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1 机械运动 教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重点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组织同学观看视频。
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二,教学过程设计1.什么是机械运动?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组织学生看课本图2-3,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
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
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
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提问:看课本图2-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
教师追问:在甲图中如果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
2021最新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全套)精品课件

1 机械运动
2021最新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全套)精品课件
2021最新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 册(全套)精品课件目录
0002页 0028页 0054页 0080页 0082页 0084页 0086页 0088页 0102页 0104页 0106页 0119页 0137页 0139页 0165页 0215页 0217页
第1章 运动和力 2力 4 运动和力 第2章 压力 压强 2 液体内部的压强 4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密度 3 阿基米德原理 第4章 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4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5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1 构成物质的微粒 3 物质的分类 5 固态物质
2元素(一)课件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
地核中含量最多的两 种元素是铁(Fe)和 镍(Ni)。
地核中元素的分布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不均匀。
宇宙中最主要的元素是 氢(H)、氦(He)。
太阳中元素的分布
太阳中含量最素的分布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 素是氮(N)和氧(O)。
元素在海水中的分布从高到 低依次是: O、H 、Na、Cl。
瑞典化学家柏齐力乌斯提出以拉丁 文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元素符号。
请看看书中155页的“小资料”和“阅读”,看看元素是如何 命名的?化学元素的中文名又是如何来的呢?
居里夫人将他们发现的新元素命名为钋(Po) ,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元素锔(Cm) 是为了纪念居里夫人而命名的。
徐寿首创了化学元素汉译名的原则。
钠 镁 铝钾 钙 锰 铁 铜
Zn Ag Sn Ba Pt Au Hg Pb
锌 银 锡钡铂金汞 铅
非金属:H C N O F Si P S Cl
氢 碳 氮 氧氟硅 磷硫 氯
稀有气体:He Ne
氦氖
Br I
溴碘
五、元素的分布
地壳中含量排名前四的元素是:氧(O)、 硅(Si)、铝(Al)、铁(Fe)。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
原子
区别 宏观概念,用组成描述
微观概念,用构成描述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联系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
1.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 2. 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 3. 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构成的( ✘ ) 4.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 ) 5. 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 )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1章第1节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我会选(每题2分,共40分)1.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下列哪句话是不正确的()A.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来说的。
B.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经常选地面作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和物体C.若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下列运动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桃核发芽 B.桃树的叶进行光合作用C.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D.成熟的桃子从树上落下3.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4.在匀速运动的火车中,某乘客说车厢小桌上的茶杯是静止的。
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从乘客旁走过的乘务员 B.车厢中放茶杯的小桌C.铁路旁的树木 D.铁路边的建筑物5.小船在河中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人作参照物,则岸是运动的,船也是运动的。
B.以船作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岸是运动的。
C.以岸作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船是运动的。
D.以河水作参照物,则船是运动的,岸是静止的。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员,伸手到窗外,竟轻易抓住了一颗敌人射来的高速飞行的子弹,这是因为这颗子弹()A.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 B.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相对于飞机和地球是静止的 D.相对于宇宙是静止的7.课堂上老师让小明上讲台板演,他从座位到讲台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 0.1m/s B. 1m/s C.10m/s D.20m/s8.甲车正在往东行驶,甲车内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后退,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车一定往西行驶 B.乙车一定静止C.乙车一定往东行驶 D.乙车可能往东行驶9.赛跑时,终点裁判员看见发号员的信号枪冒烟就开始计时,而不能等听到枪声时再计时。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全册配套ppt教学课件精选集 第一章1-5节 打包7套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
线的运动。
练习
1、一架飞机在2h内飞行了1400km,它的平均 速度是多少?
2、某人站在一座山崖的前面大喊一声,经3秒后, 该人听到了自己喊声的回声。如果声音的传播速 度为340m/s,则该人离山崖的距离为多大?
第一节 机械运动
人相对于台阶位置改变,我们说他 是运动的。
★描述物体静止或运动的方法:
(1)选取参照物; (2)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 否改变。
参照物的选择: 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
的区别是什么?
• 运动的物体: 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机械运动时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 讲一讲:
你还能说出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机械运动吗?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
• 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属性。
• 议一议: 难道桌子、树木、房子这些我们认为“静
止”的事物也是运动的吗?
• 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
s=vt
t=
s v
速度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单位
速度的单位由长度(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 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 “ 米 ∕秒 ”
单位符号: “ m∕s ” ,读作“ 米每 秒 ”
常用单位: “ 千米∕小时 ” 单位符号: “ km∕h ” ,读作“ 千米每小时 ” 比较:1米∕秒 和1千米∕小时 的大小?
谁运动了?
