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内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和治疗内科疾病。

下面将介绍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诊疗指南,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疾病。

一、感冒(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感冒是人们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之一。

中医内科治疗感冒注重辨证施治,根据病情辨证论治。

风寒感冒以头痛、鼻塞、恶寒等为主要表现,治疗上宜以辛温解表、散寒宣肺的中药为主。

而风热感冒多表现为嗓子疼、咳嗽、咽干等症状,治疗上则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的中药为主。

二、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特征是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支气管炎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差异,辨别湿热、寒湿等不同证型,并针对性地选用中药进行治疗,如黄连解毒汤、石菖蒲汤等。

三、胃炎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胃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中医内科治疗胃炎注重调理脾胃、消除病因。

常用的中药有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可起到健脾胃、消食生津的作用。

四、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指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消化不良强调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能力。

常用的中药有香砂养胃汤、半夏泻心汤等,有助于舒缓脾胃不适症状。

五、痛风痛风是由尿酸盐沉积引起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剧痛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痛风注重辨证施治,可选择逍遥散、桂枝茯苓丸等中药进行治疗,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疏通经络。

六、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易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

中医内科治疗高血压重视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中药进行治疗。

常见的中药有天麻钩藤饮、七叶扁豆汤等,能够平肝息风、降血压。

七、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心脏血管疾病,症状包括胸闷、胸痛等。

中医内科治疗冠心病注重辨证论治,可选用活血化瘀、通络开脉的中药进行治疗,如三七伸脉丸、桃红四物汤等。

八、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表现为高血糖、多饮多尿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糖尿病强调整体调理和辨证论治,选择健脾养阴、清热利湿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逍遥散、五味子丸等。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南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南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原则如下:1.对症治疗:包括咳嗽、咳痰和喘息的治疗。

常用药物有喷托维林、盐酸溴已新和氨溴索等。

对于伴有发热和全身酸痛的患者,可使用对乙氨基酚片和吲哚美辛等药物。

2.如有细菌感染,可酌情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3.对于有气急、哮喘的患者,可使用氨茶碱进行治疗。

4.对于气道反应性增高的患者,建议使用富马酸酮替芬片进行治疗。

四、急性扁桃体炎类别:耳鼻喉科第一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诊断:1.急性扁桃体炎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两种类型,其中化脓性扁桃体炎较为常见。

2.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症状包括咽痛、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脓性渗出物等。

检查:咽拭子培养、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

治疗原则:1.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采取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的一般治疗措施。

2.对于化脓性扁桃体炎,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3.对于重度症状的患者,如高热、咽部疼痛明显、全身症状明显,可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五、急性中耳炎类别:耳鼻喉科第一诊断为急性中耳炎诊断:1.急性中耳炎是指中耳腔内的炎症反应,常见于儿童。

2.急性中耳炎的症状包括耳痛、耳流脓液、听力减退等。

检查:耳镜检查、听力测定、中耳压力测定等。

治疗原则:1.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采取休息、保持耳部清洁干燥等一般治疗措施。

2.对于有中耳积液、中耳压力增高的患者,可使用鼻腔通气管进行治疗。

3.对于有明显疼痛和发热的患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等。

六、急性咽炎类别:耳鼻喉科第一诊断为急性咽炎诊断:1.急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常见于儿童和成人。

2.急性咽炎的症状包括咽痛、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

检查:咽拭子培养、白细胞计数等。

治疗原则:1.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采取休息、多饮水,注意咽部清洁等一般治疗措施。

2.对于有明显咽痛和发热的患者,可选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20种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20种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表1-1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用法和用量
药名 年龄(岁)
1-9 10-12 13-16≥65
金刚烷胺 5mg(kg.d)100mg100mg
(最高150mg/d) 2次/日2次/日≤100mg/d
金刚乙胺 不推荐使用不推荐使用100mg,2次/日100mg或200mg/d
(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目前有2个品种,即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我国目前只有奥司他韦被批准临床使用。①用法和剂量:奥司他韦:成人75mg,2次/日,连服5天,应在症状出现2天内开始用药。儿童用法见表1—2,1岁以内不推荐使用。扎那米韦: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1.过敏性鼻炎临床上很像“伤风”,所不同者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异常气味亦可引起发作,数分钟或1~2小时内缓解。检查: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在患病初期也可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资区别。
(2)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病,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3)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
十五、风湿热┅┅┅┅┅┅┅┅┅┅┅┅┅┅┅┅67-72
十六、软组织损伤康复┅┅┅┅┅┅┅┅┅┅┅┅73-74
十七、原发性高血压┅┅┅┅┅┅┅┅┅┅┅┅┅75-78

