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贸易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人民币汇率,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指标之一,其波动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探讨其中的机理与规律,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将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与外延。

接着,通过收集与整理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其背后的经济逻辑。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包括价格效应、数量效应以及结构效应等。

文章还将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

文章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在人民币汇率波动背景下更好地发展进出口贸易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人民币汇率波动指的是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动,具体表现为人民币价值的上升或下降。

汇率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基本面、政策调控、市场预期等。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不仅影响着国内经济的稳定,还对进出口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汇率决定理论为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中,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应由两国货币的相对购买力决定;利率平价理论则强调两国利率差异对汇率的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理论则指出汇率是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的变动会通过价格传递机制、收入传递机制和贸易条件传递机制影响进出口贸易。

汇率的波动不仅影响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还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和收入,从而影响企业的进出口决策。

汇率预期也会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当市场预期人民币贬值时,出口商可能会增加出口,进口商可能会减少进口;反之,当市场预期人民币升值时,进口商可能会增加进口,出口商可能会减少出口。

中国进口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中国进口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验,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自 坚持 主创新, 来找 于张伯伦所研究提出的形成卡特尔的企业比 政府一直在改革产业和市场结构, 并已经初见
到适合解 决我 国经济 问题的办法 。
例标准, 即市场中最大的8 家厂商拥有大于或 成效, 这一点应该继续坚持下去。中国的产业
00 / 现在 经济学研究一直很侧 重产业结构的研究, 这就 1 、我们应该注意到我国的垄断寡头企业 等于 70的市场份额。以移动通讯为例,
大多为国有企业, 这是我国寡头市场最为突出 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企业。 企业规模 是因为我们的产业结构确实不能适应市场经
的特点.同时, 也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 的庞大使得针锋相对策略的实施威胁变得异 济的发展 , 这种先天弱点一定要通过政府政策
到市场经济演变发展的必然结果, 寡头垄断企 常可置信, 每个企业都会预测到一旦 自己破坏 的指导和强制来改进; 另一方面政府要做的是 业的公有制属性对于价格联盟的形成和保持 协议,擅 自降低价格将会遭受异常严厉的报
公有制的寡头 企业 由于其公 有制 的属性 以及 有利于形成稳定的价格联盟。
场通过竞争来进行正常发展, 也不利于人们福
由此造成的 企业家缺位” “ 问题, 企业并不会完
因此, 政府对于不管是基于“ 传 3 、计划经济 同一定价传 统思维方 式的影 利水平的提高。
的还是“ 现实” 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方面, 全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 自己的行动 目标 , 这必然 响。 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行y_ -十 统”
要以提高效率 就会导致市场机制作用的偏离。 企业之间的竞 多年,但在很多的政府机构以及国有企业中, 对于阻碍市场竞争的垄断组织,
大胆 同时, 要了解 争非合作博弈 关系在政府 管制作用 以及 企业 还没有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中的 和绩效为准则 , 改革和约束;

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陈桥华作者简介:陈桥华,工商管理硕士,现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金融市场部。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启动新一轮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本文就新一轮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贸易总量、结构、贸易主体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统计及实证分析,通过建立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贸易各个方面影响的模型,具体分析汇率变化对贸易的影响方向及状况,并提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市场化推进过程中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新一轮汇率制度改革后进出口总体变化情况(一)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对外贸易总量的影响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施了新一轮汇改,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汇率调节,改变了人民币汇率与美元单一挂钩的形成机制,建立了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一直稳定升值。

200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2010年6月再次汇改,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201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仍在持续。

从图1可以看到,2005年7月至今,人民币汇率持续小幅度缓慢升值,在此阶段,虽然贸易顺差额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但顺差绝对量未改,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顺差未受到实际有效汇率上升的影响。

图1: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右轴)和月度贸易顺差(左轴,亿美元)变化情况数据来源:WIND。

1汇率和进出口变化率的曲线如图2所示,从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走势与进口出口量的走势呈同向关系,而进口出口量的走势更为陡峭。

从该图还可以看出,进口量和出口量变化率的图形十分相似,表明进口与出口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图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右轴)和进出口量(左轴,亿美元)变化情况数据来源:WIND。

