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浓度和溶解度

合集下载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与溶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其中,溶质是指能被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而溶剂则是指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在溶液中,浓度和溶解度是描述溶液中溶质含量的重要参数。

一、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浓度是衡量溶液中溶质含量的相对多少的指标。

常见的浓度单位包括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等,不同的浓度单位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1.质量浓度质量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质量浓度(g/L) = 溶质的质量(mg) / 溶液的体积(L)例如,如果将10g的盐溶解在100mL的水中,则质量浓度为10g/0.1L=100g/L。

2.体积浓度体积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体积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体积浓度(mL/L) = 溶质的体积(mL) / 溶液的体积(L)例如,如果将50mL的酒精溶解在200mL的水中,则体积浓度为50mL/0.2L=250mL/L。

3.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mol/L) = 溶质的摩尔数(mol) / 溶液的体积(L)例如,如果将0.5mol的NaCl溶解在2L的水中,则摩尔浓度为0.5mol/2L=0.25mol/L。

二、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性质以及温度有关。

1.溶质的性质溶质的性质决定了其溶解度的大小。

一般来说,极性物质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而非极性物质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2.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性质也会影响溶解度。

相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可能会不同。

例如,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

3.温度的影响温度对溶解度有很大的影响。

在一些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而在另一些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

这取决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三、浓度和溶解度的关系浓度和溶解度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数学关系。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量与溶液总体积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

而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1. 浓度的计算方法浓度可以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表示,常见的包括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浓度等。

1.1 质量浓度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常用单位是克/升(g/L)。

计算公式如下:质量浓度 = 溶质的质量 (g) / 溶液的体积 (L)1.2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常用单位是摩尔/升(mol/L)。

计算公式如下:摩尔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 (mol) / 溶液的体积 (L)1.3 体积浓度体积浓度是指溶质在一定体积溶剂中的溶解度,常用单位是升/升(L/L)或者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体积浓度 = 溶质的体积 (L) / 溶液的体积 (L)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解度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下面是几个主要影响溶解度的因素:2.1 温度通常情况下,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2 压力对于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情况,当压力增加时,溶解度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增加压力会增加气体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增加溶质溶解进溶剂中的机会。

2.3 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性质会影响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例如溶剂的极性、介电常数等。

对于极性溶质,极性溶剂通常会有更好的溶解度。

3.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可以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来表示,在这个曲线上可以看到在不同温度下溶质数的变化趋势。

3.1 饱和溶解度饱和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情况。

当溶质继续溶解时,就会达到饱和状态。

3.2 过饱和溶解度过饱和溶解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超过了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溶解物质的最大溶解度,浓度则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或浓度的大小。

对于溶解度和浓度的关系,我们需要先了解溶解度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一、溶解度的定义和计量单位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最大能溶解的溶质的量,通常用质量浓度(溶解物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或物质浓度(溶解物质的物质量与溶剂的物质量之比)来表示。

溶解度的计量单位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克/升、摩尔/升、摩尔/千克等。

二、浓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或浓度的大小,它与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增加时,其溶解度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浓度的增加,溶质分子或离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促进了溶质的溶解。

三、溶解度对浓度的影响与浓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相反,溶解度对浓度的影响较为复杂。

一般情况下,对于固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溶解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到一定浓度时会达到饱和,溶解度不再增加。

这是因为达到饱和时,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动态平衡,无法再溶解更多的溶质。

对于气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的溶解,溶解度则随着溶液的压强的增加而增加,符合亨利定律。

亨利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溶质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压强成正比关系。

四、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为温度的升高能够提供给溶剂更多的能量,从而促进溶质分子或离子的运动,增加其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可以通过绘制溶解度-温度曲线来进行描述。

溶解度-温度曲线通常包括饱和溶解度曲线和非饱和溶解度曲线。

饱和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最大溶解物质的浓度随着溶剂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非饱和溶解度曲线则是指在低温条件下,溶液中溶解物质的浓度随温度变化而增加的曲线。

五、应用举例溶解度与浓度的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常见的晶体状加热制水饺为例,当我们将冷冻饺子放入滚水中煮熟时,随着水温的升高,饺子中的盐分会逐渐溶解进入水中,从而使得水的浓度增加。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的解析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的解析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的解析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是化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溶液的浓度指的是单位体积内所含溶质的量,通常以摩尔浓度表示。

而溶解度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解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1.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或摩尔量。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摩尔/升、克/升、百分比等。

浓度的计算方式根据所需浓度单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摩尔浓度为例,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 (mol/L) = 溶质的摩尔数 (mol) / 溶液的体积 (L)其中,溶质的摩尔数可以通过溶质的质量 (g) 除以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 来计算。

