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几点体会

进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几点体会
进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几点体会

进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几点体会

摘要:临床医学检查的质量直接影响临床护理的安全性和质量。加强医疗卫生

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可靠,准确,及时的临床医疗报告,随着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为此,本文主要思

考在临床医学测试中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体会

随着临床医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的成熟,有效提高临床医学检查的

质量控制(称为质量控制)已成为临床医学的建设和管理重要保证。在我国医院

等级管理工作中,室内质量控制结果和二级以上医院的室内质量评价结果被纳入

重要的评价指标。当前,国内外的大型医院在质量管理方面已经制度化,标准化

和系统化,并且通过跨境国际交流进一步加强了质量评估活动。质检的提高有效

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但是,由于过去缺乏对质量控制工作的理解,检查人

员的素质不高,质量控制知识不足,难以适当地进行质量控制工作。为了提高临

床医疗质量控制并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现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1 做好检验前的基本信息管控

在进行临床医学检查之前,还必须执行质量控制。在检查之前,相关人员应

将患者带走,并在取样后应显示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情况,此项工作对后续检查工

作有很大影响,因此应确保质量。控制工作各个环节而不会出错。通常,实验室

在收到患者的标本后,首先要检查患者的基本信息,然后进行准确性确认。因此,检查前的基本信息管理也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需要进行空腹检查等。对于需要血糖和血糖测试的患者,他们应该能够合

理地控制饮食。(2)为患者采集标本时,必须按照采集标准和要求在患者现场

采集标本[1]。

2 做好检验设备与试剂质量控制

在临床医学测试过程中,测试设备和试剂也是测试过程中更重要的因素,因

此需要在测试过程中对这两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2.1检验设备的质量控制

在临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中,医学检测设备层出不穷,检测设备的合

理使用对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为此,我们必须严格进行质量控制。首先,计算

机系统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计算机系统和临床医学测试设备的结合有效地提高

了整个设备的准确性:第二,相关人员还必须定期维护和检查临床医学测试设备,以免由于设备故障而导致错误的检查结果。

2.2测试试剂的质量控制

测试试剂也会影响临床医学测试结果,并且此环节的质量控制可以从两点开始:首先,使用计算机系统主动管理测试试剂。临床医学检查期间使用了更多试剂,并且计算机系统的存在进一步增强了科学管理,使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

试剂的使用量,用法等。此外,使用计算机系统可以有效地验证测试试剂的使用

和存储,支持赔偿责任和调查,并促进临床医学试验的合理发展。其次,在进行

临床健康检查时,可以合理选择测试设备以及测试人员用来选择试剂的实际患者

来选择试剂,从而确保临床健康检查的准确性[2]。

3 加强检验过程中的制度管理

在临床医学测试期间进行科学有效的系统管理可以进一步确保临床医学测试

结果的质量。因此,在执行质量控制时必须加强系统管理。首先,您需要改进临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二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室间质量评价上报表 一、医院和实验室基本信息 1.实验室所在机构性质? A 公立(继续第2题,跳过第3题) B 私立 (跳过第2题,继续第3题) 2.若选公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 型? A 三甲综合B三甲专科 C 三乙综合 D 三乙专科 E 二甲综合 F 二甲专科 G 二乙综合H 二乙专科I 二级以下医 院J 其他 3.若选私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 型? A民营医院B独立实验室C体检中心 D门诊部E其他 4.实验室所在医院床位数? A 0-500 B 501-1000 C 1001-1500 D 1501-2000 E 2000以上 5.实验室所在医院是否有LIS(实验室信息系

统)和HIS(医院信息系统)? A有LIS和HIS B有LIS,无HIS C无LIS,有HIS D无LIS和HIS LIS系统厂商为:,该厂商联 系人,联系电话 HIS系统厂商为: 6.实验室所在医院日均门诊量?()人次 7.实验室建筑面积?m2 8.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总值? 万元 9.医院年业务额?万元/年;实验 室年业务额?万元/年 10.本实验室目前为止已开展检验项目总数 (不包括外送)项 其中:自动化仪器检测项目数? 项 手工检测项目数? 项 各专业检验项目数: 临检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生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