想一想.议一议.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 止的,要先选定一个标准物体作参照, 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改变了, 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我 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运动和力 复习(二)(共49张PPT)

• (2)图丙中,线段AB和线段CD的实际长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 相等”)
考点5 牛顿第一定律
34
考点5 牛顿第一定律
考点4 重力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关系为 G=mg,通常取 g=9.8 牛/千克。 (2)g 值的大小跟物体所在的纬度位置、高度等因素有关,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地方,重力的 大小略有不同,所以许多商品的包装上所写的“毛重”“净重”等所指的其实是质量,而不 是重力。 (3)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星球上,其重力是不同的,如月球表面上 g’=1.62 牛/千克。
针对练习
• 4.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 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 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针对练习
• 5.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 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 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 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
考点5 牛顿第一定律
2.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要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必须施加力的作用。 3.惯性
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考点5 牛顿第一定律
华东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四节 运动和力 课件(共28张PPT)

G=mg =140kg×9.8N/kg =1372N
答:···········。
G=1372N
帮我画一下我 受到重力的示
意图好吗?
观察下左图所示的弹簧秤,该弹簧 秤所示的力的单位是____牛____,没挂 重物时,指针____是____(填不或是)在 零刻线,每小格表示____0._2___N,每 大格表示____1____N,量程是 ____5____。加在弹簧秤上的力如果超 过了____5___N会损坏弹簧秤。
拉手比力气游戏,结果甲把乙拉了过来,对这个过程
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拉乙的力一定比乙拉甲的力大 B.甲对乙的拉力与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甲拉乙的力和乙拉甲的力一定大小相等 D.只有在甲把乙拉动的过程中,甲的力才比乙的力 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个力才一样大
局 面 讲 三 点 意见: 一 、 提 高 认 识,充分 把握新 形势下 决策咨 询工作 的重要 性和必 要性 决 策 是 政 府 工作的 核心和 基本职 能,也是 政府管 理经济 和社会 事务的 重要环 节。因 此 ,完 善 专 家 咨询制 度,实行 决策的 论证制 和责任 制,是 实现“ 谋”与 “断” 的合理 分 工 ,更 是 防 止决策 的随意 性和落 实科学 发展观 的重大 举措。 所以,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 决 策 咨 询 工作,对 于增强 政府决 策的科 学性和 实效性 ,具有十 分重要 的意义 。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只有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C.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静止不动的墨水瓶, 它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D )
第一章知识点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知识点19、摩擦力的方向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23淮安马拉松”4月9日上午7:30开跑,参赛运动员沿翔宇大道向终点奔跑,当运动员左脚后蹬时,图中箭头表示左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的情景,甲、乙两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是f甲和f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队受到的摩擦力f甲方向向右B.若甲队取胜,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C.为了取胜,常选用体重较大的运动员,是因为他们力气大D.若甲队取胜,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甲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乙3.如图,水平推力F作用在物体a上,a、b均保持静止,关于ab有以下说法:①物体a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②物体b受5个力的作用;③a对b施加向左的摩擦力;④b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4.如图甲,是消防队员小王进行爬杆训练的示意图。
在某次爬杆训练中,小王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6s时间内,小王沿杆匀速向上运动C.15~18s时间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5.如图所示,用F=14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物块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A.8N,水平向右B.8N,水平向左C.6N,水平向右D.6N,水平向左6.玻璃窗上趴着一只壁虎,如图所示。
水平向右推窗,在壁虎随玻璃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A.竖直向上B.水平向右C.斜向右上D.斜向左下7.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用12N的水平力F拉着木块B使它们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对A的摩擦力为12NB.A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C.B对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12N8.如图所示,粗糙斜面上一物体M通过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N相连接,连接M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B.往试管加入固体D.加热液体C.倾倒液体2 . 手机工作原理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电路,R是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U是手机工作部件两端电压,I是电路中的电流。
手机在工作过程中,电池的电压会发生变化,U与I的比值会随着I的变化而变化。
手机正常工作时,要对U和I进行监测。
若测量出UR,则()A.只能监测UB.只能监测IC.既能监测U,又能监测ID.既不能监测U,也不能监测I3 . 标有“6V 1.5W”的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物理图象如图所示,若把这只灯泡与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该灯泡的电阻为24ΩB.此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25AC.此时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8WD.此时电路的实际总功率为1.2W4 . 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B.用吸管从瓶中吸起饮料C.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D.鱼鳔的大小变化使鱼在水中沉浮5 .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电器或设备中没有使变阻器的是()A.电动车B.教室里的日光灯C.电冰箱D.电视机6 . 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D.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7 . 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润滑油可以使接触表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在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是防止摩擦力过小带来危害。