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结果与讨论
实证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水平、贸易政策、汇率波动以及成 本因素均对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 水平的增加有利于促进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符合一般经济学原理。贸易政策 的调整也会对贸
易进出口总额产生显著影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变化会影响国内市场和国 际市场的竞争格局,进一步影响贸易进出口。汇率波动对贸易进出口的影响较为 复杂,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增加进口,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增加 出口。
实证分析
本次演示将采用相关数据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与宏观经济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 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定量地评估这些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例如,通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可以估计汇率波动、利率等因素对出口或进口的 影响程度。
具体数据说明各个因素如何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例如,数据可能显示汇率 波动与出口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出口减少。此外,数据 还可能显示利率与进口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利率上升可能导致进口减少。
谢谢观看
以合理制定贸易政策和企业战略,进一步促进我国贸易的发展。
未来研究方向方面,一方面可以拓展影响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其他潜在因 素,如国际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另一方面可以运用更复杂的模型和方法,如 面板数据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等,以更准确地估计各因素对贸易进出口总额的 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
参考内容二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导致国内物价上涨,可能影响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此 外,通货膨胀还可能增加外贸企业的进口成本,从而对其经营产生压力。
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些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例如,汇率波动可能对出口产生影响,而利率和通货膨胀则可能对进口产生影响。 此外,政策法规的变化也可能对这些因素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进出口贸易。

关于我国奶制品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关于我国奶制品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直 以来奶 制品 贸易始终 处于净进 口的状态 。2 0 03
年 我 国进 V奶 制 品折 合 成 原 奶 为 29 4 1 3. I 5 1 t大
约 是我 国 自产 原奶 的 1 .8 65 %。显 然 , 制 品进 口 奶
贸易对 于满足人 民生产生 活需要 有着 重要 意义 。 从 我 国奶业 发 展及 贸 易现 状 出发 . 深入 研究 影 响我 国奶 制 品进 V 的 主要 因素 . 而 找 出有利 I 从 于 我 国奶业 发 展 的途径 是 本文 研 究 的主要 目的。
维普资讯
产业透视
1 6
翩树, 07 函20年第1期 2
I pt n 啊 ei d ce v
关于我 国奶制 品进 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王 更 新

要 : 文 在 全 面 分 析奶 制 品进 口贸 易 现 状 的基 础 本
同时本 文 对我 国奶 制 品 贸易特 点 进行 深 入剖 析 , 建 立奶 制 品进 V 贸易模 型 . 计奶 制 品进 V需 求 I 估 I
维普资讯
钢砑广萄 07 1 期 20 ̄ 2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7
产业透视
值 占世界 奶制 品进 口总额 的 1 4 ;我 国出 口奶 .% 6 制 品总 值 占世 界奶 制 品总 出 口额 的 01 但 是 比 .%。 重 低并 不 意 味着不 重 要 , 着消 费 的增 长 以及 奶 随 业 生产 的发 展 , 国奶 制 品 贸易 将 在上 述 领 域扮 我
革开 放 后 我 国奶 牛 养殖 业 和奶 制 品加 工 业 都 有
164 %。国 内对奶 制 品 的需求 增 长迅速 。 由于 0 .5 是 人 民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以及 消费 习惯 的逐 渐转 变 , 而我 国奶 业 生产 无法 满 足这 种迅 速增 长 的需 求 。

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不 断加 强 。
国出 口商 品生产部 门要 素生产率 指数 ,Z m为一 国进 口商 品生产部 门要 素生产率指数 。
中国贸易条件指数变动分析
2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变动分析
1 .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变动分析
根据 世 界银 行数据 库有 关数 据 ,采用 公式 ( ),我 1
们 以2 0 年 为基期 ( 1 0 0 = 0 00 1 2 0 年 1 0),可 以计算 出中 国 1 18 ~2 1年 3年 问的价格 贸易条件指数 ,其变动趋势如 图 9 1 00 0
出口 量指数 。如果价格 贸易条件下降导致 出 E收入更大 幅度 l
的增加 ,则 收入 贸易条件就是上升 的 ;反之 ,如果价格 贸易 条件下 降导致 出 口量 的增加而未带来相应 的收入增加 ,则 收

