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旅游资源学期末复习

旅游资源学期末复习

旅游资源学期末复习1、旅游资源概念:凡能激发起旅游者动机,并能产生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的自然的、人工的和精神的事物和现象。

2、旅游资源的特征:①多样性。

指总体上类型的丰富多样。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都具有多样性。

②美学观赏性,旅游资源价值最大、最普遍的意义体现在美学观赏性。

主要是外在美感、气势,其次是在的美学。

③区域分异性,这是旅游地理学要重点研究的容。

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异决定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民俗)、历史背景(古、今政治、经济、文化)。

④时效性即资源与时间的关系。

(一是指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随时间的推移在改变,美感变好与变坏、规模大与小等;二是指某些资源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或时节才能出现;三是某些旅游资源随着区域气候的季节性节律变化,在不同时节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有时甚至完全不同的特色。

)⑤要素组合性:自然资源的组合、自然与人文资源的组合、人文资源的组合。

⑥开发利用的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出售观赏、体验权3、分类的概念:通常所谓分类,是指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

它是根据分类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的一种逻辑方法。

它是以比较为基础,通过比较识别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然后根据其共同点归并为较大的类,根据差异点将事物划分为较小的类,从而将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这就是分类。

4、旅游资源分类的概念:就是根据旅游资源的同质性和差异性,按照一定的目的和需要将旅游资源进行集合归类。

5、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①同质性原则:即根据旅游资源的同质性区分出较大的类别,也就是把具有共同属性的旅游资源划归一类。

同级同类的旅游资源应该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

②差异性原则:较大类别的旅游资源,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划分旅游资源类型的必要条件。

人们就是根据差异性划分出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

③递次性原则:根据同质性依次划分出不同的级别的类型。

大类、基本类型;大类、亚类、小类。

旅游资源复习重点

旅游资源复习重点

1.旅游资源:凡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被用来开发旅游产业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事象。

2.旅游资源(国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是指人类长期的社会劳动和生产实践所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4.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1历史继承性:古人遗址、建筑、文学艺术、工程继承下来,成为人文旅游资源主体2文化的差异性:地域民族社会文化差异,形成不同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建筑风格、城镇布局不同。

3社会的创新性:随社会发展进步或适应一定市场需求旅游景观不断形成,游乐场体育胜地、商业中心、购物中心。

5.分类的意义:1是一种认识方法:将复杂的内容调理话、系统化。

通过认识、比较、归并及划分,形成不同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为整体认识旅游资源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区域发展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2是研究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通过大量分析,区分不同级别从属关系的差异。

通过分类加深对旅游资源特征、属性的认识,总结、发展旅游资源形成、发展规律促进相关理论水平提高。

3是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础:有助于旅游工作者顺利完成调查任务,进行合理资源评价,方便在实践中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6.分类原则:1相似性与差异性:同一级同一类型的旅游资源具有共同的属性,不同类型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具有共同属性的旅游资源不可以划分到不同的类型,不具有共同属性的旅游资源也不可以分到同一类型。

2系统性:此原则包括对应性、逐级分类、相互独立,旅游资源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可以分出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亚系统,分出的次一级类型内容必须完全对应且不超越上一级内容,把分级与分类相结合,逐级进行分类。

所划分出的类型相互之间必须是独立的,不同级别或不同类型的划分采用不相同的标准,对每一类型直接划分次一级类型采用相同标准,不能出现相互重叠的现象。

旅游学复习资料

旅游学复习资料

1.要素论:“三要素论:”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体——旅游企业或旅游经营者“四要素论”:旅游者、旅游管理者、旅游资源、旅游设施这四个要素的基本特征与相互之间的关联作用及其运行规律。

“六大要素论”:旅游是由食/住/行/游/购/娱组成的综合体。

2.“矛盾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整体论”:旅游活动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现象总是以旅游现象的整体而不是以它的某一组成部分为研究对象3迁徙和旅行迁徙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而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

旅行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一种“自由行为”。

4.旅行的含义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旅行产生的前提旅行产生的根本前提:社会大分工。

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伴随商业活动的兴起而产生的。

5.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新式旅行交通工具产生旅游者规模扩大旅游动机的产生6.托马斯·库克第一次团体火车旅游第一次商业性团体消遣旅游第一次包价出国游最早的旅行支票第一次环球旅游总结:1841年,托马斯.库克组织的禁酒活动标志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7.近代旅游的特点旅游和旅行的人数扩大交通工具的进步使人们的旅游空间扩展近代旅游开始成为一项经济活动旅游类型增多旅游胜地得到迅速开发和发展8.旅游与旅行的区别(1)目的不同。

