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笛卡尔理性主义看笛卡尔语言学

合集下载

笛卡尔

笛卡尔

对笛卡尔的评价
• 波林指出:“笛卡尔确为近代心理学及其许多学说的创始者,甚至是生理心 理学的先导。” 后来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心理学流派都可以追溯到笛卡尔哲学。
• 首先,笛卡尔从其机械唯物论出发,将人的肉体和动物看作是自动的机器, 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严格地受制于物理学的机械运动的规律。这为科学摆脱 神学的控制,为用自然科学的决定论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开辟了道路。他 对于反射过程和反射弧的描述是具有开创性的,这使他成为反射学说的奠基 人。后世的行为主义学说可说是继承了笛卡尔这种思想。
情绪论
• 笛卡尔在《论心灵的各种情感》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情绪 的本质、种类和机制。他认为,情绪是由外物和体内变化 所引起的,是靠身体内部动物精气和血液的动荡来激发和 维持的一种被动的心理状态,在这一点上,情绪同感觉一 样。但情绪这种被动状态同感觉不同的是,它更容易扰乱 人的心灵。即便如此,情绪并不具备意志那样的主动作用。
• 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这一原理出发,推论出上帝的存在。人是通 过怀疑而明白自己的存在的,而怀疑就是由于“我”的知识不足,因 为知识不足,所以“我”是不完满的。而人之所以能够意识到自己是 不完满的,就是由于心中有完满的观念作比较的结果,而这完满的观 念必是上帝的观念。既然上帝的观念是无限完满的,它就必然包含存 在性,因而上帝是存在的。笛卡尔又从上帝的存在推论出物质世界的 存在。
内省法
• 笛卡尔从其先验的理性论出发,认为心的 知识是直接的,因此,不必借助外在的观 察,而只有借助自我观察才能洞察意识这 个内部世界。他指出:“无论何人,若觉 有情绪于心,便不必借助于他处的观察, 然后才可发现其性质;然而古人对于此事 的意见既很浅薄,复多不可靠,所以我只 好放弃他们的老路,才可有发现真理的希 望。”

笛卡尔的观点

笛卡尔的观点

笛卡尔的观点:
1.怀疑主义:笛卡尔认为人在获取真知时必须要对自己的信念进行怀疑,因为
人的感知和认识常常受到偏见、错觉以及其他干扰的影响,而这些干扰会导致人的认识不准确。

因此,人需要以怀疑的态度来审视一切,从而排除错误和虚妄的信念。

2.存在唯一神学:笛卡尔认为存在唯一的上帝,并且上帝是绝对完美的、无限
的、智慧的和真实的。

他通过自己的《第一哲学沉思》一书,在证明上帝存在的过程中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经典论证,强调思考是不可否认的存在,这也成为他哲学体系的基础。

3.理性主义:笛卡尔认为人的知识来自于理性,而非经验。

他认为只有透过纯
粹的理性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而不是通过感觉或经验。

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想对后来的哲学、科学和数学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4.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尔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分别属
于完全不同的领域,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或影响。

这一观点在当时的哲学史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论笛卡尔的理性

浅论笛卡尔的理性

浅论笛卡尔的理性提要:笛卡尔作为大陆理性主义的创立者,开启了西方近代理性主义和主体性思想的传统。

尽管这两方面都受到了批评,但是笛卡尔的思想历程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

仅限于“我思故我在”的字面理解,也许对于真正触摸笛卡尔思想深度还不够。

文章试图通过笛卡尔文本更为明晰找到理性——主体性确立的逻辑脉络。

关键词:笛卡尔;理性;主体性;普遍怀疑;我思故我在正如斯通普夫所说:“虽然哲学很少以极其突然的方式改变自己的方向,但有因为新的关注和新的重心而把自己与刚刚过去的时代清晰地区别开来的时候。

这就是17世纪大陆理性主义的情况,它的创立者是笛卡尔,而它的新方案开始了所谓的近代哲学。

”笛卡尔的历史功绩毋庸置疑。

虽然在当代对于笛卡尔等所建立起来的西方“理性主义”、“主体性”思想原则的批评不断,但毫无疑问的是,即便批评家们没有一个相信笛卡尔的结论(身心二元论、天赋观念说等),却仍沿用了笛卡尔的方法——主体的理性分析(在他们的批评中,既不能没有“我在”,也不能没有“我思”)。

