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堵管后通管流程

合集下载

PICC堵管处理流程

PICC堵管处理流程

PICC堵管处理流程1.检查症状:当病人有体验到血流不畅的症状时,如不能顺利输液、血回搏困难、高压警报等,就需要检查是否是PICC导管堵塞。

护士要详细询问病人有关症状、时间、输液内容等方面的情况。

2.观察导管外观:护士需要检查导管外观有无外倾、沾污和皮肤发红变硬等情况,这些可能是导管局部炎症的表现。

3.排除感染:首先要进行血培养,评估是否存在感染,如果有感染要及时予以处理。

4.排除输注物过敏:如果病人出现过敏反应,首先要考虑是药物过敏。

停药后观察症状是否有改善。

5.检查导管位置:使用X线或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手段,确定导管位置是否正确。

6.导管通畅试验:将注射器连接到导管的插头上,轻轻拉后试试是否能够轻松注入或抽出血液。

如果注射器能够自由移动,则说明导管通畅。

7. 导管冲洗:如果导管不通畅,可以先尝试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内腔,使用10ml-20ml的生理盐水试着推注或抽血。

每次冲洗后再推注或抽血,可以密切观察推注和抽血的阻力变化。

8.导管溶栓:如果冲洗后仍然不能通畅,可以尝试使用导管溶栓试剂,如尿激酶或无水硫酸丹参酮等进行溶栓治疗。

先将溶栓试剂加入生理盐水中,然后将其注入到导管内腔中,保持5-10分钟,再尝试推注或抽血。

9.导管取出:如果经过冲洗和溶栓治疗后仍然不能通畅,需要考虑取出导管并更换新的PICC导管。

10.监测病人状况:对于PICC堵管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血压、体温、血常规、感染标志物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定期评估患者症状的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以上是PICC堵管处理的一般流程,具体的处理方法可能因病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处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并与医生、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和协商,以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CVC及PICC维护要求和堵管处理方法

CVC及PICC维护要求和堵管处理方法

CVC/PICC维护要求
1、输液前用大于10ml空针抽回血,见回血再用生理盐水10ml脉冲式冲管然后输液。

2、若输注高营养,应每6个小时用生理盐水10ml脉冲式冲管一次。

3、输液结束时,先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用5ml肝素稀释液(0-10u/L)正压封管。

CVC/PICC堵管处理方法
1、先检查导管是否打折、脱出。

2、若未出现上述情况则取下肝素帽,用10ml注射器回抽血凝块后,再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

如回抽不通,勿用暴力冲管,避免发生导管破裂或栓塞。

3、采取溶栓再通:取下肝素帽,使用三通管,一侧接稀释尿激酶(10万U尿激酶加生理盐水5ml)或肝素1ml,一侧接20ml空针,通过负压,抗凝药物自动进入导管内溶解凝固的血液,保留30-60分钟,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若一次无效,可重复进行,直至导管通畅。

PICC导管堵塞预防及再通的护理进展

PICC导管堵塞预防及再通的护理进展

PICC导管堵塞预防及再通的护理进展经外周插入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

由于PICC导管头位于中心静脉,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从而避免了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及药物外渗引起的化學性静脉炎和组织坏死。

随着医学护理学的发展,PICC置管对患者来说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外周血管,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多种并发症。

因为导管堵塞而导致拔管的为数不少[1]预防和正确处理PICC导管堵塞这一并发症,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现综述如下。

1导管堵塞原因1.1血凝性导管堵塞通常发生于导管的体内末端,是由于血液返流在管腔内形成血凝块或血栓所致。

患者穿刺侧肢体剧烈活动、排便、用力咳嗽等都可导致上腔静脉压力增高使血液回流入导管而发生堵塞。

血液高凝状态也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术后卧床不起、肿瘤、年老体弱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血流缓慢,易形成纤维蛋白附着导管壁而形成血栓,故对有高凝倾向的患者应慎重使用PICC[2]。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声明,某些材料的导管,如聚氯乙烯、聚乙烯比聚氨酯、硅树脂导管发生血栓的危险性高。

