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及组织指导分析
浅谈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浅谈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角色游戏是儿童通过扮演角色,以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幼儿喜爱角色游戏,因为在角色游戏中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所以说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的典型游戏。
从我自己从教的经验来说,我觉得角色游戏对每一个孩子都是很重要的,一、角色游戏的环境材料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充足、丰富、可变、多功能的材料,保证充足的时间、创设宽敞的空间、营造宽松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够自主考虑能够玩什么,在哪儿玩,和谁一起玩。
这为孩子选择玩具材料,寻找游戏伙伴,选择场所,分配角色,商量玩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一)游戏空间的一般要求1.应该有相对应的区域划分。
托小班应该给孩子创设出“家的温馨”,像我们现在的托班里面都有小床,小屋等。
2.应根据便于交往的原则划分区域。
3.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空间。
比如在窗台边系一根绳子,托班的孩子会把它当作水龙头,也有了一定的以物带物的想法。
4.尝试让儿童自己安排游戏空间。
(二)游戏材料的一般要求:1.游戏材料应该是常见的、安全的。
2.游戏材料的收集应该有老师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
3.游戏材料应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4.游戏材料应适合各年龄儿童的发展水平。
给小班儿童提供的一般是能引起其对熟悉的周围(家庭)生活回忆的、比较逼真的玩具材料;中班儿童随兴趣、水平的发展,对玩具种类要求增加。
应多提供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的玩具材料,以满足幼儿持续增长的游戏需要;大班儿童已经能有目的地选择所需的玩具材料,对玩具细节特征有了较高的要求。
如他们会用精致的材料打扮娃娃或自己,我们要多为孩子的这种需要提供更丰富的半成品材料,以满足其持续增长的认知和审美的需要。
5.游戏材料要符合一定大小比例。
6.提供的成品材料,应该是儿童熟悉的,能引发孩子的游戏欲望。
二、游戏角色的选择游戏角色应由孩子自主选择。
为了减少游戏角色分配所占用的时间和不必要的纠纷,一般用以下方法选择游戏。
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角色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角色游戏,幼儿可以模拟成人社会生活,扮演各种角色,体验不同的情境和情感,这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发展和认知发展。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如何组织和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给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创设丰富的角色游戏环境创设丰富的角色游戏环境是组织和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第一步。
幼儿园教室是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主要场所,老师应该在教室中创设丰富多彩的角色游戏角落,如厨房角、医院角、商店角等。
在这些角色游戏角落中,布置上各种道具和玩具,如厨具、医疗器械、面包牛奶、玩具手机、盒子等,以激发幼儿的角色游戏兴趣。
老师还可以邀请家长捐赠一些与角色游戏相关的道具和玩具,以丰富角色游戏环境,满足幼儿的需求。
除了在教室中创设角色游戏角落外,幼儿园还应该定期组织一些角色游戏活动,如角色游戏比赛、角色游戏表演等,以促进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参与和投入。
这些活动可以在课间时间或者节假日举行,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角色游戏,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引导幼儿选择适合的角色在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中,老师应该引导幼儿选择适合的角色,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在幼儿园教室中,有些幼儿可能会一直扮演同样的角色,如医生、护士、老师等,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及时引导他们选择其他角色,如消防员、警察、建筑工人等,以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
老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提供一些特别的角色扮演机会,如组织角色游戏表演、编排角色游戏故事等,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在角色游戏的指导中,幼儿园老师还应该注重性别平等,让男女幼儿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以降低性别歧视和偏见。
老师还应该尊重幼儿的选择和决定,不强迫他们扮演自己不喜欢的角色,以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角色游戏与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黏合
黏合剂的使用:要特别注意安全,黏合剂不能具有腐 蚀性或者刺激幼儿的眼睛、皮肤
Page 62
黏合
Page 63
黏合
Page 64
单线连续穿法 穿 孔 穿编 辫子编织法 编 织 穿插编织法 圆心编织法 单线交叉穿法 单线循环穿法 双线(或多线)分合穿法
打结编织法
Page 65
