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 D 不沾涂层测试
涂层附着力测试标准

涂层附着力测试标准涂层附着力是指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是评价涂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涂层附着力测试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测试方法来评定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情况,以确保涂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脱落、剥落等问题,保证涂层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涂层附着力测试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测试标准。
1. ASTM D3359-17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3359-17标准试验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适用于评定涂层在金属基材上的附着力。
该方法通过使用划格试验、划十字试验、粘贴试验等方式来评定涂层的附着力等级,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的特点。
2. ISO 2409:2013标准试验方法。
ISO 2409:2013标准试验方法是国际上通用的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适用于评定涂层在非金属基材上的附着力。
该方法通过使用划格试验、划十字试验等方式来评定涂层的附着力等级,具有全球通用性和标准化的特点。
3. GB/T 9286-1998标准试验方法。
GB/T 9286-1998标准试验方法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适用于评定涂层在各类基材上的附着力。
该方法通过使用划格试验、划十字试验等方式来评定涂层的附着力等级,具有国内通用性和标准化的特点。
二、测试步骤。
1. 准备测试样品,按照标准要求,选择代表性的涂层样品,并确保样品表面清洁、干燥、无油污等杂质。
2. 进行划格试验,使用划格刀在涂层表面划定一定间距的格子,然后用胶带将划痕处的涂层剥离,评定剥离的程度。
3. 进行划十字试验,使用划十字刀在涂层表面划定一定间距的十字形,然后用胶带将划痕处的涂层剥离,评定剥离的程度。
4. 进行粘贴试验,使用胶带粘贴在涂层表面,然后迅速撕离胶带,评定涂层的附着力等级。
5. 记录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方法,记录测试样品的附着力等级,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三、测试结果评定。
根据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标准要求,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定和等级划分,一般包括附着力等级、剥离面积、剥离形态等指标。
涂层牢固度检验方法

涂层牢固度检验方法今天咱们来唠唠涂层牢固度的检验方法呀。
一、简单的胶带测试法。
咱先来说个超简单的方法。
你就找那种透明的宽胶带,粘性比较好的那种哦。
把胶带贴在有涂层的表面,然后用手指或者小工具,把胶带压实,让它和涂层充分接触。
