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与处理方法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与处理方法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与处理方法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在儿童中比较常见。

本文将重点探讨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支原体肺炎的特点1. 常见症状支原体肺炎通常表现为咳嗽、发热、嗓子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与其他呼吸道感染不同的是,儿童患上支原体肺炎后,咳嗽常常持续时间较长,可能达数周之久。

此外,支原体肺炎还常常伴有鼻塞、流清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 并发症风险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因此,在发现疑似支原体肺炎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免病情恶化。

3. 渗透性支原体是一种具有渗透性的病原体,易在儿童的呼吸道内殖生,繁殖迅速并引起感染。

儿童因年幼抵抗力较差,所以更容易感染。

二、支原体肺炎的处理方法1. 充分休息儿童患上支原体肺炎后,家长应安排孩子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合理的休息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疾病,加速康复进程。

2. 适当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给儿童使用一些适当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如退烧药、止咳药等。

同时,应避免滥用抗生素,因为支原体对抗生素的抵抗性较强,需谨慎使用,避免不必要的药源性损害。

3. 加强体温调节家长应帮助儿童调节体温,避免受凉或过度出汗。

穿着适宜的衣物,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疾病期间的生活。

4. 饮食调理儿童患上支原体肺炎后,应注意饮食调理。

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5. 预防措施为减少支原体肺炎的传播,家长应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避免近距离接触已感染孩子等。

此外,及时接种相关疫苗也是有效预防支原体肺炎的一种方法。

总之,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但只要我们正确应对,给予儿童适当的治疗和护理,相信孩子很快就能康复。

同时,提高儿童的个人卫生意识和免疫力,是预防支原体肺炎的关键。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指南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指南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指南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见于儿童。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指南。

一、临床特点1. 发病特点:支原体肺炎多见于2岁以下患儿,主要在秋冬季节流行,与其他病毒感染呈交叉感染的特点。

其潜伏期较长,一般为1-3周。

2. 症状表现: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症状表现多样,但最常见的包括:咳嗽、喘息、鼻塞、流涕、喉痛等。

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发热、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

3. 体征检查:体格检查中,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常常出现肺部罗音、流动性啰音,肺实质感觉粗糙,呼吸音粗糙或湿性啰音。

咽喉部可有充血、水肿。

4. 并发症:如果支原体肺炎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中耳炎、肺炎、哮喘及支气管扩张等。

二、治疗指南1. 一般处理:针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首要目标是缓解症状,减轻患儿的不适感。

一般情况下,建议患儿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持空气湿润,避免接触其他呼吸道感染源。

2. 药物治疗:(1)抗生素:对于确诊的支原体感染,肺炎型支原体肺炎患儿,可选用红霉素、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等抗生素治疗。

药物治疗时间一般为7-14天。

(2)退热药:如果患儿发热,可根据医生的建议选用退热药物。

3. 临床观察与随访: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

如果治疗后症状没有改善或出现加重,建议及时就诊。

治愈后,还需要进行随访,以确保疾病不复发,并及时处理一些潜在的并发症。

总结: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具有一定的特点,包括发病特点、症状表现、体征检查和可能的并发症。

在治疗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一般处理、药物治疗以及临床观察与随访来帮助儿童患者康复。

然而,在进行治疗前,建议家长儿童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指南,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该疾病,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孩子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

孩子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

孩子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
孩子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
1. 抗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等。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抗生素和剂量进行治疗。

2. 对症治疗:孩子患上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可以通过退烧药、止咳药、喉咙消炎药等进行对症治疗。

3. 充分休息:孩子在发病期间需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以帮助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

4. 补充营养:孩子在病程中可能食欲不振,需要注意提供充足的营养,多饮水,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5.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例如勤洗手、避免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等。

请注意,孩子的治疗方法应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指导,以上仅为一般性的治疗方法,具体治疗需遵循医生的建议。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上呼吸道和肺部。

该疾病的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特点来确定。

本文将介绍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的相关信息。

治疗方案一: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于一般情况下的轻度和中度支原体肺炎,大多数医生会选择口服的宏观霉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这些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支原体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患者可在家中进行治疗。