比% 免疫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微生物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基因扩增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其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本实验室外送项目项 11.科室人员组成 实验室负责人:性别年龄学 位 学历职称已任职时间年 实验室总人数 人员数比例(%) 职称正高职称 副高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及以下 学历博士 硕士 本科 大专及以下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8 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二 室间质量评价上报表 1.实验室所在机构性质? A 公立(继续第2题,跳过第3题) B 私立(跳过第2 题,继续第3 题) 2.若选公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 三甲综合 B 三甲专科 C 三乙综合 D 三乙专科 E 二甲综合 F 二甲专科 G 二乙综合 H 二 乙专科I 二级以下医院J 其他 3.若选私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 民营医院 B 独立实验室 C 体检中心 D 门诊部 E 其他 4.实验室所在医院床位数? A 0-500 B 501-1000 C 1001-1500 D 1501-2000 E 2000 以上 5.实验室所在医院是否有LIS (实验室信息系统)和HIS (医院信息系统)? A 有LIS 和HIS B 有LIS ,无HIS C 无LIS ,有HIS D 无LIS 和HIS LIS 系统厂商为:,该厂商联系人,联系电话HIS 系统厂商为: 6.实验室所在医院日均门诊量?()人次 2 7.实验室建筑面积?m2 8.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9.医院年业务额?万元/年;实验室年业务额?万元/年 10.本实验室目前为止已开展检验项目总数(不包括外送)项其中:自动化仪器检测项目 数?项 手工检测项目数?项 各专业检验项目数:

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11. 科室人员组成 实验室负责人: 性别 年龄 学位 学历 职称 已任职时间 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占总业务额百分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本实验室外送项 %

您实验室 LIS 是否纳入质量指标相关数据采集与统计: □是 □否 注意事项:如您实验室无某条目项目数据,请填写 “未统计 ”,如数据为 0,请填写数字 “0” 1 月度指标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业

医学检验分析目标质量控制

分析目标质量控制 现代质量管理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一)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前,产品质量基本依靠操作者的技艺和经验来保证,可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二)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由于“事后把关”的检验难以预防不合格的发生,而且“事后把关”对于大批量生产和破坏性检验也难以适用,所以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前苏联等)相继制定并发布了公差标准,以保证批量产品的互换性和质量的一致性。统计质量管理把以前质量管理中的“事后把关”变成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并开创了把数理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新局面。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费根堡姆和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途径,它的特点就是在最经济的水平上,考虑到充分满足客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将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连成一个有效地体系。 如何实现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前提就是能充分理解“医学实验室的客户要求”。

第一节 统计质量控制存在的局限 目前绝大多数实验室已经引进了独立质控软件或检测仪器/LIS附带的质控软件对分析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其原理主要是基于统计学的概率分析,通过使用单个或组合的统计学过程控制(SPC)规则再加上一些控制图表对分析过程进行监控。 但让实验人员感到苦恼的是,当他们希望通过选用更多或更严格的质控规则以提高统计学误差检测能力时,假失控的误报率以及对分析批的误拒绝率也随之升高,如何在提高误差检出能力和降低假失控误报率之间进行取舍成为困扰很多实验人员的难题。正确和有效应用SPC规则,要求实验室人能确实理解如下问题: 每一个质控规则的含义? 每一个单规则或组合规则可检测的误差类型? 在特定环境下,哪个单规则或组合规则最有效? 若实验人员对以上问题缺乏理解,只是简单拼凑质控规则,其结果可能是所用规则之间不能协调或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假失控警报过于频繁,就会让实验人员对警报信号不再敏感,往往只是简单地重复检测控制品或患者样本,直至质控结果回到预期的范围内。此种情况下,他们采取的所谓“改正措施”只是在“无的放矢”,其典型的表现有如下几种: 使用当前批号的校准品重新校准仪器,然后重新检测控制品。 使用新批号校准品重新校准仪器,然后重新检测控制品。 仪器进行计划外的(往往是不必要的)维护甚至维修,然后重新校准仪器和检测控制品。 启用一瓶新的当前批号的试剂,然后重新校准仪器和检测控制品。 启用一瓶新批号试剂,然后重新校准仪器和检测控制品。 面对这些处理动作我们必须注意到,上述动作均含有“重新校准”。实验人员势必需要谨慎对待重新校准,因为每一次的校准或重新校准,均可能引进新的或额外的系统误差。过于频繁的重新校准本身就可能预示存在如下问题: 实验室制定的SPC方案(质控规则、均值及控制范围)过于保守 仪器存在故障 试剂质量不理想 未严格遵循厂家的使用说明书或仪器保养计划 针对上述问题,分析目标质量控制可能是帮助实验室更好的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之一,它是由如下控制工具构成的分析目标质量控制工具,可帮助实验室从多个角度对质控结果进行全面、彻底的分析: 当前技术水平(State of the Art):根据当前可以达到的检测不精密度,将测试不精密度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医学相关性(Medical Relevance):根据临床标准制定分析过程的总允许误差(Total Allowable Error)。 不精密度-生物学变异(Imprecision-BV):根据生物学变异数据制定实验室自己的性能目标。

