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陶瓷艺术赏析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陶瓷艺术赏析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陶瓷艺术赏析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12763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陶瓷艺术赏析期末备考题库127639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素三彩是用哪几种主要颜色施以彩绘,是康熙时期的创造?

A.黄绿红

B.黄红紫

C.黄绿紫

D.绿紫红

正确答案:C

(2)明代青花的装饰,各个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列哪项的描述是错误的?

A.宣德青花多用缠枝花,一束莲,牡丹,腊梅,三友图等

B.成化青花多用婴戏,人物仕女,草虫小景,棕榈,葡萄等.

C.宣德青花多用婴戏,人物仕女,草虫小景,棕榈,葡萄等.

D.弘治,正德青花多用缠枝莲,八宝,连理牡丹,栅栏树石等.

正确答案:C

(3)陶瓷装饰从工艺手段上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

A.综合装饰

B.釉中彩

C.青花釉里红

D.釉下五彩

正确答案:C

(4)元代的哪一地段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所烧的青花及釉里红,开创了彩绘瓷器新局面?

A.河北唐山

B.山东淄博

C.湖南醴陵

D.江西景德镇

正确答案:D

(5)最早对陶瓷生产的工艺学著作,恢复了许多工艺,釉色及吹釉的是唐英的?

A.《兰亭序》

B.《富春山居图》

C.《陶冶图说》

D.《清明上河图》

正确答案:C

(6)釉里红是指以铜红料在胎上纹绘饰后,罩的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呈现红色花纹的?

A.釉顶彩

B.釉上彩

C.釉中彩

D.釉下彩

正确答案:D

(7)原始瓷出现的时间?

A.唐代晚期

B.商代中期

C.西周

D.东汉

正确答案:B

(8)宋代,刻花装饰最为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瓷窑是哪个?

A.徽州窑

B.耀州窑

C.京窑

D.越窑

正确答案:B

(9)陶瓷生产的基础原料是哪一种?

A.石英

B.瓷土

C.瓷石

D.粘土

正确答案:D

(10)哪种彩始于康熙,至雍正时期最为发达?

A.粉彩

B.五彩

C.古彩

D.新彩

正确答案:A

(11)青花瓷是以含哪种的矿物质为着色剂,在瓷器坯体上进行装饰,再覆盖一层玻璃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第1课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陶艺的历史,能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2、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中国陶艺的魅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各朝代陶艺的图片资料制成课件。 学生:了解、收集有关中国陶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中国”的英文怎么说? (China) 2、“china”还有什么意思?(陶瓷) 小结:外国人居然用”陶瓷”来称呼”中国”!看来,在外国人眼中,陶瓷代表了中国。的确,从某种角度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就是一部陶瓷发展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瓷的艺术世界! 二、新授 播放课件,引导欣赏:

(一)远古——朴拙实用 1、考古家们发现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开始。 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在制陶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彩陶艺术。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做色料,在陶胎上绘制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请看图片: 2、思考 讨论交 流 ⑴纹饰观察 讨论问题::先民们在陶器的表面绘有许多彩色纹样,仔细观察, 这些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你能给这些纹样取个名字吗? 为什么图案只集中在器皿的内壁和外壁上半部?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中国彩陶艺术特点——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看来先民们把这些彩陶的造型、色彩和质地 统一在实用与美观之中,使陶器既实用,又有观赏性。 同时 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⑵造型观察 赏析马家窑文化漩涡尖底瓶:看了这瓶子,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 (网纹船型壶) 人面鱼纹彩陶盆 (彩陶舞蹈纹(蛙纹彩陶双耳 (旋纹彩陶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复试应试攻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复试应试精华&复 试攻略 复试综述 休整了一个寒假,快要迎来复试了。在出分之前大家要充分做好准备。不要等复试名单下来在做准备,那时候就有点晚了。 首先明确地大的复试要考什么?一共考2~4项目,分别是笔试(有的专业不考笔试,也有的专业要考两门笔试),听力,面试,体检。跨考的同学需要加试1~2门专业课。复试一般要一周的时间。 1、审核材料 2、体检 3、复试笔试一 4、复试笔试二(有些专业要考两门笔试) 5、加试(跨考的有) 6、听力 7、面试 复试前的一些“准备” 复试之前需要和老师当面见一次,建议早去2天,提前约老师见次面。有的老师报名的人数太多,如果你的初试成绩不是很高,老师会建议你换一个别的老师,不要在他那里浪费时间了,这个不是说有什么内幕的。因为初试成绩在综合成绩里占有很大的比重,与其在他那里费劲,不如换一个不太火的老师,有个学上。老师也是为你好,如果他提出让你换个老师,你可以询问一下哪个老师还有剩余名额,或者征求一下能不能让老师引荐一下。这样求个稳妥。如果老师没说

