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_2000字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历史作文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历史作文说起汉武帝刘彻,那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他的故事要是讲起来,那真是精彩绝伦。
汉武帝这哥们儿,有着超级大的野心和抱负。
他可不甘心守着前人留下的那点基业,而是一心想要把国家变得更加强大,让大汉的威名传遍四方。
在政治上,他可是个厉害的角色。
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把权力紧紧地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那些诸侯王们,想搞点小动作?没门!汉武帝可不会让他们得逞。
军事方面,那更是汉武帝的拿手好戏。
卫青、霍去病这两位猛将,在他的指挥下,把匈奴打得屁滚尿流。
匈奴人曾经那么嚣张,以为大汉好欺负,结果汉武帝大手一挥,派出大军,让他们知道了厉害。
这一打,不仅保卫了边疆的安宁,还让大汉的威风树立了起来。
经济上,汉武帝也有一套。
他改革币制,搞了些新的政策,让国家的财政变得更加稳定。
老百姓的日子也跟着好了起来,国家有钱了,才能办大事嘛!
文化方面,汉武帝也没闲着。
他推行儒家思想,让大家都有个统一的价值观。
这一招,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团结可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汉武帝也不是完美的。
他有时候脾气不太好,做事情也有点冲动。
但总体来说,他的功绩那是大大的。
汉武帝的一生,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他的雄才大略,让大汉王朝达到了一个辉煌的巅峰。
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抱负、有手段的皇帝形象。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我们说起汉武帝,还是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厉害!。
汉武大帝观后感

汉武大帝观后感引言汉武大帝,即刘彻,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之一。
他是西汉第七位皇帝,也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其统治时间长达54年,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
汉武大帝的英明统治汉武大帝在位期间,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领导能力。
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使汉朝达到了极盛的繁荣时期。
首先,汉武大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改革。
他制定了一套严密的法律体系,完善了刑罚制度和律令法规。
这些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使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汉武大帝实行了开疆拓土的战略,不断扩大了汉朝的疆域。
他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新的贸易通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他还派遣军队攻打南越国,成功将其纳入中国版图。
这些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领土版图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大范围。
此外,汉武大帝还非常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大力推广儒家思想,设立太学,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学者。
他还下令翻译佛经,引进佛教,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这些措施为社会思想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武大帝的贤明治理汉武大帝注重百姓的福利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他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百姓的政策,为人民谋福祉。
首先,汉武大帝改革钱币制度,铸造了稳定的货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商品交易的繁荣。
这为人民提供了更好的经济基础,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汉武大帝关注农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增长。
他实行均田制,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增加农田面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减轻了百姓的税负和徭役。
这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增加了人民对政府的支持。
此外,汉武大帝还开辟了大运河,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商品流通更加便捷,为贸易和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武大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汉武大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改革开放时期的君主,他的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汉武大帝的法律制度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范本。
他的法律体系不仅在汉朝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后来的历史时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看汉武帝作文

我看汉武帝作文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位帝王。
他在位期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经历了一段辉煌的时期,国力得以强盛,文化得以繁荣。
汉武帝思想明晰、胆识过人,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和抱负。
他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使得国家在政治上更加稳定,经济上更加繁荣。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行以法治国,使得社会秩序得以改善。
他还实行了开拓疆土、修筑城池,加强边防的政策,使得国家的领土面积得到了显著的扩展。