治疗方案二:联合治疗对于重度支原体肺炎、合并其他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医生通常会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

联合治疗包括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

常用的联合用药方案有阿奇霉素+利福平、阿奇霉素+头孢菌素类等,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治疗方案三:个体化治疗治疗支原体肺炎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疾病、免疫功能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例如,对于婴幼儿、老年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医生会根据需要调整药物的类型、剂量和给药途径等。

药物选择一:阿奇霉素阿奇霉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一线药物,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支原体的生长繁殖。

阿奇霉素的常规剂量为每天250-500毫克,疗程通常为5-10天。

但对于儿童患者,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

药物选择二:克拉霉素克拉霉素也是一种常用的口服抗生素,对支原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常规剂量为每天500-1000毫克,疗程一般为7-14天。

由于克拉霉素在肝脏代谢,患者肝功能异常时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选择三:利福平利福平可用于支原体肺炎的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药效。

口服利福平的常规剂量为每天600-1200毫克,疗程一般为7-14天。

重症患者可静脉注射利福平,但需密切监测药物浓度以避免不良反应。

总结: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方案及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探讨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探讨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由肺炎支原体引起。

它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易发生于幼儿园或家庭中的幼儿。

本文将围绕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展开探讨。

1. 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的首要药物是抗生素。

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红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

红霉素是首选的抗生素之一,因其对肺炎支原体有较好的敏感性。

对于临床病情较轻的患儿,且没有合并其他病菌感染的情况下,口服红霉素治疗即可。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或者合并其他病菌感染的情况下,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推荐。

治疗时间一般为7-10天,必要时可适当延长。

2. 对症治疗除了抗生素治疗外,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还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对于发热的患儿,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儿,可以给予氧气治疗,必要时行辅助通气。

合理的饮食和休息也是对症治疗的重要措施。

3. 防控措施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外,预防和控制措施也非常重要。

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注意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已感染的儿童。

及时发现和隔离患儿,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消毒措施,对减少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4. 并发症的处理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并发症较少,但一旦发生需要及时处理。

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不张、支气管肺炎、化脓性感染等。

对于这些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吸痰、支气管扩张剂等。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对症治疗、防控措施和并发症的处理。

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症治疗和预防措施同样重要,及时处理并发症也是必要的。

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和综合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情,提高患儿的康复率。

小孩支原体感染有什么治疗的好方法-

小孩支原体感染有什么治疗的好方法-

小孩支原体感染有什么治疗的好方法?文章导读随着大气污染加剧,导致患有肺炎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小孩属于弱势群体,身体抵抗力较差,小孩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秋季更是高发时段,这让父母担忧不已,那么小孩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孩支原体感染表现为持续性的剧烈咳嗽,可确诊为流行性疾病,应该及早治疗,不然会严重的威胁孩子的健康,使孩子一直处于痛苦之中,另外生活中也一定要加强防范。

以下就是小孩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1)呼吸道隔离: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久,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

同时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他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张伟(2)护理:应注重休息、护理与饮食。

必要时可服小量退热药,及服用中药。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温在18~20℃,相对湿度在60%为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

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消除黏稠分泌物。

希望以上的治疗方法会对你有所帮助,儿童肺炎支气管炎感染不可忽视,生活中,要远离人多聚集的公共场所,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强体质,彻底远离疾病,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健康更是每个人所关心的,最后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希望以上的小孩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孩平日一定要注意预防支原体感染,不要经常去人多聚集的地方,多合适,多吃水果和蔬菜,平日多锻炼增加体质,彻底远离疾病,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孩子的健康也是每个家庭最关心的问题,最后祝患。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与治疗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与治疗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与治疗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容易导致儿童患上肺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中普遍存在,因此,了解其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保护儿童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和治疗进行探讨。

一、症状1. 呼吸系统症状: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儿童常常会表现出气喘、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有些儿童可能会出现呼吸音嘶哑,甚至有胸闷的感觉。

2. 发热:儿童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通常会出现高热的症状。

发热的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患儿的体温都会超过38℃。

3. 肺部症状: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的肺部会受到影响,出现如胸痛、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有时,会伴有胸部湿啰音或干啰音的表现。

