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02
降钙素原与感染的关系
降钙素原与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水平在细菌感染时显著升高,常作为细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严重感染
降钙素原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
降钙素原与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
降钙素原水平在病毒感染时通常不升高,或仅轻微升高,与细菌感染存在明显区 别。
病毒血症
部分病毒感染可导致降钙素原水平升高,如流感病毒感染等。
抑郁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升高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神经内分泌失调等因素 有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降钙素原与其他感染
其他感染
除上述感染外,降钙素原水平还可能与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有关。
鉴别诊断
降钙素原水平有助于鉴别诊断不同感染类型,为治疗提供依据。
03
降钙素原在其他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与肿瘤
肿瘤患者往往伴随着炎症反应,导致血清降 钙素原水平升高。
降钙素原可反映肿瘤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是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关。
.1 降钙素原与帕金森病
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血清降钙 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与 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VS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升 高可能是由于神经元变性坏死、炎 症反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2 降钙素原与抑郁症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较正常人群高,提示抑郁症可能与炎症 反应有关。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降钙素原检测方法及正常值 • 降钙素原与感染的关系 • 降钙素原在其他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01
降钙素原检测方法及正常值
检测方法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PCT的临床意义--指导使用抗生 素
参考值(ng/ml)
PCT<0.1
说明
无细菌感染,避免应用抗生素
可能无细菌感染,不鼓励应用抗 0.1≤ PCT < 0.25 生素 可能有细菌感染,建议应用抗生 0.25≤ PCT < 0.5 素 PCT≥0.5 存在细菌感染,强烈建议应用抗 生素
PCT检测的局限性
血清降钙素(CT)的前
肽物质
分子量:13.0 kDa 由116个氨基酸组成
的糖蛋白质
无激素活性
11号染色体上
转录
降钙素原前体
内源多肽酶
降钙素原 PCT
分解 细胞内特殊蛋白酶
降钙素
的单拷贝基因 甲状腺滤泡细胞
正常情况下
降钙素原的生成
分子量 正常产生部位 1.3万KD(116AA的糖蛋白)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内转录生 成
降钙素原 (PCT)
PCT的发现
1993年,法国学者(M
Asscot)第一个发现PCT在 严重细菌感染时显著升高,而在不是细菌感染时 不升高或轻微升高。从而可以在临床上鉴别出细 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
PCT的发现与结构
1993年,法国学者
(M Asscot)第一个 发现PCT在严重细菌 感染时显著升高,而 在不是细菌感染时不 升高或轻微升高。从 而可以在临床上鉴别 出细菌感染和非细菌 感染。
0.5ng/ml
PCT的临床意义--鉴别全身性细 菌感染与肿瘤、结缔组织病
肿瘤、结缔组织病的PCT通常在0.5ng/mL以下
PCT的临床意义--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判断
局部细菌感染组PCT通常在0.5ng/mL以下,全身性细菌感染组 通常在0.5ng/mL以上,败血症组71.43%的患儿≥ 2 ng/mL)

