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味的阴阳五行属性

合集下载

(整理)《辅行诀》医方所用中药药物之阴阳五行属性.

(整理)《辅行诀》医方所用中药药物之阴阳五行属性.

试论《辅行诀》医方所用中药药物之阴阳五行属性资料保存 2009-06-16 17:56 阅读84 评论0字号:大中小作者:方国强为使《辅行诀》卷中的方药,能早日按先贤陶隐居所阐述的“阴阳五行药理”用于临床,笔者把尚未研究完成的内容提前公之于众,冀能给对《破解〈汤液经法图〉》一文感兴趣的观者一点启发吧。

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众人拾柴火焰才高啊!一、五行药物汇总(计80味,黑体字为诸药之精)(一)、味辛皆属木:(计17味)1、木中木桂羊肝(肉桂桂枝桂心)。

2、木中火椒蜀椒3、木中土姜(生姜干姜炮干姜)粳米阿胶伏龙肝。

4、木中金细辛细辛根矾石山萸肉。

5、木中水附子苦参。

(二)、味咸皆属火:(计15味)1、火中火旋覆花鸡心。

2、火中木大黄代赭石葱叶芥子。

3、火中土泽泻黄饴。

4、火中金厚朴葶苈子。

5、火中水消石(硝石)芒硝栝蒌戎盐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15味)1、土中土人參牛脾。

2、土中木甘草(炙甘草)升麻半夏黄芪。

3、土中火大枣鸡子黄。

4、土中金麦门冬白酨浆苦酒酢。

5、土中水茯苓瓜蒂。

(四)、味酸皆属金:(计15味)1、金中金五味子犬肺胡麻油。

2、金中木枳实石膏雄黄牡丹皮。

3、金中火豉(咸豉)皂角。

4、金中土芍药杏仁。

5、金中水薯蓣王瓜根地榆。

(五)、味苦皆属水:(计18味)1、水中水地黄猪肾熟地黄。

2、水中木黄芩栀子薤白韭叶柴胡麻黄知母葱白赤小豆。

3、水中火黄连栗子。

4、水中土白术。

5、水中金竹叶龙胆草木通(通草)。

二、药物阴阳五行药理扼要中药药物五行药(属)性之功效,总而言之:木性药(味辛)补肝,补肝者补血;火性药(味咸)补心,补心者补神;土性药(味甘)补脾,补脾者补中;金性药(味酸)补肺,补肺者补气;水性药(味苦)补肾,补肾者补精。

分而论之:(1)、木性药:有宣发之功,可补肝益肾养心泻脾抑肺。

①、木中木,补血、益精、养神、敛气、调节阴阳;温经助阳,燥湿除冷。

②、木中火,补神、养血、和中、调气、敛精;温中散寒,祛风止痛。

常见中药之五行属性

常见中药之五行属性

1、木中木 肉桂 桂枝 桂心 芥子。

2、 木中火 蜀椒。

3、 木中土 干姜 生姜 半夏 鸡子黄4、 木中金 细率 黄饴 矶石 苦酒 5木中水 附子 瓜蒂 王瓜根。

白截浆常见中药之五行属性将《辅行诀》书中所载中药之五行属性归类如下: (一)、味辛皆属木:{if 19味)赤小豆 伏龙肝、党参。

1火中火 旋覆花。

2、 火中木 大黄 石膏 杏仁 皂角 3、 火中土 泽泻 升麻 黄罠粳米4、 火中金 厚朴5、 火中水 消石 戍盐 桔篓 海蛤。

(三 味甘皆属土 计6味)1、 上中土 人筑2、 上中木 甘草-3、 上中火 大枣。

4、 上中金 麦冬。

5、 上中水 茯苓 (四八味酸皆属金:{il-14味)1、 金中金 五味子 胡麻汕 山萸肉。

2、 金中木 枳实 柴胡 雄黄 葱叶3、 金中火 4、 金中土 芍药 龙胆草 阿胶Q 5、 金中水 薯损 代赭 地榆。

(五八味苦皆属水:{1114味)1、 水中水 地黄。

2、 水中木 黄苓 建白 麻黄 梔子3、 水中火 黄连 芒硝 硝石栗子。

4、 水中土 白术 苦参•5、 水中金 竹叶。

(二八味咸皆属火:{if 17味) 韭叶 葱白。

通草。

牡丹皮。

试论《辅行诀》医方所用中药药物之阴阳五行属性 方国强 一、五行药物汇总:(讣8()味,黑体字为诸药之精) (一)、味辛皆属木:{if 17味) 1、 木中木 2、 木中火 3、 木中土 4、 木中金 5、 木中水 桂 羊肝 (肉桂 桂枝 桂心)。

