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广东深圳市南山区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广东深圳市南山区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广东深圳市南山区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诘(jié)难瘦削(xiāo)拮据(jū)前扑(pū)后继B.殷(yān)红怂勇(yǒng)羁绊(bàn)强(qiáng)聒不舍C.绯(fēi)红车辙(zhé)炽(chì)热不知所措(cuò)D.狼藉(jí)倔(jué)强棱(líng)角挑拔(bō)离间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2分)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疫情期间教育部门开设“空中课堂”,无数莘莘学子在家就能上课,实现了“停课不停学”。

C.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D.小栋本来是个挺帅气的男生,但总喜欢打扮得花枝招展,让人觉得别扭。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越来越多的居民理解和支持防控工作,很多人主动帮助宣传、排查、提供信息。

B.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期间,各级医院均采取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了医疗服务水平。

C.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4.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2分)①他叙述的时候,我们不再惊恐地四处张望,想要寻找蜡烛,甚至不再期待电灯重新亮起来。

②接着,他讲了凡尔纳讲的奇妙的故事、雨果讲的令人感伤的故事、梅里美讲的让人痴想的故事。

③黑夜静得让我们心惊。

这个大孩子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④这个大孩子讲的前人讲的故事,像温暖的手臂搂抱着我们,陪伴我们被遗弃的、支离破碎的长夜。

时间,若有若无的时间被叙事填满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全册《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第四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全册《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第四套)
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
C. 20 1 8 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 是属狗的人的本命年 , 据此推算 , 2019 年是农历己亥年,
是属猪的人的本命年。
D.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 "垂岩 ";男子到 二十岁时举行 “加冠” (束发带
帽),表示已经成年 , 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6. 综合性学习。(共 6 分)
学校开展以“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 (1) 【宣传读书活动 】 (2 分)
请你为活动拟定一则宣传标语:
(2) 【调查读书现状】 (2 分)
读书兴趣及占比
读书计划及占比
关注点及占 比
读书笔记及占比
浓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九年级语文
中考模拟试卷(第四套)
本试卷共 27 道小题,计 8 面 。 考试时量为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
一、积累与运用 ( 共 26 分)
1. 下 列 句子中没有错别 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 就连日月也躲开了,任风云勾勒秋的形容 ,悄悄地酝酿 c liang) , 不承望竟浙浙沥沥地下起 一
A. 众目揆揆
B. 别具匠 心
C. 融合
D. 相得益彰
3.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
Hale Waihona Puke A. 五 四的火炬传到了 当 代青年 的手中,如何照亮和点燃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
的问题 。
B. 《复仇者联 盟 4 》上映首 日 就以超过 5 亿元票房的惊人成绩,赚足眼球;上映 7 天 17 小时 28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5第五单元册语文单元全能练考卷(部编版答案及解析)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5第五单元册语文单元全能练考卷(部编版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语文全能练考卷第五单元答案全解全析1.A【详解】B.缉(jī);C.“难”是多音字,此处读(nàn);D.“稽”是多音字,此处应读(qǐ);故选A。

2.D【详解】D.有误。

“弛骋”改为“驰骋”。

故选D。

3.B【详解】A.嗤之以鼻:从鼻子里发出冷笑的声音。

表示讥笑和蔑视。

使用恰当;B.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褒义词,用于此句中不恰当。

句中“多次劝告”他不听,“结果落得了如此下场”,可见是贬斥,否定了他的做法,应改为“执迷不悟”。

使用不恰当;C. 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使用恰当;D. 远亲不如近邻:指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帮助的时候,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给予帮助。

使用恰当。

故选B。

【点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B【详解】A把“容易幸福”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C选择问句中不能使用问号,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D句末的括号属于句外括号。

把括号后的句号移至“有教养的人”后。

5.A【解析】A.有误。

“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应改成“探望外来工子女,并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

6.B【详解】要求学生通读所有语句,明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根据“收入连年上新台阶”可确定后跟“兜里有钱'愿消费'”,即②⑤。

根据“社会保障网络织得牢实”可确定后跟“敢消费”,即①④。

根据“路电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可确定后跟“能消费”,即⑥③。

再根据“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之间的递进关系可确定排序为②⑤①④⑥③。

故选B。

7.(示例)张琳,你可以直接网上预约,但要提前1天提交预约单,预约日期避开周一,每个有效证件每天只能预约1次,并且当日当次有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中考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中考练习(含答案)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中考练习(满分:50分时间:3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5分)1.《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6回。