同时我们也应该警觉,“奴颜婢膝地抄袭笛卡尔,那将是对他的背叛。

”笛卡尔带给我们的智慧,正是我们能够“超越”笛卡尔的可能性所在。

因此,对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体性思想的探微,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普遍怀疑——理性的在场笛卡尔通过自身的理性去追求真理,因此他的工作开始于“普遍怀疑”。

很显然,他首先对自身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认知做出了一个认真的反省。

正如他在第一沉思的第一句话所说的,“由于很久以来我就感觉到我自从幼年时期就把一大堆错误的见解当作真实接受了过来,而从那时以后我根据一些非常靠不住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东西都不能不是十分可疑的、十分不可靠的”。

笛卡尔是在欧洲最著名的学校之一——拉弗莱施公学中受教育的,但他认为学校的教育只能加重他的烦闷,求学除了越来越使他觉得自己无知外,没有什么好处。

在学校里学到的古典文、诗歌、神学包括哲学,都对于人理性能力所能达到的真理没有任何帮助。

西方哲学家之笛卡尔

西方哲学家之笛卡尔
他还提出了刺激反应说,为生理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机械决定论
宇宙间充满了物质和运动。 运动就是机械运动。 物体的本性是空间广延性 “给我物质和运动,我将造出这个世 界。”
笛卡尔《几何学》首页
笛卡尔《哲学原理》
勒那·笛卡尔,欧洲文艺复 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 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笛卡尔<墓志铭>
这一名字在哲学殿堂里回想了三百多年,人们一直把 他供奉为欧洲哲学的始祖,理性主义的先驱。他给哲 学展示的不只是一个观点和结论,而是一个时代。
黑格尔称他为“近代哲学之父”, 罗素说他是“现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始祖 ”
——解决哲学问题的前提在于方法问题。笛卡尔从一 开始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四条方法论原则
1、“决不能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其为真的东西 当做真的加以接受。也就是说,小心避免仓促的判断 和偏见,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的呈现在我的心智, 是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
——确立了理性的权威,以理性来检验一切知识。检 验的标准是:清楚明白、无可置疑。
1616年来到巴黎,流连 于声色世界。1618年带 着仆人从军,周游世界, 遇到数学家皮克曼。
1828年移居荷兰,迁居过二十四次,换过十三个城市完 成主要的哲学著作
1629年到1633年,他总结了这些年来他的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 开始撰写《论世界》(包括《论光》和《论人》)。在这本书里 他打算一步步地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比如行星的形成、重量、
潮汐、人体等 。此书在笛卡尔死后二十七年才出版 。
1648年他又写了论人体的描述,因为担心被迫害,差点儿亲手烧 掉手稿。1664年由他的朋友克莱尔色列以《论胎儿的形成》之书 名出版。《论人》和《论胎儿的形成》都是关于生理学的书。在 这两本书里,他把人完全看成是机器,人的五脏六腑就同钟表里 的齿轮和发条一样,拨上弦它就能动,而血液循环就是发动力, 外界所引起的感觉由神经传到大脑,在松果体里告知“动物精气” (也称“动物灵魂”),由动物精气发布对付的命令。

浅议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

浅议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

浅议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周坤;曾龙华【摘要】当代语言学界存在着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分野的看法,国内学者对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也有诸多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形式语言学研究语言形式,功能语言学研究语言的交际意义和语用功能.本文将从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来探讨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区别以及今后的交流趋势.【期刊名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3)004【总页数】2页(P88-89)【关键词】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句法自主;区别与合作【作者】周坤;曾龙华【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06一、引言近十几年来,有不少学者将当代语言学划分为形式语言学派与功能语言学派。

Mewmeyer的论文Language Form and Language Function 更是系统地分析了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分歧。

