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发展:《诗经》→《楚辞》→汉乐府...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一、诗经-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民歌-汉魏元朝文人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格律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二、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

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

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上古——口头歌谣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 《古诗十九首》 • 《古诗十九首》原题为《古诗》,最早收录于南朝 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之内。这些诗并非一人 一时之作,作者属于地主阶级中下阶层。古诗十九首奠 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可以说代表了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 成就。这些古诗表现了浓重的感伤情绪,从一个侧面反 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与黑暗。 • 曾有人评《古诗十九首》为‚风之余,诗之母‛。 这些诗长于抒情,善于比兴,象征衬托,所用皆妙。其 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往往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 境界。其语言实为绚丽之极趋于平淡,具有言近旨远、 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古诗十九首》在历代都受到了 高度评价,南朝文论家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其艺 术成就确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如《涉江
• 其它 • 先秦两汉时期的诗歌也曾出现过断代。第一次是在 秦代,由于时间短促,加上焚书坑儒,思想政治极为严 酷,因此主要只在民间尚有歌谣流传。第二次是西汉时 期,文坛又呈寥落之势,仅有汉初高祖刘邦的骚体诗 《大风歌》和韦孟的四言《讽谏诗》值得一提。但中国 古代诗歌无疑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极为灿烂的一颗明 珠,充盈着精华与瑰宝,有着数不尽的流传千古的脍炙 人口之作。而先秦两汉时期的诗歌,则是我国诗歌文明 的活水之源。特别是《诗经》、《楚辞》、《汉乐府》、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对后来的文人起极其重要的作 用,养育了后来一代代的进步诗人。
• 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对理想的热烈而执着的追求、 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我倾诉、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都在奔放的辞 句、宏大的结构中被容纳。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糅合了神话传说、历 史故事、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瑰丽的幻 想世界。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独特个性。这种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 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楚国巫风盛行,朝廷和民间祭祀都使巫觋 ‚作歌乐鼓舞以娱诸神‛。这种带有原始宗教气氛的乐歌,自然是产生 浪漫主义杰作的温床。例如《九歌》,其前身就是沅湘一带民间的祭神 歌曲。从《诗经》的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 个里程碑。屈原的骚体诗,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继承发展了《诗经》 的比兴传统。《诗经》的比兴较为单纯,而《楚辞》的比兴具有象征的 特质,往往成为一个形象的系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就是范例。 楚地本是泽乡山国,其间颇有叠波旷宇、崇山秀岭,这些江山的光怪之 气足以摇荡心灵、催发丽辞伟句。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 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 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 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 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标。但骚体诗已冲破《诗经》四言诗的 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诗采绚丽而贴切,是 《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有人说,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 骚‛,足见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一、先秦时期:1.《诗经》: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 305 篇,也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2.《楚辞》: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

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

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

“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离骚》是其代表作。

《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

其作品还有《九歌》(九为虚数,共十一篇)《天问》《九章》(九为实指)等。

二、两汉时期:1.汉乐府诗歌: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诗。

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

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

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

它与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木兰辞》选自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2.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的姓名。

《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萧统编纂的《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标志着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比兴手法形成独特的含蓄的风格,对后世的抒情诗有直接的影响。

关于诗歌的基本特点

关于诗歌的基本特点

关于诗歌的基本特点诗歌是一种语言凝练而形象,结构自由而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饱含联想与想象,高度集中与概括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诗歌的基本特点,欢迎大家阅读。

诗歌的基本特点一,生活美对生活高度的提炼、集中、概括;二,思想美饱含深切的思想感情三,意境美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力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四,语言美文字色彩鲜活、语言节奏分明;五,音乐美韵律和协。

我国的诗歌发展经历了“原始歌谣→先秦诗歌(《诗经》《楚辞》)→两汉诗歌(汉赋、汉乐府诗、古诗十九首)→魏晋诗歌(建安诗歌、两晋诗歌)→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上下五千年,我们的历史上涌现了无数优美的诗篇。

她们如同一粒粒金珠宝玉串成了中华文明的“皇冠”。

以下我们按照我国诗词发展的历程来一起学习和探索我们华夏的诗词之美。

诗词的语言有其特点和要求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

对于诗词作者来说,除了上述功能以外,语言还是用来塑造诗词艺术形象的工具,也实通诗词作者和读者思想感情的媒介。

唐代诗人刘禹锡说:“心之精微,发而为文;文之神妙,咏而为诗。

”清代诗论家吴乔在《答万季野诗问》文章中说:“意喻(比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

”他形象地把文章比作米做成的饭,而把诗则比作米酿成的酒,恰到好处地说明了诗词与文章的区别。

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

有意思强调了诗词比文章更加浓缩,味道更加浓郁,语言理所当然的要更加精美。

正如明代诗人谢茂秦所说:“凡作近体,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朝霞散绮,讲之异茧操丝。

”强调了写作诗词必须要有精美的语言。

一、关于诗词的语言要求诗词是一种高雅的艺术。

其高雅并不在于它如何如何的深奥难懂,而在于它有不同于一般文章的意境、韵味以及情真意切的感人魅力。

它的语言越是自然流畅、通俗易懂,就越能获得其本身所具有的高雅艺术的社会效应。

中国诗歌体裁的发展变化

中国诗歌体裁的发展变化

中国诗歌体裁的发展变化
中国诗歌体裁的发展变化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先秦时期:这是中国诗歌的萌芽阶段,以《诗经》为代表,收
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2.楚辞阶段: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创作了楚辞,这是一种具有楚
地方特色的诗歌形式,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变革。

3.汉乐府阶段:汉乐府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音乐机构,主要负责
采集和创作民间诗歌,这些诗歌被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的诗歌以叙事为主,风格质朴。

