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电导率的测定

合集下载

水的电导率和电阻率的标准测试方法

水的电导率和电阻率的标准测试方法

水的电导率和电阻率的标准测试方法1 适用范围1.1 该测试方法涵盖了对水的电导率和电阻率的测定,包括以下方法:方法A——静态(不流动)样品的现场测试和实验室常规测试,测定范围为10~200 000μS/cm,参见第12~18节。

方法B——线性流动样品的测试,测定范围为5~200 000μS/cm,参见第19~23节。

1.2 该测试方法已用于被试验的水的测试,但使用者有责任确保该测试方法对于未经试验的水的有效性。

1.3 对于测定值在该测试方法范围之外,参见测试方法D5391。

1.4 该标准并不提供所有安全措施,即便有所提供,也是和使用相关;该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建立合理的安全和健康操作规程,并在使用之前确定限制性规定的适用性。

2 参考文献2.1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标准:D1066 水蒸汽取样操作规程D1129 与水相关的术语D1192 密闭管路中水及其蒸汽取样装置的规格说明D1193 试验用水的规格说明D2186 水蒸汽中致垢杂质的测试方法D2777 D-19委员会关于水的精度和误差适宜测定方法的操作规程D3370 密闭管路中采集水样的操作规程D4519 通过阳离子交换和脱气阳离子电导率适时测定高纯水中阴离子和二氧化碳含量的测试方法D5391 流动高纯水样品电导率和电阻率的测试方法E1 ASTM温度计的规格说明3 专业术语3.1 定义3.1.1 电导率——在特定的温度下,1cm3(立方体,译者注)水溶液两平行相对面间所测电阻(以欧姆表示)的倒数。

注1——电导率的单位是西门子/厘米(S/cm),该单位与以前所用单位姆欧/厘米在数值上相当。

当电池实测电阻R x以欧姆(Ω)表示时,电导为1/R x,它与截面积A(cm2)成正比,与长度L(cm)成反比,如下式:1/R x=K·A/L测定1 cm3电导池两平行相对面间电导时,所得到的K称作电导率。

在特定的温度(通常为25℃)下,电导率的值用微西门子/厘米(μS/cm)或S/cm表示。

水质 电导率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水质 电导率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水质电导率的测定便携式电导率仪法《水和废气检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1、方法依据及适用范围1.1 本方法依据是便携式电导率仪法《水和废气检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本方法能力验证应随标准更新而更新。

1.2 本方法适用于水质电导率的测定。

2、方法原理由于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因此,当两个电极插入溶液中,可以测出两电极间的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温度一定时,这个电阻值与电极的间距L(cm)成正比,与电极的截面积A(cm2)成反比。

即:R=ρL/A。

由于电极面积A和间距L都是固定不变的,故L/A是一常数,称电导池常数(以Q表示)。

比例常数ρ称作电阻率。

其倒数1/ρ称为电导率,以K表示。

S=1/R=1/ρQS表示电导度,反映导电能力的强弱。

所以,K=QS或K=Q/R。

当已知电导池常数,并测出电阻后,即可求出电导率。

3、样品采集和保存按照《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1-201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52-1999)、《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的相关要求进行水质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最好现场测定。

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并在采样后6小时之内进行测定。

4、使用方法4.1开机(1).将仪器电源插头插入有良好接地的电源插座;(2)打开电源开关,接通电源,预热30min。

4.2校准(1)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2)校准过程:将“选择”开关指向“检查”,“常数”补偿旋钮指向“1”刻度线,“温度”补偿旋钮指向“25”度线,调节“校准”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100.0µS/cm,至此校准完毕。

4.3测量(1)在电导率测量过程中,应正确选择电导电极常数,可以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厂家推荐的匹配表表如下:(2)电极常数的设置方法如下:目前电导电极的电极常数为0.01、0.1、1.0、10四种不同类型,一般制造厂会将具体的电极常数值贴在每支电极上,使用时根据电极所标示的电极常数调节仪器面板“常数”补偿调节旋钮到相应的位置。

水中色度,浊度,电导率的测定误差分析

水中色度,浊度,电导率的测定误差分析

水中色度,浊度,电导率的测定误差分析
水中色度、浊度和电导率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

它们的测定误差分析如下:
1.色度测定误差分析:
色度的测定误差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仪器本身、光源、反射率、环境光、样品容器等。