这篇论文的出版引起了语言学界对于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分野的激烈讨论。

在中国语言学界也有这样的划分,大多数学者认为形式语言学研究语言形式,功能语言学研究语言的交际意义和语用功能。

甚至在国内有些学者认为形式语言学就只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言学就只是韩礼德的功能语法,还有学者认为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是水火不容的论敌,这些观点究竟正确与否?二、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哲学上的认识论。

所谓语言学的认识论基础集中体现在语言知识能力的获得或来源问题。

在乔姆斯基之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认识论基础就是典型的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认为人脑出生时是一块白板,获得知识和能力是通过后天经验按照“刺激-反应”的方式完成的。

乔姆斯基认为行为主义认识论最大的缺憾是不能将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区分开来,将学习简单地归结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忽视了人的意识和思维在学习中的作用,没有反映出人类学习的本质,带有明显的机械主义色彩。

论知识的不确定性

论知识的不确定性

论知识的不确定性知识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种状态。

在传统哲学世界和知识世界里,知识的确定性是人类的普遍诉求。

然而从现代哲学和知识发展的角度分析,知识的不确定性成为了人们追求知识创新时必须考虑的根本问题。

本文主要从语言学层面、现代哲学层面和知识发展历史层面对知识的不确定性展开论述。

从语言学层面分析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一种描述性语言。

在中文里,确定主要有两个涵义,即固定和明确肯定。

其中,固定的涵义是使不改变不移动,紧紧地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

肯定的涵义一是对事物持确认的或赞成的态度,与“否定”相对;二是有把握,无疑,有信心,有理由确信。

在英文中,表述确定与确定性的词都是certainty , certainty 是certain 的名词形式。

certain 的涵义是:超出所有的怀疑证明其存在或是真的,清楚地知道;完全相信某事的真相(truth) 或具有真理性,没有怀疑;一定要发生的,没有怀疑。

certainty就是指确定的事物,处于确定的(certain)状态。

uncertainty则表示确定性的缺乏,不确定的事物,怀疑性。

综合中、英文的涵义,确定是指事物的存在是不变的或是真的(truth),它为人们所相信和理解。

确定性就是指事物或过程具有确定的那样一种性质。

不确定性是指事物或过程不具有确定那样的性质,或是确定性的缺乏。

不确定性可以用“随机性”、“不肯定性”、“不完备性”、“不稳定性”等词语来表达。

知识的确定性是指知识反映事物的“真”,并被人们所相信和理解。

知识“真”的信念具有一种客观基础并得到充分证据支持,与仅仅是个人的意见、经验或缺乏证据支持的主观信念以及没有根据的幻想、猜测、假设相区别。

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信念条件;证据条件;真的条件。

其表达式为:知识,当且仅当X相信Q;X有充分的证据说明Q;Q是真的。

知识的不确定性是知识的另一种存在和发展状态,相对于知识的确定性讲,知识的不确定性是指知识反映事物时的随机性、不肯定性、不完备性、不稳定性。

语言习得机制与儿童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机制与儿童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机制与儿童语言习得作者:金海玉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本文归纳了乔姆斯基的早期的心灵主义语言观以及近期的普遍语法理论,对他的语言习得机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语言习得机制与儿童习得语言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儿童语言习得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02-021.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学者们曾用多种名称描写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先天论","心灵主义"或"心智主义","理性主义"或"唯理主义"。

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斯坦博格教授认为乔姆斯基是心灵主义中的理性主义派。

"所有的心灵主义者都承认心灵的存在,承认人的头脑中存在知识和思想"。

心灵主义又可分为经验的心灵主义和理性的心灵主义,前者认为头脑中的思想从经验中来,后者则认为头脑中的一部分思想与生俱来。

斯坦博格接着又说理性主义内又有分歧,古典的理性主义者强调,要激活头脑中的知识需要理性的参与,而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新的理性主义者则否认理性,逻辑,智力等认知因素在激活固有语言知识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语言知识是相对独立的心灵功能。

