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四单元修齐治平《中庸》节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初步理解
朱熹认为《中庸》 朱熹认为《中庸》是《四书》中最 四书》 难读懂的一部典籍, 难读懂的一部典籍,学生在学习的 时候, 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概 念和概念间的关系, 念和概念间的关系, 反映在课文部分,有以下两点需要 反映在课文部分, 注意。 注意。
其一: 其一:“性”“道”“教”的含义及 ”“道”“教 其关系
诚之,是不能真实不乱, 诚之,是不能真实不乱,但是希望真实不乱 的意思,这是人力所能做的, 的意思,这是人力所能做的,而且是应当做 不能达到圣人境界的人, 的。不能达到圣人境界的人,不能没有个人 的欲望,品德不能完全真诚, 的欲望,品德不能完全真诚,所以不能不经 过思考就达到天理,而必须选择善, 过思考就达到天理,而必须选择善,然后明 了至善的道德。 了至善的道德。 既然不能做到像圣人那样不必努力就能达到 中道,所以就一定要坚决地守住至善的道德, 中道,所以就一定要坚决地守住至善的道德, 然后可以使自己达到真实不乱的诚的境界, 然后可以使自己达到真实不乱的诚的境界, 这是一般人达到中道的方法、途径。可见, 这是一般人达到中道的方法、途径。可见, 人为地达到诚,需要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 人为地达到诚,需要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
当喜、 当喜、怒、哀、乐尚未表现出来的时候, 乐尚未表现出来的时候, 本来就包含着喜怒哀乐 是“性”,“性”本来就包含着喜怒哀乐 之情,而且是无过无不及之的 之情,而且是无过无不及之的,所以把它 叫做“ 叫做“中”; 这种喜怒哀乐之情表现出来而合乎法度 喜怒哀乐之情表现出来而合乎法度, 这种喜怒哀乐之情表现出来而合乎法度, 叫做“ 叫做“和”。 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 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 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这样,天地万物就能各得其宜,各得其所, 这样,天地万物就能各得其宜,各得其所, 运行不息,生生不已。 运行不息,生生不已。 是天下的根本。 “中”是“性”,是天下的根本。“和” 是“道”,是天下人普遍应该遵循的行为 准则。 准则。
离娄上》 《孟子·离娄上》中有孟子类似的话:“诚 孟子 离娄上 中有孟子类似的话: 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 之道就应该思诚; 思诚者,人之道” 之道就应该思诚;“思诚者,人之道”, 思诚就是追求诚, 思诚就是追求诚,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要 求。 天道是诚, 天道是诚,人人都拥有天命所赋予的 但是,诚性虽然人人具有, “性”,但是,诚性虽然人人具有,但并 不是人人都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不是人人都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 容中道” 容中道”,即不经过个人努力而自发地实 所以在追求诚的过程中,自身的努力, 现,所以在追求诚的过程中,自身的努力, 自我的完善就非常重要。 自我的完善就非常重要。
其二:“诚者”“诚之者”的含义及 其区别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 诚者 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 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 善而固执之者也。 善而固执之者也。” 按照朱熹的解释, 按照朱熹的解释,诚,是真实不 乱的意思,是天理的本来状态。 乱的意思,是天理的本来状态。 圣人的道德,和天理是一致的, 圣人的道德,和天理是一致的, 不必思考和努力自然就能达到中 道。
《中庸》以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 中庸》以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 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而且还此为基 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 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 的各个方面。所以, 中庸》 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 实学” “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 典。 中庸》之所以受到后儒的重视, 《中庸》之所以受到后儒的重视,根本原 因是其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总体 上作了系统化的阐述。 上作了系统化的阐述。其深刻而精微的思 想内容, 想内容,它所阐述的一整套政治伦理思想 体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体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十分切合中 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 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
应该注意的是,“博学之,审问之,慎 应该注意的是, 博学之,审问之, 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虽然属于 择善”的方法, “择善”的方法,但也属于学习过程理 论。 程颐曾经说:“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程颐曾经说: 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朱熹则认为这是“为学之序” 朱熹则认为这是“为学之序”。作为学 习过程理论, 习过程理论,五步学习过程可以说是明 具体、深刻、全面、系统的。 确、具体、深刻、全面、系统的。
一、文化背景
《中庸》原是《礼记》 中庸》原是《礼记》 中的一篇,一般认为, 中的一篇,一般认为, 中庸》 《中庸》是孔子的孙 子子思( 483- 子子思(前483-前 402)的著作, 402)的著作, 史记·孔子世家》 据《史记·孔子世家》 记载,孔子生孔鲤, 记载,孔子生孔鲤, 字伯鱼,早卒; 字伯鱼,早卒;伯鱼 生孔伋,字子思。 生孔伋,字子思。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中庸》 《中庸》节选
孔 子 中 庸 哲 学 的 触 动 点 ——
欹 器
孔子曰: 吾闻宥坐之器者,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 中则正、满则覆。 欹、中则正、满则覆。” 宥坐》 《荀子·宥坐》 荀子 宥坐
《中庸》节选 中庸》
程子曰: 程子曰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 定理 。
孔 子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 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 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 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 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 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 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 称子思为“述圣” 孟子为“ 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 圣”。 现存的《中庸》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 者的修改, 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 后不久。 后不久。
