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生物的学特性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PCT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PCT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PCTPCT(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是一种蛋白质,当严峻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和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

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PCT可不能升高。

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可不能致使其升高。

细菌内毒素在诱导进程中担任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映的活跃程度。

阻碍PCT水平的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类型、细菌的种类、炎症的程度和免疫反映的状况。

另外,PCT只是在少数患者的大型外科术后1~4d能够测到。

PCT水平的升高出此刻严峻休克、全身性炎症反映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紊乱综合征(MODS),即便没有细菌感染或细菌性病灶。

可是,在这些病例中PCT水平通常低于那些有细菌性病灶的患者。

从肠道释放细胞因子或细菌移位可能引发诱导。

1指征PCT是诊断和监测细菌炎性疾病感染的一个参数。

PCT的测定能够预示为:作为一个急性的参数来分辨诊断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和炎症。

监测有感染危险的患者(如外科术后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期,多处创伤后)和需要重症监护患者,用来探测细菌感染的全身阻碍或检测脓毒性并发症。

评判严峻炎症性疾病临床进程及预后,如腹膜炎、脓毒症、SIRS和MODS。

血清PCT在各类疾病中的类型PCT升高PCT降低或略微升高细菌性感染伴随系统性炎症反映,例如:腹膜炎、软组织感染病毒感染,例如:乙肝,HIV,CMV脓毒症,MODS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全身性真菌感染过敏反映(类型I~IV)寄生虫感染(痢疾)局部局限性细菌感染、溃疡、浅表微生物移植进展细菌引发的ARDS中毒引发的ARDS胆管引发的胰腺炎中毒性胰腺炎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新生儿脓毒症局部微生物移植进展外科大手术后的一些病例小或中等规模外科手术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2检测方式免疫发光测定法原理:血清或血浆和丫啶酯偶联的单抗放在包被了抗catacalcin单抗的测试管中。

降钙素原(PCT)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PCT)的临床意义
升高 轻度升高
• 全身性细菌感染 • 严重组织创伤 • 严重休克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
能衰竭
• 真菌、病毒、结核、真菌、肿瘤、
自身免疫疾病及局部感染
PCT的参考值
参考值(ng/ml) 说明
PCT<0.046 0.046<PCT<0.5 0.5<PCT<2 儿及
正常人(没有感染细胞) 轻度局限细胞感染 很大可能全身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后真菌感染但应排出48h以内新生 严重外伤、较大手术、重度心源性休克等
2<PCT<10
>10
全身感染
严重脓毒血症或者感染性休克
PCT的临床意义
• 1.诊断脓毒血症及预后:小于0.5ng/ml不可能是脓毒血症,大于
0.5ng/ml极可能是脓毒血症,PCT浓度升高表示预后不良,抗感染治 疗有效,PCT几天恢复正常;
抑制的影响
降钙素原的生成
•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髓质细胞分泌,不入血,在体内稳定; • 异常情况下:异位分泌,进入血液,在体内稳定, • 灭活:特定蛋白酶降解,经肾排出很少,肾衰患者PCT不高; • 2h可检查到,12-48h达到并维持高峰,2-3d后恢复正常; • 功能:炎症因子刺激产生,抑制炎症介质合成及环氧化酶活性,参与炎
降钙素原(PCT)的临床意义
C
降钙素原: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的前肽物质
• 血清中PCT的升高与全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全身感染严重时PCT早期
可升高,经抗生素治疗后感染控制后PCT会下降;
• 在病毒感染或局部细菌感染时而无全身炎症感染时PCT仅轻度升高; • PCT可作为全身炎症感染及败血症的衡量一个重要指标,不受机体免疫
• 2.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 3.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疾病:后者小于0.5ng/ml • 4.真菌感染:一般在0.05-2之间 • 5.外科手术、严重创伤、烧伤等合并感染:3天内明显升高,后明显下

