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临床特征与治疗结果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39例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治

39例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治

糖尿病 是全球患病率 最高的疾病之一 , W HO 报 告 预 测 到 2 0 2 5年 全 球 糖 尿 病 患 者 将 达 到 2 . 9 9亿 , 成 为 世 界 第 5位 死 亡 原 因 。近 3 O年 来 , 随 着 人 民生 活水 平 的 迅 速 提 高 , 我 国 的 饮 食 结 构 发 生 了 巨大 变化 , 糖 尿病患病 率逐年 上升 , 已成 为 目前 世 界糖尿病 患病人 数第二多 的国家 , 我国 2 O岁 以 上 成 年 人 糖 尿 病患病率为 9 . 7 _ ] ] 。糖 尿 病 患 者 对 细 菌 的抵 抗 能 力 下 降 , 发 生 在 口腔 颌 面部 的感 染 发 病 急 、 症 状重 , 若 治 疗 不 及 时 可 产 生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一 O 5 — 1 3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 0 6 一 I 1 )
[ 1 1 ]杨 晓 明. 甘 精 胰 岛 素 和 格 列 美 脲 治 疗 初 诊 2型 糖 尿 病 疗 效探讨 [ J ] . 山西 医药 杂志 : 下 半月 版 , 2 0 1 1 , 4 0 ( 7 ) : 6 5 4 —
对于应用 上述治疗后 , 仍 无 法 改 善 患 者 呼 吸 困难 症 状 者 , 进 行 气管切开 。( 6 ) 高压 氧辅 助治 疗 。
2 结 果
严重后果 , 甚 至 危 及 生 命 。本 研 究 对 2 0 0 2 年 1 O月 至 2 0 1 1年 9
月收治 的 3 9例 糖 尿病 患 者 颌 面 部 间 隙感 染 的病 例进 行 回 顾 性
[ 1 2 ]崔 丽 娟 , 王慧敏. 甘 精 胰 岛素 联 合 格 列 美 脲 用 于 老 年 2型 糖尿病患者效果观察[ J ] . 山东 医药 , 2 0 1 1 , 5 1 ( 4 7 ) : 8 4 — 8 5 .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相关研究及治疗进展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相关研究及治疗进展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相关研究及治疗进展
许桂坤;黄艳玲(综述);龙洁(审校)
【期刊名称】《西部医学》
【年(卷),期】2022(34)4
【摘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感染常累及颌面部多个潜在间隙,若感染不能有效控制,其会快速弥散到邻近组织器官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气道阻塞、纵隔炎及坏死性筋膜炎等,甚至出现患者休克或者死亡。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系统性疾病的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病率也不断升高。

由于其发病急、进展迅速且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何正确诊治该类疾病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需要应对的临床挑战。

本文对影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生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回顾分析,同时对致病病原菌的分布、细菌的耐药情况以及当前对该类急症的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5页(P615-619)
【作者】许桂坤;黄艳玲(综述);龙洁(审校)
【作者单位】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创伤整形外科·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2.05
【相关文献】
1.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方法及其感染病原菌类型的研究
2.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研究
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治的研究进展
4.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综合处理的研究进展
5.抗菌药物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应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

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

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摘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部及颈上部潜在性筋膜间隙中所发生的细菌性感染的总称。

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窒息、败血症甚至引起纵隔感染而危及生命。

颌面部间隙感染常由于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扩散引起,预防口腔感染是切断颌面部间隙感染的重要途径,加强口腔护理是预防口腔感染的有效措施。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有着明显不同,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有其独特性。

本文对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围手术期常见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间隙感染;糖尿病;护理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的多发病,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当炎症弥漫性出现时称为蜂窝织炎,局限时称间隙脓肿[1]。

本类疾病常见病因有牙源性、淋巴结炎、腮腺炎、皮肤感染、鳃裂囊肿、外伤、颌骨囊肿和不明病因。

受累间隙根据解剖学位置可分为下颌下间隙、咬肌间隙、翼颌间隙、颊间隙、咽旁间隙、颏下间隙、舌下间隙、眶下间隙、颞下间隙、颞间隙、颈部、胸部和路德维希咽峡炎。

预防口腔感染关键在于有效地口腔护理,当前口腔护理的主要措施有:详细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每餐后用康复新液漱口,每天多次多贝氏漱口液含漱,留置胃管者每天2次口腔护理。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引起的一类代谢综合征,临床特征是体内血糖水平升高。