通过控制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我们可以调节溶液的浓度。

浓度越高,表示单位体积内溶质的量越多。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通常以溶质在饱和溶液中的物质的摩尔浓度或质量浓度来表示。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会受到温度、压力和溶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在相同温度下,当溶液中的溶质质量达到其溶解度时,会形成饱和溶液。

如果继续向这个饱和溶液中添加溶质,溶质将无法再溶解,会沉淀出来。

3. 溶液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增加溶液的浓度可以提高溶质的溶解度,即溶质可以溶解更多的量。

这是因为提高溶液的浓度会增加溶质和溶剂之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机会。

当溶液浓度较低时,溶质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远,相互作用较弱。

而当溶液浓度增加时,溶质分子之间的距离变短,相互作用增强,有利于溶质溶解。

同时,温度和压力等因素也对溶解度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溶液的温度升高会使溶解度增加,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质分子的动力学能量,有利于克服溶质分子间的相互引力。

而对于气体溶液来说,压力升高会使溶质溶解度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溶液的浓度并不是唯一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不同溶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不同溶剂对同一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尽相同。

化学反应中的溶解度与溶液浓度

化学反应中的溶解度与溶液浓度

化学反应中的溶解度与溶液浓度溶解度(solubility)和溶液浓度(solution concentration)是化学反应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

而溶液浓度则是指单位溶剂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一、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度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温度: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因为在较高的温度下,溶质分子具有更大的热能,碰撞力更强,更容易克服溶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溶解。

但也有少数溶质在升高温度后溶解度会降低,这是因为在其溶解过程中伴随有放热反应,加温降低了放热反应的影响。

2. 压力:对固体和液体而言,压力对溶解度几乎没有影响。

而对气体溶质溶解于溶剂中的情况,当压力升高时,气体溶解度也会增加。

原因是增加的压力增加了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碰撞机会,有利于气体分子进入溶液中。

3. 溶剂性质: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之间会产生各种相互作用力,如电荷相互作用力、氢键等。

不同的溶质和不同的溶剂有不同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影响了溶质的溶解度。

二、溶液浓度的计量方式在化学反应中,我们需要了解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和计量反应物的用量。

常用的几种浓度计量方式有:1. 质量浓度(mass concentration):质量浓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与溶剂的体积或质量之比。

它通常用g/mL或g/L表示。

计算公式为:质量浓度=溶质的质量/溶剂的体积或质量。

2. 摩尔浓度(molar concentration):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剂的体积之比。

它通常用mol/L表示。

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溶质的摩尔数/溶剂的体积。

3. 体积浓度(volume concentration):体积浓度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比。

它通常用mL/L或cm³/mL表示。

计算公式为:体积浓度=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4. 物质浓度(amount concentration):物质浓度是指溶质的物质量与溶剂的物质量之比。

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

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

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是化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溶解度指的是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形成平衡时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则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本文将详细探讨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计算方法。

一、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形成稳定溶液时的最大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溶解度的单位可以是克/升或摩尔/升,取决于溶质的性质。

溶解度通常用符号"S"表示,具体数值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 压力:对于气体溶解于液体中的情况,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很大。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的溶解度与其分压成正比。

当压力升高时,气体分子在液体中解聚,从而增加了溶解度。

3. 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对溶解度也有影响。

当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时,溶质更容易溶解在溶剂中,溶解度较大。

三、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剂中溶质的含量,可以用多种方式表示。

1. 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总质量之比。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总质量) × 100%2. 体积分数:体积分数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液的总体积之比。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体积分数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总体积) × 100%3.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四、计算方法计算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方法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1. 根据溶解度的数据表:可以根据已知的溶解度数据表找到特定温度下溶解度的数值。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和溶解度是溶液性质的关键参数,对于理解溶液的行为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溶液浓度和溶解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指的是溶质在溶剂中的相对含量,是描述溶质在溶液中的分布状态的量化参数。

常用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式有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分数等。

1. 质量浓度质量浓度(C)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C = m/V其中,C为质量浓度(单位为g/L),m为溶质的质量(单位为g),V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

例如,若有100g的氯化钠溶解在1L的水中,它的质量浓度为100g/L。

2.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M)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量。

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M = n/V其中,M为摩尔浓度(单位为mol/L),n为溶质的物质量(单位为mol),V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

举个例子,如果有0.1mol的硫酸氢钠溶解在1L的水中,则其摩尔浓度为0.1mol/L。

3. 体积分数体积分数是溶液中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体积分数 = 溶质体积 / 溶液体积体积分数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二、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以及压力等。

