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胶东红色文化学习研讨
感悟胶东红色文化 传承革命精神

感悟胶东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烟台,一片红色的沃土,一片神奇的土地。
烟台人民用生命和鲜血书写出一部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历史。
掖县玉皇顶起义、牟平雷神庙战斗、海阳地雷战、牙山战役、八路军渡海挺进东北……一段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胶东革命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穿越浩瀚历史云烟,追寻恢弘红色记忆。
在胶东红色革命历史中,对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海阳的地雷战了。
在山东境内,海阳民兵并非最早发明和使用地雷的,但海阳民兵却在实践中发明和制造了数十种地雷,海阳的地雷战在山东却是最有名气的,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海阳民兵并没有地雷,也没有用雷打击敌人的经验。
1943年春,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在小纪区南埠村召开各区武委会主任会议。
县武委会主任栾进阶介绍了平度县大泽山区民兵摆地雷阵杀伤敌人的经验,参谋杨兆龙传授了埋雷方法,并发给各区数颗铁制地雷,海阳民兵才开始认识了地雷,并同地雷结下了不解之缘。
地雷战广泛开展后,地雷供应不足。
为解决这个问题,文山后村民兵于化虎、李树梓、于希水、于进湖等爆炸骨干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研究造雷问题。
他们经过反复试验,先后研制出了石雷、绊雷等多种雷。
1945年5月19日,日伪军500余人侵入“五虎村”,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走了还不足5里路,踏响地雷20多颗。
26日下午,索格庄据点日伪军600余人,分三路南撤。
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带领爆炸组速摆地雷阻敌。
伪军200余人先抵村西,接连踏响三颗地雷,不敢挪步。
日军200余人随后赶到,在村西北头踏响一颗地雷,在河边踏响连环雷,死伤甚重。
敌军四周皆布有地雷,进退两难,只得抬着40多个死伤者绕路逃到夼里、孙家夼村据点。
5月下旬,日伪军在孙家夼村、夼里村安设据点,对民兵活动和群众安全威胁很大。
大山区作战指挥部抽调叶家、修家、代格庄、槐家泊等村的20几名爆炸能手,由区武委会主任于东山率领,夜间摸上黄山顶埋设地雷。
此后,民兵便夜夜上山埋设地雷,敌人天天挨炸,死伤累累。
观看追寻红色足迹心得感悟

观看追寻红色足迹心得感悟!观看追寻红色足迹心得感悟战争,自古以来伴随着硝烟、炮火与人员伤亡。
1937年,全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东北打响,紧接着,在1946年,全国人民解放战争马不停蹄地赶来。
到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国人民取得大团结!14年的烽火,14年的杀戮,让多少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所以,我们要勿忘国耻,重走胶东红色之路,传承胶东红色文化,让血一样的红色,永驻我们心间。
日出东方,海面旖旎。
胶东,奏出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红色史歌!几天前,我去了雷神庙战斗遗址,这里打响了胶东战争的第一枪。
这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四合院,屋檐的瓦片被风雨的侵蚀,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模样,它显得旧旧的,老老的,很不起眼,但在人们心中,他散发着红色的光辉,他戴着金色的光环,他在和平的大地上,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黑夜,带来了天明。
我迈过高高的门槛,踏着陈旧的水泥地面,走进了庙内。
雷神庙战斗遗址真的很小,不像其他纪念馆那样宏伟,青砖白瓦,普普通通。
几栋小屋子就那样简单的立在那里,可能在以前,还会冒出缕缕炊烟吧。
但是,炊烟变成了硝烟。
谁也不会想到,在几十年以前,这里曾面对着枪林弹雨,这里曾经血流成河。
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了牟平城。
为了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中共胶东特委书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司令员理琪率三军一大队一举解放了牟平城。
战后,部队向南转移,理琪等领导同志在城南雷神庙开会。
中午,从烟台赶来的日军海军陆战队百余人包围了雷神庙。
我三军干部战士二十余人坚守庙舍,顽强地抵抗着数倍于己的日军,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战斗中,理琪同志不幸英勇牺牲,年仅30岁;很多同志光荣负伤。
现存东厢外窗上的一块面积仅0.8平方米的铁皮雨搭板,上面密布着138个弹孔,庙内现存的石碑、石础上,也是弹痕累累。
雷神庙战斗点燃了胶东抗日的烽火,打响了胶东抗战的第一枪。
我走近石碑,隔着透明的玻璃板,触摸着那些弹孔,感受指尖传来的冰凉。
浅析胶东红色文化历史论文

浅析胶东红色文化历史论文胶东红色文化历史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对于中国革命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胶东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既是中国革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也是当地历史文化传统和人民群众生活、思想的集中体现。
胶东地区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组织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烈士和革命文化符号,为中国革命历史增添了灿烂的篇章。
胶东红色文化历史的研究不仅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追溯,更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深入探索。
在研究胶东红色文化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艰辛历程,还能够感受到当地人民群众对于革命事业的无比热情和执着。
胶东红色文化历史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增进对于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和认识。
