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自动操作控制的PLC程序设计
机械手的PLC控制-PLC课程设计

一、要求机械手的PLC控制1.设备基本动作: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分为顺序的8个工步:既从原位开始经下降、夹紧、上升、右移、下降、放松、上升、左移8个动作后完成一个循环(周期)回到原位。
并且只有当右工作台上无工件时,机械手才能从右上位下降,否则,在右上位等待。
2.控制程序可实现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自动又分为单工步、单周期、连续三种工作方式。
3.设计既有自动方式也有手动方式满足上述要求的梯形图和相应的语句表。
4. 在实验室实验台上运行该程序。
二参考1. “PLC电气控制技术——CPM1A系列和S7-200”书中212页“8.1.3机械手的控制”2. “机床电气控制”第三版王炳实主编书中156页“三、机械手控制的程序设计”。
3.“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宫淑贞徐世许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书中P168—P175例4.6。
其中工作方式时手动、自动(单步)、单周期、连续;还有自动工作方式下的误操作禁止程序段(安全可靠)。
注解:“PLC电气控制技术——CPM1A系列和S7-200”书中212页“8.1.3机械手的控制”例中只有手动和自动(连续)两种操作模式,使用顺序控制法编程。
PLC 机型选用CPM2A-40型,其内部继电器区和指令与CPM1A系列的CPM有所不同。
“机床电气控制”第三版王炳实主编书中156页“三、机械手控制的程序设计”。
本例中的程序是用三菱公司的F1系列的PLC指令编制。
有手动、自动(单工步、单周期、连续)操作方式。
手动方式与自动方式分开编程。
参考其编程思想。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宫淑贞徐世许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书中P168—P175例4.6。
其中工作方式有手动、自动(单步)、单周期、连续;还有自动工作方式下的误操作禁止程序段(安全可靠)。
用CPM1A编程。
这里“误操作禁止”是指当自动(单工步、单周期、连续)工作方式时,按一次操作按钮自动运行方式开始,此后再按操作按钮属于错误操作,程序对错误操作不予响应。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是一种智能化的机械手控制方法,它利用PLC 控制器进行逻辑控制,使机械手能够自主地完成多种工作任务。
本文将介绍本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机械结构设计、PLC程序设计以及控制算法设计。
一、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是机械手的核心,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将为实现机械手的自主运动提供必要的保障。
机械手一般由控制系统、机械部分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机械部分一般包含基座和移动结构,执行机构包括手臂和手指。
这里我们以一款三轴机械手为例进行介绍。
1. 机械手构造机械手采用了一种比较简单的三轴结构,主要有三个关节——一个旋转关节和两个平移关节。
机械手的底座固定在工作台上,三个关节通过模拟伺服电机的方式进行控制。
2. 机械手控制器机械手采用PLC控制器进行逻辑控制,PLC控制器由三个部分组成:输入接口、中央处理器和输出接口。
输入接口用于读取传感器信号,输出接口用于控制执行机构,中央处理器则用于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二、PLC程序设计机械手的PLC程序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程序初始化、数据采集、运动控制和异常处理。
1.程序初始化机械手程序初始化主要包括程序开头的自诊断和状态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执行不同的控制程序。
自诊断可以避免因器件故障等原因引起的机械手操作异常。
2.数据采集机械手需要收集外部环境数据和操作数据。
外部环境数据包括工作物品的坐标、大小、形状等信息,操作数据包括机械手应该执行的命令。
在采集数据时,机械手需要通过传感器或外部设备接口实现。
3.运动控制机械手的运动控制分为机械手移位运动和执行机构运动两个部分。
机械手移位运动需要根据采集到的工作物品信息以及执行机构的操作命令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轨迹。
执行机构运动控制则是将机械手的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运动信号。
4.异常处理机械手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例如碰撞、误差等,需要通过对异常情况的处理来保证机械手的安全和可靠性。
简易机械手PLC控制

简易机械手PLC控制简介在制造业中,机械手是一种关键的工业自动化设备,用于处理和搬运物品。
机械手的控制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机械手的精度和效率。
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控制设备,它可以编程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动作。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LC控制一个简易机械手的运动。
所需硬件和软件•一台简易机械手•一个PLC设备•一个用于编程的PLC软件步骤步骤一:连接PLC设备和机械手首先,将PLC设备连接到机械手控制器上。
确保连接正确,以便PLC能够发送指令给机械手控制器。
步骤二:安装PLC软件并编程在电脑上安装PLC软件,并启动软件。
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并选择适当的PLC类型和通信配置。
然后,开始编程。
步骤三:设置输入输出(IO)点在PLC软件中,设置适当的输入输出(IO)点,以接受和发送信号。
例如,设置一个输入点来接收机械手的位置信号,以便PLC可以确定机械手的当前位置。
同时,设置一个输出点来发送控制信号给机械手,以控制它的动作。
步骤四:编写程序逻辑使用PLC软件编写机械手的控制程序。