作者_________(填人名),字敏轩,安徽省全椒县人,晚号__________、秦淮寓客,________(填朝代)小说家。

2.在《儒林外史》中,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着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似的?”中的“他”是。

3.在《儒林外史》中,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__________,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恪守礼教纲常。

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

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

4.在《儒林外史》中,金东崖的儿子想考学,但没有学问,想出银五百两找人替考。

经过潘三爷仔细筹划,由__________替考,并顺利考中。

5.《儒林外史》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其中有冒名顶替他人、寡廉鲜耻的__________,他是无德的典型;有嫌贫爱富、圆滑势利的胡屠户,他是市井小人的典型;有欺压百姓、滥用职权活活枷死回民老师傅的__________,他是贪官污吏的典型。

6.在《儒林外史》中,__________一到任,衙门里就满是“戥子声,算盘声,银子声,衙役百姓一个个饭他打得魂飞魄散。

7.在《儒林外史》中,__________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8.《儒林外史》中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的正面人物是__________,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

9.《儒林外史》最后刻画了四个奇人。

他们分别是:写得一手好字的__________,卖火纸简子、围棋技艺很高的__________,开茶馆乐善好施的__________,做裁缝且能弹琴写字的__________。

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中考模拟题(一)(含答案)

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中考模拟题(一)(含答案)

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中考模拟题(一)(含答案)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中考模拟题(一)(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等级:一、积累与运用(29分)1.某班要在班会上诵读李大钊先生的《青春》,小勇试读时,碰到了以下三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6分)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gù________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复何无计留春望尘莫jí________之忧哉?(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循(xún) 迢(tiáo) B.循(dùn) 迢(zhāo)C.循(dùn) 迢(tiáo) D.循(xún) 迢(zhāo)(2)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故汲B.顾及C.顾汲D.故及(3)请联系文段语境,帮小勇确定画线句中“资”的解释( )(2分)A.积蓄B.资质C.凭借D.资历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世园会北京园里,上演了一场花艺音乐秀,四位歌手化身花艺模特,带来《北京记忆》等歌曲,歌声在胡同里荡漾回旋。

花影、树影,云影、风声、水声、曲声,还有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________,成为世园会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相比于耳熟能详的歌声,歌手身上的配饰更是________,那些配饰不是________的钻石玛瑙,而是与世园会主题________的花艺。

A.此起彼伏别有用心珠光宝气相辅相成B.相映成趣别具匠心花枝招展因地制宜C.相映成趣别具匠心珠光宝气相辅相成D.此起彼伏别有用心花枝招展因地制宜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4分)A.《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国别体史学著作《战国策》,该书由西汉刘向编定,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考精品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考精品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考精品试题汇编(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嘶哑.(yǎ)海峡.(xiá)窄.窄(zhǎi)荇.藻(xìnɡ)B.淤.滩(yū)蓬蒿.(ɡāo)干瘪.(biě)憔.悴(qiáo)C.纤.绳(qiān)胚.芽(pēi)沦.陷(lún)虔.信(qián)D.慰藉.(jí)晨曦.(xī)瞰.望(kàn)白桦.(huà)【解析】选A。

B项,“蒿”应读hāo;C项,“纤”应读qiàn;D项,“藉”应读j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2014年6月2日,一场创意音乐分享会亮相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古乐和西洋乐首次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B.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余额宝”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开拓者们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新一轮机会的来临。

C.城市是农民工的谋生之地,也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家园。

要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生活,关键是破除制度藩篱,解决“身份”背后的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D.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

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

【解析】选A。

“振聋发聩”指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担负着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B.《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的都有,他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C.《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话题的热议。

D.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 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周洋获得金牌,并成为冬奥会历史上成功卫冕该项目的第一人。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30分)临夏回族自治州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准备组织以“我为临夏做导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临夏的景观概括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7 分)临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位于甘肃省中部,黄河上游,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界。

临夏州的旅游资源良好,当你想 huái gǔ shāng jīn 时可以去 bài yè 以伊斯兰经典为代表的宗教历史文化城、景古城红军长征纪念馆,也可以去游览炳灵寺石窟,莲花山,松鸣岩,刘家峡水库等地方,这些人文和自然风景如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临夏州的秀美山川。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

(2 分)huái gǔ shāng jīn(2)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 分)璨( ) 嵌(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3 分)A. 我们如果要寻求红军长征的足迹,可以在上面文段的某一风景区中得到有用的资料。

