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评价表

合集下载

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量表的研究近况

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量表的研究近况

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量表的研究近况摘要: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较多, 但由于各医家使用的疗效评价标准尚不统一, 给判定各种疗法的实际效果带来了困难。

尽管已经有多种量表在使用, 但缺乏适合中国人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量表。

因此, 建立一个全面综合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量表已成为必要, 包括生存质量评价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应是未来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的发展方向。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要病变基础, 包括颈周围肌肉、关节继发性改变和相邻椎体退变增生而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的颈椎病, 通常表现为颈及一侧上肢疼痛, 同时伴有该脊神经根支配区域感觉缺失、运动功能缺损和反射改变[ 1, 2] 。

该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在所有类型颈椎病中占60%左右[ 3] 。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4] ,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5] 。

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各个方面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拟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量表方面作一综述。

1 目前常用的疗效评价方法1. 1 根据国家和有关专题会议颁布的标准目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标准主要根据颈项疼痛和上肢麻木等主症的改善情况分为治愈、好转、未愈, 或优、良、好转、无效。

钱雪华等[ 6] 参照1994 年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7] 进行评定。

评定标准如下。

治愈: 原有病症消失, 肌力正常, 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好转: 原有症状减轻, 颈、肩背疼痛减轻, 颈、肢体功能改善; 未愈: 症状无改善。

申洪波等[ 8] 参照2002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9] 中治疗颈椎病的指导原则进行评定。

症候积分标准按症状轻、中、重不同分别计1、2、3 分或2、4、6 分, 症候主要包括颈肩臂部疼痛、肢体麻木、畏寒肢冷等。

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病历

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病历

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计划一、概述引由于颈椎间盘、颈椎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的骨刺向侧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并出现一系列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其临床症状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被称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本型亦较为多见,在急性期,患者颈部因疼痛活动明显受限。

主要原因是受累关节突关节呈急性炎症,关节滑膜及关节囊炎性肿胀,常合并关节积液,邻近的神经根及窦椎神经支受到刺激,病人多有颈肩部肌紧张,部分病人颈肩部肿胀。

慢性发病病人,颈部向患侧旋转活动时,由于受累关节移位,故常呈不同程度活动受限,颈部后伸运动因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致,其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预后大多较好。

二、病情摘要病人十年前突感颈肩酸痛右手稍有麻痹,因症状不重未就医。

过数天后又复发在市某医院检查颈椎钩突骨质增生,经诊治服药后有所好转。

近两天来因受寒气侵袭受凉而出现颈肩、手臂酸痛,颈脖子活动受限,自行服用镇痛药后疼痛有所减缓,但症状几天后又加重,出现上肢手臂手指麻木无力带放射痛,手握物困难,近来食欲,睡眠质量一般,大小便商正常。