根据机械手的需求,编写逻辑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动作。
例如,如果机械手需要抓取一个物体并将其放置到另一个位置,那么编程逻辑应该包括机械手的移动和抓取指令。
确保编写的逻辑合理且有效。
步骤五:测试和调试在PLC软件中,模拟机械手的动作并进行测试。
确保PLC能够正确地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如果发现错误或问题,进行调试并修正程序逻辑。
步骤六:上传程序到PLC当测试和调试完成后,将编写的程序上传到PLC设备中。
确保上传的程序可以在PLC上正确运行。
步骤七:运行机械手一切准备就绪后,运行机械手。
PLC将根据编写的逻辑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动作。
结论使用PLC控制机械手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方法。
通过编写合理的程序逻辑,PLC可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动作,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如何使用PLC控制简易机械手。
基于PLC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2024-04-29
• 项目背景与意义 • 整体方案设计 • 硬件选型 • 程序设计 • PLC仿真 • 项目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项目背景与意义
机械手控制系统优势
效率高、准确高
高生产自动化程度,有利于 提高材料的传送、工件的装 卸、刀具的更换以及机器的 装配等的自动化程度,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改善劳动条件
避免人身事故,代替人安全 地在高温、高压、低温、低 压、有灰尘、噪声、臭味、 有放射性或有其它毒性污染 以及工作空间狭窄等场合中 完成工作。
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
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远 程监控和自动调节,提高运 维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Part
02
整体方案设计
系统硬件设计
plc选型 机械手的位置反馈是开关量控制,所需的I/0点数量并不多,所以使用一般 的小型plc的选择就可以了。由于所需要的 I/0 点数分别为 20 点和12 点, 因此本设计选用西门子S7-226来实现控制
2)通过下面一排拉杆模拟PLC输入信号,通过观察Q点输出亮灯情况检查程序。
组态制作
新建一个工程,触摸屏的类型选择TPC7062TD
2)制作主页面。
组态制作
在设备窗口中添加-通用串口父设备和西门子_S7200PPI
2)双击西门子_S7200PPI,增加设备通道,并且连接对应的数据库,是PLC与触摸屏互相通信。
Part
03
硬件选型
plc硬件接线图简图
选型与配置方案
PLC控制器
使用一般的小型plc的选择就可以 了。由于所需要的 I/0 点数分别 为 20 点和12 点,因此本设计选 用西门子S7-226来实现控制。
《2024年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机械手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进行控制,但由于其处理能力和稳定性的限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高效、精确和可靠的要求。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PLC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手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包括PLC控制器、机械手本体、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
其中,PLC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采用高性能的PLC模块,能够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机械手本体包括手臂、手腕、抓手等部分,通过执行器进行驱动和控制。
传感器则用于检测机械手的运动状态和位置信息,为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提供支持。
2.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它决定了机械手的运动方式和控制精度。
本系统采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通过编写梯形图或指令代码来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
程序包括主程序和控制程序两部分。
主程序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流程,而控制程序则负责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3. 控制策略本系统采用基于位置的控制策略,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机械手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与目标位置进行比较,计算出位置偏差,并通过执行器对机械手进行精确的控制。
同时,系统还具有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功能,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控制。
三、系统实现1. 硬件连接硬件连接是整个系统实现的基础。
首先需要将PLC控制器与机械手本体、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进行连接,确保各部分之间的通信和信号传输畅通。
同时,还需要对硬件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
根据实际需求和机械手的运动特性,编写相应的梯形图或指令代码,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机械手控制plc程序