因此,从斯坦博格的观点来看,乔姆斯基属于心灵主义中理性主义派中的新派。

2.乔姆斯基本人的论述乔姆斯基本人在多部著作中论述过自己的观点。

他在1959年写的《评斯金纳的"言语行为"》一书中首次试探性的提出一些重要观点。

但比较肯定明确全面的论述是在60年代中期。

1965年,乔姆斯基发表了《句法理论面面观》。

此书在第一部分中阐述了一些重要观点。

他说:"学习语言的儿童和语言学家的问题要从语言行为素材中找出说话人-听话人已掌握,并在实际语言行为中运用的潜在的规则系统。

因此,从技术上说,语言理论是心灵主义的,因为它要发现语言行为后的心灵实体"。

浅析笛卡尔认识论的缺陷

浅析笛卡尔认识论的缺陷

浅析笛卡尔认识论的缺陷笛卡尔认识论是笛卡尔哲学体系中的基石,它探讨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可靠性。

笛卡尔认识论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可能导致其无法提供全面和可靠的解释。

笛卡尔认识论过于理性主义。

笛卡尔认为,只有理性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其他感官经验都是不可靠的。

他强调了怀疑主义的重要性,认为我们应该怀疑所有的直观先验知识,只相信通过严密的推理获得的知识。

这种对理性的过于强调忽视了感官经验的重要性。

事实上,我们的感官经验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基础,通过感官经验我们能够直接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特征。

忽视感官经验可能导致认识的片面性和偏颇。

笛卡尔认识论没有给出对于外部世界的令人满意的解释。

笛卡尔通过思考想要推翻一切知识,甚至将外部世界的存在都怀疑了起来。

他提出“我思故我在”,以此作为唯一的存在证明。

这种方法并没有解决外部世界的存在问题。

如果我们将外部世界的存在完全否定,那么我们如何解释我们的感官经验呢?如果我们的感官经验只是幻觉或错误,那我们如何区分真实和虚假呢?笛卡尔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导致了他的认识论在这一点上的缺陷。

笛卡尔认识论缺乏对于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考虑。

笛卡尔的认识过程大部分是基于个体思考的分析,忽视了社会和文化环境对认识的影响。

人类的认识是受到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的,我们的观念和判断往往是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塑造。

忽视社会和文化背景可能导致我们对于认识的理解不够全面和准确。

笛卡尔认识论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其过于理性主义、对外部世界的不完善解释以及忽视社会和文化背景等方面。

这些缺陷可能导致其无法提供全面和可靠的认识论解释。

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识过程,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理性和感官经验、思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建立一个更全面和综合的认识论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 UR NA L OF YU N NA NI N ST I TU T E OFS O CI A L I S M 326从笛卡尔理性主义看“笛卡尔语言学” 赵春生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 摘 要:生成语言学因其主要理论基础是笛卡尔理性主义而被乔姆斯基称作“笛卡尔语言学”。

本研究发现这一称谓与实质并不相符,因为两套理论体系——生成语言学与笛卡尔理性主义——在二元论和演绎法等核心思想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关键词:生成语言学;笛卡尔理性主义;笛卡尔语言学;二元论;演绎法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326-2 一、引言 作为生成语言学创始者的Chomsky 在多部著述中都宣称生成语言学理论的基本思想源于《普遍唯理语法》。

由于这部语法体现的是“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体系,乔姆斯基遂将生成语言学叫做“笛卡尔语言学”[1]。

然而,笔者研究发现:生成语言学并未从本质上继承笛卡尔理性主义的核心内容——认识论上的二元论和方法论上的演绎法。

这种扭曲的继承导致了生成语言学中大量的矛盾与冗余。

因此,本文主要从二元论和演绎法对比笛卡尔哲学与生成语言学,以期探出现存生成语言学的病因,助其驶入理性航线,成为名副其实的“笛卡尔语言学”。

二、笛卡尔理性主义 为了反对经院哲学的教条式论断,笛卡尔(Descartes)从怀疑一切出发,用理性做公正的检查员,重新建立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他认为上帝不是权威之所在,而理性才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的确,理性主义在笛卡尔这里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以至于后人在他 的墓碑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 (一)笛卡尔二元论 笛卡尔认为,精神(mind)和物质(body)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

精神的本质在于思想(thinking),物质的本质在于广延(extension);物质无思想,精神无广延,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

