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道道德与法治试题共29题,单项选择25题,分值占到一半。

非选择题共15小题,分值占到50%。

试卷整体难度不大,知识点全面,且梯度分明,重点突出。

试题以" 立德树人 " 为出发点,既立足学科基础知识,又关注了学科素养。

一、分析试卷1、立足基础,侧重能力。

试题立足基础知识,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更加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与提炼观点的能力。

如:选择第1题,要求学生通过对四幅图片的分析,提取有效信息,找出共同点,进而确定主题。

第 27 题考查的是法律的知识,通过三个事例的对比,正确判断区分三种违法行为,并以此为切入点考查了相关知识点。

一题带多点,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

2、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核心素养。

试题密切联系社会热点,从热点中考查学生对社会发展、国家建设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理解。

如:第 16 题,网络直销带假货事件,是国家重点治理的对象,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良性发展。

再如28题,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材料,考查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奉献社会的内容。

紧抓社会热点,培养服务社会人才。

二、试卷分析整体来看,学生作答效果好于期中测试。

但是错题也比较集中,说明学习中的依然存在共性的问题。

选择题集中在14、16和22题,错误率在50%以上。

14和22题虽然考查的知识点不同,但思考的角度是一样的。

主语和选项的搭配问题,14题题干强调个人层面,选项是社会层面;22题问题是公民角度,选项是国家行为。

16题错在对题干材料理解不透,选项一是无关,一是表述错误。

非选择题28(3)问,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并没有难度。

29(3)错误率最高,究其原因,是对问题的理解进入误区,导致答非所问。

三、改进措施1、立足课标,熟悉教材,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立足教材,多角度解读,通过有层次的练习深化知识,提高能力。

3、紧抓课堂,落实课改,发挥学生及小组的主体作用。

八年级政治试卷分析

八年级政治试卷分析

八年级政治试卷分析2篇八年级政治试卷分析(一)近年来,政治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对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而中学政治试卷作为评价学生政治学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分析也成为了教学改革和教师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将对八年级政治试卷进行分析,以期为教师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首先,本次政治试卷共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三部分。

其中,选择题占总分的50%,填空题占总分的30%,简答题占总分的20%。

从题型设置来看,试卷整体比较合理,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然而,根据试卷的具体题目,我们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选择题部分的问题设计存在一定难度。

例如,在某题中要求学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的内容回答问题,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和阅读理解能力。

这样的题目设计过于复杂,可能会使一些学生感到困惑,影响他们的发挥。

因此,我们建议试卷中的选择题适当地降低难度,使更多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

其次,填空题部分的问题设置也需要改进。

在试卷中我们发现一题要求学生填空回答“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__________”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设计过于直接,可能导致学生得出误导性答案。

我们建议试卷中的填空题应该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例如通过要求学生完善法律条文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总结和分析题的设置也需要注意。

试卷中有一题要求学生就宪法修正案的具体内容进行简答,这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然而,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只是机械地列举了一些内容,缺乏对宪法修正的深入探究。

这表明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不仅注重知识的灌输,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八年级政治试卷在题型设置上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鉴于此,我们建议试卷中的选择题难度适当降低,填空题注重理解和运用能力,总结和分析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总结归纳能力。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分析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可以说,整份试卷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基础知识部分:整体上讲,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

综合能力部分:本题考察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探究性问题:本题考察的是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并能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提出有创新性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对问题的探究不够深入。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引导学生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加强探究性学习: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提出有创新性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次考试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完整)八年级道德与法制试卷分析

(完整)八年级道德与法制试卷分析

2017-2018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道德与法制试卷分析本次考试考查的八年级道法全册的知识,共有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包含25个题。

从试题分析、答题情况与错因分析、今后的措施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一,试题分析:选择题:本次考试的选择题共20小题,知识覆盖面较广,基本上能涵盖全册各个单元的内容。

试题的重基础,实用性较强。

本次考试选择题的考点,在20个选择题当中,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的四种能力,(1)、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如:4,6,8,12,20题(2)、考查学生读图的能力:如:5,11,14,题。