三、康复评定与治疗(一)运动治疗1、初期康复评定(1)评定量表的选择手法肌力检查(MMT)关节活动度及徒手肌力评定部位检查项目ROM正常值参与收缩的主要肌肉神经支配节段左侧ROM MMT肩前屈180 三角肌前部、喙肱肌C5-7 904-级后伸50 三角肌后部、背阔肌C5-7 40外展180 三角肌中部、岗上肌C5-7 80内旋90 大圆肌、肩胛下肌C5-7 20外旋90 小圆肌、岗下肌C5-7 80肘屈曲150 肱二头肌、肱肌、桡侧腕屈肌C5、6 90 1级伸展0 肱三头肌、肘肌C6-8 0 1级前臂旋前90 旋前圆肌、旋前方肌C5-7 70 2级旋后90 旋后肌、桡侧腕长伸肌C5-7 70 2级腕掌屈90 桡尺侧腕屈肌、掌长肌C7、8 70 1级背伸70 桡尺侧腕伸肌、指伸肌C5-7 50 1级桡偏25 桡侧腕屈伸肌、腕长短伸肌C5-7 15 1级尺偏30 尺侧腕屈肌、伸肌C8、T1 0 1级四指MP屈曲90 蚓状肌C8、T1 80 4级PIP屈曲100 指浅屈肌C7、8、T1 90 4÷级DIP屈曲80 指深屈肌C8、T1 70 4-级拇指MP屈曲60 拇短屈肌C8、T1 60 5级DIP屈曲80 拇长屈肌C8、T1 80 5级掌侧伸展90 拇长短展肌C8、T1 90 5级掌侧内收0 拇长屈肌、对掌肌C8、T1 0 1级桡侧外展60 拇长短伸肌C7、8 0 1级尺侧内收0 拇内收肌C8、T1 0 1级手运动功能的检查与评定a.观察畸形、肌肉萎缩、肿胀的程度及范围,必要时用尺测量或容积仪测量对比。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价表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价表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价表
姓名:床号:住院号:诊断:入院时间:
症状
评分
日期/得分
治疗前
治疗后
证候积分率
颈肩疼痛
正常0分:无疼痛。
轻度2分:为间歇痛,可不用药
中度4分: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
重度6分: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
肢体麻木
正常0分:无麻木。
轻度2分:轻微麻木,时作时止。
临床控制(好) 显效 (较好) 有效 (一般)无效(差)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率≥95%。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率70%≤X<95%。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率30%≤X<70%。。
中度4分:麻木可忍,时常发作。
重度6分:麻木难忍,持续不。
颈肩及上肢活动
正常0分:正常
轻度2分:偶有颈部僵硬,仅有屈伸、旋转和侧弯两组以上活动受限者,肢体轻度无力,尚可活动
中度4分:颈部僵硬明显,屈伸、旋转和侧弯时活动明显受限者,肢体明显无力,活动受限
重度6分:颈部完全不能活动,肢体全瘫,不能活动
眩晕
正常0分:正常
轻度2分:症状不明显,在劳累后发生,休息后缓解
中度4分:头颈转动或头位改变时立即出现短暂的头晕
重度6分:持续性头晕,可发生摔倒,不伴有意识障碍
不寐
正常0分:正常
轻度2分:入睡困难
中度4分:入睡困难或睡眠短浅易醒
重度6分:无法入睡
疗效评价
证候积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颈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

颈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
常有轻度疼痛2分(6)肌力
常有严重疼痛1分5级5分
常有难以忍受的疼痛很严重0分4级4分
(2)上肢痛和/或麻木3级3分
无4分2级2分
偶有轻度疼痛和/或麻木3分1级1分
常有轻度疼痛和/或麻木2分0级0分
常有严重疼痛和/或麻木1分(7)霍夫曼征
常有难以忍受的疼痛和/或麻木0分阴性1分
(3)头痛、头晕阳性0分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康复科
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院号:就诊日期:年月日
通讯地址:电话:病程:年月日
主诉:头痛/头晕颈、肩、背部疼痛/颈僵不适于上肢疼痛/麻木负重/外伤剧烈活动
1、自觉症状(最高分10分)
(1)颈、肩、背部疼痛(5)感觉障碍
无2分
无4分轻度1分
偶有疼痛3分明显0分
MRI: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
位置:C2-C3 C3-C4 C4-C5 C5-C6 C6-C7 C7-T1
总评分29分
治疗前评分分评定者年月日
治疗中评分分评定者年月日
治疗后评分分评定者年月日
无2分3、日常生活动作(最高分6分)
轻度1分(1)颈活动
明显0分容易2分
2、临床检查(最高分13分)困难1分
(1)压痛非常困难0分
无2分(2)上肢负重(持重物或上举)
轻度1分容易2分
明显0分困难1分
(2)压顶和/或椎间孔挤压试验非常困难0分
阴性1分(3)睡觉翻身
阳性0分容易2分
(3)臂丛牵拉试验困难1分
阴性1分非常困难0分
阳性0分4、NPRS评定
(4)颈过伸试验治疗前:0 10
阴性1分治疗中:0 10
阳性0分治疗后:0 10
5、影像学诊断:日期片号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 )是临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

症状以疼痛为主,表现为剧烈的颈痛及颈部活动受限,疼痛向肩、臂、前臂及手指放射,同时可伴上肢无力及手指麻木。

颈椎病变多见于颈4~5节段以下,以颈5、颈6与颈7神经根受累最为多见。

受累神经与对应表现如下表:发病机制主要由于髓核的突出与脱出,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钩椎关节骨赘形成,及其相邻的三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

此外,椎管的狭窄,根袖处的粘连性蛛网膜炎和周围部位的炎症与肿瘤等亦可引起本病。

根据脊神经根受累部位不同,其症状也不尽相同:• 前根受压为主者,肌力改变较明显(包括肌张力降低及肌萎缩等);• 后跟受压为主者,感觉障碍症状较重;• 临床多两者并存,但由于感觉纤维敏感性较高,更早地表现出症状。