探讨血液细胞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效果

探讨血液细胞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效果 发表时间:2016-08-25T11:55:21.5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作者:高秋生 [导读] 在进行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因素会对最终的检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凤翔镇卫生院 154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对最终血液细胞的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最终有效将临床血液细胞的检验质量进行提高。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 2014年5月血液细胞检验标本总计300份。将其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有关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标本的放置温度以及具体的采血部位来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最终检查结果存在的差异。结果: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过长,放置的温度没有达到要求以及具体的采血部位都会对最终的血液细胞检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比各个组别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因素会对最终的检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标本放置的温度、采血的部位以及标本的放置时间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控制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linical medical examination,inspection and quality of the final blood cells impact,and ultimately will be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inspection quality of clinical blood cells. Methods:the study was selected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3,300 blood cell test specimen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samples. According to the placement time of blood samples,the placement temperature of the specimen and the specific blood sampling site,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nal results. Results:blood specimens were placed for too long a period of time,storage temperature did not reach and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blood collecting location will bring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final blood cell inspection work,compared to the various group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in clinical blood cell examination process,there are many factors will cause seriou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inspection,parts of the specimens were placed in the temperature,blood and specimen storage time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results,so do every link control is crucial.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ine;blood cell test;quality control 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所实施的血液细胞检验又被称为血常规检验,其主要包括人体血液中RBC(红细胞)、WBC(白细胞)、HGB(血红蛋白)与PLT(血小板)等一系列数据的检验。此项检验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协助治疗医师完成患者所患病情的诊断工作并对治疗后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估。但是为了能够有效获得高质量的检验结果,分析对结果会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选择2013年5月~ 2014年5月血液细胞检验标本总计300份进行具体的研究,研究确保检验质量的有关方法,现将具体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主要选择2013年5月~ 2014年5月血液细胞检验标本总计300份(30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150例,女150例;患者年龄为15~70岁,平均年龄为39±4.3岁。 1.2方法 1.2.1抗凝剂的有效使用。针对所有患者首先实施静脉采血的方法,最终有效获得实验的血液样本。针对所有患者的血液样本,确定比例对其进行稀释,分别按照l:10000以及1:5000两种比例进行稀释。之后将选择同一稀释比倒的血液混合在一起,平均分成300份,完成检测。 1.2.2有效对血液进行储存。针对所有患者起初进行静脉采血,最终有效取得实验的血液样本。完成混合后平均分成600份,将300份血液样本放在室温下,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检测,具体为在30分钟完成100份的检测,在3小时内完成100份的检测,在6小时内完成100份的检测。之后将另外300份血液样本放在温度为22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同样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测,具体为在30分钟内完成150份的检测,在3小时内完成150份的检测。 1.3统计学方法。在进行本次实验的研究过程中,主要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相关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并统计,利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在进行率比较的过程中利用卡方检验,α=0. 05。以P>O. 05为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抗凝剂的比例对最终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在进行具体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完全按照规定的比例对实验的样本有效稀释,如若不然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对比采用比例有所不同抗凝剂的患者最终的检验结果发现,在患者体内的血液样本中,RBC、WBC、HGB以及PLT等相关指标的含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 2.2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温度对最终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对比放置时间有所不同的血液样本,完成检验后最终的检验结果有所不同,放置样本的时间越长,最终获得检验结果具有的准确性越低.特别是对RDW的检验结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分析造成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应该与血液细胞自身的形态出现了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此次的研究过程中,样本放置的时间不同.最终获得的检验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而对于样本放置的温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4摄氏度~8摄氏度对检验的参数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同室温在18摄氏度与25摄氏度进行比较,仍然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得出样本放置的温度不同,最终获得的检验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3.1准备进行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准备对血液样本进行准确测定之前,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①有效将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②对检验报告单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管理。③对血液采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④对血液分析设备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3.2实施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对血液样本进行具体测定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①观察准备使用的试剂与使用的设备是否相配套。②观察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无出现异常。③观察在进行具体检测的过程中,设定的温度是否满足要求。 3.3完成检验后质量控制的方法:在完成血液细胞检验后,要求工作人员不能够只通过最终得出相关指标的数值就对患者临床所患疾病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马慧丽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马慧丽 发表时间:2017-09-25T14:42:55.5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2期作者:马慧丽 [导读] 在医院中,临床医学检测的质量直接影响医生在治疗情况。 山东省安丘市妇幼保健院 262100 在医院中,临床医学检测的质量直接影响医生在治疗情况。在医学检测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能够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为医生及时做出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对实验前的基本信息进行管控 在临床医学检验前,要注意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准确的采集,确保检验的样本需要与患者的检测内容、采集方式以及所使用的抗凝剂等相匹配。患者的采集样本在等待医学检验的时候,需要附带患者的所有信息以及医嘱等,检验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信息进行仔细的核对,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对于患者信息存在模糊或者有误的地方,要进行及时的修正,并且记录到电子档案中。在患者样本的采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信息失真。例如,对于要求患者空腹抽血的检验项目,必须要求患者控制自身的饮食,叮嘱患者避免摄入影响血糖、血脂等的食物。此外,患者在运动前后的样本采集结果也会有一定的误差,需要保持患者处于静止情况后方可进行样本采集。在样本采集之后,需要及时送到检验中心进行检测,避免由于时间的损耗导致样本变质,影响检验结果。 2.严格实验设备和实验试剂的质量控制 2.1 对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 在对试剂的质量控制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检测仪器的使用特征,选择相匹配的试剂进行检测。很多进口仪器需要使用进口的试剂才能够达到检测的最佳效果。此外,很多复溶需要及时调配,以避免时间太长导致试剂变质,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当前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技术对试剂进行有效的管理。检测中心的试剂数量繁多,通过计算机技术的管理,能够保证试剂都处于保质期内,对于即将变质的试剂及时处理,有利于提升工作的效率。此外,通过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能够方便对试剂的检测人员进行及时了解,避免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不良影响,提升临床医学检测的质量。 2.2 对实验设备的质量控制 在检验中心设置了很多精密的检测设备,检测人员需要在日常中对设备进行良好的管理,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升医学检验的结果质量。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变革,在医学设备的管理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应用这一技术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实时监测,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此外,日常设备的质量控制中,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良好,及时记录检测的信息和结果,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学检验的工作。 3.检验过程中的制度管理 在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中,应该加强对检验过程中制度管理的控制,充分重视制度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完善、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得监测科室具有良好的工作制度,每位职工明确自身的职责以及检测标准,从而实现医学检测工作的稳步开展。此外,管理人员还要经常对检测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处理不规范的医学问题,奖励工作优秀的员工,以提升员工的工作责任心,保证医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人员对临床医学样本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对检测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使得每个操作步骤都按照规范的标准进行,实现医学检测的规范化、科学性。 4.检验报告的管理 由于医学检测报告包容的内容繁多、类型复杂,各项项目的检测时间也有所差异,如果不对其进行良好的管理,很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丢失,影响了患者的就医情况和治疗进度。因此,在当前的医学检测过程中,检测中心引入计算机对检测报告进行电子备份,在整个医院的计算机网络内实现信息共享,主治医生能够及时了解到患者的检测情况,避免检测报告的丢失影响治疗情况。 通过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能够对患者不同时间的同一种检测类型进行纵向对比,有助于医生清晰的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判断患者的病情,以做出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同时,医学技术的提高使得检测方法论有了很大的完善。如果检测报告单的结果不明确,患者可以登录网络了解正常的检测数据,以与自身的结果进行比较,及时了解自身的病情。通过这种技术的应用,患者能够随时随地通过医院、检测中心的网站查询自身的检测报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使用。 此外,如果患者在进行检测的时候服用了某些药物,其检测结果就会有所差异。因此,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机系统记录可能受到药物影响的患者情况,有助于后续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5.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发展 5.1 循证检验医学 循证检验医学要求从当前的科学数据为标准,结合当前先进的病理学方法论对临床医学检验进行规范设计,使用高尖端检测技术和设备对检测結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临床医学检测良好的医学效果。 5.2 自动化发展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促进了很多行业的技术进步,医学检验的全过程引入这技术,能够提升临床医学检测的准确性,逐渐实现对患者情况的自动化管理。在样本搜集、检测过程中以及检测结果等不同环节使用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患者检测报告结果的准确性,方便患者和医生获取信息。 6.总结 临床医学检测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医生的质量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当通过对于临床医学检测的全过程进行规范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得患者和医生能够了解获取检测结果,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保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