就像给它们来个亲密拥抱似的。
接着呢,快速地把胶带揭下来。
要是涂层被胶带粘下来很多,那这涂层的牢固度可就不咋地啦;要是只有一点点或者几乎没有,那说明这个涂层还是比较牢固的呢。
这就像考验涂层和物体表面的感情,经得住胶带这一“拉”,才是好涂层。
二、摩擦测试法。
还有个挺好玩的方法哦。
找个小布块,或者是橡皮擦也可以。
在涂层表面来回摩擦。
就像给涂层做个按摩似的,不过这个按摩有点狠哈。
你可以设定一个摩擦的次数,比如说50次或者100次。
摩擦完了之后,看看涂层有没有磨损、掉色之类的情况。
如果涂层被摩擦得破破烂烂,颜色都掉得乱七八糟的,那这涂层的牢固度肯定是不行的。
但要是涂层还完好无损,或者只有很轻微的变化,那说明它很坚强,牢固度不错呢。
三、弯曲测试法。
这个方法也很有趣哦。
如果是那种可以弯曲的物体表面有涂层的话,咱们就把它弯曲起来。
可以是来回弯曲,就像在给它做体操一样。
弯曲几次之后呢,再看看涂层有没有开裂、剥落的现象。
要是涂层跟着物体一起弯曲,没有掉皮掉渣的,那这个涂层的牢固度就比较可靠啦。
就像一个忠诚的伙伴,不管物体怎么弯曲变形,它都紧紧跟着呢。
四、划格测试法。
这个相对来说稍微专业一点啦。
你可以用专门的划格工具,在涂层上划出很多小方格。
就像给涂层画个小格子地图似的。
然后呢,用胶带贴在这些方格上,再揭下来。
看看方格里面的涂层有没有被胶带粘掉。
如果大部分方格的涂层都还在,那说明涂层牢固度很好;要是很多方格的涂层都掉了,那就不太妙喽。
涂层耐磨测试标准等级

涂层耐磨测试标准等级涂层耐磨测试标准等级分为不粘等级和耐磨等级。
不粘等级测试方法为煎蛋不粘性试验,分为Ⅰ、Ⅱ、Ⅲ共3个等级。
耐磨等级测试方法为耐磨试验,分为Ⅰ、Ⅱ、Ⅲ共3个等级。
涂层耐磨测试标准等级如下:不粘等级测试方法为煎蛋不粘性试验,该实验方法采用840小时耐黄变测试。
试验结束后,取出蛋放置28天,对蛋进行剥离和拉升测试。
根据国家标准,不粘等级分为Ⅰ、Ⅱ、Ⅲ共3个等级。
耐磨等级测试方法为耐磨试验,采用300转/分,摩擦行程150公里,共摩擦10次。
试验结束后,对蛋进行剥离和拉升测试。
根据国家标准,耐磨等级分为Ⅰ、Ⅱ、Ⅲ共3个等级。
耐黄变等级测试方法为840小时耐黄变测试。
在一定的光照和高温条件下,测试涂层对黄变等级的影响。
根据国家标准,耐黄变等级分为Ⅰ、Ⅱ、Ⅲ、Ⅳ共4个等级。
其中,Ⅰ级表示无明显黄变,Ⅳ级表示重度黄变。
耐化学腐蚀等级测试方法为耐化学腐蚀试验。
根据国家标准,耐化学腐蚀等级分为Ⅰ、Ⅱ、Ⅲ、Ⅳ、Ⅴ、Ⅵ共6个等级。
其中,Ⅰ级表示对化学腐蚀不敏感,Ⅵ级表示对化学腐蚀非常敏感。
附着力等级测试方法为附着力测试。
根据国家标准,附着力等级分为Ⅰ、Ⅱ、Ⅲ共3个等级。
其中,Ⅰ级表示附着力非常好,Ⅲ级表示附着力较差。
抗拉强度等级测试方法为抗拉强度测试。
根据国家标准,抗拉强度等级分为Ⅰ、Ⅱ、Ⅲ、Ⅳ、Ⅴ、Ⅵ共6个等级。
其中,Ⅰ级表示抗拉强度非常低,Ⅵ级表示抗拉强度非常高。
耐高温等级测试方法为耐高温试验。
根据国家标准,耐高温等级分为Ⅰ、Ⅱ、Ⅲ、Ⅳ、Ⅴ、Ⅵ共6个等级。
其中,Ⅰ级表示耐高温非常差,Ⅵ级表示耐高温非常好。
耐低温等级测试方法为耐低温试验。
根据国家标准,耐低温等级分为Ⅰ、Ⅱ、Ⅲ、Ⅳ、Ⅴ、Ⅵ共6个等级。
其中,Ⅰ级表示耐低温非常差,Ⅵ级表示耐低温非常好。
耐盐雾等级测试方法为耐盐雾试验。
根据国家标准,耐盐雾等级分为Ⅰ、Ⅱ、Ⅲ、Ⅳ、Ⅴ、Ⅵ共6个等级。
其中,Ⅰ级表示对盐雾腐蚀不敏感,Ⅵ级表示对盐雾腐蚀非常敏感。
电烫斗喷油(不粘涂层)铝底检验标准

但不可损坏铅笔的铅芯。
3)以每秒1cm的速度在底板上划过,长度在1cm以上,共做5次,位置不可相同。
檫抹过后,底板不得有划伤。
5、恒温箱测试
测试方法:将样品放置在150°的恒温箱中12小时,拿出时立即用冷水喷洒喷涂层。当用冷水喷洒加热的喷涂层时不得有劈啪声,喷涂层表面不得有喷涂物质脱落,测试后要用硬度为2H的铅笔做第4项测试,且
涂层数量不得多于其面积的15%即15个小网格。
3、酒精檫拭测试