神经表现 C 5感觉区域从颈部向外至肩峰,再向下至上臂外侧。

C 6 最常见,感觉区域为颈部并放射至肱二头肌和前臂外侧,再至手背部和桡侧手指,包括拇、食指,可出现肱二头肌触痛,肱二头肌及伸腕肌力减弱,冈下肌、前锯肌、旋后肌和拇伸肌亦可受累。

C 7 以中指麻木和疼痛为主要标志,并与C5、C6共同支配拇、食指。

疼痛从肩后至肱三头肌和前臂后外侧达中指。

肱三头肌肌腱反射消失是C7神经根损伤较可靠的指标。

C8T 1在锁骨平面以上组成下干神经根,主要支配手内侧4、5指以及前臂尺侧的感觉,范围与尺神经相同。

表现为手部握持力下降、外展及旋转物体的能力减弱甚至丧失。

引起症状的机制:1. 各种致压物直接对脊神经根的压迫、牵扯以及继发的反应性水肿,此表现为根性症状;2. 通过根袖处硬膜经壁上的窦椎神经末梢而表现出颈部症状;3. 在前两者基础上引起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后以致对邻近神经肌肉的牵连性症状(例如前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

临床特点•根性痛:最常见。

神经根型颈椎病分级标准

神经根型颈椎病分级标准

神经根型颈椎病分级标准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其分级标准通常根据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以下是具体的分级标准:
1.0级:无症状。

这一级表示患者没有出现任何颈椎疼痛或麻木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

2.Ⅰ级:轻度症状。

这一级的患者出现轻度颈椎疼痛或麻木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3.Ⅱ级:中度症状。

这一级的患者出现中度颈椎疼痛或麻木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并且可能伴有颈部、肩部或上肢的疼痛、麻木或无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4.Ⅲ级:重度症状。

这一级的患者出现严重的颈椎疼痛或麻木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并且可能伴有明显的颈部、肩部或上肢的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肌肉萎缩和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除了以上四个等级外,还可以根据颈椎病的具体类型、压迫部位、影像学表现等因素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和评估。

在治疗上,根据分级标准的不同,可以采用颈椎牵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推拿等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也是必要的选择之一。

骨科量表系列|颈椎退行性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量表

骨科量表系列|颈椎退行性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量表

骨科量表系列|颈椎退行性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量表随着脊柱疾病的发病率日渐上升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日增加然而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你真的会选用合适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吗?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份常用的颈椎退行性变量表?•Odom标准、SF-36和EQ-5D之间有什么区别?•评估神经根型颈椎病用什么量表最为合适?本文通过PubMed搜索5大脊柱杂志近十年间的文献带您走出量表选择的难题1通过PubMed搜索到241篇颈椎相关文献我们通过pubmed统计出,从2004年~2013年这十年里,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The Bone and Joint Journal,The Spine Journal,European Spine Journal and Spine这5大世界顶尖杂志一共发表了19736篇论文,关于脊柱创伤方面的论文为58篇,(详见点击《骨科量表系列 | 脊柱创伤:世界顶级杂志更倾向这些量表》)而关于颈椎退行性变的论文共计241篇。

颈椎病存在各种临床症状,范围从局部颈部疼痛到全身性脊髓病,因此单个评分系统可能不足以解决所有颈椎病的评价,据统计每篇论文平均用到1.9 个评分系统。

2大部分的量表被反复使用4次以上常用的颈椎退行性变量表共53个,在这241篇文章中,有2个量表评分系统使用了3次,6个量表评分系统使用了2次,33个量表评分系统只使用了1次,其余的量表评分系统使用了4次或4次以上。

3颈椎退行性变常用量表的一些数据其中最常用的7个量表是:JOA,VAS,NDI,SF-36,Nurick 评分, Odom评分和Oswestry残疾指数。

在所包括的文章中,三分之一的文章是LOE4(level of evidence ,LOE)占32.0%,只有16.4%的文章是LOE 1。

[2]在这241篇文章中,Spine占有97篇,European Spine占有85篇,The Spine J占有41篇,JBJS-Amv2占有8篇,BJJ占有10篇。

