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砂垫层碾压试验方案
砂垫层压实试验报告

砂垫层压实试验报告编写:沈克化2011年6月26日一、 概述呼延调蓄工程位于呼延村西崛山下的好李子沟内,调蓄池北临呼延村通往崛围 山旅游区的公路,南连7#隧洞出口工程区,东接呼延村至7#隧洞出口引黄专用公路,距7#隧洞出口输水箱涵约200m 。
呼延调蓄工程的主要建筑物包括调蓄池、连接7#隧洞出口节制闸与调蓄池的进水线路、从调蓄池至联接段尾部消力池的出水线路以及进场公路四部分。
调蓄池位于太原市呼延村西与引黄工程联接段出口之间好李子沟内,设计容积为200万m3,池底面积5.26万m 2,正常蓄水位897.7m ,对应蓄水面积13.28万m 2,由半挖半填而成。
调蓄池大坝由主坝和副坝两部分组成,大坝坝顶高程899.8m 。
主坝轴线长度589.1m ,最大坝高36.7m ;副坝轴线长度125.4m ,最大坝高10.7m 。
调蓄池防渗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复合土工膜下面铺设20cm 厚的粗砂垫层,复合土工膜上面铺设20cm 厚的粗砂垫层,在20cm 厚的粗砂垫层上面再铺设30cm 厚的级配碎石过渡层。
本试验所用的砂料源为忻州国珍砂场的云中河砂。
二、试验目的1、核实砂垫层料设计压实指标的合理性。
2、检验已定购压实机具的性能。
3、确定铺料方法,铺料厚度,压实方法,压实遍数,加水量和有效压实厚度等有关施工工艺与参数以及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三、试验内容本次试验对用于土工膜上、下的粗砂垫层的铺筑厚度、压实遍数、加水量和有效压实厚度进行试验。
四、试验依据(1)《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2)《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备用水源呼延调蓄工程Ⅲ标合同文件》;(3)《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备用水源呼延调蓄工程Ⅲ标调蓄池防渗结构设计图》;(4)已批复的《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备用水源呼延调蓄工程Ⅲ标砂垫层、级配碎石压实试验方案》。
五、试验时间本试验分别于2011年6月1日/6月11日两次进行,下午进行现场试验,晚上进行资料整理。
坝体填筑试碾压验方案 (修改) 2

深圳市铜锣径水库扩建工程土建二标坝体填筑碾压试验方案1、编制依据(1)深圳市铜锣径水库扩建工程土建二标设计图纸;(2) 《深圳市铜锣径水库扩建工程风化土心墙石渣坝施工技术要求》;(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4)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2、工程概况及坝体填筑设计标准2.1 工程概况(1)主坝工程概况主坝位于原铜锣径水库主坝的下游,坝轴线呈直线布置。
坝顶高程85.9m,坝顶长438m,宽7m,最大坝高47.5m,坝体上游面坡比1:2.75,下游边坡1:3。
坝体风化土心墙顶宽3m,心墙顶高程为85.40m,上、下游边坡为1:0.3。
心墙上游设一层反滤层,水平层厚1.5m;在上游堆石区与反滤层之间设有碎石排水层,水平厚为1.5m;心墙下游设一层反滤层,水平层厚1.5m;反滤层下游填筑全强风化土料。
下游坡面分别在高程70.4m和 55.4m各设一马道,宽2m。
上游坡面设600mm厚干砌石护坡,下游坡面在55.4m高程以上为草皮护坡,55.4m高程以下为干砌石护坡,厚400mm。
(2)1号副坝工程概况1号副坝坝轴线呈直线布置,坝顶高程85.4m,坝顶长143.4m,宽7m,最大坝高34m。
坝体上游面坡比为1:2.65,下游边坡1:3。
1号副坝坝体结构为风化土心墙堆石坝。
坝体风化土心墙顶宽3m,心墙顶高程为85.4m,最低底高程为51.3m,心墙上、下游边坡坡度为1:0.3。
心墙上游设一层反滤层,水平层厚1.5m;在上游堆石区与反滤层之间设过渡层,水平层厚1.5m;心墙下游设两道反滤层,反滤层之间设有碎石排水层,水平厚均为1.5m;心墙下游设一层反滤层,水平层厚1.5m;反滤层下游填筑全强风化土料,坡脚设排水棱体。
下游坡面分别在高程70.4m和60.4m各设一马道,宽2m。
上游坡面设600mm厚干砌石护坡,下游坡面在60.4m高程以上为草皮护坡, 60.4m高程以下为干砌石护坡,厚 400mm。
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方案

土方填筑试验计划1. 工艺试验的目的1)核实坝料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
2)确定达到设计填筑标准的压实方法(包括铺料方式、铺料厚度、碾压遍数、土料含水量、压实层的孔隙率和干密度试验)。
3)研究填筑工艺。
2. 试验要求为尽可能模拟坝体填筑施工工况,工艺试验采用的原材料为虎狮岭料场土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仓面施工(平仓、碾压)设备与计划用于坝体填筑施工设备相同。
3. 工艺试验主要内容试验采用逐步收敛法,此法每次只固定一种参数,变动其它参数,通过试验求出该参数的适宜值。