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二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室间质量评价上报表 一、医院和实验室基本信息 1.实验室所在机构性质? A 公立(继续第2题,跳过第3题) B 私立(跳过第2题,继续第3题) 2.若选公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 三甲综合B三甲专科 C 三乙综合 D 三乙专科 E 二甲综合 F 二甲专科 G 二乙综合H 二乙专科I 二级以下医院J 其他 3.若选私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民营医院B独立实验室C体检中心D门诊部E其他 4.实验室所在医院床位数? A 0-500 B 501-1000 C 1001-1500 D 1501-2000 E 2000以上 5.实验室所在医院是否有LIS(实验室信息系统)和HIS(医院信息系统)? A有LIS和HIS B有LIS,无HIS C无LIS,有HIS D无LIS和HIS LIS系统厂商为:,该厂商联系人,联系电话 HIS系统厂商为: 6.实验室所在医院日均门诊量?()人次 7.实验室建筑面积?m2 8.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9.医院年业务额?万元/年;实验室年业务额?万元/年 10.本实验室目前为止已开展检验项目总数(不包括外送)项 其中:自动化仪器检测项目数?项 手工检测项目数?项 各专业检验项目数: 临检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生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免疫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微生物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基因扩增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其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本实验室外送项目项 11.科室人员组成 实验室负责人:性别年龄学位 学历职称已任职时间年