时,贸易 双方 的利益在 两国之间公平分 配。而当出 口能交换 入 贸易条件就是下降 的。 到更 多进 口时 ,贸易 条件 就改善 ;反之 ,贸易 条件就 会恶
日 hpg界 ii 业 pn
中国贸易条件 变动趋势及其影 响因素分析
I本文对中国3 年来贸易条件指数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中国改革发展的国情分析了 0
l I影响贸易条件变动的各种因素, 继而提出了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有关政策建议。
l■ 董付 杰
j 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呈现出进出口
口 本刊网址:Ⅵw ma i — h a C r 口 来稿 信箱 :ma n 5 r .6 . r ,w. ri t me c i .O n n c 9 @ i 1 3C n p O
反映贸易利益在不同国家之 间的分配情况 。双要素贸易条件
指数 的计算公 式如下 :

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体现。

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相关因素非常多样化,包括政府政策、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产业竞争力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以加深我们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理解。

首先,政府政策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政府通过实行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例如降低关税、减免税收、鼓励外商投资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同时,政府还通过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手段来调控进出口贸易,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其次,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也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关键因素。

国内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消费水平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此外,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如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状况等,也会影响到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例如,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或全球经济放缓,都可能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第三,产业竞争力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可以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进而增加出口数量和市场份额。

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等方面的提升。

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最后,人口因素和消费需求也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消费需求是中国进口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中产阶级的壮大,中国对高品质进口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为出口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总结来说,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因素非常复杂多样。

政府政策、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产业竞争力、人口因素和消费需求等都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深入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可以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进一步提升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水平。

我国进出口对GDP及三个产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国进出口对GDP及三个产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文献综述
关于进出口与GDP关系的研究,已有文献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一种 观点认为,进出口对GDP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例如,Haberler(1937)提出 “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另一种观 点认为,进出口与GDP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例如,Sachs和Warner(1995) 提出“进口渗透”理论,认为进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但出口对经济增长 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
我国进出口对GDP及三个产业影 响的实证分析
01 引言
03 实证分析
目录
02 文献综述 04 因果关系分析
目录
05 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与建议
引言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其中进出口贸易发挥着 重要作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32万亿元, 同比增长23.8%。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生产 总值(GDP)及三个产业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次演示将通过实证分析,探讨我国 进口、出口对GDP及三个产业的影响,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结论与建议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进口和出口对GDP及三个产业具有显著影响;
2、进口和出口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口和出口规模将不断扩大;
4、我国三个产业的发展与进出口贸易密切相关,其中第二产业受影响最为 显著。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我国2000年至2021年的进出口数据、GDP以 及三个产业增加值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官方网站。
因果关系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从1978年—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4倍,年均增长高达9.5%。

与此同时,进口增长也保持了强劲的势头,进口额从1978年的108.9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251.0亿美元,增长19.7倍,同期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30位上升到了前10名。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进口贸易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和范围将逐渐缩小以至取消,进口关税率将逐渐地降低,最终与国际接轨,我国在进口体制方面将发生显著的变化,而进口贸易在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更加重要。

因此,影响中国进口贸易因素问题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对它的研究能为我国进口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定量依据。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国内已有学者作了一些工作,姚丽芳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外贸进出口影响的因素;魏巍贤运用协整分析技术与Hendry提出的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分析了我国进口需求的决定因素,等等。

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如果是采用截面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多元线性回归,要求所选取的样本点(即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具有相同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技术,而这在现实经济中是无法满足的;同时我们知道,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有很多,而不同的因素变量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多重共线性或近似多重共线性关系,对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的变量运用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将使得模型极其不稳定,且模型往往出现与现实相反的结论,而不能解释所要说明的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能有效地消除所选取自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但是主成分方法在分析过程只考虑了自变量所包含的信息,而没有涉及因变量的信息;而利用Hendry提出的一般到特殊的方法,是把在模型中统计不显著的变量逐一删除掉,用表现统计显著的变量建立模型,这种方法操作方便,但是在建模的过程中删除统计不显著的变量时,同时也把对因变量一些有用的信息删除了,从而不能全面反映因变量的影响信息。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有第二代回归分析方法之称的偏最小二乘(PLS,Partial Least-Squares)回归方法,通过建模分析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

一PLS回归建模的原理与方法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是一种新型的多元统计数据分析方法,由H.wold和C.Albano等人提出以后,PLS回归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化学和化工领域。

