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公告2008年第43号--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再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指南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指南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指南一、依据(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三)《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的公告》(2005年第52号)(四)《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再次登记的公告》(2008年第43号)(五)《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2009年第20号)(六)《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七)《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注销登记有关事项的公告》(2010年第47号)二、登记条件(一)登记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与登记类别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能力;2、职业行为良好,无犯罪记录;3、能够坚持在本专业岗位工作,身体健康,年龄在70周岁以下;4、所在单位考核合格;5、申请再次登记的人员还应在登记期内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业绩,并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6、逾期申请登记的人员,还应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3年后至逾期申请登记期间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7、申请重新登记的人员,还应自最近一次登记之日起至申请重新登记期间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
(二)登记申请人所在单位要求:1、登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类别设定》(以下简称《类别设定》)中的类别1至13者,所在单位须为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2、登记《类别设定》中的类别14者,所在单位须为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机构;3、登记《类别设定》中的类别15者,所在单位须为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4、登记《类别设定》中的类别16者,所在单位必须为从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或技术评估机构。
(三)登记申请的时限要求:1、申请首次登记的,应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以证书上的批准日期为准)3年内申请办理,逾期未登记的,可申请逾期登记;2、申请再次登记的,应于有效期满3个月前申请办理,最晚不能超过登记有效期满后6个月;3、申请变更登记的,应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申请办理。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97号――关于公布继续有效的国家环保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97号――关于公布继续有效的国家环保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0.12.21
•【文号】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97号
•【施行日期】2010.12.2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0年第97号)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0〕28号),我部对2008年3月环境保护部成立以来以及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先后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现将2010年9月30日前发布的继续有效的国家环保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予以公布。
对未列入本目录的其他文件的效力发生争议的,我部将根据《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国务院关于环保部门主要职责的规定、《环境保护法规制定程序办法》、《环境保护法规解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予以解释。
特此公告。
附件:继续有效的国家环保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附件:
继续有效的国家环保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指南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指南一、依据(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三)《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的公告》(2005年第52号)(四)《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再次登记的公告》(2008年第43号)(五)《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2009年第20号)(六)《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七)《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注销登记有关事项的公告》(2010年第47号)二、登记条件(一)登记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与登记类别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能力;2、职业行为良好,无犯罪记录;3、能够坚持在本专业岗位工作,身体健康,年龄在70周岁以下;4、所在单位考核合格;5、申请再次登记的人员还应在登记期内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业绩,并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6、逾期申请登记的人员,还应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3年后至逾期申请登记期间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7、申请重新登记的人员,还应自最近一次登记之日起至申请重新登记期间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
(二)登记申请人所在单位要求:1、登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类别设定》(以下简称《类别设定》)中的类别1至13者,所在单位须为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2、登记《类别设定》中的类别14者,所在单位须为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机构;3、登记《类别设定》中的类别15者,所在单位须为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4、登记《类别设定》中的类别16者,所在单位必须为从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或技术评估机构。
(三)登记申请的时限要求:1、申请首次登记的,应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以证书上的批准日期为准)3年内申请办理,逾期未登记的,可申请逾期登记;2、申请再次登记的,应于有效期满3个月前申请办理,最晚不能超过登记有效期满后6个月;3、申请变更登记的,应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申请办理。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情况管理规定

附件6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情况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保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行业专业化水平,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基本从业情况,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职业资格证书)且在一个环评机构或者申请资质机构中全日制专职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专业类别分为11类(附1)。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可根据自身专业能力和特长,选择确定其中一个类别作为本人的专业类别。
第四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应当申报从业情况,主要包括本人全日制专职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从业机构)名称和专业类别。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机构和专业类别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申报相应变更情况。
第五条环境保护部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情况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管理系统),记录环评机构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申报信息,为其核发登记编号,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登记编号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的环评机构和专业类别等信息,按统一格式编排(附2)。
第六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首次申报从业情况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情况申报表(附3);(二)身份证件和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三)从业机构出具的符合本公告附件4要求的劳动关系证明。
取得职业资格证书3年后首次申报从业情况的,还应当提交近3年接受继续教育的证明。
第七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申报满三年后仍需在环评机构全日制专职工作的,应当于有效期届满30个工作日前再次申报从业情况。
申报时,应当提交本规定第六1 / 6条第(一)、(三)项所列材料和3年内接受继续教育的证明。
