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章 三维实体
Creo Parametric 2.0标准案例-第十一章

【文档】 【视图移动】
(2)单击要移动的视图,系统显示该视图的边界,同时还显 示边界四角和原点处的图柄。
边界四角
中心句柄
显示边界四角和原点处的图柄
Step3:选择要移动的视图。 Step4 :选择视图的新位置
移动对比
11.5.2 修改视图
在工程图设计过程中,如果视图设计不符合设计规范 的要求,那么可以通过修改视图的方法来对视图进行修改、 编辑,使之满足设计的要求。
第一角投影 视图(国内)
在第三角投影体系 中的正面投影称为前视 图,垂直投影称为顶视 图,侧面投影称为右视 图。
第三角投影 视图(欧美)
在设计的工程图一般采用第三角投影法。
Creo Parametric 工程图
11.1.2 工程图设计步骤与流程
下面介绍在系统中进行工程图设计的基本步骤和 基本流程: 1.工程图设计步骤 (1) 启动Creo Parametric,进入工程制图模式(【绘图】), 创建工程图名称。 (2)选择要建立工程图的零件或装配件,并且选择图纸的规格。 (3) 产生基本视图(前视图、顶视图和右视图),生成2D工程 图。 (4) 随后修改或增加视图,使零件或装配件清楚表达出来。 (5) 在生成的工程图上添加尺寸和批注等。 (6) 如果设计已经满意,则存盘退出,如果不满意,将继续修 改视图。
本章内容包括: ▲ 视图的类型 ▲视图的生成 ▲视图的修改 ▲工程图的尺寸与注释
11.1 工程图设计基础
11.1.1 工程图基本知识
在机械制图中,将零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 为视图。
投影体系
在第一角投影体系 中的正面投影称为主 视图,垂直投影称为 俯视图,侧面投影称 为左视图,统称为零 件的三视图。
MastercamX2中文版数控加工第11讲曲面粗加工(1)

• 【加工面】:指定加工的曲面。 • 【干涉面】:检查毛坯余量。 • 【切削范围】:指定包含的加工曲面。 • 【指定下刀点】:用于定义起刀位置。
图11-15 设置刀具尺寸
(5) 返回【曲面残料粗加工】对话框,选择【曲面加工参数】选项卡 ,设置 曲面加工参数,如图11-16所示。
(6) 进入【残料加工参数】选项卡,然后设置相关参数,如图11-17 所示。
图11-16 【曲面加工参数】选项卡
图11-17 【残料加工参数】选项卡
(14) 进入【剩余残料参数】选项卡,然后设置相关参数,如图11-18 所示。
图11-5 模拟结果
图11-6 素材文件
2.设置工件毛坯。
(1) 执行【机床类型】/【铣削系统】/【默 认】命令。
(2) 在左侧的操作管理器中的【属性】选 项树中选取【材料设置】选项,系统打开 【机器群组属性】对话框,按照图11-7所 示设置毛坯。
(3) 单击 按钮完成设置,结果如图11-8所 示。
图11-2 【刀具路径的曲面选取】对话框
(5)系统弹出【曲面粗加工平行铣削】对话框,如图113所示。
• 刀具路径误差: 按钮后面的文本框用于设置刀 具路径与几何模型的精度误差。误差值设置得越小, 加工得到的曲面精 度就越高,但计算 所需时间较长,为 了提高加工速度, 在粗加工中输入值 可稍大 一些。
图11-30 刀具路径
5. 保存文件
图11-31 加工模拟
11.2
综合训练
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曲面粗加工的知识已 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将通过两个综合实例进一步学习曲面 粗加工的方法。
《AUTOCAD》课程教学大纲

《AUTOCAD》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作用和教学目标本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授了AutoCAD关于工程图的基本功能、基本操作和相关技术。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及上机实训练习,进而使学生掌握绘制工程图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技巧,能独立的绘制各种工程图;同时深入的了解AutoCAD绘制工程图的主要功能、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二.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三.教学时数四.教学内容、要求与安排第一章 AutoCAD操作基础了解安装AutoCAD的系统要求,掌握启动AutoCAD的几种方法,认识AutoCAD 的用户界面第二章绘图前的准备理解AutoCAD中几种坐标系的使用,掌握如何制定AutoCAD的绘图环境和使用AutoCAD的辅助功能。