在经济方面,他推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得农业生产得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在文化方面,汉武帝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采纳了儒家思想,使得国家在文化上得以繁荣。
他还对文化教育进行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他还大力扶持文学艺术,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的文化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汉武帝在统治期间,还进行了多次对外战争,使得国家的领土得到了显著的扩展。
他还进行了与匈奴的战争,使得中国的北方边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他在统治期间,使得中国的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在政治治国方面,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国家的政治得以稳定和发展。
他提倡法治制度,加强官员的监督,保持社会的秩序。
他还通过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加强了对外的关系。
在他的统治下,国家的政治形势相当稳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帝王,他的统治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思想开明、胆识过人,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使得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经历了一段辉煌的时期,国家的面貌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成为了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大国。
汉武帝无愧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帝王,他的业绩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我看汉武帝作文

我看汉武帝作文汉武帝,即刘彻,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汉朝达到了更加繁荣的阶段。
在《史记》中有一篇关于汉武帝的作文,以下是对该作文的描述和个人观点。
这篇作文以汉武帝的生平事迹为主线,从他的年少时代开始,逐渐展示了他在位期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作文首先介绍了汉武帝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提到他年幼时聪明好学,并且拥有雄才大略。
然后介绍了他即位后的改革举措,包括减少税负、推行和平政策、发展经济等,这些举措都带来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定。
作文还提到汉武帝积极推行儒家思想,尊崇孔子的教诲,使得社会道德风气得到了恢复和提升。
作文总结了汉武帝的治理成就,称他为“至治之皇帝”,对他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和赞扬。
在我看来,这篇作文写得十分出色。
它采用了叙述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了汉武帝的故事,使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他的种种举措和成就。
作文还描绘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况,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汉武帝的改革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作文中融入了儒家思想的引述和评论,体现了作者对汉武帝的思想和治理方式的赞许。
这样的写法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学术性,还让读者对汉武帝的评价更有说服力。
作文的结尾恰到好处,用“至治之皇帝”这样的表述来概括汉武帝的治理成就,既简洁明了又富有激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作文描写了汉武帝的风采和治理成就,对他进行了充分的赞美和肯定。
通过阅读这篇作文,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武帝的伟大和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这篇作文也激发了我对中国历史的兴趣,让我更加想要了解和探索这段华夏文明的辉煌历程。
【一年级作文】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_2000字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11.3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多边形的内角和.2.内容解析本节课是以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为基础,通过组织学生观察、类比、推理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公式.通过多种转化方法的探究让学生深刻体验化归思想,以及分类、数形结合的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材先是通过作对角线探求任意四边形内角和.这个环节,通过自主学习环节的铺垫及学生的现有知识,把未知的四边形内角和转化为已知的三角形内角和来求解,有效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再作对角线探求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找规律探求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这里我增加了一个环节是通过从一个顶点出发作对角线,来达到分割为三角形的目的.从边上、五边形内、外的任意一点出发,与顶点连接,来分割三角形.这个环节我没有直接把方法教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先在学案上自主探索,然后小组合作,探讨,交流,小组汇报展示探索方法.这么做,可以锻炼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后通过例题2的处理:得出六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如果把六边形换成n边形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教学目标(1)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外角等概念.(2)能通过不同方法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并会应用它们进行有关计算.2.教学目标解析(1)学生能正确理解多边形的内角、外角等概念,感悟类比方法的价值.(2)引导学生能够从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出发,通过观察、类比、推理等数学活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公式.通过多种转化方法能深刻体验化归思想,以及分类、数形结合的思想.