单线连续穿法
Page 66
“倨傲”的抱拳礼和用“兵器”的“回敬”
Page 7
回味我留影时的快乐
Page 8
在想象中游戏生活
Page 9
飞来了快乐
Page 10
(三)角色游戏的结构
1.扮演角色的多样性——分类:机能性的、互补性的、 想象性的;角色的扮演有“选择性”(喜欢扮演成人 角色,尤其是同性特征的);选择的原因:情绪、情 感;性别差异;对角色的熟悉程度。 2.游戏中物品的假想性——代替物与他们所想象的、不 在眼前的东西在外形上有一定的相似性。然后借助言 语的固定作用,促进交流。 3.假想游戏动作和情景的概括性——不是具体某人某一 动作的翻版,而是概括的、压缩的动作。 4.游戏规则的内隐性——规则是内隐的,它包含在每个 角色中(现实角色应有的动作、态度、关系、语言、 声调、思想感情等)。 5.游戏主题的社会性。 Page 11
Page 20
Page 21
Page 22
大班
特点:游戏的主题广泛、丰富,能反映幼儿所 能理解的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与现象;有明显 的目的性、计划性、独立性与集体性;角色扮 演逼真,能反映角色的主要职责及角色之间的 关系;对游戏规则有足够的认识;会自制玩具, 充分运用玩具开展游戏;会评价自己与别人的 游戏行为,对评议游戏表现积极。
Page 79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方法与指导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方法与指导组织方法:1.选择主题:为了确保游戏目标明确,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特点选择适当的主题,如家庭、医生、消防员等。
主题的选择应与幼儿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和兴趣相结合。
2.角色分配: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不同的角色,如主角、配角和观众。
角色分配应根据幼儿的个体特点、能力和兴趣进行合理搭配,以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进来。
3.剧本编写:根据所选择的主题和角色,可以邀请教师或老师一起编写简短的剧本。
剧本可以包括对话、情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扮演角色。
4.角色准备:为了更好地让幼儿进入角色,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服装和道具。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角色选择合适的服装,并携带一些与角色相关的道具,如玩具医生工具、厨房用具等。
指导方法:1.角色介绍: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介绍每个角色的特点和职责。
通过讨论和观察,帮助幼儿理解不同角色的行为和责任,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角色扮演。
2.情境创设: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情境,让幼儿在其中进行角色扮演。
例如,在家庭主题中,可以模拟一个家庭生活场景,让幼儿通过扮演父母、孩子或宠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3.角色交流:鼓励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进行角色间的对话和交流。
教师可以问问题、提供情景和角色之间的关系,以激发幼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4.问题解决: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故意创造一些问题和困难,让幼儿在扮演角色的同时进行问题解决。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并帮助他们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5.角色反思: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角色扮演的过程。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并提供反馈和鼓励。
教师也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教训。
通过以上组织方法和指导,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角色和情感表达,培养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
同时,教师的引导和反思也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游戏中的经验和教训,促进他们的发展和学习。
话题4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提供丰富游戏材料
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 如玩具、道具、服饰等,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 欲望。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
尊重幼儿的意愿,鼓励他 们自主选择游戏主题和角 色,培养色意识
引导幼儿明确角色定位
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在游戏前,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 定位,了解角色的职责和特点,帮助 他们更好地融入角色。
话题4角色游戏的组织与 指导
• 角色游戏概述 • 角色游戏的组织 • 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 角色游戏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角色游戏概述
角色游戏定义
角色游戏是一种儿童通过扮演成 人的角色,使用道具模拟成人活 动,并在想象中完成成人任务的
游戏。
角色游戏是儿童通过模仿成人的 行为来了解社会和人际关系的一
详细描述