(3)、考查学生理解、归纳知识的能力:如:1.,2.,3,9,10,15,题。

(4)、考查学生对道法基础知识的考查:如:7,15,17,18,19题。

非选择题:第21题:1、试题分析:21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及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2、答题情况与错因分析:①术语运用不够专业,错别字存在②答题格式个别未注意。

3、今后的补救措施:加强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指导,加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材料的能力。

第22题:1、试题分析: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公平正义的理解能力。

2、答题情况与错因分析失分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审题不清,不会综合运用知识。

3、改进的措施:针对学生们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在学习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时政热点。

第23题:考查的学生对宪法基本原则的理解,第二问学生普遍答不出来。

针对此问题今后的补救措施: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多多做题,多讨论,合作交流,开阔学生的眼界。

第24.25题:考查对第三单元的理解,国家制度,经济及基本政治制度。

学生对本单元的理解程度远远不够,导致此题失分严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难点的设置要做到全面,涵盖面要广泛,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题的得分率大约在60%---70%左右。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期末考试内容是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全册内容,分值100分,试卷由选择题1-25题(50分)、材料分析题26-28题(50分)构成。

试题难易适中,结构合理,形式灵活新颖。

试题重视基础,重点突出,内容覆盖全面,考查内容:(一)选择题:第1-4题考察走进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第5-7题考察网络的影响、合理利用网络生活;第8-10题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第11T5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6-18题法律;第19题-25国家安全、利益、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第26题法律;第27题责任、服务社会;28题国家利益、安全,关心国家发展。

试题选材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社会热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既紧扣教材重点,又注重于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材料、解决问题、归纳、综合的能力。

其中渗透德育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关心国情,增强制度自信和爱国情感,体现课标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

二、学生答题情况: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准确,知识混淆,导致答案错误,不规范,不准确。

例如,第四题考查的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错误较多,有的学生理解成关爱社会。

2、审题能力有待提高,不能全面把握材料立意。

例如27题(3)问,没有从材料整体立意上去把握,答案偏离材料中心主题,没有答出材料主题体现出的服务社会的意义。

3、不会审题,审题不清,不按题目要求答题,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应用,或者不能用相关知识点准确分析材料。

4、答题角度比较单一。

答题要点随意化,不全面。

5、答题规范技巧不足。

主要表现为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字迹潦草;语言表达不规范,表述混乱,用词不准确。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1.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挖掘学生感兴趣的时政热点,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

道德与法治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整体评价此次试卷,含四个大题,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表题、材料分析题。

试卷以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能力的考查。

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

试题难度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本学期学习的效果。

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其试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试卷还对时政知识加以考查,突出了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从对学生卷面答题的质量抽样分析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如下:1、重大时政知识积累欠缺。

单选题中的1、4、5三个小题虽取材于社会热点新闻,学生答的相对不好,这足以说明学生对时事政治不够关心,还需要培养学生关心时政新闻的习惯。

2、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

判断题的第8题错误率较高,很多同学单凭个人感觉答题,忽视了基础知识是答题遵循的依据。

“竞争的积极作用”很容易被同学所不解,但学习过程中如若对这一基础知识掌握清楚就不会答错。

还有材料分析第2题中有关对“诚信”概念的理解,对“善意的谎言”的理解这两个问题都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多同学只是对其进行片面的个人分析,并没有运用教材所学的知识,这样是得不到高分的。

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3、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

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也不会把课本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台起来,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

这种现象在材料分析题里体现最为明显。

例如材料4题,表面看上去脱离教材知识点,其实在材料中隐含着相关的知识点,是关于“如何履行承诺”的知识点,此题是理论与实际巧妙相结合才能答得恰到好处的。

4、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

2023年秋季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23年秋季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23年秋季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一、试卷评价
本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检测试卷设计科学,难度适中,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

试题涵盖了教材的主要知识点,同时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估。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表现良好,大部分题目能够正确作答。

但在一些涉及知识细节的题目上,部分学生出错率较高。

这表明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练习。

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在解决涉及实际应用的题目时表现出一定的困难,出错率较高。

