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千米)如下表:
杀伤半 20≤x 40≤x 60≤x
径 数量
<40 8
<60 12
<80 25
这批炮弹的平均杀伤半径是多少千米? 由上表可得出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分别是30,50,70,90, 30× 8+50× 12+70× 25+90× 5 根据加权平均数公式得 x= 8+12+25+5 =60.8(千米), 因此,这批炮弹的平均杀伤半径大约是60.8千米
中数学考试成绩为80分.
(1)请问他一学期的数学平均成绩是多少? (2)如果期末总评成绩按: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 30%,期末成绩占50%计算,那么该同学期末总评数学成 绩是多少? 1 (1)x= (76+90+80)=82(分) 3 (2)x=76×50%+90×20%+80×30%=80(分)
分组 体重 人数 结论
A 30-35
B 35-40 32
C 40-45
偏瘦
正常
偏胖
11.(12分)体育委员在统计了全班同学 60秒跳绳的次
数后,绘制了下面两幅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求全班 同学60秒平均跳绳大约多少次?
全班同学60秒跳绳的平均次数是(70×4%+90×8% +110×40%+130×24%+150×14%+170×8%+ 190×2%)÷(4%+8%+40%+24%+14%+8%+ 2%)=123.6(次)
23.1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1)
知识梳理
1.一般地,我们把n个数x1,x2,„,xn的和与n的比,
算术平均数 平均数 记作 叫做这n个数的______________ ,简称__________ x,读作“x拔”. 2.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一定相同,在 计算它们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由

冀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精品课件

冀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精品课件

冀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 方程精 品课件
小试牛刀
当m取何值时,方程(m-1)x3m+2+2mx+3=0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解:由题意得,
3m+2=2, 解得m=0,且m-1≠0 所以,当m=0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冀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 方程精 品课件
冀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 方程精 品课件


解(根):使一元二次方程两边相 等的未知数的值
∴方程ax2+bx+c=0 (a≠0)一个根是1.
拓展提高
若 a-b +c=0,4a+2b +c=0 你能通过观察,求 出方程ax2+bx+c=0 (a≠0)一个根吗?
课堂小结
一 元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 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2的整式方程


一般形式:ax2 + bx + c =0(a≠0)
个根为1, 求a+b+c的值.
解:由题意得
a 12 b 1 c 0,
即a b c 0.
冀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 方程精 品课件
拓展提高
思考:若 a+b+c=0,你能通过观察,求出方程 ax2+bx+c=0 (a≠0)一个根吗?
解:由题意得
a b c 0,
即a 12 b 1 c 0.
பைடு நூலகம்x 1
• (4) x 2 4 (x 2)2
?
冀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 方程精 品课件
冀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 方程精 品课件
例题讲解

27.1反比例函数-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共27张PPT)

27.1反比例函数-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共27张PPT)
y 2x
观察得到的6个式子:
(1)v 1000 t
(2)S=80t
(3) y 50 x
(4)S=18a
(5)m 2 n
(6)y=-2x
①属于正比例函数的是(: 2)S=80t (4)S=18a (6)y=-2x 共同特征是: 符合y=kx(k为常数,k≠0) 即 y k(两变量的商为定值)
3.若y (a 1)xa22是反比例函数,则a的值为__1___.
考查的知识点: 自变量x的次数为-1及k≠0
a2 2 1 a 1 0
解得,a=1.
4.已知函数 y (5m 3)x2n (n m).
(1)当m,n为何值时,为一次函数? 考查的知识点: 自变量x的次数为1
2-n=1 5m-3≠0 ∴m≠0.6,n=1.
A.两条直角边成正比例 B.两条直角边成反比例 C.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成比例 D.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成反比例
一、反比例函数的形式
一般形式:y k (k为常数,k 0) x
xy=k(k为常数,k≠0)
y kx1(k为常数,k 0)
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1.待定系数法
2.根据题意直接列
同学们再见
t和v的乘积为定值1000
v 1000 t
(2)小丽在公园散 步,速度是 80(m/min),她行 走的时间为 t(min),走过的 路程为S(m).
题中的两个变量S与t之间具有什么关系?怎样用t表示S?
S和t的商为定值80
S=80t
(3)用铁丝围成一个面积为50c㎡的矩形框架,设矩形 的一组邻边分别为xcm和ycm.两个变量x和y之间具有 什么关系?怎样用x表示y?
解:由题意得,xy=5000
y 5000 (x 0) x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PPT精品课件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PPT精品课件