与此同时,胶东红色文化历史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胶东红色文化历史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当地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促进胶东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总的来说,胶东红色文化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它既丰富了中国革命历史的研究和认识,又丰富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应当加强对胶东红色文化历史的研究,推动其更好地融入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之中。
同时,胶东红色文化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通过深入研究胶东红色文化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革命斗争中的艰辛与坚韧,革命者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定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
这种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于当代社会也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可以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胶东红色文化历史的研究也不可回避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和真实的反思。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历史进程中的得失和教训,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烟台山胶东革命史陈列馆观后感

烟台山胶东革命史陈列馆观后感篇一烟台山胶东革命史陈列馆观后感哎呀,最近去了一趟烟台山胶东革命史陈列馆,这一趟可真是让我感慨万千呐!一走进那陈列馆,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墙上挂着的那些老照片,一张张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许它们已经泛黄,也许它们不够清晰,但每一张背后的力量都让我震撼不已。
看着那些革命先辈们用过的物件,破破烂烂的枪支,打着补丁的衣物,我就在想,他们是怎么靠着这些简陋的东西,去和敌人拼命的呢?可能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我觉得吧,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是太幸福了。
每天不愁吃不愁穿,还能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可是当年的他们呢?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为了我们的今天,付出了一切。
想想自己有时候还会因为一点小挫折就垂头丧气,真的是太不应该了。
那些先辈们面对的可是生死考验啊!陈列馆里的每一个场景,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听到了他们的呐喊声。
这难道不让人热血沸腾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吗?不应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去回报那些牺牲的先烈们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这次参观,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这一路,真好!篇二烟台山胶东革命史陈列馆观后感嘿,朋友!你知道我最近去了哪儿吗?我去了烟台山胶东革命史陈列馆,这一趟下来,我的心情那叫一个复杂!一踏入那个陈列馆的大门,我就被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给包围了。
里面展示的那些东西,就像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把我一下子拉回到了过去。
我看到了那些破旧的军装,上面可能还残留着战士们的血迹,天哪,这得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啊!我不禁问自己,如果我身处那个年代,我能有他们那样的勇气吗?也许能,也许不能,我真的不敢确定。
还有那些展示的信件,字迹歪歪扭扭的,可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深情。
这让我想到,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不忘给家人、给战友传递温暖和力量,这是多么了不起啊!你说,他们当时会不会害怕?我觉得可能会吧,毕竟面对的是枪林弹雨,是生死未知。
新时代弘扬胶东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弘扬胶东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新时代胶东地区的红色文化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深入学习红色历史、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弘扬胶东红色文化能够唤起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胶东地区是我国革命斗争的重要战场,孕育了大批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英烈。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他们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学习和弘扬红色文化,我们能够了解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的故事,感受到他们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进而增强我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认同和自豪感。
其次,弘扬胶东红色文化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红色文化凝聚着胶东人民砥砺奋斗、艰苦奋斗、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建立无数奇迹的伟大历程。
这些历史故事告诉我们,胶东人民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为国家奋斗的决心。
通过学习胶东红色文化,我们能够认识到胶东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报效祖国的热情,激发自己热爱祖国、为祖国付出的意愿。
第三,弘扬胶东红色文化能够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红色文化强调的是人民利益至上、各尽其责,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在新时代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
胶东红色文化的弘扬能够引导我国各个领域的人们,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贡献力量。