让你换个老师,那就是你的初试成绩他还是挺满意的,只要复试别出太大的失误就基本差不多录取了。一些火爆的专业除外,如去年的三矿3:1的复试比率也是历年未见的,希望今年情况能够对大家有利一些。 另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你在私下约见老师的时候,老师可能就专业课的知识问你几个问题,这个都是可能的。有些老师很在意专业课能力,提前会考核你一下。我认识的一个同学,考得分数挺高的,就是在私下提前见老师的时候,老师问他的几个问题都没有准备,来了个措手不及,最后被调剂了。倒是另外几个初试考得不高,但是专业课挺扎实的同学被录取了。 再有一个见老师的目的就是征求一下老师算不算跨考,因为考生是否为跨专业由导师来界定,有些在跨考边缘的学科,老师一念之间就可以少考一科。所以考前找一下老师是必要的,稍微恳求一下老师,可能就会少考一门,何乐而不为呢。也可以和老师联络下感情,让你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复试之前要再填一次报名表的,是纸质的,时间院办会公布,到时候论坛也会同步更新。那个时候可以选择换别的导师,填表的时候写新的老师名就行,就是同一个方向的不同老师。 复试之前填表那里还有一个选项,就是问你愿意不愿意调剂到专业硕士,这个大家一定要填愿意。这个是每个人都要填的,不是填了愿意就一定会调剂找专业硕士。我有一个同学去年考了340+分,就是复试的时候填的不愿意,最后没考上工作去了。相反考了290+的同学调剂到专业硕士,现在研一在读。有同学说专业硕士是不是自费啊,我这里澄清一点。自费公费和你是专业硕士还是学术硕士没有任何关系。学硕也有自费的,专硕也有公费的。就地大的一个普遍规则是,用初试四科的成绩排名,确定你是专硕还是学硕;用初试前三科成绩排名,确定你是公费还是自费。地院的情况比较特殊,要综合初试、复试、是否跨考等多种因素来确定的。 综上,如果你复试前见一面老师,不论是不是他收留你,你都占得了先机。谁看谁知道,一般人我不告诉ta。 笔试不是鄙视 笔试是复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考察你对该专业课的熟悉和掌握程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个小时,闭卷。具体的考试科目在下边这两个帖子,选择你擅长的即可。其实出的题目都是很简单的,没有那么可怕,这个笔试没有初试那么难,好好看书没有问题。一些科目在初试中也有出现,比如“综合地质学”“C 程序设计”是初复试都考的科目,可以参考一下初试的真题。 2012年研究生各学院复试通知及复试名单汇总 听力如何不打酱油 听力,满分100分,40分钟,要自备收音机。题型和6级的一样,长、短对话,短文,没有复合式听写。说是考40分钟,其实20分钟就听完了,题型和题量都和4、6级相当。建议考前用四六级的听力模拟几遍。另地大的广播的效果不是太清楚,大家要有心理准备,频道是是FM86.7,可能会听得不太清楚,也有可能会

陶艺课程总结

陶艺教学总结 授课教师:KK 一、课程名称:陶艺 二、授课时间及班级:2014年下 20班 三、周课时:4节/周 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熟悉陶艺名家作品,掌握陶艺基本技法,能独立设计创作简单陶艺作品并具备陶艺鉴赏初级水平,能从陶艺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陶瓷的魅力并获得快乐。 五、教学情况分析: 1、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结合实践操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指导法 2、教学效果: 新生对陶艺充满好奇与激情,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师生合作默契,共同享受陶艺的艺术魅力。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问题: (1)、一周两节课时时间太少,好不容易盼来陶艺课,但加工泥料,构思设计又花了点功夫,真正用于创作的时间就更加有限。好不容易在反复修改中找到感觉想要大施手脚,下课铃又响了。像样的陶

艺作品需要充足的时间去修饰它,完善它,一周两节课的时间不够用,学生往往大呼不过瘾,令人遗憾。 (2)、陶艺室设施一般,只配有两个水龙头,缺少练泥机和专用小窑炉,所以学生做作品并不能尽兴,不能随做随烧,随做随用(泥)一定程度上有损创作积极性。 (3)陶艺室空间大,搞卫生麻烦,且粉尘多,影响创作。 (4)没有合适教材,教师备课存在难度,不能系统化,标准化和秩序化。 改进措施: (1)开辟第二课堂或增加课时,确保学生无后顾之忧,拥有充足时间进行陶艺创作; (2)在学校无增加预算购置新机的情况下,需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烧窑衔接工作,确保学生作品能随做随烧,保证本周结束创作后三四天就能看到烧成效果,激发创作热情; (3)做好学生心理建设工作,帮助学生意识到打扫陶艺室也是陶艺人自我修养的学习一部分,需要做好这门功课才能更好的做好陶。并且也会纳入平日成绩; (4)积极收集平时上课素材,自编适合本部门学生的陶艺教材,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陶艺创作水平。