测试方法:将一块柔软的布料蘸上浓度为90%的工业酒精,在底板上以每秒一
个循环的速度檫拭15次。
测试结束后在各个角度观察被檫拭的喷油部分,颜色不得有色差,且被檫拭
过的部分不得有物质脱落。
4、铅笔檫抹测试
测试方法:1)采用硬度为2H的铅笔,铅笔芯外露长度为3mm,每次测试前都要把铅笔在砂纸上进行打磨,使铅芯的顶端保持扁平。
且要通过测试否则判定样品不合格。
7、高温测试
测试方法:将样品置于恒温箱中,温度调节到280°,十分钟后取出样品,观察底板是否变色,变色则NG如没有变色则把样品再放入恒温箱中,温度上调10°即290°,十分钟后取出观察是否变色,如不变色继续将温度上调10°,重复测试观察,直至变色为止,如到320°时仍没变色现象时则可以终止测试,可判定此项测试合格。
8、染色测试(根据客户要求):
测试方法:将喷油铝底样品装成整机,调温旋钮温度调设置在MAX档位,通电加热模拟烫衫工作,熨烫染色布料(易脱色),要求铝底表面冷却后不粘色(即使有粘色也要求可以用棉布擦拭清除)。
9.耐磨测试:
设置烫斗底板温度Tmin=150±5℃,按要求将一卷新的#400棉布及烫斗安装到耐磨测试仪上,烫斗的重量需接近但不超过5lbs。烫斗作前后往返运动,一个循环的位移量为1.5M,频率为19.8circle/min;棉布以1.3m/h的带度作匀速移动。测试完96小时后,要求铝底涂层厚度磨损率≤60%,露底面积≤1cm²,边缘露底≤3mm
测评不粘锅真的“不粘”吗?涂层有毒吗?36款锅测评结果出炉

测评不粘锅真的“不粘”吗?涂层有毒吗?36款锅测评结果出炉喜欢下厨的朋友家⾥肯定不会少了⼀⼝不粘锅那么你⼿上那⼝不粘锅质量到底有没有问题呢?会不会在使⽤过程中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呢?相信这是不少消费者⼼⾥存在的疑问针对这些与消费者的⽣活切⾝相关的问题,⼴州市消委会联合澳门特别⾏政区政府消委会共同开展本次不粘锅具涂层的⽐较试验,⽤科学的测试和真实的数据给穗澳两地居民提供更多的消费指引,保护两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两地产品质量提升,推进⼤湾区消费⼀体化。
⼴州市消委会、澳门消委会联合举办不粘锅⽐较试验信息通报会⼴州市消委会、澳门消委会联合举办不粘锅⽐较试验信息通报会⼴州市消委会、澳门消委会联合举办不粘锅⽐较试验信息通报会⼴州市消委会、澳门消委会联合举办不粘锅⽐较试验信息通报会⼴州市消委会负责⼈张开仕发表讲话澳门消委会主席黄翰宁发表讲话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凌宏浩介绍⽐较试验合作概况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消费品事业部⾼⼯/总助夏庆云分析讲解不粘锅⽐较试验结果测试了哪些品牌?本次⽐较试验的样品来源于消费者关注度⾼、销量好的不粘炒锅和煎锅,36款样品均由穗澳两地消委会⼯作⼈员模拟消费者⾝份,随机在商场、超市及电商平台上购买,其中⼴州市消委会在各电商平台上及商场购买了26款样品,澳门特别⾏政区政府消委会在澳门的超市购买了10款样品。
样品信息见下表。
36款样品信息表▼点击查看⼤图准备好了吗?我们马上来看⽐较试验结果⼀分钟速览⽐较试验结果(⼀)本次⽐较试验的样品由穗澳两地消委会提供,涵盖国内外多家知名锅具品牌,对穗澳两(⼀)本次⽐较试验的样品由穗澳两地消委会提供,涵盖国内外多家知名锅具品牌,对穗澳两地居民选择不粘锅具均具有很⼤的参考意义。
(⼆)对不沾涂层采⽤了更严格、更⾼的标准进⾏考核,包括卫⽣安全、涂层性能、使⽤评测等项⽬。
1.感官要求、总迁移量、重⾦属(以Pb计)计)等卫⽣安全项⽬测试中,有1款样品的总迁移量(⾷品模拟物4%⼄酸)超出了相关标准的限值要求。
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测试规范

