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儿童文学作品的母题精选
儿童文学母题

儿童文学母题
儿童文学母题是爱的母题,无论是“母爱型”或“父爱型”的作品都具备各自独特的审美价值,然而两者也同样只体现了“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
如果儿童文学领域只存在这样一种眼光,只存在着“爱的母题”的话,那么这样的文学园地不仅将是单调的,而且,它的单向的发展,终将使自己走向荒芜。
“成人的眼光”虽然充满着爱,但毕竟有它的局限性,它未必总能促进儿童自身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到了那种“有创造力和能推动未来社会前进的个人”纷纷蓬勃欲出的时代,“父爱型”和“母爱型”的作品已远远不能满足新一代儿童的全新审美需求了。
刘绪源和他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

刘绪源和他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刘绪源和他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儿童文学,简明解释就是指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
与中外文学研究的深厚悠久的历史积累相比较而言,儿童文学研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美、日本等儿童文学发达的国家,都是在20世纪才逐渐独立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在中国,有众多的儿童文学研究者,研究者面对儿童文学这个同一的研究对象,是有着各不相同的理论成果,其中研究者的眼光和视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眼光和视角会形成不同的观察和分析原则以及不同的研究思路。
例如梅子涵的《儿童小说叙事式论》,梅子涵的这部儿童小说研究著作抛弃了以往主要围绕儿童小说主题、形象等因素的研究方法,而是着眼于儿童小说的创作形式,注重大的结构景观、语体秩序之外的方面:字、词、句的运用、句层关系、段层关系、首尾呼应效果……作者将叙事方式放在一个独立的位置上来进行全面的关注,并且明确指出首先是关注、强调大的结构方面(秩序),以及它们的变化、它们的创新。
即便是小的技巧运用,同时也注意提醒与通常认识所不同的着眼点和角度。
还再如王泉根的《中国儿童文学的新视野》,在书中的上编,作者主要是探讨了新时期的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创作症候分析,未来发展趋向等问题,下编则是记录了儿童文学发展的史实。
这本书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对儿童文学进行研究分析,极具现实意义和出版价值。
但从上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理论研究要么从儿童文学发生发展着手,没有立足具体文本,要么从形式出发,无法掌握儿童文学的实质内容,它们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体系性,而刘绪源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正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
刘绪源,著名的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
刘绪源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一部关于儿童文学的类型研究理论著作。
他打破了体裁、题材、风格、流派这些通常的划分类别界限,创造性地从“母题”这一角度来进行儿童文学的类型学研究,将儿童文学作品划分为“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指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指: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
一、爱的母题可分为:母爱型和父爱型两种。
现代母爱型儿童文学作品是“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来作爱的传达,它采用极和儿童口味的表现形式,在审美上侧重于“审美情感的升华”,在情绪基调上是“亲切温馨”的。
父爱型儿童文学作品的最大特征是“直面人生”,它是以现实的深刻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人生中的难题。
父爱型儿童文学传达的是“端庄深邃”的艺术氛围。
二、自然母题这类儿童文学无疑能让人么们重新思考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孩子们则可以惊叹大自然的神秘与伟大,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激情。
传达的是“悠远率真”的艺术氛围。
动物小说、大自然文学、环境文学、山水诗与散文大多属于自然母题。
三、顽童母题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指向的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渴望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天性。
这类儿童作品关注的是儿童的自由发展,它通常是以新奇的艺术形象、曲折的情节来表现。
如瑞典作家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三部曲和《小飞人卡尔松》三部曲就是属于此类型的典型作品。