儿科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儿科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属中医“咳嗽”、“咳喘”范畴。

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犯肺以及痰浊、痰热内生所引起。

初起以邪实为主,日久脾气肺阴均伤,能转成虚证或虚中夹实的病证。

治不及时,咳嗽(喘)反复发作,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与生长发育。

【诊断】1.急性支气管炎起病急,有恶寒、发热、咽痛、干咳,1〜2天后有少量黏痰,以后痰量多,颜色转黄或白色,黏稠难出。

如出现鼻煽气急,高热不降,注意并发肺炎。

2 .慢性咳嗽,有反复发作和受凉发病史。

3 .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干啰音、痰鸣音。

胸部X线检查,一般均在正常范围,或见肺纹理增粗。

4 .若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咳喘痰鸣者,要注意转成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

【治疗】本病的治疗方法,过去以内服药为主,近年来发展了敷贴疗法、拔罐疗法、雾化吸入疗法,以及香囊佩戴预防外感等外治疗法,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采取了预防措施,能够减少发病和降低复发率。

一、辨证论治小儿咳嗽,主要分外感、内伤两大类,由外感风寒风热致病的,称为外感咳嗽;若反复发作,脾肺气阴皆伤,痰热、痰浊内生的,称为内伤咳嗽。

1.外感咳嗽(1)风寒咳嗽:咳嗽频作,干呛或有稀白痰,畏寒发热,鼻塞流涕,喉痒,苔白,脉浮。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举例:杏苏散加减(参见上呼吸道感染节)。

加减:寒重、咳甚或喘,加制麻黄4〜5g。

发热无汗,表寒重者,加荆芥、防风各6go(2)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口干咽痛,鼻流浊涕,伴发热头痛,微汗出,舌苔薄黄,脉数。

此风热犯肺,宣肃失常。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举例:桑菊饮加减。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各IOg,甘草3g,桔梗、薄荷各5g,芦根30g。

加减:发热、口渴重,加生石膏30g,黄苓IOg0气粗、喉间痰声辘辘,加射干6g,摹茄子6g,制麻黄5g,或用碟石滚痰丸(包煎)12g,去桔梗、薄荷。

2.内伤咳嗽(1)痰热咳嗽:咳嗽阵作,痰稠色黄,咽干口渴,舌红苔薄,脉细数。

慢支炎诊断标准

慢支炎诊断标准

慢支炎诊断标准
慢支炎即慢性支气管炎,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的症状,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

2. 胸部X线检查:X线胸片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并且下肺野较明显。

3. 痰培养:痰培养是一种检测痰液中病原体的方法,可以检测出痰液中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的情况,也可以辅助判断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原体类型。

4. 肺功能检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能会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情况,进行肺功能检查时,可能会出现异常。

5. 排除其他病变: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行支气管镜、支气管舒张试验等检查以及痰培养等,用以排除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病变,当排除这些病变后,可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遵照医嘱进行检查和科学治疗。

诊断慢支的标准

诊断慢支的标准

诊断慢支的标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中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最常见的病因。

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标准是基于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检查结果。

以下是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标准:
1. 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常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数月或数年,并且在病情加重时会出现明显的加重期。

2. 体征。

体格检查中,医生可能会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呼吸音减弱、胸廓变形等体征。

此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绀、杵状指等特殊体征。

3.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手段。

患者通常会出现气流受限、肺通气功能减低、肺弹性减弱等特征。

4.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和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肺部病变,如肺气肿、肺大泡等。

5. 放射学检查。

肺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能会显示患者肺部有慢性炎症、支气管扩张等病变。

6. 血气分析。

患者可能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二氧化碳血症。

7. 其他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还可能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痰培养、支气管扩张试验等。

总之,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各项检查结果。

以上列出的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慢性支气管炎,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患者能够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早日康复。

慢性支气管诊断标准

慢性支气管诊断标准

慢性支气管诊断标准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和气促。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但根据临床实践和研究经验,可以参考以下诊断标准进行判断。

一、临床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有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且病程超过3个月。

咳嗽常为早晨或寒冷刺激时加重,咳痰为白色或黄色粘稠痰液,有时伴有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二、体征。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有肺部啰音,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部分患者可有肺部实变、肺气肿等体征。

