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焦距及超焦距拍摄法

合集下载

摄影进阶:怎样利用好超焦距拍出清晰大片!

摄影进阶:怎样利用好超焦距拍出清晰大片!

摄影进阶:怎样利用好超焦距拍出清晰大片!在摄影上,有一个神奇的概念-----超焦距。

据说掌握了这个概念,在风光摄影和人像抓拍上所向无敌。

但很多人苦苦追寻,始终是云山雾绕,不得要领。

小编斗胆也来说说这个东西,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一、超焦距适用的两种情况:第一、利用广角拍摄大场景,比如海滩等,需要前景和远景保持最大清晰度时;第二、手动头或者自动头自动对焦困难时,又需要快速拍摄,无时间精确对焦的情况下,利用广角镜头最近对焦距离至无限远距离短的特点,快速拍摄用的。

二、相关的知识点:焦距、光圈、景深、弥散圆这个四个概念是了解超焦距的前提。

如果不知道自行翻书补习。

这里重点说一下弥散圆,因为超焦距计算公式里需要用到这个。

举个例子,你把焦点对到一个物体上,在这个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弥散圆,当这个圆圈小到一个点时,就成为最大容许弥散圆,最大容许弥散圆之间的距离就是景深。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看不懂了。

不要紧,我们记住,容许弥散圆的直径与画幅有关即可:120相机,弥散圆(c)=0.050;135相机,弥散圆(c)=0.030,常用的全画幅相机;APS-H,弥散圆(c)=0.023;APS-C相机,弥散圆(c)=0.019,常用的C画幅相机。

如果实在不想记这个参数,可以在网上下个景深辅助的软件。

三、超焦距实拍讲解:超焦距顾名思义,超焦点距离,当镜头对焦在无穷远时,景深前界(离镜头最近清晰点)到镜头的距离称之为超焦距。

换句话说当镜头对焦在这个超焦距点时,从这个超焦距点到相机一半的距离开始到无穷远都是清晰的。

既然超焦距点如此神奇,如何去计算呢?这里有一个公式:H代表超焦距,f=镜头焦距mm,F=光圈系数,c=弥散圆的值。

这当然是理论值,下面通过实例来看看!使用的相机为尼康D4s (全画幅),尼克尔广角镜头14-24mm,三角架一个。

我把焦距调到18mm,光圈F8,这时超焦距=18X18/8X0.03=1.35米。

那么1.35/2=0.67米。

超焦距及超焦距拍摄法

超焦距及超焦距拍摄法

超焦距及超焦距拍摄法许多摄影爱好者在拍摄时需要获得最大的清晰范围—景深,他们往往知道应当使用尽可能小的光圈,但却不知道如何应用超焦距,特别是在变焦镜头上怎样应用。

当镜头调焦在无限远时,景深靠近相机一侧的最近极限被称为超焦距。

当镜头用某一挡光圈凋焦在超焦距上时,景深范围为该距离的1/2至无限远。

应用超焦距是获得最大景深或控制影像清晰范围的最快捷方法。

该镜头超焦距为4m对于有景深表刻度的镜头来说,确定超焦距很简单:只要将焦点对到无限远,这时从镜头的景深表上可以看到所用光圈所指示的从无限远到靠近相机的某一点的景深范围。

相机到景深范围前瑞的距离即是超焦距。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镜头上都有景深表,而应用超焦距拍摄取得的景深会因所用镜头焦距、光圈值以及你对影像清晰度的设定而发生改变。

因此,“模糊圈”作为清晰度的因数被引进了景深与超焦距的运算中。

“模糊圈”是人眼无法分辨的真实光点的直径。

在实践中,没有人能在25厘米的距离区别照片上直径小于0.l毫米的点。

这个0.l毫米直径取其倒数,即1/0.1,等于每毫米10条线,可以作为每毫米所能分辨线条数的出发点。

计算用于某一具体模糊圈的超焦距的公式为:H=F2/Cf,H为超焦距,F为镜头焦距,C为模糊圈,f为所用光圈在平时使用时一般把模糊圈的直径设定为0.05毫米,因而把上述公式简化成H=1000F/f,只凭简便的口算就能够准确地知道任何镜头的焦距与光圈组合所用的超焦距是多少。

如果我们使用50毫米镜头和f/16光圈,那么将其代入上述公式用毫米计算,结果为50000/16=3125毫米,也就是说它的超焦距刚好是3米过一点。

由于我们掌握了上述计算方法,进而可以通过下面简单公式很容易地求出任何条件下的景深。

超焦距摄影法超焦距摄影法是摄影技法之一,是指使用景深较大的短焦距镜头(如广角镜头)与小光圈组合所产生的从焦功能出现以前,很多摄影人为了快速抓拍并保证远近景都清楚,几乎都会使用超焦距拍摄时,在取景器里即便没有完全准确对焦,也能基本做到远近景都清楚。