单纯的旅游是指人们出于消遣性目的而暂时离家外出的活动;而旅行则是泛指人们出于任何目的,商务、求学、打工等,往来于不同地点间的空间转移活动。

(2)离开时间不同。

旅游人们在完成目的地访问活动后,必须返回其原来的居住地;旅行则不一定。

(3)内容不同。

旅行仅仅是为完成某个动机的一般空间流动过程,旅游则包含旅行和游览。

有旅游必定有旅行,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旅游者同时是旅行者,旅行者不一定是旅游者。

9.旅游概念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

旅游学复习资料

旅游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者:是出于就业和移民以外的任何原因,暂时离开常住地去异乡访问的人。

大众旅游:首先是指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大众旅游的另外一层含意则是现代旅游活动开始形成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并且形成广大民众中占支配地位的旅游形式。

奖励旅游:是指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种组织为了表彰和奖励那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和工作人员,而特别为其组织的免费旅游和度假活动。

旅游动机:是指促发一个人有意去旅游以及到何处、作何种旅游的内在驱动力。

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

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

旅游资源: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它任何因素的总和。

旅游资源的生命周期:从无到有、逐渐兴旺,然后逐渐衰弱直至很少有人问津的发展过程。

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旅行社:是指有营利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

旅游交通:是指旅游者利用某种手段和途径,实现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的空间转移过程。

旅游市场:不仅指旅游产品交换的场所,而且包括购买旅游产品的现有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及其与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可持续旅游:指旅游业的发展应当实现“经济上可行,但又不会破坏未来旅游将赖以开展的资源(特别是资源环境)和接待地区的社会结构”。

旅游承载力:指一个旅游目的地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之下,所能吸引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饭店合作集团:若干饭店为了在物资采购、房间预订、人员培训及市场营销等方面采取联合行动而自愿组合建立起来的一种饭店合作组织。

包括:市场营销合作集团、物资采购合作集团、人员培训合作集团、预订系统合作集团。

饭店连锁集团:一些饭店统一于某个集团公司的领导、监督、管理或指导之下,组成强有力的经济实体。

旅游资源学期末复习资料

旅游资源学期末复习资料

旅游资源学期末复习资料1.旅游资源特征:①时间性(时间特征)②美学体验性(功能特征)③多样性和综合性(组成特征)④地域性(分布特征)⑤稀缺性(赋存特征)⑥永续性与不可再生性(利用特征);2.原生性旅游资源:①山川风光②生物景观③气候资源④文物古迹⑤传统民族风俗习惯和风情⑥传统风味特产;3.萌生性旅游资源:①现代建筑风貌②现代体育文化科技吸引及趣处③社会新貌与民族新风尚④博物馆与展览馆⑤名优新特产及美食购物场所⑥自然力新作用遗迹⑦人工改造大自然景观;4.重要的七种造岩矿物:①正长石②斜长石(二者又统称长石类矿物)③石英④角闪石类矿物(主要是普通角闪石)⑤辉石类矿物(主要是普通辉石)⑥橄榄石⑦方解石;5.晶体定义:指化学元素的离子、离子团或原子按一定规则重复排列而成的固体(金刚石、石墨、食盐);6.非晶体:指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固体(玛瑙、琥珀、高岭石);7.矿物的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金刚石,石墨);8.摩氏硬度计9.沉积岩的形成过程:风化破坏阶段,搬运..,沉积..,成岩作用阶段;10.成岩作用定义:岩石风化剥蚀的产物经过搬运、沉积而形成的松散沉积物,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及其他变化和改造,变为坚固岩石的作用叫做成岩作用;11.成岩作用的过程和形式:①压固作用②脱水作用③胶结作用④重结晶作用;12.沉积岩的构造:①层理构造:沉积物在垂直方向由于成分、颜色、结构的不同,而形成层状构造,总称为层理构造。

