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文字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语音与文字(语音)

第二章 语音与文字(语音)

2、音强: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
振动幅度大小。振幅越大,声音越强,反之 则越弱。振幅是指发音时物体振动的幅度。 振幅的单位是分贝。 音强有时可以用来区别意义。汉语中的轻重 音就是以音强作为其主要特征来区别意义的, 例如:“孙子”重音在前,轻声在后,则表 示是“儿子的儿子”;而前后都读重音,则 指古代的军事家孙武。

射 竹 收 充 商
只 生 赏 实 终
水 熟 支 伤 失
世 十 石 示 照
春 伤 置 中 周
乘 受 士 式 招
船 常 着 注 超
翅 织 出 属 首
战事 执照 政治 真主 支柱 主张 忠诚 潮湿
注视 阐述 尝试 施展
著述 长寿 商场 时常
战场 车床 上涨 展出
重视 衬衫 奢侈 视察
专制 成熟 设施 输出
第二章 语音与文字
第一节 语音的性质及现代汉语语音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
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 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载 体。 (一)物理属性 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 慢。振动得快,音高就高,反之音高就低。 2)物体振动快慢由发音体的形状决定。其表现如 下: 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 音高低。 小的、细的、薄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快, 音高高。 3)音高是由频率决定的 4)人可以通过调节声带的松紧改变音高

第二节
普通话语音系统
21个声母,39个韵母
一、声母
普通话有21个声母:
b
p m j q x
f d t n l zh ch sh r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二章 文字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二章 文字
11
三、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由于汉字有上述的三个特点,用它来记录汉语时,就不能完全同汉 语相符合,汉字和 汉语就形成了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汉字不能直接地明确地表示汉语的词或语素的读音 (二)汉字和汉语里的词不能完全相对应 (三)同一个词有时可以用不同的汉字来表示,这就形成了一大批音、 义全同而字形 不同的异体字 (四)同一个音节,为了表示不同的义而用不同的形来表示,于是形 成了一大批形、 义全异而音同的同音字
12
四、汉字的历史功绩
(一)汉字记录、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主要是靠汉字记载下来的。汉民族的文化 历史悠久 ,记载古代文化的文献典籍异常丰富,这是一份珍贵的遗产,现在它已成为 中华民族和全世 界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二)汉字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书同文”,统一了文字。有了统一的文字,就有了统一的 书面语 言。这种统一的书面语言,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居住地广、方言复杂的民 族大家庭的成 员,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量,由此可见,汉字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 统一和约束方言等方面所产生的一种精 神力量、凝聚力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三)汉字在同兄弟民族交往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语、汉字现在不仅仅是汉族人民通用的语言文字,也是汉族人民同兄弟民族交际的 工具 (我国的兄弟民族为了同汉族人民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也在学习和使用汉字)。 同我国相邻 的朝鲜、韩国、越南、日本也都使用过汉字,现在日本还用部分汉字配合 在一起记写日语。汉字也是联合国法定的六种工作文字之一。因此,汉字在促进我国 对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方面都曾发挥过并将继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返回
9
巫、史这一类人在使用文字的过程中,除了整理已有的一些文字,还会因实 际需要不断添造 一些新文字。这样,约定俗成,渐渐形成了文字的体系。因 此汉字绝不可能是由某一个人或 几个人创造的,它同其他文字一样,是人类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伟大 创造。为什么传说汉字是仓 颉创造的呢?我们推想仓颉可能就是巫、史一类的人物,并且创 造 文字是一 件了不起的大事,于是就把仓颉推出来作代表,而且把他神化了,因此出现 了种种 类乎神话的传说。 汉字产生的确切年代,现在还不能断定。从考古研究的资料来看,汉字 的历史可以远溯到 五 六千年之前。1952年在西安东郊半坡村氏族文化遗址 (即通常说的半坡文化)发现的陶器上, 共有二三十种重复出现的符号,人们 认为这些可能就是汉字的前身。现在能够看到的最古的 成批 的汉字资料,是 商代后期的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大约有3500个汉字。从文字结构来 考察, 除了象形以外,会意、形声、假借等方法都已经应用,可算是基本成熟的文 字了。这 种文字,距离现在也已有3000多年了。在汉字形成的历史过程中, 从原始文字演变为商代的 相当发达的文字的具体途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第二章文字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文字试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试题库〔文字·试题〕一、填空题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_____,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

