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室重构和舒张功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

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

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比索洛尔是一种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慢性心力衰竭的β受体阻断剂。

它通过抑制β受体的活性,降低心率和血压,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

本文将分析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高血压和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而左心室重构作为这两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左心室重构包括左心室肥厚、扩张和几何形态改变等,这些改变导致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受损,加重心脏负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针对左心室重构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方面,比索洛尔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左心室重构。

研究表明,比索洛尔可以降低左心室负荷压力,减少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减轻左心室扩张,改善左心室舒缩功能。

比索洛尔还可以改善心脏的代谢和能量利用,促进心脏重构的逆转。

这些作用使比索洛尔成为治疗左心室重构的有效药物。

比索洛尔还可以通过改善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心脏前负荷等机制,进一步改善左心室重构。

研究表明,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再入院率,提高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

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心室重构具有显著的影响。

它可以通过降低心率和血压,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逆转左心室重构,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再入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比索洛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随着对比索洛尔治疗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和深入了解,相信它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成为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之一。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浆B型尿钠肽的影响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浆B型尿钠肽的影响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浆B型尿钠肽的影响发表时间:2012-12-04T11:54:41.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0期供稿作者:梁国钦(通讯作者) 戴兆燕廖华[导读] 本研究为明确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疗程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梁国钦(通讯作者) 戴兆燕廖华(广东湛江人民医院 524037)【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0268-03 【摘要】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不同干预时间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及血浆B型尿钠肽水平的影响。

方法纳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54)和中药治疗组(n=66)。

所有患者均根据心衰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药物,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4粒,每日3次)治疗。

在治疗前、治疗后4w、治疗后8w和治疗后12w,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计算峰值速度比值(E/A值)评价两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

结果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治疗4w、8w 和12w LVEF、E/A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随着疗程的延长,中药治疗组LVEF、E/A比值不同程度升高,血浆BNP水平不同程度降低。

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8w能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提供了研究基础。

前言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由于其反复加重、易恶化、预后差而成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危重症之一。

目前现代医学以休息、强心、利尿、逆转心室重构、扩冠、营养心肌等治疗为主,但仍不能阻止病情进展和提高生存率[1]。

因此,寻求常规治疗以外的多途径综合治疗将是慢性心力衰竭防治的未来方向。

培本强心颗粒治疗慢性心衰(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培本强心颗粒治疗慢性心衰(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培本强心颗粒治疗慢性心衰(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通过心脏功能减退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缺血缺氧。

其病因复杂多样,其疾病类型又可细分为多种不同的证候类型。

其中阳虚血瘀证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并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较为常见,长期以来一直是治疗的难题。

培本强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多种中药药材以一定比例配伍而成。

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参、黄芪、山药、当归、桃仁等,具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增强心肌收缩力等药理作用。

据临床研究报道,培本强心颗粒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心功能指标,尤其对阳虚血瘀证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该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培本强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口服培本强心颗粒,对照组患者口服安慰剂,每日三次,每次10g,持续治疗12周。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脏负荷明显降低,心肌收缩力明显增加。

治疗组患者的体力活动能力明显提高,心慌、气促等症状明显缓解。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液指标和内环境指标(如白蛋白、乳酸、总胆固醇等)也有所改善。

对于安全性评价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说明培本强心颗粒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患者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培本强心颗粒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缓解症状,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由于样本量较小,研究的随机性和盲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为阳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目的分析在CHF患者中应用芪苈强心胶囊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HF患者78例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均常规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做比较。

结果用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心功能和心力衰竭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在治疗CHF患者中疗效显著,可广泛推广应用。

标签:芪苈强心胶囊;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气促、双下肢水肿、端坐呼吸以及上腹胀满等症状,该病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1]。

致病原因是由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无法满足机体血流需求所致。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疗效,我院给予CHF患者使用芪苈强心胶囊用药方案,具体应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CHF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用药方案不同。

观察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68.4±9.4)岁;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7.5±9.1)岁。

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且均符合CHF诊断标准。

排除急性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以及其他重症患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给予所有患者常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扩血管、利尿、强心等短期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治疗方式。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静脉滴注,1次/d,每次120 mg。

观察组亦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口服,3次/d,每次4粒。

用药2个月后对疗效进行观察。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舒张性心衰40例临床疗效观察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舒张性心衰4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临 床 研 究
C l i ni c a l I e s e a r c h
7 0・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e y