当血管损伤后,血小板便黏附其上,发生聚集,促进血栓形成[3]。

1.2非血凝性导管堵塞药物性堵塞,如输注配伍禁忌药物容易形成沉积的药物溶液后可立即发生阻塞,脂肪乳易在导管内沉积引起管腔狭窄,发生阻塞的几率比其他任何液体都高[4]。

另外导管扭曲、打折、冲管、封管方法不正确、导管管径选择不当、导管接头松动脱落、静脉采血、留置时间过长、观察处理不及时[5]等均可引起导管堵塞。

2预防及再通的护理PICC导管一旦堵塞,导管的功能将丧失。

因此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导管堵塞十分重要。

2.1建立系统的PICC管理机制①PICC置管护士的资质要求是:护师及以上职称,必须具有内外科护理的临床经验,通过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并考试合格后授予PICC护士证书。

PICC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机制和堵管再通方法的研究进展

PICC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机制和堵管再通方法的研究进展

PICC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机制和堵管再通方法的研究进展随着PICC导管在中心静脉置入术中的广泛应用,导管腔内血液与管壁间的生物反应越来越受到关注。

导管堵塞是常见的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中经常出现,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和病人安全。

这篇文章将对PICC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机制和堵管再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浅谈。

一、PICC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机制PICC导管堵塞最主要的原因是导管腔内纤维蛋白鞘形成。

纤维蛋白鞘(Fibrin Sheath)是一种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可溶性血浆蛋白聚集体,其主要由纤维素、血浆凝血酶原、血浆原纤维蛋白等聚合物形成,可在导管腔壁、导管孔和导管端等区域形成。

其形成机制主要包括纤维蛋白鞘前导物的附着、蛋白聚集和胶原和纤维蛋白的聚合等三个步骤。

1. 前导物的附着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为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浆细胞及物质的通路。

PICC导管置管时,输液管道侵入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了内皮细胞屏障的破坏,使得细胞所释放的黏附分子(包括明胶、纤维连接蛋白以及纤维蛋白原等)被暴露在导管表面。

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结合,形成纤维蛋白膜。

前导物的附着是纤维蛋白鞘形成的首要步骤。

2. 蛋白聚集纤维蛋白的聚集是由于凝血因子(如凝血酶等)与前导物形成的物质聚合,形成纤维蛋白膜。

纤维蛋白的聚集不断增加导致管腔的狭窄,并会加速纤维蛋白的沉淀。

3. 胶原和纤维蛋白的聚合随着纤维蛋白膜的聚积,胶原和纤维蛋白也进入了聚合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血小板聚集和血流动力学条件,血小板聚集和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和胶原通过固化和沉降形成慢性的、稳定的纤维蛋白鞘。

二、PICC导管堵塞再通方法避免PICC导管发生导管腔内血液与管壁间生物反应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已经出现导管堵塞,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再通导管,为病人提供合适的治疗为重要。

1. 活性溶栓药物与机械清除相比,活性溶栓药物能通过溶解纤维蛋白鞘的形成物质而非只是局限地瓦解其表面。

重点需要注意的是,溶栓过程中活性药物还会作用于已凝固的血小板形成的血栓,需要对病人进行常规的监护和控制。

PICC堵管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PICC堵管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其严格遵守操作流程。 鼓励医护人员积极上报PICC相关的不良事件,以便及时改进和完善管
理措施。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
迅速响应
在发生PICC堵管事件后,医疗团 队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
采取措施。
有效处置
通过专业的技术操作和团队协作 ,成功解决了PICC堵管问题,保
通过规范应急处理流程, 提高护士对PICC堵管的应 对能力,从而提升整体护 理质量。
减少医疗纠纷
明确应急预案和程序,有 助于减少因处理不当引发 的医疗纠纷。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快速响应
标准化操作
应急预案能够指导医护人员迅速、准确地 判断和处理PICC堵管情况,避免延误治疗 时机。
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应急处理流程,确保每 位医护人员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 ,提高处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冲管时应使用脉冲式冲管法,即一推 一停的冲洗方法,使等渗盐水在导管 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的残 留药物和血液冲洗干净。
必要时拔管并重新置管
01
若经过上述处理后仍无法疏通导管,或者患者出现严重不适或感染等 情况,应及时拔管并重新置管。
02
拔管前应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时准备好无菌敷 料和止血带等物品。
导管受压
导管受到外部压力或扭曲,使 导管内径变窄或闭塞。
血栓形成
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或导管内血 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堵塞导管

