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合集下载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摘要: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和作用1.溶解度曲线的定义2.溶解度曲线的重要性3.溶解度曲线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二、溶解度曲线的类型和特点1.固体的溶解度曲线2.液体的溶解度曲线3.气体的溶解度曲线4.各类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和区别三、溶解度表的定义和用途1.溶解度表的定义2.溶解度表的重要性3.溶解度表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四、如何理解和使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1.了解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和趋势2.掌握溶解度表的数据和信息3.将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应用于实际问题正文: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理解物质的溶解性和在溶液中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溶解度曲线是一种图形表示方法,展示了在不同温度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而溶解度表则是一种数据表格,列出了在不同温度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

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和作用溶解度曲线,也称为溶解度图,是一种将温度作为横坐标,溶解度作为纵坐标的曲线图。

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以及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溶解度曲线对于研究物质的溶解性和在溶液中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

二、溶解度曲线的类型和特点根据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溶解度曲线可以分为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液体的溶解度曲线和气体的溶解度曲线。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通常呈现出随着温度升高而上升的趋势,而液体的溶解度曲线则通常呈现出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气体的溶解度曲线则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会降低。

三、溶解度表的定义和用途溶解度表是一种数据表格,列出了在不同温度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

溶解度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查找和获取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信息,为实际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溶解度表对于研究和分析物质的溶解性和在溶液中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化学、地质、环境等领域。

四、如何理解和使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要理解和使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首先需要了解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和趋势,以及溶解度表的数据和信息。

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专题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专题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命题点4 物质结晶或提纯方法的判断(5考) (1)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或丙)时,提纯甲所用的方法为_降__温__结__晶__。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时,提纯乙的方法为_蒸__发__结__晶__。 (3)若丙中混有少量甲(或乙)时, 提纯丙的方法为_升__温__结__晶__。
命题点5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3考)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_(填序号)。
a.40 ℃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
丙 (3)实验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用0.55 mol/L的原因是_________;实验中若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
(2)甲、乙两物质中溶解度受 ,曲线为水平直线,以此判断题中各项。
5.对于Zn(s)+H2SO4(aq)===ZnSO4(aq)+H2(g) ΔH<0的化学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A、由于Ca(OH)2和BaCl2相互混合时,没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碱与盐1不能反应,故A错误;B、由于Ca(OH)2和BaCl2相互混合时,没 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碱与盐2不能反应,故B错误;C、NaOH和Na2CO3相互混合时,没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碱与盐1
D.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6.5%
7. 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 A. 6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45.5 g KCl
B. 随着温度的升高,某饱和KCl溶液中会有固体析出
C. KNO3的溶解度始终大于KCl
D.
60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实验工具,它们在研究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行为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并介绍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作用。

一、溶解度曲线的基本概念溶解度曲线,又称溶解度特性曲线,是一种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的曲线。

它反映了物质在固态与液态之间平衡关系的变化,是研究溶解度规律的重要工具。

二、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绘制溶解度曲线时,通常将温度作为横坐标,溶解度作为纵坐标。

在曲线中,每个数据点表示在特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通过这些数据点,可以观察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三、溶解度曲线在化学中的应用溶解度曲线在化学实验设计、生产工艺优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度规律,为实验和生产提供依据。

四、溶解度表的编制与作用溶解度表是一种列举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表格。

它可以为实验者提供有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数据,以便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

溶解度表在化学、化工、环保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五、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的关联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都是描述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溶解度变化的重要工具。

溶解度曲线以图形方式直观地展示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而溶解度表则以数据形式提供了这些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二者往往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结果。

六、如何利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合适的实验温度,以实现目标物质的溶解或结晶。

2.根据溶解度表,确定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为实验操作提供数据支持。

3.利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分析实验结果,判断实验条件是否合理,优化实验方案。

4.在环保、化工等领域,利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进行工艺优化和废水处理。

总之,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是化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溶解度曲线--PPT课件

溶解度曲线--PPT课件

90
. . .
(2)溶解度曲线
80 70
.
60 50
. 40 . 30 . .20
10
-
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解 200
度 190
( 克
180 170
160
)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解 度
所有气体 与 固体Ca(OH)2
0
温度/℃
①硝酸钾 ②熟石灰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
-
19
应用1: (1)打开汽水瓶盖,有气体喷出。—— 压强
打开瓶盖, 瓶内压强下降,气体溶解度减小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 温度 喝汽水后,温度上升,气体溶解度减小
应用2: 烧开水过程中,不断有气泡冒出。
B. 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C. 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D. 甲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溶 解


(g) 乙
冰水


-0
温度( C)
12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2 溶解度
(第3课时)
-
13
三、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
《书》P38
101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中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
固体溶解度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
60℃时,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0g乙,则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比( D )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图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图

a 30g 100g ×14 130g ×14
的饱和溶液中,
b 40g 100g ×13 140g ×13 C 30g 100g ×14 130g ×14
谁的溶解度大 所含水就少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b
.................. ..........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0 10
20 30
. 40 50 60 70 80 90 100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2) 溶解度曲线
()
溶 解 度
200 190 180 170
D 50oC时,10gKNO3中加入20g水,充分溶解后
再降温到30oC,有KNO3固体析出
B、列表法中,判定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方法:看
低温时低的溶解度与相邻该物质高温的溶解度之间是否包含
另一物质高温是的溶解度,若包含则符合题意。
40oC时 KCL的溶解度为40g,即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KCl
(5)稀释问题套入稀释公式:m浓液×P%浓= m稀液 ×P%稀
100g
20g 20g+100g
(100+50)g
X
X=11.1%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 ..........
1.将t1oC a、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oC