糖尿病可引起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对细菌敏感,易患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在高血糖状态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杀细菌作用缺乏,细胞免疫和补体的激活功能紊乱,导致糖尿病患者细菌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正常患者要高。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间隙感染,发生感染的间隙数量更多,感染程度往往更加严重,并且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增加了病死率[2]。

口腔颌面部存在多个肌肉筋膜间隙,且与多个开放腔隙相邻,易被相邻部位感染累及,少数情况下也可出现血源性感染,合并有糖尿病时,更易出现颌面部间隙的感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6例治疗总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6例治疗总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6例治疗总结摘要】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09-2012年所遇到的6例间隙感染患者,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并及时合理大量应用抗生素。

结果 5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

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可引起败血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早期的发现、及时合理的抗生素应用、充分的引流对感染的控制及预后至关重要。

【关键词】间隙感染切开引流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152-01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很常见,均为继发性,常见为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扩散所致,感染多为需氧与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也可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化脓性感染,或厌氧菌等引起的腐败坏死性感染[1]。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过程与转归受病员的抵抗力、细菌的毒力和治疗措施三方面的影响,如延误治疗,可引起全身并发症,形成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死亡率高达30-40%[2]。

所以正确的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非常重要。

回顾2009年—2012年我科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6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中,男性2例,女性4例,治愈5例,死亡1例,治愈率83.3%。

1.2 病例选择女,4岁,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右侧颌下淋巴结炎,导致右侧颌下脓肿。

查体:体温38.5℃,右侧颌下区明显肿胀,皮温升高,有波动感;女,47岁,因46残冠反复根尖周炎症引起右侧颌下间隙、咬肌间隙及翼内间隙感染。

查体:体温38.7℃,右侧面部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张口度约一横指,右面部肿胀,变硬,压痛(++)。

女,50岁,因左侧腮腺慢性炎症急性感染化脓引起左侧腮腺区脓肿波及咬肌间隙。

查体:左侧面部肿胀,压痛明显,未及波动感,轻压左侧腮腺区可见导管口有脓性液体溢出。

女,52岁,因13、14残根根尖化脓性炎症引起眶下间隙感染。

查体见眶下区肿胀,波及内眦、眼睑、颧部皮肤,局部皮肤发红,张力变大,眼睑水肿、鼻唇沟消失,眶下区可扪及波动感。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发表时间:2016-06-29T15:52:10.4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7期作者:杨君华[导读] 口腔颌面部感染是一种口腔类的常见病,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症状为痛、热、中、红以及功能障碍。

杨君华云南省施甸县人民医院云南保山 678200摘要:目的:本次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以此来提高诊断、预防和治疗的水平,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并已经得到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50例,对所选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患者细菌培养的结果、感染源和感染的部位以及治疗的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结果:50例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以眶下间隙与颌下间隙最多分别占总感染部位的22%、32%,且感染源主要以牙源感染为主,共29例占58%,对症治疗后,50例患者中,治愈为47例,好转2例,出现1例并发败血症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总有效率为98%。

结论: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时要综合多种诊断方式,准确快速的作出诊断,给予患者控制感染、对症、有效的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处理,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提高其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颌面部间隙;口腔;治疗;诊断口腔颌面部感染是一种口腔类的常见病,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症状为痛、热、中、红以及功能障碍,且感染的出现、发展及预后具有特殊性。

当细菌在口腔颌面部聚集滋生、繁衍侵袭,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发生感染现象[1]。

对口腔颌面部感染进行诊断,主要是通过患者发病的原因和临床上的表现来完成,如果诊断和治疗及时得当的,则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本次就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的治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并已经得到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50例,在所有患者中有30例为男性,有20例为女性,其年龄最小的为12岁,最大的为78岁,平均为年龄37.98岁,病程最短的为7天,最长为30天,平均病程为17.21天。

合并糖尿病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影响

合并糖尿病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影响
I mp a c t o f d i a b e t e s me l l i t u s 0 n 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 t i me a n d c o mp l i c a io t n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s e v e r e mu l t i — s p a c e
86