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对于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导是通过作对角线探求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通过数据的关系得到边数n与分割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出边数与分割三角形个数是n与n-2的关系,从而得到n边形内角和为(n-2)×180°,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化思想,显得更加简洁,明了,易懂.这里我增加了一个环节是通过从一个顶点出发作对角线,来达到分割为三角形的目的.从边上、五边形内、外的任意一点出发,与顶点连接,来分割三角形.这个环节我没有直接把方法教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先在学案上自主探索,然后小组合作,探讨,交流,小组汇报展示探索方法.这么做,可以锻炼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导.四、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导入我们已经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在小学我们用量角器量过四边形的内角的度数,知道四边形内角的和为360°,现在你能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证明吗?2.多边形的内角和如图,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几条对角线?它们将四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可以引一条对角线;它将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因此,四边形的内角和=△ABD的内角和+△BDC的内角和=2×180°=360°.类似地,你能知道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观察下面的图形,填空:五边形六边形从五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它们将五边形分成个三角形,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从六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它们将六边形分成个三角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从n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它们将n边形分成个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从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求n边形的内角和可以将n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来求.现在以五边形为例,你还有其它的分法吗?分法一:如图1,在五边形ABCDE内任取一点O,连结OA、OB、OC、OD、OE,则得五个三角形.∴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180°-2×180°=(5-2)×180°=540°.图1 图2 分法二:如图2,在边AB上取一点O,连OE、OD、OC,则可以(5-1)个三角形.∴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1)×180°-180°=(5-2)×180°=540°.如果把五边形换成n边形,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n边形内角和=(n-2)×180°.3.例题例1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C=180°,求∠B与∠D的关系.分析:∠A、∠B、∠C、∠D有什么关系?解:∵∠A+∠B+∠C+∠D=(4-2)×180°=360°又∠A+∠C=180°∴∠B+∠D= 360°-(∠A+∠C)=180°这就是说,如果四边形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也互补.例2 如图,在六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六边形的外角和.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如图,已知∠1,∠2,∠3,∠4,∠5,∠6分别为六边形ABCDEF的外角,求∠1+∠2+∠3+∠4+∠5+∠6的值.分析: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同与它相邻的内角有什么关系?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解:∵∠1+∠BAF=180° ∠2+∠ABC=180° ∠3+∠BCD=180°∠4+∠CDE=180° ∠5+∠DEF=180° ∠6+∠EFA=180°∴∠1+∠BAF+∠2+∠ABC+∠3+∠BCD+∠4+∠CDE+∠5+∠DEF+∠6+∠EFA=6×180°又∵∠BAF+∠ABC+∠BCD+∠CDE+∠DEF+∠EFA=(6-2)×180°=4×180°∴∠1+∠2+∠3+∠4+∠5+∠6=2×180°=360°这就是说,六边形形的外角和为360°.如果把六边形换成n边形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对此,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如图,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A出发,沿多边形各边走过各顶点,再回到A点,然后转向出发时的方向,在行程中所转的各个角的和就是多边形的外角和,由于走了一周,所得的各个角的和等于一个周角,所以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4.课堂练习课本24页练习1、2、3题.5.课堂小结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n边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度?6.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1.3第1,3,5,7,10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十边形的内角和为( ).A.1 260° B.1 440°C.1 620° D.1 800°【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掌握程度,要特别注意对公式的理解记忆.2.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是60°,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__边形,它的内角和是_______度,外角和是__________度.【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要注意审题.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 440°,则它的边数为__________.【设计意图】本题是告诉内角和求边数,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整体运用.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1,∠2分别是∠BCD和∠BAD的邻补角,且∠B +∠ADC=140°,则∠1+∠2等于( ).A.140°B.40°C.260°D.不能确定【设计意图】考查四边形的内角和与邻补角问题,解题时需要综合考虑,或许有更好的方法.。