第八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专业类别申报累计满三年可进行变更。
专业类别变更申报时,应当提交本规定第六条第(一)项所列材料。
第九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的环评机构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申报相关变更情况。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变更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岗
位证书变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9.08.03
•【文号】环办函[2009]779号
•【施行日期】2009.08.0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
变更的通知
(环办函〔2009〕779号)
各有关单位:
近期,我部在环境影响评价专职人员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你单位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持有人员在本单位环境影响评价资质情况发生变化后,未按规定申请岗位证书的变更。
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管理,及时掌握环境影响评价专职人员的从业情况和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人员状况,维护环境影响评价市场秩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管理办法》(环办〔2009〕45号)第十条和第二十六条的有关规定,由你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名单详见附件)于60日内办理岗位证书变更手续。
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岗位证书变更的人员,不得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从事环境影响评价业务。
联系人:徐海红
联系电话:(010)51095496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大羊坊8号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100012)
附件:应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变更人员名单
二○○九年八月三日附件:。
拟准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再次登记人员名单

78
岳敏
山东大学
0000931
79
许春华
山东大学
0000932
80
赵大传
山东大学
0000928
81
苏继新
山东大学
0000934
82
侯爱丽
山东海岳环境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0008676
83
高明军
山东海岳环境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0008678
84
董科
山东华瑞环保咨询有限公司
0008688
85
王忠训
甄文栋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0000944
92
王文刚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0009339
93
郭建辉
山西华瑞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0009123
94
黄莺
山西华瑞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0009003
95
张丽丽
山西华瑞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0009007
96
王爱月
山西华瑞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0009004
97
0001822
152
李玉珍
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0006563
153
张志国
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0008303
154
关新玉
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0008304
155
吴芳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0009016
156
祝劲松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0008524
157
曲华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0005351
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鄂环发[2008]43号
![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鄂环发[2008]43号](https://img.taocdn.com/s3/m/0195cd1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5.png)
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正文:---------------------------------------------------------------------------------------------------------------------------------------------------- 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鄂环发[2008]43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是推进污染减排,促进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的重要手段。
《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经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应当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应当定期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原国家环保总局印发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试行)》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细则(试行)》,明确规定了通过清洁生产核算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办法,省政府与各地政府签定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书中也明确规定了“十一五”期间各地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任务。
同时,《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推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的要求,把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为规范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环发[2005]151号),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正式纳入了全国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今年7月1日,环保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60号),进一步明确了环保部门开展重点企业清洁审核的工作职责、程序、方法等要求。
为认真落实环发[2008]60号文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全省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十一五”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任务,促进全省污染减排,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制定、公布本地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督促重点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是各级环保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持证单位的公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持证单位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9.07.26•【文号】•【施行日期】1999.07.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持证单位的公告(1999年7月26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国务院有关部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号)的规定,我局对申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的单位进行了审核,现公布第一批获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的122个单位名单。
特此公告。