第三章基本绘图方法学会绘制点、直线、矩形、圆、弧线、椭圆、圆环、多义线、参照线、和样条曲线等,掌握图案填充的操作。
第三章编辑基本图形掌握偏移、复制、镜像、阵列、移动、旋转、打断、修剪、分解等编辑修改命令的操作与使用。
第四章图层、颜色、线型与线宽理解图层的概念,掌握图层的使用技巧,学会如何创建和设置图层。
第五章显示与查询学会使用AutoCAD的图形显示及查询命令。
第六章文本标注与编辑掌握如何定义字体样式、如何标注单行文本和多行文本及特殊字符的输入。
第七章创建标注理解标注的概念,掌握如何创建标注、编辑标注和管理标注样式。
第八章图块与属性理解图块的概念,掌握如何定义图块、插入图块、分解图块等。
第九章创建三维图形熟悉视口、视点的操作,学会创建三维面及特殊三维曲面。
第十一章三维实体的创建与编辑学会创建基本三维实体,及编辑三维实体,掌握高级编辑命令。
第十二章 AutoCAD设计中心熟悉AutoCAD设计中心界面,会用设计中心打开文件。
第十三章布局、页面设置和打印理解布局的基本概念及布局的基本操作等。
五.本课程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自学为辅、上机实践练习为主要方法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训内容密切配合,加强实践教学。
三维实体建模详解

三维实体建模三维实体建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如:三维线架建模、叠加法建模、混合建模法等。
在三维实体建模中,具体运用何种建模法,应根据模型的具体情况而定。
●三维线架法建模:三维线架建模法是指在空间各坐标平面内绘制相应的平面图,由这些平面图图形搭建起空间的三维线架图。
然后,用生成三维实体的命令,创建三维实体模型。
●叠加建模法:叠加法建模是指在创建的基本实体的基础上,通过加、减实体进行实体模型的创建。
●混合法建模:混合法是综合以上的建模方法。
【实训任务1】运用“线架结构建模法”绘制如图1所示的支架三维实体模型。
图1 支架三维实体模型●应用线架结构建模方法创建三维模型的操作步骤:在前视平面上绘制草图(1)在前视平面中绘制平面图形。
单击【视图】工具栏上的【前视】工具按钮,将【前视平面】设置为当前的绘图面。
绘制如图1-1所示的图形,并将图形2、5生成【面域】。
在前视平面上,绘制6个独立的图形,其中:二个同心圆(3、4):其中心高度为50,圆直径大小分别为“70”和“38”(将生成圆筒造型);二个矩形(1、5):下面的矩形其大小为:70 ×5(该矩形将生成支架底坐标底部的通槽)。
上面的矩形大小为:图1-2 在前视平面绘制平面图8 × 48(该矩形将生成上面的“开口通槽”)。
草图(2):用于创建圆筒两端的支撑。
长度为70,高度为35,垂直高度为50,其圆弧半径比R35略小一点。
直线(6):该直线用于定位直径分别为26和16的圆。
直线的长度为85,垂直高度为90。
在左视平面上绘制草图(2)在左视平面上绘制草图。
单击【视图】工具栏上的【左视】工具按钮,将【左视平面】设置为当前的绘图面。
绘制如图1-3所示的图形,并将各图其生成【面域】。
在左视平面上绘制4个独立的图形。
其中:底座草图(7):如图中“红色”图形所示。
坚固座草图(8):宽度为40,顶端圆弧半径为R20,圆弧中心高度为90。
两个同心圆(9、10):用于创建紧固座图1-3 在左视平面上绘制草图两端的沉孔造型。
CAD教程第11章-立体三维造型三维坐标系

CAD教程第11章-立体三维造型三维坐标系三维图形在AutoCAD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功能,在机械制图中经常会用到三维图形,三维图形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尤其是在进行渲染之后,这种感觉就跟照片差不多了.在产品宣传、广告片制作、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章我们主要来学习是三堆实体的创建,同时也将学习有关三维的其他知识,如三维坐标、三维图形的显示等功能,希望在本章的基础上,读者能够自如地创建三维实体,并能够使用三堆显示的工具,从各个角度来现察图形.AutoCAD提供了两个坐标系:一个是被称为世界坐标系(WCS)的固定坐标系和一个是被称为用户坐标系(UCS)的可移动坐标系。
