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项复习标点符号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知识-

如: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 “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我说。 “哦, 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 “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7、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同时使用。
如: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 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 并没有消除。(冒号应改为逗号)
3、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
• 如: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 《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 时弊。(《申报副刊》应改为《申报》副 刊,《自由谈》应改书名号为“自由谈”) 4、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 单书名号。如:《读〈石钟山记〉有感》 《〈中国工人〉发刊词》 5、书名和篇名连用,或词牌曲牌名与题目连用 时,中间用间隔号,外面用书名号。 如:《荀子•劝学》 《念奴娇•赤壁怀古》
1、破折号表示解释时,不能和表示解释的词 同时使用。
如: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 (当时称为“过沟”)——即是“中外之界” (破折号与“即是”重复,只能留其一)
2、破折号和冒号的区分:
• (1)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 用冒号;如果分说部分是对总说的部分注 释,则应用破折号。 如: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 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大会理事。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 3)省略号和破折号书写时都放在字格中部, 占两个字格。它们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也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拆散使 用,即不能出现前行末尾占一格,后行开 头占一格的情况。 • 4)间隔号和连接号均放在被间隔或连接的 字词中间,书写时占一个字格。连接号在 连接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的位置,而在铁 路、公路等交通部门标志运行起迄点时, 占两个字格。 • 5)着重号放在文字的下边,不单独占格。
中考复习之标点符号

例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我渐渐爱上这些孩 子了,孩子们也爱上了我。
3.并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内已经使用了逗号,那并列的分句之间要用分 号。
例如:(1)意见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 走小路,小路有意思。(2)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 就两样了。
例如:(1)我不知道他叫什么。(2)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一问正中了我们 的心思。(3)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4)这件事明明是他干的, 还装不知道,问这是谁干的。
5.局部引用的话中有问号,用在整句中,问号不省略。
例如: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
1. 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1.破折号和括号都有表明补充说明的作用,但是破折号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是正 文的一部分,比较重要,需要读出来,而括号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不是正文,一 般可以不读出来。
例如:那是天下第一奇手—林业工人张迎善同志的手。
2.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
例如:(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 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2)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 很可靠—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3.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例如: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 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
4.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 概括:句中引用不用冒号。
例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 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 原则。
练习:(1)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 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2)老师说了声: “下课!”就走了。
中考复习——标点符号

[解析]
A句中的顿号应去掉;C句中的分号应改为逗号;D句中的第一个
2.(2011· 湖北黄冈)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2分) A.“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 得 不对?” B.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客 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 气地说,是缺德。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 童” 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这“直”字似无理,“圆”字 似太 俗。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难度适中。有的句子里虽含有 疑问词“谁”“什么”“如何”“多少”等,它们在全句中仅是充 当一个成
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如果只 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例如: 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5.表领起的插入语后面不能用冒号。例如: 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230人,历史系已 达986人。 6.“XX说”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 句 末,用句号。例如: 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 姓 唐,”我说。“哦, 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 回唐 的。” 转述的不能用冒号。(人称发生变化)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7.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就是、即等)同时使用。例如:
三、冒号的使用 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 话引起后面的话。例如: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用在提示的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 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例如: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 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注意] 这些表提示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引出下文。 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 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 情况)例如: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 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中考专题复习之——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一)一、标点符号的知识点。
(1)标点符号的种类。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包括句中点号(顿号、冒号、逗号、分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专名号。
(2)标点符号的书写及其位置。
标点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正确。
标点符号要占格写,破折号占两格,省略号每三点占一格。
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后部分各占一格,前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点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省略号、破折号不能分两截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
(3)标点符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的用法,应着重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正确使用问号。
(1)区别“选择问”与“连续问”。
选择问中间用逗号,句末用问号,如“你是去打球呢,还是去游泳?”连续问各问句后均用问号,如:“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2)注意设问句中问号的使用。
如: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3)区别“有疑而问”与“有疑而无问”。
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如: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情究竟怎么办。
2.倒装句中间不能用句末点号。
例1:“这道题该怎样解,老师?”例2:真想你啊,故乡!3.“某某说”类句式“说”后点号的使用。
例1: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例2:“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例3:“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例4:“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4.引号的用法以及引号与句末点号的配合使用。
引号的作用有五种:(1)表直接引用;(2)表强调突出;(3)表讽刺和否定;(4)表特殊意义;(5)表特定称谓。
使用引号应注意:(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边的一层用单引号;(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如果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成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要放在后引号之外;(3)如果转述别人的话,不直接引用,则不能用引号。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一、知识综述1.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
2.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
①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②句中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3.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间隔号和专名号九种。
二、具体用法一)顿号和逗号1.表示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示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例①:他三十六七岁。
他的年龄不确定,所以“六七”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做值日的对象是确定的,就是四组和五组,所以“四五”中间要用顿号。
)2.并列词语间用逗号,不是并列词语的不能用顿号。
例: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24幢和396套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所以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改为: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3.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以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并列成分不是词而是短语了,一般用逗号。
)4.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
例: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研究!”“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两个并列成分间已用了叹号,所以不应用任何标点符号。
)5.并列成分内部还有并列时,小并列间用顿号,大并列间用逗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上海、安徽、河南属于大并列,中间用逗号,越剧和沪剧属于小并列,中间用顿号。
)二)分号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
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非并列关系),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达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标点符号用法+课件