椒 绸椒 姜 (生姜 干姜 炮丁•姜)粳米 细辛 细辛根 矶石 山萸肉。

附子 苦参。

阿胶伏龙肝。

(二八味咸皆属火:{if 15味) 1.火中火 3、 火中土 4、 火中金 5、 火中水 旋覆花 泽泻 厚朴 消石(硝石) 鸡心.2、火中木 大黄 黄饴。

夢券子。

芒硝 括萎 戍盐代赭石 葱叶海蛤。

芥子。

(三八味甘皆属土 计15味)二、药物阴阳五行药理扼要:中药药物五行药(属)性之功效,总而言之:木性药(味辛)补肝,补肝者补叫 火性药(味咸)补心, 补心者补神;上性药(味甘)补脾,补脾者补中;金性药(味酸)补肺,补肺者补气;水性药(味苦) 补肾,补肾者补精。

中药五行,可纳六爻

中药五行,可纳六爻

中药五行,可纳六爻(一)、味辛皆属木:(计17味)1、木中木桂羊肝(肉桂桂枝桂心)。

2、木中火椒蜀椒3、木中土姜(生姜干姜炮干姜)粳米阿胶伏龙肝。

4、木中金细辛细辛根矾石山萸肉。

5、木中水附子苦参。

(二)、味咸皆属火:(计15味)1、火中火旋覆花鸡心。

2、火中木大黄代赭石葱叶芥子。

3、火中土泽泻黄饴。

4、火中金厚朴葶苈子。

5、火中水消石(硝石)芒硝栝蒌戎盐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15味)1、土中土人參牛脾。

2、土中木甘草(炙甘草)升麻半夏黄芪。

3、土中火大枣鸡子黄。

4、土中金麦门冬白酨浆苦酒酢。

5、土中水茯苓瓜蒂。

(四)、味酸皆属金:(计15味)1、金中金五味子犬肺胡麻油。

2、金中木枳实石膏雄黄牡丹皮。

3、金中火豉(咸豉)皂角。

4、金中土芍药杏仁。

5、金中水薯蓣王瓜根地榆。

(五)、味苦皆属水:(计18味)1、水中水地黄猪肾熟地黄。

2、水中木黄芩栀子薤白韭叶柴胡麻黄知母葱白赤小豆。

3、水中火黄连栗子。

4、水中土白术。

5、水中金竹叶龙胆草木通(通草)。

药物阴阳五行药理扼要中药药物五行药(属)性之功效,总而言之:木性药(味辛)补肝,补肝者补血;火性药(味咸)补心,补心者补神;土性药(味甘)补脾,补脾者补中;金性药(味酸)补肺,补肺者补气;水性药(味苦)补肾,补肾者补精。

分而论之:(1)、木性药:有宣发之功,可补肝益肾养心泻脾抑肺。

①、木中木,补血、益精、养神、敛气、调节阴阳;温经助阳,燥湿除冷。

②、木中火,补神、养血、和中、调气、敛精;温中散寒,祛风止痛。

③、木中土,和中、养神、敛精、补气血;扶阴升阳,益气生津。

④、木中金,补气血、养精、敛神、和中;散寒化饮,敛汗开窍。

⑤、木中水,补精、养血、益气、敛神、调节阴阳;补阳益火,温中燥湿。

(2)、火性药:有温煦之功,可补心益肝养脾泻肺抑肾。

①、火中火,补神、益血、和中、调气、敛精;安神降逆,行气下水。

②、火中土,和中、补神、益气、调精、敛(清热)血;补中润肺,泄热渗湿。

中药的“阴阳”与“四气”“五味”

中药的“阴阳”与“四气”“五味”

中药的“阴阳”与“四气”“五味”
万物分阴阳,中药也不例外。

了解一些中药的阴阳属性,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疗,都是很有必要的。

传统中医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治疗疾病,必须根据治疗方法,选用阴阳适宜的药物,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中药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

四气(又称四性),有寒、热、温、凉。

五味有酸、苦、甘、辛、咸。

四气属阳,五味属阴。

四气之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五味之中,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益气,故辛甘属阳,如桂枝、甘草等;酸味能收,苦味能泻下,故酸苦属阴,如大黄、芍药等;淡味能渗泄利尿(物质的浓淡对比而言,浓属阴,淡属阳)故属阳,如茯苓、通草;咸味药能润下,故属阴,如芒硝等。

按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分,药物质轻,具有升浮作用的属阳,如桑叶、菊花等;药物质重,具有沉降作用的属阴,如龟板、赭石等。

治疗疾病或者传统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确定治
疗调理原则,再结合药物食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选择相应的药物或食物,从而达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治疗目的。

用药须明药义!“药义”大全值得收藏!