2 . 3 两组患者血浆 B N P浓度 比较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 血浆 B N P水平 进 行 测定 ,治疗 前 两 组 无 明显 差 异 ( P> 0 . 5) 0 ,治疗后观察 组血浆 B N P浓度明显小 于对 照组 ( P< 0 . 0 5 ) ,详见表 3 。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 B N P浓度比较表 ( 4 - S 。p g / m 1 )
பைடு நூலகம்
( P> 0 . 0 5 ) ,具 有 可 比性 。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0 . 0 5 。 1 .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 医治疗 ,包括积极控 制 3 讨 论 血压 、稳定血糖 、治疗 基础 疾病 以及合并 症 ,控制房 颤 心 对于慢性 心衰 患者 的治 疗原则 为防 止和延缓 心衰 的发 率和心律 以及改善 左心 室舒张 功能等 ,药 物 的应 用主要 包 括 贝那普 利 ( 1 O mg / d ,1次/ d ) 、美托 洛尔 ( 1 2 . 5 m g / d ,1 生 ,阻止 心肌损 害 的进一 步 加重 ,改 善 患者 的临床 症状 , 次/ d )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 上加用芪 苈强心胶 囊 ( 石 家庄 提高其预后 ,降低 死亡 率。舒 张性 心衰 患者 的心脏容量 和 以岭药业股份有 限公 司生产 ;国药准 字 Z 2 0 0 4 0 1 4 1 )治疗 , 负荷量增 加 ,心室肌受 到牵张 后室壁 压力增 大 ,导致血 浆 N P浓度增高 ,且心衰越严 重 ,血浆 B N P浓度越 高 ] 。 4 次 ,3次/ d 。两组患者 均连续 用药 1个 月后 对疗效 进 B 临床西医对 于舒 张性 心 衰的 治疗 包括 利尿 剂 、A C E I 、 行判定 。 A R B、8受体 阻滞剂等药 物 的应用 ,但 是其疗 效并不理想 , 1 . 3 观 察 指 标 对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的血 浆 脑 钠 肽 ( B N P ) 水 平 进行 测定 ,并 对 治 疗 后 的临 床 疗 效 和 中 医 证 候 近年来中西医结 合 治疗舒 张 性心 衰患 者 的方法 逐 渐普及 。 芪 苈强心胶囊 是临床上用 于治疗慢性 心功能不全 、高 血压 、 进行 观察 比较 。 冠心病 、心血管 内科 的常用处 方药 ,其 药理作 用表现 在可 1 . 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 :I 临床症状完全缓解 ,心功能 改善 达到 2级 以上 ;有 效 :临床 症状基 本缓解 ,心功 能改 增加患者的心肌 收缩力 ,心输 出量 以及 肾血流量 等 ,并 降 善1 级 以上 ;无 效 :临床症 状无 缓解或 甚至 加重 ,心 功能 低心室壁厚度和心脏指 数 ,降低血 管 紧张素 Ⅱ和醛 固酮水 改善不足 1 级 。② 中医证候疗 效判定标 准 显效 :临床主次 平 ,减轻心室重构。 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对 应 用 常 规 西 医 治 疗 的对 照 组 和 在 症疾 病消失 ,证 候积分 减少 ≥7 0 % ;有 效 :临床 症状 明显 好转 ,证候积分减少 7 0 %~ 3 0 %;无 效 :证候 积分减 少 <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 苈强 心胶囊 治疗 的观察组 进行 比 较 ,观察组 的总 有效 率 明显 大 于对 照 组 ,且 治 疗 的血 浆 3 0 %或甚 至加重 。 N P浓度 明显小 于对 照组 ( P<0 . 0 5 ) 。综上所 述 ,在常规 1 . 5 统计学方法 应 用 S P S S 1 6 . 0系统软件统 计分析 资料 , B 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芪 苈强 心胶囊 治疗舒 张性心 衰患 者 计 量 数据 采用 ( ±s ) 表 示 ,并 应 用 检 验 ,P < 0 . 0 5为 疗效确切 ,可 明显 改 善患者 的临床 症状 ,提 高患 者预 后 , 差 异 具有 统计 学 意 义 。 同时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 临床借鉴 。 2 结 果