对患者的影响
治疗中断
PICC堵管会导致治疗无法 继续进行,影响患者的治 疗效果。
并发症风险增加
堵管可能引发感染、静脉 炎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的 痛苦和治疗难度。

PICC导管维护流程和注意要点看这一篇就够了

PICC导管维护流程和注意要点看这一篇就够了

PICC导管维护流程和注意要点看这⼀篇就够了经外周静脉置⼊中⼼静脉导管 ( PICC ) 被⼴泛应⽤于临床,可长期输⼊⾼渗性及刺激性药物,尤其适⽤于肿瘤化疗患者。

PICC 在留置期间出现并发症,⼀直是临床护⼠所困扰的问题。

⽽ PICC 导管能否安全、长期使⽤,关键在于置管后的⽇常维护。

本⽂将和⼤家分享 PICC 导管维护的流程,⼀起来学习⼀下吧。

PICC 导管维护流程1. 评估穿刺点评估:⾄少每天评估穿刺点⼀次,有⽆发红、肿胀、渗⾎、渗液及硬结。

导管评估:评估导管有⽆移动、打摺,是否脱出或进⼊体内。

操作前是否要抽回⾎?2014 年我国卫⽣部颁布了最新的静脉输液治疗⾏标,明确规定了中⼼静脉导管包括 PICC 都必须通过抽回⾎来确定导管在⾎管内。

INS 在《2016 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冲管与封管标准:在每次输液之前,应冲洗⾎管通路装置,并抽回⾎,以评估导管功能,预防并发症。