UCS对于输入坐标、定义图形平面和设置视图非常有用。
改变UCS并不改变视点。
只改变坐标系的方向和倾斜度。
创建三维对象时,可以重定位UCS来简化工作。
例如,如果创建了三维长方体,则可以通过编辑时将UCS与要编辑的每一条边对齐来轻松地编辑六条边中的每一条边。
通过选择原点位置和XY平面的方向以及z轴,可以重定位UCS。
可以在三维空间的任意位置定位和定向UCS,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个UCS为当前UCS,所有坐标输入和坐标显示都是相对于当前UCS。
如果显示多个视口,这些视口将共享当前的UCS。
应用右手定则判断三维坐标轴的位置和方向。
在三维坐标系中,如果已知x和Y轴的方向,可以使用右手定则确定z轴的正方向。
将右手手背靠近屏幕放置,大拇指指向x轴的正方向,伸出食指和中指,食指指向Y轴的正方向,中指所指示的方向即z轴的正方向一、坐标系1 .世界坐标系世界坐标系WCS,又称为通用坐标系,在未指定用户坐标系UCS之前,AutoCAD将世界坐标系设为缺省坐标系,世界坐标系是固定的,不能改变。
2 .用户坐标系用户坐标系UCS为坐标输入、操作平面和视窗提供一种可变的坐标。
对象将绘制在当前的UCS的x、y平面上。
3 .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世界坐标系,用户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技右手法则定义:右手法则:以相互垂直的右手的大拇指(为x轴正向),食指(为Y轴正向)、中指(为z轴正向)表示。
天正课件第11章三维建模

在本书正文中,有路径曲面的详细绘制步骤。
三维效果
变截面体
使用“变截面体”命令可沿着路径曲线放样两个或三个截面,从 而创建三维造型。 选择“三维建模”>“造型对象”>“变截面体”菜单,启动“变截 面体”命令,选择路径曲线,然后选择第一个截面,并设置其对 齐点,再分别选择第二、第三个截面,并设置其对齐点,然后指 定第二个截面在路径曲线上的位置,即可完成变截面体的绘制, 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本书正文中,有变截面体的详细用“栏杆库”命令可从栏杆单元库中调出栏杆单元,对其编辑 后可生成栏杆。 选择“三维建模”>“造型对象”>“栏杆库”菜单,打开“天正图库 管理系统”对话框,选择栏杆单元,再设置栏杆单元的尺寸,然后 指定放置栏杆的位置,即可完成栏杆单元的绘制,如下图所示。
1.三维造型对象
平板 竖板 路径曲面 变截面体
栏杆库 路径排列 三维网架
平板
使用“平板”命令可绘制板式构件,如楼板、平屋顶、楼梯休息 平台、装饰板和雨蓬挑檐等。平板对象不仅支持水平方向的板式 构件,如果预先设置好UCS,可以创建其他方向的斜向板式构件。 选择“三维建模”>“造型对象”>“平板”菜单,启动“平板”命 令,选择平板轮廓线,再选择不可见的边,然后选择作为板内洞 口的封闭的多段线或圆,再设置板厚,即可完成平板的绘制,效 果如下图所示。
在本书正文中,有平板的详细绘制步骤。
三维效果
竖板
使用“竖板”命令可绘制竖直方向的板式构件,如遮阳板、阳台 隔断等。 选择“三维建模”>“造型对象”>“竖板”菜单,启动“竖板”命 令,分别指定竖板的起点和终点,然后设置起点标高和终点标高、 起边和终边高度,以及板厚,即可完成竖板的绘制,效果如下图 所示。
11 酶的作用机制和调节-王镜岩生物化学(全)

三、酸碱催化
• 酸碱催化是通过瞬时的向反应物提供质子或从反 应物接受质子以稳定过渡态,加速反应的一类催 化机制。
• 组氨酸的咪唑基的重要意义(许多酶的活性中心都有组 氨酸残基)
四、共价催化
• 共价催化:在催 化时,亲核基团 或亲电基团发生 亲核取代和亲电 加成反应, 通过共
价键与底物形成不 稳定的共价酶 - 底物 复合物 , 降低反应 :
糖原磷酸化酶
各种类型可逆的共价修饰
ATP结构式
ATP的形成
尿苷酸结构式
第四节 同 工 酶
1. 同工酶定义
• 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 蛋白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 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 存在部位:同工酶不仅存在于同一个体 的不同组织中,甚至同一组织、同一细 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中。
6、底物通过次级键结合到酶上。
酶与底物结成ES复合物主要靠次级键: 氢键、盐键、范德华力和疏水相互作用