陶瓷艺术鉴赏

学《中国陶瓷艺术鉴赏课》心得 接触这门课之前就对中国的陶瓷文化很是好奇,好奇它们那鬼斧神工的造型和匠心独运的工艺。以前也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花瓶或一个表面看上去非常一般的陶罐为什么价值那么高。人们把它们收藏起来,最后拿到市场上出售就能售出极高的价钱。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有钱人都喜欢已收藏陶瓷品显示他们的品味,也不明白为什么前几年出土的一个北宋的荷叶罐价值竟然是无价,它的价值无法估算,如此珍贵的瓷器,它就是一个普通的罐子,这是为什么!然而慢慢的,我明白了,那种工艺已经失传了。它出自于久远的北宋,价值连城,这一点无可否认,那是古人智慧的凝聚,是她们汗水的结晶,时候人永远无法仿效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陶瓷史中国最原始的手工加工制作,其中的工序复杂程度可想而知,近几年连续出土的孤岛陶瓷数不甚数,无不百花齐放,她们都有着历史的沉淀和光彩。无论是把一件陶瓷当做艺术品还是日用品,它的内在价值都是无限的。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瓷器闻名世界,瓷器的生产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瓷器生产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地域及技艺的差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瓷器种类。在众多种类中有五类瓷器最为著名,分别是:“钧瓷、汝瓷、官瓷、定瓷、哥瓷,被称为“中国五大名瓷”五大瓷窑:“钓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钧瓷以色见长,即“钧瓷窑变”。有诗云:“峡谷飞瀑菟丝缕,窑变奇景天外天”。独特的窑变釉色正是钧瓷名贵之所在。其釉色并非手工描绘而成,而是利用铁、铜的不同呈色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所以又有“钧无双钧”的说法,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独一无二的。 钧瓷色彩艳丽,在造型和施釉方面也独辟蹊径,自成体系。钧瓷色彩之多不胜枚举,最著名的有:玫瑰红、海棠红、胭脂红、鸡血红、朱砂红、茄色紫、葡萄紫、鹦哥绿、葱翠青、梅子青、天青及窑变的各种色彩。相传以胭脂红、葱翠青和墨色为难得之佳品。 关于钧瓷的赞美之词甚多,“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 黄金有价钧无价”、“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可见人们对钧瓷的高度赞扬。 每一件钓瓷的加工过程都是极其复杂的,从最初的选泥、加工到造型制作,再到成型。素烧、上釉,再到最后的拣选,还要经过多次修正,才能再出上好的瓷器和陶器。 陶瓷的精湛技术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任命的智慧和对艺术的热情,经一部弘扬了我中华民族的多彩文化。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早在欧洲懂得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件 中地大京发〔2004〕106号 关于授予江永宏等1632人学位的决定 经2004年6月24日校学位委员会全体会议审查,决定授予江永宏等1632人学位。具体名单如下: 一、授予江永宏等42人理学博士学位;贺学海等73人工学博士学位。 (一)理学博士(42人) 江永宏王刚亢宇郑骥代明泉吴六灵 王文和志军詹朝阳刘翠李德胜段焕春 刘为付刘云华赵欣白云来张龙张汉成 贾宝华于俊吉白峰燕长海郭福生刘成东 印建平向运川李纯王支农韩东昱康明 邓小万吴琳李国彪张海军杨胜雄徐守余 藏文栓王明明程捷王永彭轩明赵志中 (二)工学博士(73人) 贺学海张德强刘立才张戈李向全傅鑫谊

刘圣伟张宗贵张于喆鲍荣华孟旭光王俊明 唐子军余辉龙崔刚焦志峰刘鹏程陆建林 张文才周东升杨勇袁选俊邵先杰杜刚 王江王玉满高兴军刘计国肖坤叶武晓春 赵明毕研斌王建东唐俊伟王立志廖群山 孟元林纪云龙齐金成王德仁周新桂陈永峤 汪功怀蒋飞虎丁国生王家亮朱庆荣赵新民 蔡毅胡小平柳忠泉徐善法薛良伟谭绍泉 郭志宏于长春王玉学罗小明李明娟吴亚东 张聿文马水龙刘浩军覃世银梁向前刘招伟 连建发孙维连李惠娣崔康平陈翠柏张宏达 石健 二、授予鞠野等92人理学硕士学位;李鹤等162人工学硕士学位。 (一)理学硕士(92人) 鞠野贾庆庆赵海云王雪梅李灵全李楠 李春华李耿贾世银孙磊冯晓燕刘燕 沈战武文智慧常有军庞宁余化崔振民 刘翠王雪莲丁秋霞冯武威苗世顶王丽娟 林智辉李秉海孙华肖树青陈华英张昌能 周延彪傅渊慧陶林王效平钱纁赵俊香 刘艳青郭莉唐金荣雷知生李建东左力艳 靳玄烨晏国龙刘金辉刘建清陈军元李志红 李海英高建飞梁凤华吕慧卿高亮邓建业 李红娟陈晓林张凤琴刘典波谢瑞永梁勇