同样,变动另一个参数,用试验求得第二个参数的适宜值,依次类推。
待各项参数选定后,用选定参数进行复核试验。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在土料最优含水率25%±3%范围内,碾压6~8遍可满足规范要求的压实度,因此,在试验中重点对这些参数进行校核;块石料碾压6~8遍可满足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4. 工艺试验施工组织4.1 试验场地布置和规划4.1.1 试验场地碾压试验场地布置在主坝0+250~0+298管理地处,长48m,宽24m,试验场地用挖掘机进行清表,铺一层20cm粘土作垫层,推土机整平,碾压机静压1遍,振动碾压3~4遍,静压1遍,由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试验块具体布置见下图4.1.2、进场道路由主坝1#外延防汛公路运输土料进场。
4.1.3、水、电布置现场就近牵引电线,就近抽水。
4.2 设备配置主要施工设备及检验仪器设备见下表1。
表1 主要施工设备及检验仪器设备表2 其它零星设备、材料4.3 人员安排填料碾压工艺试验人员安排见下表。
填料碾压工艺试验人员安排4.4 试验时间初定试验时间2009.12月。
4.5 工艺试验施工措施为确保坝体填料碾压工艺试验顺利进行,针对施工场地、机具、人员采取有效可行的施工措施。
1)场地准备:施工前,由施工员安排挖机将场地挖好。
因场地为表层较为松散,为保证土方填筑碾压试验能碾压密实,土基不出现弹簧土,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完整版)级配砂石垫层施工方案

砂石垫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水池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已到设计要求的中粗砂持力层,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对清水池基础以下中粗砂持力层部分开挖后进行砂石垫层换填。
现将持力层部分的中粗砂层已经挖除,砂石垫层回填厚度为500mm,分两层换填,每层换填厚度不超过300mm。
二、施工部署1、人员安排:为了达到对本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实行全面、全员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本分项工程能满足设计要求及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对该分项工程做如下安排:总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刘俊杰施工负责人:王奇质量员:试验员:安全员:班组人员:20人2、材料及主要机具安排:○1材料:人工级配砂石: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
本工程采用渭河中砂、24石用灞河石、13石采用渭河石,在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颗粒级配应良好。
○2主要机具: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推土机、压路机(6~10t)、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或细铅丝、钢尺或木折尺等。
三、操作工艺本工程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将该部分中粗砂换填成级配砂石垫层,在换填以前,由建设方联系进行基底静载试验,静载试验合格后进行大面积级配砂石换填。
砂石换填范围从底板外边线外放50mm。
1、工艺流程:检验砂石质量→分层铺筑砂石→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2、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应将砂石按4:3:3比例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3、分层铺筑砂石○1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cm,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
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
大面积的砂石垫层,铺筑厚度可达35cm,宜采用6~10t的压路机碾压。
○2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3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
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沙石垫层施工方案(全面)