机械手控制plc程序
摘要:
1.引言
2.机械手控制plc 程序的组成
3.plc 程序的工作原理
4.机械手控制plc 程序的编写方法
5.编写plc 程序的注意事项
6.总结
正文:
机械手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替代人工完成各种复杂的操作。
而实现机械手动作的关键就是plc 程序,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手控制plc 程序的相关知识。
首先,机械手控制plc 程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输入模块、中央处理器和输出模块。
其中,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信号,中央处理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输出信号,输出模块则负责将输出信号传输给执行器,从而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
其次,plc 程序的工作原理是按照预定的逻辑顺序对输入信号进行扫描,当扫描到某个信号时,程序会根据预设的条件执行相应的操作,并将结果存储在输出模块中。
这样,机械手就可以根据plc 程序的指令进行精确的操作。
那么,如何编写机械手控制plc 程序呢?首先,需要熟悉机械手的结构和动作要求,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设计出相应的plc 程序。
在编写程序时,需要注
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程序的逻辑清晰,易于理解;二是合理分配输入输出信号,避免信号冲突;三是考虑异常情况的处理,确保程序的稳定性。
坐标式机械手的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坐标式机械手的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坐标式机械手的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坐标式机械手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实现精确、高效的控制,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梯形图控制程序成为了关键环节。
本文将阐述坐标式机械手的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过程。
一、引言坐标式机械手是一种能够在二维或三维空间内进行精确移动的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搬运、装配、喷涂等生产环节。
为了实现高效、精确的控制,PLC梯形图控制程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PLC梯形图控制程序具有编程简单、修改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为坐标式机械手的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二、背景坐标式机械手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于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坐标式机械手逐渐形成了多种类型,并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坐标式机械手的控制程序存在一些问题,如控制精度不高、响应速度慢、调试难度大等,这使得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显得尤为重要。
三、设计思路针对坐标式机械手的控制需求,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硬件选型:根据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PLC 型号和输入/输出模块。
2、软件设计:根据机械手的运动规律和控制要求,设计相应的PLC 梯形图控制程序。
3、调试流程:在完成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后,进行系统调试,确保机械手能够按照预期的要求进行运动。
具体设计流程如下:1、分析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控制要求。
2、选择合适的PLC型号和输入/输出模块。
3、根据控制要求,设计相应的PLC梯形图控制程序。
4、在实验环境下对控制程序进行测试和修改。
5、对实际系统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机械手能够按照预期的要求进行运动。
四、实验验证为了验证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在实验环境下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程序能够实现精确、快速的控制,满足坐标式机械手的运动要求。
机械手的PLC控制程序

机械手的PLC控制程序摘要本设计利用PLC控制程序调试,能够完成机械手的下降,夹紧,上升,右移,下降,松开,上升,左移等一系列的动作,完全符合现实工业生产的需要,经触摸屏模拟调试效果良好,其连续性运行或手动的操作都符合要求,整个程序符合自动化的生产的要求。
本文配有动作示意图,I/O分配表,I/O连接图,梯形图和触摸屏画面,同时有程序的详细分析。
关键词:机械手;自动化;可编程控制器PLC;触摸屏目录摘要 (1)1. 概述 (4)2. 控制要求 (4)2.1. I/O连接图 (5)2.2. 程序解释 (6)2.3. 完整梯形图如下所示 (11)2.4. 触摸屏画面 (14)3. PLC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5)3.1工作环境 (15)3.1.1 温度 (15)3.1.2 湿度 (15)3.1.3 震动 (15)3.2 空气 (15)3.3安装与布线 (16)3.4 外部安全 (16)3.5 PLC的接地 (16)4.结束语 (16)5.参考文献 (16)1.概述机电一体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机械设备的自动控制成分显来越来越重要,大机械手是一种模仿人体上肢运动的机器,它能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工种或握持工具进行操作的自动化技术设备,对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推动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设计采用PLC作为控制机对工业机械手进行控制及监控。