高中美术鉴赏《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优秀教案设计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艺术》。陶瓷文 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精髓部分,本课通过对陶器的产生、发展及古代瓷器的介绍,使学生对陶瓷的 艺术价值和文化积淀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陶瓷的赏鉴和陶瓷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b5E2RGbCAP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了解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2.体会从造型与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3.让学生初步了解祖国传统的陶瓷艺术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环节,进行学习探究,了解陶瓷的发展史,以及不同时期陶瓷的制造 工艺和主要艺术特点。p1EanqFDPw 教学难点:了解陶瓷装饰纹样、图案的含义。动手制作一个有特色的陶器作品。 四、设计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探究性、实践性、体验性等原则的指导下,这节课通过模拟“陶瓷艺术博览会”实物展 示,激发学生对陶瓷品鉴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品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通 过视频学习,了解陶瓷的制作流程,看教材自学、分组讨论,探究实践等多元学习方式的运用,发展和提 升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DXDiTa9E3d 五、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有关陶瓷的知识,(如果有条件)准备一两件陶瓷工艺品。 准备一些陶土、塑料刮刀或竹片、塑料袋、水粉颜料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艺术品四件。 六、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流程安排:创设情景,活动导入。——欣赏分析,尝试探索。——表演体验,主动探究。— —巩固知识,拓展探究——制作练习,实践探究——展示作品,汇报交流。——课后拓展 RTCrpUDGiT (一)创设情景,活动导入。 设置环境: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陶瓷艺术博览会”,并在教室一角布置一个小展区,在展区中布置好师 生带来的陶瓷艺术品。5PCzVD7HxA 1.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搞一个“陶瓷艺术博览会”活动,首先请大家来鉴赏这些生活中常见 的陶瓷艺术品。谈一谈,你最喜欢或者最为关注的一件陶瓷艺术品,同时说出你喜欢、关注的理由。如果 在鉴赏时有什么疑惑不解的地方,可以在小组交流时一并提出来。jLBHrnAILg

地大春秋学期瓷器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二

地大春秋学期瓷器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二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孔雀绿釉釉薄而艳丽,出自()。 A. 洪武时期 B. 成化时期 C. 正德时期 D. 永乐时期 2. 釉面气泡在窑中爆炸时所留下的细小痕迹。 A. 磨足 B. 炸底 C. 耍圈 D. 棕眼 3. 瓷器焙少时测验生熟的窑具,在掌握火候,保证烧成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试火具即? A. 日照 B. 火烧 C. 火照 D. 试火 4. 《中国陶瓷史》将我国瓷器产生的时间定于哪一时期? A. 西汉 B. 东汉 C. 明朝 D. 北宋

5. 中国陶瓷的釉上装饰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主要可分为古彩、粉彩和? A. 新彩 B. 五彩 C. 斗彩 D. 填彩 6. 青花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 A. 釉顶彩 B. 釉上彩 C. 釉中彩 D. 釉下彩 7. 器物底部被投放物撞击形成的裂纹。 A. 磨足 B. 炸底 C. 耍圈 D. 棕眼 8.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用来形容()的。 A. 哥窑 B. 汝窑 C. 钧窑 D. 定窑

9. “中国白”是哪个窑的产品? A. 德化窑 B. 耀州窑 C. 京窑 D. 越窑 10. 清代康熙年间御窑厂仿明代宣德祭红而创烧出来的一种名贵色釉瓷器是? A. 枢府瓷 B. 青花瓷 C. 仿青花 D. 郎窑红 11. 元代的哪一地段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所烧的青花及釉里红,开创了彩绘瓷器新局面? A. 河北唐山 B. 山东淄博 C. 湖南醴陵 D. 江西景德镇 12. 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是什么时候? A. 隋朝 B. 唐朝 C. 宋代 D. 元朝