被”是比喻,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项,“之”是火把排列的形状,用引号表示强调论述对
象;C项,“你管得着吗”是引用他人话语,表引用;D项,“电子蛙眼”是对人类模仿蛙
眼发明的物品的名称,表特殊称谓。
2.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领导大别山区军民创造 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气势磅礴的大别山区,见证了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到燎 原之势,太多令人心潮澎湃的往事,都在这里发生。
选文中“28年红旗不倒”的引号和C都表强调。A.“北京话”是表特定称谓;B.“大师” 和“发扬国光”是表反语讽刺;D.“863计划”表示有特定意义的简称,即特定称谓。
3.……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 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标点符号专项复习
1
学习目标 1.熟悉标点符号常考题型及变化 2.掌握冒号、引号、破折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于句末的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 、叹号。
句内点号:用于句内的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逗号 、顿号、分号、冒号。 2、 标号
“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 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 “早”字。
课堂练习
即时训练 1
1.为了塑造“原汁原味”的中国“包宝宝”,石之予和华裔美术总监刘碧青 走遍多伦多、旧金山、奥克兰等地的中国城,观摩华人妈妈的打扮以及买菜说话 的动作,包括她们在公园打太极的样子。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原汁原味”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冬天的土地上“白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B.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C.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D.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标点符号基础知识