降钙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测定的临床意义发表者:吴耀禄(访问人次:3520)血清降钙素(CT)临床意义降钙素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它与甲状旁腺素(PTH)有相互拮抗作用。

当血钙增高时抑制甲状旁腺素分泌,降钙素受剌激而升高,钙移向骨质使血钙降低;当血钙降低时甲状旁腺分泌亢进,并抑制降钙素释放,钙自骨移向血液,使血钙升高。

降钙素还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使尿排磷增加,血液中磷减少。

近年发现一些恶性肿瘤可使血中降钙素增加,可能为一有价值的标志。

是甲状腺髓样癌(MTC)较敏感且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在MTC几乎都呈阳性表达且水平升高,而且表达程度与MTC分化程度和侵袭生长能力有关。

在未经刺激的情况下,血清降钙素>100 pg/ml,则提示可能存在MTC。

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筛查有利于早期诊断MTC,参考值:男性:0~14ng/L(0~14pg/ml)女性:0~28ng/L(0~28pg/ml)临床意义:1、升高见于:孕妇、儿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胃泌素过多、肾衰、慢性炎症、泌尿系感染、急性肺损伤、髓状甲状腺癌、甲状腺降钙素分泌细胞癌、白血病、骨髓外骨髓增殖症、肺癌、食管癌、乳腺癌。

2、降低见于:甲状腺先天发育不全、甲状腺全切病人、妇女停经以后、低血钙、老年性骨质疏松等。

CT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如甲状腺癌或肺癌手术后,血清CT仍持续升高,说明有残余的肿瘤组织形成,预后较差。

血CT增高可见于多种恶性肿瘤和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降钙素可作为甲状腺髓样癌早期诊断的指标,亦可作为甲状腺髓样癌治疗效果的指标,当治疗有效时CT明显下降,故可作治疗效果估计。

CT升高亦见于肺小细胞癌(燕麦细胞癌)和肿瘤骨转移时血清降钙素水平可有明显升高,还可作为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活动性指标。

乳腺癌也有降钙素升高,尤其在骨转移时。

CT升高可能是由于内分泌紊乱所致。

白血病、肝硬化、血液透析等亦可有CT升高。

孕妇和儿童因骨骼生长,血清降钙素水平增高,妇女停经以后血清降钙素水平下降。

降钙素原的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的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价值
阻塞 性 肺 疾病 急 性 加重 期 细 菌感 染 的标 准 , 为 有 细菌 感 染组 和 分 无 细 菌感 染组 。结 果 : 细菌 感染 组血 清 PC 水平 显 著高于 无 细菌 T 感染 组 , 性 阻塞性 肺 疾病 急性 期 患者血 PC 慢 T水 平 升高 可能 与细 菌 感染 有 关 。
避免卫生资源浪费 。
检 测 的 免疫 发 光试 验 , 间分 辨 荧 光 增 强发 射 分析 技 术 和半 定 量 时
快速试验 。
参考文 献
【】 Asic t 1 ss o M , n r l Ge d e D, r i H , t 1 Hi h e u Ca sn e a . g S r m
杂志 , 0 6 2 ( ) 4 4~4 7. 2 0 , 9 7 :4 4
【】 P e r E 3 ir e mma u l ha ls S l an La or ,t a . eu n e C re , y v i d ie e 1S r m
pr c lio i ee a i n n rtc ly il pa e t a t o s t o a ct n n lv to i c iial l t ns t he n e i o ba t r mi ca s d f ce e a u e by e t r ihe gr am ne tve r ga i o gr m a
pr c lio i c nc nt a i ns n o ac t nn n o e r to i pa int wih s p i nd te s t e ss a
3 降 钙素 原在 临床 的应 用价 值 3 1 PC . T在呼 吸道感 染 中的应用 常春 等 人 对 4 慢性 阻 塞性 肺 疾病 急性 加 重 期治 疗 前 采用 5例 免 疫 发过 法 测定 血 清 PC 水 平 , 进 行诱 导痰 细 菌 定量 培养 , T 并 以 痰 中下 呼吸 道潜 在病 原菌 (P 浓 度>17f / P M) 0 cu mL, 为诊断 慢性 作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9,指导抗生素使用
参考值(ng/ml) <0.05 <0.1 0.1~0.25 正常人 不是 可能不是 细菌感染 使用抗生素 强烈禁止, 复查PCT 不应使用, 复 查PCT
0.25~0.5 0.5~2
可能有轻度/局部/细菌感染早期
建议使用
2~10 ≥10 ≥15
很大可能为全身细菌感染(脓毒症), 但应排除出生48h以内的新生儿、严重 外伤、烧伤、较大外科手术、重度心 源性休克等临床状态;或继发于细菌 强烈推荐使 之上的真菌感染 用 严重脓毒症(全身感染) 脓毒性休克 易有MODS,死亡率高
3.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