人类有了文字,就空破了语言在______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_______。

2、文字是在______的根底上产生,依附于______而存在的,不记录______的任何图形、符号都不是文字。

3、汉字是记录汉语的______,它是______的结合体,是汉族人的先人在长期的______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4、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_______的文字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_______年前。

距今有______年的甲骨文,已是一种相当做熟的文字了。

5、文字是为了知足日趋复杂的交际的需要,在原始的图画记事的根底上,人们______创造出来的,我国历史上流传的汉字是_______一个人创造出的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6、世界上的文字根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文字,一类是______文字。

汉字是_______体系的文字。

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又被称为是______文字。

7、现行汉字绝大局部是形声字。

若是依照组成形声字的偏旁的作用来划分,现行汉字可以称为______文字。

8、汉字对邻国的文字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_______等国过去都借用过汉字记录自己民族的语言,至今,______等国家还在利用汉字。

9、联合国把我国的标准汉字作为工作用的_______种文字之一,汉字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0、汉字产生以来,在不断的演变进程中,出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和______、______等字体。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________。

11、甲骨文是指______时期刻写在_________上的文字。

金文主要指_____时期铸或刻在_______上的文字。

1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______。

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______国的文字,一般以___和_______为典型代表。

现代汉语 第二章 文字

现代汉语  第二章 文字
第二章 文字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出之为文字, 文字者,所以为意声之迹也。
——陈澧《东塾读书记》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 ·木经训》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易 ·系璋下》
目的要求:
1.了解什么是汉字,汉字的起源 2.掌握汉字的特点和作用 3.了解汉字的前身有哪些形体 4.掌握现行汉字的具体类型和特点 5.掌握汉字的结构单位及笔画、部件的组合方式 6.掌握汉字造字法类型及各类型的具体含义、种类 7.了解掌握汉字整理和规范化的措施 8.掌握已规范整理过的汉字及类型
(三)会意
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 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会 意者,比类合谊,以见为㧑,武信是也。”
会意字有异体会意字、同体会意字两类。
• (四)形声
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 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形声者,以事为 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字的形旁大都是象形字。 形声字类型:
笔顺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三、造字法
汉字的造字法指汉字的构造方式。一般来讲, 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
•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 用字法:转注、假借
• (一)象形
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象形 者,画成其形,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 四、汉字的信息处理
第五节 使用规范汉字
一、掌握整理过的汉字 二、纠正错别字
谢谢!
• 汉字具有哪些特点 • 汉字的作用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现形汉字的前身 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 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 行书等辅助性字体。

第二章 楔形文字法

第二章 楔形文字法

第二章楔形文字法第一节概述一.概念——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西亚幼法拉底与底格里斯两河流域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当地居民使用的奴隶制法的总称。

二.历史沿革1.分散的习惯法时期(公元前30世纪初——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三十世纪初,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相继建立起一批奴隶制城市国家。

当时城邦国家的基本特点:(1)国家机构仍带军事民主制性质(2)奴隶制度还不够发达(3)土地基本上公有(4)家庭制度方面男女绝对不平等2.文法的初期发展阶段(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8世纪)——国王乌尔纳姆统治时期制定《乌尔钠姆法典》,这是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也为两河流域文字法的发展开创了法典化的新时代。

成文法的优点有:易于承传;法律的高度统一;高度权威,由国王颁布3.全盛时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十九世纪,阿摩利人建立的古巴比伦王国兴起,统一两河流域。