陶瓷艺术与鉴赏

生命科学学院14园林三班姓名:曾映学号:1409040328 浅谈现代陶艺发展的现状 摘要: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艺术,生活文化的“活化石”。所有传统工艺产品的背后,都蕴涵着非物质的技术内容和文化艺术内容;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商品,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经济价值,至今仍维持着一个以手工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群,作为工业生产的互补。在当代艺术中,现代陶艺被定义为纯艺术行为,并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这门由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演变而来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和充满想象的创作过程,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和欣赏者,从而开创了现代艺术的新世界。 关键词:工艺美术;形态;神韵;理解与传承;陶瓷 一、回顾历史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四大发明,其实大多与中国传统工艺相关,或者说就是传统工艺文明的产物。久远的工艺美术历史留给今人的,既有无数令世人惊羡的产品,还有亟须传承的传统工艺文化及其精神。 首先,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类。 当代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我国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长江流域的江西、浙江,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等地都已有烧陶器的活动。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青花釉里红成为瓷器生产的经典作品。明清时期,各色彩瓷展示着制瓷业的杰出贡献,各种制瓷技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斗彩、珐琅彩、粉彩、五彩等,形成一个惊羡天下的彩瓷时代。其次,青铜工艺。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开始,至殷商、西周达到鼎盛,历经十五个世纪的辉煌。中国青铜工艺其冶铸技术之进步、生产和铸造规模之宏大、生产的品种和造型之多样、设计之匠心、装饰之精美、文化意义之丰富,都可以说举世无双。第三,中国是最早发现漆树、种植漆树、使用天然漆髹涂器物、制造漆器的国家。目前发现最早的漆碗是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漆碗,使用朱红色漆。三代时期,漆器是贵族用品,战国以后漆工艺进入了一个长达五百年的鼎盛时期,楚汉漆器是人类漆器史上难以比肩的经典之作。唐宋时代还创制出了各种雕漆,如剔红、剔彩、剔犀等。漆还作为造像的工艺,成为佛教艺术的重要工艺形式。最后,中国人对玉石充满了敬意,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以玉比德”,对玉质之美的喜好,更是可以溯及新石器时代。有学者曾认为中国文化实可称作玉石文化,我们从新石器时代各种玉琮玉璧的盛行、先秦时代“君子玉不去身”到明清各种玉制品,大到高达两米多的“玉山子”,小到各种玉佩饰,可以说玉见于中国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理解与传承 传统工艺美术本质上说是旧时代的产物,也是旧文化的产物。在科技主导的现代社会中,作为传统手工业生产的工艺美术,不仅其生产具有一定的守旧性,而且在文化层面上也如此。有的产品在形式、风格、趣味诸方面已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要;传承的目的是文化保持,同时它亦有为当代生活服务的要求,创新因此而具有必然性。但是创新是有限度的创新,是在传承与保持基础上的创新。因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产品、样式、质料、风格等等,都已成为一种定势,有的已作为一种传统和规范而呈封闭状态。如传统玉雕、象牙雕刻,已形成那种较为工整、逼真、细致的雕琢样式和风格,如果采用现代抽象雕塑的创作方法,将玉石、象牙之类的材料作抽象造型,这将使人感到不伦不类,不仅因为传统的玉石工艺通过精雕细刻将玉石和象牙的材质之类充分表现出来,即一件作品展示了技艺和材质两方面,如若采用抽象雕塑方法处置玉石、象牙等传统工艺的材料,着力表现其艺术的观念,似乎离传统工艺美术太远;重要的是,在人们的认识和意识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和固有的认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关于申请提前毕业的有关规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的 暂行规定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及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学位[1997]54号、教学[1998]11号、学位办[1999]7号)精神和我校的有关规定(中地大京发[1997]70号、中地大京发[2005]125号等),我校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为了规范研究生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的管理制度,保证培养质量,现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对我校研究生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问题暂作如下规定: 一、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 (一)凡比正常毕业或申请学位时间提前半年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者,均属于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 (二)硕士生学制为2—3年,原则上不办理提前毕业。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主要为入学前参加过硕士课程进修和提前取得学分者,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1.5年。 (三)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以同等学力入学者不办理提前毕业。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入学前参加过博士课程进修和提前取得学分者,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四)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含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提前答辩和申请学位,要求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入学前参加过硕士课程进修和提前取得学分者,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二、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生须具备的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

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 (二)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生要求:硕士、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前具有学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前具有硕士学位。 (三)已按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学完全部课程,各门必修课程的考试成绩均在良好或良好以上,其它课程考试及格或考查通过。 (四)完成了国家和学校规定的所有培养环节。 (五)毕业(学位)论文已经完成。并且,在学期间表现出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领域内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作者署名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下同]在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须有相应证明)。 (2)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者。 (3)攻读学位期间与学位论文工作有关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三等奖或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获得技术专利(有获奖证书或专利证书者),并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 2、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 (2)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在正式出版刊物或学术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者。 (3)在校期间,参加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作学位论文相关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或论文获奖者。 3、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提前申请学位,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学期间,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或会议文集上发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或2篇以上,其中至少有一篇为第一作者,并在作者第一署名单位或脚注上注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在学期间,参加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作学位论文相关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或论文获奖。

南开20秋《瓷器艺术赏析(麦课)》在线作业-2

1.唐代瓷器的发展,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一般怎样概称?() A.南白北青 B.南青北黑 C.南青北白 D.南黑北白 答案:C 2.景德镇元青花瓷采用从中东进口的何种青花料,色调浓艳,涂得厚的部分有黑色斑点和晕块?() A.苏泥勃青 B.回回青 C.碗青 D.花青 答案:A 3.《中国陶瓷史》将我国瓷器产生的时间定于哪一时期?() A.西汉 B.东汉 C.明朝 D.北宋 答案:B 4.康熙瓷器的特点是?() A.工整典雅 B.风格豪放 C.豪华繁缛 D.色彩绚烂 答案:B 5.婺州窑,最早使用何种原料?() A.化妆土 B.泥土

D.陶土 答案:A 6.素三彩是用哪几种主要颜色施以彩绘,是康熙时期的创造?() A.黄绿红 B.黄红紫 C.黄绿紫 D.绿紫红 答案:C 7.原始瓷出现的时间?() A.唐代晚期 B.商代中期 C.西周 D.东汉 答案:B 8.以下何为明早期青花?() A.永乐、成化 B.嘉靖、隆庆、万历 C.成化、弘治、正德 D.永乐、宣德 答案:D 9.紫砂属于陶瓷,产地在?() A.景德镇 B.宜兴 C.沙县 D.幕府 答案:B 10.陶瓷生产的基础原料是哪一种?()