知识点1:标点符号基础知识一、标点符号的概念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二、标点符号的作用1.表示停顿人们在说话和表达意思时都需要适当的停顿,这种停顿表现在书面语言上就需要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来表示。
用词相同的句子,由于用了不同的标点符号,句子表达的意思就会有所不同。
例如:小李,小张今天没有来。
(告诉小李说,小张今天没有来)小李、小张今天没有来。
(小李和小张两个人今天都没有来)小李:小张今天没有来。
(小李说:"小张今天没有来。
")2.表示语气在书面语中,句子的不同语气要用标点符号来区分。
例如:救援人员奋战在抢险的第一线。
(陈述语气)这一幕多么感人啊!(感叹语气)可得抓紧时间啊。
(祈使语气)他到底怎么了?(疑问语气)3.表示词语(句)的性质和作用有些词语(句)用了标点符号,就能够表示出这一词语(句)的具体所指。
例如:鲁迅的故乡。
(指的是鲁迅的家乡)鲁迅的《故乡》。
(指的是鲁迅的作品《故乡》)《鲁迅的故乡》。
(表示作品名称是"鲁迅的故乡")三、标点符号的分类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7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
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名称形式点号(7种)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末点号句号。
问号?叹号!标号(10种)对称标号引号“”‘’括号()【】[]书名号《》<> 线型标号破折号——连接号——~专名号分隔号/点型标号省略号……着重号间隔号·→知识拓展问号和叹号又分别具有表示疑问和感叹的特性,所以它们同时兼属标号。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把它们列入点号之中。
2023年8月10日下午4:02续表知识点:2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一、点号点号主要表示语言中的种种停顿,其中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是表示句中停顿的符号,称为"句中点号";句号、问号和叹号是表示句末停顿的符号,称为"句末点号"。
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写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正确使用能够使文句更加准确、流畅,增强语气和表达能力。
在中考中,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是考察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句号(。
)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表示陈述句或一般疑问句的结束。
逗号(,)主要用于列举、分隔并列成分以及在语气上的停顿。
分号(;)一般用于列举等级关系、句子之间的衔接或句子内部的长短对比。
冒号(:)通常用于介绍或引述、总结、说明和提示,也可以紧承上下文进行引起。
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
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和语气。
引号(‘’、“”)用于引述他人的话或讲述特殊含义的词语。
括号(())用于插入补充说明、小标题等。
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或句子未完的情况,增强语气。
破折号(——)用于表示强调、突出或衔接。
连字符(-)用于连接词组、数字或字母。
删除线(~)用于划掉错误或不需要的内容。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需要学生掌握语言规范,灵活运用。
在复习中,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写作等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标点符号运用能力。
同时,多注意语境和语气的转换,合理运用标点符号来增加文章的表达力。
最后,同学们在中考中要注意考场纪律,规范书写,避免因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而影响文句理解。
希望同学们经过复习之后,能够熟练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顺利应对语文考试!加油!标点符号是书写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正确使用能够使文句更加准确、流畅,增强语气和表达能力。
在中考中,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是考察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1. 句号(。
)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表示陈述句或一般疑问句的结束。
句号的使用要注意:在一般陈述句的结束处使用一个句号;在一般疑问句的结束处使用一个句号;当句子包含其他标点符号(如问号、感叹号)时,只使用最后一个标点符号,其他标点符号省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括号 1.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 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大重要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我来总结:1.句内括号——注释句内某个词语,应该紧贴 被注词语后面,括号内最后一个点号应省去。 2.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句外括号放我买了苹果、桔子、梨、和葡萄等水果。 2.他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3.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 4.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熟悉的。 5.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 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6.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我来总结:1.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2.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 3.集合词语不能用顿号。 4.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5.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6.并列谓语和补语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小试牛刀
下列各句的标点符号用得对吗?如不对请改正。 A.问号 1、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2、你到过上海吗?小刘? 3、我不知道他在哪? 4、除了他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 我来总结:1.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2.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 3.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 问句,不能用问号。 4.特指性问句,每句末尾都要用问 号。
H.书名号 1、北京市教委与《中学生》杂志社联合举办《迎接建国50 周年》征文。 2、获得《最佳印象》《自我审视》等6个奖杯。
我来总结:1.征文活动名称不是作品名称,可用引号,不 能用书名号。 2.奖品、奖状名不可用书名号。 注释:书名号一般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 剧目名、电视、音乐、诗歌、雕塑和法规文件等名。不可 用于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学科、活动、单位、奖状、商 标名。
4、(2015年黄冈中考)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 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 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 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 B、在育才中学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 (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C、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 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 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 D、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 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G.省略号 1、但相反,在有些领域中,人却超过了自然力,如飞机、火 箭、电视……等。 2、参加这次大会的有英国、法国、意大利、…… 3、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 我来总结:1.省略号不能和“等”连用。 2.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要省掉。 3.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叹号、问号,应保留。
3、(2015年济宁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 当的一项是( ) A、“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 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 钻得越锲而不舍。 C、为了变换食物和花样, 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 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D、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 林都是济宁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
学习目标:
会判断标点符号使用的对错。
标点小故事
留不留 明朝有个才子叫徐文长,有一次外出访友,正是黄梅季 节,淫雨连绵, 他只好住在朋友家里。几天过去了,朋友 看徐文长毫无回家之意,想逐客又难开口,于是就在客厅 写了一张字条: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朋友心里想: 你这个徐文长看了字条还好意思赖着不走吗?不一会儿, 徐文长信步来到客厅,抬头看见了字条,心中默念 道: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明白了主人的用意, 对朋友用这种使自己难堪的做法非常生气。他仔细一看, 见未加标点,于是提笔加上标点,成为:下雨天,留客天, 留我不?留! 一字未变,意思完全相反,主人见了反而脸 红了。
2、(2013年德州第4题,2分)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 正确的一项是( )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 评我?” 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 去。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 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店呀、挂艾草呀、 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E.引号 1.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2.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 满生机。” 3.他站起来问老师:“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我来总结:1.独立引用(全部引用)时,句末标点应放在 后引号内。一般前面是冒号。 2.非独立引用(部分引用)时,引文末尾不用 标点。如放在句末,标点放在引号之外。一般前面没有标 点或是逗号。 3.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里面一层要用单引号。
C.分号 1.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来总结: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前提是分句 中至少有一个逗号)
D.冒号 1、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 联系在一起的。 2、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姗在一起 谈笑风生。 3、“不要怕。”他安慰我说:“这是个误会。” 4.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我来总结:1.总结上文时,要用冒号。 2.包含内容不到句终,不能用冒号。 3.“…… 。”某某说,“…… 。” 4.转述的不能用冒号。(人称发生变化)
三、链接中考:
1、(2012年德州第4题,2分)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 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B、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 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 描绘得淋漓尽致。 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 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 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 “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