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测试规范1 范围GB/T ××××的本部分规定了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以下简称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通用要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以金属为基体,与食品接触的表面采用不粘涂层处理的家用食品烹饪器具。
包括煎炒类、蒸煮类、饭煲类、烘烤器具类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739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20××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不粘性及耐磨性测试规范GB/T ××××-20××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耐腐蚀性测试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烹饪器具 cooking utensils通过加热源对食物进行烹饪的器具。
3.2不粘表面 non-stick surface烹饪器具与食品接触表面采用涂装处理后形成的具有不粘性能的表面。
3.3附着牢度 adhesion涂层和基体粘结的程度。
3.4剥离牢度 peeling resistance将涂层从基体上剥开的程度。
3.5抗划伤性 scratch resistance涂层抵御硬性物质划破的能力。
3.6不粘性 non-stick performance烹饪器具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具有的不粘着或不易黏附的性质。
3.7耐磨性 abrasion resistance不粘表面能够承受磨损的能力。
3.8耐腐蚀性 corrosion resistance不粘表面抗食物介质腐蚀破坏的能力。
4 分类烹饪器具类型按使用功能分为:煎炒类、蒸煮类、饭煲类、烘烤器具类等。
测试金属表面不粘涂层是否结实的方法

2 . 1 2 组治疗7 天后血A 、 T I B L 、 D I B L 、 G G T、 T B A水 平 比 较 两组 治疗 7 天后, 观察组 T B I L 、 D B I I 、 A L T 、 G G T 、 T B A显 观察组 疗效 显著高 于对 照组 , 两
著低 于对照组 ,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 . O 5 ) 。 见表 1 。
儿科 学会 消化 学组 制定 的< ( C MV感 染诊 断标 准 》 , 排除代
谢 性肝病 、 先 天性胆 道 闭锁 、 胆 总管囊 肿 、 药物 中毒性肝 炎 或其 它病毒所致 的肝炎 。 且所患儿 白细胞 、 血小板计数均 在
理。 计 量资料 采用 ±S 表示 , 行t 检验; 计 数资料 采用例 f 百
巨细 胞病毒 ( C MV ) 感染在我 国广泛流 行 , 肝脏是 婴儿期
C MV感染的重要靶器 官。 3 0 %患儿 出现 D B I L/ T B I L≥5 0 %,
充维生素 K治疗 , 观察 组在此基础上 口服熊 去氧胆酸 ( U D C A )
片( 生 产 厂家 : 常 州制 药 厂有 限公 司, 生 产批 号 : 国药准 字
表 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 比较 [ n ( %) 】
殖纤 维化 , 毛细胆管 内胆栓形 成 , 最终 使胆管发 生狭窄或 闭 锁 。 临床 出现梗 阻性黄疸 , 实验室检查 以直接胆红 素升高