附:第一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持证单位名单及编号---------------------------------------|序号|单位名称|证书编号|所在|||||地||----|----------------|------------|--||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01号|北京||----|----------------|------------|--||2.|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国环评证甲字第1002号|北京||----|----------------|------------|--||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03号|北京||----|----------------|------------|--||4.|中国农业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004号|北京||----|----------------|------------|--||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05号|北京||----|----------------|------------|--||6.|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环评证甲字第1006号|北京||----|----------------|------------|--||7.|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07号|北京||----|----------------|------------|--||8.|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1008号|北京||----|----------------|------------|--||9.|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环境保护研究|国环评证甲字第1009号|北京|||所||||----|----------------|------------|--||10.|北京飞燕石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1010号|北京||----|----------------|------------|--||11.|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11号|北京||----|----------------|------------|--||12.|北京毕派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1012号|北京||----|----------------|------------|--||13.|北京环境评价联合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1013号|北京||----|----------------|------------|--||14.|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14号|北京||----|----------------|------------|--||15.|电力部、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15号|北京||----|----------------|------------|--||16.|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016号|北京||----|----------------|------------|--||17.|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017号|北京||----|----------------|------------|--||18.|华北电力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18号|北京||----|----------------|------------|--||19.|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19号|北京||----|----------------|------------|--||20.|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020号|北京||----|----------------|------------|--||21.|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21号|北京||----|----------------|------------|--||22.|清华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022号|北京||----|----------------|------------|--||23.|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101号|天津||----|----------------|------------|--||24.|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国环评证甲字第1102号|天津||----|----------------|------------|--||25.|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103号|天津||----|----------------|------------|--||26.|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104号|天津||----|----------------|------------|--||27.|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201号|河北||----|----------------|------------|--||28.|冶金部秦皇岛冶金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202号|河北||----|----------------|------------|--||29.|河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203号|河北||----|----------------|------------|--||30.|山西省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301号|山西||----|----------------|------------|--||31.|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302号|山西||----|----------------|------------|--||32.|煤炭部太原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303号|山西||----|----------------|------------|--||33.|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401号|内蒙||----|----------------|------------|--||34.|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501号|辽宁||----|----------------|------------|--||35.|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抚顺石油化|国环评证甲字第1502号|辽宁|||工研究院||||----|----------------|------------|--||36.|辽宁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503号|辽宁||----|----------------|------------|--||37.|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504号|辽宁||----|----------------|------------|--||38.|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601号|吉林||----|----------------|------------|--||39.|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602号|吉林||----|----------------|------------|--||40.|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603号|吉林||----|----------------|------------|--||41.|吉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604号|吉林||----|----------------|------------|--||42.|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605号|吉林||----|----------------|------------|--||43.|大庆石油管理局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701号|黑龙|||||江||----|----------------|------------|--||44.|哈尔滨工业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702号|黑龙|||||江||----|----------------|------------|--||45.|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703号|黑龙|||||江||----|----------------|------------|--||46.|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801号|上海||----|----------------|------------|--||47.|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技术|国环评证甲字第1802号|上海|||中心||||----|----------------|------------|--||48.|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803号|上海||----|----------------|------------|--||49.|中国纺织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804号|上海||----|----------------|------------|--||50.|中国船舶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805号|上海||----|----------------|------------|--||51.|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806号|上海||----|----------------|------------|--||52.|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807号|上海||----|----------------|------------|--||53.|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808号|上海||----|----------------|------------|--||5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国环评证甲字第1901号|江苏|||所||||----|----------------|------------|--||55.|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902号|江苏||----|----------------|------------|--||56.|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903号|江苏||----|----------------|------------|--||57.|国家电力公司苏州热工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904号|江苏||----|----------------|------------|--||58.|国家电力公司南京电力环境保护科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905号|江苏|||研究所||||----|----------------|------------|--||59.|南京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906号|江苏||----|----------------|------------|--||60.|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907号|江苏||----|----------------|------------|--||61.|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001号|浙江||----|----------------|------------|--||62.