全身性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后者 <0.5ng/ml
4.鉴别全身性细菌感染与肿瘤、结缔组织病 的

肿瘤、结缔组织病的PCT通常在0.5ng/mL 以下
PCT与真菌感染
念珠菌
念珠菌相关的脓毒症在大多数 情况下,PCT始终在0.05-2之间 起伏 曲霉菌 PCT 会延迟上升 大多数情况下,PCT浓度前期 在0.05-2间起伏,然后会有非常 明显的升高,浓度甚至可达几十

PCT检测的局限性
非特异性PC在手术后的前两天
出生48小时以內的新生儿
免疫刺激药物 (OKT3,TNFa,IL-2.) 严重烧伤
血液透析
中暑 PCT略微增加 感染早期 ( 6-12 小時后重新检测!) 之前进行过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 局部感染 (肾炎)
局部细菌感染组PCT通常在0.5ng/mL以下,全身性细菌感染组 通常在0.5ng/mL以上,败血症组71.43%的患儿≥ 2 ng/mL)
在感染疾病严重程度 的发展过程中,PCT随着 严重程度的不同(局部 感染、脓毒血症、严重 脓毒血症、脓毒性休 克),呈现由低到高的 浓度变化

降钙素原(PCT)及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PCT)及临床应用
菌感染可能
.
3 PCT水平监测在脓毒症中的应用
• 3.1 用于脓毒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PCT水平:脓毒症 ≥ 非脓毒症,
细菌性 ≥ 非细菌性。 • 脓毒症和鉴别严重细菌感染的生物标记物。 • 如果怀疑脓毒症,建议立刻检查PCT。 • 目前PCT诊断脓毒症的界值水平为>0.5 ng/ml。
PCT < 0.05 ng/ml的患者患高风险细菌性感染的 可能性非常小,也几乎不会发生血流感染 。 • PCT检测时间窗(一般为起病3~6 h)。 • 急性症状而PCT水平不高的患者,建议6~12 h后 复查。
菌血症 念珠菌血症
➢ 单单一次PCT检测不容易鉴别细菌感染与真菌感染 ➢ 连续监测PCT浓度变化,更容易看出真菌感染时的变化规律
.
外科念珠菌感染脓毒症 vs 细菌感染脓毒症
➢ 念珠菌引起的脓毒症PCT水平显著低于菌血症
➢ 逆向思维: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果PCT长期在灰色浓度
间起伏、血培养阴性、但又存在炎性症状,可考虑真菌感染可
• 高水平的PCT表明全身炎症反应非常严重,死亡 风险很高,应立即开始抗生素及其他针对性治疗。
• PCT持续升高:提示感染加重或治疗失败, • PCT降低:可以视为感染好转和治疗成功。
.
建议对下列患者监测PCT趋势:
• (1)监测和评估抗生素治疗效果: ①所有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②需要暂停或者终止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降钙素原(PCT) 及临床应用
.
细菌感染性疾病概况 1 PCT及生物学特征 2 PCT及临床应用
3
.
临床细菌感染/脓毒血症的
挑战
➢ 急诊科
怀疑感染或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鉴别诊断
➢ 重症监护室 脓毒血症的诊断、治疗效果监测等