临床论著 ・ ຫໍສະໝຸດ 合 并糖尿病对 口腔颌面部 间隙感染 患者 的住 院天数
和 并发 症 的影 响
刘运 岭 张 仑
【 摘要 】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 口腔颌面部问隙感染患者住 院时间和 并发症 的影响。方 法 选择 于 本 院住院的 1 0 3 例 口腔颌面部 间隙感染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 中合 并糖尿 病者4 5 例 ,非糖尿病 患者5 8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o f d i a b e t e s o n 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 t i me a n d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o r a l a n d ma x i l l o f a c i a l s p a c e i n f e c t i o n . Me t h o d s T o t a l o f 1 0 3 p a t i e n t s wi t h
P e o p l e Ho s p i t a l o f S h a n g q i u 。 S h a n g q i u , He n a n 4 7 6 0 0 0 , C h na i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L I U Y u n — l i n g , E m a i l : t z d x 1 1 2 @1 2 6 c o m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15例治疗体会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15例治疗体会
病 患 者颌 面 部 间 隙 感 染 疗 效 好 。 关 键 词 中老 年 糖 尿 病 颌 面 部 间 隙 感
染 治 疗
d i 】 . 9 9 j i n 1 0 —6 4 . 0 0 o:0 3 6 /.s . 0 7 s 1x 21.
33. 0 13
颌面部问隙感染是指 }腔 、 ~ 颌骨周 围 I 组织 以 及 颜 面 部 的 急 性 和 化 脓 性 炎 症 。 中老年糖尿病 患者 因持续高 巾糖水平 , 【 ¨ 腔 牛较 差 , 用 疾 病 , 内残 根 、 冠 较 牙 口 残 多 , 体 免 疫 力 降 低 , 止 都 增 加 _颌 Ⅲ 机 这 匕 r 部 问 隙感 染 的机 会 。 女延 跌治 疗 时 机 或 I 1 处理 当 , 染 可 向 周 Ⅲ组 织 蔓 延 , 致 感 导 休克 、 内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 。对此类 颅 患 者 及 时 评 估 、 密 观 察 、 制 感 染 和 m 严 控 糖水平 、 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的发牛至关 m 要 。 现 将 2 0 lJ 00 J~2 0 0 8年 2J J l 糖 尿 病 合 并 颌 面 部 隙感 染 患 者 , 5例 治疗 体会 总结 如 下 。
I糖 45~ .m o I 餐后 2i,j 缸 . 65 m l . / , 'i Jtm糖 60 t . 9O m W1 睡 前 血 糖 50~8O m iL .m o , . .m o , / 凌晨 3时 血 糖 40~60 m lI 6 监 测 .m o f糖 / 【

系统采用强生稳步血糖仪 。 观察 指标 : 察 m 糖 达 标 时 问 、 疗 观 治 后平 均空腹 血糖 、 岛素总 J 景 、 m糖 胰 l 低 J 发生 情 况 。 统计 学 处 理 : 计 学 数 据 以 ± 统 S表 示 , 问 数 据 比较 J t 验 。 组 十 检 】

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治疗结果的因素分析

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治疗结果的因素分析

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治疗结果的因素分析郑凌艳;杨驰;张伟杰;蔡协艺;姜滨;王保利;浦益萍;金佳敏【期刊名称】《口腔医学研究》【年(卷),期】2014(30)4【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的治疗结果的转归因素。

方法:对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42例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

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临床指标(全身系统性疾病、病因、症状发作到入院治疗的时间、受累间隙的数量和分布),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血糖水平、入院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治疗结果(切口数量、住院天数和并发症)。

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

结果:在老年患者中,切口数量和并发症与受累间隙的数量有关。

而在中青年患者中,切口数量和住院天数与受累间隙的数量有关,并发症与入院血糖浓度和入院白细胞总数。

结论:分析阐明了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治疗转归的因素。

其中,受累间隙的数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页数】4页(P336-339)【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作者】郑凌艳;杨驰;张伟杰;蔡协艺;姜滨;王保利;浦益萍;金佳敏【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3【相关文献】1.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J], 刘志勇2.影响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结果的因素分析 [J], 熊成梅3.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治疗结果的转归因素分析 [J], 李良泉;赵丽芸4.影响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结果的因素分析 [J], 熊成梅;5.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治疗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刘调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