2024年汉武大帝观后感

2024年汉武大帝观后感《汉武大帝》是一部描绘了汉朝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历史剧。
作为这部剧的观众,我深受感动和震撼。
这是一部展现了汉武大帝开创治世盛世的伟大历史人物形象的作品,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对于历史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剧中,汉武大帝的形象呈现的非常立体,他被描绘成一个谋略高强、勇武机智的英明君主。
从最初的年少登基,到后来的独断狂妄,再到最后的英武宽容,大帝的性格与心态的转变让我对他的评价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他可以说是一个充满矛盾但又富有智慧的人物。
一开始,他年少登基就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但他坚定地保卫了自己的皇位。
他通过废黜权臣,削弱外族势力,使自己的统治更加巩固。
他大力推行改革,开创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制度,统一了文字,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他还实行了严格的法律制度,提倡治国有法、安民有德,为后代君主留下了良好的治国经验。
然而,大帝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出独断专行的一面。
他盛产在军事方面,尤其是对匈奴的进攻,他表现出了过于自信的一面。
他一度将匈奴军队逼入绝地,但最终由于轻敌和过度依赖外姓将领,导致战争失败。
这段历史让我看到了人在力量强大之际也容易陷入骄横和自负的状态,并最终导致失败。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大帝开始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和方法。
他开始倾听臣子的建议,聚集智慧,组织统一的军队,最终成功地击败了匈奴,并使中国领土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张。
这段历史让我明白,一个伟大的人物并不是一直都无所不能,他们也会犯错误,但他们能够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在后来的征程中更加成熟和坚强。
大帝的胆略和智慧也体现在对待各方势力的方式上。
他在外交上灵活机智,与匈奴的联姻、消除内外矛盾等一系列举措都表明他作为君主的精明和策略。
他保持开明的国策,在治理国家时崇尚文化,推崇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中国的繁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最让我感动和敬佩的是大帝的仁爱之心。
在剧中,他对待臣子和百姓都非常宽容和仁慈。
我看汉武帝作文

我看汉武帝作文汉武帝,即刘彻,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皇帝。
他于公元前141年出生,公元前124年即位,统治了长达54年之久,直到公元前87年去世。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君王,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和决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武帝在位期间,首先进行了一系列政治上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豪强的势力。
他实行了严格的选官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贤能之士,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并且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考核和晋升制度。
他还设立了丞相和御史台来监察官员的行为,保证政府的稳定和廉洁。
汉武帝对外战争也进行了多次,以扩张国土和加强国力。
他发动了对北匈奴的战争,成功地击败了匈奴,巩固了边疆的安全。
他还向南方发起了战争,征服了越南地区,为后来的南方地区的发展和统一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方面,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改善人民的生活和促进国家的繁荣。
他推行了农业发展政策,鼓励农民种植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他还修建了大量灌溉工程和水利设施,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
他还推行了铸币和开凿运河等经济措施,促进了贸易和交通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汉武帝还注重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他委派人员编纂了一部历史巨著《史记》,并且鼓励学者进行研究和撰写著作。
他还推行了学校制度,普及了教育,并且广泛征集各地的文化艺术作品,使汉族文化得到了高度发展和繁荣。
尽管汉武帝在位期间有一些争议和错误的决策,但他是一位杰出的君主。
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加强了国家的实力和统一,为后来的东汉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被后世称为“武帝”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他的事迹和贡献将被后人永远铭记。
汉武帝简介作文

汉武帝简介作文
汉武帝简介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汉武帝简介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汉武大帝是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到87年),是唐朝第七个皇帝,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刘邦的曾孙。
此人性情豪放,文武双全,把匈奴打得不敢侵犯!雄才大略,使得汉朝成为那时候最强盛的`国家。
西汉最有名的帝国,罗马帝国都不敢侵犯。
刘彻被立为太子的时候七岁,12岁当皇帝,在位54年之久!继位之初,刘彻就巩固了自己的皇权地位:大批的赋税都减轻了,使得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同时他还继承了父亲汉景帝的谋略。
他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年号的皇帝。
汉武帝葬于茂陵,庙号世宗。
我觉得汉武帝真是一代明君,给人们做了那么多好事!
妈妈后记:了解历史小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武大帝_2000字
“尊儒兴学,悉延百家,整顿朝纲,统一王权,改革官制,抑制相权,平定叛乱,改革分封,打击割据,亲统兵权,改革军制,严明赏罚,扩军、禁军,军队改制”是汉武帝登位后的经历。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呢?
