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红色文化小学部17课
看图学文 17 我们也要当红军

看图学文17 我们也要当红军看图学文17 我们也要当红军教学目的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的第三段,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2.观图时要重点观察毛主席和两个孩子的表情、神态及穿着打扮。
教学难点1.观图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
2.注意多音字的不同用法,巩固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画,了解图意1.老师贴出挂图,请同学们从整体上观察画面,看一看图上有谁。
(毛主席、红军队伍和两个穷人家的孩子。
)2.观察人物。
毛主席身材高大,穿着军装,脚穿草鞋,两手背在后面,微笑地看着两个孩子。
从毛主席的神态中看得出来,他对两个孩子怎么样?(非常喜爱)再看两个孩子,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都穿着草鞋,背着小包袱,左边高个的孩子背着一顶破草帽。
右边的孩子包袱上绑着一双布鞋。
他们好像在急切地向毛主席说着什么,请求着什么。
请同学们猜一猜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完问题后,老师要总结学生的发言,然后写出课题:17.我们也要当红军,全班齐读课题。
这是两个孩子的强烈要求,也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他们的愿望能实现吗?毛主席会批准他们的要求吗?你们从画面上能看出来吗?主要观察一下毛主席和红军战士的神态,说说自己的分析。
(毛主席微笑着,耐心地听着两个孩子的诉说。
从旁边走过的红军战士边走边向两个孩子微笑,露出喜爱之情)想一想红军战士可能会说什么?(欢迎你们参加红军队伍。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3.观察环境。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
天色什么样?(白中透蓝,万里无云。
)地上什么样?(一洼一洼的积水,到处是烂泥。
人物的影子投在地上,说明刚刚下过一场大雨,天晴了,用简单的四个字来概括就是:雨过天晴。
)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画面的主要内容?(两个穷孩子向毛主席要求参加红军,毛主席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2024年红色文化小学12年级版精彩教案16课全,可打印

2024年红色文化小学12年级版精彩教案16课全,可打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红色文化小学12年级教材第四单元第16课《为人民服务》,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重点词汇、短语学习,语法点讲解,以及红色文化背景知识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社会责任感。
2. 掌握本课重点词汇、短语和语法点,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3. 了解红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长难句理解和语法点掌握。
2. 教学重点:词汇、短语学习和红色文化背景介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红色文化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带领学生共同阅读课文,讲解长难句,理解课文内容。
3. 词汇、短语学习:讲解本课重点词汇、短语,让学生做好笔记。
4. 语法点讲解:结合实例,讲解语法点,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5. 红色文化背景介绍:介绍本课涉及的红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为人民服务》2. 重点词汇、短语:见PPT3. 语法点:见PPT4. 红色文化背景:见PPT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下列句子: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2. 答案:(1)Serving the people is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our Party.(2)Red culture refers to the 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spiri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但部分学生对语法点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感悟胶东红色文化 传承革命精神

感悟胶东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烟台,一片红色的沃土,一片神奇的土地。
烟台人民用生命和鲜血书写出一部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历史。
掖县玉皇顶起义、牟平雷神庙战斗、海阳地雷战、牙山战役、八路军渡海挺进东北……一段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胶东革命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穿越浩瀚历史云烟,追寻恢弘红色记忆。
在胶东红色革命历史中,对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海阳的地雷战了。
在山东境内,海阳民兵并非最早发明和使用地雷的,但海阳民兵却在实践中发明和制造了数十种地雷,海阳的地雷战在山东却是最有名气的,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海阳民兵并没有地雷,也没有用雷打击敌人的经验。
1943年春,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在小纪区南埠村召开各区武委会主任会议。
县武委会主任栾进阶介绍了平度县大泽山区民兵摆地雷阵杀伤敌人的经验,参谋杨兆龙传授了埋雷方法,并发给各区数颗铁制地雷,海阳民兵才开始认识了地雷,并同地雷结下了不解之缘。
地雷战广泛开展后,地雷供应不足。
为解决这个问题,文山后村民兵于化虎、李树梓、于希水、于进湖等爆炸骨干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研究造雷问题。
他们经过反复试验,先后研制出了石雷、绊雷等多种雷。
1945年5月19日,日伪军500余人侵入“五虎村”,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走了还不足5里路,踏响地雷20多颗。
26日下午,索格庄据点日伪军600余人,分三路南撤。
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带领爆炸组速摆地雷阻敌。