7、 酶活性部位相对于整个酶分子来
说更敏感 (变性时首先失活)
二、研究酶活性部位的方法
• 1.侧链基团的化学修饰法 • 可以被化学修饰的基团很多,如巯基、 羟基、咪唑基、氨基、羧基和胍基等。
• 2.定点诱变法
大增加了底物的有效浓度)
•定向效应是指反应物的反应 基团之间或酶的催化基团与底 物的反应基团之间的正确取位。
二、底物的形变和诱导契合
• 当酶遇到其专一性底 物时,酶中某些基团 或离子可以使底物分 子内敏感键的某些基 团的电子云密度增高 或降低,使敏感键的 一端更加敏感,底物 分子发生形变,底物 比较接近它的过渡态, 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使反应易于发生。
酶催化机理的实例
胰凝乳蛋白酶(电荷中继网) 催化三联体 Asp---His---Ser
第十一章 接触

第十一章接触许多工程问题涉及两个或多个部件间的接触。
在这类问题中,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时,物体间存在沿接触面法向的相互作用力。
如果接触面间存在摩擦,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也会产剪力以抵抗物体间切向运动(滑动)。
接触模拟通常的目标是确定接触面积及计算所产生的接触压力。
在有限元中,接触条件是一类特殊的不连续的约束,它允许力从模型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因为只有当两个表面接触时才用到接触条件,所以这种约束是不连续的。
当两个接触的面分开时,就不再存在约束作用了。
因此,分析方法必须能够判断什么时候两个表面是接触的并且采用相应的接触约束。
同样,分析方法也必须能判断什么时候两个表面分开并解除接触约束。
在ABAQUS接触分析过程中,必须在模型的各个部件上创建可能接触的面。
一对彼此可能接触的面,称为接触对,必须被标识。
最后各接触面服从的本构模型必须定义。
这些接触面间的相互作用的定义包括诸如摩擦等行为。
11.1 接触面间的相互作用接触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接触面的法向作用,另一部分是接触面的切向作用。
切向部分包括接触面间的相对运动(滑动)和可能的摩擦剪应力。
11.1.1 接触面法向性质两个面之间分开的距离称为间隙。
当两个面之间的间隙变为零,接触约束就起作用了。
在接触问题的公式中,对接触面之间相互传递接触压力的大小未作任何限制。
当接触压力变为零或负值时,接触面分离,约束就被撤出。
这个行为称为“硬”接触。
图11.1中的接触压力-间隙关系中描述了这种行为。
图11.1 硬接触的接触压力与间隙的关系当接触条件从“开”(正的间隙)到“闭”(间隙为零)时,接触压力发生剧烈的变化,有时使得接触计算很难完成。
在后面的章节中将讨论克服接触计算困难的若干技术。
另外一些信息可参见ABAQUS/Standard 用户手册22.1.1节。
和ABAQUS/Standard讲义的接触部分。
11.1.2 表面的滑动除了要确定在某一点是否发生接触外,分析中还必须计算两个表面间的相互滑动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00)
变换坐标系绘制圆形
使用UCS命令变换坐标系 移动 绕X轴旋转 绘制圆
在三维中编辑图形
绘制小圆、阵列 修剪:同一坐标面对象在当前UCS中 的XY坐标面上才能被修剪。
二、三维实体
创建基本实体 用拉伸方法创建实体 用旋转方法创建实体 实体的集合运算 实体对象的编辑 消隐和边界线可见性控制
操作说明:
指定圆柱体顶 ( 底 ) 面中心点 ,基面圆的半径 ( 或直径 ), 圆柱 高确定圆柱。 圆柱体基面圆在 xy 坐标面上 ,高度为正沿 Z 轴正向,否则为 反向。 还可用于创建椭圆柱体。
在(100,100) 处绘制底圆半径 35、高为120的 圆柱体
半高处绘制圆柱体 移动用户坐标
旋转X轴
命令: revolve 当前线框密度: ISOLINES=4 选择对象: (选择面域) 选择对象:Enter 指定旋转轴的起点或 定义轴依照 [对象(O)/X 轴 (X)/Y 轴(Y)]: x 指定旋转角度 <360>: Enter
其中各子项的含义如下:
1)默认项 指定旋转轴的起点: (指定旋转轴的起点,此为默认项。) 指定轴端点: (指定轴的另一端点) 指定旋转角度 <360>: (输入旋转角度,缺省值为360度)
三维实体
一、三维建模基础知识 二、创建基本三维实体 三、由二维创建三维实体 四、布尔运算 五、三维实体编辑 六、显示控制 七、输出其他格式数据
一、三维建模基础知识
1.
