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多晶型研究
农药多晶型的研究进展

多晶型的概念在1965年由Mccrone首先提出,是指相同的化学物质由于内部原子或分子构象或者排列方式的不同使得晶体结构存在差异。
多晶型又可分为构型多晶型、构象多晶型等。
对于溶剂化物和水合物,因不严格遵循多晶型的定义,也被称为假多晶型。
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化学物质在溶解度、溶出速率、熔点、密度、硬度、晶体形状以及生物利用度等性质上存在差异。
目前,多晶型的相关研究工作大都集中在发掘各种药物的多晶型。
一种更优的晶型可以显著提高药物质量、药物疗效或者生物利用度。
然而,对农药的多晶型的研究则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目前,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升高、各地监管不断增强,研发更加高效、绿色、环保的农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寻找到更加优良的农药晶型对于提高药效、提高利用率、减少使用量以及减小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对于农药新晶型的研发也能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
发掘农药新晶型一方面可以延长原研企业的专利保护时间以期获取更大利益,另一方面也为仿制药开发新晶型以避开专利限制提供了途径。
01、不同晶型对农药的影响1.1 不同晶型对药效的影响由于晶体结构的不同,不同晶型之间的稳定性存在差异。
由此可将晶型分为稳定型、亚稳定型、不稳定型3类。
一般来说,稳定型有着更高的熔点、更低的溶解度和更慢的溶解速度;不稳定型则与之相反,但容易转变为其他晶型,造成药物药效的改变;亚稳定型则介于两者之间,且室温下比较稳定。
选择热力学最稳定的晶型可以保证后期的制备和储运中不发生转晶现象。
但是稳定型往往药效较差,所以在找寻优势晶型时,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滴滴涕,即DDT,是一种有机氯农药,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农药。
因其价格便宜、生产简单,滴滴涕被广泛用于农林杀虫及疟疾的控制,后因对环境的巨大危害而被广泛禁用。
Yang等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制得了农药滴滴涕的另外一种晶型(晶型Ⅱ),并使用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研究了2种不同晶型(晶型Ⅰ与晶型Ⅱ)的杀伤力,不同晶型制备的制剂被用来杀灭果蝇,果蝇发生过度活跃症状的时间被记录以比较2种晶型的杀伤力。
实验五χ射线粉末法测定药物的多晶型

实验(shíyàn)五χ射线(shèxiàn)粉末衍射(yǎnshè)法测定药物(yàowù)的多晶型一、实验(shíyàn)目的1.熟悉χ-射线粉末衍射法确定药物多晶型的根本原理与方法2.掌握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的分析与处理方法二、根本原理χ-射线衍射是研究药物多晶型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有单晶法和粉末χ-射线衍射法两种。
可用于区别晶态与非晶态、混合物与化合物。
可通过给出晶胞参数,如原子间距离、环平面距离、双面夹角等确定药物晶型与结构。
粉末法研究的对象不是单晶体,而是许多取向随机的小晶体的总和。
此法准确度高,分辨能力强。
每一种晶体的粉末图谱,几乎同人的指纹一样,其衍射线的分布位置和强度有着特征性规律,因而成为物相鉴定的根底。
它在药物多晶的定性与定量方面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χ-射线〔电磁波〕射入晶体后,在晶体内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迫使晶体内原子中的电子和原子核跟着发生周期振动。
原子核的这种振动比电子要弱得多,所以可忽略不记。
振动的电子就成为一个新的发射电磁波波源,以球面波方式往各个方向散发出频率相同的电磁波,入射χ-射线虽按一定方向射入晶体,但和晶体内电子发生作用后,就由电子向各个方向发射射线。
当波长(bōcháng)为λ的χ-射线射到这族平面点阵(diǎn zhèn)时,每一个平面阵都对χ-射线产生(chǎnshēng)散射,如图5-1。
图5-1 晶体(jīngtǐ)的Bragg-衍射(yǎnshè)先考虑任一平面点阵1对χ-射线的散射作用:χ-射线射到同一点阵平面的点阵点上,如果入射的χ-射线与点阵平面的交角为θ,而散射线在相当于平面镜反射方向上的交角也是θ,那么射到相邻两个点阵点上的入射线和散射线所经过的光程相等,即PP'=QQ'=RR'。
根据光的干预原理,它互相加强,并且入射线、散射线和点阵平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药物晶型研究