|浙江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2002号|浙江||----|----------------|------------|--||63.|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浙江||----|----------------|------------|--||64.|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101号|安徽||----|----------------|------------|--||65.|安徽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102号|安徽||----|----------------|------------|--||66.|安徽省科技咨询中心|国环评证甲字第2103号|安徽||----|----------------|------------|--||67.|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104号|安徽||----|----------------|------------|--||68.|煤炭部合肥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105号|安徽||----|----------------|------------|--||69.|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201号|福建||----|----------------|------------|--||70.|福建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202号|福建||----|----------------|------------|--||71.|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301号|江西||----|----------------|------------|--||72.|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国环评证甲字第2401号|山东||----|----------------|------------|--||73.|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402号|山东||----|----------------|------------|--||7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403号|山东||----|----------------|------------|--||75.|青岛海洋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2404号|山东||----|----------------|------------|--||76.|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2501号|河南||----|----------------|------------|--||77.|河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502号|河南||----|----------------|------------|--||78.|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503号|河南||----|----------------|------------|--||79.|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504号|河南||----|----------------|------------|--||80.|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2601号|湖北||----|----------------|------------|--||81.|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602号|湖北||----|----------------|------------|--||82.|交通部第二航务勘察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603号|湖北||----|----------------|------------|--||83.|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604号|湖北||----|----------------|------------|--||84.|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湖北|-------------------------------------|85.|湖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606号|湖北||----|----------------|------------|--||86.|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701号|湖南||----|----------------|------------|--||87.|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702号|湖南||----|----------------|------------|--||88.|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广东||----|----------------|------------|--||89.|广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802号|广东||----|----------------|------------|--||90.|中山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2803号|广东||----|----------------|------------|--||9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804号|广东||----|----------------|------------|--||92.|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805号|广东||----|----------------|------------|--||93.|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3001号|海南||----|----------------|------------|--||94.|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101号|重庆||----|----------------|------------|--||95.|交通部重庆公路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3102号|重庆||----|----------------|------------|--||96.|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103号|重庆||----|----------------|------------|--||97.|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104号|重庆||----|----------------|------------|--||98.|煤炭工业部重庆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105号|重庆||----|----------------|------------|--||99.|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3201号|四川||----|----------------|------------|--||100.|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202号|四川||----|----------------|------------|--||101.|四川石油管理局天然气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203号|四川||----|----------------|------------|--||102.|四川省气象环境评价中心|国环评证甲字第3204号|四川||----|----------------|------------|--||103.|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205号|四川||----|----------------|------------|--||104.|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206号|四川||----|----------------|------------|--||105.|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207号|四川||----|----------------|------------|--||106.|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301号|贵州||----|----------------|------------|--||107.|贵州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3302号|贵州||----|----------------|------------|--||108.|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3401号|云南||----|----------------|------------|--||109.|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402号|云南||----|----------------|------------|--||110.|昆明理工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3403号|云南||----|----------------|------------|--||111.|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3601号|陕西||----|----------------|------------|--||112.|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602号|陕西||----|----------------|------------|--||113.|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603号|陕西||----|----------------|------------|--||114.|煤炭工业部西安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604号|陕西||----|----------------|------------|--||115.|兰州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3701号|甘肃||----|----------------|------------|--||116.|甘肃省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3702号|甘肃||----|----------------|------------|--||117.|西北矿冶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703号|甘肃||----|----------------|------------|--||118.|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3704号|甘肃||----|----------------|------------|--||119.|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3901号|青海||----|----------------|------------|--||120.|农业部新疆勘测设计院新疆生产建设|国环评证甲字第4001号|新疆|||兵团检测设计院||||----|----------------|------------|--||121.|水利部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4002号|新疆||----|----------------|------------|--||122.|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4003号|新疆|---------------------------------------注:证书编号为“国环评证甲字第XXXX号”,数字前两位代表评价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后两位为序列号,除国家环保总局直属单位外,以评价单位名称首字笔画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部公告2008年第43号--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