伪军200余人先抵村西,接连踏响三颗地雷,不敢挪步。
日军200余人随后赶到,在村西北头踏响一颗地雷,在河边踏响连环雷,死伤甚重。
敌军四周皆布有地雷,进退两难,只得抬着40多个死伤者绕路逃到夼里、孙家夼村据点。
5月下旬,日伪军在孙家夼村、夼里村安设据点,对民兵活动和群众安全威胁很大。
大山区作战指挥部抽调叶家、修家、代格庄、槐家泊等村的20几名爆炸能手,由区武委会主任于东山率领,夜间摸上黄山顶埋设地雷。
此后,民兵便夜夜上山埋设地雷,敌人天天挨炸,死伤累累。
浅析胶东红色文化历史论文

浅析胶东红色文化历史论文胶东红色文化历史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对于中国革命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胶东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既是中国革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也是当地历史文化传统和人民群众生活、思想的集中体现。
胶东地区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组织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烈士和革命文化符号,为中国革命历史增添了灿烂的篇章。
胶东红色文化历史的研究不仅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追溯,更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深入探索。
在研究胶东红色文化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艰辛历程,还能够感受到当地人民群众对于革命事业的无比热情和执着。
胶东红色文化历史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增进对于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和认识。
与此同时,胶东红色文化历史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胶东红色文化历史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当地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促进胶东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总的来说,胶东红色文化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它既丰富了中国革命历史的研究和认识,又丰富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应当加强对胶东红色文化历史的研究,推动其更好地融入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之中。
同时,胶东红色文化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通过深入研究胶东红色文化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革命斗争中的艰辛与坚韧,革命者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定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
这种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于当代社会也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可以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胶东红色文化历史的研究也不可回避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和真实的反思。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历史进程中的得失和教训,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新时代弘扬胶东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弘扬胶东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新时代胶东地区的红色文化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深入学习红色历史、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弘扬胶东红色文化能够唤起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胶东地区是我国革命斗争的重要战场,孕育了大批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英烈。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他们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学习和弘扬红色文化,我们能够了解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的故事,感受到他们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进而增强我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认同和自豪感。
其次,弘扬胶东红色文化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红色文化凝聚着胶东人民砥砺奋斗、艰苦奋斗、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建立无数奇迹的伟大历程。
这些历史故事告诉我们,胶东人民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为国家奋斗的决心。
通过学习胶东红色文化,我们能够认识到胶东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报效祖国的热情,激发自己热爱祖国、为祖国付出的意愿。
第三,弘扬胶东红色文化能够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红色文化强调的是人民利益至上、各尽其责,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在新时代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
胶东红色文化的弘扬能够引导我国各个领域的人们,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贡献力量。