也就是说,心灵实体与物质实体、“思”与“广延”是绝对不相同的东西,各自都不能成为对方的根据和解释。

不过,这两个层面在笛卡尔心灵哲学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笛卡尔是单向度地向内追,追寻到“我思”的先验自明性 [2]。

(二)笛卡尔演绎法 笛卡尔认为,哲学作为一切知识的基础,必须是从一个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基本原理推演出来的严密的科学体系。

但是,他认为精神的通达无法依赖身体的物质外壳,建立在直观基础上的演绎成为研究探索问题的唯一方法。

所以,他以几何学为模型,将演绎法看作哲学的根本方法。

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的方法正确地解释了应该这样发现演绎,以使我们能够获得全部事物的知识,我看不出还需要什么使这个方法更完全,因为我已经说过了,除了通过精神的直观和演绎得不到任何科学”[3]。

这里的“直观”既不是感性直观也不是神秘的直觉,而是“理性直观”,是一个清晰而周详的心灵的无可置疑的概念。

“理性直观”的作用是为演绎提供进行推理的基本原理。

演绎就从这些基本原理出发,形成一个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推理过程,最终形成科学知识的体系。

三、生成语言学对笛卡尔理性主义的歪曲继承 生成语言学对笛卡尔理性主义的继承主要体现于“怀疑一切的精神”和“理性的分析方法”。

其创始人Chomsky 在跟随结构主义大师Harris 学习语言学的过程中对结构主义路线产生怀疑,决定改感性的描写为理性的推演——因为他深知,感性的狭隘是靠不住的,只能靠理性的超拔去探索语言的奥秘。

同时,乔姆斯基也怀疑自己的理论,从而不断地否定并更新自己的理论。

令人遗憾的是,Chomsky 并未将笛卡尔理性主义很好地贯彻于语言研究,主要表现在其语言学理论中的“心物不完全二分”和由之导致的“不纯正演绎法”。

可见,生成语言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偏离了笛卡尔理性主义的航线。

(一)生成语言学中的不彻底二元论 Chomsky 发展了德国学者Humboldt 和丹麦学者Jespersen 的语言学主张,将语言研究由外部描写拉回心智解释。

他认为,在人类的“心智/大脑(mind/brain)”中存在着由生物遗传而天赋决定的认知机制,而决定构成人类语言知识的是其中的一个被称作“语言官能(Language Faculty)”的系统[4]。

语言习得是语言官能初始状态在经验引发(trigger)下成长的过程[4]。

通过上述理论假设,生成语言学试图摆脱经验主义的束缚,向语言学的理性研究迈进。

而问题在于:为何在Chomsky 的著作中总是将“心智”与“大脑”相提并论?心智研究本来就不同于对大脑研究,因此不能用大脑的物理属性代替心智规律——这正是Chomsky 反对还原论的理由。

何况,我们目前对心智和大脑的关系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认识方面的空白[5]。

那么,Chomsky 所使用的简明公式“心智/大脑”中的这一条斜线到底表示什么?据他本人所言,他所追求的是统一:把对语言、心智的研究认识和作者简介:赵春生,(1981-),男,四川遂宁人,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语言哲学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199.html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327对大脑的研究认识统一在一个共同的理论原则之下,最后将其纳入自然科学的总体研究之中[6]。

如此看来,这条斜线至少表示将心智研究归于大脑研究。

这种做法虽然迎合了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却成为了生成语言学通向理性的绊脚石。

首先,大脑是心智的载体(或载体之一),却不等同于心智。

其次,Chomsky 试图让语言研究摆脱外部世界的经验羁绊,却滑落于作为经验世界一份子的大脑。

再次,其实际进行的变相经验操作与其理性主义的理论设定之间存在矛盾,导致生成语言学理论体系的矛盾。

可见,Chomsky 在理性主义的道路上试图继承了笛卡尔的心物二分观,但却认为精神依赖于物质,因此是个不彻底的二元论者。

难怪高明乐认为Chomsky 并没有接受笛卡尔的二元论观点[7]。

(二)生成语言学中的不纯正演绎法 生成语言学反对结构主义语言学采用对描写语言现象的方法进行语言研究,而提倡采用笛卡尔理性主义演绎法研究语言。

然而,在演绎的起点问题上却有着巨大分歧——笛卡尔演绎法的起点是“理性直观”,是一个清晰而周详的心灵的无可置疑的概念;而生成语言学演绎法的起点是Chomsky 所言的对语言现象的“观察充分性”。