降钙素原(PCT)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PCT)的临床意义
升高 轻度升高
• 全身性细菌感染 • 严重组织创伤 • 严重休克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
能衰竭
• 真菌、病毒、结核、真菌、肿瘤、
自身免疫疾病及局部感染
PCT的参考值
参考值(ng/ml) 说明
PCT<0.046 0.046<PCT<0.5 0.5<PCT<2 儿及
正常人(没有感染细胞) 轻度局限细胞感染 很大可能全身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后真菌感染但应排出48h以内新生 严重外伤、较大手术、重度心源性休克等
2<PCT<10
>10
全身感染
严重脓毒血症或者感染性休克
PCT的临床意义
• 1.诊断脓毒血症及预后:小于0.5ng/ml不可能是脓毒血症,大于
0.5ng/ml极可能是脓毒血症,PCT浓度升高表示预后不良,抗感染治 疗有效,PCT几天恢复正常;
抑制的影响
降钙素原的生成
•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髓质细胞分泌,不入血,在体内稳定; • 异常情况下:异位分泌,进入血液,在体内稳定, • 灭活:特定蛋白酶降解,经肾排出很少,肾衰患者PCT不高; • 2h可检查到,12-48h达到并维持高峰,2-3d后恢复正常; • 功能:炎症因子刺激产生,抑制炎症介质合成及环氧化酶活性,参与炎
降钙素原(PCT)的临床意义
C
降钙素原: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的前肽物质
• 血清中PCT的升高与全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全身感染严重时PCT早期
可升高,经抗生素治疗后感染控制后PCT会下降;
• 在病毒感染或局部细菌感染时而无全身炎症感染时PCT仅轻度升高; • PCT可作为全身炎症感染及败血症的衡量一个重要指标,不受机体免疫
• 2.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 3.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疾病:后者小于0.5ng/ml • 4.真菌感染:一般在0.05-2之间 • 5.外科手术、严重创伤、烧伤等合并感染:3天内明显升高,后明显下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正常值
成人
健康人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低于0.1 ng/ml。
儿童
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低于0.5 ng/ml。
02
降钙素原与感染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通常导致低水平降钙素原分泌,这是因为病毒主要 作用于细胞内,而降钙素原主要由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
尽管如此,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和巨细胞病毒,仍可 导致降钙素原水平轻度升高。
与肿瘤的关系
降钙素原是一种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的发生 、发展及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某些肿瘤细胞可以分泌降钙素原,促进肿瘤 的生长、扩散和侵袭。高水平的降钙素原可 以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并有助于
监测肿瘤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外,降钙素原还与许多其他疾病 有关。
03
降钙素原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 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降钙素原水平可以反映自身 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对于诊断和监 测病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 ,降钙素原水平可能升高,提示机体存在炎症反应和免疫 损伤。
2023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目录
• 降钙素原检测方法及正常值 • 降钙素原与感染 • 降钙素原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01
降钙素原检测方法及正常值
检测疫分析、免疫荧光分析等方 法,其中放射免疫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
基因检测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降钙素原基因是否表达。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会引起降钙素原显著升高,这是因为细菌具有胞 外生物活性,可刺激全身炎症反应。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在医学领域中,降钙素原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降钙素原是一种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激素,它在维持体内钙平衡和骨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降钙素原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首先,降钙素原在骨代谢方面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可以促进骨骼的形成和维持。

在骨质疏松、骨折、骨质疾病等方面,降钙素原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骨代谢情况,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其次,降钙素原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也备受关注。

甲状腺功能异常会直接影响降钙素原的合成和分泌,因此检测降钙素原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

在甲状腺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降钙素原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此外,降钙素原也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与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有关。

因此,在这些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中,降钙素原的检测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

总的来说,降钙素原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监测降钙素原的水平,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指导临床治疗的方向,促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因此,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来说,了解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
一、临床意义:
1.鉴别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
2.反映感染程度
3.指导抗生素使用
4.监测治疗效果
二、临床应用科室:
急诊怀疑感染或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鉴别诊断
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诊断,治疗效果监测等
儿科/新生儿科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疑似感染的鉴别诊断呼吸科感染鉴别诊断,治疗监测,抗生素使用管理肾内科肾功能不全首先考虑合并脓毒症
血液科是否感染引起的发热,白细胞异常的鉴别诊断肿瘤科放疗,化疗后是否感染引起发热的鉴别诊断风湿免疫科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感染的鉴别诊断
外科(妇产科)术后细菌感染的检测
三、临床参考值
参考值(ng/ml)说明
PCT<0.1无细菌感染,避免用抗生素
0.1≤PCT<0.25可能无细菌感染,不鼓励用抗生素0.25≤PCT<0.5可能有细菌感染,建议用抗生素PCT≥0.5存在细菌感染,强烈建议用抗生素
四、应用
1.PCT在脓毒症中的应用
2.PCT在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的临床意义一般来说降钙素原是一种应用在细菌感染诊断和治疗的非创伤性的临床实验室标准,而近年来血清降钙素原正在逐渐的被认为是细菌感染以及脓毒血症的良好标记物,因此成为临床诊断环节的一个核心检测手段。

血清降钙素原浓度的提升从侧面证明了从一个健康状态到细菌感染的最严重结果的发展过程。

所以,针对细菌感染与脓毒血症,高灵敏度、全定量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不但能够予以初期的临床诊断,同时还可以印证疾病的发展、预后与对治疗方法予以引导,而现阶段研究的目的是把血清降钙素原作为抗生素管理的有效手段。

与其他细菌感染的常规诊断标准相对比,血清降钙素原拥有及时、快捷、更高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等特点,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尤其是脓毒症上的诊断的特异性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其检测有效性要超过常规诊断标准,现阶段在国外已被临床所使用。

标签:血清;降钙素原;测定;临床意义一些临床实践显示,血清降钙素原在差异化医学方面对诊断与治疗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和现阶段所应用的诊断标准进行对比,血清降钙素原在鉴别诊断与控制感染方面给出了大量的信息。