公元前十八世纪,汉莫拉比统治时期制定《汉莫拉比法典》,成为流传至今的楔形文字法中最完整的一部成文法典。

4.萧条和衰落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595年,巴比伦第一王朝为奴隶制国家赫梯所灭。

楔形文字法从此走向衰落,但一直适用到公元前三世纪波斯帝国统治时期。

三.基本特征1.直接特征由楔形文字篆刻2.结构特征一般均采用序言,正文和结语三段论式的表述方法。

3.性质特征法律被描绘为遵从神意制定的,但法典的条文中并没有宗教、道德规范,完全是实在的有关世俗法律关系的规定。

因此,楔形文字法是世俗的法律制度,是人定法而非神定法。

4.整个法系是非常典型的东方奴隶制法律——君权神权紧密相连;土地公有;家长制十分明显。

内容涉及面较广。

5.大多是司法判例的汇编,并没有规定一般的抽象概念和普遍的立法原则。

第二节《汉莫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一.制定背景(原因)1.政治方面:地方上各自为政和法律不统一造成混乱局面2.经济方面:农业、牧业、手工业和商业以及奴隶制私有关系都得到迅速发展;经济状况变化,以土地为例,原先流行的王室经济现在一部分以王室经济出租形式给纳贡人耕种,另一部分固定的分配给为王室服务的人3.自由民内部分化与斗争尖锐;奴隶激增影响生产,打击和削弱军事力量二.结构体系——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三.内容采集者退散1.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制度(1)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军事和祭祀大权于一身;还握有神权,被视为天神在人间的代表(2)详细规定军事制度并进行重大改革(3)对宫廷和神庙的财产加以特殊保护2.充分保护奴隶主对财产和奴隶的所有权(1)详细规定盗窃罪(2)法典将奴隶视为权力客体(3)公开确认自由民之间的权利和地位的不平等,自由民分为享有充分权利的与不享有充分权利的自由民,即阿维鲁和穆什根努(4)包含大量调整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的规范——最根本手段是契约·买卖契约标的是土地房屋牲畜及其他禁止流转的财产,其中包括奴隶;具有注重形式的特点·租赁契约标的主要是钱款和谷物;显著特点: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如土地租赁大多是短期的,租期一般是一年,园圃的期限可延长至五年//法典对出租者尤其是土地出租者的利益严加保护//风险由承租人承担//租金相当高来源:考试大·借贷契约标的主要是钱款和谷物;为缓和社会矛盾,废除了终身债务奴役制度,将债务奴役的期限定为三年,法典对高利贷的借贷利率进行了一定限制·劳务契约酿酒,造船,建筑,兽医(5)维护家长制,确认家长对妻子和儿女的特权·婚姻关系实行的是具有买卖性质的契约婚姻·夫妻关系是不平等的·子女在家庭中没有独立地位·财产只在家庭范围内继承,并且只有男子才享有充分的继承权(6)保持原始公社制度的残余痕迹·土地所有制长期实行国有制即王有制·保留血亲复仇和同态复仇的遗迹·对于在特定场合下发生的犯罪行为可自立救助,不必通过法院处理·神明裁判四.历史地位1.对于巩固古古巴比伦王国的中央集权制起重要作用,促进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2.为后世学者研究两河流域乃至整个东方世界保留重要宝贵的原始资料3.在古代东方法制史上起承上启下作用。

第二章古文字学文字起源

第二章古文字学文字起源
, 汝 信 《 全 彩 西 方 绘 画 史 》 ,
阿洞受伤的野牛, 此图可能更真实。
蒋勋《写给大家看 的西洋美术史》P11,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 又牛克诚《原始美 术》P39曰牛长 185cm,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
1940年法国南部发现。法国拉斯科洞窟,公元前1—1.4 万年。
四、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都有创 造文字的能力。
• 世界上有些民族没有文字,并不是他们没有这 样的能力,而是社会条件未成熟所致。
• 古文字之间往往不是借用的结果,而是由各个 民族在大致相同的社会条件和发展水平之下独 立的产生的。
• 两种萌芽状态的文字或象形表意文字之间有一 定程度的相象事不足为奇的,如 这个符号 古埃及、古代中国均代表月亮,并不能由此归 结为哪一方受另一方的影响。
徐中舒《结绳遗俗考》:
金文 十
(守簋)——
(艅尊)
二十 (頌壺)——
(師同鼎)
三十
(大鼎) —— (多友鼎)

