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福建师范】《旅游资源学》在线作业一(答案资料)

合集下载

福建师范大学20年春季《人文地理学》在线作业一答卷附标准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20年春季《人文地理学》在线作业一答卷附标准答案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答案:A
5.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提出者是著名的近代地理学家( )。
A.洪堡
B.李希霍芬
C.拉采尔
D.赫特纳
答案:C
6.第一次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的是德国地理学者( ),他也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A.F·拉采尔
B.J·白兰士
C.A·赫特纳
答案:正确
39.政治是一种最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
答案:错误
40.汉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现人数超过1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
答案:正确
41.人口密集区也称为人类大陆,世界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即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和北美洲。
答案:正确
42.人种概念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属性的一种表现。
答案:错误
27.民族宗教为民族成员共同信奉的宗教,其信仰对象常为本民族的始祖或守护神。
答案:正确
28.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
答案:正确
29.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A.白吕纳
B.P.M.罗克斯比
C.H.巴罗斯
D.孟德斯鸠
答案:C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6.在韦伯工业区位论中,将成本归纳为三种( )。
A.运费
B.劳动成本和集聚
C.住宿资金
D.分散所带来的成本变化
答案:ABD
17.城市地域结构是由( )三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

《旅游资源学卷》试卷A( 含答案)

《旅游资源学卷》试卷A( 含答案)
附件。旅游资源调查报告附件是对主题报告的补充或详尽说明,主要包括背景资料、图件、声像材料及其他需要进一步详细说明的材料等。一是背景材料,有关调查区基本概况的一些材料,由于在报告中不便过多地强调,可以在附件中详细列出;二是调查图表,图件主要是反映调查区旅游资源状况的系列图件;表格主要是有关旅游资源统计数据的汇总表;三是声像材料,主要是提供调查区内经编辑整理后的旅游资源录像带、影像碟片、照片集、幻灯片等。四是其他包括一些主要的调查日记、资料卡片、随笔等。
7.建设性破坏是指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开发不当等引发的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景区索道建设在中国是一种普遍性的旅游开发性破坏方式。( √ )(第七章)
8.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在空间上,必须进行全面开发,而且要基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的原则,进行功能分区。( × )(第八章)
9.中国的旅游资源管理,“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门管理,“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由林业部门管理(少部分“自然保护区”由环保部门管理),“文物保护区(单位)”由文化部门管理,“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门管理等。( √ )(第九章)
A.钱学森
B.卢云亭
C.吴必虎
D.保继刚
7.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前往浙江余村考察;4月1日,在听取汇报后,再次强调要践行( B )的理念。(第七章)
A.“共抓大保护,不要大开发”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D.“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科目:旅游资源学学院人文学院专业班级旅游2021
题号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
题号

福建师范大学22春“旅游管理”《旅游法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3

福建师范大学22春“旅游管理”《旅游法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3

福建师范大学22春“旅游管理”《旅游法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旅游投诉时效期间是()。

A.30天B.90天C.60天D.120天参考答案:B2.划分饭店星级的依据包括()。

A.饭店的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状况B.饭店的管理水平C.饭店的位置D.饭店的服务项目参考答案:ABD3.国际旅行社的最低注册资本是()。

A.100万B.50万C.200万D.150万参考答案:D4.旅游投诉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投诉者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有关系的旅游者、海外旅行商、国内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B.有明确的被投诉者C.有具体的投诉请求和事实依据D.属于投诉条例规定的投诉范围5.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均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是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部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7.()是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部分,也是整个旅游开发工作的出发点。

A.景点或风景区的开发建设B.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C.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D.完善旅游服务参考答案:A8.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9.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0.下列不属于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条件的是()。

A.中国公民B.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C.身体健康D.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参考答案:B11.按技术等级划分,导游人员分为()。

A.初级导游人员B.中级导游人员C.高级导游人员D.特级导游人员参考答案:ABCD12.下列属于旅游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某市旅游局与该市一饭店之间的关系B.某位旅游者与组织该旅游者旅游的旅行社之间的关系C.某位消费者在超市购物与该超市之间的关系D.有业务合作关系的旅行社与旅行社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ABD13.以下属于国内旅行社可以经营的业务有()。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0秋《世界经济》在线作业一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0秋《世界经济》在线作业一