在超市购物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收银员、货架上货员、顾客等角色。收银员负责为顾 客结账,货架上货员负责整理货架上的商品,顾客则可以自由选择商品。通过游戏,幼 儿可以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如何选择商品、如何使用货币进行交易等生活技能。同时,
幼儿还可以学习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和保持秩序等社交礼仪。
案例二:医院看病游戏
种方式。
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语言、 认知、社交和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角色游戏的特点
角色扮演
想象性
儿童在游戏中扮演成人 的角色,如医生、警察、
消防员等。
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想象 来创造场景和情节。
社会性
角色游戏是一种社会性 活动,需要儿童之间的
合作和交流。
重复性
儿童可能会反复进行同 一个角色游戏,以加深
收拾游戏材料
引导孩子们主动收拾游戏 材料,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和整理习惯。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
尤其是角色游戏,也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他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
关键字:角色游戏组织指导近年来,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已相当普遍,对角色游戏的组织指导也在发展之中,游戏主题的产生、选择,游戏材料的创设、提供,游戏的指导等方面都还值得深入探讨,我在明确我国幼儿园组织领导的指导思想基础上,通过实践的探索和理论上的提高,对组织和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供大家共同研讨。
一、角色游戏的指导任务明确角色游戏的指导任务是充分发挥角色游戏教育作用的保证。
由于《纲要》中没有游戏大纲,对角色游戏的要求没有作说明,只提出了游戏指导思想,即“教师的领导艺术在于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愉快地自由地选择各种游戏和其他活动,促进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的发展。
”从游戏的指导思想出发,根据对角色游戏的分析,我初步拟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任务,以明确目的,使角色游戏能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一)培养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参加游戏,萌发角色意识,产生角色行为逐渐加深对角色的理解。
(二)指导幼儿逐步掌握角色游戏进行的基本能力,增加幼儿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发展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担任角色、假扮转换、口语交流等。
(三)爱护玩具,会根据游戏需要自制玩具,会归类收拾,整理玩具。
(四)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在智力、情感、社会性、体质等方面发展。
二、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要组织好游戏,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改变过去教师包办代替或放任自流的做法,克服怕乱、怕麻烦的思想,在组织领导中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幼儿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充分发挥幼儿“三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受到体智德美发展的教育。
在明确思想的基础上,我对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有如下体会:(一)玩具和材料的准备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开展游戏的必要物质条件,教师要改变过去在玩具和材料商追求“精,美,多”的倾向,注意多选用和供给既能满足幼儿游戏需要,又能发展幼儿创造性的玩具材料,应用收集、替代和自制的方法,要体现以下三个原则。
第四章 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3)直接干预 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攻击性 等危险行为,或在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因素时,教师 就必须直接介入。
3. 角色游戏的评价
生活的基本规范。
角色游戏中,有 “以人代人”的 象征,也有“以 物代物”的象征。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既是 演员,也是导演,还是观 众和制作人,他们用自己 的行为构思脚本,边构思 边行动展开故事情节。
(二)角色游戏的结构
1. 情境迁移 【举例】在非吃饭时间做出 吃饭的举动。 2. 替代物使用 【举例】用细细的纸条当面 条
4.角色游戏促进幼儿语言 的发展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许 多语言交往的机会。游戏前 的协商;游戏情节的交流; 游戏结束后的分享,都是幼 儿练习语言的好时机。
3.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积极的 情绪情感
角色游戏既是幼儿建立积极 情感的途径, 也是他们表露或 发泄情感的渠道。
(四)角色游戏的发展
不同年龄幼儿在替代行为、角色扮演水平、游戏的情节复杂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3)总结性评价 游戏完成后,引导幼儿进行评价,让幼儿 说说自己在游戏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 服的?游戏中谁最会动脑筋?