实验室总人数 二、检验全过程质量指标 您实验室LIS是否纳入质量指标相关数据采集与统计:□是□否 注意事项:如您实验室无某条目项目数据,请填写“未统计”,如数据为0,请填写数字“0” 1. 月度指标

8检验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及流程

检验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及流程 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该阶段是从体检科开出检验单、患者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直至检验科验收、检验等全过程。 1.1准确打印检验申请单:各科工作人员要根据受检者所选择的检验项目,打印检验条形码,字迹要清晰可读,内容包括写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所检项目、条形码号及条形码。如果这些内容一旦被漏填、忽视、错填或者填写不清,都会使检验人员在检验操作过程不能全面获取受检者信息,以至于不能对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出现错报、漏报、误诊等情况。 1.2受检者准备:此项工作可以确保送检的标本质量,避免一些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例如当受检者处于兴奋、激动、恐惧状态时,可导致白细胞、血红蛋白增高。受检者运动时,可以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增高,而且还可以引起血中钠、钾、钙以及清蛋白、血糖等指标的变化;高蛋白饮食可引起尿素、三酰甘油、尿酸、血糖等增高;另外服用药物以及疲劳、熬夜、饮酒等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性和可靠性。所以当采集受检者标本时应尽可能的规避上述情况。如果确要检验,而又存在上述情况应该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从而方便检验人员客观地解释检验结果。 1.3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正常情况下,对受检者进行采集标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核对检验申请单所填写与标签是否一致

