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及其毁灭的原因;•能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掌握关键词汇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本、讨论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及其毁灭的原因;•理解文章中的关键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圆明园的文化意义;•启发学生思考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带领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2.预习导入(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圆明园的重要性和毁灭原因,展示自己的观点。
3.学习中心(25分钟)•合作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解释生词。
4.拓展延伸(15分钟)•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性以及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5.归纳总结(5分钟)•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圆明园的文化价值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1.单词填空•园林、历史、保护、珍贵、文明2.选择题•圆明园的毁灭主要是因为()。
A. 外敌入侵 B. 内忧外患 C. 火灾烧毁五、课后作业1.阅读课外资料,了解其他中国古代文化遗址的保护情况;2.思考:如何从个人做起,保护和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以上是本次集体备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
2024年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及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

2024年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及反思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掌握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2.教学难点:圆明园毁灭的历史原因。
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圆明园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提问:你们知道圆明园吗?它为什么会毁灭?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小组讨论: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3.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强调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损失。
4.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2.案例分析展示圆明园毁灭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提问: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有哪些影响?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提醒学生要珍惜文化遗产,热爱祖国。
四、作业布置1.深入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
2.思考:如何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五、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够,需要加强课前预习。
2.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的补充可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数据分析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例如,可以引入“圆明园被洗劫”的具体日期、参与国家、被盗文物的数量等具体信息,让学生对毁灭事件有更直观的认识。
14《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

14《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回顾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读促悟,加深理解。
学习整理、运用资料的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4、德育目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圆明园被毁前后的两种情感,激发爱国之情。
通过联系中国现在的国情,激发学生的使命感(比如台湾问题)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惨遭毁灭的情景,体会损失的“不可估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回顾昔日辉煌圆明园1、圆明园中珍藏的文物真是应有尽有、无所不有2、有美不胜收,宏伟的建筑。
面对这样的建筑。
课文中还有许多词语可以概括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能够高度概括他的词语,并勾画下来,试着用“是------也是------”连接起来说一句话赞美一下圆明园。
3、面对这样的人间奇迹,你的心中一定升腾起一种情感。
(学生交流:骄傲、自豪等)让我们带着这份情感来呼唤圆明园。
二、再次体会圆明园毁灭过程,激发对侵略者的痛恨。
1、教师过渡:出示资料。
就在1860年10月6日(ppt出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2.上节课我们勾画了一些体现侵略者罪行的词语,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贪婪,无耻,野蛮,残暴.......3.让我们通过视频去亲眼目睹那野蛮无耻的强盗行径吧4.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回答:愤怒,憎恨(为什而愤怒?憎恨谁)5.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第五段,带着感情读三、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损失。
1引入鲁迅先生的话2、不可估量什么意思?两个不可估量放在一起意味着什么?3、就是因为这群侵略者的到来,这座占地近459公顷有640个足球场那么大,历经150多年建造、扩建、修缮,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的万园之园毁灭了。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要介绍圆明园的辉煌。
2.提问: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引导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出生字词,查阅字典或词典,理解词语的含义。
(1)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2)圆明园毁灭后,作者有什么感受?(3)圆明园毁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三、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针对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
2.讲解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
3.讲解作者的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