4. 一般症状:除了呼吸系统和肺部的症状外,儿童可能还会表现出其他一般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嗜睡等。

这些症状在感染初期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愈发明显。

二、治疗1. 降温: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常常会伴随高热,因此必须及时进行降温。

使用物理降温方法,例如擦拭或冷敷,可以帮助降低体温。

此外,也可以给予适当的退烧药物治疗。

2. 抗病毒治疗: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选择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和鲁米那韦,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加速康复过程。

3. 抗菌治疗:在一些严重感染或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的抗病毒活性和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

4. 对症处理:除了抗病毒和抗菌治疗外,还可以针对症状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

例如,对于咳嗽和气喘症状,可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止咳药物进行缓解。

5. 营养支持:在治疗过程中,儿童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因此需要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

可以选择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汤等。

6. 充足休息:对于儿童来说,充足的休息是恢复健康的关键。

因此,在治疗期间,要确保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与治疗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与治疗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与治疗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由支原体感染引起。

本文将探讨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以及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特点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易在集中的场所如幼儿园、学校等传播。

其特点如下:1.年龄分布:支原体肺炎主要发生在3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中,其中以6个月至2岁的儿童感染最为常见。

2.发病表现:支原体肺炎的症状类似于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塞、咳嗽、流鼻涕等。

然而,一些儿童可能会出现较高的发热和急性支气管炎症状,如喘息、呼吸困难等。

3.病程:支原体肺炎的病程一般较长,通常持续1至3周,部分患儿可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

4.合并症:支原体肺炎患者容易发生合并症,如中耳炎、肺炎等。

特别是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更容易并发其他呼吸道感染。

二、治疗方法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和预防措施。

1.对症治疗:对于轻度的支原体肺炎,可以通过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包括鼻滴清鼻剂、退烧药等。

此外,适当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多喝水,保持充足的休息,对于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2.抗生素治疗:在临床确诊支原体肺炎后,医生可能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考虑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

一般而言,对于典型的、复杂度较低的支原体肺炎,无需使用抗生素,因为该病通常是自限性的。

然而,对于患儿个体情况复杂、病情严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给予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3.预防措施:为预防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和传播,以下措施是必要的: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定期进行儿童疫苗接种和体检,以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总结: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具有一定的特点,包括年龄分布、发病表现、病程及易合并其他疾病等。

治疗上,对症治疗是缓解症状的关键措施,抗生素治疗则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此外,预防措施的严格执行也是减少疾病传播和发生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方法篇一: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全网发布:2011-06-23 20:23 发表者:张伟(访问人次:16100) 一般治疗(1)呼吸道隔离: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久,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

同时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他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2)护理:应注重休息、护理与饮食。

必要时可服小量退热药,及服用中药。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温在18~20℃,相对湿度在60%为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

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消除黏稠分泌物。

(3)氧疗: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

方法与一般肺炎相同。

对症处理(1)祛痰:目的在于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否则易增加细菌感染机会,但有效的祛痰药很少,除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外,可选用溴己新(必嗽平)、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等祛痰药。

由于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将影响患儿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给予镇静药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

酌情给予小剂量可待因镇咳,但次数不宜过多。

(2)止喘:对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药,如氨茶碱口服4~6mg/(kg·d)6h一次;亦可用沙丁胺醇(舒喘灵)吸入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病原治疗概述以前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轻微且有自限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疗。

然而,双盲对照研究显示,抗生素治疗可以使体温下降更快,住院天数缩短,并减轻咳嗽症状。

支原体因其缺乏细胞壁,故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不敏感,而对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等敏感。

但是根据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四环素类易与形成期的牙齿及骨骼中的沉积钙相结合,使牙齿出现黄染,釉质发育不全,并易发生龋齿,不可用于8岁以下患儿。

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未成年动物的软骨发育不良,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能造成耳毒性和肾毒性,故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

目前儿童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主要以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许多放线菌属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为14元环大环内酯药物,阿奇霉素为15元环,l6元环则有柱晶白霉素、螺旋霉素、泰洛星、碳霉素、交沙霉素等。