常用的色度测定方法是比色法,即根据样品与标准溶液的颜色差异进行测定。

在使用比色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光源应稳定,不受外界光源的影响。

(2)比色皿的形状、材质、大小等应相同,保证测试条件的一致性。

(3)样品的颜色、透明度、温度等会影响色度的测定,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2.浊度测定误差分析:
浊度的测定误差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仪器本身、光源、反射率、环境光、样品容器等。

常用的浊度测定方法是比浊法,即根据样品与标准溶液的浊度差异进行测定。

在使用比浊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光源应稳定,不受外界光源的影响。

(2)比浊皿的形状、材质、大小等应相同,保证测试条件的一致性。

(3)样品的悬浮颗粒、透明度、温度等会影响浊度的测定,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3.电导率测定误差分析:
电导率的测定误差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仪器本身、温度、电极性能等。

在使用电导率测定仪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对电导率有较大的影响,应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测定。

(2)电极的清洁、磨损等会影响电导率的测定,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更换。

总之,进行水质测量时,需要控制测试条件的一致性,并注意测定时可能存在的误差源,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水中电导率的测定实验7则

水中电导率的测定实验7则

水中电导率的测定实验7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水中电导率的测定实验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环境监测实验五.水中电导率的测定(1)实验五.水中电导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了解电导率仪的组成,熟悉电导率的含义,掌握水样电导率测定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溶解于水的酸、碱、盐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成正、负离子,使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能力,其导电能力大小可用电导率表示。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通常是用两个金属片(即电极)插入溶液中,测量两极间电阻率大小来确定。

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其定义是电极截面积为1cm2,极间距离为1cm时,该溶液的电导。

电导率的单位为西/厘米(S/cm)。

在水分析中常用它的百万分之一即微西/厘米( μS/cm)表示水的电导率。

溶液的电导率与电解质的性质、浓度、溶液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溶液的电导率是指25℃时的电导率。

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因此,当两个电极(通常为铂电极或铂黑电极)插入溶液中,可以测出两极间的电阻R。

根据欧姆定律,当温度一定时,下列公式成立:R=ρL/A (2-4)式中:L/A(cm/cm2)为电导池常数,以Q(cm-1)表示,此值一般是固定不变的。

比例常数ρ为电阻率,其1/ρ称为电导率,以K表示,其标准单位是S/m(西门子/米),此单位与(Ω-1. m-1)(欧姆/米)相当。

一般实际使用的单位为mS/m和μS/cm,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mS/m=0.01mS/cm=10μΩ-1cm-1=10μS/cm所以,溶液的电导度S=1/R=1/ρQ,反映了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

当已知电导池常数,并测出电阻后,即可求出电导率。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实验仪器电导率仪:误差不超过1% 。

温度计:能读至0.1︒C。

电导电极(简称电极):实验室常用的电导电极为白金电极或铂黑电极。

每一电极有各自的电导池常数,它可分为下列三类:即0.1cm-1以下,0.1~1.0cm-1及l.0~10cm-1。

水的电导率(DD)的测定

水的电导率(DD)的测定

水的电导率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的电导率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水的电导率的测定。

2.原理水中含有酸、碱、盐等电解质,解离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使电解溶液具有导电能力,其电导能力的大小可用电导率来表示。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通常是用两个金属片(即电极)插入溶液中测量两极间电阻率大小来确定,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根据欧姆定律,溶液的电导与两极面积成正比,与两极间距离L成反比。

即:G=DD·A/L ——或DD=G·L/A上式中DD称为电导率,它是指电极面积1,极间距离1cm时溶液的电导,其单位为西/厘米,用符号S/cm表示。

对同一电极,L/A 不变,可用K表示(K为电导池常数),因此,被测溶液的电导率和电导的关系为:DD=G·K或 G=DD/K对于同一溶液,用不同电极测出的电导值不同,但电导率是不变的。

溶液的电导率和电解质的性质,浓度及溶液的温度有关。

一般应将测得的电导率换算成25℃时的电导率来比较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纯度相当的水。

3.1氯化钾:优级纯或基准试剂3.2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1mol/L。

准确称取74.55g预先在105℃烘箱中烘2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用蒸馏水稀释至1.00L。

此溶液在25℃时的电导率为111800μS/cm;3.3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0.1mol/L。