4.讲解圆明园毁灭给我们的启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堂讨论(1)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有哪些?(2)圆明园毁灭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3)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历史悲剧重演?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认识到要珍惜文化遗产,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六、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圆明园毁灭的读后感。
2.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价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圆明园的毁灭原因和背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培养具有民族自信心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教学资源:1.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2.圆明园相关历史资料。
3.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具体语句分析,如“圆明园,这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灰烬”,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及其毁灭的可惜之处。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思路】一、主导思想已成废墟的圆明园依然屹立在那里,成为中华民族耻辱的象征,这一切的一切,怎能是一个“情”字了得!激发学生情感,自得自悟。
1、自主课前初现:提前让学生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学生积极性较高,通过网络,电视,书籍等,收集到丰富的资料,图片,通过交流,学生初步了解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对当年圆明园的美景产生由衷的赞叹。
而对被烧后的圆明园,充满了愤怒,痛恨,惋惜之情。
2、自主在课堂呈现:课堂基本模块是:自由读书时间──自由问答天地──自由创作空间组成。
以翻开历史书籍为线索连贯全文。
课堂的中心任务:以读促讲,将学生领入情境,激发情感。
3、自主在课后体现: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辩论题: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
课堂按“自由读书时间──自由问答天地──自由创作空间”的线索统领全文。
学习时采用倒序的手法,先用圆明园毁灭前后的鲜明对比,来触发学生的激,在反复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一种爱国的热情油然而生。
再回到第一自然段,当学生不得不接受这个惨痛的历史事实时,学生情不可抑,迫不及待地想读,说,写,此时安排自由创作空间,给学生一个表达心声的平台。
【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⑴学会本课14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⑵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⑶能背诵感受最深的段落。
⑷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德育渗透点:通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培养学生对美与丑的识辨能力。
使学生深刻理解“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内涵。
【教学准备】上网搜集圆明园辉煌时和被毁时的图片制作成相关的课件,节选《火烧圆明园》的录象带。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名言引题,激趣导入翻开历史的长卷,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便历历在目。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感悟、欣赏、想象,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个课,理解了圆明园的布局结构,相信圆明园也在同学们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圆明园吗?生: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是“万园之园”。
生: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生: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师:不过这样一座皇家园林,这样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最终却被帝国主义无情的烧毁了,所以第一自然段中,人们不禁为之可惜,发出感叹:一起说,师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齐读)3、这个句话中就有两个“不可估量”,说说从这两个“不可估量”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两个“不可估量”能够知道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很大)二、感悟昔日辉煌师: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让我们走进圆明园,感受一下这“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谁愿意把这个段读一读?请其它同学们边听边画出圆明园的位置以及由哪几局部组成?(课件展示图片:圆明园主要是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的面积有5200亩,规模宏大。
)师:另外还有很多小园,这些小园是怎样分布的呢?(课件动画演示:众星拱月、理解“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体会圆明园布局的巧妙。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规模这么宏大布局这么巧妙的圆明园里面有些什么景观呢?(1)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的?(2)指导学生画出具体的景点和建筑的名称,结合修饰语,想象当时的景观。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描写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圆明园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被毁灭的课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使学生感受到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的悲痛,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本课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4课,第二课时主要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情感教育。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但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对圆明园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较为丰富,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激发他们的民族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的悲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他们的民族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圆明园的毁灭。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体验课文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民族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
2.资料: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如历史背景、毁灭过程等。
