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解剖生理
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

肺通气
外环境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肌运动引起的胸腔容积的改变,使气体有效地进入或排出肺泡
肺换气
利用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分压差交换,主要通过肺泡内呼吸膜,以气体弥散方式进行
防御、免疫功能
清除异物
呼吸道黏膜和黏液纤毛运载系统
免疫
呼吸道分泌的免疫球蛋白(B细胞分泌IgA、IgM等),溶菌酶等在抵御呼吸道感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尚未发育完善,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使其含血量相对多而含气量少
易于感染,并易引起间质性肺炎、肺不张及肺气肿等
免疫系统
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免疫球蛋白含量低,尤以分泌型IgA(SIgA)为低,且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
易患呼吸道感染
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
道
上呼吸道
由鼻、咽、喉组成
下呼吸道
气管、支气管组成,右支气管粗、短而陡直,左支气管细长且趋水平,故异物更易入右肺
肺
左肺叶
上、下两叶
右肺叶
上、中、下三叶
胸膜
脏层
紧贴在肺表面
壁层
于胸壁内面,有感觉神经分布,病变累及时引起胸痛
胸膜腔
两层胸膜之间的腔
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三、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组成
特点
结局
鼻腔
相对短小,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
易于感染;炎症时易充血肿胀出现鼻塞,导致呼吸困难
喉部
较长、狭窄,呈漏斗型,黏膜柔嫩,血管丰富
易发生炎症肿胀,故喉炎时易发生梗阻而致窒息
气管
相对狭窄,缺乏弹力组织,纤毛运动差
易发生炎症,炎症时也易导致阻塞
肺组织
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及健康评估

呼吸的调节
• 呼吸的反射调节
•
肺牵张反射
•
呼吸肌肉的本体感受性反射
•
防御性呼吸反射
• 呼吸的化学性调节
•
PO2 PCO2 PH
什么是呼吸(1)
O2 CO2
什么是呼吸(1)
什么是呼吸(2)
•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 由3部分组成:外呼吸、气体的运输、内呼吸
• 外呼吸通常指代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咳嗽咳痰的临床特点与疾病
干咳:上感、咽炎、咳嗽性哮喘与支气管肺癌 湿咳:慢支-COPD-肺心病、支气管扩张、肺炎 COPD咳嗽:寒冷季节、伴喘息、晨起明显 支气管扩张:反复咳大量脓痰与咯血交替 肺脓肿 :高热伴咳嗽,7-10d突然大量咳痰后热退 支气管肺癌:金属音调、犬吠样阵咳伴声音嘶哑、 肺间质性疾病:慢性干咳,进行加重期气短
概念: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
呼吸用力,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均发生
改变。
常见病因: • 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 肺组织病变 • 肺血管疾病 • 胸廓疾病 • 神经肌肉疾病 • 膈运动障碍
呼吸困难与伴随症状
• 发作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哮喘 • 骤然发生的严重呼吸困难:急性左心衰 • 呼吸困难伴有一侧胸痛:气胸 • 呼吸困难伴有发热:肺炎、胸膜炎 • 呼吸困难伴有咳嗽、咳脓痰:支扩 • 呼吸困难伴有昏迷:脑血管病者吸入性肺炎
增加 加重 小气 细胞
正常的咳嗽反射
肺脏
• 肺实质 • 支气管树 • 肺泡
• 肺间质 • 结缔组织 • 血管 • 神经等
胸膜腔
• 特点 • 密闭性 • 腔内粘液
• 主要作用 • 维持肺的扩张 • 肺通气
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PPT课件

B.肺内气体交换主要在肺泡内通过气血屏障进行
C.肺通气血流比例是影响肺换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D.呼吸膜面积是影响肺换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E.浅而快的呼吸效率优于深而慢的呼吸效率
可编辑版课件
30
思考题
1上下呼吸道以什么为界? 2胸膜腔压力:呈正压还是负压? 3MV? 4肺泡通气量?