9
8
1
观察计算的结果,当α增大时,角α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怎样变化?
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而增大(或减小)
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知识讲解
2.已知一个锐角三角函数的值求锐角的度数
例2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锐角的度数:(结果精确到1″) (1)已知cosα=0.5237,求锐角α; (2)已知tanβ=1.6480,求锐角β.
知识讲解
(2)在计算器开机状态下,按键顺序为
2ndF tan-1 1 . 6 4 显示结果为58.750 786 43. 即β≈58.750 786 43°.
80=
再继续按键: 2ndF
DEG
显示结果为58□45□2.83.
即β≈58°45‘ 3″.
知识讲解
例3 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B=5,BC=4.
2.已知 sin232°+cos2α=1,则锐角α等于( A )
A.32°
B.58°
C.68°
D.以上结论都不对
3.用计算器验证,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D ) A.sin18°24′+sin35°26′=sin45° B.sin65°54′-sin35°54′=sin30° C.2sin15°30′=sin31° D.sin72°18′-sin12°18′=sin47°42′
2.求cos72°的值. 第一步:按计算器 cos 键,
第二步:输入角度值72, 第三步:输入 键, 屏幕显示结果为0.309 016 994.
即cos 72°=0.309 016 994.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PPT精品教学课件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PPT精品教学课件
在图中,α=30°,β=60°.Rt△ABD中,
α=30°,AD=120,所以利用解直角
三角形的知识求出BD;类似地可以求
出CD,进而求出BC.
随堂练习
解:如图,α = 30°,β= 60°, AD=120.
∵ tan =


, tan =


3
40 3
3
CD AD tan 120 tan 60 120 3 120 3
随堂练习
1.如图,小明为了测量校园里旗杆AB的高度,将测角仪CD竖直放在距旗杆底部B点6 m的
位置,在D处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53°,若测角仪的高度是1.5 m,则旗杆AB的高度
9.5
约为______m.(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sin53°≈0.80,cos53°≈0.60,tan53°≈1.33)
BD AD tanα 120 tan 30 120
BC BD CD 40 3 120 3
160 3 277.1
答:这栋楼高约为277.1m.
解直角三角形的
26.4
应用
第2课时
知识回顾
直角三角形中诸元素之间的关系:
(1)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 (勾股定理);
B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sin A
a
b
a
, cos A , tan A .
c
c
b
c
a
A
b
C
情景导入
如图,从山脚到山顶有两条路AB与BC,问哪条路比较陡?
B
A

冀教版初三数学上课《全册课件》(共45套课件1122页)

冀教版初三数学上课《全册课件》(共45套课件1122页)