3.课堂练习题:准备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绘的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悲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课文内容,并结合收集的资料,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范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毁灭来叙述内容的。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识了圆明园,圆明园烧毁之前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板书:美)(二)学习新课,组织学生自学。
1、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将通过孩子们的自学进一步品读课文2、3、4段,感受圆明园的美。
上节课,我们通过大家的推选,邀请了三位自学小组的负责人,他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就将由他们带领大家进一步品读课文。
请大家看自学提示。
2、请三位自学负责人到小黑板前,其他的同学也早就选好了自学的段落,请你们到自学小组负责人那里,进行今天的学习。
3、分组学习。
学生借助小黑板进行学习活动,并且汇报自己在自学中的收获。
4、按照学习小组的顺序进行汇报。
汇报时,由学习负责人选择参加汇报的同学,其他同学面向相关学习小组,听取其他组学习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5、这三个段学完了,孩子们口中传出的,全是溢美之词,正是因为我们走进课文,用心去读了、才能真正领略到圆明园无穷的'魅力。
请你用你能用上的最美的词汇来赞美圆明园。
教师小结:孩子们说得真好。
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一百五十年才建成。
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多少稀世珍宝汇聚园中,才凝结成这座旷世名园。
每一个细节,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匠心独运,每一处收藏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听了孩子们的赞美,老师想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圆明园的美:美的心动!孩子们同意吗?读一读这句话。
(美得心动。
)一起读一读这三个段,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座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万园之园吧!(学生读234段)(三)师生共学,体会课文首尾两段。
1、上节课孩子们留了两个段给老师讲,老师也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讲好这两个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作者:向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毁灭来叙述内容的。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识了圆明园,圆明园烧毁之前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板书:美)
(二)学习新课,组织学生自学。
1、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将通过孩子们的自学进一步品读课文
2、
3、4段,感受圆明园的美。
上节课,我们通过大家的推选,邀请了三位自学小组的负责人,他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就将由他们带领大家进一步品读课文。
请大家看自学提示。
2、请三位自学负责人到小黑板前,其他的同学也早就选好了自学的段落,请你们到自学小组负责人那里,进行今
天的学习。
3、分组学习。
学生借助小黑板进行学习活动,并且汇
报自己在自学中的收获。
4、按照学习小组的顺序进行汇报。
汇报时,由学习负
责人选择参加汇报的同学,其他同学面向相关学习小组,听
取其他组学习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
5、这三个段学完了,孩子们口中传出的,全是溢美之词,正是因为我们走进课文,用心去读了、才能真正领略到
圆明园无穷的魅力。
请你用你能用上的最美的词汇来赞美圆
明园。
教师小结:孩子们说得真好。
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一百五十年才建成。
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多少
稀世珍宝汇聚园中,才凝结成这座旷世名园。
每一个细节,
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匠心独运,每一处收藏都能让我们感受到
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听了孩子们的赞美,老师想用这样的
词语来概括圆明园的美:美的心动!孩子们同意吗?读一读
这句话。
(美得心动。
)一起读一读这三个段,让我们再一
次走进这座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万园之园吧!(学生读234段)(三)师生共学,体会课文首尾两段。
1、上节课孩子们留了两个段给老师讲,老师也一直在
思考怎样才能讲好这两个段。
今天我发现了,其实最好的办
法就是让孩子们走入课文,用心去品读课文,去感悟,我们
只要能把自己融入课文,和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鸣,就能真正
读懂课文,这样,你们在课文学习中所能生成的东西远比老
师能给你们的要多得多。
学生自读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看到的侵略者
的兽行读给大家听!(学生自读最后一段中的句子。
)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在读句子的时候,把关键词读得太
好了,老师来读也不过如此,我知道这是你们真正读懂了课文,并且很好地表达出了自己情感的结果。
2、孩子们读得太好了,似乎让我们每个人眼前都浮现
出了这样的画面。
(放映影片)看了影片,我看见很多孩子
早已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都想说些什么,我们把自己的感
情读入课文,这一次读书,你一定会和前一次读书不一样。
(学生在读课文最后一段)圆明园随着侵略者狰狞的大火灰
飞烟灭,再也不复存在了,这一个令人叹为观止无与伦比的
艺术杰作,随着升腾起的烟雾永远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
了灰烬。
圆明园毁灭了,她曾经带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回忆,她
的美让我们动心、动情,与美得心动相比,她的毁灭,给我
们什么样的感受呢?(板书:毁得心痛)
3、指导学生读好句子:美得心动,毁得心痛!(读两遍)
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三次读书:想想圆明园宏伟的建筑,孩子们读。
想想圆明园秀美的园林景观,孩子们再读;想想圆明园无数的奇珍异宝,孩子们再读。
4、课文主要写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整整三个段极力描绘了圆明园的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圆明园太美了,所以美到了极点,她的毁灭就让我们痛到了极点,美到了极点,她的毁灭就让我们恨到了极点。
当侵略者的火把圆明园变成一片火海的时候,他们可曾想到,每烧一天,我们五十年的心血,上千年的珍藏就化为了灰烬,当圆明园彻底被毁灭的时候,他们可曾想到这对世界文化史,对整个人类来说,是怎可估量的损失啊!读第一段。
教师小结语:圆明园的美景已经消失,我们痛失了圆明园,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痛惜,留给我们的只是对侵略者无尽的痛恨。
这把火可以烧毁有着一百五十多年建造历史的旷世名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这把火可以劫掠走无数的珠宝玉器、妙笔丹青,却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无法焚灭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今天的学习就要结束了,今天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了孩子们用心去读课文带给我的那份震撼,我想听课的老师也会被你们深深地感动。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就能
真正领略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最深最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