(舀鼎)
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说评价
• 合理: 帮助人记忆,与文字产生的道理一致。
• 不合理: 有效但区别度不足。
三、契刻记事
2、契刻记事
《释名·释书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说文通训定声》泰部:刻之为[丯刀],上古未有 书契,刻齿于竹木以记事,|象竹木,彡象齿形。
• 二、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渐变的过程
•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渐变的,文字作为语 言的书面形式,它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漫 长的岁月,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 由简单到复杂的渐变过程。
• 三、文字是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产物,是 劳动的产物
• 鲁迅《门外文谈》:
• “文字在人民间萌芽”“在社会里,仓颉 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画,有 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 传,文字就多了,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 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 出这例子了。”

第二章 字形

第二章   字形

一筹莫展 一鼓作气 悬梁刺股 迫不及待 蛛丝马迹 罄竹难书 竭泽而渔 趋之若鹜 额手称庆 原形毕露 明信片 谈笑风生 人才辈出
不胫而走 滥竽充数 醍醐灌顶 鹊巢鸠占
例1:气概 例2:病入膏肓 例3:辍学 例4: 迁徙 例5:辐射 误作 误作 误作 误作 误作 气慨 病入膏盲 缀学 迁徒 幅射
三.意义混淆而误。
例1:四季常青 例2:丰富多彩 例3:照相 例4: 理屈词穷 例5:销声匿迹 误作 误作 误作 误作 误作 四季长青 丰富多采 照像 理屈辞穷 消声匿迹
基础知识:2.字形
第二章 文字
你过关了吗?
1.坐镇 2.水龙头 4.气概 5.绿草如茵 7.山清水秀 8.嬉笑怒骂 10.平心而论 3.大拇指 6. 缘分 9.宣泄
一.六书
四种造字法 1.象形 如: 2.指事 如: 3.会意 如: 4.形声 如: 两种用字法 1.转注 2.假借
日 上 休 江
月 水 火 车 中 刃 本 末 牧 明 采 尖 扬 河 爆 婚
四.不明典故而误。
例1:墨守成规 例2:黄粱美梦 例3:世外桃源 例4: 再接再厉 例5:名列前茅 误作 墨守陈规 误作 黄梁美梦 误作 世外桃园 误作 再接再励 误作 名列前矛
常考错别字识记方法:1.分组记忆
滇池 缜密 慎重 嗔怒 瞋目
竣工 浚通 逡巡 怙恶不悛 梭子
缉拿 编辑 开门揖盗
常考错别字识记方法:2.理解记忆法
二.文字的演变阶段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一.读音相同相近而误。
例1:诬陷 例2:徇私 例3:金碧辉煌 例4:融会贯通 例5:装潢 例6:以逸待劳 例7:不计其数 误作 污陷 误作 殉私 误作 金壁辉煌 误作 融汇贯通 误作 装璜 误作 以逸代劳 误作 不记其数