②层面构造:沉积岩层上保留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

③结核构造:岩层内某一种物质的富集,似球状团块状,在成分、结构、颜色等方面与围岩有时显的差异。

④生物遗迹构造:生物化石的保留。

13.变质岩的片理构造:①板状构造②千枚状..③片状..④片麻状..⑤条带状..;14.断层组合形式:地垒(上凸)、地堑(凹陷)、叠瓦式断层(阶梯断层);15.经向地带性景观变化:形成了从森林—草原—荒漠;16.地文景观的旅游功能:①审美功能②科考、科普教育功能③探险运动与康体健身功能④文化旅游功能⑤作为旅游商品或旅游商品材料;17.五岳:恒山(山西),泰山(山东),华山(陕西),嵩山(河南),衡山(湖南);18.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山西,四川,安徽,浙江);19.佛光较多的地点:峨眉山(最多),庐山,九华山,黄山;20.四大道教名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21.地下沉积形态:石笋,石钟乳,石柱,石花,石莲花,石幔,边石坝等;22.岛礁按成因分为:大陆岛、冲积岛、火山岛、珊瑚岛(礁)。

旅游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大全

旅游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1·1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当时人类迁徙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类活动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

二、人类对外出旅行需要的产生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P10)三、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古罗马帝国: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四、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

绝大部分旅行活动的开展是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经济性活动五、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中国旅行活动的形式:(1)商业旅行(2)帝王巡游:周穆王(3)政治旅行:孔子(4)外交旅行:春秋战国时期、张骞、郑和(5)士人漫游:陶渊明、李白(6)科学考察旅行:司马迁、李时珍、徐霞客、郦道元(7)宗教旅行(8)佳节庆游六、封建时代旅行发展的特点(P20)1旅行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2商贸旅行在其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3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1·2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近代旅游发展的背景产业革命(也称工业革命)的影响(P22)1生活环境的变化 2工作性质的变化 3阶级关系的变化 4运输条件的变化二、旅游业的开端(P25)1.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参加在拉夫堡市举行的禁酒大会。

这次举动被人们看作是近代旅游的开端。

这次活动是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

2.1845年,托马斯·库克首次尝试商业性的组团业务。

并于当年夏季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

托马斯·库克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3.1855年,前往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全程采用一次性包价。

这是世界上组织包价出国游的开端。

推出了一种代金券,被看作是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4.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正式成立,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5.1872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上第一例环球旅游团目的地包括中国的上海6.以托马斯·库克为代表的旅行社行业的出现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三、中国的近代旅游业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在银行内部设立旅行部。

旅游地理期末复习综述

旅游地理期末复习综述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概述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旅游资源的三个共同点(1)包括自然界形成的,也包括社会创造的,其存在是客观的;(2)与旅游者直接相联系的,能激起阿游者的旅游动机,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对象物,能满足旅游者的特定需要;(3)与旅游业直接相联系,能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产生一定的效益。

2.旅游资源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旅游资源分类:(1)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二分法):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2)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按此标准,旅游资源被分成8个主类和31个亚类,共155个基本类型。

(3)按照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存在状况分类原生性旅游资源:经过漫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过程所形成,对于现今而言是先天赋予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所有作为历史遗产的人文旅游资源(不可再生性、长期性、稳定性)萌变性旅游资源:通过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投资因素新营造出来的人为旅游吸引因素(不断萌生、发展变化、可复制、可发展创新)二、旅游资源的基本性质1.审美性与文化性2.地域性与广域性3.季节性与节律性4.组合性与整体性5.“永续性”与易损性6.萌变性与创新性(从旅游审美需求以及旅游所耗时间、精力与费用等成本效益出发,旅游资源的组成因素协调配合越好、组合规模越大、组合内容越丰富,其旅游吸引力就越大,旅游价值就越高。

)三、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以原生性为主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多彩,世界地位突出2.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并具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3.地域组合特色突出,各地旅游资源互补性强4.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交融性强,文化积淀丰厚(我国观光型原生旅游资源无论在总体数量和质量上的世界地位均非常突出;度假型旅游资源在世界上则相对逊色,但仍具较大开发潜力;萌变性旅游资源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开发起点低而发展潜力很大。

旅游资源学复习习题

旅游资源学复习习题

旅游资源学习题一(绪论与旅游资源分类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旅游资源与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旅游资源具有( C )。

A .文化性; B .组合性; C .观赏性; D .区域性。

2.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A)。

A .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 B .纬度地带性因素和经度地带性因素; C .纬度地带性因素和垂直地带性因素;D .经度地带性因素和垂直地带性因素。