通常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物质量与溶剂的质量或物质量之比来表示溶解度。

例如,硫酸钠的溶解度可以表示为:溶解度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或溶解度 = 溶质物质量 / 溶剂物质量三、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浓度和溶解度是溶液中溶质含量的两个不同角度的描述。

浓度反映了溶质相对于溶液总体积的分布情况,而溶解度则是描述在特定条件下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浓度与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例如,对于某种溶质在特定溶剂中,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溶液的溶解度也可能会增加。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是物理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化学反应、溶解过程和溶液的性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通常用质量浓度和摩尔浓度来表示。

1. 质量浓度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质量浓度(g/L)= 溶质的质量(g)/ 溶剂的体积(L)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100g盐溶解在1L水中,那么质量浓度即为100g/L。

2.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

它的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mol/L)= 溶质的摩尔数(mol)/ 溶剂的体积(L)假设我们有1mol的葡萄糖溶解在1L水中,那么摩尔浓度即为1mol/L。

二、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动态平衡时,单位质量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常用来描述溶质的溶解能力。

溶解度受到温度的影响,通常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溶解度通常由饱和溶解度来表示,即在某一温度下,溶液中溶质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情况。

三、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浓度和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并不完全相同。

1. 影响因素溶解度主要受到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而浓度则主要受溶质的添加量和溶剂的体积影响。

2. 溶解度与浓度关系在一定温度下,当溶液中的浓度小于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能够继续溶解。

当溶液中的浓度等于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达到饱和,不再能够继续溶解。

换言之,溶质的溶解度是指在饱和状态下单位质量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而溶液的浓度则可以低于或等于溶质的溶解度。

综上所述,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可以通过质量浓度和摩尔浓度来表示。

而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动态平衡时单位质量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通常用饱和溶解度来描述。

浓度和溶解度之间存在关系,当浓度小于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能够继续溶解,当浓度等于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达到饱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另一类取决于溶液的组成,即溶质微粒 数和溶液微粒的比值,而与溶质本性无 关。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12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各种溶液各有其特性,但但该类性质是一般稀溶液 所共有的. 这类性质与浓度有关,或者是与溶液中的“粒 子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性质无关. Ostwald 称其为“依 数性” . 这里是非常强调溶液是“难挥发的”,“非电 解质的”和“稀的”这几个定语的.
f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28
渗透压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25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蒸气压下降引起的直接后果之二
凝固点下降
必须注意到,溶质加到溶剂(如水)中,只影响到溶剂(如水)
的蒸气压下降,而对固相(如冰)的蒸气压没有影响. 显然,只有当
温度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时(对水而言为 0 ℃ ),这一温度就是溶
液的凝固点,所以溶液的凝固点总是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其降低
溶液的几种性质与水的比较
物质 (g·cm-3)
Tb / ℃
Tf / ℃
20℃ /
纯水
100.00
0.00
0.9982
0.5mol·kg -1糖水
100.27
-0.93
1.0687
0.5mol·kg -1尿素水溶液 100.24
-0.94
1.0012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13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10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8.1.2 溶液浓度
• 质量浓度
– 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m溶质 (K gdm 3或 K gL1)
V溶液
• 溶解度(s)
– 100g溶剂中所能溶解溶质的溶质的最大质 量(g)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11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8.1.2 溶液浓度
• 质量分数
– 某组分的质量与总质量之比
w mi (单位1) m总
mi :某一组分的质量g m总:溶液中所有物质量的的质总和g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9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8.1.2 溶液浓度
• 摩尔比
– 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r x (单一溶质的溶液量1纲) (1 x)
Solution
萘的摩尔质量128gmol1,Tb 0.531K
Tb Kbm