将C(KCl)=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用蒸馏水稀释10倍即可。

此溶液的电导率在25℃时是12880μS/cm;3.4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0.01mol/L。

将C(KCl)=0.1mol/L 氯化钾标准溶液用蒸馏水稀释10倍即可。

此溶液的电导率在25℃时是1413μS/cm。

4.仪器和设备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以及4.1电导率仪:DDS-11A型;4.2电导电极以及其它附属装置。

SL 78-1994 电导率的测定 (电导仪法)

SL 78-1994 电导率的测定 (电导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电导率的测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用电导仪测定水中的电导率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中电导率的测定
干扰及消除样品中含有大量悬浮物质
应过滤去除悬浮物因此当两个电极
插入溶液中根据欧姆定律
这个电阻值与电极的间距
与电极的截面积
成反比
与间距
故是一常数

叫电阻率

当已知电导池常数并测出电阻后
即可求出电导率
仪器测电导率用水
将蒸馏水通过混合床离子交换纯水器收集后面的交换水
电导率应小于
称取于
干燥过
的氯化钾

并在下稀释至
标线时电导
率为
必要时将标准溶液用纯水加以稀释
电导率
水利部
批准
实施
放入水浴中使达到恒温
根据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插入电极计算电导池常数
支水样冲洗电极和
测定水样电阻的读数
测定时水样的温度
水样中各种离子电导率平均温度系数。

水中溶解氧,ph,电导率的测定

水中溶解氧,ph,电导率的测定

水中溶解氧,ph,电导率的测定水中溶解氧、pH和电导率的测定在水质监测和水处理过程中至关重要。

这些参数的测定可以提供关于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酸碱度和电离物质含量的信息,从而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和处理需求。

首先,我们来讨论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溶解氧是水中可溶解的氧气的浓度,它对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

溶解氧的测定通常使用溶解氧仪来完成。

这种仪器通过测量溶解氧与电流产生的沉积速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溶解氧的浓度。

溶解氧仪通常包含一个电极,这个电极将被测水样中的溶解氧还原为氧气,并通过电流测量沉积速度来计算溶解氧的浓度。

溶解氧的浓度在水质监测和水处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指示水体中生物活性的适宜性,以及水体中腐败有机物的存在程度。

其次,pH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

pH值表示水体中氢离子(H+)的浓度。

pH的测定通常通过电极法来完成。

pH电极是由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的,玻璃电极具有对氢离子的敏感度。

当水样与玻璃电极接触时,玻璃电极上的氢离子会与水样中的氢离子发生反应,从而产生测量电位。

通过测量这个电位,可以确定水样的pH值。

水体的pH 值对于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也至关重要。

许多生物对水体的pH值有特定的适宜范围,如果水体的pH超出了这个范围,可能会导致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最后,电导率是衡量水体中的电离物质含量的指标。

电导率是指电流在单位距离内通过水样的能力,它与水样中溶解的离子的浓度有关。

电导率的测定通常使用电导率计来完成。

电导率计通过测量水样中的电导率来确定水样中溶解的离子浓度。

电导率的测定可以提供有关水中溶解离子的信息,例如钠离子、钙离子、氯离子等。

了解水体中的电导率对水质监测和水处理非常重要,因为高电导率可能表明水体中存在过多的溶解离子,这可能是由于污染物的存在或自然的地质条件导致的。

综上所述,水中溶解氧、pH和电导率的测定对于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和处理需求至关重要。

这些参数的测定可以提供关于水体中溶解氧含量、酸碱度和电离物质含量的信息,从而帮助监测和评估水质状况,制定适当的水处理措施。

水中电导率的测定

水中电导率的测定

蚃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肈电导率的测定
蕿2.1.1方法一:静态法
螃1)适用范围
蚁本方法用于电导率大于3/s cm(25℃)水样
螀2)方法原理
莈溶解于水的酸、碱、盐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出正、负离子,使电解质溶液
具有导电能力,其导电能力大小可用电导率表示。

袃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通常是用两个金属片(即电极)插入溶液中,测量两
极间电阻率大小来确定。

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其定义是截面积1cm2,极间距离为1cm时,该溶液的电导。