这些品种的作用无区别,对肺炎支原体的临床疗效相似,对支原体均有很高的敏感性。

克拉霉素最低抑菌浓度为0.008mg/L,阿奇霉素为0.0003~0.0310mg/L,罗红霉素为0.00625—0.01560mg/L,常规剂量足可达有效浓度。

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半衰期长,胃肠道不良反应少,组织内及细胞内浓度高,疗效好。

用药途径和疗程轻度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口服有关药物,这些药物包括红霉素和新一代大环内酯类,例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等。

我国儿科临床过多选择静脉途径给药,阿奇霉素静脉制剂有过度使用现象,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明示:支原体感染的疗程因病变部位而异,轻症上呼吸道部位感染通常为l0—14d。

须注意的是:部分患儿在治疗后支原体仍可持续存在于呼吸道分泌物中,达数月之久,造成复发及播散。

支原体肺炎推荐疗程:轻者2—3wk,重者则需4wk,个别会更长,应视具体病情而定。

可选药物及其剂量红霉素:支原体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0156tzg/mL,细胞内外水平比为6.6:1。

小儿30—50mg/(kg·d),分3~4次口服。

也可静脉滴注用药,MP血症者是静滴红霉素的最强指征。

罗红霉素:小儿5~10mg/(kg·d),分2次口服。

阿奇霉素:小儿10mg/(kg·d),1次口服,口服3d后有效组织水平可维持7d,故停用4d,作为一个疗程。

国外通常采用的方案是:第1天10mg/kg,第2~5天为5mg/kg,总剂量仍是30 mg/kg。

临床过度使用阿奇霉素静脉制剂现象应予纠正。

重症MP肺炎、胸膜炎者在疾病急性期可以静脉用药,但还应该采用序贯疗法,及时转成经VI 服给药。

克拉霉素:用量为l0~15mg/(kg·d),分2次口服。

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等,儿科已较少使用。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炎治疗1 糖皮质激素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病理变化是病原体本身及其激发的免疫反应所致,故支原体感染也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基于糖皮质激素可能阻止免疫反应中炎性因子的作用,对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且严重的支原体感染或肺部病变迁延而出现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肺不张、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肺外并发症,可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

有人用鼠MP肺炎模型观察糖皮质激素是否可以抑制MP引起的免疫反应,共分3组:米诺霉素组、米诺霉素加泼尼松组和泼尼松组。

结果表明,米诺霉素加泼尼松组比单用米诺霉素组肺炎改善率高;单用泼尼松组MP感染可向中枢神经、全身扩散,说明单用泼尼松是危险的,糖皮质激素必须与有效的抗MP药物联合应用。

观察应用泼尼松的时间发现:感染3 d就给予,比感染7 d后再给予,其病变消失率高,故早期使用激素比晚期使用效果好。

剂量:泼尼松或泼尼松龙或甲基泼尼松龙l~2mg/(kg·d),或琥珀酸氢化考的松5—10mg/(kg·d),疗程约为7—14d。

2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由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免疫亢进,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可用于免疫介导性疾病,故支原体感染较重者、有肺外并发症者或有使用糖皮质激素禁忌证(例如有明显免疫功能缺陷)的支原体感染者可用大剂量IVIG作为辅助疗法,但对一般的支原体感染者则不应常规使用。

有文献报道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IVIG可改善脑部支原体感染并发症的预后。

也有报告提到血浆置换法用于肺炎支原体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等严重病例。

目前尚未找到安全性高而保护性强的肺炎支原体疫苗。

非特异性的免疫防治主要是采用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目前的研究集中于细胞因子方面。

支原体感染时有多种细胞因子产生变化,同时各种细胞因子的产生情况大多呈曲线分布,这说明机体自身的免疫状况也起了很大作用,单纯的补充或阻断某种细胞因子都会干扰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也可能加重损伤。

因此,对于支原体感染,细胞因子能否应用及如何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预后预后良好,虽病程有时较长,但终可完全恢复。

很少出现并发症,仅偶见中耳炎、胸腔渗出液、溶血性贫血、心肌炎、心包炎、脑膜脑炎及皮肤黏膜综合征。

但偶可再发,有时肺部病变和肺功能恢复较慢。

篇二: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医有妙招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医有妙招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改变。