0.531K

Kb
1228g.6m7gol1
1000kg1 100
得 Kb 2.545Kkgmol1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23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Example 已知烟草中的有害成分尼古丁的实验式
8.1.1 基本概念(自学)
• 溶液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程度: 分子层次上均匀分散
• 均相系统
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都相同
• 溶液分类
气态溶液、液态溶液和固态溶液(固溶体)
溶液习惯上指液态溶液,以后所说溶液都是指液态
溶液
• 溶液的形成
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溶于液体或液体溶于液体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是C3H7N,将496mg尼古丁溶于10.0g水中,所 得溶液在105Pa下沸点100.17ºC,求尼古丁的分
子式。 Solution T b 1.0 1 0 7 10 0 .0 1℃ 7
kb 0.51
Tb kbm
m0.3m 3 oklg1
尼古丁摩尔质量为M,则
m(0.49)6(10)04 0.9 6 M15g0mo1l
3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8.1.1 基本概念
• 溶剂
液体组分(气体或固体溶于液体)
或含量较多的液体(液体溶于液体)
若两种液体含量相当,溶剂和溶质没有明显区别
• 溶质
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或固体或含量较少的液体
•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不能导电的物质
• 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
• 强电解质溶液: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值为Tf.
同理可得,△Tf=Kf·m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26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Example
冬天,在汽车散热器的水中注入一定量的乙二
醇可防止水的冻结. 如在 200 g 的水中注入6.50 g
的乙二醇,求这种溶液的凝固点.
Solution
Tf Kfm
此时 m 乙水 二 M 6 .乙 5 醇 g 中 0 二 1 2醇 g 0 g 0 H H 2 2 O O 0 0 0 0 .5m 2k 5 o 1 g l
Solu-0ti.o1n88T ºfC, 试0 求 水( 溶0 剂.1的凝8 ) 固8 0 点.1 下降8 ℃ 常数8kf.
Tf kf mkf (0.M 74 )9 (1500 )00
M14g 7mo 1l
0.188k
f
(
0.749 )(1000 )
M
50
k 1.84℃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拉乌尔定律
–在室温下,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 压乘以溶剂的摩尔分数
P1 = P1* ·x1
稀溶液的蒸气压 溶剂的蒸气压 溶剂的摩尔分数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17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p
p
0 B

xB
,
其中
xB
nB nA nB
由于 x A x B (1 x A 为溶质的摩尔分数)
只要溶液的质量不摩积尔蹞数步,相无同以致,千其里;蒸不汽积压小流也,相同.
20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蒸气压下降引起的直接后果之一
沸点升高
• 沸点
– 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
• 正常沸点
– 外压=101.3kPa的沸点
ΔTb = Kb ·mB
沸点升高值 沸点升高常数 溶质的摩尔质量浓度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实验测定25C时,水的饱和蒸气压: p (H2O) = 3167.7 Pa; 0.5 mol ·kg-1 糖水的蒸气压则为: p (H2O) = 3135.7 Pa; 1.0 mol ·kg-1 糖水的蒸气压为: p (H2O) = 3107.7 Pa。
结论: 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低,溶液浓度
越大,蒸气压下降越多。
Kb为沸点升高常数,与溶剂的摩尔质量、沸点、气化热有关,可
由理论推算,也可由实验测定:直接测定几种浓度不同的稀溶液的
Tb ,然后用Tb对m作图,所得直线斜率即为Kb.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22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Example
已知纯苯的沸点是 80.2 ℃,取 2.67 g萘(C10H8) 溶于100g苯中,测得该溶液的沸点为 80.731 ℃,试 求苯的沸点升高常数.
cn溶质(moldm3或molL1) V
n:溶质的物质的量 mol V:溶液的体积 dm3或L1(常用) SI单位m3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6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8.1.2 溶液浓度
• 质量摩尔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
m n溶质 (molkg1) m溶剂
m溶剂: 溶质的质量 K g
第8章 水溶液
8.1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8.2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
的依数性 8.3 电解质溶液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1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8.1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8.1.1 8.1.2 8.1.3
基本概念 溶液浓度 溶解度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2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 某组分的质量与总质量之比
– 摩尔比
• 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 质量浓度
• 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 溶解度
• 100g溶剂中不所积能蹞无步溶以,成解无江以溶海致质友千友里的情;溶分不享质积小的流最, 大质量(g)
5
8.1.2 溶液浓度
• 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T f K fm 1 .8 0 6 .5 2 0 .9 (5 ℃8 )
即此种溶液的凝固点为 0.98 ℃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27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Example
谷氨酸分子式为 COOHCH·NH2·(CH2)2COOH], 取0.749g谷氨酸 溶于50.0g水中,测的凝固点为
蒸汽压便下降,在同一温度下,纯溶剂蒸汽压与溶液
蒸汽压之差,称为溶液的蒸汽压下降(p). 解释: 同一温度下,由于溶质的加入,使溶液中单位体
积溶剂蒸发的分子数目降低,逸出液面的溶剂分子数
目相应减小, 因此在较低的蒸汽压下建立平衡,即溶
液的蒸汽压比溶剂的蒸汽压低.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16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 弱电解质溶液不:积蹞在步,溶无以液致千中里;部不积分小流电, 离
4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8.1.2 溶液浓度
• 在一定量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
– 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 质量摩尔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
– 摩尔分数
• 某种组分物质的量与总物质的量之比
– 质量分数
21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蒸气压下降引起的直接后果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