它能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从而大大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业机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
2.控制要求如图所示是一台机械手传送工件机械运动状态示意图,其作用是将工件从A点传递到B点。
机械手的初始置位停在原点,按下启动后按钮后,机械手将下降—夹紧工件延时2秒-上升-右移-再下降-放松工件延时2秒-再上升-左移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机械手的下降、上升、右移、左移等动作转换,是由相应的动作开关来控制的,而夹紧和放松的转换是有时间来控制的气动机械手的升降和左右移行作分别由两个具有双线圈的两位电磁阀驱动气缸来完成,其中下降与上升对应电磁阀的线圈分别为YV3与YV1,右行、左行对应电磁阀的线圈分别为YV2与YV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 学号:系: 机械自动化系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题目: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机械手自动操作控制的PLC程序设计指导教师:职称:职称:2016年12月5日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2016/2017 学年第 1 学期所在系: 机械工程系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 学号:课程设计题目: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机械手自动操作控制的PLC程序设计起迄日期: 2016年12月5日~2016年12月9日课程设计地点: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指导教师:系主任: 暴建岗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6 年12月 5日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手将工件从A工作台搬到B工作台。
机械手的工作过程由8个动作完成一个循环,如图所示。
取放工件的上升/下降与左移/右移分别用YV1、YV3、YV4与YV5控制,夹具的夹紧与放松由电磁阀YV2控制。
当工件搬到B工作台返回时,用光电开关SQ7发出无工件信号。
(1)采用内部移位寄存器M100~ M117逐位输出方式实现顺序控制,移位条件就是对各限位开关(SQ1~SQ6)的状态检测来决定。
(2)夹紧或放松动作,分别用定时器T450、T451延时控制。
(3)采用具有保持功能的辅助继电器M202驱动夹紧阀。
通过本课程设计,完成①输入输出信号分析与PLC I/O分配图②PLC选型③主要元器件型号的选择④主接线图设计⑤完成梯形图设计并完成相应指令。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要求独立完成机械手自动操作控制的PLC程序设计,包括程序的编制与调试,并根据规定格式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4.主要参考文献:按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书写:1. 廖常初,FX系列PLC编程的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2. 范永胜,王岷.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3. 齐从谦,王士兰.PLC技术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目录1机械手的工作原理1、1 机械手的概述 (1)1、2 机械手的工作方式 (2)2机械手控制程序设计2、1 输入与输出点分配表及原理接线图 (3)2、2 控制程序 (4)3梯形图及指令表3、1 梯形图 (9)3、2 指令表 (11)总结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15)1机械手的工作原理1.1机械手的概述能模仿人手与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
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与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与原子能等部门。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与运动机构组成。
手部就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与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与吸附型等。
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与姿势。
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
为了抓取空间中任意位置与方位的物体,需有6个自由度。
自由度就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参数。
自由度越多,机械手的灵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广,其结构也越复杂。
一般专用机械手有2~3个自由度。
机械手的种类,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气动式、电动式、机械式机械手;按适用范围可分为专用机械手与通用机械手两种;按运动轨迹控制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与连续轨迹控制机械手等。
机械手通常用作机床或其她机器的附加装置,如在自动机床或自动生产线上装卸与传递工件,在加工中心中更换刀具等,一般没有独立的控制装置。
有些操作装置需要由人直接操纵,如用于原子能部门操持危险物品的主从式操作手也常称为机械手。