可编辑版课件
31
可编辑版课件
可编辑版课件
9
可编辑版课件
10
例:下列关于左、右主支气管的 描述中错误的是
A.气管在隆凸处分为左、右主支 气管 B.右主支气管较左主支气管粗、短、 直 C.进行气管插管时,若插入过深时 易误插入右主支气管 D.异物易吸入左主支气管 E.肺脓肿好发于右肺与右主支气管 的结构特点有关
可编辑版课件
11
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三)呼吸运动的调
节
可编辑版课件
2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呼吸中枢:呼吸中枢在延髓(脑干:中脑、脑桥、延髓),吸气和呼 气两组神经元交替兴奋形成呼吸周期。
2.呼吸运动的化学调节:是指动脉血或脑脊液中O2、CO2和H+对呼 吸的调节作用
可编辑版课件
29
练习题
例:关于肺的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肺通气和肺换气
(二)呼吸系统的防
御,免疫功能
可编辑版课件
26
⒈气道的防御作用:粘液-纤毛运动:运动速度14mm/分,向 喉部运动。咳嗽放射、喷嚏,将异物排出体外
⒉气道-肺泡的防御作用:呼吸道中分泌物中的免疫球蛋白: IgA、IgG为主。
⒊肺泡的防御作用:肺泡巨噬细胞,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可编辑版课件
27
呼吸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胸膜腔内压的产生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 -肺回缩压
吸气或呼气末
肺内压=大气压
若以大气压为0 胸膜腔内压= -肺回缩压
胸膜腔内压
平静呼气末-3~-5mmHg 平静吸气末-5~-10mmHg
一 侧 气 胸 时 肺 的 情 况
肺尖的体表投影 肺尖超出胸廓上口突到颈根部
最高点在锁骨内侧1/3 上方2-3cm
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在锁骨中线 (二)肺和胸膜下界体表投影 肺下界 平6肋
在腋中线 8肋
在肩胛线
在脊柱旁 10肋
10胸棘
肺通气的原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节律性 呼吸运动。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体新陈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鼻又是嗅觉器管,喉还有发
音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 肺
呼吸系统全貌
鼻
上呼吸道 咽 喉
气管
下呼吸道
主支气管
肺内各级支气管
肺
肺的位置
肺的形态
肺
尖
一尖
一底
三缘
二面
一尖
一底 下缘
三缘 前缘 后缘
肋面 二面 内侧面
肺 尖
心
肋面
切 迹
左 肺 小 舌 下缘 前 肺底
内侧面
支气管肺A肺V N 淋巴管出入
胸膜
脏胸膜 分 (肺胸膜) 2 部
壁胸膜
胸膜顶 肺 胸 膜
纵
隔
胸
肋
膜
胸
膜
肋
胸
膜
膈胸膜
胸膜腔
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负压 少量浆液
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呼吸系统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系统,它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组织和细胞,同时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本文将探讨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一、呼吸系统的解剖1. 鼻腔和喉咙呼吸过程始于鼻孔。
鼻腔内有细长的气道,被细毛和黏液覆盖以过滤空气中的微粒和灰尘。
空气通过鼻腔后进入到喉咙。
2. 喉(喉框)喉是一个由软骨组成的管状结构,位于声带之上。
它包含会厌、会厌骨和杓状软骨等组织,负责将空气引导进入气管。
3. 气管和支气管树气管是一条管状结构,连接喉与支气管树。
支气管树属于呼吸系统的下部,由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组成,最终分支至肺泡。
4. 肺和肺泡肺位于胸腔内,左右两侧各一,分为肺叶,其内又包含肺泡。
肺泡是呼吸系统的最小功能单位,通过毛细血管与呼吸红细胞接触,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二、呼吸系统的生理学1. 呼吸过程呼吸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
吸气是通过肺部扩张,降低气压,使空气进入呼吸道。
呼气则是通过肺部收缩,增加气压,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 肺活量和换气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在最大努力下吸气和呼气的能力。
静息状态下的换气是指每分钟进入或排出肺部的气体量。
肺活量和换气量的变化会受到年龄、性别和体格等因素的影响。
3.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主要发生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
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与呼吸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到身体各组织。
同时,二氧化碳从组织中通过血液进入到肺泡,随呼气排出体外。
4. 呼吸控制中枢呼吸控制中枢位于大脑干的呼吸中枢和延髓中枢。
它们通过感受体的信号和化学反应来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和酸碱平衡是呼吸中枢的重要调节因素。
5. 呼吸系统的免疫功能呼吸系统通过上皮细胞表面的黏液和纤毛系统来清除病原体和异物。