为主 , 黄疸持续 、 顽固难退 。 患儿早期肝功能可能正 常 , 肝脏
也无 肿大 , 但 随着病程 发展肝 细胞可发 生变性 、 坏死, 胞浆
内胆 汁 淤 积 。
熊去 氧胆酸 ( U D C A ) 是人 体 内源性亲水 性胆 汁酸 , 在体
不沾涂层 执行标准

不沾涂层执行标准
不沾涂层的执行标准可能因国家或地区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沾涂层执行标准:
1. 美国:ASTM D4541-17a 标准,用于测试不粘涂层的耐磨性和耐久性。
2. 欧洲:EN 13832-1 标准,用于测试不粘涂层的耐磨性和耐久性。
3. 中国:GB/T 32388-2015 标准,用于测试不粘涂层的耐磨性和耐久性。
这些标准通常涵盖了不粘涂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耐磨性、耐久性、耐腐蚀性等方面的测试和评估。
具体的执行标准可能因产品类型、用途和行业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选择不粘涂层产品时,参考相关的执行标准,并与供应商或制造商进行沟通,以确保产品符合你的需求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F D 21--511 French Standard 1989.5法國標準Norme Francaise不粘涂层测试家庭器具-家用金属厨具烹饪设计-不沾涂层测试法国标准由AFNOR高级理事签定在1989年4月5日颁发,于1989年5月5日生效实施。
相应 在本标准发布日期时没有国际标准处理相同领域的问题。
分析 本标准是针对家庭使用的不粘涂层新金属厨具而阐述其功能性质的测试描述词 国际技术辞典:家用器具,厨具,烹饪器具,新设备,金属产品,涂层保护,附着力,操作要求,测试,厚度测量修正改正家庭器具-家用金属厨具烹饪设计-不沾涂层测试前言本标准不能处理相关食物与不粘涂层使用的适当性,此将參照颁布于1973年2月12日聚集了各种各样文章的小册子n°1227。
目 录页面1. 适用范围和领域 (2)2. 参考资料 (3)3. 测试 (3)3.1不粘涂层厚度测量 (3)3.2不粘涂层的外观检测 (3)3.3涂层的抗粘附性检测 (3)3.4器具底层涂层的附着力 (5)3.5盐水腐蚀测试 (5)3.6涂层硬度测试 (6)3.7抗磨损性测试 (7)4. 参考书目 (9)1. 适用范围和领域本标准的目的是阐述不粘涂层厨具功能性质的测试不粘涂层是想要便于食物烹饪和厨具清洗容易本标准将应用于家庭使用的新金属厨具的内部不粘涂层,如:煎鍋,双把炖锅,烹饪锅,砂地锅,炖锅,奶筒,高压锅等可能被用于测试。
本标准不能应用于厨具配件和烧烤厨具。
2.参考资料NF T 30-308 paints-bross-cut test on coats of paint and vernish 3.测试为了使得结果统一和有意义,在此将按照下面段落的顺序进行阐述测试。
3.1不粘涂层厚度测量测试是使用非破坏性的测量设备进行的。
这是为了检测不粘涂层厚度的一致性,依靠器具底层要素材料的自然性,在测量时可以考虑粘合层。
对于浅厨具,例如煎鍋,在底层表面测量10次。
对于深边厨具,例如炖锅和双把炖锅,在底层表面测量10次和在内壁表面测量10次。
测量点应该尽量均匀分布在整个被测量表面。
分别记录底层和内壁测量10次的平均数和最大差距。
3.2不粘涂层的外观检测不粘涂层表面的外观检测是使用一个放大25倍的显微镜观察。
应该注意无裂纹和裂缝,表面没有形成任何的坑洞和仔细检查涂层的厚度。
定义:裂纹:在涂层的表面上或厚度内形成的一系列星形破裂的现象。
裂缝:在涂层的表面上或厚度内形成的一系列直的、孤立的破裂的现象。
3.3涂层的抗粘附性检测以下的两种测试方式都将用于一种新的厨具。