1.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

A、超国家一体化组织B、关税同盟C、自由贸易区D、地区经济论坛答案:D2.美国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主要目的是:()A、确立美元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霸权地位B、为了进行更多的资本输出C、为了进行有利于美国的商品输出D、为了解决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再次发生答案:C3.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最鲜明特点是()A、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后发生的B、美国战胜苏联的结果C、在和平条件下苏联一极的崩溃D、多极格局已在旧格局中发育成熟答案:C4.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A、科学迅猛发展B、技术促进科学发展C、科学与技术的相互推动以及不同技术领域的相互融合D、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答案:C5.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A、有一定联系,但从长远看是相互对立的B、有一定矛盾,但从长远看是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的C、无矛盾,完全一致D、无联系,平行发展答案:B6.战后新殖民主义政策的突出表现是()A、马歇尔计划B、印巴分治C、“第四点计划”D、洛美协定答案:C7.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B、“布雷顿森林协定”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答案:B8.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前提是()。

A、各国平等裁军B、不干涉内政C、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D、保持强大的国防实力答案:C9.加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表现不包括有:()A、一些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已开始取代工业经济B、信息网络加速电脑产业侵蚀家电市场C、目前知识经济最突出的现象是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D、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中占比重迅速提高答案:B10.世界经济格局的核心内容是指()A、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B、各国的经济实力C、世界经济体系D、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答案:A11.调整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表现的特点不包括:()A、经济持续增长B、通货膨胀被遏制C、贸易状况良好,外资流入增加D、第一产业比例增大答案:D12.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措施,不包括:()A、调节利率政策B、调节财政政策C、调节货币信用政策D、调整产业政策答案:A13.跨国公司的涵义是:()A、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建立有经营实体,不管这些实体采取何种法律形式和在哪个领域从事经营B、企业在一个中央决策体系下进行经营决策,可以以制定不同的政策C、几个实体之间互不通信D、仅是利益的分担答案:A14.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于()。

国开一体化平台01061《旅游学概论》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

国开一体化平台01061《旅游学概论》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

国开一体化平台《旅游学概论》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1061,整套相同,Ctrl+F查找更快捷,李老师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形考任务(1)----------------------------------------------------------------1、简述旅游的基本属性。

答:(1)、旅游的社会属性。

(2)、旅游的文化属性。

(3)、旅游的经济属性。

(4)、旅游的休闲属性。

2、简述旅游的基本要素。

答:(1)、旅游者。

旅游者是旅游主体,是最基本、最活跃、最主要的因素。

(2)、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客体,是吸引旅游者、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和现实需要的直接因素,是旅游活动不断丰富的条件和载体,更是旅游供给保障和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3)、旅游业。

旅游业是旅游媒介,是实现旅游活动的条件和手段。

旅游业是旅游者和旅游资源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旅游活动组织等方式和手段,为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提供条件和服务保障。

3、简述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

答:概念性定义主要是对旅游者的一般性描述,界定了旅游者的本质属性。

简单来说,旅游者是离家外出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

其质的规定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一是时间上的短暂性,一般不超过1年;二是空间上的异地性;三是目的上的非谋生性。

因此,从概念上理解,旅游者是出于谋生和移民以外的目的,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

4、简述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

答:(1)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是旅游者形成的基本因素。

个人或家庭,只有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即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后,才有可能产生旅游等更高层次的生活消费需要。

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政策。

(2)闲暇时间。

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不但要有足够的收入保障和经济支付能力,而且需要具备充分的时间保障条件。

20春【福建师范】《中国画》在线作业一-1(答案资料)

20春【福建师范】《中国画》在线作业一-1(答案资料)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中国画》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洛神赋图卷》,作者是()。

A、顾恺之B、吴道子C、王维D、苏轼正确答案:A第2题,《簪花仕女图》是唐代()的作品。

A、顾恺之B、周昉C、展子虔D、阎立本正确答案:B第3题,()以江南景色为绘画内容,开创了“平淡天真、融浑静穆”的南派风貌。

A、荆浩B、董源C、范宽D、李成正确答案:B第4题,( )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家中开宴行乐的场景。

A、《韩熙载夜宴图》B、《簪花仕女图》C、《游春图》D、《步辇图》正确答案:A第5题,()就是不上色彩,只用线条来描绘人物,现代的连环画、漫画就属于这类。

A、白描B、工笔重彩C、写意D、写生正确答案:A第6题,《万山红遍》为()的代表之作。

A、郭熙C、张大千D、李可染正确答案:D第7题,《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

A、顾闳中B、韩愰C、黄公望D、王希孟正确答案:A第8题,()经常用“收藏”、“珍藏”、“藏画”、“珍玩”等字样。

A、姓名字号印B、斋馆印C、闲章D、收藏类印正确答案:D第9题,( )一变隋唐以来空勾无皴的单调画法,创造了以点、面为主的勾斫技法系统,使中国山水画第一次具有了复杂性与丰富性。