这可能是因为部分学生缺乏实际生活经验,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分析和判断能力
部分学生在涉及分析和判断的题目上出错率较高。

这反映了部分学生在分析和判断问题方面的能力不足,需要加强思维训练和引导。

三、教学建议
根据此次质量检测的试卷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
下几点:
(一)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涉及知识细节的内容方面。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高对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思维训练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通过设置思考题、组织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其理性看待问题。

道德与法治八年试卷分析

道德与法治八年试卷分析
2、抓实、抓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对于书本上的重要识点要分单元进行过关检查,培养学生。
3、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多尝试用多媒体、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如何捕捉有效信息。
5、根据思想品德课综合性的特点,学科教 学要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 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 有机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立体的 学科知识网络。
二、答题分析
1、一些学生对书上的基本概念认识不清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理论是理论,运用不到材料中去。
2、回答问题角度单一,重复,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学生对一些重点、热点时事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还比较欠缺。
期末质量检测卷面分析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道德与法治
参考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一、试题分析(试题难易程度及知识点分布情况)
本次试卷覆盖面广,难易适中,并且梯度合理。根据课标的范围和要求,本次试卷侧重点是基础知识的测查和简单问题解决能力的测查。本份试卷客观题以选择题为主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察,主观题仍以材料分析题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知识迁移及运用能力。 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能围绕 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出题,难易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
3、答题不够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例如,有很多学生答题条例不清晰,书写混乱。
4、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些基本知识点不过关。特别是一些单项选择题,一些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书本知识不扎实,教材不熟悉。
三、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注重以下面的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
结构分析评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典型
试题
例举
分析
选择题部分学生得分较高。出现错误较多是1、2、4、8、10、11、15、17、21小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概念理解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审题不清。
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探究题,优等生能较好的运用课本理论并结合自己的认识组织答案,解答问题条理清楚,得分率高,部分中等生能基本组织语言,表达较清楚,但运用课文理论方面较差,随意发挥较多,大白话较多;部分学困生答题时基本无话可说,课本知识没掌握。
沧县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
汪家铺乡二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试题分析表(杨云)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总分
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100分
103人
58.8分
73%
12%

题情况试题 Nhomakorabea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分值
50分
50分
平均分
28.6分
30.2分
及格率
65%
62%
答题
情况
分析
选择题共25个小题,满分50分。题目多以组合型选择为主,得分比较不错,体现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但个别同学答得不够满意。
非选择题共有5个大题,涉及面很广,分别涉及本册教材的第三课、第四课、第八课、第五课、第七课和第二课的知识等。27、29题所设问题各两个,30题三个问题,涉及的知识点都在课本上,对学生来说答题难度不大。可是学生得分不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不能灵活运用。
教学改进措施
在注重知识方法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审题意识的培养。基础知识教学应更加扎实,尤其注意从多角度、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知识点。从考试情况看,最基础的知识熟练程度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到对基础知识多做多练,并充分掌握学情,改变凭教师主观判断知识习题的难易程度的教学习惯。同时特别注重练习形式的变化,讲课时,注重举一反三,增强练习开放性。作为教师,应更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理念,理解新教材的教学思想,做到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握教学范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在理解教材上下功夫,准确掌握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能够逐步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新教材的运用中善于思考,能够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补充,使教学不再出现内容衔接上的漏洞和欠缺。
试卷中主要给了学生相关文字和材料,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细致观察和分析,能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比较,解决问题,说理较为详细准确。但也有部分学生分析能力较弱,表达较差,条理不清,解答不全面、不准确,这是造成丢分较多的主要原因。
建议今后命题既要兼顾对优生学习能力的考查,使他们在学习上有所提高,又要兼顾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学有所得。更能突出灵活性,能力性,全面性,人文性,提高学习兴趣和考试水平。
试卷质量分析评价
试卷
总体分析
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结构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答案唯一,共有25个小题,;非选择题属于主观性试题,共有5题,试题中好多问题都用课本知识来解答,比较容易,非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灵活的分析问题和实践能力。
本次期末试卷总体来看,题量比较适中,难易程度较适中,测验目标主要为本学期所学道德与法治大部分教学内容,考查面较为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