 成本估算 ................................................................................................................. - 11 -3.3.1 电费 .............................................................................................................. - 11 -3.3.2 水费 .............................................................................................................. - 11 -3.3.3 药剂费 .......................................................................................................... - 11 -3.3.4 工人工资及附加费用 .................................................................................. - 11 -3.2.5 工程总造价 .................................................................................................. - 11 -第二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书 ...................................................................................... - 12 - 第四章主要处理构筑物计算 ............................................................................................ - 12 -4.1隔油池的设计计算 .................................................................................................. - 12 -4.1.1隔油池的构造及优点 ................................................................................... - 12 -4.1.2 隔油池的选择 .............................................................................................. - 12 -4.1.3平流隔油池设计中常用的数据和措施[10] ................................................... - 12 -4.1.4平流式隔油池的计算 ................................................................................... - 13 -4.1.5平流式隔油池单元构筑物及设备 ............................................................... - 14 -4.2 格栅的设计计算 ................................................................................................... - 15 -4.2.1格栅的作用 ................................................................................................... - 15 -4.2.2格栅的设计参数 ........................................................................................... - 15 -4.2.3格栅的设计计算 ........................................................................................... - 15 -4.2.4 格栅单元构筑物及设备 ............................................................................ - 17 -4.3调节池的设计计算 .................................................................................................. - 17 -4.3.1调节池的作用 ............................................................................................... - 17 -4.3.2调节池的设计 ............................................................................................... - 18 -4.3.3 调节池单元构筑物及设备 .......................................................................... - 19 -4.4 污水提升泵的设计计算 ......................................................................................... - 20 -4.4.1 设计说明 .................................................................................................... - 20 -4.4.2 污水泵设计计算 .......................................................................................... - 20 -4.5 配水井设计计算 ..................................................................................................... - 21 -4.5.1设计参数 ....................................................................................................... - 21 -4.5.3配水井单元构筑物及设备 ........................................................................... - 22 -4.6 SBR反应池的计算.................................................................................................. - 23 -4.6.1设计说明 ....................................................................................................... - 23 -4.6.2 SBR反应池容积计算................................................................................... - 23 -4.6.3时间计算 ....................................................................................................... - 25 -4.6.4 反应池容积计算 .......................................................................................... - 26 -4.6.5 SBR反应池单元构筑物及设备................................................................... - 29 -4.7 V型滤池 .................................................................................................................. - 29 -4.7.1 设计参数 ...................................................................................................... - 29 -4.7.2设计计算 ....................................................................................................... - 30 -4.8.4 消毒池单元构筑物及设备 .......................................................................... - 32 -4.9中水池的设计计算 .................................................................................................. - 32 -4.9.1 中水池的作用 .............................................................................................. - 32 -4.9.2中水池设计参数 ........................................................................................... - 32 -4.9.3 中水池的计算 ............................................................................................ - 32 -4.9.4 中水池单元构筑物及设备 .......................................................................... - 33 -4.10 污泥处理系统 ..................................................................................................... - 33 -4.10.1 产泥量 ...................................................................................................... - 33 -4.10.2 污泥处理方式 .......................................................................................... - 33 -4.10.3 污泥池的设计计算 .................................................................................. - 33 -第五章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 - 35 -5.1总平面布置 ........................................................................................................... - 35 -5.1.1 总平面布置原则 ...................................................................................... - 35 -5.1.2总平面布置结果 ........................................................................................ - 35 -5.1.3管线设计 .................................................................................................... - 35 -5.2 高程布置 ............................................................................................................... - 36 -5.2.1 布置原则 ...................................................................................................... - 36 -5.2.2 各构筑物及设备的高程 ............................................................................ - 36 -5.3 施工要求 ............................................................................................................... - 37 - 结论................................................................................................................................................ - 38 - 参考文献:.................................................................................................................................... - 39 -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引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校园污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校园作为人口密集的地方,其污水排放量庞大,如果不加以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校园污水处理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校园污水处理设计的内容。

一、污水处理设备的选择1.1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校园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学生宿舍和食堂,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处理能力、占地面积和运行成本等因素。

常见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反应器和人工湿地等。

根据校园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设备进行处理,确保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

1.2 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校园实验室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化学药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大。

因此,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去除有机物和化学药剂的效果。

常见的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化学氧化法、混凝沉淀法和活性炭吸附法等。

根据实验室污水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设备进行处理,确保排放达标。

1.3 雨水收集系统校园的雨水排放量较大,如果不加以处理,将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是校园污水处理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设备和雨水利用设备。

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同时减少雨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二、处理工艺的优化2.1 污水预处理工艺校园污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和固体颗粒,如果不进行预处理,将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堵塞和损坏。

因此,污水预处理工艺的优化是校园污水处理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和调节池等。

通过合理设置和优化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和固体颗粒,提高后续处理设备的运行效率。

2.2 污水处理工艺校园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根据污水的性质和排放标准来确定。

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高级氧化处理等。

生物处理工艺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物理化学处理工艺适用于去除悬浮物和固体颗粒,高级氧化处理工艺适用于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和化学药剂。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校园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有效的校园污水处理设计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提供清洁的水资源。

本文将就校园污水处理设计进行详细探讨。

一、污水来源分析1.1 校园生活污水校园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学生宿舍、教学楼、食堂等地方,包括洗浴、厕所冲洗、洗涤等活动产生的污水。

1.2 实验室废水实验室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需要进行专门处理。

1.3 雨水排放雨水排放也是校园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需要考虑雨水的采集和处理方式。