超焦距对焦方法

超焦距对焦方法

超焦距对焦方法“不用对焦的街拍和风景摄影”---其准确含义是:一旦你对准位于“超焦距”的景物对焦并固定这个对焦距离后,以后在一个很宽距离范围内的景物不必重新对焦就可以进行连续拍摄,并得到清晰的画面。

说到“超焦距”---在胶片机手动对焦的时代,“超焦距”似乎是摄影者必懂的东西。

在自动对焦镜头出现后,由于对焦似乎已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超焦距”莫名其妙地被冷落了下来。

要知道,“自动对焦”+“超焦距”才能充分发挥现代相机的全部效能。

一、其实,“超焦距”一点儿也不神秘!超焦点”和“超焦距:当相机对无穷远的景物对焦的时候,画面上清晰部分只有“前景深”范围内的景物(此时“后景深”没用上----因它比无穷远还要远^-^),此时“前景深”的端点就叫“超焦点”,相机到“超焦点”的距离就叫“超焦距”(单位:米)(如下图)。

例如:佳能5D2相机上的35mm镜头,在光圈4的时候,如果对无穷远景物对焦,景物清晰的范围是:自相机前方10.58米开始直到无穷远。

(此时超焦距10.58米)。

“超焦距”带来的福利:如果把上述相机从先前对无穷远对焦,换为对“超焦点”对焦,情况马上发生了变化。

从光学理论得知:当相机对焦在“超焦点”上的时候,从二分之一的“超焦距”起到无穷远之间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显然,由于对焦点的改变,此时就白白地多赚了二分之一“超焦距”长度的景深!这就是“超焦距”的魅力!(如下图)例如上述相机换为对“超焦点”对焦,则景物清晰的范围是:自相机前方5.29米处(超焦距的一半即:10.58÷2=5.29米)起直到无穷远。

(由此可见,虽然同样一台相机,由于对焦点不同便白赚了5.29米的景深耶!这意味着你拍风景的时候,原来拍眼前的花丛是模糊的,现在可以拍清晰了)不对焦的街拍:佳能5D2相机上35mm镜头,在光圈11时,超焦距为3.85米。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此时按照“超焦距”距离对焦,则相机前1.925米起到无穷远之间,都是画面清晰的距离。

超焦距拍照的技巧

超焦距拍照的技巧

超焦距拍照的技巧
超焦距拍照的技巧
超焦距拍照的技巧
一、不要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值,通常光圈应设置在f/11—f/16之间为宜——以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和最佳的景深效果。

二、拍摄距离应控制在3米以外——以获得理想的景深效果(距离并非越远越好)。

三、充分利用好拍摄的光线角度。

可以通过拍摄位置、角度的调整以获取最佳的光影效果(光影效果是“增强”清晰度的最佳好“帮手”——因为光影效果好,“层次感”必然就“强”,层次感强“清晰度”必然就“高”)。

四、找准最佳对焦点是获得超焦距效果的根本。

超焦距摄影的最佳对焦模式——手动对焦(因为利用自动对焦获得超焦距效果的成功率极低)。

五、借助三脚架来拍摄是获得超焦距效果的得力助手。

超焦距拍摄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大面积”“提高”画面的“清晰度”,利用三脚架拍摄应该说对于超焦距摄影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个中的缘由是因为超焦距拍摄使用的是较小的光圈,由于通光量的大幅减小,必定导致快门速度的趋于较低的状态;较低的快门速度必然会导致相机的抖动,相机的抖动必然会造成画面的虚化……因此,超焦距拍摄从原则上讲是必须使用三脚架的,道理就是如此的简单。

三种技巧完成超焦距景深的拍摄

三种技巧完成超焦距景深的拍摄

三种技巧完成超焦距景深的拍摄超焦距景深是指在摄影中使用一定的技巧,使得图像中的多个区域都能够保持清晰的焦点。

这种拍摄技巧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表现景物的细节和层次感,同时也能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以下是三种完成超焦距景深拍摄的技巧。

1.使用小光圈使用小光圈是实现超焦距景深的一种主要手段。

通过选择较小的光圈,可以使进光量变小,从而扩大了景深的范围。

通常,F16或F22是比较适合使用的小光圈值。

当使用小光圈时,快门速度会自动降低,因此需要使用三脚架或其他稳定装置来避免因摄像机抖动而导致的模糊图像。

2.选择合适的焦距和摄距选择适当的焦距和摄距也是实现超焦距景深的重要因素。

较长的焦距可以产生较小的景深,而较远的摄距也能够扩大景深的范围。

因此,当我们想要拍摄具有超焦距景深效果的照片时,可以选择较长焦距的镜头,并尽可能将摄距拉远。

3.使用超焦距计算超焦距计算是一种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摄影师计算出达到超焦距景深所需要的光圈和焦距的组合。