PLS回归方法是一种消除自变量多重共线性的有效方法,从某种意义说,PLS回归方法是改进了的主成分(PCR)方法,但是又不同于PCR方法,PLS在成分提取的过程中不仅考虑自变量(解释变量)的信息,同时考虑了因变量(被解释变量)的信息,在复杂的多变量系统中,PLS方法没有对逐个变量判断其留取与舍弃,而利用信息分解的思路,将自变量系统中的信息重新组合,有效地提取对系统解释性最强的综合变量,排除重叠信息或无解释意义的信息干扰,从而克服变量多重共线性在系统建模中的不良作用,得到一个更为可靠的分析结果。

PLS回归方法有单因变量的PLS回归与多因变量的PLS回归,由于研究的问题只涉及到单因变量,因此只就单因变量的PLS回归作阐述。

(一)单因变量PLS回归方法建模思路设因变量Y和p 个自变量构成的自变量集合X=[x[,1],…,x[,p]],为了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我们观测了n个样本点,由此构成了n维的因变量向量和自由变量构成的n×p的观测矩阵X=[x[,1],…,x[,p]][,n×p]。

PLS回归方法是首先在矩阵X中提取成分(t[,1](t[,1]为x[,1]…x[,p]的线性组合),要求t[,1]应可能大的携带X中的变异信息,且与Y的相关程度最大,这样,t[,1]尽可能好地综合了X的信息,同时对Y又能最强的解释能力,在第一个成分t[,1]被提取后,PLS回归分析实施X对t[,1]的回归及Y对t[,1]的回归,如果回归方程已经达到满意的精度,则算法终止;否则,将利用X被t[,1]解释后的残余信息进行第二轮的成分提取,如此反复迭代,直到能达到一个较满意的精度为止,若最终对X共提取了k个成分t[,1],…,t[,k],PLS回归将通过实施Y对t[,1],…,t[,k]的回归,然后表达成Y关于原变量x[,1],…,x[,p]的回归方程。

(二)PLS回归方法建模步骤1°将X与Y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后的自变量矩阵E[,0]和因变量矩阵F[,0]. 附图(三)PLS成分数的确定在前面的分析中指出,PLS回归分析往往只需提取前面k个成分t[,1],…,t[,k]就可以得到一个稳定和可靠的模型,对于PLS成分数如何来确定,既要保证所提取的成分对系统解释能力最强,又要克服变量之间的多重共成性关系,我们采用国外广泛应用的交互检验(CV,Cross Validation)方法来确定。

交互检验是先构造统计量预测误差平方和(PRESS,Prediction Residual Error Sum of Squares),然后求使其达到最小的成分数k[*]即为所求。

关于PRESS的构造:把所有n个样本点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除去某个样本点i的所有样本点集合,用这部分样本点并使用k个PLS成分拟合一个回归方程,第二部分是把被排除的样本点i 代入前面拟合的回归方程,得到Y在样本点i上的拟合值表示采用所有的样本点,运用含k个PLS成分拟合的回归方程在第i个样本点的预测值。

若Q[2,k]0.0975,则认为t[,k]成分的边际贡献是显著的,应增加PLS成分t[,k];否则,认为不应再增加PLS成分t[,k](王惠文,1999)。

二实证分析(一)变量与数据选取本部分我们利用PLS回归方法建模分析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已有的研究结论,我们从理论上选取以下变量作为影响我国进口贸易(Y)的因素:总消费支出(亿元)(x[,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2]),出口额(亿元)(x[,3]),人均GDP(元/人)(x[,4]),汇率(人民币/美元)(x[,5]),关税税率(x[,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上年=100)(x[,7]),外商直接投资(FDI,亿元)(x[,8]),国内经济增长率(以GDP增长率表示)(x[,9]),外汇储备(亿元)(x[,10])等10个变量。

其中,关税税率以我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表示,进口贸易变量以我国进口贸易额(亿元)表示,假设我国的进口供给具有无限弹性。

所有变量的数据均选取1980年—2000年的年度数据(原始数据资料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海关统计年鉴》各期),为了研究的方便,考虑对各时序数据取对数以后并不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且所得到的数据容易得到平稳序列,我们对各变量数据作对数处理,处理后的时序变量分别记为:LY,Lx[,1],Lx[,2],Lx[,3],Lx[,4],Lx[,5],Lx[,6],Lx[,7],Lx[,8],Lx[,8],Lx[,9],Lx[,10]。