二、污水处理设备选择2.1 生物处理设备生物处理设备是校园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生物菌群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2.2 滤池处理设备滤池处理设备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2.3 深度处理设备深度处理设备可以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微生物,确保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三、污水处理工艺设计3.1 预处理对污水进行初步的筛选、沉淀等处理,去除大颗粒杂质。

3.2 生物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送入生物处理设备,通过生物菌群降解有机物。

3.3 深度处理对经过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和微生物。

四、排放标准要求4.1 COD、BOD要求排放的污水中COD、BOD等指标需要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确保出水质量达标。

4.2 pH值要求排放的污水中pH值也需要符合国家标准,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4.3 重金属含量要求排放的污水中重金属含量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五、运行维护管理5.1 定期检查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2 操作规程制定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规程,培训操作人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3 废水监测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出水质量符合标准。

综上所述,校园污水处理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污水来源、处理设备选择、工艺设计、排放标准要求和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以确保校园环境的清洁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校园污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校园作为人口密集的地方,污水的处理对于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某校园的污水处理进行设计,旨在提供一个高效、可持续的污水处理方案。

二、校园污水特点1. 污水来源:校园污水主要来自学生宿舍、教学楼、食堂和实验室等区域。

2. 污水水质:校园污水含有有机物、悬浮物、营养物质和微生物等。

3. 污水量:校园污水的产生量与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以及校园建造规模有关。

三、设计方案1. 前处理: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初步处理,包括筛网过滤、沉淀、调节pH值等。

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油脂和一部份有机物。

2. 生物处理:将经过前处理的污水引入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菌群降解有机物和营养物。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等。

根据校园污水特点,选择适合的生物处理工艺。

3. 深度处理:对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营养物和微生物。

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消毒等。

4. 污泥处理:对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包括浓缩、脱水和消化等。

污泥处理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同时还可以回收部份有机物和能源。

四、设计参数1. 污水处理量: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确定每天的污水处理量,以保证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2. 污水水质:根据校园污水的水质分析结果,确定设计参数,包括有机物浓度、悬浮物浓度、氮磷含量等。

3. 处理效果: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确定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要求,包括COD、BOD、氨氮、总磷等指标。

五、设备选型1. 前处理设备:根据校园污水的水质特点,选用适当的筛网、沉淀池、调节设备等。

2. 生物处理设备:根据处理量和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如活性污泥法反应器、MBR反应器等。

3. 深度处理设备:根据处理效果要求,选用适当的活性炭吸附装置、紫外线消毒设备等。

4. 污泥处理设备:根据污泥处理量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浓缩、脱水和消化设备。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校园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校园污水的处理不仅关系到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也关系到周边环境的保护。

因此,为了有效处理校园污水,保障校园环境的卫生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校园污水处理的设计进行详细描述。

二、设计目标1. 提高校园污水处理的效率,确保出水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2. 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处理设施的可持续性。

3. 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三、设计方案1. 污水收集系统校园污水收集系统应包括合理布局的下水道网络和收集井。

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下水道的坡度和管道的直径,以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流入收集井。

同时,收集井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污水外溢和臭气扩散。

2.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主要包括格栅除渣和沉砂池。

格栅除渣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如纸屑、树叶等。

沉砂池则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沉积物,如沙子、泥土等。

这些处理措施可以减少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提高处理效率。

3.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通过生物菌群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为了提高处理效果,可以采用曝气池和二沉池的组合工艺。

曝气池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促进菌群的生长和代谢,而二沉池则用于沉淀污泥和分离净水。

4. 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为了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出水的卫生安全。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

紫外线消毒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对水质无二次污染,但需要保证紫外线灯管的正常运行。

氯消毒则需要添加适量的氯化物,但可能会产生臭气和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四、设计参数1. 设计水量:根据校园的日均人口和用水量,确定设计水量。

2. 设计水质: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确定设计水质要求。

3. 设计效率:初级处理去除率不低于80%,生化处理去除率不低于90%。

4. 设计周期: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确定处理设施的设计周期,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校园污水处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校园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要求对校园污水进行处理的呼声也越来越强,寻求高效、经济、稳定的污水处理设施已经成为目前紧迫的任务之一。

2、校园污水来源及应处理要求
校区内生活污水与一般城市生活污水性质类似,主要来源于学生和教职工日常生活中卫生间冲洗、厨房和衣物洗涤等过程排放的污水,含大量有机污染物和悬浮颗粒污染物。

污水的可生化性强,易于好氧生化处理。

根据污水进水水质和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要求,校园污水处理方法要求能除碳、脱氮、除磷和去除污水中悬浮污染物。

3、校园污水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站规模2000m3/d,为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

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应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操作控制和维护管理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宜于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有氧化沟系列和SBR系列,如CASS工艺等。

这三个系列污水处理工艺均具有去除水中BOD5、脱氮、除磷功能。

经技术经济比较,本方案推荐选用目前应用广泛,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CASS污水处理工艺,氧化沟工艺因占地面积较大,不适于该校区选用。

CASS污水处理单元属SBR污水处理工艺系列,是在SBR间歇式好氧曝气生化处理池前设置厌氧生物选择区。

进流污水首先进入生物选择区与曝气区回流污泥混合,混合后的污水进入曝气区,在有氧条件下,好氧活性污泥和硝化菌氧化分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达到除碳、脱氮、除磷的目的。

111505007
环科111
朱冠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