降钙素检测及临床意义

降钙素检测及临床意义

降钙素检测及临床意义1、降钙素简介1.1降钙素的主要组成降钙素(CaIeitOnin,CT)是一种含有32个氨基酸的直线型多肽类激素,在人体里是由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制造。

降钙素主要在肾脏降解和排出。

1.2降钙素的主要功能降钙素主要功能是调节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与PTH及维生素D等因子一起维持体内环境中钙离子的平衡。

与PTH不同,CT可明显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导致骨钙利用下降,该作用在骨再造中尤为突出。

CT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骨和肾,主要是促进成骨细胞活动使骨盐沉着于类骨质,并抑制胃肠道和肾小管吸收钙离子,使血钙浓度降低。

2、降钙素的作用机制降钙素降低血钙浓度的四种方式1)抑制小肠对于钙离子的吸收;2)抑制蚀骨细胞,减少骨骼中的钙离子流失到血液中;3)抑制肾小管对磷酸根的再吸收作用;4)抑制肾小管对钙离子的再吸收作用,增加钙离子自尿液流失。

3、降钙素的生理功能3.1对骨骼的作用可使破骨细胞活动减弱,成骨细胞活动增强,从而减弱溶骨过程,增强成骨过程,使骨组织释放的钙盐减少,而钙盐沉积增加,因而血钙下降。

这一效应在儿童有特殊意义。

降钙素还可抑制骨盐的溶解与转移,抑制骨基质分解,提高骨的更新率,增加尿钙、尿磷排泄,引起低钙血症或低磷血症。

3.2对肾脏的作用降钙素可抑制肾小管对钙、磷、钠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它们在尿中的排泄,降低血液中的浓度,但对钾和氯则影响不大。

3.3对胃肠道的作用可抑制肠道转运钙以及胃酸、胃泌素和胰岛素等的分泌。

3.4降钙素分泌的调节调节降钙素分泌的主要生理因素是血钙浓度。

当血钙浓度升高,降钙素分泌增多;当血钙浓度降低,降钙素分泌减少。

降钙素与PTH(甲状旁腺激素)共同参与体内钙的调节,维持钙代谢的稳定。

与PTH相比,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作用启动快,但持续时间短,很快就被PTH的作用抵消。

由于降钙素的作用快速而短暂,它对高钙饮食引起的血钙升高恢复到正常水平起重要作用。

进食后,胃肠道激素,如胰泌素(促胰液素)和胃泌素以及胰高血糖素等都能促进降钙素分泌。

临床降钙素(CT)和降钙素原(PCT)区别及临床意义

临床降钙素(CT)和降钙素原(PCT)区别及临床意义

临床降钙素(CT)和降钙素原(PCT)区别及临床意义降钙素(CT)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与甲状旁腺激素(PTH)、维生素D协同调节体内钙磷代谢。

具体表现为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而刺激成骨细胞成长,即抑制骨脱钙,防止钙丢失,进而使血液中钙降低;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使尿排磷增加,降低血液中的磷含量。

CT升高可见于孕妇、儿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胃泌素过多、肾衰、慢性炎症等;CT在甲状腺髓样癌(MTC)时CT升高,手术治疗后可恢复正常,所以降钙素可作为甲状腺髓样癌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的指标;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引起的异位内分泌综合症CT也会升高。

重度甲亢,甲减病人因C细胞受损,可使使CT水平下降,妇女停经以后、低血钙、老年性骨质疏松等亦会下降。

降钙素(CT)降钙素(CT)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它与甲状旁腺素(PTH)有相互拮抗作用。