本病病程较长,特别是后期,咳嗽缠绵难愈,常表现为表里同病,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的病情。

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

多数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适、明显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

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无痰或伴有少量黏痰,特别是夜间咳嗽较为明显,发生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占全部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 3 %~10 %。

肺炎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引起呼吸道以外其他器官的病变,如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耳炎、肠炎等。

支原体感染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婴幼儿也不少见。

其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

■支原体肺炎诊断依据1.好发于秋冬季节,一般呈散发,也可发生小流行。

2.起病缓慢,常有剧烈头痛,畏寒、发热、厌食、乏力等。

咽痛、顽固性刺激性咳嗽,有时咳嗽迁延日久。

少数患者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症。

3.肺部体征不多,仅有小水泡。

4.X线所见多有肺浸润性阴影。

5.红细胞冷凝集素试验阳性,尤其是滴度逐步增高。

6.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

7.痰、咽拭子培养有肺炎支原体生长。

8.青霉素治疗无效。

祖国医学并无支原体肺炎这一病名,相当于中医文献中所述的“肺闭喘咳”、“肺风痰喘”、“火热喘急”,总归属于中医儿科“肺炎喘嗽”范畴,主要病理机制是肺气闭郁,肺失清肃,主要病理产物是“痰”。

是由于外感风温或风寒,入里化热,与痰浊相搏,壅塞气道,灼伤肺络致肺气不能宣通,肃降失职而发病,故“开肺化痰,止咳平喘”为其治疗大法。

中西医结合组常规静脉点滴阿奇霉素,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前人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用肺炎1--4号方治疗支原体肺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一、初期邪气在表,尚未传里,临床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辨证属于风寒闭肺证。

服用肺炎1号方炙麻黄3 g、杏仁10 g、半夏6 g、细辛3 g、桂枝8 g、紫苏子10 g、生姜3 g、甘草3 g肺炎1号方具有疏风散寒、宣肺开闭之功。

方中麻黄外通玄府,上宣肺气,下降逆气,通调水道。

现代药理学研究,麻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与紫苏子相伍,一开一降,相得益彰;细辛祛风散寒,达表入里;杏仁降肺之中兼有宣肺之功。

麻黄、杏仁、生姜共用,宣泄肺卫,使邪有出路,正气回复。

诸药合用,寒散则表解,肺开则喘定。

二、初期如出现发热汗出,咳嗽气急,口渴痰多,痰粘稠或黄,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重证见高热不退,面色红赤,口渴烦躁,咳嗽剧烈,气急鼻煽。

辨证属于风热闭肺证。

服用肺炎2号方麻黄3 g、杏仁10 g、生石膏20 g、桑叶10 g、薄荷6 g、牛蒡子6 g、连翘8 g、桔梗10 g、甘草3 g肺炎2号方功效辛凉解毒、宣肺开闭。

方中麻黄配石膏,意在宣泄肺热;桑叶、薄荷、牛蒡子、连翘诸药气味轻薄,轻灵活泼,皆为宣肺透邪、宣畅肺闭之佳品。

桑叶经霜凋零,可疏风解肌,宣畅肺气之郁闭,且禀金水之气,可助肺金之清肃,堪称轻清理肺之上品;连翘一味,叶天士谓其“辛凉翘出众草,能升能清,最利幼科,能解小儿六经郁热”,本药清热解毒之中,饶有透表之力,小儿服用10~15 g 常可得微汗,表邪肺热并除;余如桔梗之宣散、杏仁之清肃,配伍其中,共奏轻清宣透、宣肺化痰之功。

三、极期以发热烦躁,咳嗽喘促,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喉间痰鸣,口唇紫绀,面赤口渴,胸闷胀满,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证属痰热壅肺。

服用肺炎3号方杏仁6 g、前胡6 g、紫苏子10 g、白芥子10 g、胆南星6 g、地龙10 g、僵蚕10 g、秦艽6 g、砂仁6 g、炙甘草3 g肺炎3号方功能清热化痰、降气平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