参芪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参芪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临床症 状 、 左 室收缩 末期容 积 ( L V E S V) , 左 室舒 张末期 容积 ( L V E D V) 、 左 室射 血分数 ( L V E F ) 、 血 浆 N端前 脑钠 肽 ( N T — p r o B N P ) 与肿瘤坏死因子( T N F 一 仅 ) 比治疗 前明显改善 , 且 明显优于对照组 , 并有 显著性差 异( 尸 < 0 . 0 5 ) 。 对照组治 疗后临床疗效 、 左室收缩末期容 积( L V E S V) ,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 L V E D V) 、 左 室射 血分数 ( L v E F ) 、 血浆 N端前 脑钠 肽( N T — p r o B N P ) 与肿瘤坏 死因子( T N F 一 ) 也有明显改善 ( P < 0 . 0 5 ) 。结论 参 芪强心胶囊治疗心 衰能改善心衰 患者
细 胞凋 亡 , 参 与 和加重 心室 重构【 1 】 。肿瘤 坏死 因子在
心衰 的发生 发 展 中有 重要 的意义 , 其 增 高是 心 衰 晚
《 实用 内科 学 》 诊 断标 准 人 选[ 2 1 。把 患者 随机 分 为 2 组, 治疗 组 4 0例 , 男 1 9例 , 女 2 1例 , 年龄 4 0 ~ 8 0 岁, 平均 6 2 . 5岁 ; 病程 1 ~ 2 0年 , 其 中高血 压 心 脏 病 1 2例 ,缺 血性 心 肌 病 l 3例 ,风 湿性 心 脏瓣 膜 病 5
Hale Waihona Puke 心功 能 损伤 的严重 程 度 , 作 为 临床 监测 心 衰 变化 的 指 标 而应 用 于 临床 。本 研 究 通 过 观 察 患 者 在 常规 应 用抗 心力 衰竭 药物 治 疗 的基 础 上 , 给 予参 芪 强 心 胶 囊 治疗 , 观 察 治疗 前 后 血 浆 N端 前 脑 钠 肽 、 肿 瘤

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

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

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身体各部分的一种疾病。

而左心室重构则是高血压患者中的常见并发症,它是指由于持续受压力负荷作用,左心室壁呈现出增厚和扩大的状态,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比索洛尔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和心衰治疗中的药物,今天我们将对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比索洛尔的药理作用。

比索洛尔是一种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它能够通过阻断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对心脏的影响,减少心脏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从而达到降低心率和收缩压的作用。

比索洛尔还能够通过减轻心肌的肾上腺素能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并且具有抗心律不齐的作用。

针对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比索洛尔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

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比索洛尔的患者,其左心室壁肥厚和扩大的程度明显减轻,左心室功能得到改善,心脏负荷也随之减轻。

这主要是由于比索洛尔能够减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轻心肌的氧需求,从而延缓心肌细胞的肥大和壁厚,减少左心室扩张。

比索洛尔还能够通过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减少心室舒张末压,改善左心室的舒张功能,从而减轻左心室的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降低左心室肥厚和扩大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比索洛尔虽然对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在临床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不良反应。

比索洛尔对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可能会引起心功能恶化,因此需要慎重使用。

比索洛尔在降低心率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比索洛尔在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疲劳、运动耐受力下降等不良反应,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和及时处理。

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

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

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比索洛尔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高血压和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它通过调节心脏的功能起到降压和改善心脏收缩功能的作用。

而左心室重构是一种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它在心血管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比索洛尔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进行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左心室重构的概念和意义。

左心室重构是指在心脏肌肉受损或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心脏肌肉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过程。

它通常包括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扩张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减弱。

左心室重构可以是一种自适应的生理性改变,也可以是一种病理性的改变。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左心室重构往往伴随着心肌肥大和心脏功能的下降,加重了心脏负荷,加速了心力衰竭的发展。

减轻左心室重构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一项名为CIBIS-Ⅲ的研究显示,比索洛尔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左心室负荷和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从而减轻左心室重构。

MERIT-HF研究也证实了比索洛尔可以减少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负荷,降低左心室负荷指数和左心室舒张末压,改善心室功能和结构。

这些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比索洛尔可以通过减轻心脏负荷和改善心脏功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重构产生积极的影响。

除了临床研究的证据,实验室研究也揭示了比索洛尔对心肌细胞和心肌结构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比索洛尔可以抑制心肌肥大和纤维化的发生,减轻心肌细胞的过度增生,改善心肌结构,从而减轻左心室的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这些实验室研究结果为临床研究的结果提供了进一步的机制解释和支持。

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心室重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减轻心脏负荷和改善心脏功能,改善了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临床应用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室重构和舒张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01-10T13:40:41.4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作者:樊丹
[导读] 同时强心颗粒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验中观察组患者总评分远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

(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徐州 221009)
【摘要】目的:探讨强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对患者心室重构的抑制和心脏功能的改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CHF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强心颗粒治疗,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功能和心室重构情况,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脑钠肽(BNP)水平变换,以及治疗的有效性。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功能(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EVD)、左室收缩末内径(LEVS)、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E峰与舒张末二尖瓣血流速A峰的比值(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项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远高于对照组的62.5%,χ2=5.230,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强心颗粒治疗CHF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强心颗粒;心室重构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144-03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于患者心室、心房受累使得收缩、舒张功能发生障碍,无法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引发静脉血液淤积,动脉灌注不足所形成的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