A、荆浩B、董源C、范宽D、李成正确答案:A第10题,随着苏东坡、文同等带领的()的兴起,使中国画的元素渐渐完备、诗、书、画成为了中国画的标准元素。

A、山水画B、花鸟画C、人物画D、文人画正确答案:D第11题,《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顾闳中B、韩愰C、张择端正确答案:C第12题,在近现代画坛,()画了许多全新的题材,如虾、蝌蚪、蚊虫、飞蛾等,别开天地。

A、齐白石B、徐渭C、潘天寿D、李苦禅正确答案:A第13题,()也称“细笔画”,是指工于笔墨、以精细为特点的绘画风格。

A、花鸟画B、山水画C、工笔画D、写意画正确答案:C第14题,()就是八大山人,长于水墨写意,为花鸟画划时代的人物。

国家开放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学概论》形考任务1(第1-3章,权重25%,需辅导教师评阅)-null分

国家开放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学概论》形考任务1(第1-3章,权重25%,需辅导教师评阅)-null分
国家开放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学概论》形考任务1(第1-3章,权重25%,
需辅导教师评阅)-null分
题1: 简述旅游的基本属性。
正确答案:经济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
题2: 简述旅游的基本要素。
正确答案: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题义旨在对旅游者概念提供一般性描述。简单的说,旅
游者就是离家外出到异国他乡旅行访问的人。
题4: 简述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
正确答案:支付能力、余暇时间、社会因素、个人因素
题5: 简述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正确答案:1.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3.建设旅
游上层设施4.景点或参观点的具体规划与设计5.培训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人员

《旅游学》课后的习题答案.doc

《旅游学》课后的习题答案.doc

《旅游学》课后答案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简答:1、 Q: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A: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不仅在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在主观上也难有自愿外出旅行的愿望或动机。

当时人类迁移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类活动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

2、 Q: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A: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展产品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

正是由于这一发展,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产品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物,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也因此而产生。

所以,人类最初自愿外出旅行实际上远非消闲和度假的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和产品交换或经商的需要而促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

3、 Q: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A:①旅游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直接的关系;②商务旅行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宗教旅行;③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

4、 Q:试分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A:①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导致工人实际购买力的提高;②培育了一个巨大的商务旅行市场;③极大地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量;④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使较大范围、较远距离的旅行成为可能。

5、 Q:为什么人们将Thomas Cook尊称为旅游业的先驱?A:a第一次团体火车旅游(1841年参加禁酒游行集会)b第一次商业性团体消遣旅游(1845年从莱斯特到利物浦)c第一次包价出国游(1845年到巴黎参观博览会)d最早的旅行支票e第一次环球旅游(1872年)Thomas Cook创办旅行社的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6、 Q:试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A:(1)原因:①从需求方面看:a 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b 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c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d 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e 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f 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旅游资源学》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目前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城墙不包括是()
A、南京城
B、郑州商城
C、平遥城
D、湖北江陵城
正确答案:
第2题,以下汉族节日中吃月饼的节日()
A、中秋节
B、端午节
C、元宵节
D、重阳节
正确答案:
第3题,以下中草药植物属我国名贵药材的是()
A、当归
B、天麻
C、三七
D、枸杞
正确答案:
第4题,两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该分类方法的依据是()
A、旅游资源的基本成因
B、旅游资源的属性
C、旅游资源的性质
D、旅游资源的成因及相关属性
正确答案:
第5题,植物中的“岁寒三友”是指()
A、松、竹、柏
B、松、兰、菊
C、梅、竹、松
D、菊、柏、松
正确答案:
第6题,以丹霞地貌为代表的地质公园为()。

A、江西龙虎山
B、江西庐山
C、云南石林
D、四川龙门山
正确答案:
第7题,以下选项中不是中国“四大名镇”的是()
A、开封朱仙镇
B、湖北汉口镇
C、江西景德镇
D、山西运城镇
正确答案:
第8题,“花中四雅”指的是()
A、菊花、兰花、水仙、菖蒲
B、兰花、菊花、水仙、牡丹
C、水仙、菖蒲、桃花、梅花
D、梅花、兰花、水仙、菊花
正确答案:
第9题,下列选项中不是苏州四大名园()
A、沧浪亭
B、狮子林
C、拙政园
D、清晖园
正确答案:
第10题,秦汉时形成的墓葬建制是()
A、大封大树
B、覆斗方上
C、因山为陵
D、宝城宝顶
正确答案:
第11题,以下地名中,不属于中国三大瓷都的是()
A、福建德化
B、江西景德镇
C、湖南醴陵
D、河北唐山
正确答案:
第12题,海拔高度在5000——7000米的山地是()
A、低山
B、中山
C、高山
D、极地高山
正确答案:
第13题,剥蚀作用中最常见最强烈的是()
A、风蚀
B、水蚀
C、冰蚀
D、海蚀
正确答案:
第14题,相对于旅游资源,旅游项目的经济特征更具有()。