2.
3.
4.
用户坐标 视口 设置视点 绘制三维元素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1、坐标系
实体的集合运算
在 AutoCAD 中 , 用户可以通过实体 的集合运算即布尔运算将两个或多个实 体或面域结合在一起形成组合体。 三种基本的布尔运算操作: Union(并) Subtraction(差) Intersection(交)
原始对象
并运算
差运算
交运算
并集(Union命令)
差集(SUBTRACT命令)
功能 SUBTRACT 命令执行求差运算 ,它从第一组实体对象(或面域)中 减去与第二组实体对象(或面域)共 有的部分,生成新的组合实体对象( 或组合面域)
访问方法
菜单:编辑→实体编辑→差集(S) 工具栏:实体编辑→差集(S) 命令:SUBTRACT
操作说明
发出SUBTRACT命令后,AutoCAD提示: 选择对象: 选择被减的一组对象,按Enter键结束选取; 用户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对象作为源对象 ,如果选择不止一个对象, AutoCAD 将自动对 它们进行合并。 选择对象: (按Enter键结束选取)
其中各子项的含义如下:
3) X轴(X)/Y轴(Y) 此选项为分别绕 X、Y 轴旋转成实体, 选定X、Y中的任一个。 命令:revolve 选择对象: (选择对象) 选择对象:Enter 指定旋转轴的起点或 定义轴依照 [对象(O)/X 轴 (X)/Y 轴(Y)]: X (绕X轴) 指定旋转角度 <360>: Enter
绘制圆柱体
圆心坐标(0,0,0)绘制半径 55、高度为40的圆柱体; 圆心坐标(0,0,40)绘制半 径35、高度为50的圆柱体。
(3)圆锥体的绘制( CONE)
功能 创建圆锥体或椭圆锥体体。 访问方法 下拉菜单:绘图→实体→ 圆锥体(O) 工具栏:实体→ 圆锥体(O) 命令:CONE
圆锥体的绘制(CONE):
三维视点
0,-1,0
-1,0,0
0,0,1
1,1,1
3、三维点的输入:
常用直角坐标 绝对坐标方式: X,Y,Z 相对坐标方式:@ X,Y,Z 在二维绘图命令中Z坐标为“0”。
在三维中绘制平面图形
设置图层 使用Vpoint 命令,视点为1,1,1 使用Line、Circle命令绘制三维线
(2)圆柱体绘制(CYLINDER)
功能 绘制圆柱实体或椭圆柱实体。 访问方法 下拉菜单:绘图→实体→圆柱体( C) 工具栏:实体→圆柱体( C) 命令:CYLINDER
操作方法
命令: cylinder 当前线框密度: ISOLINES=4 指定圆柱体底面的中心点或 [椭圆(E)] <0,0,0>: 指定圆柱体底面的半径或 [直径(D)]: 指定圆柱体高度或 [另一个圆心(C)]:
2、用拉伸方法创建实体
可以拉伸的二维对象 圆、椭圆 封闭的多义线、多边形、样条曲线 面域(REGION) 拉伸的路径可以是二维的,也可以是 三维的。
创建面域(REGION)
功能 面域是由选择的一组实体对象围 成的二维封闭区域。 使用Pedit命令也可以将首尾相接 的对象合并为整体。 这两种方法是拉伸、旋转创建三 维实体的基础。
2、创建与编辑视口(VPORTS)
在模型空间建立平铺视口和在 图纸空间的布局中建立浮动视口。 访问方法: 命令:VPORTS AUTOCAD出现视口对话框。
多视窗配置
新建视口 显示标准视口 配置列表,可用于 设置视口。 命名视口 显示图形中命 名保存的视口配置 。
Circle
激 活 视 窗
其中各子项的含义如下:
2)选择对象 此选项为绕指定对象旋转。 选择对象: (选择一个对象) 指定旋转角度 <360>:(指定旋转角) 可选的对象为用 LINE 命令绘制的直线或用 PLINE命令绘制的多义线。 选择多义线时,如果拾取的是线段,对象将 绕该线段旋转; 如果选择的是圆弧段,则以该圆弧两端点的 连线作为旋转轴旋转。
功能
INTERSECTION命令执行求交 操作,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源对象实 体(含面域)的共有部分生成一个新 的组合对象实体(含面域)。