药物晶型研究
药物晶型研究指的是对药物分子在晶体中的排列和结构进行研究。
药物晶型是药物分子在固态下的结晶形态,它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溶剂、溶液浓度等。
药物晶型的研究对药物的性质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首先,药物晶型的研究可以帮助确定药物的物理性质。
不同晶型的药物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因而对药物的熔点、溶解度、稳定性等物理性质产生影响。
比如,某一晶型的药物熔点较低,溶解度较高,可以更快地在体内发挥药效;而另一种晶型的药物则可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适合长时间保存。
其次,药物晶型的研究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也有直接影响。
药物的晶型能够影响溶解度,而溶解度又是药物被吸收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晶型的药物溶解度不同,进一步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
同时,在某些情况下,药物的晶型还可以改变其药效。
一些晶型可能会增强药物的生物活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另外,药物晶型的研究还可以为药物的制备方法提供参考。
药物晶型的选择对制备工艺有重要影响。
不同晶型的药物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其在结晶过程中的形态和颗粒度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制备药物的过程中,研究药物晶型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溶剂和结晶条件,从而得到所需的晶型。
总结起来,药物晶型的研究对药物的物理性质、生物利用度、药效和制备工艺都有重要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药物
晶型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深入,为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药物晶型研究及晶型质量控制指导原则解析

同⼀⼚家开发,最早报道晶型专利和原研化合物/制剂所有权⼈是否⼀致?同⼀⼚家开发,原研晶型专利⽐较容易确认。
如遇到不是同⼚家开发,请对不同不同所有权⼈之间的关系进⾏说明(收购?合作关系?授权使⽤?),以作为对原研晶型专利确认的依据。
晶型专利:专利号,所有权⼈,到期时间,是否有中国同族,是否已经授权?2)晶型⼀致性①此处主要⽐较⾃制与⽂献报道的区别,有条件可以⽐较⾃制⽚与原研⽚,可根据需要加⼊图表进⾏说明。
②晶型稳定性的初步研究:对湿、热、光照稳定性;空⽓中与密封条件下的稳定性数据的对⽐;粉碎前后的晶型变化等(制剂还要增加处⽅制备前后的晶型对⽐)。
3)多晶型根据⽂献调研情况来介绍可能的多晶型。
4)稳定性研究将测试的多批次稳定性数据进⾏⽐较,可根据需要加⼊图表进⾏说明。
4、申报资料中晶型部分的撰写呈现形式1)3.2.S.2:对于多晶型药物,申请⼈应在⽣产⼯艺开发阶段通过精制⼯艺的优化和筛选制备优势稳态晶型,保证原料药批间晶型⼀致性。
注:应包括结晶条件的考察,如:溶剂体系、降温速率、晶种加⼊考察、保温析晶温度及时间、搅拌⽅式等,提供说明⽬标晶型成为优势晶型的依据。
批间晶型的⼀致性:各阶段代表性批次的检测结果,如⼩中试,试⽣产,⼯艺验证批晶型的XRD,DSC,TG等晶型数据及对应图谱。
2)3.2.S.2、3、7:对药物制剂关键质量属性产⽣影响的多晶型药物,需研究证明批间晶型⼀致性(3.2.S.2)和晶型放置过程稳定性(3.2.S.7)。
共晶药物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确定的组分和化学计量⽐,可以通过X-射线单晶⾏射、X-射线粉末所射、固相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吸收光谱、差⽰扫描量热法和/成晶体形态等分析⽅法进⾏结构确证(不要求全部都做)。
3)3.2.S.4:如原料药的晶型和/或粒度分布对制剂质量产⽣影响,应被纳⼊原料药内控标准并制定专属的检测项⽬进⾏控制。
质量标准中晶型描述:⼀般仅对XRD的2θ⾓要求明确即可。
对于晶型质量研究的法规,⽬前为⽌,出台的不过以上⼏个,在吃透当前法规的要求,要结合⼯作⽇常的需求,领悟晶型研究换换相扣的逻辑关系,最后尘埃落地,落实到申报资料上,⼒求清晰完整,逻辑科学,交上⼀份满意的答卷。
药物分子的晶型与溶解度研究

药物分子的晶型与溶解度研究药物分子的晶型与溶解度是药物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药物的晶型及其溶解度直接影响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药效等因素,因此对药物分子晶型与溶解度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药物晶型的研究药物晶型是指药物化合物在固态下的排列形式,不同的晶型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形态和热力学性质。
药物晶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和确定。
1. X射线衍射研究X射线衍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晶型研究手段。
通过将药物晶体样品暴露在X射线束中,根据药物晶体中原子的布局和散射规律来确定晶型结构。
X射线衍射还可以用于药物晶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 热分析技术热分析技术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A)等。
通过测量药物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热性质变化,可以确定晶型结构以及药物晶型的变化规律。
3. 晶体学方法晶体学研究是一种在药物晶型研究中常用的手段。
通过晶体学方法,可以确定药物晶体的晶胞参数、晶体对称性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二、药物溶解度的研究药物溶解度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
药物的溶解度与药效、生物利用度以及制剂研发密切相关。
因此,对药物的溶解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环境因素的影响药物溶解度除了受到溶剂、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p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环境因素对药物溶解度的影响,有助于优化药物的溶解度及其制剂。
2. 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关系的研究药物的溶解度与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药物溶解度与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关系,可以为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供理论依据。
3. 提高药物溶解度的策略对于溶解度较低的药物,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其溶解度。
如物理改性技术(如晶型转化、固体分散体制备)、化学改性技术(如酯化、盐酸化)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三、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药物晶型与溶解度研究的深入,对于药物在制剂方面的应用也逐渐展开。
药品研发中多晶型问题的考虑