此外,肺泡中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也参与抵御入侵病原体。
总结: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是我们理解人体的重要部分。
通过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呼吸过程的机制和重要性。
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

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呼吸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负责人体的气体交换和呼吸功能。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包括鼻腔、咽部、喉部、气管和支气管等结构。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主要包括鼻腔、咽部、喉部、气管、支气管和肺。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起始部分,它通过鼻孔与外界相通,内部有黏膜覆盖,能够加湿、净化和加热空气。
空气经过鼻腔后进入咽部,咽部是一个共用的通道,它既是呼吸道的一部分,也是消化道的一部分。
从咽部进入喉部,喉部是空气通过的狭窄部位,其中有声带和会厌等结构。
气管是呼吸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分为上段和下段,上段是软骨支架支撑的,下段是软骨环支撑的。
气管在胸腔内分为两支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肺。
支气管在肺内分为一系列的小支气管,最终分为肺泡。
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气体交换和呼吸运动。
气体交换是指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和血液之间的交换过程。
当我们吸入空气时,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经过肺泡壁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是通过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和肺泡上的气体进行交换实现的。
呼吸运动是指呼吸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所引起的肺容积的变化。
当肺容积增大时,肺内的气体压力降低,空气就会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当肺容积减小时,肺内的气体压力增加,空气就会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呼吸运动通过膈肌和肋间肌的协同收缩和松弛来实现。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解剖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呼吸系统的功能,而生理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解剖结构的协同工作。
例如,鼻腔的存在可以加湿、净化和加热空气,使其适应肺泡中的气体交换需求。
气管和支气管的分支结构可以将空气输送到肺的各个部位,使气体交换更加高效。
呼吸运动则通过调节肺容积来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以满足机体的氧气需求和二氧化碳排出的需要。
呼吸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通过鼻腔、咽部、喉部、气管、支气管和肺等结构实现气体交换和呼吸运动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结构相互协同工作,使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和满足气体交换的需要。
呼吸系统解剖生理

(2) T↓→H+的活度↓→Hb与o2亲和力↑→Hb结合o2 →Hb构型变为T型→氧离曲线左移→氧离难
如:低温麻醉时,应防组织缺o2 冬天,末梢循环↓+氧离难→局部红、易冻伤
3. 2,3-DpG
DpG↑ →氧离曲线右移 浓度增高:缺氧,贫血,碱中毒, 体内某些激素增加 DpG↑ →氧离曲线左移 浓度降低:酸中毒,输入库存血, 某些遗传性酶缺乏 4. 其它:Hb的质和量 血液系统疾病 一氧化碳中毒,氰化物中毒
T4 胸骨角平面
中 纵 隔
后 纵 隔
T12
二
呼吸系统生理
•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过程。 • 呼吸全过程: 肺呼吸(外呼吸) 运输 组织呼吸(内呼吸)
呼吸:
(一)肺的容量 1、肺活量: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 的气量 2、残气量与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FRC) 残气量 一次用力呼气后,肺内所残留的气体。 功能残气量 平静呼气末,肺内所残留的气体。
影响弥散的因素(O2)
(1)气体的物理特性 O2 溶解系数:0.0239
CO2溶解系数:0.567 (2)弥散屏障的厚度和面积 (3)气体与血液接触时间 (4) VA/Q
(四)呼吸的反射调节及化学性调节 • 呼吸的反射调节
1、肺牵张反射(黑-伯反射):指肺扩张或萎陷引 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生理意义:协助切断吸气,使吸气不致过深过长 2、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一)肺容量
肺总容量=肺活量+残气量 肺活量=补呼气量+深呼气量 深吸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
意义:判断肺和胸廓的膨胀度限制性肺或胸疾病时, 肺活量↓↓
(二)肺的通气