访问方法
选择下拉菜单:Modify → Solids Editing → Intersect 单击工具栏:Solids Editing → Intersect 命令 :INTERSECT
操作说明
发出INTERSECT命令后,AutoCAD提示: Select objects: (选择求交的对象) Select objects: (按ENTER键或空格键结束选择)
三维实体剖切(SLICE命令)
功能 SLICE命令用一个假想的平面在任一部 位对三维实体进行剖切,生成新的实体对 象。切开后的两个部分可只保留一半,也 可以两个部分都保留。被切开的实体保持 原实体的颜色和图层。
访问方法
选择下拉菜单:Draw → Solids → Slice 单击工具栏:Solids → Slice图标 命令 :SLICE
操作说明
发出SLICE命令后,AutoCAD提示: Select object: 选择被剖切对象 Specify first point on sliceng by [Object/Zaxis/View /XY/YZ/ZX/3point]<3point>: 此提示要求用户建立剖切平面
功能 UNION 命令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 对象或面域并合成一个新的组合对象。并操 作采用无重合的方法连接实体对象或面域。 访问方法
菜单:编辑→ 实体编辑 →并(U) 工具栏:实体编辑 →并(U)图标 命令:UNION
操作说明
发出UNION命令后,AutoCAD提示: 选择对象:(选择实体对象I) 选择对象:(选择实体对象II) 选择对象:Enter 可以选择多个对象进行合并。各对象可以 互相重叠,邻接或不邻接。
命令: cone 当前线框密度: ISOLINES=4 指定圆锥体底面的中心点或 [椭圆(E)] <0,0,0>: 指定圆锥体底面的半径或 [直径(D)]: 指定圆锥体高度或 [顶点(A)]: 操作说明:
选项说明
指定圆锥体底面圆中心,基面圆的 半径或直径,圆锥体高度。 基面圆在 XY 面上,高度为正将沿 Z轴正向绘制,否则沿反向。
(1) 世界坐标系(简称WCS) (2) 用户坐标系(简称UCS) 由用户使用 UCS 命令设立的坐标 系,既可在 WCS 中作图,又可在 UCS 中作图。图形一般绘制在当前坐标系 的XOY平面上。
用户坐标系(UCS命令)
用于维护和管理用户坐标系。 访问方法
工具栏: 标准工具条→UCS 命令行: UCS
3、设置视点(VPOINT)
(1)功用 设置观察三维实体的观察点 。 (2)访问方法
命令:VPOINT
(3)选项
命令: vpoint 当前视图方向: VIEWDIR=0.0000,0.0000,1.0000
指定视点或 [旋转(R)] <显示坐标球和三轴架>:
在当前视口上指定用户所需要的 任一点为视点。
拉伸创建实体(EXTRUDE命 令)
功能
拉伸现有的二维对象(如圆、封 闭的多边形、面域)创建三维实体。
访问方法
下拉菜单:绘图→实体→拉伸(X) 工具栏:实体→拉伸(X) 命令:EXTRUDE
操作说明
命令: extrude 当前线框密度: ISOLINES=4 选择对象:选择截面 选择对象:Enter 指定拉伸高度或 [路径(P)]: (指定拉伸高度(沿Z轴) 或选择沿路径(P)拉伸) 指定拉伸的倾斜角度 <0>: (指定一个在-90度和90度之间的半锥角)
操作说明
选择完成以后,AutoCAD提示用户选择要 减去的一组对象。 选择对象: 选择要减去的一组对象,按Enter键结束选取。 用户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要减去的对象。 如果 选 择不 止 一个 对 象 , 在 作减 操 作之 前 , AutoCAD会将这些选中的对象自动合并。
交集 (INTERSECT命令)
旋转法创建实体(REVOL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