现代汉语第二章第一节汉字概说

现代汉语第二章第一节汉字概说

2、结构复杂
这和数量多是连在一起的,成千上万个汉字 在形体上都要有区别,要有形差度,结构必 然要复杂。结构单位多,笔画、笔形、部位 等,组合方式多。
3、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朱德熙在《汉语,语法丛稿》中说:汉字 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够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古今汉字字音的差别很大,但由于字义的变化 比较小,而且两千年来字形相当稳定,没有太 大的变化,所以先秦两汉的古书今天一般人还 能部分看懂。
汉字从产生单一形体发展到能记录成句的话, 成段的文辞,必然要经过很长一段时期,汉字 发展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完 善的文字体系了,这中间经过了上千年乃至一、 两千年的发展过程。 文字的这个发展过程一般为三个阶段: 表形和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三)文字的发展过程 1、表形兼表意。 早期文字带有图画文字的痕迹,是一种象形文字, 是记事图画简化的结果,它能标记词并带有明显 的图形牲,已成为标记语言的约定俗成的符号。 是人类最初的文字,是最古老最原始的文字。古 埃及和我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属于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由于脱胎于记事图画,所以在字形上仍 保留着对实物的直观描拟的特点,这是表形,采 取的是写实的手法。可是客观事物纷繁复杂,语 言要表达的内容是无限的,具体事物有形可象, 而抽象事物无形可象,于是只得采取表意的方法。 “上、本、刃、下”
如代词“其”,假借字的大量出现,说明人 们已逐步意识到文字不一定要画出事物的形 象,也可以直接表示语词的声音,这是文字 的一种时期的表音方法。 汉字从表意发展过标音,可以说是 一次重大的质变,它使汉字成为一个完整的 文字体系,基本上能满足汉语对它提出的要 求,几千年来,汉字就停留在这种表意兼标 音的阶段。
(三)汉字的特点:
汉字的特点指的是汉字区别于别处文字的不同之处, 主要是区别于拼音文字的不同之点,下面从作为记录 汉语符号体系的角度提出它的几个主要特点。 1、数量繁多。 一种语言的语素总要有相当的数量,因此语素文字的 基本单位也必然要有相当的数量。现行汉字通用字有 7000个,自上而下至今历代积累下来的汉字的总字数 (包括异体字),已经达到六万。而拼音文字一般只 有几十个字母,比汉字的数量少得多。此外,使用拼 音文字的语言,词增加了可是字母数并不增加,汉字 则不然,语素增加了有时就要增加新字。如化学家发 现了氢的三种同位素,相应地也曾加了三个字氕氘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隶书——隶书分秦隶和汉隶。秦隶发展到汉代 更加趋于简单易写,从而形成了汉隶。流行于秦汉 之际、追求书写快捷的一种书体。因为篆书书写费 时费力,而对篆书应急变通形成的写法。
▪ 特点: ▪ 1、笔画舒展平直,确立了汉字“横、竖、撇、点、折”的基
本笔划系统;
▪ 2、字形由长圆变为扁方; ▪ 3、打破篆书的形体结构体系,根据书写方式和结体部位确定
3.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 ❖ (1)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大篆
散见于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 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特点:大篆比金文笔画均匀,字形整齐。
❖ (2)小篆——又名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 用的标准字体,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整体简化而成。 泰山刻石是小篆的典型代表。 特点:小篆比大篆字形更匀称、整齐,笔画圆转、 简化,异体字也基本废除了。
古今文字的主要差别 ▪ 古:象形性、绘画式线条、体形不均 ▪ 今:符号性增强、基本笔画、体形均简
二、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
汉字发展的趋势:简化,异体字减少,写法和结 构趋简.客观因素:书写工具、书写方式和承载材料的变化。 2.主观因素:简易要求和美观要求。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 隶书是汉字从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的分水 岭。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学术界称之为“ 隶变”。
❖ ❖ ❖
❖ 5、楷书——又名真书、正书。它是从汉隶发展、演 变来的。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到今天, 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特点:同汉隶的基本结构相同,但笔画没有波折, 字形方正,书写简便。