用药须明药义!“药义”大全值得收藏!

用药须明药义!“药义”大全值得收藏!一、五味之义──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

二、五色之义──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

三、五味之用──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四、阴阳之义──寒热温凉是气也,酸苦甘辛咸是味也,气为阳味为阴,其气厚者为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也。

味厚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气薄主发泄散表,厚则发热与温,味厚则泄降,薄则通窍,利渗湿,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清阳发肌理。

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五、药之相从──凡药清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如春季,气薄者降而收象秋季。

气厚者浮而长象夏天,味厚者沉而藏象冬天,味平者化而成象长夏,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凡药根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药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

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之相从也。

六、药色之入经脉──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

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

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

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中唯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而厥阴主血,诸药入肝经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阳主气。

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命门相火,散行于胆三焦心包,故入命门者并入三焦,此诸药入诸经之分布也。

中药的五行属性归类

中药的五行属性归类

栗子,水中火咸、甘,温入脾、肾经养胃健脾,补肾强筋
④、水中土(至阴中阳)
术,水中土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⑤、水中金(阴中太阴)
竹叶,水中金甘、淡,寒归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
龙胆草,水中金苦,寒入肝、胆、胃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麻黄,水中木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知母,水中木苦、寒入肾、胃、肺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赤小豆,水中木甘、酸,平归脾、心、小肠经利水消肿,利湿退黄,解毒排脓
葱白,水中木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③、水中火(阴中至阳)
黄连,水中火苦,寒入心、肝、胆、脾、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5、木中水 附子 苦参
(二)、味咸皆属火:(计15味)
1、火中火 旋覆花 鸡心
2、火中木 大黄 代赭石 葱叶 芥子
3、火中土 泽泻 黄饴
4、火中金 厚朴 葶苈子
5、火中水 消石(硝石) 芒硝 栝蒌 戎盐 海蛤
5、火中水 消石 戎盐 栝蒌 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6味)
1、土中土 人参
2、土中木 甘草
3、土中火 大枣
4、土中金 麦门冬
5、土中水 茯苓 知母
(四)、味酸皆属金:(计14味)
5、木中水 附子 瓜蒂 王瓜根
(二)、味咸皆属火:(计17味)
1、火中火 旋覆花
2、火中木 大黄 石膏 杏仁 皂角 葱白
3、火中土 泽泻 升麻 黄芪 粳米 通草
4、火中金 厚朴 葶苈子
(一)、味辛皆属木:(计17味)
1、木中木 桂 羊肝 (肉桂 桂枝 桂心)