这种计算方法基于一个公式:超焦距=(前景距离^2)/(后景距离-前景距离)×(焦距^2)/(光圈)。

具体来说,首先需要确定前景和后景的距离,这可以通过目测或使用测距器来获得。

然后,根据所选的相机镜头和光圈值,使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

这将提供一个精确的数值,有助于摄影师确定达到超焦距景深所需的最佳参数组合。

需要注意的是,超焦距景深并不适用于所有摄影场景。

在一些拍摄情况下,使用较小的光圈和较长的焦距可能导致图像失真或其他质量问题。

因此,摄影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总结起来,通过使用小光圈、选择合适的焦距和摄距以及使用超焦距计算,摄影师可以实现超焦距景深的拍摄效果。

这种技巧不仅可以提高摄影作品的视觉效果,还能够更好地表现景物的细节和层次感。

能把前后里外全拍清楚的超焦距是什么?该怎么用

能把前后里外全拍清楚的超焦距是什么?该怎么用

能把前后里外全拍清楚的超焦距是什么?该怎么用记得当自动对焦相是一个新技术时,很多摄影师都不信任它。

然而现在的情况恰恰与当时相反——自动对焦技术发展日益完善,随处可见,手动对焦镜头现在却变得比较罕见。

人们有时很容易忘记最好将自动对焦关闭,来依靠手动对焦。

当你使用广角镜头拍摄风光照片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这种情况下,你也许想要把整个场景拍摄得尽可能锐利。

但如果现场离你最近的事物距相机只有几厘米时,你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答案就是你需要了解景深,并愿意手动控制相机对焦系统,精确地决定你到底想要对何处对焦,而不是将对焦工作继续留给照相机。

1、什么是景深?景深就是焦点前后保持清晰的区域。

景深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相机的设置(镜头的焦距和光圈),并且部分的取决于其他例如在照片的尺寸和观众的眼睛等因素。

清晰度是主观的——对一个人来说清晰的物体,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并不清晰。

我们会继续在文章中讨论,请记住这一点。

此图显示的是当你对无穷远的地方对焦时的景深,你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清晰区域在无穷远的对焦点之后。