(二)实证结果首先我们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我们可以发现,各变量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说明自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若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则可能会出现模型结论与现实相差较大的情况,导致模型的解释无效,这里我们运用PLS回归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

1.PLS成分的确定这里我们运用交互检验(CV)方法的Q[2,k]值来确定PLS成分,从计算结果发现选取2个PLS成分即可满足精度要求,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PLS成分数成分t[,1] t[,2]RdLX 0.7440.124RdLX(cum) 0.744 0.868RdLY0.976 0.012RdLY(cum) 0.976 0.988Q[,2] 0.974 0.355临界值0.0975 0.0975表中符号RdLX表示成分t[,h]对LX的解释能力Rd(LX;t[,h]),其中Rd(LX;t[,h])=,h=1,2,符号RdLY表示成分t[,h]对LY的解释能力Rd(LY;t[,h]),其中Rd(LY;t[,h])=r[2](LY,t[,h]),h=1,2,而Q[2]表示交互检验值,其临界值取0.0975,由于Q[2,2]=0.355>0.0975,因此取两个PLS成分t[,1],t[,2]即可,且它能解释98.8%的因变量LY的变异信息,对自变量LX的信息利用率达到了86.8%。

2.模型结果利用PLS回归方法得到影响我国进口贸易因素的回归模型,结果见表2。

表2 我国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PLS回归模型常数项Lx[,1] Lx[,2]Lx[,3] Lx[,4] Lx[,5]因变量LY 5.798 0.137 0.1430.146 0.139 0.156 Lx[,6] Lx[,7] Lx[,8]Lx[,9] Lx[,10]因变量LY -0.066 0.088 0.145 0.00970.086 3.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反映了每一个自变量Lx[,j]在解释因变量LY时的作用的重要性,其计算公式为:附图其中VIP[,j]表示第j个自变量的投影重要性指标,p表示自变量的个数,wh[,j]是轴w[,h]的第j个分量,它被用于测量Lx[,j]对构造t[,h]成分的边际贡献,且对任意的h=1,2,总有,VIP[,j]值计算结果见图1。

附图图1 各变量的VIP值4.结果分析从PLS回归模型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除关税税率与我国进口额之间表现出一种负向关系之外(关税税率变量前的系数为-0.066),其他变量与进口额之间均表现出正向关系,而且关税税率在VIP图上对进口贸易表现出较强的解释作用,这说明这国进口贸易对关税税率比较敏感,关税税率越高越不利于进口。

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采用高关税政策,这主要是因为进口关税税率是我国调节进口商品数量和结构,保护国内幼稚工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加入WTO,关税税率将逐渐降低,这将为我国增加进口,进而为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从VIP图可以发现,除我国经济增长率及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量在解释我国进口贸易的作用不显著之外,在VIP图中分析排在第9和第10位,其他的变量均表现出较强的作用,这说明尽管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5%的高速度增长以及物价指数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现象,但这对进口贸易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出口额、汇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人均GDP、总消费支出对进口贸易表现出了显著的解释作用,在VIP图中分别排在第1到第6位,而其中又以出口额与汇率变量表现最为明显,在VIP图中排在第1和第2位,这主要是因为出口一方面通过增加国内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间接地造成进口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是造成中间产品需求的增加从而直接促进进口的增加;而汇率对我国进口需求的影响明显,随着人民币的贬值,进口需求不降反升,这符合J曲线原理,同时也反映我国进口商品缺乏弹性,很难通过人民币汇率下调来限制进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促进了国内生产的快速发展,人均GDP也随着增加,国内生产的迅速扩张,对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的需求旺盛,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需求,同时,部分投资直接用于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这都增加了进口需求;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往往表现出互为因果的伴生现象,因为一方面进口是投资的先导,许多的投资是跟随市场的开拓而来的,另一方面是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投资之后,往往伴随着机器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口;总消费支出对我国进口商品贸易作用明显,说明我国的进口商品中有一部分直接用于消费;外汇储备在我国进口需求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VIP图中排在第7位,因为外汇储备是具有国际支付能力的货币资源,而我国逐年增加的外汇储备正是进口贸易的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