(6~8 L/min)=潮气量×呼吸频率 ⒈分钟通气量 2.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死腔量)×呼吸频率 3.死腔量 解剖无效腔:无气体交换能力的腔(从上呼吸道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无效腔:因无血流通过而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的肺泡腔。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知识

4
病因多样
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导致阻塞性肺部疾病。
间质性肺部疾病
炎症
肺间质是肺泡壁和血管之间的组织。间质性肺病的特点是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
纤维化
长期炎症会造成肺组织的纤维化,导致肺功能下降,呼吸困难。
影像学检查
胸部X光、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间质性肺病,观察肺组织病变。
分类
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根据感染的部位、病原体类型、病程等进行分类。
阻塞性肺部疾病
1
气道狭窄
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主要特征是气道发生狭窄,导致气流受阻。
2
气流受阻
气流受阻会导致呼吸困难,呼气时更为明显,并伴有喘息、咳嗽等症状。
3
疾病类型
常见的阻塞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哮喘和支气管扩张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困难
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甚至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肺部弥漫性浸润
肺部出现广泛的炎症和液体积聚,导致肺泡的气体交换功能受损。
低氧血症
由于肺泡气体交换受阻,患者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导致全身组织缺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其特征是气流受限,不可逆转。
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肺泡的交换
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
气体压差
氧气从肺泡的高压区扩散到血液的低压区,二氧化碳则反之。
血液运输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二氧化碳溶解在血浆中,被运输到全身。
肺通气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气体交换
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完成气体交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定义: 定义: 定义
2.种类: 种类: 种类
3.开口:★ 开口: 开口 5、功能: 、功能:
4.结构特点、临床意义:★ 结构特点、临床意义: 结构特点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返回
喉(Larynx) )
述
页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下图 返回
肺(Lungs) )
一、位置、形态:图片 位置、形态: 居胸腔纵隔两侧,右肺宽短、左肺狭长,形似圆锥形, 居胸腔纵隔两侧,右肺宽短、左肺狭长,形似圆锥形, 分: “一尖”—肺尖 一尖” 肺尖 “一底”—肺底 (膈面) 一底” 肺底 膈面) “两面”—肋面:邻肋、肋间肌 两面” 肋面:邻肋、 肋面 内侧面(纵隔面):肺门、 内侧面(纵隔面):肺门、肺根 ):肺门 前缘、 “三缘”——前缘、后缘、下缘 三缘” 前缘 后缘、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页 述
一、气管(trachea): 气管( ): 1.位置:居食管前方,上接环状软骨,在颈部正中、 位置: 位置 居食管前方,上接环状软骨,在颈部正中、 下行入胸腔,在胸骨角平面( 体下缘)分为左、 下行入胸腔,在胸骨角平面(T4体下缘)分为左、右 主支气管。 主支气管。 2.形态:气管衩 形态: 形态 气管隆嵴—气管衩内向上凸的半月状嵴 气管衩内向上凸的半月状嵴, 气管隆嵴 气管衩内向上凸的半月状嵴,是 支气管镜检查的定位标志。( 支气管镜检查的定位标志。( ★ ) 3.分部: 颈部 分部: 分部 胸部 气管切开( 气管软骨环处进行。 气管切开( ★ )—第3-5气管软骨环处进行。 第 气管软骨环处进行 主支气管( 二、主支气管(principal bronchus ): 1.形态、走行: 形态、 形态 走行: 2.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鼻(Nose) )
下图
返回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页
上图 下图 返回
鼻(Nose) )
述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页
页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下图 返回
肺(Lungs) )
述
页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下图 返回
肺(Lungs)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上图1 上图1 上图2 上图2 返回
鼻(Nose) )
述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页 述
喉(Larynx) )