3.3.1第一种方法-抗烧焦牛奶的粘附力先使用家庭洗涤液泡入热水中清洗器具,然后用热水冲洗,再用冷水冲洗,最后将其烘干,按照以下内容进行测试:-在器具中倒入25cm3 unskimoned mild,-将天然气灶设置大约2KW的级别,然后放置器具,-加热牛奶直到其中的水份完全蒸发,然后碳化牛奶薄层直到它变成褐色并冒烟。
-将薄层的边缘以135°的角度(见图一)放置在喷射水下面(水龙头直径大约10~20mm,充满,大约有2~3倍的阻碍压力);完全在喷射水的作用下薄层自己脱落。
如果没有出现上述现象,让薄层浸泡在20℃±5℃的水中5分钟。
-使用海绵/纱布清洗残渣-依照下面给定的操作渐减顺序的方法指示记录测试结果:图 一1 --在水的噴射作用下,牛奶的薄層完全脫落;2 --在水的噴射作用下,牛奶的薄層沒有完全脫落;在水的噴射作用下,如果牛奶的薄層根本不發生脫落:3 --用一块丝瓜瓤擦拭薄层很容易脱落。
4 --用一块丝瓜瓤擦拭薄层很难脱落。
3.3.2 第二种方法—抗烹饪鸡蛋的粘附力在室温下用植物油(GROUNDREET OIL)给器具涂油,再用一块软布把油均匀地涂在所有涂层表面。
按照说明,一个平均尺寸为240~280mm直径的煎锅需要油2立方厘米。
先使用家庭洗涤液泡入热水中清洗器具,然后用热水冲洗,再用冷水冲洗,最后将其烘干,按照以下内容进行测试:-- 把器具放在电炉上,用这种方法使内部涂层的温度保持在150℃~170℃之间。
-- 把一个60/65级别的鸡蛋打碎在器具中央,在8~9分钟内不加任何油烹饪。
-- 当烹饪完后,用一块塑料刮铲取出鸡蛋。
-- 让器具温度回到室温。
-- 用一块湿的海绵/纱布清洗涂层。
-- 依照下面给定的操作渐减顺序的方法指示记录测试结果:1- 用一块塑料刮铲使鸡蛋残渣完全脱落。
如果鸡蛋残渣没有完全脱落:2- 用一块湿纱布容易清洗涂层3- 用一块湿纱布不能清洗涂层3.4 器具底层涂层附着力用一个器具进行测试,这个器具是按照3.3.1说明的清洗后容易受到抗粘附力的器具。
3.4.1 原理测量底层附着力是通过穿透涂层测试,从它的底部用一个压敏粘和剂胶带(如3M胶带)放在两条垂直系列的11条平行线切口为1毫米的部分。
(参照标准 NF T 30-038)这些切口是割开涂层直到底层,它们可以用锋利的刀片来做,例如剃刀刀片。
3.4.2 测试程序测试操作如下:a) 按照3.4.1说明的在内层画交叉线时也要考虑部分底层和内壁连接起来的范围;对于深边器具,也要在内壁画2条交叉线。
b) 在交叉线范围,应用于一系列切口的并行线,一条压敏粘和剂胶带测量440N/平方厘米的附着力,用扁钉子稳固的压住它。
接下来急剧的拖拉粘和剂胶带以便试着扯开1mm或多于1 mm的边缘区域。
c) 接着装满2/3器具的水,煮水3小时。
d) 用充分溶度的醋酸溶液清洗器具以除去含钙质的沉淀,然后使器具冷却到室温。
e) 然后按b)的说明使用压敏粘和剂胶带在交叉的平行线区域操作3次。
f) 为了完全浸没交叉的平行线区域,用足够数量的植物烹饪油装满器具,然后把油加热3个小时使温度达到200℃ ± 5℃。
g) 把器具放在洗碗机内清洗(或任何其它至少相当的能清洗掉的方法)h)当回到室温,按b)的说明再用粘和剂带在交叉的平行线区域操作3次。
根据下面提到的说明记录得到的结果:--没有扯开的区域1- 在正常状态下,2- 用水测试后,3- 用油测试后。
--扯开的区域(计算他们的数量)4- 在正常状态下,5- 用水测试后6- 用油测试后3.5 盐水腐蚀测试用一个新的器具进行测试操作。
器具按照3.3.2规定的涂油。
先使用家庭洗涤液泡入热水中清洗器具,然后用热水冲洗,再用冷水冲洗,最后将其烘干,按照以下内容进行测试:--用含10%的盐水溶液装入1/2的器具。
--加热溶液20个小时;不断加入蒸馏水或软化水以保持一个不变的水面高度。
--接下来用一种家庭用洗涤液在热水中清洗器具,直到将所有的盐完全除去,然后冲洗并烘干。
--目测涂层并根据下面提到的说明记录得到的结果:1- 器具表面没有任何腐蚀的痕迹。