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CHF患者数量已达到2000万以上,跟踪随访资料显示其5年内的生存率与癌症患者基本一致,因此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2]。

传统中医治疗CHF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强心颗粒是一种经现代制药技术将经典验方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药物,本文则主要分析强心颗粒在CHF 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80例CHF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40例,男女比例为25:15,年龄在45~80岁间,平均为(53.6±2.7)岁,NYHA-Ⅱ级为18例、Ⅲ级16例、Ⅳ级6例;观察组患者40例,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在42~77岁间,平均为(54.2±2.4)岁,NYHA-Ⅱ级为14例、Ⅲ级18例、Ⅳ级8例。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NYHA分级心脏功能在Ⅱ-Ⅳ级者,实验前均采用常规疗法治疗≥2周时间,LVEF<40%者;排除标准:不愿配合本次实验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患者等[3]。

1.3 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行常规疗法,即使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肾素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口服地高辛治疗,剂量为0.75~1.25mg/d。

观察组:该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颗粒(生产厂家: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141),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

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使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LVEF、LVED、LVES和E/A水平的变化。

1.4 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的内容进行疗效评价,显效;即治疗后患者心功能为Ⅰ级或改善幅度超过2级,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即患者心功能改善幅度在Ⅰ-Ⅱ级之间,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在治疗后无改善现象。

(2)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护士hs-CRP、BNP、LVEF、LVED、LVES和E/A指标变化情况。

(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分别从患者体力限制、症状改善、情绪和社会限制等维度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得分越低则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实验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用t检验,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χ2=5.230,数据差异显著,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共有效率对比[n(%)]
注:*表示治疗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上至下,t=3.864,t=3.456,t=3.552,t=4.787,P<0.05
2.3 治疗前后hs-CRP、BNP水平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2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详见表3所示。

表3 治疗前后hs-CRP、NT-proBNP水平变化
3.讨论
CHF是器质性心脏病继发的泵功能衰竭、血液循环阻碍以及神经体液改变的综合征,心室重构是导致心力衰竭的根本原因,主要的病理表现为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基因再表达,细胞凋亡和坏死等,因此临床治疗的原则即抑制和改善心肌重构现象从而缓解和避免心衰的发生与进展[4]。

临床研究发现心肌重构的主要原因是交感系统(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简称RAAS)系统被激活,该两个系统能够相互刺进从而促使病情的发生和进展[5,6]。

西医常规治疗方案主要使用β-受体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药物缓解症状,但是该种方案的远期疗效无法满足要求。

传统中医在治疗心衰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辨证论治着手分析病情,中医理论认为心衰竭是“心气虚乏”之症,因气机不足导致经络瘀阻不畅,日久结聚而络息成积。

强心颗粒中包括黄芪、葶苈子、人参、丹参、附子等中药材,具有益气温阳、利水消肿、通络活血效果,能够迅速缓解因阳气虚乏、络瘀水停所致的心脏疾病。

相关研究表明[7],对患有心衰的大鼠使用强心颗粒后3个月,病鼠的心脏功能和心室重构情况均明显改善。

本次实验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远高于对照组的62.5%。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心脏功能指标(LVEF)和心室重构指标(LVED、LVES)评价,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LVED、LVES的抑制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BNP是由心室分泌的多肽激素,其由3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直接参与到心脏排钠、心脏血管收缩等活动中,其稳定性相对较高,且半衰期较长,因此通过测定该指标能够准确了解治疗预后效果[8]。

此外,炎性反应是CHF直接
发病的原因之一,而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能够了解患者机体炎症程度[9,10],本次实验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NT-proBNP和hs-CRP指标均显著下降,由此可知强心颗粒能够缓解心脏负荷和炎性反应。

同时强心颗粒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验中观察组患者总评分远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CHF患者采用强心颗粒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欧,柳威,赵英强,等.强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8):1662-1663.
[2]杨菊美强心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48例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0):142-143.
[3]唐娜娜,曾滨,李林.刘中勇运用补肾启枢强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经验[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1):17-18.
[4]林家茂,郭伟星,王营.强心颗粒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兼血瘀水肿证大鼠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5):583-589.
[5]李舒,刘凤岐,马丹,等.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07):596-598.
[6]郭丽芬,晏凯利.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肽Ⅱ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5,34(2):208-210.
[7]丁震环,赵松伟,史敏,等.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通络膏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6,
15(11):1187-1190.
[8]李华.益气强心膏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8):57-58.
[9]史珍珍.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心室重构的抑制作用[J].临床研究,2015,10(11):70-71.
[10]马利平,靳宏敏.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NT-proBNP和hs-CRP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5):2836-28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