3.2.3溶解度曲线

3.2.3溶解度曲线

3.2.3溶解度溶解度曲线一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得最大克数。

符号:S,单位:g/100g水2、溶解度的含义:20℃时,S NaCl = 36g/100g水含义:20℃,食盐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最多溶解36克。

举例:20℃时,S AgNO3 = 222g/100g水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唯一因素是对于气体溶质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和二绘制溶解度曲线图(1)请根据下表列出硝酸钾、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在坐标系中作出温度(℃)0 2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13.3 31.6 63.9 110 169 KNO3温度(℃)0 20 40 100 溶解度(g/100g水)0.173 0.165 0.121 0.076Ca(OH)2(2)溶解度曲线的运用溶解度曲线上表示溶液的点的位置所表示的含义及点的移动操作诀窍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1)60℃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

(2)10℃时,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A物质的溶解度。

(3)℃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例2:.右图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A点所表示的意义(2)若X、Y、Z三种物质中,有一种是气态物质,该物是。

判断的依据是。

(3)20℃时,N处物质X的溶液呈(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要使该溶液从N状态变为M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有或三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S 100 =m(溶质)m(溶剂)SS+100=((+(mm m溶质)溶质)溶剂)=m(m溶质)(溶液)例1、在T℃时,向80克水中加入硝酸钾固体20克,恰好达到饱和,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例2、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则在此温度下,3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多少克?T℃,硝酸钾饱和溶液200克,蒸发20克水后析出晶体12克,则该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当堂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与否,为什么?(1)20℃时,把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 (2)20℃时,100克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26.4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26.4克/100克水(3)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100克水。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目录
•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 溶解度曲线应用举例 • 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 • 生活中溶解度现象解读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溶解度定义及表示方法
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里的溶解度。
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图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 坐标,选择合适的坐标轴范围
和刻度。
绘制数据点
将实验测得的各温度下的溶解 度数据在坐标轴上标出。
连接数据点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 得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添加图例和标签
在图上添加图例、标题、坐标 轴标签等必要信息。
实验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变化规律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总结出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例如,对于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可以通过升温来提高其溶解度;反之,则可以通过降温 来降低其溶解度。
02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无机盐类溶解度曲线
大部分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硫酸钠等。
少数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硫酸钡等。
合物分离的方法等。
拓展延伸:其他相关概念介绍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 的溶液叫做该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绘制图汇编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绘制图汇编

149
碳酸钡
BaCO3
1.409 ×10 -3
氯酸钡
Ba(ClO3)2
20.3
26.9
33.9
41.6
49.7
66.7
84.8
105
氯化钡
BaCl2
31.2
33.5
35.8
38.1
40.8
46.2
52.5
55.8
59.4
氯酸钡
Ba(ClO2)2
43.9
44.6
45.4
47.9
53.8
66.6
80.8
72.5 75.4 108 104
75.4 308 135
11.1
180 68.4 76 124 123
125 98.8 3.932 ×10 -5
322 135
-2
2.2 ×10 8.736 ×10 -5
4
14.4 2.697 ×10 -4
-2
9.7 ×10 84.7
136
6.046 ×10 -3
129 348 135
63.8
83
107
122
46.4
56.7
82.5
118
173
204
75.1
81.8
311
533
97.2
182
191
242
297
6.09
8.18
37.7
34.6
126
143
78
81
68.8
78.4
70.5
76.5
208
234
0.84
1.32
209
229
2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是研究物质在溶液中溶解的基本工具之一。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往往需要知道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便进行实验设计和参数计算。

因此,了解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的概念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变化所呈现出的曲线。

一般而言,溶解度曲线通常都是S型曲线,也称为饱和溶解度曲线。

它是由两个基本参数决定的,即最大可溶性和溶解过程的平衡常数。

最大可溶性表示在饱和状态下能够溶解的物质的最大量,通常用g/L或
mol/L表示,而溶解过程的平衡常数则是指溶解物质的离解度和水合度之间的平衡状态。

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了溶解物质在饱和状态下的最大可溶性。

二、溶解度表
溶解度表是指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通常是水)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通常以g/L或mol/L表示,常用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溶解度表中的数据是根据实验测定得出的,因此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条件。

在实验中,一般都需要根据已知的溶解度数据计算出在一定条件下的溶解度,或者根据溶解度表确定实验条件。

三、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1. 温度: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最主要因素,通常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来得出溶解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2. 压力:在一定温度下,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很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3. 溶剂的选择:当某种物质在两种或多种溶剂中均可溶解时,其溶解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4. 溶质的性质: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其中包括溶质的分子大小、形状、电荷等因素。

5. 溶质的浓度:当溶质浓度很高时,由于所占体积较大,易形成颗粒,从而降低其溶解度。

此外,对于部分物质,它们在一定浓度下溶解度会出现略微的上升或下降。

四、应用
1. 实验设计:在化学实验中,了解物质的溶解度对实验设计非常重要。

比如,确定实验中物质的溶解度可以帮助确定用多少样品进行实验,以及如何准确地测量物质的浓度。

2.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中,了解物质的溶解度可以帮助优化工艺流程,减少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的质量。

比如,通过调整溶液的温度、浓度和pH值等因素,可以提高产品的产量、纯度、稳定性等。

3. 医药研究:在医药研究中,了解药物的溶解度可以帮助确定适宜的抗药性策略、优化药物的制备方法以及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等。

总之,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是研究物质在溶液中溶解的基本工具之一。

它们在化学实验、工业生产以及医药研究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它们的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化学现象,同时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