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传达的是“奇异狂放”的艺术氛围。
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试结合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散文等儿童文学文体的各一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提示:教育作用(情感教育和知识教育)、娱乐作用、宣泄作用;如:《小蝌蚪找妈妈》《青蛙王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拔萝卜》……]1、教育性。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即它对教育性特别强调。
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古人曾用素丝来作譬喻,说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由于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其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儿童文学特别注意教育性。
2、形象性。
抽象的说教是儿童不容易也不乐意接受的。
对儿童进行教育要借助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儿童年龄越小,越依赖于形象化的手段。
儿童小说要求和戏剧一样富于动作性,更多的以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儿童诗需要更多的“比”、“兴”,以加强形象性。
《儿童文学》

《⼉童⽂学》⼀、选择题1、⼉童诗是⼉童⽂学中⽂学性最强的种类之⼀。
2、⼉童故事的最⼤特征:情节曲折⽽单纯(完整性,⽣动性,趣味性,通俗性)。
3、童话的分类:①根据作品来源不同,分为民间童话和⽂学童话。
②根据⼈物形象类型不同,可分为常⼈体童话、拟⼈体童话童话、超⼈体童话三类。
③根据童话体裁不同,可分为散⽂体童话、童话诗、童话剧和科学童话。
(①按作者分:民间童话,创作童话。
②按体裁分:童话故事,童话诗,童话剧。
③按⼈物分:超⼈体童话,童话诗,童话剧。
④按内容分:⽂学童话,知识童话。
)4、《⼤头⼉⼦和⼩头爸爸》作者:郑春华。
5、寓⾔的最突出特征:鲜明的教谕性和强烈的讽刺性。
6、寓⾔与童话的区别:①童话有⼈物、情节、场景的描述,寓⾔在这⽅⾯没设太多要求。
②童话讲究“⼈性”与“物性”的统⼀,寓⾔要求有利于寓⾔表达。
③童话由“⾝体”和“灵魂”组成,寓⾔通过形象,情节来表达意思。
④童话专门为⼉童创作,专属⼉童⽂学,寓⾔创作并⾮为了孩⼦,只要⼀部分可视为⼉童⽂学。
⑤童话在篇幅上⾃由,可长可短,寓⾔的篇幅都很短。
7、《皇帝的新装》以夸张的⽅式讽刺群⾂的。
8、格林童话中《青蛙王⼦》被施了魔法。
9、⼉童⽂学的分类:①记叙类:记⼈,叙事,状物,写景。
②抒情类:抒情,议论。
10、安徒⽣的代表作《豌⾖上的公主》(《卖⽕柴的⼩⼥孩》《丑⼩鸭》《皇帝的新装》)。
11、⼉童诗歌有别于成⼈诗最显著的特征是:浓郁的⼉童情趣。
12、《神笔马良》《⾦⾊的海螺》《寒号鸟》属于:童话故事,童话诗,童话剧。
13、《⾦⾊花》,泰⼽尔。
14、新时期的抒情作家,被誉为,冰波。
15、《长袜⼦⽪⽪》作者是阿斯特⾥德·林格伦。
16、普希⾦《渔夫和⾦鱼的故事》是童话诗。
《渔夫与他的妻⼦》是童话。
17、《稻草⼈》作者是叶圣陶。
18、⼉童⽂学相较于成⼈⽂学的特征〈最⼤特征〉:韵⽂性,直观系,幻想性,叙事性。
19、⼉童⽂学三⼤母题:爱、顽童、⾃然的母题。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一、单选题答案:B1、广义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A.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B.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C.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答案:A2、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听”来接受文学B. “看”来接受文学C.“读”来接受文学D. “背诵”来接受文学答案:A3、狭义儿童文学的对象是( )A.3~6岁的儿童B.6 、7岁~11、12岁的儿童C.11、12岁~15岁的儿童D.15 岁以下的孩子答案:A4、所有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品,无不依靠()A.神奇的宝物和魔法B. 作家对幼儿独特精神状态的承认和发掘C.曲折的情节描写D. 英雄形象和华丽的语言答案:A5、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A.条理曲折B. 条理简单C.条理丰富D. 条理清楚答案:A6、“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
这首儿歌的句式是()A.三字句B. 五字句C.“三三七”字句D. “三五七”字句答案:C7、“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粒黑葡萄,到了夜里毛对毛。
