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二年级数学北大版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北大版知识点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1、竖式除法(1)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2)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有余数的除法(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积累正确的试商方法。
(3)能用竖式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整数部分:十进制计数法;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
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一级一级读,读出级名(亿、万),每级末尾0都不读。
其他数位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一级一级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数较大,数位相同位上数大的就大,位相同比看第二位较大就大,以此类推。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知识点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
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
如:300÷25÷4=300÷(25×4)4、除法公式(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商=除数(3)除数×商=被除数5、被除数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6、除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知识点归纳(新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知识点归纳(新版北师大版)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内容、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联系总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竖式计算43÷747÷934÷6(2)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应注意哪些?(二)基础练习、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必须比()小。
2、在36÷7=5??1中,被除数是36,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3、有17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个班,每班分得()个,还剩()个。
4、在□÷7=□??□中,余数最大是()。
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30()×5<32()×7<46()×9<426、数学书第92页1、2、3题。
先独立完成,汇报评讲。
(三)拓展练习、有16个放木块。
(1)摆5个过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最多用()个放木块,还剩()个放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放木块,最多可以摆()个长方体,还剩下()个放木块。
2、有86个蘑菇,平均放在9个小筐里,每个小筐放几个?还剩几个蘑菇?3、小猴子爬杆,一秒钟能爬2米,杆长15米,小猴子7分钟能爬到杆顶吗?4、有26千克豆油,每个油桶装4千克油,这些油至少需要多少个油桶?5、妈妈买来30个扣子,每件衣服钉7个,最多可以钉几件衣服?(四)提高练习、大汽车:每次可以运5吨牛肉小汽车:每次可以运3吨牛肉(1)有13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2)有14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2、32块饼干,每个小朋友分5块,还余2块,共发给几个小朋友?3、在()÷()=5??7中,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多少?4、请算出第22个图形和第48个图形分别是什么?☆△△□□○☆△△□□○??5、筐里有27个苹果,最少拿出多少个就能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6、还有其他的方法,使得筐里的苹果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吗?7、有27本书,最少再添本就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最少拿掉本就能平均分给5个人?。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1教学目标: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有余数除法算式得读法。
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有余数除法算式得读法。
教学准备:电脑、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认识有余数除法,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328=146=45-5=29=39=345=(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同位互相说说做题理由,重点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做法)三、巩固练习。
1、老师创设情境,让小组同学摆出自己的学具:铅笔数、橡皮数;再数数小组的人数;把这些学习用品平均分,每个人应分多少?(小组同学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强调:平均分成几分有剩余的情况。
2、分组练习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3、完成自主练习。
出示第1题。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圈一圈,再一填,最后同位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
(集体评议时,要关注个别学生)出示第3题学生认真看图后,讨论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各剩几个?集体评议时强调有余数除法。
出示第5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然后互相说说,13个易拉罐可以搭几辆小车?集体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出示第6题学生看图后想一想每种工具都平均分给9个班,怎么分?想一想,你还能题什么问题?聪明小屋(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看懂图意,积极动脑寻找不同的规律。
练习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
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五、作业设计进一步认识有余数除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各剩几个?144=3(盒)2(个)166=2(盒)4(个)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2一、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讲解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讲解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讲解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讲解,欢迎阅读与收藏。
对于任意一个整数除以一个自然数,一定存在唯一确定的商和余数,使被除数=除数×商+余数(0≤余数除数),也就是说,整数a除以自然数b,一定存在唯一确定的q和r,使a=bq+r(0≤rb)成立。
p= 我们把对于已知整数a和自然数b,求q和r,使a=bq+r(0≤rb)成立的运算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或称带余除法.记为a÷b=q(余r)或a÷b=q…r。
读作“a除以b商q余r”,其中a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q叫做不完全商(简称商),r叫做余数. p=例如5÷7=0(余5),6÷6=1(余0),29÷5=5(余4)。
解决有关带余问题时常用到以下结论:(1)被除数与余数的差能被除数整除.即如果a÷b=q(余r),那么b|(a-r)。
因为a÷b=q(余r),有a=bq+r,从而a-r=bq,所以b|(a-r)。
例如39÷5=7(余4),有39=5×7+4,从而39-4=5×7,所以5|(39-4)(2)两个数分别除以某一自然数,如果所得的余数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差一定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即如果a1÷b=q1(余r),a2÷b=q2(余r),那么b|(a1-a2),其中a1≥a2。
因为a1÷b=q1(余r),a2÷b=q2(余r),有a1=bq1+r,a2=bq2+r,从而a1-a2=(bql+r)-(bq2+r)=b(q1-q2),所以b|(a1-a2)。
例如,22÷3=7(余1),28÷3=9(余1),有22=3×7+1,28=3×9+1,从而28-22=3×9-3×7=3×(9-7),所以3|(28-22).(3)如果两个数a1和a2除以同一个自然数b所得的余数分别为r1和r2,r1与r2的和除以b的余数是r,那么这两个数a1与a2的和除以b的余数也是r。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除法一、基本概念(除法的基本知识)1、平均分的含义:每个人分得同样多,也就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2、除法的2种含义:把一个数(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就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她数字不变。
24÷4=6 读作:24除以4等于6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大数)就是另一个数(小数)的几倍”也就就是求“一个数(大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小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大数)÷另一个数(小数)=倍数”。
7、用乘法与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就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就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与谁一共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就是谁的几倍?”,“就是”字前写较大数,“就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10、算式的意义:45÷9=5表示把(45)平均分成(9)份,每份就是(5)、(二)有余数的除法1、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如果分到最后有剩余且不够再分一次时, 剩余的数就叫余数,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 要经过一商,二乘, 三减, 四比这四个步骤。
一商:那个数与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且比被除数小,商就就是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除法一、基本概念(除法的基本知识)1、平均分的含义:每个人分得同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2、除法的2种含义:把一个数(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24÷4=6 读作:24除以4等于6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大数)是另一个数(小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大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小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大数)÷另一个数(小数)=倍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10、算式的意义:45÷9=5表示把(45)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二)有余数的除法1、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如果分到最后有剩余且不够再分一次时,剩余的数就叫余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经过一商,二乘,三减,四比这四个步骤。
一商:那个数和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且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相乘。
三减:被除数减商和除数的积四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 除法_第03讲 有余除法的应用(教师版讲义含答案)

(2)
名师学堂 (1)理解题意,求需要租几只船,就是求 23 里面有几个 4,应该用除法解答,列式为: 23 4 = (5 只)( 人),租 5 只船,还多出 3 人,多出的 3 人应该再租 1 只船,一共要租: 5 +1 = (6 只).