目录一、工程概况 ------------------------------- (1)二、编制依据 ------------------------------- (1)三、施工准备 ------------------------------- (2)四、施工工艺 ------------------------------- (4)五、质量控制 ------------------------------- (7)六、季节性施工要求----------------------------- (8)七、产品保护 ------------------------------- (8)八、控制进度计划--------------------------------(9)九、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9)十、危险源安全控制措施--------------------------(9)砂石垫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西安市小寨十字东北角,地下二层,主楼地上二十三层,裙楼地上七层,主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
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187600m2,单层建筑面积约为20000m2,分为A、B、C、D四个区域,A区地基为桩基,基础为筏板基础,其它区域为筏板基础。
基坑开挖经碾压平整后做砂石垫层,A区主楼部分无砂石垫层(主楼部分废桩将桩头凿至标高-12.80米,再桩顶中心1.6米直径范围分层夯填300厚级配砂石,夯实度不大于0.9;CT11下300mm范围地基土应刨松)。
砂石垫层大面积均为300厚,C区1米高筏板下砂石垫层为480厚。
二、编制依据2.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2、本工程的设计图纸2.3、建筑施工手册三、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3.1.1、熟悉施工图纸,根据施工图纸编制材料计划,进度计划和质量控制计划,因本工程场地狭小,现场不具备堆料条件,砂、石进场后直接运入坑底进行搅拌、回填.3.1.2、结合施工图纸及本工程现场实际条件砂石回填采用分段分层的方法进行施工。
大坝填筑碾压试验方案

目录1. 工程概况 (1)2. 碾压试验技术依据 (1)3. 试验目的与内容 (3)4. 试验场地规划与资源配置 (4)4.1试验场地规划 (4)4.2试验资源配置 (5)5. 坝体填筑碾压试验技术参数 (7)6. 碾压试验工艺和步骤 (7)6.1试验工艺 (7)6.2试验步骤 (7)7. 碾压单元分项试验 (10)7.1碾压试验单元划分 (10)7.2试验测点和取样部位 (10)7.3分项试验 (11)7.4试验检测方法 (11)7.5碾压试验质量控制 (12)7.6碾压试验安全保证措施 (13)7.7碾压试验环境保护措施 (13)8. 试验成果及资料提交 (13)8.1现场描述 (13)8.2碾压试验成果整理及分析报审 (13)1. 工程概况胜土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集水面积17.33km2(其中:明流区集雨面积1.79km2,闭流区15.54km2),坝址以上主河道河长8.83km,平均坡降36.2‰。
水库校核洪水位1145.32m,总库容515万m3;正常蓄水位1143.00m,相应库容为442万m3;死水位1113.00m,相应库容为19.3万m3,兴利库容422.7 万m3。
根据《防洪标准》(GB 50201-201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及《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的有关规定,本工程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为4 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5 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5 级。
枢纽布置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右岸开敞式溢洪道+左岸取水兼放空洞+供水管线。
坝顶高程1145.50m,坝基最低高程1110.00m,最大坝高45.5m,坝顶宽度6m,坝顶长214m。
取水钢管直径1.0m,取水口进口底板高程为1111.00m。
溢洪1道净宽15m,堰顶高程1143.00m,进口底板高程为1141.00m。
2. 碾压试验技术依据(1)胜土水库设计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胜土水库填筑料主要是石料场开采毛料,岩性中厚层至厚层以灰岩为主,根据《瓮安县胜土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本工程中厚层至厚层以灰岩,吸水率、干密度均较大,表明这类岩石受风化影响明显,抗压强度高,岩体完整性好,局部岩体破碎,裂隙发育。
砂(碎石)垫层施工工艺