由于其演绎的起点仍然来自于对经验的归纳,生成语言学中使用的所谓演绎法并不能算作真正的演绎法。

所不同的是,生成语言学不仅要描写语言现象,而且要对从现象中得出的结论进行解释。

因此,贺川生等学者认为乔姆斯基实际上继承的是皮尔士的溯因法[8]。

溯因法是在归纳法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溯因知识实际上是归纳知识的解释性深化[9]。

由此看来,生成语言学较之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优点在于它抛弃了单纯的现象描写,抛弃了单纯的归纳法;其缺点在于它只不过是用一种变体的归纳法(即溯因法)代替了单纯的归纳法,最终无法摆脱归纳法的羁绊。

是什么原因导致生成语言学与笛卡尔理性主义的方法论差异?后者建立于“心物完全二分”的基础之上,因此其演绎逻辑运算可以不受物质世界的干扰而独立进行;前者建立于“心智与大脑不分”的基础之上,因此其心智的演绎必然受到作为物质世界一部分的大脑的干扰,最终陷入归纳。

(三)引发的运算操作问题 生成语言学以理性研究为旨归,却在“二元论”和“演绎法”等核心思想上与笛卡尔理性主义形合实离:试图摆脱经验的束缚,却坚持“心物不分”;试图使用演绎法建构逻辑体系,却将其理论起点设定为经验描写。

而哲学基础上的矛盾势必引发具体运算操作中的种种矛盾。

1.句法系统与词库不分 在生成语言学的理论体系统,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和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这对概念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深层结构是指一个结构体的句法属性的抽象表述,即不同成分间的结构关系(例如潜主语和动词,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的潜在层面。

在前期的短语结构规则中,深层结构是经过语类规则在词汇插入规则后得到的。

在后来的投射原则中,句子是由词库里词项所带的句法特征自下而上投射而成。

也就是说深层结构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框架,而是带有词项的表达式。

然后,深层结构在转换规则的作用下转换为表层结构。

总之,句法运算是以词项的语类特征和次语类特征为基础。

这无疑混淆了句法系统与词库的关系,不利于生成语言学的模块论追求。

究其原因,在于生成语言学哲学理念中的“心物不分”,从而导致将抽象的句法系统建立在相对实在的词库之上。

因此,生成语言学的句法系统不可能是符合理性要求的演绎系统。

2.句法运算与语义解释不分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不同的是,Chomsky 不排斥对语义的研究。

不过,Chomsky 不赞成以语义为基础核心的句法研究,因而他的努力方向是在不诉诸于语义的情况下构建句法。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理论追求,Chomsky 在1957年《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一书中坚称句法和语义分属两个独立的模块。

而在1965年出版的重要著作《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中,Chomsky 对该模式做了修改——在约翰卡兹(John Katz)等语言学家的建议下,在句法运算中加入了语义解释。

在之后的研究中,语义解释自内而外,在表层结构中也起作用。

最终,语义标准成为了衡量句法规则是否合法的重要准则,从而导致在生成句法框架中创生了大量为了语义解释而出现的概念:题元角色(theta role)、照应(anaphor)、量词辖域(scope of quantifier)和轻动词(lightverb)等。

显然,将语义引入句法,不仅严重违背了句法和语义之间的模块性设定,而且给句法系统带来了大量的冗余成分。

四、结 语虽然生成语言学与笛卡尔理性主义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它们在二元认识论和演绎方法论上有着根本区别。

因此,生成语言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笛卡尔语言学”。

诚然,我们并不否认生成语言学只试图继承笛卡尔理性主义中的理性成分而抛弃其形而上学的部分,何况我们也不赞成那种照般别人理论的作法。

然而,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生成语言学对笛卡尔理性主义中的理性成分也没有很好地继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