【总结】
①评价幼儿是否能正 确反映生活经验
② 评价幼儿的角色
意识 ③ 评价幼儿在游戏
中使用材料的水平 ④ 评价幼儿的交往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 评价幼儿的游戏
习惯
03
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和指导要点
4. 中班角色游戏活动设计案例
【自主学习】阅读中班角色游戏活动设计 案例,结合案例说说中班角色游戏的特点 和指导要点。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方法与指导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方法与指导一、角色游戏组织方法1.选择适当的角色游戏主题: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角色游戏主题。
可以选择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比如医生、消防员、老师等,也可以选择一些童话故事或动画片中的角色。
2.创设角色游戏场景:根据角色游戏主题,为幼儿创设一个逼真的游戏场景。
可以在角色游戏区域营造出医院、学校或者消防站等环境,配备相应的道具和装饰品。
3.准备角色游戏道具:为了增加游戏的真实感,需要准备一些与角色相关的道具,比如医生的白大褂、医疗设备、学生的书包、文具等。
同时,也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创造一些简单的道具。
4.安排角色扮演轮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可以采用轮流的方式,每次游戏结束后,换一个幼儿担任不同角色。
这样可以让每个孩子感受到不同角色的体验。
5.提供引导和激励: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和激励,比如提醒幼儿如何扮演角色、与其他孩子合作、解决问题等。
同时,也可以充分肯定幼儿的表现,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
二、角色游戏指导1.提供角色扮演的背景知识:在开始角色游戏之前,要给幼儿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比如,当扮演医生的时候,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些医生的工作内容、医疗器械的用途等。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扮演角色。
2.引导幼儿创造角色情境: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创造角色扮演的情境。
比如,当扮演老师的时候,可以问幼儿:“你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你要教什么课程?你怎么对待学生?”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鼓励幼儿合作与交流:角色游戏是一种社交性较强的活动,鼓励幼儿与其他孩子合作、交流,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角色游戏中的情景,鼓励幼儿进行对话和合作。
4.提供反思和分享的机会:在角色游戏之后,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反思和分享。
可以问幼儿:“你扮演的角色如何?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通过反思和分享,可以帮助幼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案例思考:
☺
为什么案例1中兰兰和悦悦会出现矛盾冲突?教师与幼儿之间哪些方 面需要改进?
☺
为什么案例2中的小美发师能在角色扮演中如此自信自主,顺利完成 了角色扮演呢?
角色游戏:
☺概述:角色游戏(即我们所说的过家家),是儿
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 替代的材料,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地再现周围 生活的一种游。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 商店、医院、银行、理发店等等,所以又称为主 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 色的一种游戏。
☺ ☺
于是兰兰就跑去抢悦悦的工作挂牌,两个人谁也不让谁,而其他小朋友正在 旁边看热闹,角色游戏的正常秩序被打乱了,游戏被迫中断。
案例2:
☺
在一次美发厅的角色游戏中,老师正在收拾着东西。“小姐,你要美发吗?” 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老师没在意。“XX小姐,你要美发吗?”声音 加大了,而且还敢直呼老师的名字,简直“胆大包天”,老师因为确实忙就 没理会。忽然,老师感觉束好的长发在背后被一双小手摸着。看来“美发师” 看上了这一头长发,不去理一下是不行了。同时老师也很好奇孩子们是怎么 知道自己名字的,想趁机调查一下。老师转身笑眯眯地说:“谁是美发师, 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小女孩菁菁站了出来,“我是美发师,绝对给 你做好。”她接着说:“听张老师喊你呗,我就知道你名字了。 ”她一脸神 气的样子,原来这么简单。 一场顾客与美发师之间的自由交谈开始了。 美发师:“你得低下头,把头发低下来。” 顾客:“你们这儿没有专门洗头用的长躺椅吗?这样不舒服。”于是,小理 发师很快就叫来几个小女孩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一切动作看起来都十分专 业连贯,一会儿功夫,几张小椅子拼成的长躺椅完成了,理发师让顾客躺下。 接下来,小理发师拔掉顾客的发圈,像模像样的抓搓头发,还打开假水笼头 冲了冲,拿小工具充当电吹风吹头发。
老师:“我陪你一起去吧!”