药品研发中多晶型问题的考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品的生产和研发日益重要,多晶型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多晶型是指同一种药物的不同结晶形态,通常有多晶型和单晶型。
多晶型可以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溶解度、药效性及稳定性。
因此,在药品研发中,多晶型问题需要被高度重视和考虑。
首先,药品的稳定性是药品研发的首要问题。
药物分子的结构决定了药物的稳定性和活性,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多晶型进行筛选,以确定最稳定和最有效的多晶型。
由于多晶型的稳定性和活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多晶型进行深入研究,以确定最合适的晶型,从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活性。
其次,溶解度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可以直接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吸收率。
多晶型的溶解度与其晶体结构和晶格密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药品研发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多晶型来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吸收率。
在多晶型的筛选和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药物在人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以及药物的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从而确定最合适的多晶型。
最后,药品的药效性也是需要考虑的。
不同多晶型对药效性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药物的熔点、结晶温度、结晶速率、结构稳定性和晶体尺寸等。
药品研发中需要通过实验和模拟来比较和分析不同晶型对药效性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优的多晶型。
此外,多晶型的相互转变和稳定性也需要考虑到,因为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稳定性的变动和多晶型的相互转变,这对药物的有效性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药品的多晶型问题在药品研发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和考虑。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治疗效果选择最合适的多晶型,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药效性,从而发挥药品的最大治疗效果。
原料药晶型研究思路

原料药晶型研究思路
原料药晶型指的是同一个化合物在晶体结构上的不同形态,包括多晶型、单晶型、亚型等。
晶型的不同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性质,如溶解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因此在药物研发中,晶型研究非常重要。
以下是原料药晶型研究的思路:
1.药物合成和优化。
首先,需要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合成和优化,在保证化合物纯度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后续晶型研究。
合成和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晶型,需要进行鉴定和分离。
2.晶体学分析。
晶体学分析是研究晶体结构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技术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
X射线衍射是最常用的晶体学技术,可以确定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方式、晶格参数等信息。
3.晶型鉴定和筛选。
通过晶体学分析,可以确定化合物的晶型。
晶型鉴定的工作往往需要进行筛选,从多个晶型中选出最优的一种。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稳定性、生物利用度、溶解度、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等。
4.晶型控制和应用。
对于确定的晶型,需要进行晶型控制,保证药物的质量、稳定性和效果。
晶型的不同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需要控制晶型的制备工艺和条件,以及存储和输送等环节。
总之,原料药晶型研究是药物研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需要进行严谨的晶体学分析和晶型鉴定,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药物多晶型的鉴别方法