无论是工作岗位、家庭生活还是社会关系,我们都能够以红色文化为指导,追求公平正义、爱心互助,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弘扬胶东红色文化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文化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弘扬胶东红色文化能够推动我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红色文化以共产主义、集体主义、人民利益为核心,是我们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通过弘扬胶东红色文化,我们能够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弘扬胶东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是多方面的。
它能够唤起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观红色基地专题研讨稿

标题:参观红色基地:传承革命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参观了某红色教育基地,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红色教育基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历史见证,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光辉历程。
这些基地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是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先烈们的崇高精神和伟大贡献。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不仅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
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历史和党的光辉历程,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同时,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让我们再次向革命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谢谢大家!。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观后感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观后感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牺牲的烈士们而建立的。
参观这样的陵园,通常会给人带来深刻的感触和思考。
以下是可能的观后感:
1. 深深的敬意:站在革命烈士的墓前,我不禁对他们表示最深的敬意。
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2. 历史的沉重:参观陵园,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
每一块墓碑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3. 思考现在的生活:看到这些烈士的牺牲,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珍惜并继续努力。
4. 激发爱国情怀:参观胶东革命烈士陵园,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和这个国家。
这些烈士为了国家的明天而战斗,我们也应该为国家的今天而努力。
5. 反思责任与担当: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使命和责任。
参观陵园,让我思考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是什么,如何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6. 教育下一代:这样的陵园也是教育下一代的重要场所。
让年轻人了解历史,知道先烈们的牺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参观胶东革命烈士陵园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思考。
它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也更加坚定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决心。
天福山红色胶东馆观后感

天福山红色胶东馆观后感去了天福山红色胶东馆之后,那感觉就像被拉进了一部超燃的历史大片里,只不过这片子里的故事都是真真实实发生过的。
一进馆,就好像一脚跨进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展馆里的各种陈列,从旧照片到当时的武器装备,再到一些生活用品,都在静静地诉说着胶东地区的红色往事。
那些黑白照片上的先辈们,眼神里透着坚定和无畏,看着他们,我就在想,这得是多强大的信念,才能让他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勇往直前啊。
你看那些简陋的武器,什么土枪土炮的,和现在的先进装备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可是就靠着这些“家伙事儿”,胶东的英雄们和敌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这就好比是拿着石头去跟宝剑过招,但他们就是有那个勇气和智慧,让敌人也不敢小瞧。
而且在馆里能深刻感受到胶东人民的团结。
那时候大家都是一条心,不管男女老少,都在为了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妇女们做军鞋、照顾伤员,男人们上前线打仗,孩子们也没闲着,传递情报啥的。
这就像是一场超级大的团体赛,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没有一个掉链子的。
印象特别深的是听讲解员讲那些战斗故事,像什么奇袭敌人据点之类的。
听着听着,我就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加快了,仿佛自己就在战场上,跟着先辈们一起冲锋陷阵呢。
这些故事可比那些虚构的冒险小说精彩多了,因为这是用生命和热血写就的传奇。
从馆里出来后,我就一直在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那可都是先辈们用命换来的呀。
我们平时抱怨的那些小烦恼,和他们经历的比起来,简直就是鸡毛蒜皮。
以后可不能再轻易喊苦喊累了,得像胶东的英雄们一样,充满斗志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天福山红色胶东馆就像一本生动的历史教科书,不过它可比那些干巴巴的文字书有趣多了。
这一趟参观下来,我不仅了解了胶东的红色历史,还感觉自己的内心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能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遇到啥困难,都能挺起胸膛,勇往直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东党性教育基地学习研讨材料