砂碎石垫层施工工艺工艺概述砂(碎石)垫层一般铺设路堤底部,采用砂(碎石)分层填筑压实,作为地基的持力层,提高地基强度,并通过垫层的压力扩散作用,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变形量,同时垫层可起排水作用,地基土中孔隙水可通过垫层快速地排出,能加速下部土层的沉降和固结。
砂(碎石)垫层适用于采用排水固结法(如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砂井等)、复合地基(如桩、打入桩等)、换填等方法处理的软土路基地基表层。
作业内容基底清理、整平;备置中粗砂或碎石;分层摊铺;碾压。
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砂(碎石)垫层质量标准、检验数量及方法见表,垫层施工允许偏差见表。
表质量检验标准2并将接头段工艺流程图砂(碎石)垫层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图砂(碎石)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 一、施工准备施工场地清理场地,将路基范围内原地面上淤泥、树根、草皮、腐植土等全部挖除,原地面基底密实、平整,坑穴应填平,并形成约%的向外排水坡。
修筑临时排水沟,疏干场内积水,使周边水不再进人场内,雨水、渗水随时排出。
准备换填料临时储备场地。
完成现场便道及临时用水、用电工程。
材料准备选用砂、碎石 垫层填料。
机械设备准备机械设备进场、检修、维护、试运转,并购 置备件、耗材。
技术准备收集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
对设计的地质进行核查,有必要时利用试验设备核查。
编制垫层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二、 测量放样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用全站仪准确放出垫层施工的平面范围,用水准仪准确测量需换填的厚度。
在验收后的原地面上钉控制高程的木桩,以便控制每层垫层填料厚度。
三、分层填筑和碾压砂(碎石)垫层采取分层填筑、碾压,每层厚度〜,每层的施工工序为铺砂、洒水压实检测碾压采用〜的轻型振动压路机砂碎石垫层的最优含水率为〜纵向分段施工时,接头处做成斜坡,每层填料接头应错开充分捣实。
施工时当地基表层承载力较好,能上一般运输机械时,采用机械分堆摊铺法填筑,即先堆成若干砂(碎石)堆,然后用机械或人工摊平并夯实;当表层承载力不足时,一般采用顺序推进摊位法填筑;当软土地基承载力很低时,有必要先改善地基表面,使其能上施工人员和轻型运输机具。
级配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3)1、工程概况 (3)2、主要工程量 (3)二、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和规范 (3)1、编制依据 (3)2、执行标准和规范 (3)三、试验路段的施工计划及试验路段的选择 (3)四、试验路段的目的 (4)五、施工准备 (4)1、人员及技术准备: (4)2.施工机械的投入 (5)3.材料准备 (5)3.1材料要求 (5)3.2材料准备 (6)4.配合比设计 (6)五、施工工艺流程 (6)六、施工方案 (6)1、下承层的准备: (7)2、测量放样: (7)2.1下承层中边桩放样: (7)2.2下承层中边桩高程测设: (7)3.混合料拌和 (7)4.混合料运输及卸料 (8)5、摊铺、整平混合料 (8)6.碾压 (8)7.接缝的处理 (9)8、边缘修整 (9)9、成品保护和养生 (9)10、检测 (10)七、安全环保措施 (10)一、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1、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为XXXXXX工程X合同段,起讫桩号为XXXXXX~XXXXXX,里程长度为XXXXXX公里。
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改建,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0米,路线最大纵坡6%,路面横坡2%。
2、主要工程量本工程碎石垫层厚度150mm,主要分布在主线新建路基地段,共计XXXXXXm2。
二、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和规范XXXXXX工程X合同段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方案是根据以下有关文件资料和建设单位的要求以及施工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的。
1、编制依据A.《XXXXXX招投标文件》;B.《两阶段施工图设计》;C.现场勘察及实地调查资料。
2、执行标准和规范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E.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垫层回填碾压试验方案
一、概述
市牛口峪引黄工程年引黄河水总量为8505万m³,最大引水流量为15m3/S,工程主要建设容分为三部分:水源工程、输水干线工程和荥阳支线工程。