1 血清降钙素原的分子构架一般来说血清降钙素原是血清降钙素无活性的前肽物质,血清降钙素原是通过116氨基酸构建而成,血清降钙素原的半衰期大概在27 h,在体内以及体外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一般环境下,血清降钙素原在甲状腺滤泡附近细胞粗面内质网内翻译成含141个氨基酸残基的前血清降钙素原,分子浓度1000 ng/ml,是一般人的2000倍。

血清降钙素原和炎症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联系,在SIRS/脓毒血症、败血症/严重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浓度有明显改变。

血清降钙素原能够在感染后120 min后内检测到,对临床初期诊断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血清降钙素原在感染后一天达到峰值,体内、外有较高的稳定性。

在炎症完全失去后恢复一般水平。

血清降钙素原和局部感染没有相关性。

血清降钙素原和病毒感染同样没有相关性。

降钙素原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2023-11-09•降钙素原测定方法•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测定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临床案例分析目录01降钙素原测定方法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检测血清中降钙素原的浓度。

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荧光法通过酶标技术将抗体与酶结合,然后利用酶与抗体之间的反应来检测降钙素原。

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与血清中的降钙素原结合,然后利用荧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03免疫学测定法0201电化学发光法利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将抗体与电化学发光物质标记,然后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直接化学发光法通过化学发光物质直接与降钙素原结合,然后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化学发光法夹心电化学发光法利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将抗体与电化学发光物质及酶标记,然后利用酶与抗体之间的反应以及电化学发光物质的发光信号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直接电化学发光法通过电化学发光物质直接与血清中的降钙素原结合,然后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电化学发光法02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细菌感染PCT在细菌感染时显著升高,且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因此,PCT可用于诊断细菌感染,并监测治疗效果。

病毒感染降钙素原(PCT)可用于诊断病毒感染,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

在病毒感染时,PCT水平通常不会升高,这有助于与细菌感染鉴别。

寄生虫感染PCT在寄生虫感染时也可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因此,PCT可用于辅助诊断寄生虫感染。

感染性疾病PCT在SLE活动期升高,可用于评估疾病活动度和监测治疗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CT在RA活动期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因此,PCT可用于辅助诊断RA活动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髓样癌PCT在甲状腺髓样癌中可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肿瘤分期及预后相关。

因此,PCT可用于辅助诊断甲状腺髓样癌,并监测治疗效果。

其他恶性肿瘤PCT在其他恶性肿瘤中也可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血清降钙素(CT)是最先从甲状腺肿瘤细胞培养 液中提取的一种多肽激素,因此成为该肿瘤血清 学标志物。PCT,CT的前体物,116个氨基酸糖蛋 白,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为20-24小时,稳定性 好;

PCT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低,在系统炎症反应 综合症(SIRS)、败血症、肺炎、急性胰腺炎、 活动性肝炎、创伤等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尤其 对SIRS/败血症,PCT是一种非常敏感特异的血清 与炎症的严重程度高度相关,在SIRS/脓毒血 症、败血症/严重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病人的浓 度有明显差异。 PCT可在感染后2个小时后检测到,对临床早期诊 断具有重要意义。 PCT在感染后12-24小时达到高峰,体内、外稳 定性好。 PCT在炎症消失后恢复正常。

PCT与局部感染无关。 PCT与病毒感染无关。 PCT不受外伤影响(多创伤或手术创伤) PCT不受慢性炎症或自动免疫疾病的影响。 PCT不受临床用药影响(OKT3除外--单一抗人T淋 巴细胞表面CD3的抗体 )

PCT浓度和炎症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并随着炎症 的控制和病情的缓解而降低至正常水平,因而 PCT又可作为判断病情与预后以及疗效观察的可 靠指标。




血清PCT临床特点 PCT-是一种新的具有创新意义、用于诊断和监控 严重细菌感染及脓毒血症、败血症等疾病的理想 指标。 PCT对于系统性细菌感染和脓毒血症、败血症等 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PCT优于其它现存的用于诊断细菌感染的指标 (CRP和细胞因子等)。 PCT在正常人血中低于0.5ng/ml。 PCT在脓毒血症、败血症患者其浓度显著增高, 可达1000ng/ml,是正常人的2000倍。

而在病毒感染则保持低水平,PCT在严重细菌感 染(2-3小时后)早期即可升高,因此具有早期 诊断价值;在局部感染、病毒感染、慢性非特异 性炎症、癌症发热、移植物宿主排斥反应或自身 免疫性等疾病时PCT浓度不增加或轻微增加,而 只在严重的全身系统性感染时才明显增加,这就 决定了PCT的高度特异性,因此也可用于各种临 床情况的鉴别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