一、位置及毗邻:图片 位置及毗邻: 居颈前部中份,上借甲状舌骨膜与舌骨相连,下接气管。 居颈前部中份,上借甲状舌骨膜与舌骨相连,下接气管。 前面——被舌骨下肌群覆盖 被舌骨下肌群覆盖 前面 后面——咽 咽 后面 两侧——颈部大血管、神经、甲状腺侧叶 颈部大血管、神经、 两侧 颈部大血管 二、喉的软骨: 喉的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会厌软骨 杓状软骨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总 论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页 述
概述
一、组成: 组成: Respiratory Lung ★上、下呼吸道: 下呼吸道: 二、功能: 功能: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下图 返回
喉(Larynx) )
述
页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页 述
喉(Larynx) )
返回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气管与主支气管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页
下页
鼻(Nose) )
述
一、外鼻:图片 外鼻: 二、鼻腔: 鼻腔: 1.鼻中隔: 图片 鼻中隔: 鼻中隔 ★ Little区(易出血区): 区 易出血区): 2.分区: 分区: 分区
图片
鼻前庭:其皮肤富于皮脂腺、汗腺, 鼻前庭:其皮肤富于皮脂腺、汗腺,为疖肿好发处 固有鼻腔 固有鼻腔:外侧壁 下鼻甲(鼻道) 固有鼻腔:外侧壁——上、中、下鼻甲(鼻道) 上 蝶筛隐窝
图片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气管与主支气管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页
返回
述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页 述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页 述
胸 膜(Pleura) )
一、胸腔、胸膜与胸膜腔的概念: 胸腔、胸膜与胸膜腔的概念: (一)胸腔(thorracic cavity):由胸廓与 胸腔( ):由胸廓与 ): 膈围成,分三部分、左右两侧为胸膜腔和肺, 膈围成,分三部分、左右两侧为胸膜腔和肺, 中间为纵隔。 中间为纵隔。 (二)胸膜:为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分脏、 胸膜:为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分脏、 壁胸膜两部分。 壁胸膜两部分。 (三)胸膜腔(Pleura cavity): 胸膜腔( ): 1.定义: 定义: 定义 2.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页 述
肺(Lungs) )
下图
返回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页 述
肺(Lungs) )
上图
返回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图片 二、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 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
支气管树: 支气管树: 支气管肺段(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 支气管肺段(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 ): 组织。一般, 组织。一般,左8段、右10段。 段 段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下图 返回
肺(Lungs) )
述
页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返回
肺(Lungs) )
述
页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返回
鼻(Nose) )
述
页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返回
鼻(Nose) )
述
页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页 述
图片 下页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图片 下页
胸 膜(Pleura) )
述
二、胸膜的分部及胸膜隐窝: 胸膜的分部及胸膜隐窝: 1.胸膜: 胸膜: 胸膜 壁胸膜:膈胸膜、 肋胸膜、纵隔胸膜、 壁胸膜:膈胸膜、 肋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 脏胸膜 2.胸膜隐窝: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处的胸膜腔, 胸膜隐窝: 胸膜隐窝 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处的胸膜腔, 在深吸气时,肺缘也不能伸入此空间, 在深吸气时,肺缘也不能伸入此空间,这些部分 称胸膜隐窝。 称胸膜隐窝。 肋膈隐窝(肋膈窦/角):肋 ☆肋膈隐窝(肋膈窦 角):肋、膈胸膜相互转 折处;为胸膜腔最低部位。 折处;为胸膜腔最低部位。
返回
喉(Larynx) )
述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返回
喉(Larynx) )
述
隔 页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
返回
鼻(Nose) )
述
页
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系统解剖: )
概 鼻 咽 喉 气管与主支气管 肺 胸 纵 末 膜 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