无论是工作岗位、家庭生活还是社会关系,我们都能够以红色文化为指导,追求公平正义、爱心互助,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弘扬胶东红色文化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文化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弘扬胶东红色文化能够推动我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红色文化以共产主义、集体主义、人民利益为核心,是我们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通过弘扬胶东红色文化,我们能够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弘扬胶东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是多方面的。
它能够唤起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胶东红色文化竞答知识点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胶东红色文化竞答知识点来源:军事媒体编辑:大陆军更新时间:2015-08-16 19:57 小中大我要投稿“最美胶东红——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胶东红色文化有奖知识竞答知识点1. 2013年9月,“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7位常委、副市长任副组长,31个市直部门和单位为成员单位。
2. 2013年10月,“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推进计划》,确定了9个方面59项具体推进事项。
3. 2013年“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中,提出要“形成四个一批”指的是,在工作目标上,挖掘整理一批红色革命史料;整合提升一批红色文化场所;精心创作一批红色艺术精品;集中推出一批红色革命典型。
4. 2013年“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中,提出要“打造三个亮点”指的是,在工作重点上,高标准建设一座红色纪念馆;高水平创作一部红色电视剧;高起点打造一条红色旅游线。
5. 2013年“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中,提出要“把握两个节点”指的是,在工作时限上,以2014年上半年市县两级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201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时间节点。
6. “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收集认定、史馆建设、创作策划三个工作组。
7. 2014年,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列入了市委、市政府“一、二、四、五”发展思路中“五个建设”之一。
8. 2014年,全市上下按照“凝炼红色精神鼓舞人、挖掘红色资源吸引人、打造红色亮点震撼人、创作红色经典感召人”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各项工作,拉开了建设胶东红色文化龙头城市的框架。
9. 2013年10月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要坚持抢救式发掘史料,为推动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认真提炼总结胶东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_《长城》

◆教学目 标
认 能 情知 力 感目标:
★★★学通掌习过握图阅本文读课对课生照文字观→、察长生法城词,资,由料能远→正及中确近国读、世写由界本整文课体化要到遗求部产的分这的1组3观个资察生料法字,,及感形盘悟
(本节课以图为线索,要求学生掌握写作手法;拓展阅读中,
以《颐和园》为主,通过表格对比几篇文章写作方法的异同;打写
练笔,利用所学方法进行景物片段描写。)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以情感为主线,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一、创设情景,感受“奇”
二、阅读课文,了解“奇”
三、拓展阅读,体会“奇”
四、拓展升华,感受“自豪”
不仅有利于照顾学习个体的差异,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增强其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阅读背景资料。(了解长城和世界遗产)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四、质疑,解决本课词语的意思。(通过查字典、资料、联系上下 文等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
布达拉宫,世界的文化遗
产。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既美观,又美丽。 也高峻,也雄奇。 耸立在寺前广场的西北方。 耸立在连绵的群山下。 有空来玩玩。 ———— 何立文(广告词)
七星岩 壮如贯珠, 形如北斗。 纵横交错, 绿树成阴。 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郑宝坤(广告词)
◆学生作品
莫高窟、莫高窟,
五、打写抒情,表达“自豪”
◆学生作品
颐和园呀真美丽 北京天坛雄壮威武 他们都是中国的文化遗产 我的中国心 秦兵马俑多宏大 万里长城多么的长 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我们地骄傲 布达拉宫 北京故宫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来保护遗产 ————李佳聪(歌词)
传承胶东革命历史 弘扬优秀红色文化

传承胶东革命历史弘扬优秀红色文化13gm2:逄昕怡、郭杨、姜岩、于泽慧、张媛媛、孙筱楠近几年,烟台一直非常重视红色文化的宣传和传承,作为一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海滨城市,美丽烟台涌现出了众多的革命先烈和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烟台人民奋发进取、顽强拼搏。
作为一名烟台市民,由衷的为我们美丽烟台近几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让我们烟台市民能够挺直腰板,大步向前!烟台市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
作为胶东红色革命的发祥地和中国进行红色革命最早的区域之一,为中国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为了更好的开展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打造胶东红色文化龙头城市,烟台市集中力量形成“四个一批、打造三个亮点、卡实两个时间节点”。
从2013年下半年起,烟台市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力度,确保重要的遗址、纪念地、名人故居、文物文献等得到妥善保护和修缮。