2- 器具表面有腐蚀的痕迹。
由于实际原因,测试分成4次5小时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每5小时一循环后,就建议清洗和烘干器具。
3.6 涂层硬度测试测试使用直径为1mm的碳化钨滚珠的两种新设备来操作。
在压力不断提高下移动涂层表面直到涂层被穿透。
3.6.1 设备设备是按照下面图二的方式提供的,它包含一个维氏硬度超过1000并且安装在竖轴底端的直径1mm的碳化钨滚珠。
轴的最上端是有一个或几个能使100克砝码接连的装置。
支配着轴在圆柱面内滑动。
圆柱体是和一个带电或充满空气的机动化系统连接起来,这个系统能使滚珠在1或2S内移动至少80mm的距离。
图 二滚珠和被用来测试的金属器具连起来,滚珠依靠适合指示灯的12V电路。
只要滚珠穿透涂层进入和底层金属相联系,后面的灯就会亮起来。
当滚珠安装在绝热体上时,目测开始接触的下面金属。
设备要适合杠杆以允许滚珠在最低点滑动和涂层接触或在接触时没有任何压力。
整个重量单元(轴,滚珠,支撑桌面)不能超过500克。
滚珠可以使用圆珠笔的滚珠。
3.6.2 测试程序-- 在非常好的条件下,检查碳化钨滚珠,也保持它的这种状态。
用一个放大25倍的显微镜观察。
-- 把滚珠轻轻放在器具无盖的边缘,检查器具和滚珠之间的电接触。
-- 在下列条件下连续的操作涂层硬度测试- 在室温条件下- 在100℃±5℃的15mm深的沸水中- 在180℃±5℃的3mms深的花生油中在每次测试操作时,长度为80mm的连续槽位作用在涂层的表面,通过提高施加在每个凹槽上100克重的滚珠上的压力,在每个槽位之间通过移动器具几毫米。
---根据以下详细说明记录在100克砝码重力作用下穿透涂层:1- 一定重力下在室温条件下获得穿透……………………2- 一定重力下在150℃水中获得穿透……………………3- 一定重力下在180℃花生油中获得穿透………………3.7 抗磨损性测试3.7.1 原理在器具周围内烹饪西红柿和烧制的测试是为了判断在正常使用(烹饪)和在滥用(烧制)的情况下的效果,当按照3.7.2说明器具通过摩擦块的磨损不断增多。
磨损表面的位置应该是按照3.7.4的说明全部测试。
3.7.2 设备耐磨损试验机设备是以图三的方式提供的。
它是由水平驱动的每分钟33次来回的运动。
一个固定的臂可支持一块10mm±5mm×30mm±5 mm的矩形块,这个矩形块是放在一块丝瓜瓤或一块同样尺寸的摩擦块上,矩形块相应地将承担着的15N作用于摩擦块的向下压力。
磨损表面大约是70mm×130mm(也就是100mm移动)摩擦块是一块注满氧化铝和酚醛树脂的垫(1)。
在同样条件下(设备、压力)新垫容易受到铝盘上向内连续循环的500次摩擦运动。
正如那些测试详细说明的一样。
在连续循环后,在水中加入清洁剂清洗垫,除去铝粒冲洗后可以保持具有硬壳的构造。
在经过5000次耐磨摩擦运动后,替换摩擦块。
(1)如Scotch Brite 1147,447,213或同意义的例子。
图 三3.7.3 器具设备测试操作将用新的器具。
按3.3.2说明的为器具涂油。
先使用家庭洗涤液泡入热水中清洗器具,然后用热水冲洗,再用冷水冲洗,最后将其烘干。
3.7.4 方法论3.7.4.1 烹饪和清洗3.7.4.1.1 烹饪把器具放在一个直径为150mm的电炉,这样做是为了达到150℃±5℃的温度,测试后是以器具温度最高点为基础。
煮一个15克 ± 1克的西红柿5分钟。
烹饪后,让器具回到室温直到器具底部的温度达到45℃。
接下来用20℃±5℃的水浸泡器具15分钟。
3.7.4.1.2 清洗把器具放在耐磨试验机上,用注满水的丝瓜瓤擦拭后部。
为了清除西红柿,记录要求摩擦的次数。
两次摩擦运动为一个循环。
在清洗操作完成后纱布完全被冲蚀。
3.7.4.2 烧制和清洗3.7.4.2.1 烧制按照3.7.4.1.1描述的同样方法进行,保持器具在电炉上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