☺
☺
接着,老师和秀琳去医院找“妈妈”,然后陪妈妈回家,又教秀琳如何照顾 “生病的妈妈”,秀琳忙得不亦乐乎。
☺(三)循序渐进原则
☺
角色游戏主题的确定、游戏内容的选择、游戏材料的 准备、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的开展、情节的丰富、教师 的指导以及幼儿的发展,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 ☺ ☺
☺
☺ ☺
美发师:“你想做什么发型?” “你看我做什么好,就做什么吧!”顾客装做很随便的样子,给美发师自由 发挥的空间。 美发师:“你会唱《青藏高原》吗?” “不会。”顾客想看理发师如何应对。 “你唱歌不行!”美发师评价道。“你知道这首歌是谁唱的吗?” “不知道。”顾客索性装糊涂到底。 “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呢?是一个叫韩红的人,她是一个胖猪猪。”美发师 越发得意起来,“这首歌很难唱,我姨妈会唱。”她一边梳理头发一边说。 “我给你做个韩红式的发型。” “好吧!”顾客答到。美发师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拿剪刀,很投入地剪起 来。闲聊也更深入了。 “我以后教你唱。”多么自信、自主的孩子!顾客(老师)笑了。
☺ 三、角色游戏的指导环节与要点
☺
角色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幼儿的成长和 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 位。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应充分关注幼儿的 需求,尊重幼儿的意愿,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做好游戏 准备、游戏过程以及游戏结束三个阶段的指导,以期最大 限度地发挥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
☺(二)开放性原则
☺ 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随时产生新的想法和需
要,这些想法不一定都符合教师的预想,教师应当根据幼 儿的需要,积极地理解幼儿的想法,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计 划。同时,角色游戏的开展需要教师适时适当地干预和指 导,但其指导方式应以间接指导为主,且不干扰幼儿游戏, 如教师可扮演游戏中的相关角色参与到游戏中,引导游戏 自然地按照自己的意图发展下去,将自己的教学意愿和教 学目的转化为幼儿的兴趣。
案例:
☺ 在《小画家》的角色游戏里面,小晴用笔在纸板上画了一
个太阳,又用食指蘸了一点浆糊,仔仔细细地涂抹在太阳 上。因为浆糊太少,涂抹的面又太大,浆糊一下子就干了。 所以无论她怎么用力,毛线就是粘不住。看到这种情形, 老师便走过去帮助她一起做,边做边告诉她:“浆糊不能 太少,抹的面不能太大,手指要轻轻地压……”还没等老 师说完,她便一把抢了过去,说:“老师,我想自己来。” 当老师再次走到她的身边时,她骄傲地拿起显得有些乱糟 糟的作品对王老师说:“老师,我的太阳做好了,我还要 再做一棵树。”
二、角色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二)开放性原则
☺(三)循序渐进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应充分尊重幼儿的 主体性,允许幼儿自己确定游戏主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游 戏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游戏情节。如果幼儿想玩的 游戏与成人的计划不一致,或游戏的情节没有按照成人预 先的计划进行时,成人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幼 儿,应当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想法,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愿 望。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细心观察幼儿的活动, 了解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喜欢的玩具材料,喜欢的同伴等, 从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结构
☺角色游戏的结构是指角色游戏中所包含的各种基
本要素,包括角色游戏中的人、物、情节、内在 规则。
☺(一)角色游戏中的人
☺
也就是指幼儿扮演的角色。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一 个或多个角色,并借助语言、动作、表情等来表现自己对 这些角色的认识和理解,这些角色通常是幼儿喜欢的、熟 悉的、经常接触的或是能引起幼儿强烈情感的人物,一般 可将其分为机能性角色、互补性角色和想象性角色三类。 机能性角色是指幼儿通过模仿对象的典型动作来扮演角色, 如幼儿通过弯腰弓背的动作来扮演老爷爷;通过挥动手臂 来扮演交通警察。互补性角色是指幼儿所扮演的角色是以 角色关系中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如司机—乘客;售货 员—顾客,妈妈—孩子。想象性角色是指幼儿在游戏中的 角色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而是源自幼儿的想象,如超 人、天使、小精灵、大老虎、小☺