B. 本学期所学诗《月夜忆舍弟》可能是杜甫在甘肃省天水市写的。

C.“这些自然和人文风景如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临夏州的秀美山川。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从以上文段看出临夏州的地形大部分是平原。

◆临夏的人文景观3.为了庆祝长征胜利 85 周年,学校准备去红军长征纪念馆实地导游,学校要求给这次主题活动拟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上联,请你从下列 8 个短语中选出 4 个组成下联。

(3 分)时代先锋看今朝兢兢业业谱新篇齐奋斗继往开来盼未来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4.有同学在这次活动中写下了一幅书法作品,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起笔、转折和收笔都有简化倾向,信笔而成,不作停顿和回锋,有力大气沉之势。

B. 体式变化多端,章法上书写时顺势而下,没有刻意追求工巧,在率意中显出天然之美。

C. 每一个字都亭亭玉立,如仙鹤独立,高傲洁净;布局严谨,工整,有韵味,有意境,有视觉冲击力,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D.笔法多劲力而少柔媚,有力透纸背之感,即使细笔也是在飘逸中显出笔力的沉着,像“深嵌”纸中。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部编教材)(附参考答案)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部编教材)(附参考答案)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部编教材)(附参考答案)第一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句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jí)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zhāi )句,而应推敲细思。

B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情达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chēng),丝毫不爽.(shuǎng),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C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jǐng)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qí)首。

D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zēng wù),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间不容发.(fà)。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付予对象以生命。

B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C他出一趟口外,本来挣不了多少钱,而且到家之前已经花得不剩分文,但是回到村来,却要装得好像腰缠万贯;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也要大摆酒筵……D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倾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

3.以下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为()A.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

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B.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举重若轻....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C.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2分,1—5小题各3分,第6题7分)1.下列各项中,汉字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喷簿(bó)狡黠(jié)诡谲(jué)如坐针毡(zhān)B.侍候(sì)恐吓(xià)瘦削(xuē)雕粱画栋(dònɡ)C.簇新(cù)暄染(xuàn)瞭望(liáo)吹毛求庛(cī)D.笔砚(yàn)要诀(jué)稽首(qǐ)____________铢两悉称(zhū)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这中间是一道、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

一面,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

A.大相径庭屏障花枝招展寂寥B.大相径庭篱笆草长莺飞喧嚣C.截然不同屏障草长莺飞寂寥D.截然不同篱笆花枝招展喧嚣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仅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建设性意见,而且有利于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

B.蕴含传统人文精神和凝聚浓浓亲情的春节,成为备受中国人珍视的节日。

C.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计划,它远不是搞一两次活动就能奏效的。

D.有识之士认为,能否科学设计家庭作业是实现家校良性互动、家庭作业回归育人本位的重要条件之一。

4.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树的身上感悟到美好和高贵。

②有人说,树是地球上的君子。

③人们喜欢与树为伴,以树为师。

④也有人说,树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让人类得以诗意地栖居。

⑤以丰盈生命、完善自我、滋养自己的灵魂。

A.②④③①⑤____________B.①②④③⑤____________C.②③④⑤①____________D.①⑤②③④5.下面有关文化积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孕育出了无数伟大的诗人。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诗人,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瑰丽活泼,风格豪放飘逸,他被称为“诗仙”。

B.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都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体裁。

其中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战国策》;纪传体是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如《史记》;国别体则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左传》。

C.“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

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D.《西游记》中孙悟空不满弼马温这个不入流的官职,于是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旗帜,后来再入天宫又偷吃了仙桃,扰乱了蟠桃会,吃光了太上老君的金丹。

6.古诗文默写。

(7分)(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 。

(苏轼《定风波》)(4)登斯楼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5)《使至塞上》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表现诗人开阔胸襟,被赞为“独绝千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6)《陈涉世家》中,写出陈涉虽与人佣耕却怀有远大抱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

”(7)古代仁人志士在“生”与“义”不能兼得时总会以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自己的选择标准。

二、阅读理解(48分)(一)古代诗词阅读(每小题2分,共4分)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7.下面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含蓄点出了战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

B.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满怀希望—希望落空—彻底失望—悲哀流泪,有波澜起伏,且引人沉思。