D.鞋底刻有花纹,是因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8 . 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20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四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最大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D.四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9 . 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但甲球带的电荷比乙球的多,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A.B.C.D.10 . 某物质(仅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掉10g水,析出了2g晶体,再恒温蒸发掉10g水,又析出了3g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原溶液在t℃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最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比原溶液稀D.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11 . 下列属于植物的向性运动的是()A.含羞草在受到触碰刺激后叶片闭合B.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转动C.郁金香的花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D.凤凰木的叶片在受到光线明暗刺激后张开或闭合12 . 室温下,称取氯化钠和碳酸钠各30g放入同一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二者的混合溶液.请参照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表判断,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010203040氯化钠3535.53636.537碳酸钠6101836.550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B.20℃时,未溶解固体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C.30℃时,溶液中氯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相同D.30℃时,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不饱和溶液13 . 如图是壁挂式拿起即亮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手电筒插入基座不亮,拔离即亮,塑料片起到了开关的作用。
该手电筒的工作电路图是()A.B.C.D.二、填空题14 . 如图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2012年6月24日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标志着我国深潜工作者可征服全球99.8%海底。
在上浮过程中,测试员发现6点48分时仪表显示水深5057米,到9点30分潜水器浮出水面。
则潜水器从5057米水深上浮到水面的过程中,“蛟龙号”上浮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米/秒(计算结果精确到0.01),它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 .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25克、25克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下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16 . 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将小灯泡和电流表位置互换,则闭合开关后小灯泡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发光;电压表______(填“有”或“没有”)示数。
17 . 有两只灯泡,A灯“6V6W”,B灯“6V3W”.A和B中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求:(1)将A、B并联接在6V电源两端,求干路上的电流;________(2)将A、B串联接在某电源两端,使B灯恰好正常发光,求此时A灯电阻;______(3)将A与一个滑动变阻器(20Ω2A)串联接在6V电源两端,如图乙所示.调节滑动变阻器,当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A灯功率的两倍时,求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______三、探究题18 .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天平、烧杯、金属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实验步骤如图:(g取10N/kg、ρ蜡<ρ水)(1)金属块的重力为________牛。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厘米3。
(3)用公式F浮=ρ水gV排计算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牛。
(4)比较金属块浸没时浮力和重力大小,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会______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5)用此方案探究蜡块浮沉条件,需改进之处是______________。
19 . 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与空气中氧气含量有怎样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①取图甲所示的三个相同的装置;②取大小相近、年龄相同、新陈代谢旺盛的同种小鼠若干只,按图乙设置实验;③将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进行实验。
(1)针对小明探究的问题,提出一个可检验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可通过液柱移动的快慢来比较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请分析其原理是_________。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从哪些方面对实验进行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20 . 用伏安法测量某电阻Rx的阻值。
(1)如图甲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则导线的M端应与滑动变阻器的_____(填“B”“C”或“D”)接线柱连接。
(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关系图。
由图可知,Rx两端电压变化时,它的阻值_____(填“变化”或“不变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3)如图乙,当电压为1.8 V时,Rx的阻值为_____Ω。
21 . 小金尝试将电流表改装成可直接测电阻的表,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在M、N中可接待测电阻。
已知电流表量程为0~0.6安,电源电压为12伏,请回答:(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________(选填“A端”或“B端”)。
(2)先将M,N直接用导线连接,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满偏,电流表0.6安的刻度上标定的电阻值为_______欧,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________欧。
若在M、N间接入一个与此时滑动变阻器阻值相同的电阻,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安。
(3)电流表0.2安刻度处,标定的电阻值为_______欧。
(4)改装后可直接测电阻的表,其表盘刻度__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2 . 小云同学在实验室做测量电阻大小的实验,实验的器材有:学生电源 1 个,电流表、电压表各 1 个,开关 1 个,滑动变阻器 1 只,待测电阻 Rx ,导线若干。
(1)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小云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2)请你用笔画线,在答题卷上将实物图乙中电路连接完整。
________(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 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1.6 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____ 安,Rx=___ 欧。
由此小云便得到了Rx 的阻值大小,结束了本次实验。
对此你的建议是______。
23 . 杨吉同学做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比较甲、乙图实验,说明:在同种液体,(2)若要比较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则应该比较图实验。
(3)比较丙、丁图实验,说明。
24 . 小明利用一根木筷、物体M、托盘和烧杯自制简易密度秤,主要制作步骤如下:①如图所示,将烧杯放入A端的托盘中,改变物体M悬挂点的位置至B,使木筷在水平位置静止;②在A端的烧杯内注入体积为V的水,改变物体M悬挂点的位置至C,使木筷在水平位置再次静止,在C点标注水的密度值为1.0g/cm3;③在A端的烧杯内注入体积为V0的其它液体,重复步骤②,在密度秤上标注刻度。
(1)要在该密度秤上标出密度为0.5g/cm3的刻度线,则所标刻度线________ (选填“在”或“不在”)BC 的中间位置;(2)小明发现他所制成的密度秤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秤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A.增大物体M的质量;B.换长些的木筷制作密度秤C.换更轻的木筷制作密度秤;D.标密度秤的刻度线时,适当增大装入烧杯的液体的体积V0(3)小明最终所制成的密度秤,OA的长度为4m,OB的长度为2m,OD的长度为10cm,物体M的质量为100g,每次测量时,在A端烧杯内均倒入体积为100cm3的液体,则该密度秤所能测量的液体的最大密度为多少? _______25 . 学校机器人兴趣小组进行“精准吊装”实验,n块长短不一的长方体木块均平放在水平试验平台上,机器人将木块按长度从小到大依次吊装并对称叠放,如图所示。
已知木块的密度相同,高度均为h=0.2m,密度均为ρ=0.5×103kg/m3,长度分别为a1、a2、a3…an,且长度比为a1∶a2∶a3∶…∶an=1∶2∶3∶…∶n,g取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