颈椎病评定表

颈椎病评定表
广汉康骨医院颈椎病疗效评定表
姓名 性别年龄职业床号 电话
主诉:
入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年 月 日
1.症状
治疗前
手术后
治疗后
出院后
4 腱反射
治疗前
手术后
治疗后
出院后
1 颈、肩部的疼痛与不适
正常
2 上肢痛与麻木
减弱或消失
3 手指疼痛与5头痛
1 正常
6是否有踩棉感
2不能持续
其它
治疗后: 无痛0 10剧痛
备注:有无禁忌症
手术后:无痛0 10剧痛
出院后: 无痛0 10剧痛
相关疾病及注意事项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脏病 传染病 其它
MRI/DR:检查日期 检查结果:颈椎骨质增生 颈椎滑脱 颈椎椎管狭窄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
位置:寰枢椎:半脱位/旋转/侧摆C2—3 C3—4 C4—5 C5—6 C6—7 C7—T1分型: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脊髓型混合型小关节紊乱颈肩综合症其它
7其他
3 轻度障碍
2.体征
4 不能完成
1 椎间孔挤压试验
其它
臂丛牵拉试验
4. 手的功能
扣顶/压顶实验
1 正常
位置性眩晕实验
2 仅有无力、不适而无功能 障碍
托颈拔伸实验
3 有功能障碍
其它
其它
2 浅感觉
5.治疗处方:
正常
轻度障碍
明显障碍
其它
3 肌力
6.疼痛评分
评分
5 4 3 2 1 0
治疗前: 无痛 0 10剧痛
主管医师日期主管康复师日期综合评估:痊愈好转稍好转无效加重
治疗后回访:
客服:日期
医生或康复师处理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祝您早日康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WXH 整理
神经根型颈椎病评价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床号 住院号 病程
通讯地址 电话 就诊日期 年 月 日
主诉
1. 症状与主诉(最高分9分)
(3) 肌力
(1) 颈、肩部的疼痛与不适
正常 2分 没有 3分 轻度减弱 1分 时有
2分 明显减弱
0分 常有或有时严重 1分 (4) 腱反射
常很严重 0分 正常 1分 (2) 上肢痛与麻木 减弱或消失
0分 没有 3分 3. 工作和生活能力(最高分3分)
时有
2分 (1) 正常 3分 常有或有时严重 1分 (2) 不能持续 2分 常很严重 0分 (3) 轻度障碍 1分 (3) 手指疼痛与麻木 (4) 不能完成
0分 没有
3分 4. 手的功能(最高分0分) (最高分2分,修改)
时有
2分 A.(1) 正常
0分 常有或有时严重 1分 (2) 仅有无力、不适而无功能障碍 -1分 常很严重
0分 (3) 有功能障碍
-2分
2. 体征 (最高分8分) B.(1)正常
2分 (1) 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 (2)仅有无力、不适而无功能障碍 1分 阴性
3分 (3)有功能障碍
0分
颈肩痛(+)颈椎运动受限(-) 2分 5. 影像学诊断: 日期 片号 颈肩手痛(+)颈椎运动受限(-)
1分 X 片:生理曲度变直 颈椎不稳 椎管狭窄 或颈肩痛(+)颈椎运动受限(+) 骨质增生 椎间孔变小 椎间隙变窄
颈肩手痛(+)颈椎运动受限(+) 0分 位置: C2-C3 C3-C4 C4-C5 (2) 感觉
C5-C6 C6-C7
正常 2分 MRI /CT : 椎间盘( 膨出 突出 脱出 )
轻度障碍 1分 位置: C2-C3 C3-C4 C4-C5
明显障碍
0分 C5-C6 C6-C7 C7-T1
6. 自我满意程度(第6项作为参考) 治疗前 很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治疗后 很满意(治愈) 满意(改善)
不满意(无变化或恶化)
7.NRS 评定
治疗前 0 10 治疗后 0 10
总评分 20 分A (原文)
总评分 22 分B (修改)
治疗前评分 分 主管医师 日期 主管治疗师 日期 治疗后评分 分 主管医师 日期 主管治疗师 日期 治疗后评分 分 主管医师 日期 主管治疗师 日期 引自:石凤英. 康复护理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7月第2版, P121~122. 神经根型颈椎病评价表. 日本,田中靖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