“择善”,是要通过博学、审问、慎思、 择善” 是要通过博学、审问、慎思、 择善 明辨、笃行来完成的; 固执” 明辨、笃行来完成的;“固执”,是要 通过不达到目的就“弗措” 通过不达到目的就“弗措”的坚定意志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 和“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 千之”的加倍努力来完成“择善” 千之”的加倍努力来完成“择善”。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告诉我们人只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完善 自己,就能使自己获得成功。 自己,就能使自己获得成功。
《中庸》不仅对学习过程进行了明确的阶 中庸》 段划分, 段划分,而且还强调了学习过程中非智力 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肯定了勤奋学习, 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肯定了勤奋学习,多 下功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学习精神, 下功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学习精神, 这种精神能使人由愚钝变聪明、 这种精神能使人由愚钝变聪明、由懦弱变 坚强。 坚强。 这套学习过程论, 这套学习过程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学者 的治学发生过深远影响, 的治学发生过深远影响,曾引起历代学者 的普遍重视, 的普遍重视,它在中国学习理论发展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参考译文 1.2
因此君子独处的时候特别谨慎小 心。喜怒哀乐各种感情还没有向 外表露的时候,叫做中; 外表露的时候,叫做中;向外表 露的时候都符合节度叫做和。 露的时候都符合节度叫做和。中, 是天下人最重要的根本, 是天下人最重要的根本,和,是 天下人普遍遵行的行为准则。 天下人普遍遵行的行为准则。达 中和”的境界, 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 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中庸论修道,主要在“慎独”上下功夫。 中庸论修道,主要在“慎独”上下功夫。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 这句话揭示了这样一种情况: 也。”这句话揭示了这样一种情况:一些 与“道”相背离的细微的萌芽在隐蔽不为 人所见的时候,人们自己已经知道了, 人所见的时候,人们自己已经知道了,而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这时候就非常谨慎,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这时候就非常谨慎, 要阻遏这种萌芽的发展, 要阻遏这种萌芽的发展,以免使自己越来 越偏离正道。 越偏离正道。 慎独, 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 况下,也要求自己整个身心的活动, 况下,也要求自己整个身心的活动,处处 合乎规范,凭着高度自觉,遵循正道。 合乎规范,凭着高度自觉,遵循正道。
孔子说: 孔子说:“中庸是天下最高的道德 标准呀! 标准呀!可是人们已经很少能做到 这种情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了,这种情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参考译文4 参考译文
孔子说: 中庸的道理不能实行的原因, 孔子说:“中庸的道理不能实行的原因, 我知道了。聪明的人常常超过中道, 我知道了。聪明的人常常超过中道,愚 昧的人常常达不到。 昧的人常常达不到。中庸的道理不能彰 明于世的原因,我知道了。 明于世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常 常超过中道,不贤的人常常达不到。 常超过中道,不贤的人常常达不到。譬 如人没有不吃饭喝水的, 如人没有不吃饭喝水的,但是很少有人 能辨别食品的滋味。 能辨别食品的滋味。”
参考译文2 参考译文
仲尼说: 仲尼说:“君子的所作所为符合中 庸的道理, 庸的道理,小人的所作所为违背中 庸的道理。君子对于中庸, 庸的道理。君子对于中庸,能时时 处处坚持中庸的原则。 处处坚持中庸的原则。小人违背中 庸的道理,任性妄为,肆无忌惮。 庸的道理,任性妄为,肆无忌惮。”
参考译文3 参考译文
三、文本研读
参考译文 1.1
上天赋予人的就是本性, 上天赋予人的就是本性,遵循本性而行动 就是道,把道德修明, 就是道,把道德修明,并在众人中推广就 是教。 是不能片刻离开的; 是教。道,是不能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 离开,就不是道了。因此品德高尚的人即 离开,就不是道了。 使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也谨慎检点, 使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也谨慎检点,不敢 疏忽,在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恐慌惧怕, 疏忽,在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恐慌惧怕, 不敢怠惰。幽暗之中,细微之事, 不敢怠惰。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虽无踪 迹出现,但动机已成,人虽不知, 迹出现,但动机已成,人虽不知,而自己 却很清楚,天下的事没有比这个更明显、 却很清楚,天下的事没有比这个更明显、 更容易显露的了。 更容易显露的了。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虽然上天赋予人们的“性”是相同的,但是 虽然上天赋予人们的“ 是相同的, 由于每个人所接受上天赋予的“ 由于每个人所接受上天赋予的“性”的情况 不太一样,所以会造成过与不及的现象, 不太一样,所以会造成过与不及的现象,这 样就需要“ 通过“修道” 样就需要“修”,通过“修道”,来规范人 们的行为,使其完善。 们的行为,使其完善。 人之性,是上天所赋予的; 人之性,是上天所赋予的;道,是按照人的 本性去做。 教化,使道得以修明。 本性去做。教,教化,使道得以修明。性、 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 道、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但其中最重要的 环节是“ 因为“ 环节是“道”,因为“道”是“性”的具体 表现, 是用来“修道” 表现,而“教”是用来“修道”的,教是为 服务的。因而, 中庸》强调, “道”服务的。因而,《中庸》强调,“道” 是不可以须臾离开的。 是不可以须臾离开的。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与人是一体的,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与人是一体的,“天 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 朱熹《 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朱熹《论语集 季氏》 天不仅化育了万物, 注·季氏》),天不仅化育了万物,而且把天 季氏 ),天不仅化育了万物 的正理也赋予了万物, 的正理也赋予了万物,所以每一个个体生命 在出生时就被赋予了天理, 在出生时就被赋予了天理,天理体现在每个 人身上就是“ 人身上就是“性”。 率性之谓道” 率性” “率性之谓道”,“率性”的意思并不是任 由本性为所欲为,而是说, 由本性为所欲为,而是说,人们依照着天所 赋予的正理行事就叫做“ 赋予的正理行事就叫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