肺功能检查可见气道阻塞、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等。

三、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和CT检查可见肺部炎症、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表现,有助于明确病变范围和程度。

四、痰涂片。

痰涂片可见支气管上皮细胞增生、炎症细胞增多,有助于判断病变性质和炎症程度。

五、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包括痰培养、血清学检查、病毒学检查等,有助于明确病原体感染情况。

六、其他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炎症指标、免疫学指标等,有助于明确炎症程度和免疫功能状态。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痰涂片、病原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

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做出准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疗指南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疗指南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疗指南【概述】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出现有咳嗽、咳痰或喘息等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更长,肺功能正常,并应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

本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50岁以上的患病率高达15%或更多。

本病流行与慢性刺激(主要是吸烟、刺激性烟雾、有害粉尘、大气污染等),感染病毒、支原体、细菌等及过敏因素,气候变化等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1.起病前有急性支气管炎、流感、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

2.常在寒冷季节发病。

3.临床上出现以咳嗽、咳痰为主的症状,尤以晨起为著,痰是白色黏液泡沫状,或黏稠咳出。

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症状加剧,痰量增多,黏稠度增加或为黄色脓性、偶有痰中带血。

4.可出现过敏现象而发生喘息。

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在症状加剧或继发感染时,常有哮喘样发作,气急不能平卧。

5.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多无体征,或在肺底部闻及干、湿性啰音;有喘息症状者可在小范围内出现轻度哮鸣音。

长期发作者可有肺气肿体征。

6.X线征象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X线检查阴性,或仅见两肺下部纹理增粗,或呈索条状;合并支气管周围炎时可有斑点阴影重叠其上。

【诊断要点】1.临床有慢性或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至少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者。

2.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等)亦可诊断。

3.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鼻炎等)引起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等。

临床分型与分期1.单纯型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具有反复咳嗽、咳痰两项症状。

2.喘息型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除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症状,并经常伴有或多次出现哮鸣音。

【鉴别诊断】1.支气管扩张有咳嗽、反复大量咳脓痰,或较多的反复咯血症状;两肺下部可闻及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下野支气管纹理增粗、紊乱、卷发状阴影;支气管碘油造影示柱状或囊状支气管扩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支气管炎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
(一)起病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

(二)常在寒冷季节发病。

(三)咳嗽、咳痰为主,尤以晨起为著。

出现过敏现象而发生喘息。

【体格检查】
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体检肺部可闻干湿性罗音,肺底居多,或可闻及哮鸣音。

【辅助检查】
(一)X线检查早期无异常。

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条索/斑点状或网状阴影,通常以两肺下野多见。

(二)肺功能检查早期无异常。

重症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
量(FEV)占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减少,即FEV1/FVC 可v
70%。

(三)血液检查急性发作期或并肺部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喘息型者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缓解期多无异常。

(四)痰液检查
①涂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已破坏的杯状细胞,并可见
革兰氏染色阳性或阴性球菌和域杆茵;喘息型者可见较多
嗜酸性粒细胞。

②培养可见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萘瑟氏
球菌等常见致病菌。

【诊断标准】
(一)慢性(每年持续或累计3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咳嗽(多伴咳痰,初时咳嗽有力、日重,并发肺气肿,咳痰(多为大量白色粘液痰,清晨夜间较多。

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加、且变稠、呈黄/绿色。

年老病重者不易咳出),伴或不伴喘息。

多在冬季反复发作,常以感冒为诱因
(二)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
亦可诊断。

(三)排除心肺等其它疾患所致者。

【治疗】
一、急性发作用及迁延期
(一)控制感染
1.急性发作期选用敏感抗生素口服,必要时采用注射疗法。

常用抗生素有青霉素、红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必要
时亦可选用喹诺酮类。

2.迁延期者宜采用或并用中药清热解毒剂及扶正固本方药。

(二)对症治疗
1. 应用祛痰,止咳药以改善症状,痰多者忌用镇咳
剂。

常用药物有复方甘草片合剂、氯化胺合剂;溴己新
(必嗽平)、乙酰半胱氨酸、a -糜蛋白酶;或中药。

临床缓解期
2. 有喘息、哮鸣音时使用平喘药
(一)戒烟和/或避免烟雾刺激。

(二)加强体质和耐寒能力锻炼,扶正固本。

提高免疫功能,防治感冒。

(三)发作季节前注射气管炎疫苗、核酪注射液、卡介苗注射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