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与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大等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例如:1、机床加工工件的装卸,特别就是在自动化车床、组合机床上使用较为普遍。
2、在装配作业中应用广泛,在电子行业中它可以用来装配印制电路板,在机械行业中它可以用来组装零部件。
3、可在劳动条件差,单调重复易子疲劳的工作环境工作,以代替人的劳动。
4、可在危险场合下工作,如军工品的装卸、危险品及有害物的搬运等。
5、宇宙及海洋的开发,军事工程及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与试验。
1.2机械手的工作方式机械手电气控制系统,除了有多工步特点之外,还要求有连续控制与手动控制等操作方式。
工作方式的选择可以很方便地在操作面板上表示出来。
当旋钮打向回原点时,系统自动地回到左上角位置待命。
当旋钮打向自动时,系统自动完成各工步操作,且循环动作。
当旋钮打向手动时,每一工步都需要按下该工步按钮才能实现。
以下就是设计该机械手控制程序的步骤与方法。
1、机械手传送工件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机械手传送示意及操作面板图2、机械手顺序动作的要求就是:1) 按下起动按钮SB1时,机械手系统工作。
首先上升电磁阀通电,手臂上升,至上升限位开关动作。
2) 左转电磁阀通电,手臂左转,至左转限位开关动作。
3) 下降电磁阀通电,手臂下降,至下降限位开关动作。
4) 启动传送带A运行,由光电开关SP检测传送带A上有无物品送来,若检测到物品,则抓紧电磁阀通电,机械手抓紧,至抓紧限位开关动作。
5) 手臂再次上升,至上升限位开关再次动作。
6) 右转电磁阀通电,手臂右转,至右转限位开关动作。
7) 手臂再次下降,至下降限位开关再次动作。
8) 放松电磁阀通电,机械手松开手爪,经延时2秒后,完成一次搬运任务,然后重复循环以上过程。
9) 按下停止按钮SB2或断电时,机械手停止在现行工步上,重新起动时,机械手按停止前的动作继续工作。
2机械手控制程序设计2、1 输入与输出点分配表及原理接线图2、1、1 PLC I/O分配表1 机械手传送系统输入与输出点分配表图2、原理接线图2、1、2选择PLC该机械手为开关量控制,且所需的I/O点数不多,因此选择一般的小型低档PLC即可。
由于所需的I/O点数分别为17与8点,考虑到机械手操作的工艺固定,选用MRFX N482 的PLC来实现机械手控制系统。
2、2 控制程序2、2、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包括回原点程序,手动单步操作程序与自动连续操作程序,如图3所示。
其原理就是:把旋钮置于回原点,X16接通,系统自动回原点,Y5驱动指示灯亮。
再把旋钮置于手动,则X6接通,其常闭触头打开,程序不跳转(CJ为一跳转指令,如果CJ驱动,则跳到指针P所指P0处),执行手动程序。
之后,由于X7常闭触点闭合,当执行CJ 指令时,跳转到P1所指的结束位置。
如果旋钮置于自动位置,(既X6常闭闭合、X7常闭打开)则程序执行时跳过手动程序,直接执行自动程序。
2、2、2回原位程序回原位程序如图4所示。
用S10~S12作回零操作元件。
应注意,当用S10~S19作回零操作时,在最后状态中在自我复位前应使特殊继电器M8043置1。
2、2、3手动单步操作程序如图5所示。
手动操作时用X10~~~X15对应的六个按钮控制夹紧,松开,机械手的升,降,右行,左行,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在手动程序中设置了必要的联锁,以防止功能相反的两个输出继电器同时为ON。
上下左右极限开关X2,X1,X4,X3的常闭触点与控制机械手的Y0,Y2,Y3,Y4线圈串联以防止机械手行程超限出现事故。
用上限位开关X2,为ON,作为手动左行右行的条件,禁止机械手在较低的位置水平移动,避免于地面上的东西碰撞。
图5 手动单步操作程序2、2、4自动操作程序自动操作状态转移见图6所。
当机械手处于原位时,按启动X0接通,状态转移到S20,驱动下降Y0,当到达下限位使行程开关X1接通,状态转移到S21,而S20自动复位。
S21驱动Y1置位,延时1秒,以使电磁力达到最大夹紧力。
当T0接通,状态转移到S22,驱动Y2上升,当上升到达最高位,X2接通,状态转移到S23。
S23驱动Y3右移。
移到最右位,X3接通,状态转移到S24下降。
下降到最低位,X1接通,电磁铁放松。
为了使电磁力完全失掉,延时1秒。
延时时间到,T1接通,状态转移到S26上升。
上升到最高位,X2接通,状态转移到S27左移。
左移到最左位,使X4接通,返回初始状态,再开始第二次循环动作。
在编写状态转移图时注意各状态元件只能使用一次,但它驱动的线圈,却可以使用多次,但两者不能出现在连续位置上。
因此步进顺控的编程,比起用基本指令编程较为容易,可读性较强。
2、2、5机械手传送系统梯形图如图7所示。
图中从第0行到第27行为回原位状态程序。
从第28行到第66行,为手动单步操作程序。
从第67行到第129行为自动操作程序。
这三部分程序(又称为模块)就是图3的操作系统运行的。
回原位程序与自动操作程序。
就是用步进顺控方式编程。
在各步进顺控末行,都以RET结束本步进顺控程序块。
但两者又有不同。
回原位程序不能自动返回初始态S1。
而自动操作程序能自动返回初态S2。
3、梯形图及指令表3、1 梯形图图7 机械手传送系统梯形图3、2指令表总结机械手的控制对于很多场合需求很大,不论就是机床使用的小型系统还就是流水线上的这类设备,其基本动作要求类似,所以控制的实现也可以相互借鉴。
对于控制程序的编写,这里给出的只就是一种实现手段,使用可编程控制器还有其她的方法可以实现这样的控制,针对所用的具体系统的情况,设计人员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来编写程序。
机械手高效的工作效率,准确的定位精度,以及简单的结构及控制方式就是人手不能替代的,机械手的使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按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书写:1. 廖常初,FX系列PLC编程的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2. 范永胜,王岷.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3. 齐从谦,王士兰.PLC技术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4. 王晓军,杨庆煊,许强.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