B.瓷土 C.瓷石 D.粘土 答案:D 11.最早对陶瓷生产的工艺学著作,恢复了许多工艺、釉色及吹釉的是唐英的?() A.《兰亭序》 B.《富春山居图》 C.《陶冶图说》 D.《清明上河图》 答案:C 12.“甜白釉”产生于哪个时期?() A.成化时期 B.永宣时期 C.宣德时期 D.永乐时期 答案:D 13.乾隆瓷器的特点是?() A.工整典雅 B.风格豪放 C.豪华繁缛 D.色彩绚烂 答案:C 14.广东佛山十湾窑仿均釉种,以一品种最为著名,它是一种蓝釉中流淌成从白色如雨点状的品种,好像夏日在蔚蓝的晴空中,突然下一场暴雨似的,我们俗称它为?() A.瀑布纹 B.镂空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我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学校位于北京海淀区高校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学院路,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大学,也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的重要成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点击下图可直接进行访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1、学校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我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学校位于北京海淀区高校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学院路,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大学。学校前身是1952年由北大、清华、天大、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科)合并组成的北京地质学院。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为现名,分北京、武汉两个独立办学实体,分别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000年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教育部撤销大学总部,使京汉两学区成为实质上的两个相对独立办学机构。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2、师资力量 学校自组建以来,培养和拥有一大批地学大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道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人才,成为我国培养地学人才的摇篮和进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际地质学界知名学府。在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严格谦逊,团结活泼,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成为中国地质教育的排头兵。从地大走出的4万余名毕业生中,有24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2003年3月,我校校友温家宝出任 x国务院总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有教职工12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700余名,高级职称教师350余名,博士生导师130余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名,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名、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计划7名。现有本专科生8690余名,硕士生2110余名,工程硕士1100余名,博士生1150余名,留学生110余名。 3、学科设置 学校现有15个院(系、部)、5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

陶瓷艺术赏析试卷答案完整版

陶瓷艺术赏析试卷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前20题每题4分,后10题每题2分) 1.《中国陶瓷史》将我国瓷器产生的时间定于哪一时期? A、西汉 B、东汉 C、明朝 D、北宋 2.钧窑陈设类瓷器多施满釉,釉质肥厚,呈现“乳浊现象”,釉面下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文献中称为? A蚯蚓走泥纹 B、青蛇走泥纹 C、卧蚕伏露 D、青花纹 3.广东佛山十湾窑仿均釉种,以一品种最为着名,它是一种蓝釉中流淌成从白色如雨点状的品种,好像夏日在蔚蓝的晴空中,突然下一场暴雨似的,我们俗称它为? A、瀑布纹 B、镂空墙 C、仿青花 D、雨淋墙 4.高濂《遵生八笺》记载:“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指的是哪种瓷器? A、蟹纹 B、卵脂 C、汝窑 D、棕眼 C 5.卵白瓷是元代景德镇在青白瓷生产的基础上,烧造的一种卵白釉的新品种,这种瓷器又被称为? A、枢府瓷 B、青花瓷 C、仿青花 D、郎窑红 6.紫砂属于陶瓷,产地在? A、景德镇 B、宜兴 C、沙县 D、幕府 7.瓷器焙少时测验生熟的窑具,在掌握火候,保证烧成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试火具即?A、日照 B、火烧 C、火照 D、试火 8.清代康熙年间御窑厂仿明代宣德祭红而创烧出来的一种名贵色釉瓷器是? A、枢府瓷 B、青花瓷 C、仿青花 D、郎窑红 9.雍正珐琅彩瓷器上的年款以什么最为多见,笔法极其工整? A、“康熙年制”四字双行蓝料印章款 B、“雍正年制”四字双行蓝料印章款 C、“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红料印章款 D、“康熙年制”四字双行红料印章款 10.元青花最主要的器型是? 青花底小盘中盘大盘 11.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是什么时候? A、隋朝 B、唐朝 C、宋代 D、元朝 12.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是什么时候? A、明代 B、唐朝 C、宋代 D、元朝 13.陶瓷生产的基础原料是哪一种? A、石英 B、瓷土 C、瓷石 D、粘土 14.我国从何时开始陶瓷出口? A、隋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15.宋代,刻花装饰最为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瓷窑是哪个? A、徽州窑 B、耀州窑 C、京窑 D、越窑

陶艺论文

浅谈中国陶瓷艺术 李照宇工科试验班(工学) 3130104748 摘要: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而在中国,陶瓷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品之一。陶瓷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的陶瓷艺术也一直是颇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历经千年,仍盛而不衰。本篇论文将从中国陶艺的发展历程,现当代陶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浅谈中国的陶瓷艺术。 关键词:中国陶艺文化;发展历程;现代陶艺。 正文: 一、中国传统陶艺的发展历程 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始了最原始的活动。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仰韶文化的彩陶。仰韶文化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用慢轮修整口沿,在器表装饰各种精美的纹饰。其彩陶器造型优美,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曾出土了像人面鱼纹盆这种艺术珍品。 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那便是黑陶艺术。龙山文化采用快轮制陶技术,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自身的黑色取胜,表面光亮如漆,器体薄如蛋壳,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尽管在商代制陶工艺没有明显进步,艺术性也没有明显提高,但是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度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瓷器的前身“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经历了西周和春秋战国到东汉,逐渐的走向成熟,出现了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而且它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青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同时,在秦汉时期,制陶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朝时的陶俑造型逼真,深刻揭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彩陶方面,汉代彩陶一改奔放热烈的作风,转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韵,艺术表现力强。