4.唐诗阶段: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唐诗成为了中国诗歌
的代表之一。

唐诗在形式上讲究平仄和韵律,注重意境的创造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5.宋词阶段:宋朝时期,词成为了主要的诗歌形式。

词是一种配
乐的长短句,以婉约、豪放两种风格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6.元曲阶段:元朝时期,曲(也称戏曲)成为了文学的主流形
式。

元曲以叙事为主,形式上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7.现代诗歌阶段:20世纪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现代
诗歌开始在中国发展。

现代诗歌在形式上与传统诗歌有很大的不同,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语言也更加简洁明快。

总的来说,中国诗歌体裁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各种诗歌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

诗歌的主要特点

诗歌的主要特点

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特点有: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的发展:《诗经》→《楚辞》→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
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诗歌发展脉络(简史)

诗歌发展脉络(简史)

名句积累
作者 王勃 王维 李白 杜甫 韩愈 贾岛 白居易 作品 名句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终南别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将进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春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已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八、近代(1840-1919)
近代诗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到1919年五四运动 兴起前为止,将近100年左右的诗歌。它代表了一个历史 时期即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歌,也是从 传统的古典诗歌到现代意义的新诗的过渡,反映了新 的思想文化和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富有时代精 神。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六、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现实 主义文学与其他流派文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欧洲文学重要的转折期,浪漫主义文 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地。海涅是当时德国杰出的浪 漫主义诗人,后期作品转向了革命民主主义。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最高,“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 斯、柯尔律治和骚塞是第一代浪漫主义的代表,这派诗人中最 出名的是华兹华斯。 而随着欧洲民主主义运动的不断高涨,拜伦、雪莱和济慈 等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大大提升了诗歌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 上也有重大的突破。他们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在浪漫主义中渗透着革命热情, 不但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实现了俄国文学真正的民 族化,他的《叶甫盖尼· 奥涅金》更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 之作。
四、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所设立的一个音 乐机构的名称,它的职责是制乐演唱以 及采集民歌,在加以整理后,于朝廷典 礼和宴会时演唱。后来乐府所采集、整 理和演唱的民歌统称为 “乐府诗”或 “乐府歌辞”,简称“乐府”。
汉乐府中有一首很出名的《焦仲卿妻》, 亦名《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形象地揭 露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度的罪恶,同时 也反映了被压迫的青年男女对这种制度 的不满和抗争。这是一首传自南方的乐 府诗,诗意明确,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 响很大。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史秀娟
诗歌史
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源远流长的 文学样式。从原始歌谣起,中国诗体之 句式,由二言、三言、四言、杂言,而 五言、七言诗体之模式,由古体至近体 至现代,经过了长期的演变,成为我国 文学史上最兴盛的体裁。
一.先秦
1. 原始歌谣 人类在最早的劳动实践中,产生了语言和语言 艺术。之后,人类又由劳动的节奏产生了音乐, 由音乐产生了歌词。 断竹,续竹,飞土,啄肉。﹝《吴越春秋.弹 歌》﹞
三.南北朝时期
( 一) 、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主要作家多在南方。南朝宋、齐、 梁、陈四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远比北 方繁荣。虽然南朝这一时期的诗歌,所反映的 社会生活比较狭窄,然而在艺术形式和写作技 巧方面则有很大的进步,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 条件。
1.
律化
中国传统诗歌的发展,有两件重大事件:一 是五言诗的出现以至兴盛;二是五言诗的律化 问题。
南齐武帝永明年间(公元483─493年),先由周 颙提出四声说,后由沉约倡导忌八病而产生了 “永明体. 五言诗的这一律化,致使唐初时期,出现了具 有一整套格律样式的五言律诗。这一完整的过 程,。也被称为中国诗史上的新体诗运动。
2.《木兰诗》
汉乐府中有一首《孔雀东南飞》流传甚广,而 北朝歌中的《木兰诗》,也是一篇家喻户晓的 佳作。诗歌塑造了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保家卫国的士英雄形象,在思想上突破了男尊 女卑的观念。《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是 中国诗歌史上有名的一南一北两首民歌,也称 乐府双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的发展:《诗经》→《楚辞》→汉乐府...
诗歌的发展:《诗经》→ 《楚辞》→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
古典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皆出现于先秦时期,一是现实主义源头《诗经》;二是浪漫主义源头《楚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由众位采诗官收录、加工、编订,集合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

楚辞是在战国后期,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相比中原文化,楚文化更绚丽浪漫。

东晋的代表诗人是陶渊明和谢灵运。

他们一个开创了田园诗派,一个则开创了山水诗派。

而近体诗于唐代形成,有严格的格律,分绝句和律诗两种。

绝句每首四句,律诗则每首八句,均有五言、七言之分。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盛唐诗即是这座高峰的顶点。

盛唐时期,诗坛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流派纷呈。

宋元明清时除了延续一部分前代的律诗和绝句外,更大量出现了词、曲及戏曲唱词,它们都属于近体格律诗。

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

因句式长短不齐而叫做长短句。

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

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

元曲四大家为
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人,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梧桐雨》、《倩女离魂》及《汉宫秋》。

而到了清代,比较有艺术成就的当推龚自珍和纳兰性德。

清代诗人善于借鉴前代,扬长补短,对于古典诗歌有所发展。

虽然由于清代文字狱的影响,冲淡了清诗对社会矛盾的深入观察和揭露,限制了清诗获得更高的成就,但总体上看,清代诗人在技巧上兼学唐宋词的长处,不断追求创新。

涌现了黄宗曦、吴伟业等著名诗人。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诗词最主要的派系
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

其代表作家有晋末宋初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

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因此该派也称“苏辛词派”,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
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