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 古诗两首2
小学生必背古诗五年级

小学生必背古诗五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五年级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必背古诗五年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生必背古诗五年级1一《游子吟》孟郊(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忆江南》白居易(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三《望洞庭》刘禹锡(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四《清明》杜牧(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五《赋得古草原送别》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六《秋夕》杜牧(唐)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小学生必背古诗五年级21、江南(汉乐府)【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敕勒歌(北朝民歌)【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3、咏鹅(骆宾王)【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4、风(李峤)【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11.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1.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2.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3.崔九:崔涤,中书令崔湜的弟弟,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4.落花时节:春末。
落花的寓意甚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5.君:指李龟年。
译文在岐王宅里经常看见您,在崔九堂前数次听到你的歌声。
而今江南已是风景如画,在这落花时节又碰见您。
2.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宝马雕车:装饰华美的车马凤箫声动:奏起的音乐,凤箫:箫的美称,传说萧史与妻弄玉居凤台,曾吹箫引来凤凰。
玉壶光转:月光随月亮而慢慢移动鱼龙舞:指舞鱼形,龙形的灯蛾儿,雪柳。
黄金缕:都是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戴的装饰品。
以彩绸或彩纸做成。
此指盛装的妇女。
[译文]东风仿佛使几千棵树的花朵在一夜间盛开,又如将空中的烟花吹落,象阵阵星雨。
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
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如风萧和玉壶流光飞舞,整个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空中翻腾。
女子的头上戴着亮丽的饰物,装扮地晶莹多彩,在人群中走动。
她们微笑,她们低语,美丽的身影消失在人海中,只留下暗暗的香气。
我寻找"她"千百次,都没有见到,不经意间一回头,却惊喜地发现她正站立在灯光微弱的地方.3.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五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2古诗两首书湖阴先生壁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2古诗两首书湖阴先生壁_西师大版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2、护田:保护园田。
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将:携带。
绿:指水色。
3、排闼:推开门。
闼:宫中小门。
据«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禁中,下令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排闼直入,闯进刘邦卧室。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解说]这首诗是题写在湖明先生家屋壁上的。
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
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那么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赏析]这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首诗。
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作者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
〝茅檐〞代指庭院。
〝静〞即净。
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假设轻,真可谓别具只眼。
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
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
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说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
〝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
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
小学五年级的必背古诗词

小学五年级的必背古诗词小学五年级的必背古诗词古今中外的文学家用丰富的词汇、审美的语感、神奇的表现手法塑造了无数不朽表现人丰富精神世界的'艺术形象。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五年级的必背古诗词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小学五年级的必背古诗词1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4.秋浦歌〔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5.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6.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0.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1.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2.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本课选的是两首较为有名的表现朋友真情的古诗。
第一首《赠汪伦》作者为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是诗人登船而走,朋友相送的动人情景,表达的是送别情深。
这首诗单纯自然,感情真挚,深为人们所赞赏,成为后人抒发朋友之间感情的千古名句。
第二首《过故人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人,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象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理解和背诵两首诗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作业4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4、通过诵读这两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体会《赠汪伦》后两句诗比喻、夸张运用的巧妙和诗人强烈的感叹之意。
2、体会《过故人庄》中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感受朋友间的情深意浓。
教学准备:1、预习古诗,查阅相关的资料。
2、配套光盘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学习、理解《赠汪伦》,体会李白和汪伦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25、古诗两首,其中第一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赠汪伦》,这是一首送别体古诗。
板书:赠汪伦李白2、关于这首诗的来历,里面还有一个动听的故事,想不想听一听?(教师讲关于《赠汪伦》一诗的来历)(教参201页)二、学习《赠汪伦》,理解诗意。
1、自读古诗,了解诗歌大意。
学生自主读诗,思考诗中说的是谁送谁?谁别谁?2、指名朗读。
3、说说汪伦是怎样送李白的?李白是怎样别汪伦的?4、理解诗歌意思(1)交流词语的意思。
欲:将要赠;送踏歌:一种用脚步敲打节拍唱的民歌。
五年级必背的古诗词和课文

五年级必背的古诗词和课文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和课文时,可以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五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和课文: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 《咏鹅》 -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2.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3. 《春夜喜雨》 -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4. 《江畔独步寻花》 -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5.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些古诗词和课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寓意深刻,非常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和背诵。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五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第一篇:五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五年级第一学期:1、《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6、《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9、《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五年级第二学期: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3、《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5、《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在小学五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背诵古诗词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古诗词,适合五年级学生背诵:1.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 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 悯农唐代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 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枫桥夜泊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 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0. 出塞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背诵这些诗词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能够锻炼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想象练说
(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引导练笔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
2、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板块三】再次赏析。
1、朗读诗句,并能结合文中的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
2、再次赏析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体会作者的心情。
3、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感受春景之美。
4、想象练说: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
5、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板块四】拓展延伸。
1、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并试着画下来。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块三】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 )、( )、( )、( )这些情景来说明是( )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 )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
3.理解题目意思:宿:过夜。新市:地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板块二】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小组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交流】
1.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过渡: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教
学
资
源
课件、插图、学生已有经验
预
习
设
计
1、了解诗人杨万里。
2、自学生字词,诵读古诗。
3、圈出古诗中不理解的字词,并通过查阅工具书等途径去解决。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板块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复习学过的描写春景的古诗。
2.了解诗人杨万里。
3.理解题目“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
【板块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5.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
走:跑 急走:快跑(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四句。
处:地方 寻:寻找
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作业
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三部分。
《一课一练》一、三部分。
☆☆按这首诗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字数200字。
☆☆☆上述写话练习不少于300字。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幸福的港湾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4.古诗两首
共几课时
2/2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背诵(配乐)
【板块四】深化理解。
1.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 一径 枝头 儿童 黄蝶 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
4.评析学生作品。
指导朗读
请一位学生用“/”“||”画出这首诗的节奏。(“/”表示断开拖韵时间长,“||”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更长。)
【学习单1】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班级交流,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诗句。
4.同桌对说诗意——指句说——齐读诗句
【学习单2】
1、想象练说: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根据这首诗的三、四句,发挥想象进行改写。
【板块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5分钟)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交流对诗人的了解: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人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理解: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2.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3.出示画面。
4.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