电导率的单位为西每厘米(/s cm)。

在水分析中用它的百万分之一即微西每厘米μs/cm表示水的电导率。

肂3)仪器
蒂3.1)电导仪(电导率仪)(DDSJ-308A型):测量范围(0~2105)μs/cm,共七当量程,七当量程间能自动切换。

温度测量范围:(0~50.0)℃膇3.2)电导电极(简称电极):实验室常用的电导电极为白金电极或铂黑电
极。

每一电极有各自的电导池常数,分别下列三类:即0.1以下,0.1~1.0及1.0~10。

羃3.3)温度计:精度应高于±0.5℃。

蒃4)试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导率的测定
2.1.1方法一:静态法
1)适用范围
μ(25℃)水样
本方法用于电导率大于3/s cm
2)方法原理
溶解于水的酸、碱、盐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出正、负离子,使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能力,其导电能力大小可用电导率表示。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通常是用两个金属片(即电极)插入溶液中,测量两极间电阻率大小来确定。

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其定义是截面积1cm2,极间距离为1cm时,该溶液的电导。

电导率的单位为西每厘米(/s cm)。

在水分析中用它的百万分之一即微西每厘米μs/cm表示水的电导率。

3)仪器
3.1)电导仪(电导率仪)(DDSJ-308A型):测量范围(0~2⨯105)μs/cm,共七当量程,七当量程间能自动切换。

温度测量范围:(0~50.0)℃
3.2)电导电极(简称电极):实验室常用的电导电极为白金电极或铂黑电极。

每一电极有各自的电导池常数,分别下列三类:即0.1以下,0.1~1.0及1.0~10。

3.3)温度计:精度应高于±0.5℃。

4)试剂
4.1)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称取在105℃干燥2h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74.3650g用新制备的二级试剂水(20±2℃)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

4.2)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称取在105℃干燥2h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7.4365g,用新制备的二级试剂水(20±2℃)溶解后移入1L 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

4.3)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称取在105℃干燥2h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0.7440g,用新制备的二级试剂水(20±2℃)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

4.4)0.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于使用前准确吸取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100mL,移入1L容量瓶中,用新制备的一级试剂水(20±2℃)稀释至刻度,混匀。

以上氯化钾标准溶液,应放入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的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这些氯化钾标准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如下表:
表1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
5)操作步骤
5.1)电导率仪的操作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5.2)电导率常数K和温度补偿系数α的设置。

这一部分,共分三步:第一步,选择电导率常数的档次,(本仪器共五分档0.001,0.1,1.00,5.00,10.00初始值为1.00);第二步调解当前档次下的电导池常数值;第三步调节温度补偿系数α的值,初始值为2.0%。

设置常数K,α的操作框图如下:
5.3)水样的电导率大小不同,应使用电导池常数不同的电极。

不同电导率的水样可参照表2选用不同电导池常数的电极.
不同电导池常数的电极的选用如下表
5.4)插入电极,把电极进入水样中,用被测水样冲洗2~3次,再测定水样并读数,同时进行温度校正。

重复取样测定2~3次,测定结果读数相对误差均在±3%以内,即为最后结果。

6)注意事项
6.1)电导率仪使用频繁时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调试,并校正电极常数。

6.2)对低电导率的测量应考虑到氨及二氧化碳的影响,最好采用密封流动式测量装置进行测定。

6.3)盛水的容器要严防离子玷污。

6.4)电导率测定前,先用被测水样冲洗电极和电导池数次,以免玷污。

6.5)浑浊及含油水样一般不直接用电导仪测定,以避免污染电极,影响其电导池常数。

6.6)浑浊水样应过滤后测定。

2.1.2 方法二动态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电导率小于3μs/cm(25℃水样)。

2)测定原理
同方法一
3)试剂
同方法一
4)仪器
4.1)DDB-303A型
4.2 )DDB-3030.01/cm钛合金电极
4.3 )测量槽
5)分析步骤
5.1)用高纯水清洗电极
5.2 )将电极旋入测量槽,电极头部进水,根部出水。

5.3 )须确保流水中无空气混入,管道中亦应无气泡。

5.4 )渐增加流速,直到显示器中电导率数字稳定并不随流速的增大而改变为止。

5.5 )开机预热10分钟。

5.6 )调节“温度”补偿电位器,使温度指示与水样温度一致。

5.7 )开关拨至“标准”档,调整“标准”电位器使数字显示为100.0
5.8 )校准好后,开关置“测量”档此时显示值乘以10,乘以0.01即为被测水样电导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