2017年6月6日至8日,在县组织部和县委党校的组织下,我和青干班同学一起通过参观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真切地碰触到了民族兴衰的史实,认识到了什么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从红色胶东纪念馆到天福山,从刘公岛到胶东育儿所,再到郭永怀纪念馆,一路走来,让我们看到了落后破败的晚清中国,看到了争取独立自主的近代中国,看到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新中国。
甲午之败,血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天福山打响胶东抗战第一枪,革命前辈的宝贵精神跃然眼前;以身许国的郭永怀,那份浓浓的家国情怀、严谨的科学态度、无私的精神风范,无不让我们深受震撼。
红色胶东馆主要由甘洒热血写春秋、百炼成钢铸军魂、顾全大局援八方、红色胶东现象四大板块组成,通过视频、展板、实物、文史资料等形式,采取“大数据”和“小故事”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胶东革命烈士、胶东将军、早期参加革命并做出突出贡献的胶东籍著名人物等英雄事迹,以及胶东人民顾全大局、攻坚克难,支援全国革命事业,形成的大后方、大参军、大支前的壮阔画卷,总结提炼了“红色胶东”现象独有的红色基因和文化渊源。
通过解说员的讲解,我们详细了解胶东早期党组织的奋斗历程和红色胶东现象的成因,受到了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上的洗礼,进一步激发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英雄的事迹,牢记先烈的遗志,继承老一辈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甘于奉献的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抗日战争的第一枪,用热血唤起了更多民众的觉醒,轰轰烈烈地拉开了胶东抗日武装斗争的序幕,为山东和全国抗日战
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福山起义创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并在革命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为共和国缔造了27、31、32、41等4个集团军,为民族独立和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4个军,在抗战中歼敌14.6万,解放战争歼敌58.5万,抗美援朝歼敌2.1万;50多万优秀儿女积极参军参战,理琪、马石山十勇士、任常伦等7.6万多人为国捐躯,10万多人因伤致残;280多万人次踊跃支前,7250名干部南下北上参加新解放区建设,向延安和各个战场输送黄金43万两,向华东数十万部队供应武器弹药和医药不计其数,并总结提炼了“红色胶东”现象独有的红色基因和文化渊源。
天福山起义所彰显出的保家卫国、反抗侵略的爱国情怀,无私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敢于抗争、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为强我中华奋斗不息、为抗日救国不惜牺牲、在艰难逆境中勇于奋进的“天福山精神”。
它引导和激励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鼓舞斗志、奋发图强,为加快美丽幸福新梁山、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强大力量。
在胶东育儿所纪念馆,乳娘们无私大爱、舍命保护革命火种的故事,令我们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在没有抚养革命后代之前,她们都是一些平凡的母亲。
一旦接受了这个神圣的使命,就不约而同地变成了勇敢的战士,为了保护乳儿,她们可以舍弃一切,甚至不顾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亲生骨肉,这种大爱感天动地。
在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馆,通过学习知道了在甲午战争中的实际战况,不只是简单的「中国败,日本胜」诸如此类笼统的字句;而是真正的,写实的,有关战争详情的内容。
在这场战争中,数千位乘着号称全亚洲最具威力的船舰,满载着中国三十年自强运动的成果,信心满满的与岛夷小国日本应战,怎知,却这样毫无反击力似的败给日本,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让这些充满爱国热诚的海军们葬身渤海。
正如纪念馆里面所写的,日本发动战争,中国在打
一场缺乏准备却自以为胜券在握的战争。
它时刻警醒着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成绩,要时刻保持着奋进之心,腐败导则灭亡,落后就要挨打。
出生于荣成市滕家镇西滩郭家村的“两弹一星”功勋郭永怀,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执教期间,有丰厚薪金、住豪华别墅、有妻女相伴,生活富足美满。
然而,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他毅然舍弃了这一切,来到青海高原,风餐露宿,受尽苦楚,埋首研制原子弹。
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数据,他连夜搭乘飞机赶往北京汇报,却不幸机毁身亡。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最本能反应是与自己的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把绝密文件护在中间……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不贪图享受、甘于清贫、乐于吃苦、勇于奉献、敢于牺牲、以身许国……郭永怀先生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
在此之前,我们可能对他一无所知;但在此之后,我们对他铭记终生。
正如纪念馆门前所写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爱到达不了的地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科学到达不了的地方。
他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大人生。
这次胶东党性教育学习令人警醒、发人深思,不仅加深了我对“红色胶东”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更增强了自觉传承“家国情怀、党民同心”的红色胶东精神的意识,增强了机关工作人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全面从严治党是第一责任、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意识。
通过本次现场教学锤炼了党性、触动了心灵、升华了思想,我们一定要自觉承接先辈们的复兴之志,兢兢业业工作,为建设“美丽和谐新梁山”做出新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