C.三至六句运用远景描写,写出主人公庭院破败的景象,表达诗人的哀痛与忧伤之情。

D.诗句“泪落沾我衣”将全诗思想感情推向高潮。

这泪既是辛酸孤凄之泪,又是愤慨控诉。

8.本诗与《木兰诗》都涉及征战,但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

请做简析。

(二)阅读【甲】【乙】两选文,根据要求作答。

(12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①。

书未发②,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③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④,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⑤曰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⑥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⑦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⑧也?”____________ (节选于《战国策·齐策》)注:①【赵威后】即赵太后,赵惠文王的妻子。

②【书未发】书,指齐王给赵威后的信。

发,启封。

③【岁亦无恙】岁,指一年的农业收成。

恙,灾害,忧患。

④【说】同“悦”。

⑤【处士】隐居不仕的人。

叶阳子是齐国处士。

叶阳,复姓,⑥【振】同“赈”,救济。

⑦【息】养育。

⑧【业】任职。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肉食者谋之②乃进而问之曰____________B.①故逐之②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C.①何以战?②何以有民?____________D.①登轼而望之②而先问岁与民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每句2分,共4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B.【乙】文中,从赵威后与使者的对话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有君轻民贵思想的人。

C. 【甲】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充分地显示了曹刿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才能。

D. 【乙】文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言简意赅,使得赵威后对齐使的反驳更具声势和说服力。

12.【甲】文写战争,【乙】文写外交,二者表现了怎样的共同思想?请结合两个文段具体分析。

(3分)(三)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每小题3分,共9分)知县喝过一边,带那另一个上来问道:“你叫做甚么名字?”那人是个五六十岁老者,禀道:“小人叫做黄梦统,在乡下住。

因去年九月上县来交钱粮,一时短少,央中人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每月三分钱,写借约,送在严府。

小的却不曾拿他的银子。

走上街来,遇著个乡里的亲眷,他说有几两银子借与小的交个几分数,再下乡去设法,劝小的不要借严家的银子。

小的交完钱粮,就同亲戚回家去了。

至今已是大半年,想起这事来,问严府取回借约,严乡绅向小的要这几个月的利息钱。

小的说:‘并不曾借本,何得有利?’严乡绅说,小的若当时拿回借约,他可把银子借与别人生利;因不曾取约,他将二十两银子也不能动,误了大半年的利钱,该是小的出。

小的自知不是,向中人说,情愿买个蹄酒上门去取约;严乡绅执意不肯,把小的驴儿和米同梢袋,都叫人拿了回家,还不发出借据来。

这样含冤负屈的事,求大老爷做主!”知县听了,说道:“一个读书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实在可恶!”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

原告在外伺候。

早有人把这话报知严贡生,慌了,自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不好看。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

13.上面选文出自《____________ 》。

该书共五十六回,书中人物众多,但没有贯穿始终的____________ 。

你所熟悉的人物除了选文中的严贡生,还有____________ 等两个。

(3分)14.结合整本书,选段中严贡生这个人物的无耻行为具体体现在哪些事情上?(3分)15.结合整本书的阅读来看,严贡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塑造这个人物的?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3分)(四)阅读下文,根据要求答题。

(14分)特等奖(1)三年级刚开学不久,学校召开了一次表彰大会,为在上一学年举办的作文大赛中获奖的同学颁发奖状。

(2)三年级四个班的家长都被请到了学校的礼堂,观看了这次颁奖,聆听了获奖同学的作文。

坐在最后一排角落里的,是一个胡子拉碴的男人。

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苍老一些,穿着一件已经看不出颜色的迷彩服,裤腿上还有一些白色的点子。

(3)副校长亲自颁发奖状,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

每发一张奖状,获奖的同学朗读一下自己的获奖作文,并且拿到了证书、笔记本等实物奖品。

(4)随着奖状的发放,穿迷彩服的男子眼睛里的光一点点消失。

他本以为自己的孩子会得奖——儿子的成绩一向很好,尤其作文,每次都是满分。

(5)“或许,他的成绩下降了。

”迷彩服在心里对自己说,他人往后一退,整个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6)最后,有请我们的刘校长颁发最后一个奖项:特——等——奖!主持人的声音像是从悠远的谷底传来,在整个大厅回荡起来。

(7)迷彩服已经不抱希望了,他不觉得自己的儿子可以获得这份殊荣。

(8)“这篇作文是经过学校作文大赛评委组一致认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优秀作品。

”刘校长激情澎湃,“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特等奖的获得者——陈小林。

”(9)掌声如雷。

迷彩服的身体不由得抖动了一下。

陈小林,他的儿子也叫陈小林。

他坐直身体,瞪大了眼睛,仔细盯着那个在同样一片蓝色校服海洋里站起来往台上走的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