3.下列名胜古迹全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一组是 ( C )。

A .庐山、武夷山、青城山——都江堰; B .泰山、庐山、黄山; C .泰山 、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 D .黄山、黄龙、长城。

4.旅游资源的核心功能是 ( C )。

A .效益功能; B .美学功能; C .吸引功能; D .经济功能。

二、填空题 1.( 旅游者 )( 旅游资源) 2.( 成因) 3.(自然旅游资源)和( 人文旅游资源 )。

补充:5.世界级旅游资源,包括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资源,纳入《世界自然保护网》的旅游资源,进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的旅游资源。

6.国家级旅游资源,包括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资源学习题二(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1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在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对旅游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地质体或自然景观,2 资源分布地域性、形成过程长期性、发展演化不可逆性、景观内涵科学性 3、能够举例说明或从实例中总结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特征。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植被覆盖较少,在风力作用下,形成沙漠地貌和雅丹地貌景观,体现了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分布的地域性 )的特征。

在石灰岩发育地区,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下,可形成喀斯特地貌,体现了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分布的地域性 )的特征。

在高寒地区,地表受冰川地质作用影响可形成冰川地貌景观,最古老的太古代地层距今 46 亿年,是最年轻的第四纪地层也有约 200 万年的历史,体现了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形成过程的长期性)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褶皱: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

2、断层: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

3、文化层:人类居住在一起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沉积的生土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层熟土常夹杂着人类无意识遗留下来的或有意抛弃掉的器物,这种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

4、暗八仙:暗八仙为葫芦、团扇、宝剑、莲花、花笼、鱼鼓、横笛、阴阳板。

因只采用神仙所执器物,不直接出现仙人,故称暗八仙。

(八仙:吕洞宾、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荷仙姑、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

)5、宗教文化: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

宗教文化不仅在教徒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而且对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影响。

6、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

7、海迹湖:原为海域的一部分,因泥沙淤积而与海洋分开,形成封闭或接近封闭状态的湖泊。

8、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9、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

它也分为三大类,即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和购物类。

10、自然旅游资源:指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能被旅游业所利用,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环境。

1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护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及其居民的需要。

12、斗拱:斗栱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

两者合称斗拱。

13、前朝后寝:前朝后寝是古时帝王宫室的布局。

归属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

组成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

所谓“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

所谓“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在“前朝”中央靠墙处,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在“后寝”,则设有床具,供休憩之用。

14、佛光:佛经中说,佛光是释迦牟尼眉宇间放射出来的光芒。

在峨眉山上出现这种自然奇观,又和佛教传入山中的历史密切相关。

15、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幻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海市蜃楼简称蜃景,根据物理学原理,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的空气层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的密度的空气中又有着不同的折射率。

也就是因海面上暖空气与高空中冷空气之间的密度不同,对光线折射而产生的。

蜃景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

气温的反常分布是大多数蜃景形成的气象条件。

16、树挂: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

二、简答题1、张家界地貌的形成和特点是?张家界地貌,即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

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波涛翻滚的海洋。

石英砂岩沉积于海岸地带,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悬崖峭壁的平台、方山、峰墙、峰丛、峰林、残林等一系列没有经过任何人工雕凿的石英砂岩景观地貌,一举成为人类的科研宝地和览美天堂,成为地球惠赠给全人类最珍贵的遗产。

主要特征为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貌和岩溶洞穴地貌。

张家界在区域构造体系中,处于新华夏第三隆起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大致经历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构成了本区域的基本构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是形成张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

而外力地质活动作用的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风化作用,则是塑造张家界地貌景观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晚古生代中晚泥盆纪时期,湖南西北地区壳下降,发生大面积海浸,成为一片汪洋。

张家界处于“川湘凹陷地带”之深海处,靠近古陆,接纳了由流水源源不断地从邻近古陆搬迁来的大量松散碎悄物质,经过沉积和漫长而又复杂的成岩过程,形成厚达500多米的石英砂岩。

经过漫长的流水切割、差异风化、重力崩塌等外营力作用,便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怪诞诡谲的峰林峡谷。

石英砂岩峰林景观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科研价值。

2、简述溶洞的景观特征以及成因?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碳酸氢成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

