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四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保护环境

第十一课:保护空气

教学内容

1. 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

2. 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了解不同地方空气中的尘埃污染程度不同,并分析原因。

3.从实验的结果中总结出保护空气、减轻空气污染的好建议。

能力培养

1.通过测定空气中尘埃多少的活动,提高动手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一系列的讨论,提高观察、搜集资料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与人合作。

2.培养爱护自然、保护空气的情操。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思考讨论——调查实验——信息收集——分析讨论——表达交流

重点难点

通过调查、实验等探究活动,了解不同地方空气中的尘埃污染程度,并分析原因。

教学准备

材料:投影胶片、纸片、剪刀、油性笔等;

图片:各种空气污染的图片等;

视频:空气污染视频片断,如汽车尾气等;

资料:天气预报中空气污染指数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课本图。

在我们的地球上,有许多发达城市常常见不到蓝天白云。

为什么天空是灰蒙蒙的?

引出探究话题。

二、活动一:尘埃知多少

教师在课前先进行尘埃收集。

尘埃是一种很常见的空气污染物。让我们以尘埃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实验,比较不同地点尘埃的多少,了解当地的空气污染情况。

怎样才能测定空气中尘埃的多少呢?

小组讨论并设计收集尘埃的方法。

利用投影胶片能滞留、吸附尘埃的特点,在某一个时间段对某一地点空气中尘埃的数量进行观测。

交流各小组的设计。

活动:观察教师提前采集的尘埃收集片,统计、记录尘埃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各地点在不同时间段的滞尘量的规律。

活动:选择适当的测量地点放置尘埃收集片。

尘埃的多少与胶片放置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哪里的空气最干净?

如果天气变化了,会有什么效果?

讨论:怎样才能减少空气中的尘埃?

如果要了解空气中的其他污染物的情况,有什么办法?

拓展:阅读资料,了解空气污染指数。

播放“空气污染” 视频。

三、活动二:怎样保护空气

在了解了空气污染的相关知识后,我们要思考怎样保护空气。

调查学校周围的空气质量。

思考:学校周边有没有工厂,学校附近交通状况及绿化状况。

这个活动是学生的一次实践活动,可以进行对所在地区或学校周围空气质量的调查。比如进行学校周围空气质量的调查,进行学校周边的实地考察等。

根据空气污染的特点,设计空气质量调查表,科学系统地对学校周边的情况进行调查和记录。

交流:将设计的表格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空气质量调查表。

如何利用我们的空气质量调查表分析学校的空气情况,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校园和社区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活动: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进行调查,完成相关的数据搜集和资料分析。

将调查情况上传到“小学科学网”进行在线讨论。

四、小结本课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水质调查

教学内容

知道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主要的水污染物。

2.了解不同水质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3.知道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水污染的方法。

能力培养

1.学会运用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

2.学会设计和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3.学会开展实地调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与人合作,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调查研究——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分析判断——表达交流

重点难点

了解不同水质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学会设计和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学会开展实地调查。

教学准备

器材:水桶、烧杯、放大镜、酒精灯。

图片:各种水污染的图片等。

视频:水污染视频片断。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课本图,再现图中的人物对话。

水里有什么?不同水质的水对生物会有什么影响?污水从哪里来?

二、活动一:制定调查方案

导入:要了解水质污染的情况,我们可以对周边的水源进行调查。

介绍教材里“彬彬小组”的调查方案。

思考“彬彬小组”的调查方案,了解调查项目的设计和数据的收集方法,学习设计调查方案。

活动:小组讨论,研究设计水质调查方案,并记录下来。

在组织学生进行制定调查方案的过程中要强调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根据教科书中的调查报告范例,让学生了解设计调查方案所涉及的各项内容及具体项目内容。可介绍调查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以及进行这些项目的先后顺序;介绍调查报告的形式,一般包括文字和图片。

各小组交流调查方案。

根据各组设计的调查方案,完成水质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

说明实地考察和取样的基本方法,注意取水样的位置要具有代表性;取样后,要对水样进行编号和记录。要强调安全意识,在取水样和实地考察时,要求学生不要随意接触污水,注意安全。

三、活动二:水里有什么?

播放“水污染” 视频。

干净的水是清澈透明、无色无味的。

请认真观察各组取回来的水样,是否清澈透明、无色无味?

怎样才能知道水样是否干净而未受污染呢?

活动:小组活动。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气味和水里存在的其他物质,并作记录。

可利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再利用工具(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

可利用酒精灯烘干载玻片上的水样,观察残留物。

在观察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卫生和安全,不要随意直接用手接触污水,实验完成后要洗手。

各小组讨论实验情况。

拓展:水里的物质可能来自哪里?

四、活动三:轮藻的生长变化

教师在课前收集三种水质差异较大的水样(包括没有污染的清水)。

在这几个水样中,哪个水样被污染了呢?用什么方法知道水样受到污染了呢?

小组讨论。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研究观察水污染的方法,并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

小组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法。

各组选择以下一种方法,观察三个水样的情况,并作记录。

1.利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

2.利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