输水干线工程为自邙岭顶部牛口峪村,向东南依次穿过枯河、连霍高速、索河、西南绕城高速及须水河等,最终沿化工路到达西流湖。
输水干线规划线路长34.7K m,设计流量为15 m3/S,采用双排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顶管为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弯头及短管为钢管),荥阳支线分水口以上管径为2.8m,荥阳支线分水口以下管径为2.0m。
市牛口峪引黄工程支线管道土建施工一标段:桩号E0+000.0~E1+917,E2+435.0~E4+200,荥阳支线分水口至南水北调北侧一级保护围线和南水北调南侧一级保护围线至穆寨。
本工程主要施工容为:DN2000管道铺设长约3468m,管径2.0m、空气阀井7座,控制阀井3座,DN2000控制阀安装4个,DN200空气阀7个,DN200闸阀7个。
钢管管件安装29个等,包含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围所含全部容。
市牛口峪引黄工程支线管道土建施工一标段主要施工项目为:管沟沟底采用20cm 厚粗砂垫层结构,管沟沟底以上铺设135。
砂包角,要求压实后相对密度不小于0.65。
依照有关施工规程、规要求,沟底粗砂垫层正式施工前须做碾压试验,以验证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和施工的适应性,以求最优的施工参数,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施工安排进行碾压试验。
二、编制依据
(一)《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三)本工程施工设计图纸、设计技术交底;
(四)砂相对密度试验报告
三、试验目的
通过粗砂垫层的摊铺碾压试验,了解粗砂碾压遍数、含水率与密实度的关系。
确定在既定的细度模数和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条件下,粗砂垫层的压实遍数。
四、主要技术指标
经第三方试验室试验测定,最小干密度1.321g/cm³,最大干密度1.938g/cm³。
五、碾压试验前期准备工作
(一)碾压试验场地的选择
粗砂垫层碾压试验区拟选在桩号E1+650~E1+710段的管沟底部已通过基面验收部位,在通过联合验收的基础面上,按碾压试验计划用白灰放出试验场地,具体布置见下图
本次试验场地的拟定面积240㎡。
通过试验施工过程中的详细记录,结合设计技术指标要求,来确定中粗砂垫层碾压施工细则和技术要求,并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方法,为现场施工提供依据。
(二)组织机构及设备配置情况
1.人员分工
技术负责人:春堂
试验负责人: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试验人员
测量负责人:程千毅(另外1名测量人员配合)
质检负责人:何丹丹
施工负责人:王斌
安全负责人:何飞
机械负责人:辉(另外3名操作人员配合)
2.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指导、试验组织及外部协调等工作。
试验负责人:试验总指挥,负责铺砂厚度、碾压遍数控制,及时组织人员现场取样、试样保护,并进行填筑含水率、压实砂的干密度、压实度的试验。
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提供有关信息。
测量负责人:负责定位放线、铺砂厚度检测等,及时向试验负责人提供测量数据。
质检负责人:负责资料填写、记录、整理和向监理报验。
施工负责人:全面负责碾压试验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调配及施工安排等工作。
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指导及安全防护措施等工作。
机械负责人:听从试验负责人的指挥,按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设备调配,确保施工安全。
砂垫层铺设所需设备工具材料表
试验检测设备配置表
六、碾压试验方法步骤
(一)碾压试验流程
↓
↓
↓
↓
↓
↓
↓
↓
↓
1.粗砂运输
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试验场地
2.摊铺
铺料厚度为25cm,人工摊铺,刮尺刮平。
3.调整含水率
采用雾花喷水装置调节含水量,最优含水率控制在7%~9%。
4.碾压检测取样
先对1、2、3区碾压3遍后,对1区取样测定干密度,然后再将2、3区碾压一遍,对2区取样测定干密度,最后再将3区碾压1遍,对3区取样测定干密度。
碾压后测量试验区高程与碾压前高程比较,计算沉降量,确定压实系数。
确定相对密度不小于0.65。
当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该次碾压试验结束。
七、试验资料的整理及提交
(一)以碾压变数为参量,绘制含水率与干密度关系曲线。
(二)所有检测项目完成后,编制成《碾压试验成果报告》并及时提交监理部。
(三)推荐碾压参数,报监理工程师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