药物多晶型的鉴别方法药物多晶型是指同一种药物分子在晶体中呈现不同的结晶形态,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药效。
药物多晶型的鉴别方法是药物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药物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多晶型的鉴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X射线粉末衍射(XRPD)XRPD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多晶型鉴别方法,它可以通过测量药物晶体的衍射图谱来确定药物的晶体结构和多晶型。
不同的多晶型在XRPD图谱上表现出不同的衍射峰,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多晶型的XRPD图谱来鉴别药物的多晶型。
2. 热分析法(TA)TA是一种通过测量药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热性质来鉴别药物多晶型的方法。
不同多晶型的药物在热分析曲线上表现出不同的热性质,如熔点、热分解温度等,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多晶型的热分析曲线来鉴别药物的多晶型。
3. 红外光谱法(IR)IR是一种通过测量药物分子的振动频率来鉴别药物多晶型的方法。
不同多晶型的药物分子在IR光谱上表现出不同的振动频率,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多晶型的IR光谱来鉴别药物的多晶型。
4. 核磁共振谱(NMR)NMR是一种通过测量药物分子的核磁共振信号来鉴别药物多晶型的方法。
不同多晶型的药物分子在NMR谱上表现出不同的信号,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多晶型的NMR谱来鉴别药物的多晶型。
以上几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药物多晶型的鉴别。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物多晶型鉴别方法,如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偏振显微镜法(POM)等。
这些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限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药物多晶型的鉴别。
总之,药物多晶型的鉴别方法是药物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药物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药物多晶型的鉴别,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多晶型研究
摘要研究药物多晶型和理化稳定性的关系。
检测药物多晶型的手段。
以及在药物研究过程中影响药物晶型以及晶型转变的方法。
关键词药物多晶型;检测手段;晶型转变方法
药物多晶型是指化药中分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形成不同的药物晶型。
一种药物可以有多种晶型存在,每一种晶型,它们在其外观形态、理化性质和制剂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研究药物多晶型,能够找到发挥药物药效作用的合适晶型,同时根据不同的晶型来制定不同的制剂工艺,保证所得的每批之间药物等效性。
一、药物多晶型的概述和分类
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化学物理条件下,能够结晶成两种或多种不同結构的晶体的现象,为多晶型。
多晶型药物不同晶型之间,理化性质的差异影响到药物的稳定性,不同的稳定性导致药物晶型存在稳定、亚稳定和不稳定三种形式。
多晶型的转型是一个物理过程,是一个相的变化和平衡问题。
例如:奥氮平存在多晶型Ⅰ和多晶型Ⅱ,多晶型Ⅰ是一种不稳定的形态,不适于作为药物制剂的商业用途,特别是在片剂时容易出现颜色的变化;而多晶型Ⅱ为稳定的形态,具有满意的颜色稳定性。
这两种晶型之间的转换,是通过乙酸乙酯重结晶来实现多晶型Ⅰ到多晶型Ⅱ的转变。
在不同的溶剂下,得到的奥氮平晶型是不同的,从而影响到其稳定性。
二、药物多晶型的检测手段
60年代至今,晶型研究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比色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热分析法,溶解度测定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等。
现在经常使用的方法是X-射线粉末衍射法。
不同晶型,它的分子或者原子的排列不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得到不同X-衍射谱图。
还是以奥氮平的多晶型为例:无水奥氮平晶型Ⅰ在使用Cu-Ka辐射条件下,以晶面间距d值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的特征数据如下:晶面间距d(A)值为10.2214、8.5291、7.4650、7.1014、6.0445、5.5678、5.2065、4.9776、4.7138、4.5251、4.4719、4.2302、4.1270、4.0824、3.9859、3.8222、3.7164、3.5713、3.5033、3.3742、3.3380、3.2392、3.1078、3.0525、3.0086、2.8068、2.6472、2.5945;无水奥氮平晶型Ⅱ在使用Cu-Ka辐射条件下,以晶面间距d值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的特征数据如下:晶面间距d(A)值为10.2875、8.4951、7.4148、7.0690、6.0754、5.4591、5.1835、4.9567、4.7134、4.4589、4.3436、4.2144、4.1189、3.9756、3.7077、3.5276、3.3674、3.2410、3.1249、3.0544、2.9991、2.8688、2.8031、2.6398、2.5915。
通过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X-射线粉末衍射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分析方法。
二、在药物研究过程中影响药物晶型以及转变的因素
在药物研究和生产的过程中,药物的晶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研究和分析这些因素就能够找到合适的研究制备方法得到稳定的晶型。
(1)温度在进行药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加热温度,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晶型,从这点可以看出温度对药物的晶型有很大的影响;
(2)溶剂有多晶型的药物,它的晶型转变可以通过溶剂和结晶条件的不同,通过重结晶获得所需要的晶型。
例如,奥氮平在无水乙醇重结晶下得到多晶型Ⅰ,而在乙酸乙酯重结晶下得到多晶型Ⅱ。
(3)熔化析晶药物在融化后通过降温冷却析晶,可能会得到很多晶型药物,也就是可能发生晶型的转变。
(4)粉碎通过药物的粉碎,药物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同的晶型形式。
(5)湿度药物在保存过程中,由于保存条件中湿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晶型的转变。
(6)加入辅料在制剂过程中需要加入某些辅料,辅料的加入可能导致产生不同的晶型。
(7)压片药物在压片过程中,受到压力的作用可能使药物晶型发生转变。
综上所述,研究和掌握药物多晶型的相关性质有利于新药的研究开发、有利于优化药物的制备工艺、有利于控制药物的质量,所以药物多晶型的研究应该作为新药研究的重要工作来做。
参考文献
[1]Threlfall TL1Analysis of organic polymorphs1Analyst[J](Cambridge,U1K1),1995,120(10):2435
[2]ZHU Juan(朱娟),CHEN Gui-liang(陈桂良).Theapplication of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measurement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X-射线粉末衍射法在药物研究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Chin J Pharm Anal(药物分析杂志),2005,25(10):1281
[3]杜鹃,王忠,韩丽霞.非晶型醋酸麦迪霉素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2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