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25名,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能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有提高,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得更多的是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体验收获的乐趣。
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
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
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注重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其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课堂教学常规还有待于尽早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导学内容分析:(一)、学习任务,目的,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谁住顶楼》课文及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谁住顶楼》课文及教案教案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二年级下册语文《谁住顶楼》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谁住顶楼》课文新楼房盖好了。
谁住顶楼呢?大家想.反正老牛爷爷年岁大,行动不便,不能住顶楼。
小马自告奋勇地说:“我住顶楼,我爱跑步,身体好。
”“不行,不行。
你脚步太重,影响大家休息。
”小兔说,“还是让我住顶楼吧。
我连蹦带跳,脚步也轻。
”“不行不行。
”小猴说,“你后腿长,前腿短,上楼容易,下楼困难,会摔跟头的。
小狗说:“那我住顶楼吧,我走路轻快,没有声响。
”“不行,不行。
”小马说,“你住顶楼,谁为大家守门看家?你应该住底楼。
”小猴挠挠腮帮子,想了想说:“嘿,还是我住顶楼吧,我爱攀高,胆子也大!”大家同意了。
小猴住在顶楼,他从窗户上垂下一根绳子,哧溜哧溜上上下下,还把信件、报纸顺便捎给各家各户。
高楼里的居民,和睦相处,十分友好。
《谁住顶楼》教案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不同的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与人相处,多替别人着想,邻里间和睦、友好。
教育孩子做一个尊敬老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谦让的社会风尚。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孩子们,你家住几楼?2、今天,咱们动物王国的新楼盖好了,谁住顶楼?成了大家讨论的问题。
(出示挂图)孩子们想知道答案吗?我们一同去看看吧!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初略课文内容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读读,并看哪些词句不明白,做上记号。
2、通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内读、听,注意纠正读音。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喜爱的识字方法,自主熟悉和书写本课要求认写的字,做到书写标准、端正、干净。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存自己喜爱的词句。
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爱护环境,懂得给别人欢乐,自己才会得到欢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1识写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学会爱护环境,明白只有你给别人一分爱,你才会得到更多的爱,才会有欢乐。
教学预备教师: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收集有关互敬互爱、爱护环境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提示课文题目1孩子们,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特别好玩的故事。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3教师很有感情地讲故事,直至讲到“没有比这更漂亮的了”。
猜猜看,小松鼠耳朵上的绿星星是天上的星星吗?假如不是,那又是什么呢?今日我们学了课文就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检查是否把生字读准了,把课文读通顺了。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开展读书竞赛。
请学生自己先读一读、练一练,然后推举或自我推举读全文。
5提问:读了课文,你喜爱谁?为什么?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学习书写生字。
(1)同桌相互沟通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全班沟通。
(3)选出难写的字,看笔顺表自己书写。
(4)按正确的笔顺在书上描红。
(5)指导书写,教师板书示范。
(6)教师巡察,相机指导。
四、自读入境,质疑深情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星星为何会挂在耳朵上?颜色怎么会是绿色的?耳朵上的绿星星究竟是什么样的?2集体沟通、评议。
3小松鼠过生日,它想怎样装扮才会美丽呢?(生答复。
)4指导朗读: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应当怎么读?小草、玫瑰又是怎样说的?试着读一读。
(期间采纳各式各样的读:抽读、范读、齐读、赛读等,让学生从读中感受小松鼠为何快乐,小草、玫瑰为何不情愿。
)5过渡:小松鼠没摘小草,也没摘玫瑰,空着手回家了,生日晚会上它会美丽吗?(1)生自读“晚上……心里甜滋滋的”这三段。
西师版 数学 二年级下 全册 教师用书(教参)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师用书(教参)各单元教科书说明和教学建议一万以内数的认识(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认识计数单位“千”与“万”,初步建立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体系;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能用已学的计数单位数万以内的数。
2.认识千位与万位,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3.能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能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感受万以内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对较大数进行估计并能进行一定的推理,培养数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与万以内数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5.能有效利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方法主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单元内容分析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100以内数的认识是本单元的学习基础。
同时,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进一步认识万以上数和万以上数的加减法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由数数,写数、读数,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整理与复习5个小节组成。
“数数”是建立万以内数的认识基础,教科书首先通过回顾引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类推出“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得出计数单位“千”与“万”。
接着用图形和计数器两种方式表示“一、十、百、千、万”这5个计8各单元教科书说明和教学建议数单位,引导学生发现和建立“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的概念。
然后用小棒和计数器一个一个地数,突破“翻坎数”的难点;再用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数,突出数的组成这个重点;在数数中巩固计数单位,在数数中认识万以内的数。
“写数、读数”首先是通过类推认识千位和万位,建立初步的数位顺序。
其次是引导学生按数位顺序进行写数、读数,总结出“写、读数要从高位起”,加深对数位的理解;对于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与读法,利用计数器形象、直观地突破这个难点,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与读法。
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西师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西师版)123一、万以内数的认识4数数5第1课时6课型:主备人:7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多媒体8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9教学内容:10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第4页课堂活动。