当血钙增高时抑制甲状旁腺素分泌,降钙素受剌激而升高,钙移向骨质使血钙降低;当血钙降低时甲状旁腺分泌亢进,并抑制降钙素释放,钙自骨移向血液,使血钙升高。

降钙素还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使尿排磷增加,血液中磷减少。

近年发现一些恶性肿瘤可使血中降钙素增加,可能为一有价值的标志。

CT是甲状腺髓样癌(MTC)较敏感且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在MTC 几乎都呈阳性表达且水平升高,而且表达程度与MTC分化程度和侵袭生长能力有关。

在未经刺激的情况下,血清降钙素>100 pg/ml,则提示可能存在MTC。

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筛查有利于早期诊断MTC。

降钙素(CT)临床意义1、升高见于:孕妇、儿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胃泌素过多、肾衰、慢性炎症、泌尿系感染、急性肺损伤、髓状甲状腺癌、甲状腺降钙素分泌细胞癌、白血病、骨髓外骨髓增殖症、肺癌、食管癌、乳腺癌。

2、降低见于:甲状腺先天发育不全、甲状腺全切病人、妇女停经以后、低血钙、老年性骨质疏松等。

CT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如甲状腺癌或肺癌手术后,血清CT仍持续升高,说明有残余的肿瘤组织形成,预后较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钙素原(PCT)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PCT生物学特性
英文全称:procalcitonin 英文缩写:PCT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1996年开展起来的用于检测细菌感染所致炎症反应的较好指标之一。

它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calcitonin,CT)前体物,含有116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13000 KD,由N末端-降钙素-C末端三部分组成,其不会降解为降钙素,不受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体内半衰期为25-30 h。

文献报道体内产生PCT的主要部位在肝脏,其他如外周血单核细胞、脾、肺或小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也是产生PCT 的重要场所。

内毒素、细胞因子可刺激PCT的释放。

PCT在健康人血清中水平极低,几乎不能被检测到;在全身性细菌感染(特别是败血症、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迅速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而在病毒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局部感染患者,PCT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或者略有轻度升高。

随着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增加,PCT水平也明显升高,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PCT水平迅速下降,并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PCT临床意义
PCT是严重细菌性炎症和真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而且也是脓毒症和炎症活动有关的多脏器衰竭的可靠指标。

PCT不仅是用于鉴别诊断的急性指标,而且是监控炎症活动的参数。

PCT的检测应是一系列的,即每日检测和特别病例中的短间隔检测,如每8~12h。

即使因急性鉴别诊断而做的单个检测也应该继续做随后的监控。

1. 细菌性炎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在不明原因的炎性疾病中,PCT可表明由细菌引起的可能。

在非细菌性疾病中,PCT 浓度是低的。

在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中PCT浓度的升高可能是细菌重复感染或脓毒症。

2. 监控具感染危险的患者
可以通过PCT监控对有感染危险的重症患者监护。

由于PCT只是在全身细菌性感染或脓毒症时合成,而不在局部炎症和轻微感染中合成,所以PCT在监控严重干扰时是比CRP、IL-6、体温、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更好的工具。

PCT在充分刺激下,于2~6h内产生。

3. 病程监控和预后
在严重的细菌性感染疾病中如脓毒症和MODS,PCT升高的程度是炎症活动的反映。

PCT的优点相比较于其他炎症指标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严重的感染引起PCT浓度显著升高(>10ug/L)。

而较轻的感染或临床不太严重的脓毒症仅引起PCT中度升高。

CRP在中度感染中显现出最大浓度。

恢复期患者的PCT反应比CRP显著加快,其半衰期为9~24h,而后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病理范围。

血清PCT在各种疾病中的浓度
疾病浓度(ug/L)
慢性炎症,自身免疫障碍<0.5
病毒性感染,如急性乙肝<0.5
轻度或局部细菌性感染<0.5
肺炎0.5~10
SIRS、复合性损伤、烧伤0.5~2
严重细菌感染,脓毒症多器官衰竭>2(通常10~100)
PCT在细菌性炎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
疾病评价
病毒感染:即使在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中,PCT也不会升高。