②采血最好以坐位或卧位,从而确保安全。③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过紧、过长,也不要用力拍打穿刺部,采血人员应在穿刺入血管后立即放松止血带。④采集标本的器材一定要符合实验要求。 ⑤避免血标本的溶血和标本的污染。 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该阶段是从接受标本开始,主要包括维护仪器、准备试剂以及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等,直至检测结果出来。 2.1维护仪器:良好仪器是确保检验结果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仪器的维护。检验仪器维护要按规定做好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以及季保养,使仪器终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验仪器在更换部件时一定要做好书面保养记,从而有利用仪器发生故障时方便查询。 2.2准备试剂:检测项目的试剂一定要按流程操作,要按试剂说明书来配制。暂时不用的试剂必须迅速放回冰,以防止试剂挥发,对平时不经常使用的试要观察其稳定性,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试剂要及时更换。 2.3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临床检验作为一项以实验为基础的工作,一定要建立和完善客观全面的质量管理体,从而使检验分析的全过程中都处于规范受控的状态,这样才能使检验结果客观、准确、及时。 一是要确保仪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做好室内、室间质控,一旦出现失控情况必须要有失控的调查记录及改正措施。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摘要】检验科重要工作是使用熟练的检验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装备,对多种标本施行正确的分析,为临床诊断和医治供应精确的试验数据。为达到此目的,一定要对分析前、中、后经过施行全面质量控制。检验质量管理是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医院内涵建设的基本内容,其重要性愈来愈受到医院管理层的器重。本文就我院在检验质量管理方面的做法做一点探讨。 【关键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clinical medical inspection quality control author: xuqiqin yuhuilin room made ruler 【 abstract 】 daily work is an important use skilled inspection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and the right to a variety of specimen analy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cure supply accurate test data. to reach this goal, must be opposit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control through.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is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contents, its importance is more and more hospital administrators awards. this paper in our hospital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 of do a little discussion.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5-07-09T16:51:41.62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10期供稿作者:次平 [导读] 在实施采集之后,需要马上送检,确保标本处于新鲜的状态。 次平 (西藏米林县人民医院检验科860500) 【摘要】现在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们国家的医学技术也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不管是基础医学或者是临床医学的发展都很迅速,很多新技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检验医学被广泛用于很多学科,其重要性也获得了肯定,所以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本文对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加以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164-01 由于现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的医学仪器受到广泛的使用,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对医学检验的安全和精准提出了保障,从而使医学检验工作的进度获得了提高[1]。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临床医学检验的结果不准确,会造成误诊的现象发生,延误患者的病情,使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为患者以及医院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需要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为临床医生的确诊提供精准的依据。 1 提高医学检验基本信息的控制 保证患者的基本信息准确,在将检验标本送检之前,需要仔细核实检测项目、标本采集时间、所应用的防腐剂或者是抗凝剂以及采集标本的方式等,倘若发生基本信息不全或者是存在错误的时候,需要马上重新采集[2]。在对送检标本进行采集的最开始直到送检结束,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仔细,防止由于人为因素引起检验结果不精准,工作人员需要在采集标本之前进行质量监控,实施到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倘若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对于标本的检验结果都会产生改变,使检验结果不准确,提高管理工作,降低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针对需要空腹采集的项目,必须保证患者是在空腹的状态之下进行采集,否则对于结果是否准确会产生影响,在为患者进行血脂以及血糖检测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限制。在实施标本采集时候,患者的体位也需要注意,如果患者体位不当,也会影响到最终检验结果,所以需要患者在正规的体位下实施采集工作。患者进行输液对于检验结果也会产生影响,所以在实施采集工作的时候,尽量不要选择患者输液前后的时间段进行[3]。患者进行运动对于检验结果也存在影响,所以在实施采集工作中,选择患者静止的时候进行。对于标本的受检时间存在严格的要求,倘若没有按时的送检,标本出现腐蚀、溶血或者被检测物质降解等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在实施采集之后,需要马上送检,确保标本处于新鲜的状态。 2 对检验设备的质量控制 现在检验设备越来越多,怎样提高对这些设备的管理,是检验质量获得提高,是现在医院检验科室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对于检验设备要时刻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工作人员需要对检验设备进行按时的维护以及检测(校准验证),了解每台机器的情况,将维护以及检测(校准验证)结果做好记录[4]。在检验科不能缺少的就是实验试剂,对其进行人为管理不可避免会出现浪费的情况,通过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不但可以确保质量,还可以防止其过期,降低浪费,计算机能够准确的对试剂的存储进行记录,对于试剂的使用期限做出标记,对于使用人员还可以进行登记,能够增强试剂的保存以及使用效率,防止由人为管理造成的失误。针对一些特殊的仪器,需要配备专门的试剂才可以使用,倘若使用其他试剂,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3 提高检验过程的质量管理 对于检验科的质量控制需要严格认真的执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检测过程进行监测,如果出现问题,马上采取处理措施,使检验质量获得增强。 4 对检验报告的质量控制 医院的检验科室每天进行非常多的检验,检验报告相对较多,而且种类比较繁复,倘若出现丢失,后果非常严重,所以使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HIS和LIS 系统)管理检验报告,能够将检验报告直接传送到主治医生手里,不但防止了报告丢失,也使工作效率获得了提高。建立查询系统,使主治医生能够通过系统查询患者所有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对于患者疾病的诊断以及病情发展是非常有利的[5]。