中药的阴阳五行属性分类

中药的阴阳五行属性分类
性寒类:升麻(3-9克),红大戟(有小毒,1.5-3克),芫花(有毒,1.5-3克),商陆(有毒,3-9克),杨树花(50-100克),积雪草(15-30克),黄芩(3-9克),黄连(1.5-4.5克),白鲜皮(6-9克),侧柏叶(6-12克),地龙(6-9克)。
阳性属木中药(入肝经,性温或性热):
阳性属水中药(入肾经,性温或性热):
性温类:细辛(有小毒,1-3克),砂仁(3-6克),小茴香(3-6克),荜澄茄(1.5-3克),丁香(1-3克),花椒(3-6克),八角茴香(3-6克),刀豆(6-9克),沉香(1.5-4.5克),乌药(3-9克),荔枝核(6-9克),鸡血藤(9-15克),独活(3-9克),羌活(3-9克),五加皮(6-9克),伸筋草(9-12克),千年健(6-9克),虎骨(3-6克),紫河车(1.5-3克),刺五加(9-27克),羊肉(30-100克),熟地(9-15克),何首乌(6-12克),鹿茸(1-2克),鹿角(6-15克),鹿角胶(3-6克),驴肾(9-21克),肉苁蓉(6-9克),巴戟天(3-9克),胡芦巴(6-9克),益智仁(3-9克),骨碎补(3-9克),狗脊(6-12克),续断(9-15克),杜仲(6-9克),补骨脂(6-9克),菟丝子(6-12克),淫羊藿(3-9克),韭菜子(3-9克),锁阳(6-9克),仙茅(有毒,3-9克),雪莲花(9-15克),蛇床子(有小毒,3-9克),沙苑子(9-15克),覆盆子(6-12克),山茱萸(6-12克),钟乳石(3-9克),海马(3-9克),五味子(1.5-6克),海螵蛸(6-9克),半夏(有毒,3-9克),远志(3-9克),紫石英(9-15克)。
性寒类:桑叶(6-9克),蝉蜕(3-6克),蔓荆子(3-6克),柴胡(3-9克),食盐(10-30克),胆矾(有毒,0.3-0.6克),车前草(9-15克),金钱草(15-60克),龙胆(3-6克),苦参(6-9克),秦皮(6-12克),胡黄连(3-9克),青叶胆(9-15克),积雪草(15-30克),黄连(1.5-4.5克),夏枯草(9-15克),三颗针(9-15克),熊胆(1-3克),功劳木(9-15克),蒲公英(9-15克),紫花地丁(15-30克),青黛(1.5-3克),马齿苋(6-15克),半枝莲(15-30克),爵床(6-30克),天葵子(9-15克),委陵菜(9-15克),犀角(1-2克),水牛角(15-30克),地黄(9-15克),地骨皮(9-15克),紫草(6-9克),白薇(6-9克),青蒿(6-9克),川楝子(有小毒,6-9克),预知子(3-9克),郁金(3-9克),凌霄花(6-9克),侧柏叶(6-12克),墨旱莲(6-12克),茜草(6-9克),桑椹(9-15克),椿皮(6-9克),天竺黄(3-9克),昆布(6-12克),海藻(6-12克),磁石(9-30克),羚羊角(1-1.5克),玳瑁(3-6克),珍珠(0.3-1克),珍珠母(9-24克),石决明(9-30克),地龙(6-9克),赭石(9-30克)。

常见中药之五行属性

常见中药之五行属性

常见中药之五行属性将《辅行诀》书中所载中药之五行属性归类如下:(一)、味辛皆属木:(计19味)1、木中木肉桂桂枝桂心芥子。

2、木中火蜀椒。

3、木中土干姜生姜半夏鸡子黄赤小豆伏龙肝、党参。

4、木中金细辛黄饴矾石苦酒白酨浆酢。

5、木中水附子瓜蒂王瓜根。

(二)、味咸皆属火:(计17味)1、火中火旋覆花。

2、火中木大黄石膏杏仁皂角葱白。

3、火中土泽泻升麻黄芪粳米通草。

4、火中金厚朴葶苈子。

5、火中水消石戎盐栝蒌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6味)1、土中土人參。

2、土中木甘草。

3、土中火大枣。

4、土中金麦冬。

5、土中水茯苓知母。

(四)、味酸皆属金:(计14味)1、金中金五味子胡麻油山萸肉。

2、金中木枳实柴胡雄黄葱叶。

3、金中火豉。

4、金中土芍药龙胆草阿胶。

5、金中水薯蓣代赭地榆。

(五)、味苦皆属水:(计14味)1、水中水地黄。

2、水中木黄芩薤白麻黄栀子韭叶牡丹皮。

3、水中火黄连芒硝硝石栗子。

4、水中土白术苦参。

5、水中金竹叶。

试论《辅行诀》医方所用中药药物之阴阳五行属性方国强一、五行药物汇总:(计80味,黑体字为诸药之精)(一)、味辛皆属木:(计17味)1、木中木桂羊肝(肉桂桂枝桂心)。

2、木中火椒蜀椒3、木中土姜(生姜干姜炮干姜)粳米阿胶伏龙肝。

4、木中金细辛细辛根矾石山萸肉。

5、木中水附子苦参。

(二)、味咸皆属火:(计15味)1、火中火旋覆花鸡心。

2、火中木大黄代赭石葱叶芥子。

3、火中土泽泻黄饴。

4、火中金厚朴葶苈子。

5、火中水消石(硝石)芒硝栝蒌戎盐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15味)1、土中土人參牛脾。

2、土中木甘草(炙甘草)升麻半夏黄芪。

3、土中火大枣鸡子黄。

4、土中金麦门冬白酨浆苦酒酢。

5、土中水茯苓瓜蒂。

(四)、味酸皆属金:(计15味)1、金中金五味子犬肺胡麻油。

2、金中木枳实石膏雄黄牡丹皮。

3、金中火豉(咸豉)皂角。

4、金中土芍药杏仁。

5、金中水薯蓣王瓜根地榆。

(五)、味苦皆属水:(计18味)1、水中水地黄猪肾熟地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