两个品种的小麦.小麦产量如下表:
A1 B1 A2 B2 A3 B3 A4 B4 A5
品种A
产量/kg 品种B 产量/kg
A1
95 B1 94
A2
93 B2
A3
82 B3
A4
90 B4 85
A5
100
100 105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知1-导
(1)观察下图,哪个品种小麦的产量更高些?
(2)以100 m2为单位,如何比较A,B两个小麦品种的单位 面积产量? (3)如果只考虑产量这个因素,哪个品种更适合本地种植?
(来自《点拨》)
2
一组数据7,8,10,12,13的平均数是( A.7 B.9 C.10
) D.12
(来自《典中点》)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知1-练
3
一组数据的和为87,平均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 个数为( )
A.87
C.29
B.3
D.90
(来自《典中点》)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知2-导
知识点
做一做
2
80 77 82 83 78 最后得分为 80(分). 5
小岚去掉一个最高分85分,去掉一个最低分76分,
79 80 77 82 81 79.8(分). 最后得分为 5
因为80分>79.8分,所以小菲的最后得分高.
(来自《点拨》)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知1-讲
知2-导
小明和小亮分别是这样计算平均数的. 小明的计算结果: 1 ×(70+75+80+85)=77.5(g), 4 小亮的计算结果: 1 ×(70×2+75×5+80×6+85×7)=79.5(g). 20 你认为他们谁的计算方法正确?请和同学交流你的 看法.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重点介绍了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应用。首先,通过问题引导,解释了算术平均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和意义,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接着,引入加权平均数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说明其在不同权重下的计算方法,体现了数据中各部分的相对重要程度。典例精析部分,通过具体题目展示了如何根据给定的权重计算加权平均数,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最后,当堂练习环节提供了实际问题加权平均数知识的掌握情况。整个章节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课件(第1课时)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课件(第1课时)

7.已知,如图,在△ABC中,∠B=90°,AB=5 cm,BC=7 cm.点 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 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 边向点C以2 cm/s的速度移动.
(1)如果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BQ的面积
等于4 cm2?
(2)如果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Q的长度等
分析:将原图中三条甬路分别向上和向右平移至如图所示的位置, 若设甬路的宽为x m,则草坪总面积为(40-2x)(26-x)m2,所列方程为 (40-2x)(26-x)= 144×6.
我们利用“图形经过移动,它的面积 大小不会改变”的性质,把纵、横两 条路移动一下,使列方程容易些.
随堂训练
1.绿苑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准备在两幢楼房之间设置一块面积为900平方米的
(3)如何设未知数?
(4)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工业废气年排放量300万立方米减少两次=144万立方米.
(5)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随堂训练
1.一种药品原价每盒25元,经过两次降价后每盒16元.设两次降
价的百分率都为x,则x满足( D )
A.16(1+2x)=25
B.25(1-2x)=16
(图中阴影部分),余下的部分种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540
平方米,求道路的宽.
解:设道路宽为x米,由平移得
到图2,则宽为(20-x)米,长为
图1
(32-x)米.列方程,得
(20-x)(32-x)=540,
图2
整理,得 x2-52x+100=0,
解得 x1=50(舍去),x2=2. 答:道路宽为2米.
解:设矩形温室的宽为 x m,则长为2x m.根据题意,得 (x-2)(2x-4)=288. 解得x1=-10(不合题意,舍去),x2=14. 所以2x=2×14=28. 答:当矩形温室的长为28 m,宽为14 m时,蔬菜种植区域的面积 是288 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式中的分子分母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60+80+100 x= =80 3
一 平均数的概念
问题引导 问题1 什么叫算术平均数?
1 (x 1+x 2+x 3+… +x n ) 对于n个数据x1,x2,x3, …,xn,则 n
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作 x,读作“x拔” 问题2 算术平均数的表示方法是什么?
下:13岁8人,14岁16人,15岁24人,16岁2人。求这个班级
学生的平均年龄(结果取整数)。 解: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
13 8+14 16+15 24+16 2 x= 14 8+16+ 24+ 2
所以,他们的平均年龄约为14岁。
课堂小结
1.算术平均数
1 对于n个数据x1,x2,x3, …,xn,则 n (x 1+x 2+x 3+… +x n )
应聘,当时阿Q走了进去……
我们好几人工资 都是1100元。
职 员 D
我的工资是1200元, 在公司中算中等收 入。
我公司员工的收入 很高,月平均工资 为2000元。
经 理 职员C

阿Q
那时阿Q问了三毛公司的所有员工的月薪,列出如下统计表:
员工 经理 副经 理 4000 职员A 职员B 职员C 职员D 职员E 职员 F 1100 杂工
2. 平均数的意义:
算术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总体的平均大小情况。 加权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中按各数据占有的不同权重时总 体的平均大小情况。
3. 区别:
算术平均数中各数据都是同等的重要 , 没有相互间差异 ; 加权平均数中各数据都有各自不同的权重地位 , 彼此之间 存在差异性的区别。
当堂练习
某班级为了解同学年龄情况,作了一次年龄调查,结果如