2、景深的实际应用了解景深如何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借助一个实际例子说明。

想象一下,你在一台APS-C 相机上使用一只24mm 镜头(或将焦距设置为 24mm 的变焦镜头),对处在相机前一米处的一个点对焦。

你把镜头的光圈设置为f/11,因为你想要拍摄一张清晰的照片(通常镜头最锐利的光圈设置为f/8 或f/11)。

在这种情况下,距你大约73厘米到157厘米范围内的一切物体都是清晰的。

这就是你的对焦点距相机太近时所会发生的事。

你对焦点周围的区域内非常清晰,但接近远处地平线上的物体则会变得非常模糊。

在实际情况中则是这样的情况,距相机一米处(镜头的对焦点)的所有物体都是清晰的,而一米处两边的物体逐渐变模糊,直到以人眼看来已经无法认为这些物体仍处在焦点上。

我是从哪里得到上面的这些数字呢?我使用 DOF 景深计算器来获得这些数据。

超焦距拍摄的操作方法

超焦距拍摄的操作方法

超焦距拍摄的操作方法
超焦距拍摄是一种摄影技巧,可以将整个场景的多个主体都保持在清晰焦点范围内。

以下是超焦距拍摄的一般操作方法:
1.选择合适的镜头:一般来说,广角镜头(如24mm、35mm)更适合超焦距拍摄,因为它们具有较大的景深范围。

2.选择适当的光圈:通常,较小的光圈(如f/8、f/11)可以增加景深,将整个场景保持在焦点范围内。

3.使用三脚架:由于超焦距拍摄需要使用较小的光圈,快门时间可能会很长,因此使用三脚架有助于避免图像模糊。

4.确定焦点距离:可以使用自动对焦功能,或者选择手动对焦。

将焦点设置在场景中的中间位置,以确保整个景深范围清晰。

5.调整曝光:根据光线条件和场景需要,调整相机的曝光设置,以确保图像亮度合适。

6.通过取景器或触摸屏幕,选择和构图场景:尽量利用前景和背景元素来增加深度感和层次感。

7.按下快门:在准备好图像构图后,按下快门拍摄照片。

尽量避免相机晃动,可以使用遥控器或自拍定时器来避免触摸相机。

通过以上操作方法,您可以拍摄出具有广阔景深和清晰度的照片。

请记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尝试,以获得最佳的超焦距效果。

35mm超焦距简单拍摄方法

35mm超焦距简单拍摄方法

35mm超焦距简单拍摄方法宝子们,今天来唠唠35mm超焦距的简单拍摄方法呀。

超焦距呢,就是个很神奇的东西。

你要是掌握了,那照片的清晰范围一下子就变得超棒啦。

对于35mm镜头来说,这可是个很有用的小技巧哦。

咱先得知道啥是超焦距。

简单讲呢,就是当你把镜头对焦到某个距离的时候,从这个距离的一半一直到无穷远都是清晰的。

是不是很厉害呀。

那怎么找到这个超焦距的点呢?其实有个小窍门。

一般相机或者手机上有个景深预览按钮,如果没有的话也没关系。

你可以先把光圈设小一点,比如说f/8或者f/11。

然后呢,你就看着镜头上的距离刻度。

如果是35mm镜头,大概对焦在两三米左右的地方,你就会发现,画面里从一米多到无穷远看起来都挺清晰的。

这就是超焦距的魅力啦。

在实际拍摄的时候呢,你就可以利用这个超焦距来玩出很多花样。

比如说你拍风景,就把对焦设在超焦距的点上,这样整个风景,不管是近处的小花小草,还是远处的大山大河,都能清晰地出现在你的照片里。

就像把整个美景都一股脑儿地装进你的镜头里一样。

要是拍人物呢,也可以利用超焦距。

你让人物站在超焦距范围内,背景也能虚化得很好看,人物又特别清晰,就像给人物加了个天然的相框一样。

宝子们,可别觉得这很难哦。

你就多试试,拿着你的相机或者手机,找个风景好的地方,对着不同的东西摆弄摆弄。

说不定很快就能掌握这个35mm超焦距的拍摄方法啦。

等你掌握了,你会发现你的照片一下子就变得高大上起来,那种清晰又有层次感的感觉,真的会让你爱上摄影的。

加油呀,宝子们,期待你们拍出超美的照片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焦距及超焦距拍摄法
许多摄影爱好者在拍摄时需要获得最大的清晰范围—景深,他们往往知道应当使用尽可能小的光圈,但却不知道如何应用超焦距,特别是在变焦镜头上怎样应用。

当镜头调焦在无限远时,景深靠近相机一侧的最近极限被称为超焦距。

当镜头用某一挡光圈凋焦在超焦距上时,景深范围为该距离的1/2至无限远。

应用超焦距是获得最大景深或控制影像清晰范围的最快捷方法。

该镜头超焦距为4m
对于有景深表刻度的镜头来说,确定超焦距很简单:只要将焦点对到无限远,这时从镜头的景深表上可以看到所用光圈所指示的从无限远到靠近相机的某一点的景深范围。

相机到景深范围前瑞的距离即是超焦距。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镜头上都有景深表,而应用超焦距拍摄取得的景深会因所用镜头焦距、光圈值以及你对影像清晰度的设定而发生改变。

因此,“模糊圈”作为清晰度的因数被引进了景深与超焦距的运算中。

“模糊圈”是人眼无法分辨的真实光点的直径。

在实践中,没有人能在25厘米的距离区别照片上直径小于0.l毫米的点。

这个0.l毫米直径取其倒数,即1/0.1,等于每毫米10条线,可以作为每毫米所能分辨线条数的出发点。

计算用于某一具体模糊圈的超焦距的公式为:
H=F2/Cf,H为超焦距,F为镜头焦距,C为模糊圈,f为所用光圈
在平时使用时一般把模糊圈的直径设定为0.05毫米,因而把上述公式简化成
H=1000F/f,只凭简便的口算就能够准确地知道任何镜头的焦距与光圈组合所用的超焦距是多少。

如果我们使用50毫米镜头和f/16光圈,那么将其代入上述公式用毫米计算,结果为50000/16=3125毫米,也就是说它的超焦距刚好是3米过一点。

由于我们掌握了上述计算方法,进而可以通过下面简单公式很容易地求出任何条件下的景深。

超焦距摄影法
超焦距摄影法是摄影技法之一,是指使用景深较大的短焦距镜头(如广角镜头)与小光圈组合所产生的从焦功能出现以前,很多摄影人为了快速抓拍并保证远近景都清楚,几乎都会使用超焦距拍摄时,在取景器里即便没有完全准确对焦,也能基本做到远近景都清楚。

超焦距摄影法也用于大型照相机,前后或倾斜移动大型照相机的,在平面或倾斜缩小光圈拍摄,远近景都清楚,这种方法一般称“斜拍法”,也是超焦距摄影法的一种。

实际拍摄时并不限于这组合,为获得稳定而锐利的图像,经常把对焦距离设定在3米,光圈设定在f8甚至更小,这样可获得远近景都十分清晰明快的图像。

使用超焦距摄影时最困难的条件是早晚、阴天、室内等时间和场合,在这些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会造成快门速度较慢,在上述条件下如果想使用超焦距拍摄,最好使用高感光度胶卷,这样使用小光圈时也可以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