拓展 2、有 36 块面包,现在把它们装在盒子里,至少需要多少个盒子?
【答案】5 【解析】36÷8=4(个)……4(块);4+1=5(个) 答:至少需要 5 个盒子.
拓展 3、30 名同学去游乐场玩.
(1)如果明明带 20 元钱去坐摩天轮,最多可以坐几次? (2)如果 30 名同学全部坐小火车,每节车厢可坐 4 人,至少要坐多少节车厢? 【答案】(1)2 (2)8 【解析】(1)20÷8=2(次)……4(元) 答:最多可以坐 2 次. (2)30÷4=7(节)……2(人) 7+1=8(节) 答:至少要坐 8 节车厢.
随练 随练 1、解决问题.
(1)
(2)一套学具 8 元钱,30 元最多可以买几套? 【答案】(1)第 7 次才能进去 (2)30 元最多可以买 3 套 【解析】(1)20÷3=6(次)……2(人) 6+1=7(次) 答:第 7 次才能进去. 点拨:前 6 次共进去 6×3=18(人)献血,排在第 20 个的人应在第 7 次进去. (2)30÷8=3(套)……6(元) 答:30 元最多可以买 3 套. 点拨:买 3 套后还剩 6 元钱,不够买一套,所以最多只能买 3 套.
例题 2、我们班有男生 23 人,女生 20 人,全部去划船,每条船限坐 5 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答案】9 条 【解析】23+20=43(人) 43÷5=8(条)……3(人) 8+1=9(条) 答:至少要租 9 条船.
【强烈推荐】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知识要点1第一单元除法1、横式2、竖式3、注意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除数>余数②验算方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③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4、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可分为两种类型:类型一:商需要加1才能得到答案的情况题目特征:需要把人或东西装完、运完或凑齐等字眼特征:至少、最少等典型题目情境:租船、租车、分组、分桌子、存钱、装物等例题:① 21个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② 有23个同学参加赛跑;每5人一组;至少分为几个小组?③ 小明每周可存4元钱;他要买一本27元的书;至少需要存几周的钱?④ 淘气有20张光碟;每个盒子能装6张;最少要多少个盒子?类型二:商不用加1就能得到答案的情况题目特征:按照要求使用材料制作、购物等字眼特征:最多、可以、能够等典型题目情境:买东西、制作衣服、剪绳等例题:① 淘气有20元钱;每朵花6元;他最多能买几朵花?② 每条船每时租金3元;10元最多可以划几时?③ 有43个扣子;每件衣服要用4个扣子;可以做几件衣服?2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1、方向板2、地图上(东、南、西、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教室里(东、南、西、北)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东对西;南对北。
3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1、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开始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即:2、读数法则① 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读;② 千位是几读几千;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读几;③ 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比较大小① 位数多的数大。
② 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
③ 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
4、写数法则① 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② 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在个位上写几;③ 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除法
一、基本概念
(除法的基本知识)
1、平均分的含义:每个人分得同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2、除法的2种含义:
把一个数(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24÷4=6 读作:24除以4等于6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大数)是另一个数(小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大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小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大数)÷另一个数(小数)=倍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
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10、算式的意义:45÷9=5表示把(45)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
(二)有余数的除法
1、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如果分到最后有剩余且不够再分一次时,剩余的数就叫余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经过一商,二乘,三减,四比这四个步骤。
一商:那个数和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且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相乘。
三减:被除数减商和除数的积
四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1、横式
2、竖式
3、注意
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除数>余数
②验算方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③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4、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可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一:商需要加1才能得到答案的情况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余数虽然不够一份,但也要算作一份,这时需要用“进一法(用商加1)如”乘船、坐车、坐板凳,住房间等等.
题目特征:需要把人或东西装完、运完或凑齐等
字眼特征:至少、最少等
典型题目情境:租船、租车、分组、分桌子、存钱、装物等
例题:
① 21个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②有23个同学参加赛跑,每5人一组,至少分为几个小组?
③小明每周可存4元钱,他要买一本27元的书,至少需要存几周的钱?
④淘气有20张光碟,每个盒子能装6张,最少要多少个盒子?
类型二:商不用加1就能得到答案的情况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余数不够一份,就不能算作一份,这时需要采用“去尾法”,也就是余数不能算作一份,如剪绳子,买东西等等.
题目特征:按照要求使用材料制作、购物等
字眼特征:最多、可以、能够等
典型题目情境:买东西、制作衣服、剪绳等
6.应用题中,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商的单位是问题单位,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单位相同;
典型例题:
一、共同点:要想求出被除数,首先要确定余数,根据余数来求被除数。
1、算式()÷9=2……()中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
2、△÷5=4……☆,△最大是()。
①20 ②23 ③24 ④25
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