患者服用药物会影响到就检验结果,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HIS 和LIS 系统),能够很快的查看患者服用药物以及病例,对于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的药物做出记录,使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获得提高,最终使医生的诊断以及治疗的效果得以增强。 5 总结 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主要为建立完整的控制体系,使工作人员对于检验质量绝对重视,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以及有效。在进行检验前需要确保采集标本的规范,保证患者的基本信息准确,工作人员需要对检验设备进行按时的维护以及检测,对于检验试剂和检验报告需要严格管理。 综上所述,质量保证在临床检验中的作用非常大,实施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有效的减少对检验结果存在影响的因素,保证在短时间以内获得精准的检验结果,使医生能够及早确诊,患者进行早日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由于检验失误出现的误诊情况,增强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形象,使临床确诊率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勇军,丁继光,曹佳佳.实验室信息系统在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9):1502-1503. [2] 钟杰,张国坤,陈增会.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提高检验质量[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 3,1 0(06):757-758. [3] 王樱,李明,薛丽华.浅谈县级医院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 3,6(01):522-524.. [4] Matsushita T,Kusakabe Y,Kitamura A,Okada S,Murase K.Protective EffectofHydrogen-rich Water against Gentamicin-induced Nephrotoxicity inRats using Blood OxygenationLevel-dependent MR Imaging [J]. MagnReson Med Sci,201 1,1 2(08):1 1 05-1 1 06. [5] 班立芳,孔庆飞,王勇鸣.浅谈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 1,1 1(24):1 21 -1 22.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1-08-05T11:00:43.12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徐启芹余慧林房立君[导读] 检验科要按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需求创立和改善检验管理质量确保机制。 徐启芹余慧林房立君 【摘要】检验科重要工作是使用熟练的检验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装备,对多种标本施行正确的分析,为临床诊断和医治供应精确的试验数据。为达到此目的,一定要对分析前、中、后经过施行全面质量控制。检验质量管理是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医院内涵建设的基本内容,其重要性愈来愈受到医院管理层的器重。本文就我院在检验质量管理方面的做法做一点探讨。【关键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21-01 1提升整体检验结果的精确性 1.1检验科要按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需求创立和改善检验管理质量确保机制。条件允许的要建设试验室信息系统(LIS),严格试验室标准化操作程序,编写SOP文件,为试验室的规范化化管理和质量确保机制的创立供应文件依据,使检验经过标准化、程序化。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要按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需求和检验质量管理的需求对科室的工作执行全经过的质量监控,重点监控室内质控记录和室间质评成绩,对发觉的缺陷和事故隐患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及时改进,防备医疗缺陷。 1.2增强对机制落实状况的管理和考核科室管理职员按照医院和检验科质量考核方案对管理机制的落实状况施行考核,考核时要非常器重终末质量的控制,又要注重阶段质量。 1.3增强和临床的联系,如虎添翼工作,互相提升、互相推动检验科的重要工作任务是为临床一线决定诊断、判定疗效、查明病因、施行临床医学钻研供应科学的数据。因此,临床科室的意见就成为检验科改进工作办法、提升服务质量的依据。要通常积极和临床科室的联系,编写检验信息通讯,畅通讯息沟通渠道,传递最新信息,在每一月召开质量分析会时要邀请临床医师代表参加,积极听取临床医师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和需求,及时对临床医师提出的建议施行可行性钻研,提升检验工作质量。 2增强阶段质量控制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核心 2.1要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裁减多种干扰要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重点对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施行监控。 2.2要认真掌握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常规查看项目要开展室内质控,同一时间一定参加本省及卫生部临床检验核心机关的室间质评行为。工作前要对运用的仪器施行查看和日维护,把试验中的仪器误差降到最低。 2.3要做好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把好出口关认真执行检验结果的查看核对机制,查看考核职员要对检验结果的考核签字后方可发出报告。如果出现检测值异常,及时复检,并和临床医师联系,认真分析缘故,决定无误后方可发出报告。 2.4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之间缺乏勾通,而互相产生矛盾,检验人员总指望临床医师能及时跟上检验科推出新试验的步伐并体会试验技术中一点高度专业化的难点,不能合调,导致这样不良场面的根源是缺乏互相的合作及勾通。 3提升临床检验质量控控制对策 3.1完成资本同享,提升工作功效:检验仪器自动化、网络化的试验室运用,使传统的手工检验分析试验办法变成想让历史,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使检验质量显著提升,产品化试剂盒的规范化运用和检验工笔者系统化、通常化的业务知识培训,使检验工作的规范化化、标准化、系统化、同一化日益改善。现代化的全自动分析仪器可同一时间施行数十项乃至上百项的常规和非常检验分析任务,因此要更新观点,调整传统的管理模式。要资本同享,以开放和运用现代化仪器的功能用途为基本,调整相应专业学组,规范化各临床科室的小试验室,尽快完成检验报告一单通。将仪器装备集合管理可充分施展已有仪器装备的工作功效,有效地下降宗合分析本钱,使患者的标本周转及检验分析时间显著缩短,为患者的及时医治和康复和提升医院床位周转率供应有效保障。 3.2增强质量控制,提升检验质量:严格认真做好室内、室间质控,确保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和精浓度,裁减试验操作经过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结果差别。对试验全经过施行全方位的陆续监测管理,如出现失控要认真分析失控缘故,提出整改措施方案,填写失控报告,观测整改成效,改进工作办法,提升检验质量。 3.3增强仪器运用管理,保障仪器正常坚定:检验科自动化地步的提升,要运用经国内有关行政部门认证注册并检测及格的医疗仪器。要创立、健全检验仪器管理运用案卷,对仪器登记注册、责任到人。按照操作指导书规范化运用,做好仪器日、周、月、年内运用保养记录,定期维护,以确保检验仪器的正常坚定运行。 3.4增强三基训练,提升专业地步:检验科要认真开展“三基”、“三严”的学习,并定期考核。应结合检验工作的本色,增强急救医学、急救技术知识的训练学习。提升工作职员应对突发公同事件的应急能力和地步,尤其要围绕新知识、新测定办法、新仪器的操作原理和步骤施行学习,不断增强基本医学知识的学习。检验科要增强和临床科室的联系,熟悉不相同疾病的试验室查看本色和疾病的诊断标准,理解临床常见病和高发病的医学知识,不断学习和积累临床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提升专业业务地步。 4结语 临床检验工作正处于技术改革的转轨期间,诸多临床医学的进展都是在试验室技术创新的基本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管理功能灵活、储存信息量大、内容便于更新,运用于临床检验工作中充分施展了资本同享优越,更大提升了工作功效,改善了卫生保健服务的质量。但仍具有诸多不足之处,如管理软件研发不足、检验职员的机算机知识及操作技能乱七八糟、网上保密工作难以确保等等。参考文献 [1]陈军政.加强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和与临床科室的联系.现代检验医学杂志[J].2005,20:68 [2]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483 487 作者单位:225800扬州市宝应县妇幼保健院