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

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份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由于这种地理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3、建筑设施类旅游资源具有哪些旅游吸引因素和旅游功能?吸引因素:(1)、独特的空间艺术(2)、灵活的群体组合艺术(3)、精美的内外装饰艺术(4)、高超的环境艺术旅游功能:(1)、观赏功能(2)、科普教育功能(3)、文化旅游功能4、岳阳楼的美学价值有哪些?岳阳楼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人文景观之美和自然景观之美两个方面。

首先人文景观之美表现在:岳阳楼有着渊源悠长的历史文化,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中的《岳阳楼记》体现了一种爱国忧国的历史情怀,周边的特色特产更是体现了当地的风俗民情。

其次自然景观美表现在:一是岳阳楼的建筑美,岳阳楼采用纯木结构,其造型因露明的木梁柱、构件、装修具有线条优美的表现力,它的保护木构件外表的漆给建筑结构赋予了丰富的色泽美,这些充分显示出中国古建筑的独特的民族风格;二是岳阳楼的自然风景美,站在楼顶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领略“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美景。

还有色彩美:楼红、水绿。

总之一句话概括岳阳楼的美学价值在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美。

5、名山分哪几类?名山大概分为宗教名山、风景名山、疗养名山、历史文化名山、特殊名山、城郊名山历史文化名山:如我国古代的“三山五岳”中的蓬莱、瀛州、方丈“三山”和泰山、恒山、华山、衡山、嵩山“五岳”;近代历史名山如有“革命摇篮”井冈山等。

宗教名山: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6、张古英旅游吸引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工程观赏价值b.艺术价值c.历史观赏性(怀旧)d.技术教育e.生活参与性吸引功能主要表现在:观赏功能,张谷英古村落是个自然风光优美,地方特色风味独特,古屋建筑造型奇特的古镇,能够满足旅游者观美景、体会美感、陶冶情操的需求。

科普教育功能,张谷英村里面一排排的古屋,一个个天井,神秘的排水系统,悠久的古驿道,古老的美人靠以及奥妙的风水学等都蕴藏着丰富的科技信息,游客可以从此欣赏中认识它们产生的那个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获得相应的科学教育。

文化旅游功能,张谷英村是一个距今有600年历史的古村落,很多游客来此游览正是因为向往这里的古文化,想来此领略历史文化的熏陶。

7、植物景观的构景要素和吸引功能有哪些?构景要素:色彩、形态、质感、吸引因素:风采美、珍稀美、寓意美、嗅觉美吸引功能:①审美功能:幽、翠、形、色、香、奇、古。

②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功能。

③医疗保健功能。

④文化功能。

⑤美化、净化环境的功能。

8、园林场景构景要素和原则?原则:①贵在自然②重在曲折③精在特色重在曲折注意:做到建筑避免对称;水体堤岸;空间分隔。

构景要素:中国园林有植物、建筑(含小品)、山石及水体四大构景要素9、圣安寺的旅游价值和旅游功能有哪些?旅游价值:①美学价值,圣安寺位于城郊,周围依山傍水,和桃花源记里的世外桃源颇有几分相似;建筑也具有特色,保留了古迹的气息,具有观赏的美学价值。

②科学价值,圣安寺的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可以进行科学研究。

③历史文化价值,圣安寺建于唐朝初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寺院里那悠扬的《大悲咒》,平和的诵经声和缭绕的檀香烟,便将人带入浓浓的佛教文化氛围之中;还有圣安寺的素食饮食文化也体现了历史文化价值。

④经济价值,圣安寺也算是当地知名度较高的景点了,给当地的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推动和发展。

旅游功能:①满足游客的求知欲。

②满足游客的美感享受。

③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

④满足游客的情感需要。

三、论述题1、岳阳市的风景水体旅游资源有哪些,水体旅游资源构景要素和旅游功能有哪些?如何利用开发?风景水体旅游资源:1、风景河段。

如江河风景河段:长江2、风景湖泊。

如河迹湖:洞庭湖、团湖、南湖3、涌泉旅游资源:瀑布构景要素有:㈠水型;㈡水声;㈢水态;㈣水色;㈤水味;㈥水影。

旅游功能:①文化功能②审美功能③疗养功能④品茗功能⑤娱乐功能2、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和采取措施?四、分析题请你策划一个旅游活动,如何展现其旅游魅力。

(活动主题、目的、口号、举办地选择理由、优势、劣势、意义、资源利用、旅游效果等)茶文化、荷花节、龙舟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