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论善学》阅读答案及翻译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言文解题思路阅读训练3(含参考译文,含答案)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言文解题思路阅读训练3(含参考译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三)(含参考译文)一、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言未尽而王生去,盖欲拒人于千里之外。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
”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解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吾悉能志.之。
(2)王生不说.。
(3)王生益愠.。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二、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本文作者就和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两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3.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4.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原文】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
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阅读训练】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音义②李生说之曰音义③不应而还音义④年事蹉跎音义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3.译下面的“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译句: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答:答案:1.①zhì;同“识”记②shuì;劝说③xuán;同“旋”,转身④cuō tuó光阴消逝 2.D. 3.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 4.C 5.要点:①学贵善思②不耻不问,择善而从之。
李生论善学者原文、练习及答案

《李生论善学者》原文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⑷乎”王生不说⑸,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⑻:“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⑹’,盖学贵善思,君但志⑺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⑼,不应而还⑴走⒇。
居五日,李生故⑵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⑶,盍⑿改之乎不然,迨⑽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⑾,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⒅⒆。
”注释⑴还:通“旋”,掉转身。
念“xuán”。
⑵故:特意。
⑶厌:满足。
⑷信:真的。
⑸王生不说:说,通"悦",高兴。
⑹罔:通"惘",困惑。
⑺志:通"记",记住。
⑻说:劝说。
念“shuì” ⑼愠:恼火,恼怒,生气。
⑽迨:等到。
⑾谢:道歉。
⑿不敏:不聪明,古代人用来称呼自己,表示谦虚的词。
⒀而:表转折。
⒁其:他的。
⒂或:有人。
⒃悉:都。
⒄谓:说⒅走:跑。
⒆烔戒:明显的警戒。
⒇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请让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译文王生喜欢学习,但没有方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对此感到)不高兴,说:“只要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原来学习重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跑了。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是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学习者最大忌讳,莫过于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
李生论善学者的翻译

李生论善学者的翻译
王生好学,却没有方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跑走了。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吗?学习最忌讳的事,没有超过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
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作醒目的警戒。
”。
《李生论善学者》原文及译文【精品文档】

《李生论善学者》原文及译文
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李生论善学者》原文及翻译
原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
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走。
居五日,李生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何不改之乎?不然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座右,以戒之”
4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或谓君不善学,信.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王生不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吾悉能志.之/博学而笃志.
D.王生益.愠,不应而走/大有益.处
46.请结合文章说一说李生都向王生讲述了哪些为学的道理?
【答案】
45. B
46.学贵善思(既要学习,更要思考);不耻下问(要虚心向别人请教);择善而从之(要选择优秀的人学习其优点);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成绩。
部编版小升初 语文言文 解题思路 阅读训练3(含参考译文,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三)(含参考译文)一、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言未尽而王生去,盖欲拒人于千里之外。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
”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解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吾悉能志.之。
(2)王生不说.。
(3)王生益愠.。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二、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本文作者就和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两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3.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4.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李生论善学者的文言文阅读答案(20210214235016)

李生论善学者的文言文阅读答案李生论善学者的文言文阅读答案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跑,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给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并释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悉能志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生说之曰()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3.翻译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4.下列与“李生故寻王生” 一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 ?(用原文回答)参考答案:1. (1) zhi,遁“识”;记。
(2) shui,劝说。
2・B3.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 选择他们的好处而学习,是希望听到真理啊!4. D5.①学贵善思;②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生论善学》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生论善学
王生好学而不得发。
其友李生问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谓之善学也京中有善口技者
B.或谓君不善学,信乎?信义著于四海
C.吾悉能志之志虑忠纯
D.王生不说诣太守,说如此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友李生问曰”中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而计其长曾不盈存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安陵君其许寡人
D.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7.将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文:
参考答案:语文网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的掌握情况,难度较大。
A选项中的“善”均为“擅长”之意;B选项中的“信”分别意为“真、确实”和“诚信”;C选项中的“志”分别意为“通‘记’,记住”和“志向”;D选项中的“说”分别为“能‘悦’,高兴”和“陈述”。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其”的用法,难度中等。
”其友李生问曰”中的“其”字为代词,意为“他的”,A、B、D选项中的“其”均为此意,只有C项中的“其”是语气副词,起加强证据的作用,在本句中可翻译为“一定”“务必”等。
7.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似的毛病)。
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呆以吗?
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附文言译文】
王生好学,但没有方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一无所得’,学习重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
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走了。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吗?学习最忌讳的事,没有超过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
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作醒目的警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