”是儿歌中的特殊形式()A.游戏歌B. 问答歌C. 连锁调D. 谜语歌答案:D8、古诗《春晓》的作者是()A.孟浩然B. 李白C. 白居易D. 杜牧答案:A9、“童话”这一名称,出现在我国()A.清代末年B.五四运动之后C.清代初期D. 上世纪三十年代答案:A10、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A.第一部创作童话集B. 第一部创作诗歌集C.第一部儿童戏剧D. 第一部散文集答案:A11.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属于( )A.童话诗B. 小说C.儿童剧D. 散文答案:A12.《幼稚园上学歌》的作者是()A.黄遵宪B. 梁启超C.蔡元培D. 王国维答案:A13.我国出现专为儿童创作的诗歌是在()A. 晚清时期B. 五四时期C.1949年D.1978 年答案:A14.世界上较早对民间童话进行改写的是法国作家()A.夏尔?贝洛B. 安徒生C.格林D. 普希金15.成人诗与儿童诗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
儿童文学综合练习(一)参考答案

综合练习(一)参考答案一、填空1.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化程度2.严格的严肃的健康的明朗的3.叙事性4.认知作用5.故事情节典型人物的塑造6.伊索寓言说服往往比压服更有效7.艺术思维8.评价和衡量儿童文学作品二、选择题1.B 2.B 3.A 4.B 5.A6.C 7.A 8.C 9.C 10.C三、问答题1.简述儿童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
答题要点: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1)韵文性,作品充满诗意,节奏感强。
韵文体作品、散文体作品中的诗的特色。
(2)直观性,即形象性,具体可感性。
(3)幻想性,幻想是儿童文学创作思维的基本形式,构建情节的主要方式,形成童趣的重要途径。
(4)叙事性,是儿童文学艺术样式的总体特征,叙事更有利于突出形象、出故事。
(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2-6页,《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9-21页。
)2.童年期儿童文学常见的样式是什么?它们为何受到欢迎?答题要点:童年期儿童文学的样式十分广泛,常见的主要有:儿童诗、英雄故事、小说、科幻作品、童话、寓言和散文等。
它们受欢迎的原因是:儿童诗是幼儿文学中儿歌的自然延伸;英雄故事是这一时期儿童的英雄崇拜心理在文学需求上的反映;儿童小说是婴幼儿期生活故事的发展;科幻作品以其幻想性、探索性、知识性等特点,为儿童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幻想世界;童话也以幻想为特征,篇幅较长、结构较复杂的艺术童话更受欢迎;寓言可以既听故事又长智慧,受到青睐;散文则适应着儿童抒情言志求知的需要,短小的抒情散文、知识性散文更受欢迎。
(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61-63页,《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49页。
)3.儿童文学批评的作用有哪些?答题要点:儿童文学批评是以儿童文学鉴赏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其意义(作用)在于:(1)对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具有指导意义;(2)对儿童读者的阅读具有指导意义;(3)对儿童文学理论具有建设意义。
儿童文学试题

1.儿歌的主要对象是()A.婴幼儿B.学龄初期儿童C.小学低年级儿童D.(A)和(C)2.诗歌《爸爸的老师》和《帽子的秘密》在阅读上最适合于()A.1-3岁的婴儿B.4-6岁的幼儿C.学龄初期儿童D.学龄中期儿童4.个冰心的《三寄小读者》创作于()A.二十年代B.五十年代初C.六十年代初D.七十年代末6.年童话作家葛翠琳的代表作是()A.《神笔马良》B.《小猪奴尼》C.《没头脑和不高兴》D.《野葡萄》7.使少年儿童“一面翻书,一面狂笑”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杰作是()A《堂·吉河德》B.《小癫子》C.《无路历程》D.《一千零一夜》8.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是()A.超人形象B.常人形象C.宝物形象D.拟人形象9.克雷洛夫是()A.法国寓言作家B.用散文体写作的寓言作家C.俄国19世纪初的寓言作家D.意大利的寓言作家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V”,错误的划“x”。
每小题1分,共10分)1.狭义的儿童文学指的是少年文学。
()2.儿歌是供年龄幼小的儿童吟唱、欣赏的歌谣。
()3.《大林和小林》是张天翼前期童话的代表作;《宝葫芦的秘密》是其后期代表作。
()4.胡奇的《五彩路》和《绿色的远方》是两部描写新时期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
()5.郭风的创作以儿童散文为主。
()6.孙幼军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荣誉证书的儿童文学作家。
()7.就世界范围而言,为儿童创作的文学历史悠久,古已有之。
()8.贝洛的《鹅妈妈的故事》是法国家喻户晓的童话。
()9.《木偶奇遇记》中的皮诺乔,是一个具有神奇能力的超人童话人物形象。
()10.《淘气包艾米尔》和《疯丫头玛迪琴的故事》都是瑞典女作家林格伦的童话佳作。
()1.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A.拟人写实夸张 B.象征拟人幽默C.夸张反复写实 D.夸张写实幽默2.中国古代第一部儿歌专集是()。
A.《天籁集》B.《广天籁集》C.《小儿语》D.《演小儿语》3.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其()。
儿童文学作品的母题精选