❖ 7、行书 ——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 由的一种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 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 特点:近楷不拘,近草不放,笔画连绵,各字独 立,好写好认,切合实用。
(二)汉字的性质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 从表记功能看,古代汉字是记录古代汉语单音词为主的“单
音节表词文字” 。 ▪ 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单音节的汉字在记录双音节词的
时候,一个字记录其中一个音节、一个语素。现代汉字属于 语素文字。
现代汉字与现代汉语的关系 (1)汉字为了适应记录汉语的功能需求,逐渐由单 音节表词符号向单音节语素的符号方向发展。 (2)汉字在记录外来词汇、特别是音译外来词的过程 中,不断加强和扩大了单纯表音符号的功能。
❖ 1、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又 称殷墟文字、卜辞、殷契、契文。甲骨文的全部单字 4500个左右,其中可认识的约1000个。 特点:象形程度高,字形为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方笔, 高低大小不一,笔画繁简不一,异体字较多。
❖ 2、金文——西周时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 钟鼎文。 特点: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 匀称,异体字较多。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一、汉字字体的演变
字体是指汉字的形体,即书写方式、笔画姿态。 ▪ 汉字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 (一)甲骨文 ▪ (二)金文 ▪ (三)大篆 ▪ (四)小篆 ▪ (五)隶书 ▪ (六)草书 ▪ (七)楷书 ▪ (八)行书
结构
内部结构 外形结构
古代:六书 现代:形声、会意、合形
▪ (2)表音文字的性质 使用少量的符号记录语言;在数量上便于学习和使用;方便排序。
▪ (3)表音文字的类型 ▪ 音节文字: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如:日语的假名和阿拉伯
字母属于音节文字。 ▪ 音素文字(或称音位文字):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英语、
法语等使用的拉丁字母;俄语使用斯拉夫字母也属于音素文字。
字系统。
▪ 表意文字
▪ (1)表意文字的特点 通过象征性图形符号,表达语言中的词或者语素的意义。文字的 意义和所记录语词的读音具有对应的关系。
▪ (2)表意文字的性质 表意文字是系统严整的文字符号体系。能够表记语言中的词汇。
▪ 表音文字
▪ (1)表音文字的特点 表音文字又叫字母文字、拼音文字。这种文字是使用少量的字母 记录语言中的语音,从而记录有声语言。
第二章 汉 字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汉字概说 汉字的形体 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使用规范汉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
▪ 一、文字的性质、作用及分类 ▪ 二、汉字的性质、特点、作用 ▪ 三、汉字的起源
▪ 一、文字
▪ 1.文字的定义 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语言 的交际工具。
构字成分的具体写法,出现了 “隶变”。汉字由篆书变为隶 书后,字的形体所发生的“隶分”、“隶合”的变化。
▪ “隶分”是指篆书中同一个偏旁部首,在隶书中分化为不同的 形体。例如:“河”、“益”、“泰”都含有“水”;
▪ “隶合”是指篆书中不同的偏旁部首,在隶书中因位置的缘故 而同化为相同的形体。例如:
▪ “春”、“秦”、“奉”、“奏”、“泰”五个字相同的部件 分别有不同的来源。
8、狂草——是唐代产生的。特点:变化多端,极难辨认, 变成了纯艺术品,很少有使用价值。


❖ 上述各种正式运用的字体,其演变的历史轨迹按时代的顺序 可归纳如下: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殷商时代) (西周 ) (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
小篆/秦隶
汉隶 楷书 (行书、草书)
(统一后的秦国) (汉代) (汉魏—现在)
(三)现代汉字的特点
1.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表意文字 ; 2.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语素文字 ; 3.汉字在形体上表现为方块形 ; 4.汉字在语音上代表音节 ; 5.汉字在书面上不实行分词连写; 6.从字符数量看,汉字是大字符集。
三、汉字的起源

1.图画说

2.结绳说

3.八卦说

4.契刻说

5.仓颉造字说
▪ 2.有声语言的局限性 有声语言依靠声音媒介传递信息,因此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5.文字的类型
▪ 图画文字(表形文字) ▪ (1)图画文字的特点:
通过描摹客观事物外部形象的方式记录和表达该事 物。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所画的是什么物体。
▪ (2)图画文字的性质: 图画文字严格地说还不是体系严整、功能完善的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