艺术陶瓷制作与鉴赏结课体会

中国艺术陶瓷制作与鉴赏课学习心得 本学期初,我怀着一股激动的热情选报了艺术陶瓷制作与鉴赏这门选修课。起初,我是被陶瓷美丽的花色、外形,神秘的秞色及精细的做工所深深吸引,但是真正对于陶瓷有关的知识却相知甚少。然而,通过学习这门课之后,我对中国陶瓷的发展史、陶瓷的分类,鉴赏,制作工艺以及对中国灿烂悠久的陶瓷文化文化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让我更加深深喜爱上了中国陶瓷,并为中国有如此独一无二的文化而深感自豪。 以前我便知道中国的英文名“China”最早就是从“陶瓷china”而来的。由此可知,外国人对中国的最初认识也是与陶瓷有很大的联系。陶瓷最早伴随着中国文化传向了西方。瓷器一直都是中国的代表,也只有用瓷器可以这么毫无争议的代表中国。通过对陶瓷的研究,完全可以反映出一个的历史文化特色。中国的文化不仅仅表现在语饮食与风俗上,陶瓷也是反映中国历史与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向外国人传播中国文化时,陶瓷必定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章节,因此就要求我们对陶瓷的产生与发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然怎么去向别人讲述,怎么去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陶瓷,了解中国呢? 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的结晶。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干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陶器的发明,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

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然而陶器始终是文明初级阶段的低级产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注定了它逐渐被历史淘汰的命运。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亨有盛誉的中华古瓷,已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里的明珠,也将越来越广泛地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并受到广大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的珍重。 相信每个人素来都会对陶瓷有一种莫名的喜爱。起初,我喜欢陶瓷是因为其年代久远,优美造型,还有它们所承载的古老的华夏文化。我觉得它们不同于其他的古代文物,它们就像美丽的淑女或英俊的绅士,散发着高贵的气息。一尊尊陶瓷,或光滑细腻,或沧桑古朴,或瑰丽堂皇,就这么静静地面对着一代代的人们,无声地诉说着那些曾经的沧海桑田,风云变迁。陶瓷的美,在于她的沉默,她带来的那种淡淡的忧伤的典雅气息,一如经过五千年浪沙淘洗的中华文化,静静地散发着光芒。 秦兵马俑,那刚毅肃然的将军,那牵缰提弓、凝神待命的骑士,那披坚执锐、横眉怒目的步兵,那持弓待发、目光正视前方的射手,以及那风神骁骏、横空出世的战马,共同组成的方阵,张扬着力量,张扬着神勇,令人回想起那硝烟四起的金戈铁马的战国时代,想象秦国军队那种风卷残云、吞吐日月横扫大江南北的军威。唐三彩所表现的那种激扬慷慨、瑰丽多姿、壮阔奇纵、恢宏雄俊的格调,正是唐代

陶瓷心得体会范文

陶瓷心得体会范文 陶瓷心得体会1 本学期我参加了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的学习,受益良多。通过这门课,我了解了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见识了许许多多优美的陶瓷作品,并且亲自体验了制作陶瓷的过程,而且收获了自己亲手制作的陶瓷作品。 学习陶瓷艺术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开拓了我们的视野,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我从这门课中学到了怎么制作陶瓷,并且认识到中国陶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陶瓷艺术的学习中,老师带我们领略了从远古时代人们的智慧,到古代的陶瓷制作工艺以及陶瓷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我见识到了古代遗址中的精美陶器,以及唐宋元明清等各朝各代的精美陶瓷以及陶瓷文化。并且,我了解了最原始的泥条盘筑的制陶方法,还亲身实践并且制作了一个陶制瓶子。 陶瓷艺术课带给了我许多的乐趣并且也让我学会了许多知识。从陶瓷发展早期到全盛期我们从不同的陶瓷器上皆可以发现绘画和书法的身影。由此可见陶瓷文化与绘画、书法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中国的陶瓷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质地精良、装饰俏丽新颖而享誉海内外。的确,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 然而,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各个时代的文明遗物,成为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永世相传。今天不少古窑遗址已得到了保护,但大部分仍处于自然状态,破坏十分严重,令人担忧。陶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核心文化之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加以重视并予以弘扬。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应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在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陶瓷艺术欣赏课,学了这门课程我对中国陶瓷的文化具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文化。 陶器的制作,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一项手工生产劳动,早在距今7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我国境内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陶器的制作,其起源甚至还可追溯到更远古的年代。新石器时代出现陶器,是和农业的发展有极密切联系的,因为谷物的贮藏和饮用水的搬运,都需要这种新兴的容器——陶器;此外,没有陶器,肉类和谷物就不易成为熟食。 与此同时,陶器的出现促进人类进入金属时代,因为陶器除作烹煮食物的用具之外,还因它的耐火性能而被用来作为冶炼金属之用具。中国社会到了商代,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大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中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实线中,在不断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以及提高烧成温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生名师讲堂 应我校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王广才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庞忠和博士,将于11月9日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具体时间地点安排如下: 主题:同位素水文研究进展 主讲人:庞忠和 时间:11月9日下午14:00-17:45 地点:19楼235 主讲人简介: 庞忠和,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主讲“同位素水文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兼职教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同位素地球化学家和同位素水文学家。研究方向:1)水文同位素与水循环研究;2)水文地球化学与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3)水文地热学与水热耦合过程研究。直接参与了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监测网设置、数据库管理与大尺度水循环研究。1993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5获诺贝尔和平奖(Nobel peace prize)集体奖(作为IAEA成员);2007年获国际地球化学协会(IAGC)“水岩相互作用之友”称号。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或EI收录的论文10余篇。建立的地热化学温度计-FIXAL方法,为国际同行广泛采用,单篇被SCI引用28次。对