儿童文学作品的母题爱的母题、顽童母题、自然母题、成长母题(1).爱的母题:《灰姑娘》、特莱维丝的《玛丽·波平斯阿姨》、斯坦贝克的《小红马》、冰心的《寄小读者》爱的母题所体现的是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可分为母爱型和父爱型两种。
1)母爱型儿童文学作品早期的民间童话都是母爱型的作品,如《灰姑娘》。
“遇到难题绕道走”,人生的一切困难都有外在的力量帮助解决。
现代母爱型儿童文学作品是“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来作爱的传达,它采用极适合儿童口味的表现形式,在审美上侧重于“审美情感的升华”,在情绪基调上也是“亲.切温馨...”的。
如《玛丽·波平斯阿姨》。
2)父爱型儿童文学作品父爱型儿童文学作品的最大特征是“直面人生....”,它是以现实的深刻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人生中的难题。
如斯坦贝克的《小红马》。
母爱型儿童文学传达的是“亲切温馨”的艺术氛围,父爱型儿童文学传达的是“端庄深邃....”的艺术氛围。
(2).顽童母题: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指向的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渴望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天性..。
这类儿童文学作品关注的是儿童的自由发展....,它把童年看做自然的人生,并试图保持儿童内在的热爱自由的天性。
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传达的是“奇异狂放....”的艺术氛围。
顽童的出奇的淘气和顽皮,甚至是淘气和顽皮带来的混乱,都可以带给读者带来审美情感的高涨,引起感动或是兴奋。
(3).自然母题: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法布尔的《昆虫记》动物小说、大自然文学、环境文学、山水诗与散文大多属于自然母题。
如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和法布尔的《昆虫记》等都是自然母题的经典之作,儿童文学的自然母题作品追求的传达的是“率真..”与“憧憬..”的艺术氛围。
(4).成长母题:刘健屏的《初涉尘世》、曹文轩的《草房子》《根鸟》《红瓦》刘健屏的长篇小说《初涉尘世》就是通过刻画一个家庭突遭变故的农村少年怎样在闯荡社会的过程中从天真幼稚到日益坚强的性格..变化..来体现成长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文学作品的母题
爱的母题、顽童母题、自然母题、成长母题(1).爱的母题:《灰姑娘》、特莱维丝的《玛丽·波平斯阿姨》、斯坦贝克的《小红马》、冰心的《寄小读者》
爱的母题所体现的是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
.........,可分为母爱型和父爱型两种。
1)母爱型儿童文学作品
早期的民间童话都是母爱型的作品,如《灰姑娘》。
“遇到难题绕道走”,人生的一切困难都有外在的力量帮助解决。
现代母爱型儿童文学作品是“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来作爱的传达,它采用极适合儿童口味的表现形式,在审美上侧重于“审美
情感的升华”,在情绪基调上也是“亲.切温馨
...”的。
如《玛丽·波平斯阿姨》。
2)父爱型儿童文学作品
父爱型儿童文学作品的最大特征是“直面人生
....”,它是以现实的深刻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人生中的难题。
如斯坦贝克的《小红马》。
母爱型儿童文学传达的是“亲切温馨”的艺术氛围,父爱型儿童文学传
达的是“端庄深邃
....”的艺术氛围。
(2).顽童母题: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
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指向的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渴望自由
..、向
往无拘无束的天性
..。
这类儿童文学作品关注的是儿童的自由发展
....,它把童年看做自然的人生,并试图保持儿童内在的热爱自由的天性。
顽童母题的儿童文
学作品传达的是“奇异狂放
....”的艺术氛围。
顽童的出奇的淘气和顽皮,甚至是淘气和顽皮带来的混乱,都可以带给读者带来审美情感的高涨,引起感动或是兴奋。
(3).自然母题: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法布尔的《昆虫记》
动物小说、大自然文学、环境文学、山水诗与散文大多属于自然母题。
如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和法布尔的《昆虫记》等都是自然母
题的经典之作,儿童文学的自然母题作品追求的传达的是“率真
..”与
“憧憬
..”的艺术氛围。
(4).成长母题:刘健屏的《初涉尘世》、曹文轩的《草房子》《根鸟》《红瓦》
刘健屏的长篇小说《初涉尘世》就是通过刻画一个家庭突遭变故
的农村少年怎样在闯荡社会的过程中从天真幼稚到日益坚强的性格
..
变化
..来体现成长的。
曹文轩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系列儿童小说《草房子》、《根鸟》、《红瓦》三部曲也是典型的表现成长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
成
长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常见于少年小说中,表现少年的自我意识
....的觉
醒、朦胧而优美的精神情愫、渴望成人
....社会的理解为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