PCT浓度的升高仅见于在合并细菌重复感染或脓毒症(PCT<1 ug/L)
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PCT不升高,如,类风湿关节炎、节段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皮肌炎I~IV型过敏反应、进行性硬皮病、类肉瘤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菌或非传染引起的ARDS:细菌性感染时PCT浓度>5ug/L,非感染引起的PCT只轻度升高,浓度<0.3 ug/L。

鉴别不同的病因,采用PCT比采用CRP、IL-6和新蝶吟显然更明确。

在吸入性肺炎时通常PCT升高。

胆管或毒性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胆管引起的胰腺炎PCT浓度>2ug/L,毒性引起的胰腺炎,如:酗酒、PCT不升高或稍微升高到<2ug/L
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脑膜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PCT>5ug/L,而在病毒性脑膜炎中PCT 不升高或仅轻微升高,浓度<2ug/L
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脓毒症PCT>5ug/L。

局部微生物移植感染PCT正常或轻微升高。

不明原因的高热:脓毒性发热PCT浓度很高。

病毒引起的发热和自身免疫性疾病PCT 正常(0.5~2 ug/L)。

肿瘤性疾病、白血病:肿瘤并不能诱导降钙素原,从属于肿瘤的C-cell甲状腺癌和小
细胞肺癌PCT和降钙素可能升高。

局部细菌感染:黏膜与皮肤的局部有浆膜的细菌感染,如脓肿或细菌移植引起的浅表感染,PCT不升高或轻微升高。

移植细菌感染:轻微升高,浓度<2ug/L。

全身性的真菌病:PCT浓度升高的全身性真菌感染中,如念珠菌属的脓肿、曲霉病。

监控具高度感染危险的患者
指征说明
重危患者:大手术后建议用PCT监控,复合外伤的患者,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恶性疾病,免疫抑制的患者,需重点监护的患者(长期人工换气支持)。

PCT浓度会因为细菌感染的发生而升高。

手术后患者:小或中等规模外科手术后,PCT浓度正常。

大外科手术,如食管切除和心血管手术,PCT浓度升高,几乎要>10ug/L。

术后1~4d中,如果浓度没有在第三天下降或小外科手术后也升高,必须考虑感染并发症。

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器官移植排斥PCT并不会升高,即使在免疫抑制下,也提示细菌或真菌感染,PCT浓度升高。

在移植前,PCT可以提示细菌或真菌感染存在的线索。

PCT检测在严重细菌感染、脓毒症和MODS的预后意义
指征说明
脓毒症: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PCT升高,每日浓度的形式与炎症的活动紧密相关。

PCT 浓度的升高标志着炎症反应的加重,暗示预后不良并为持续存在脓毒症病灶的一个线索。

PCT浓度下降则表明炎症反应逐步消失。

如潜在传染性病灶的成功治疗和脓毒症感染的控制。

少数病例PCT浓度的减少也能在连同免疫麻痹的病例中观察到,且尚未达到正常值。

多器官衰竭:多器官衰竭的患者PCT浓度升高,晚期患者常见PCT浓度继续升高。

心源性休克:PCT浓度最初(<24h)不升高或极小地升高。

细菌的易位可能是随后水平升高的原因。

腹膜炎:四分之一的腹膜炎PCT浓度一直升高。

在疾病起始(1~3d)过程中浓度下降标志预后良好(临床敏感度84%,特异性91%)。

感染灶手术治疗随访:感染灶手术治疗后PCT水平持久高或上升暗示感染持续存在并预后不良。

而PCT降低则表明感染灶治疗成功。

如果炎性刺激不再存在,例如在有成效的感染治疗后,PCT在几天内恢复到正常参考
范围内,可作为一种预后的良好迹象。

腹膜炎患者在治疗过程的头三天,PCT水平持续降低,对提示患者的生存具有良好的临床灵敏度(84%)和特异性(91%)。

同样,对于MODS 或脓毒症患者,PCT水平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在不正常区间或持久升高,往往提示持续的炎症性感染,同时也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在临终患者中,可察及PCT水平持久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