师职业资格再次登记的公告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环境保护部公告2008年第43号
【失效依据】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年第67号――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配套文件的公告(附:《现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过渡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申请材料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情况管理规定》)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发布日期】2008.09.09
【实施日期】2008.09.09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E0303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08年第43号)
为保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再次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5〕 24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再次登记工作的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以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名
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的,应于有效期满3个月前办理再次登记,再次登记的有效期为3年。
自登记有效期满起6个月内仍未办理再次登记的,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自动失效。
二、申请再次登记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登记期内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业绩;
(二)在登记期内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环发〔2007〕97号)要求的继续教育;
(三)职业行为良好,无犯罪记录;
(四)能够坚持在本专业岗位工作,身体健康,年龄在70周岁以下;
(五)所在单位考核合格。
三、申请再次登记人员登记期内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业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登记类别为《管理办法》中设定的第1-13类的,在登记期内需具备以下业绩之一:
1、作为项目负责人,编制至少1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章节负责人,编制至少3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
3、作为项目审核(定)人,审核(定)至少3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二)登记类别为《管理办法》中设定的第14类的,在登记期内作为项目负责人或审核(定)人编制、审核(定)至少3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技术评估报告。
(三)登记类别为《管理办法》中设定的第15-16类的,在登记期内需具备以下业绩之一:
1、作为项目负责人,编制至少1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通过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报告;
2、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章节负责人,编制至少3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通过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表或验收监测(调查)报告;
3、作为项目审核(定)人,审核(定)至少3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通过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
四、申请再次登记人员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再次登记申请表(附件);
(二)与本公告第三项中最低业绩要求相应的登记期内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业绩证明材料:
1、登记类别为《管理办法》中设定的第1-13类的,提交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首页和人员名单页复印件;
2、登记类别为《管理办法》中设定的第14类的,提交相关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技术评估报告首页和人员名单页复印件;
3、登记类别为《管理办法》中设定的第15-16类的,提交相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首页和人员名单页复印件。
(三)在登记期内接受的继续教育证明材料:
1、参加登记管理办公室举办或认可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的,提交培训证明复印件;
2、正式出版有统一书号(ISBN)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专业著作(本人独立撰写章节在5万字以上)的,提交著作清单及封面、版权页和编写人员名单复印件;
3、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或有国际统一刊号(ISSN)的期刊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论文(不少于2000字)的,提交论文清单及期刊封面、目录和论文首页复
印件。
(四)所在单位劳动关系证明:
1、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人员应提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有人事管理权的上级人事部门提供的人事关系(正式在编)证明原件;
2、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和企业单位人员一般应提交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出具的登记有效期内在所在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的三年清单凭证或证明原件。
登记期内曾发生单位调动的人员,可只提交调入新单位以来在新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清单凭证或证明原件;
3、离退休后的返聘或聘用人员应提交离退休证明及现所在单位出具的返聘证明或劳动合同复印件。
(五)近期一寸免冠正面照片3张。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职业资格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登记证》(以下简称《登记证》)原件。
五、登记管理办公室自受理申请20个工作日内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办理再次登记。
办理再次登记时,在《职业资格证书》中的“登记情况”栏目和《登记证》中的“再次登记记录”栏目内进行记录并加盖印章。
六、申请再次登记同时可申请变更登记类别。
申请变更登记类别人员,除提交本公告第四项规定的材料外,还应提交与变更类别相应的业务能力证明材料。
业务能力证明材料应符合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5年第52号的有关要求。
未获准再次登记人员不予变更登记类别。
七、因申请人所在单位名称、资质发生变更或申请人发生单位调动,需在申请再次登记同时申请变更登记的,除按本公告第四项规定提交材料外,还应按《管理办法》和原国
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5年第52号的规定,一并提交其他相关材料。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变更登记申请表》不需重复填报。
八、为方便办理,申请材料可由申请人所在单位统一寄送。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办公室邮政编码:100012
联系人:乔皎
联系电话:(010)51095498
附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再次登记申请表
二○○八年九月九日
附件: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再次登记申请表
单位
姓名
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职业资格证书编号
填报时间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
填表说明
本申请表由计算机打印填写。
[1]情况说明:此栏需说明变更原因及变更前后的具体情况,如:变更前后单位名称、单位资质情况、登记类别等。
[2]登记期内:指上次登记(或再次登记)至本次登记之间。
[3]工作业绩类型: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评估报告或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监测)报告(表)。
[4]本人承担工作:可在“项目负责人”、“审核(定)人”或“主要章节负责人”中选择填写。
[5]申请变更登记类别人员业务考核情况:指与拟变更的登记类别相关的业务考核情况。
同时申请再次登记和变更登记类别的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和打印1-5项中的相关项。
[6]备注:申请人不需填写此栏。
一、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