武帝生前朝臣对他的举措争论就很激烈。
武帝去世不久,昭帝始元六年(前81)召开的盐铁会议上讨论武帝时盐铁专卖,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的讨论分成了两派,从民间来的贤良文学全面否定了这点。
光禄大夫夏侯胜说:“武帝虽然有攘四夷广土开域之功,然而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侈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游离,物故者半。
又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蓄积至今未能恢复,无德泽于民……”。
元帝时,贾谊曾孙贾捐之又说:“……。
当此时,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鄣郭,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没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
淮南王盗写虎符,阴聘右士,关东孙勇等诈为使者,是皆廓地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
”
这样看来,武帝似乎被否定了,然而,这只是单方面的认识。
汉武帝时期,武帝实行了不少创新之举,有的是吸取历
史上的经验教训而创设的,有的是根据当时的需要而创设的。
这些创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术政策方面,秦始皇尊法而“焚书坑儒”,而汉武帝深知,治国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尊贤任能。
墨子有言:“尚贤者,政之本也。
”因此在建元元年(前140)冬十月,武帝便诏令丞相,御史等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国家在太学设儒家王五经博士,提高了儒学地位,同时又“悉延百家”。
形成了尊儒术而又兼用百家。
这一点奠定了中国以后封建社会学术思想格局。
不仅如此,武帝对西域胡乐,魔术的传入说明在文化上也通过开放、发展,壮大自己。
在政治制度方面。
周代重德治,秦始皇“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法。
”汉武帝则是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以严刑峻法治国,二者实用,恩威并举。
《汉书-元帝》记载汉宣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土霸王道染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而这种体制汉武帝是主要的创始者与完成者。
并且此制对后世影响巨大,以后各个朝代化一般均是二者兼用的。
这是既有社会的需要,也有历史继承和发展的逻辑规律在内。
一下割断历史,一切从头开始是不行的。
秦始皇废先王之道,要割断历史传统,结果使秦朝短命而亡。
汉武帝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既施仁义又重法治国,他成功了。
汉武帝对
官史来源泉多元化。
汉武帝尤为突出的是用人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挑选出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
后来随着大统一局面的出现又从少数民族选拔人才当官,武帝的“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
”州部察史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没使绝国者的选材料准,后来就变成科举制度与历史传统。
如果与印度古化的种姓制度,欧洲领土制下的世袭官史制度相比,不难看出这正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史的优点和特点。
武帝时社会上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有的主经济、个体农民经济,工商业者的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
武帝虽非国有经济的创始者,然而汉武帝时期国有经济成分却大大扩大和增强。
如元鼎二年,国家垄断铸钱,钱的五铢钱质量较好,对稳定物价和发展经济起了积极作用,再如边郡的养马与农田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这就说明了这一点。
武帝的统一为现代中国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在北方击败了强敌匈奴,在西方取得了三十六国,在西南恢复庄跻滇国的旧业,在南方消灭了南越赵氏的割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平定南越后,武帝首次在海南岛设立珠崖,檐耳两郡,在今越南境内设立了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
实行“一国两制”,汉武帝有宏大理想,他想着要“德润四海,泽臻草木”,“德”就是说,他想施德政,使恩泽洋溢流于四方,延及草木与群生。
既然如此,他自然要使自己的恩泽达到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
这除了表现在尽量用招徕的办法让四夷卧服,优待归降的如匈奴浑邪王及其下属等之外,实行一国两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武帝平定南越、西南夷,羌人之后,采取“以其故俗治”的方针,对匈奴浑邪王降汉的部众也采取了因其故俗为属国的方针。
对西域各国民也是如此。
如乌孙老的昆莫的子、孙为昆莫,要妻其后母、后祖母,为此元封六年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
这在历史上是首次,宣帝对汉与乌孙联军大破匈奴。
这些事实说明汉武帝实行一国两制在汉朝统一中国的过程中确定起了重要
作用,对中国后世的影响也是无法忽视的。
汉武帝一方面有巨大的历史功绩,另一方面又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前者是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之上。
如果着眼于他给当时人民带来的痛苦,从“民为邦本“的观点出发就消极多了。
我们来看一看历史的评价吧。
东汉末年应劭打破朝代的界限,从中国历史的发展出发说:“高祖践祚,四海之安。
世宗(武帝)攘夷辟境,崇演礼学,制度文章,冠于百王矣。
曹植赞汉武帝说:“世宗光光,文武是攘,威震百蛮,
恢拓土疆,简定律历,辨修旧章,封天禅土,功越百王。
”
夏曾佑在其所著《中国古代史》中说:“有为中国二十四朝之皇帝者,秦皇,汉武帝是也。
”
……
汉武帝反击匈奴,外事四夷,虽给当时民众来灾难与痛苦,却换来了后世边境的安宁,也就是说,不能因为汉武帝的活动给当时人民带来的痛苦而否定他给后世带来的好处。
伟大的成功是要付出代价,因此我可以肯定地说他的功大于过,汉武帝是被历史肯定的。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几乎戎马一生,身经百战,经过历史的考验与筛选,坚忍不拔,终于成就了一世英名雄才伟略的汉武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