PICC 导管到底为什么要抽回⾎呢?抽回⾎⽬的在于判断导管开⼝处有⽆⾎栓及纤维蛋⽩鞘形成。

这两个东西只要形成就会严重影响抽回⾎,⽽且也是后期严重并发症,越早发现,越好处理。

敷料评估:评估敷料有⽆潮湿、脱落、污染,更换⽇期是否到期(⾄少每 7 天更换⼀次)。

2. 操作程序第⼀步 : 更换输液接头⽬的:预防感染频率:建议⾄少每 7 天更换⼀次;发现输液接头内有⾎液或残留药液;明确被污染时。

接头类别:建议使⽤分隔膜,正压或者恒压接头。

步骤:1. 打开换药包,将思乐扣投⼊换药包内。

2. ⽤⽪尺测量肘正中上⽅ 10 cm 处臂围并记录。

3. 揭开固定输液接头的胶布,如有胶痕⽤酒精给予清除。

4. 更换输液接头:打开输液接头待⽤,卸下旧输液接头。

5. 打开酒精棉⽚包,⽤酒精棉⽚消毒厄路式接头,给予⽤⼒多⽅位擦拭 15 秒。

6. ⽤⽆菌⽣理盐⽔预冲输液接头,连接新的输液接头。

第⼆步:冲洗导管定义:⽤⽣理盐⽔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管,应⽤于输液前或两种药物之间,避免残留药液刺激局部⾎管,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 小结 导管堵塞的护理重在预防,加强护理人员 的知识培训,做好导管的维护,合理使用 导管,将会很大程度上减少PICC导管堵塞 的发生率,充分发挥其优势,更好的为临 床服务!
PICC导管拔管
• 3)操作方法不正确:停止输液特别是高渗 静脉内营养液时,未及时用足量生理盐水 或肝素稀释液封管或者化疗间歇期未执行 每周维护管道1次。 (4)患者的强迫体位或导管不在上腔静脉, 使其回血发生率增高。
导管再通
• 处理方法 (1)先仔细检查导管外露部分有无打折、 扭曲及长度,若遇有阻力不见回血,切不可用 暴力、导丝或冲管来清除凝块,以免使导管 损伤、破裂或造成栓塞,可用肝素钠稀释液 10ml抽吸使导管畅通。
• 保留10min后打开三通回抽,如见回血,则回 吸3 ml血弃掉,再用生理盐水冲管或重复 几次生理盐水冲洗后封管。
负压方式使完全堵塞的导管再通
脲激酶
保留时间 2小时-24小时
20mlNS注射器
负压方式使完全堵塞的导管再通(二)
20ml生理盐水备 用
20ml生理盐水脉 冲
回抽注射器活塞, 将导管中药物和 血液抽回,弃置
• (2)当肉眼可见管道外端有陈旧的沉积物 时,可在无菌操作原则下穿刺处换药,再 用戴有无菌手套的食指与拇指指腹来回的 捏搓,使其分裂成细小微粒后利用负压反 复回抽至注射器内达到再通。
• (3)溶栓 去除肝素帽,改用三通接头,一 端连空注射器,另一端连接装有含溶栓剂 的注射器(一般为尿激酶或肝素液)。首 先使导管通向空注射器,将注射器活塞回抽 形成真空后关闭注射器通道,接通导管与另 一支注射器,利用负压将溶栓剂进入导管。
• 近年来,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PICC),因其具有避免外周静脉的反复 穿刺、留置时间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为治疗提供了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在临 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留置过程中, 导管堵塞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2016.01.06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冲管及封管术操作流程

2016.01.06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冲管及封管术操作流程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冲管及封管术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核对医嘱、患者、封管药物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评估
1.患者病情、体位及治疗间歇时间
2.PICC置入部位、时间、深度及维持系统是否通畅、.输注药物的特性
1.若正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根据病情判断能否进行冲管操作
2.出凝血情况
告知
1.冲管及封管的目的、重要性、时间
二:A-药物注射或输注
注射或静脉滴注药物
三:S-0.9%NS
注射或静脉滴注药物结束后,20ml注射器抽吸0.9%NS20ml缓慢推注,脉冲式冲管,把管内的药物冲洗干净。
四:H-稀释的肝素钠盐水
10ml注射器抽吸肝素钠盐水5ml,缓慢推注3ml,余液再边退针边推注,当封管液剩余0.5ml时将针头拔出(正压封管)。
1、使用血管活性药毕,应先用0.9%NS10ml
按原速度滴入冲净导管内剩余药液或抽出导
管内剩余药液,再行封管。
2.导管赌塞时,不能用力推注任何药液。
3.勿选择10ML以下的注射器,不应高压注射造影剂,如CT、MRI。
4.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置用物。
观察与记录
1.观察输液管道是否通畅
2.记录冲封管的时间
3.监测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及血小板、DIC等实验室指标
2-8℃下保存有效期为24小时。
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按病情正确选用并配制封管液
2.环境:符合要求
3.物品:10ml及以上注射器、肝素稀释液、0.9%氯化钠溶液、消毒用物等。
实施步骤
一:S-0.9%NS
输注药物前用注射器抽吸0.9%NS 10ml,连接PICC导管,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后确定导管在血管内无堵塞,脉冲式冲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 导管堵管后冲管流程 确定导管堵塞的种类
不完全堵塞处理 完全堵塞
脉冲冲管无法缓解
5000u/ml 尿激酶,注入1ml ,保留30分钟,回抽后,立即用20ml 以上生理盐水脉冲冲管 脉冲冲管无法缓解
负压方式再通
对阻塞导管的溶栓和冲洗
Step4:旋转三通,使5ml 注射器与导管管腔相通,在负压作用下,溶栓剂进入导管管腔
Step3:回抽10ml 注射器针栓至8-9ml 刻度,以使以使导管管腔内形成负压
Step2:打开延长管夹(水止夹),旋转三通,使10ml 注射器与导管管腔相通
Step1:去除肝素帽,止水夹关闭,以防空气进入导管 a . 接上三通
b . 含有约1ml 溶栓剂的5mi 注射器
c . 10ml 注射器
Step5:旋转三通,关闭导管管腔,让溶栓剂在管腔内停留30分钟,以便发生作用
Step6:用10ml 注射器抽吸3ml 血液,以确定导管畅通,弃去回抽的血液
Step7:用20ml 注射器以“脉冲”方式冲洗导管,使用20ml 生理盐水,遵循规范的冲洗方式
速度减慢的初期 及时用生理盐水脉
冲式冲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