是指幼儿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在角色游戏中, 幼儿不是简单地摆弄玩具,而是通过对玩具的操作来表现 对游戏情节的假想,如用笔代替体温计给病人看病;用扫 帚代替马在草原上骑马等,在对游戏情节进行假想的过程 中又会衍生出其他相关的情节,如给病人看病,病人是发 烧还是不发烧,是需要吃药还是打点滴,医院需要什么物 品等。 的照搬,而是概括性的动作和情景,如妈妈抱娃娃是妈妈 动作的概括,转动方向盘是司机动作的概括。因此,角色 游戏中的情节是幼儿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通过对玩具的 假想和使用,并结合当时的情景,创造性地表达的结果。
案例:
☺ 儿童之所以游戏,是因为游戏出于儿童的兴趣和愿望,是
儿童自发自愿进行的活动,没有成人的强迫,没有外加的 目的,没有强制的规则约束。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自由地选 择游戏的形式、内容、材料、玩法和同伴等,也可以随着 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结束游戏或变换游戏。案例中的老 师没有遵循幼儿主体性原则,过度干预了小晴的游戏,引 起小晴的不满。被强迫的游戏就不再是游戏,因此,老师 应该突出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一)角色游戏的准备工作
☺ 1.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 2.提供适合的游戏场地和丰富的游戏材料
☺ 3.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 1.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
角色游戏的内容源于现实生活,是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知 识和生活经验越丰富,游戏的主题就越新颖,情节也会越深入。因此, 教师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教育活动、参观、劳动、看图书、看 电视等多种活动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理解社会人际关系,拓 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同时,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应做好家园合作,指导家长 平时有意识地多与孩子交流,经常带幼儿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多让孩 子接触外面的世界,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带幼儿去商店,引导 幼儿观察售货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是如何对待客人的,商店都有哪 些商品,每件商品有什么作用。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商店有了感 性的认识,在开展游戏时他们就能模仿并创造性地进行游戏。
☺
☺
☺
2.提供适合的游戏场地和丰富的游戏材料
游戏场地和游戏材料是开展角色游戏的物质基础,只有这些物质材料满足幼 儿的需要,才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愿望。首先,幼儿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 合的游戏场地。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幼儿园可专门设置固定的角色游戏室, 并在室内划分各角色游戏区,如娃娃家、商店、医院、菜场、照相馆等,便 于幼儿开展角色游戏。若场地有限,教师可在户外开展角色游戏,但游戏场 地的大小应适度。场地过小,幼儿的行动会受到限制,游戏将难以展开;场 地过大,会使幼儿难以进入游戏情境。 其次,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教师可为幼儿提供部分形象逼真的玩具, 如娃娃、炊具、听诊器等。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可提供一些半成品游戏材 料和简单的物品,以物代物,不但补充游戏材料的不足,发挥幼儿的想象, 如用易拉罐做花瓶,树叶做青菜,玻璃瓶做药瓶,小树叶或小纸条当钞票等。
☺(二)角色游戏中的物
☺
是指在角色游戏中所需要使用的物品和材料,这 些物品是角色游戏的辅助工具,支持游戏的展开。在 游戏中幼儿经常利用想象对物品进行假想,将一些简 陋的材料替代生活中真实的物品以满足游戏的需要, 而这些材料与幼儿想象的物品在外型上总是会有一定 的相似性,如把小椅子当成马、把沙子当成米,把笔 当成注射器等。同时,还可一物多用,将一种物品代 替多种真实的物品,如将方形积木一会儿当肥皂,一 会儿当电视,一会儿当饼干,一会儿当火车等。这种 假想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还可促进游戏的发 展。
案例:
☺
娃娃家游戏中,老师观察到娃娃家中成员一个个陆续走开了,他们有的上医 院,有的去理发……过了好长时间还没有回来,最后只留下秀琳小朋友在娃 娃家,她一个人在那里炒菜,炒了一会儿,看到大家都还没有回来,觉得没 有意思,也想到其他地方去玩了,看样子娃娃家这个游戏玩不下去了。 老师以客人的身份去敲门。 老师:“叮咚,叮咚,有人在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