A、潜在性
B、现实性
C、暂时性
D、永久性
正确答案:
第15题,道教宫观建筑不包括()
A、神殿
B、膳堂
C、园林
D、法堂
正确答案:
第16题,中国最早出现的城市公用园林是()。

A、圆明园
B、华清宫
C、寿山艮岳
D、曲江芙蓉园
正确答案:
第17题,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岩性以()为主
A、玄武岩
C、流纹岩
D、石英砂岩
正确答案:
第18题,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为资源的旅游活动
A、自然环境
B、人文环境
C、森林环境
D、气候条件
正确答案:
第19题,园林构景手法很多,其中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使之能获得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构景手法称之为()
A、借景
B、夹景
C、对景
D、分景
正确答案:
第20题,以保护特有的地质剖面及特殊的地貌景观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有()
A、九寨沟
B、阿尔金山
C、缙云山
D、五大连池
正确答案:
第21题,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原则有()
A、双重身份原则
B、真实可靠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筛选性原则
正确答案:
第22题,旅游资源的“险”美是指()
A、形态陡峭
B、气势险峻
C、坡度大
D、山脊高而窄
第23题,根据旅游区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可将旅游区划分为()
A、自然景观旅游区
B、人文景观旅游区
C、深度开发旅游区
D、轻度开发旅游区
正确答案:
第24题,文化艺术旅游景观资源包括()。

A、文化艺术节
B、地方戏曲
C、地方曲艺杂技
D、民间艺术
正确答案:
第25题,生物旅游资源具有的功能是()。

A、构景
B、成景
C、隔景
D、分景
正确答案:
第26题,八百里洞庭,风光不再,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湖区乱砍乱伐
C、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D、人们对湖区缺乏保护意识
正确答案:
第27题,旅游资源审美因素包括()
A、情感
B、知觉
C、思维
D、情绪
正确答案:
第28题,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有( )
B、定量评价
C、综合评价
D、分类评价
正确答案:
第29题,旅游开发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应解决()问题。

A、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B、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C、保护文化的独特性
D、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
正确答案:
第30题,以下属于民俗旅游文化的特征是( )
A、地域性
B、时代性
C、不可继承性
D、传承性
正确答案:
第31题,旅游资源按资源特征和游客体验可以分为()
A、客源导向型
B、资源导向型
C、混合型
D、体验型
正确答案:
第32题,旅游地形象定位方法包括()
A、领先优势定位
B、比附定位
C、名人效应定位
D、品牌定位
正确答案:
第33题,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有()
A、广域性
B、区域性
C、不可移动性
D、重复使用性
正确答案:
第34题,按照功能划分,旅游资源的类型有()
A、观光游览型
B、参与型
C、购物型
D、保健休疗型
正确答案:
第35题,青海湖等旅游景区以电瓶车的往返穿梭,给游人游览的方便,从而明令禁止其他机动车的进入,其目的何在()
A、防止交通阻塞
B、利于景区的环境保护
C、给游人更好的游览环境
D、是崇尚文明旅游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第36题,早期道教的两大派别是天师道和太平道。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7题,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干流流经我国10个省区市。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8题,唐代以后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9题,游客在游览故宫时,只要兴致一来,就可以与文物来个亲密的接触。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0题,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性质,结构,规模,组会和分布等。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1题,“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用来形容由于垂直地带性所形成的景观特征。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2题,明清以后国内陆续建造了许多以文峰、文昌为名的塔,他们并无宗教意义。

而作为山川名胜和园林景观的点缀,或用它来象征本地的人杰地灵。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3题,基部相连,呈簇状的石灰岩山峰被称为峰丛。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4题,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是对旅游资源自身品质和丰优程度的评价。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5题,人们对气候舒适度的要求, 以舒适指数为主, 风效指数为辅。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6题,内应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和地震。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7题,黄山四奇是指石奇、松奇、云奇、日奇。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8题,世界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9题,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民间工艺品是瓷器。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50题,中国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开封、杭州、咸阳。

(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