浅议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浅议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2-09-28T11:23:51.4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孙凯[导读] 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孙凯 (大连庄河市兰店乡卫生院检验科辽宁庄河 116400)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309-01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简称质控),作为提高检验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质量保证体系理论和实践的成熟,已发展成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提高临床医学质量控制质量,提高临床检验水平,现就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1 对质控的正确认识 近年来,通过开展质量控制,我们深深地感到,过去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有三个误区:一是认为开展质控浪费试剂,增加成本;二是认为质控工作是检验科的事情,忽视临床科室的作用; 三是认为质控即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忽视开展室内质控。这些对质量控制的片面认识,导致了质控工作不能很好地、深入地开展。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一种包括患者、临床、实验室均参与在内的全面质量保证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可能保证实验室结果的准确可靠,所以在抓实验室质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患者和临床科室对质量影响的作用,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对医生、护士的质控知识的宣传,共同提高检验质量检验科作为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要认真地坚持做好室内质控,确保参加室间质评活动的效果,达到真正提高临床检验质量的目的。开展质量控制是医学检验发展的必然趋势,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将要对临床检验管理立法,质控当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应该更新对质控的认识,重视质控工作的开展。 2 如何有效开展质控 当今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是依靠一系列的复杂的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科学控制。对于如何做好质控工作,提出以下建议:1)多途径培训人员: 医院检验人员大多未经系统正规理论培训,质控知识存存空白点_急需讲行人才培训_培训的内客应包括提高对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参与到质量控制工作中来, 开展系统的质控理论和技术的培训。为增强培训效果,可采取自学、互学、参加学习班及在实践中摸索提高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2)狠抓实验室的基础管理:一个实验室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除要有强烈事业心,高质量的检验人员外,还要健全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严格各项操作规程,对影响质量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质量控制,如实验室用水试剂质量、实验室的布局、环境、玻璃器械的清洁程度、正确的计量、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实验方法的选择等等,都会直接影响质量控制的全过程,只有将这些基础工作做好,质量的提高才会有所保证。3)从常规工作入手抓质控:首先抓常规工作的质控,如血红蛋白、血细胞计数质控及常规生化质控等等。4)坚持正确的参控程序,参加室间质量评论,质评成绩才会稳步提高,达到预期效果。5)正确对待室间质评,及时分析总结质评结果:每次室间质评都是对实验工作的一次综合考核,它是实验室精确度的具体反映,对于室间质评回报表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总结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为下一次参加质评积累经验.促进检验质量不断提高。 3 工作经验小结 我院先后开展了生化、血液、免疫等室内质控。紧接着参加了市里的室间质评, 通过实践,有以下一些体会:1)通过质控,我院的检验质量得到了应有的提高2)通过质控,检验科的知名度扩大了,科室建设与管理得到了加强检验人员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这几年来,由于我们始终抓住质量控制这个龙头,质量得到了提高,赢得了临床医生的信任和院领导的支持,院领导每年都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对检验科给予了较大投入。3)通过质控,能总结出很多经验,学到了许多东西。这些年来,通过质控不断总结写了一些经验,个人业务得到了提高 4 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近年来,通过质控工作的总结,看到了科室内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几年来室间质评成绩的分析,发现仪器成为影响质控总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现代化检测设备的投愈和运用。总之,临床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必须切实抓好质量控制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