加快建设红色文化景点,坚持因地制宜、有合有分、点线结合,打造一批红色文化经典场所和精品路线,以文化带活旅游业、提升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健全完善红色文化景点道路交通、接待场所、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自从2013年10月份,烟台市关工委联合团市委组建烟台市“传承胶东红色文化”报告团,启动了“传承胶东红色文化”百场报告会。
报告团以市关工委老战士革命传统报告团成员为骨干,由16名老红军、老战士、老英模组成。
他们走进学校、企业、农村、社区,把自身的革命经历与当前全面改革形势结合起来,展开巡回宣讲,引导、激励我市广大青少年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先烈遗志,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
这种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让我们的年青一代不忘本,继续奋斗,为美丽烟台的辉煌明天添砖加瓦!在战争年代,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7.6万名优秀胶东儿女献出了他们的宝贵生命,涌现出了“塔山英雄团”、“守备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等英雄集体和杨子荣、任常伦、夏侯苏民等著名战斗英雄,以及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等著名民兵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介绍故事主要内容:
小分队攻破奶头山,活捉了土匪头子许大马棒,侦察兵杨子荣、孙达得、刘勋苍等人又分别捉住了土匪小炉匠、刁占一、一撮毛等人,在审问一撮毛时意外获得了许大马棒的“先遣图”。在计划如何对付威虎山土匪时,203首长少剑波分析战情:不能用老办法攻打威虎山!因为威虎山不像奶头山单靠蘑菇岭的天险阻挡,而是地形极为复杂,易守难攻,所以才决定由侦查员杨子荣去完成一项极为重要而危险的特殊任务。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教学调整1、组织教学:源自生相互问候。2、导入新课:
1、带动课堂气氛,从人物形象入手,提起大家对这堂课的兴趣。
2、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曲波:1946年冬,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周旋。历经半年的艰苦奋斗,终终于剿灭这些顽匪。这这是作者创作林海雪原的重要生活基础。1950年,因伤转业以顽强的毅力写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956年完成。小说创作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的50年代,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曾经战争时期的英雄生平已远去。作者创作意图在于运用社会主义革命文学对现实生活的一中提炼和催化。
3、内容提要:
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大平原,这里有一支东北人民解放军小分队在参谋长少剑波的带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
3、教学过程:
师:读完课本内容,结合我们提到的作者曲波,老师想问问大家:在你已经读过章节中,对哪个人物或者哪个事件印象最深刻呢?你能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与心境吗?
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英雄杨子荣的故事里去感受那段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师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人物:展示图片曲波杨子荣
生自主讨论并完成表格:
重要成员
事迹
思考:有人说杨子荣的土匪形象不健康,没有教育意义,你怎么看这种说法?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师:在《林海雪原》的后记中,曲波曾这样写道:“及抵家,一眼望见那样幸福地甜睡着的爱人和小孩子,一阵深切的感触涌上我的心头……我的宿舍是这样的温暖舒适,家庭生活又是如此的美满,这一切,杨子荣、高波等同志没有看到,也没有享受到,但正是为了美好的今天和更美好的未来,在最艰苦的年月里,他们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通过这段文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围绕他们的个人品质和英雄事迹以及他们之间的战友情展开讨论)
小学部
第17课曲波与《林海雪原》
课题名称
第17课曲波与《林海雪原》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技能
知识党早期地方组织的建立及相关历史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艰辛,了解党地方组织战斗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史料及填写相关的表格,让学生了解党早期组织成立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对党的感激之情。
教学
后记
及反
思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在那个举国上下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历史时期,在那个需要英雄人物感召的年代,杨子荣、少剑波这样鲜活生动、传奇而又高大的英雄人物形象,那激昂的豪情,那凛然的正义,那巍然的英雄,那恢弘的图景,对于彼时整个民族和社会的精神导向,委实具有积极的助推和激励作用。
老师总结:
通过重读红色经典,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应该多来关注这一类型的红色经典著作,感受一下革命战争的生活和激情。因为在高科技的时代,很多人在感慨,感慨时代的变迁,随着物质化生活的不断丰富,现代的人大部分都没有像前人那样拼搏战斗的精神了,所以我们更需要这种英雄的史书和激情来充实人生的每一个细节,感悟革命成功的不易,为无数无名英雄致敬,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努力开拓更美好的未来。
情感
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教学
重、难点
1.了解东北林区土匪猖獗问题的危害,以及东北民主联军以少胜多、深入匪穴的孤胆英雄杨子荣的英勇事迹。
2.体会八路军与顽匪战斗的决心和困难。
3.了解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史实。
教学准备
图片,视频,课件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探究法,生生对话,讲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