我国及亚非拉2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地热能源开发利用产生了较大影响。关于我国北方干旱区的水资源水环境研究,为生态保护与地下水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与IAEA的全面合作,建设了碳-14样品制备和高精度氚样品制备系统以及氟利昂(CFC)测试系统等新的实验装置,与原有稳定同位素实验室实现有效结合,使同位素水文学实验能力到达国际同类实验室的较高水平。担任《Hydrogeology Journal》中文摘要编辑负责人;《Geothermics》顾问编委;《Greenhouse Gases:Science and Technology》顾问编委。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研究生记学术报告一次!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院2011.11.8

古代陶瓷艺术鉴赏课学习心得

古代陶瓷艺术鉴赏课学 习心得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鉴赏课学习心得本学期初,我怀着一股激动的热情选报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鉴赏这门选修课。起初,只是对陶瓷美丽的花色、神秘的有色及精细的做工所吸引,对于陶瓷有关的其他知识相知甚少。然而,通过学习这门课,我对陶瓷、对中国文化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英文名“China”最早就是从“陶瓷china”而来。由此便知,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也是从陶瓷开始,瓷器一直都是中国的代表,也只有瓷器可以这么毫无争议的来代表中国、中国的发展、中国历朝历代的繁荣兴衰。通过对陶瓷的研究,完全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历史文化。我所学的专业是对外汉语,即向外国人教授汉语。我们都知道,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学习一方文化,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教会他们学说汉语,也是需向他们传播我们中国的文化的。而中国的文化不仅仅表现在语言、饮食与风俗上,陶瓷更是反映中国历史与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向外国人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时,陶瓷必定是重要的一个学习章节,因此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陶瓷的产生与发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然怎么去向别人讲述,怎么去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陶瓷,了解中国呢? 之前我总认为年代久远的瓷器应该都会很旧,看上去老气横秋的。但是逐渐地,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开始接受老东西也会有跟新的一样的观念。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对陶瓷有了大致的了解。水、土、火的碰撞,产生了绚丽多彩的陶瓷文化。陶瓷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

而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名的重要贡献,中国因此而拥有了“瓷之国度”的美称。 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制造和使用陶器。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瓷。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终于成功烧制出成就的青釉瓷器。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初步发展,到了隋唐时期制瓷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青瓷以越窑产品质量最高,白瓷以邢窑产品质量最高。这时还出现了绞胎瓷、花釉瓷、秘色瓷等高级品类。我国的制瓷业进入第一个发展高峰期,创烧出了许多新的品种,由单色釉发展到多种色彩釉,装饰纹样繁荣复杂。着名的有“官、哥、汝、定、钧”等名窑。元代时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重要时期,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景德镇等地在白瓷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高温釉下彩品种——青花、釉里红瓷器普遍出现,成为中国瓷器史上又一里程碑。至明清时代,我国陶瓷业发展到了巅峰阶段,制瓷业以景德镇为中心,官窑制品穷极精丽,可以说是千年中国古代瓷器的高度总结与代表。青花瓷器是各种产品的主流,以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的水平最高,开辟了中国瓷器工艺的一个新纪元。彩瓷也发展到空前繁荣时期,嘉靖时期出现五彩,清代釉色品种更加丰富,如釉上蓝彩、墨彩、釉下五彩、金彩、粉彩、珐琅彩以及各种单色有釉。明清时期还出现了釉釉上下彩结合、半脱胎、脱胎瓷器等等新工艺。瓷器品类空前丰富,装饰手法与题材也达到空前繁荣。 至少在唐代,我国已开始大量出口陶瓷器。此后经宋、元、明、清各朝日益发展,长久不衰。从东海和南海通向东亚、东南亚、中西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