解: 甲的平均成绩为
73
80
82
83
73+80+82+83 乙的平均成绩为 =79.5 4
85+78+85+73 =80.25 , 4
显然甲的成绩比乙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甲。
问题2
如果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用算
术平均数来衡量他们的成绩合理吗? 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
月考2 78
月考3 85
期中 90
期末 87
解: 先计算该同学的月考平均成绩:
月考 10% 期末 60% 期中 30%
(89+78+85)÷3 = 84 (分) 再计算总评成绩: 84×10%+ 90×30%+ 87×60% 10%+30%+60%
= 87.6 (分)
方法归纳
1. 平均数计算:
算术平均数=各数据的和÷数据的个数 加权平均数 =( 各数据×该数据的权重 ) 的和÷所有数据 的权重之和
1 x= (x 1+x 2+x 3+… +x n ) n
问题3 算术平均数的意义是什么?
算术平均数的意义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二 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问题引导 问题1 如果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请计算 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应该录用谁? 应试者 甲 听 85 说 78 读 85 写 73
该录取谁? 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 应试者 甲 乙 听 85 73 说 78 80 读 85 82 写 73 83
85×3+78×3+85×2+73×2 解:x 甲 = =80.5 3+3+2+2 73×3+80×3+82×2+83×2 x 乙 = =78.9 3+3+2+2
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作 x,读作“x拔” 2.算术平均数的表示
1 x= (x 1+x 2+x 3+… +x n ) n
3.加权平均数的意义
加权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中按各数据占有的不同权重 时总体的平均大小情况。 4.数据的权的意义 权反映数据的重要程度,数据权的改变一般会影响这
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5.加权平均数公式
x1w1 +x2 w2 + x= w1 +w2 + x1 f1 +x2 f 2 + x= n
+xn wn +wn +xk f k


中位数和众数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2.会根据中位数和众数分析数据,并且解决实际问题。(重点)
情境导入 阿Q回忆十年前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经历,开始想找一份 月薪在1700以上的工作,那天他看见三毛公司门口的招聘广 告,上面写着:现因业务需要招员工一名,有意者欢迎前来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读 85 82
: 4
写 73 83
思考
能把这种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推广到一般吗?
一般地,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 是w1,w2,…,wn,则
x1w1 +x2 w2 + +xn wn x= w1 +w2 + +wn 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问题3 如果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则应
答:应该选甲去。
思考
与问题(1)、(2)、(3)比较,你能体会到
应试者 甲 听 85 说 78 读 85 写 73
权的作用吗?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结果甲去; -----结果乙去; -----结果甲去。

73
80
82
83
同样一张应试者的应聘成绩单,由于各个数据所对应
的权数不同,造成的录取结果截然不同。 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
重要程度 不一样!
85 2+75+85 3+73 4 x1 = =79.5 2+1+3+ 4
权 数
加权平均数
73 2+80 1+82 3+83 4 x2 = =80.4 2+1+3+ 4
因为乙的成绩比甲高,所以应该录取乙。 2
应试者 甲 乙 听 85 73
: 1
说 78 80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 数学 全册优质课件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学习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求解过程,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重点)
问题与思考
问题1 数据2、3、4、5、6、7的平均数是
4.5

问题2 一次数学测验,3名同学的数学成绩分别是60,80 和100分,则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你怎样列式计算?
典例精析
例:以下表格是我班某位同学在上学期的数学成绩如果按
照如图所示的月考、期中、期末成绩的权重,那么该同学的 期末总评成绩应该为多少分?
考试
成绩
月考1
89
月考2
78
月考3
85
期中
90
期末
87 期末 60%
月考 10%
期中 30%
提示
扇形统计图中的百分数是各项目得分的权数。
考试 成绩
月考1 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