11教学目标:12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13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14过程与方法: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数感。
16教学重点:17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18教学难点:19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0教学准备:21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计数器。
学具:小棒、学生用22计数器。
23教学过程:24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25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26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27一说。
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282、情景引入:29教师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30些发现?31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132“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33单位。
34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351、回顾旧知:36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
10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37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
板38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39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40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412、探索新知:42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43么?(千)44(1)认识一千。
45①数一数。
46挂图(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47然后挂图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48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49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第1课时数数(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课件或挂图)、计数器。
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
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2、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回顾旧知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
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2、探索新知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1)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
课件(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
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
③填一填。
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00,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
西师版 二年级下期数学知识点归纳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三位数的加减法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00),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
2、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3、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4、写数和读数都是从高位起,写数时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
5、读数时,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末尾的0不读。
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
注意:3010读作:三千零一十。
6、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7、位数相同的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如果两个数是四位数,就从千位开始比较,千位相同,再比百位,百位相同,再比十位,十位相同,在比个位,如果个位也相同,这两个数相等。
8、三位数的加减法(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如80+50=想:8个十加5个十等于13个十,就是130.80-50=想:8个十减5个十等于3个十,就是30.600+400=想:6个百加4个百等于10个百,就是1000.600-400=想:6个百减4个百等于2个百,就是200.(2)、估算。
把非整十、整百数看作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如295+298=,估算时把295、298都可以看作300,也都可以看作290. 492-355=,估算时可以把492看作500或490;355看作350或360. (3)、竖式计算是三位数加减法计算的一种。
在做竖式计算式,一对、二算、三检验。
首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在从个位开始计算,算加法时,要“满十进一”。
算减法时,如果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借1当10,加上本位数”再减。
(4)检验加法时,可以用:和—(—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还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进行检验。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电子教材共142页

பைடு நூலகம்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电子教材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 ................. 1 二 认识图形 ....................... 28 三 三位数的加减法 ................. 38 实践活动 学习“当家”.............. 80 四 千米 毫米 ..................... 87 实践活动 人身上的小秘密 ........... 96 五 有余数的除法 ................... 97 六 时 分 秒 ..................... 105 七 统计 ........................... 119 实践活动 每天锻炼一小时 ........... 129 八 总复习 ......................... 131 说明 ............................... 1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鸭和鹅一共有多少只? (1)与刚才的题相比,哪里不同呢?
没有直接告诉鹅的只数
(2)怎样求鸭和鹅一共有多少只呢?
解决问题的方法:
1:看问题:要求鸭和鹅一共有多少只, 应该知道鸭的只数和鹅的只数,但鹅的只 数不知道,所以我们应该先算出鹅有多少 只?
2:看数学信息:知道鹅比鸭少375只, 也知道鸭的只数,可以先算出鹅有多少只?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现在有37人
老虎有13只
狮子有18只
老虎和狮子一共:13+18=31(只) 一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
湖面上有鸭680只
鹅有305只
(1)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2)鸭和鹅一共有多少只?
680+305=985(只) 答:鸭和鹅一共有985只的只数: 138+100=238(只)
丹顶鹤和白天鹅的只数:138+238=376(只 答:丹顶鹤和白天鹅一共有376只。
3.龟兔赛跑,乌龟跑了235米,乌 龟比小白兔少跑150米,乌龟和小白 兔一共跑了多少米?
小白兔跑的米数:235+150=385(米)
乌龟和小白兔跑的米数: 385+235=620(米 答:它们一共跑了620米。
在这里我们把先求:鹅的只数是 多少?叫做这道题的中间问题。
1. 动物园里有大熊猫125只,小熊 猫的只数比大熊猫少40只,大熊猫和 小熊猫一共有多少只?
小熊猫的只数:125-40=85(只)
大熊猫和小熊猫的只数:125+85=210(只)
答:它们一共有210只。
2. 动物园里有丹顶鹤138只,白 天鹅比丹顶鹤多100只,丹顶鹤和白 天鹅一共有多少只?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课堂总结
解决问题的方法:
1:先看问题,要求什么,要先求出什么?
2:先看数学信息,知道什么,可以求出 什么?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