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处理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给药方式之一,通过静脉管道将药物输送至血液循环系统,以快速有效地发挥药效。

药物外渗应急预案

药物外渗应急预案

一、引言药物外渗是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误注入皮下组织而非血管内,导致局部组织受损的一种不良反应。

为保障患者安全,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药物外渗,降低患者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率。

2. 规范药物外渗处理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3. 提高护理人员对药物外渗的认知,增强预防意识。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主任护士: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应急预案的实施。

2. 护士长:负责具体执行应急预案,指导护理人员操作。

3. 护理人员:负责药物外渗的发现、报告、处理等工作。

四、应急预案流程1. 药物外渗发现(1)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发现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

(2)护士向患者说明情况,安慰患者,同时报告护士长。

2. 报告与评估(1)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评估小组进行评估。

(2)评估小组了解外渗药物的种类、名称、性质,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外渗部位、局部皮肤颜色、温度、疼痛性质和程度等。

3. 处理措施(1)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种类、刺激强度,给予以下适当的处理措施:①局部湿热敷:注意观察皮肤颜色,防止烫伤。

②血管收缩药外渗:使用0.5%的654-2局部湿敷;酚妥拉明10mg生理盐水10ml-15ml局部环封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缺血缺氧。

③阳离子药物(如钙剂、氯化钾)外渗:0.2%利多卡因10-15ml透明质酸酶2000u局部封闭以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吸收。

④强碱性药物外渗(如碳酸氢钠):局部湿热敷;维生素C或利多卡因10ml-15ml地塞米松5mg-10mg局部环封。

⑤高渗性药物外渗:局部冷敷,防止组织进一步损伤。

(2)观察与记录①持续性观察外渗部位,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关节活动和肢端血运情况等,并做好记录。

②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外渗药物种类、处理措施、观察结果等。

4. 心理疏导护士应安慰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概述
药物外渗是指药物从其容器中逸出或漏出,进入外部环境的情况。

药物外渗可能导致药物的浪费、污染和患者用药失效等问题,因此,建立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以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应对和处理药物外渗事件。

二、应急预案
1. 应急预案目标
(1)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降低风险;
(2)快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药物外渗事件;
(3)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浪费和污染;
(4)规范化地记录和报告事件,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2. 应急预案内容
(1)明确责任:确定相关人员的责任和职责,包括药剂科、护理部、质控部门等;
(2)事件报告:建立药物外渗事件的报告机制,要求相关责任人员及时上报事件;
(3)现场处置:制定统一的现场处置方案,包括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的观察、有关检查与救治的方案等;
(4)药品回收:建立药物回收的程序,确保被外渗药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5)安全通报:对药物外渗事件进行内部通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三、应急程序
1. 药物外渗的初步判断
(1)检查药物包装:观察药物包装是否破损、漏液等现象;
(2)检查药物标签及有效期:核对药物标签是否清晰可辨,有效期是否过期;。

医院应急预案汇编-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医院应急预案汇编-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医院应急预案汇编-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引言概述在医院日常工作中,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是一种常见但危(wei)险的情况。

及时有效的应急预案和流程可以匡助医护人员迅速处理,减少患者的损失和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针对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预案制定1.1明确责任分工:明确各个医护人员在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时的责任分工,包括护士、医生、药师等。

1.2建立紧急联系方式:建立医院内部的紧急联系方式,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1.3定期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处理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

二、应急流程2.1即将住手输液:一旦发现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即将住手输液,避免继续给药。

2.2拔除针头并压迫止血:将外渗的针头拔除,用干净纱布或者棉球进行压迫止血,避免出血过多。

2.3观察患者症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以便进一步处理。

三、处理措施3.1冷敷局部:对外渗部位进行冷敷,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3.2局部处理:对外渗部位进行局部处理,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3.3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进一步处理措施。

四、医疗干预4.1就医治疗:将患者送往急诊科或者相应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4.2补液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补液疗法,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4.3协助医生处理:协助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干预。

五、事后处理5.1记录和报告:对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医务部门。

5.2患者安抚:安抚患者的情绪,告知患者家属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匡助。

5.3总结经验:对本次事件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医院应急预案汇编-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对于医护人员处理患者意外情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成人静脉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成人静脉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成人静脉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 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成人静脉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以确保在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2. 定义- 静脉药物外渗: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从静脉输液管道渗漏至周围组织的情况。

- 应急预案:在紧急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系列预先安排的措施。

3. 预案内容及处理流程1. 现场处理现场处理- 立即停止药物输液。

- 保持患者安静及舒适,避免患者的惊慌和不适。

- 快速检查药物外渗的程度和范围。

- 将药物外渗现场进行标记,写下时间和日期。

- 拍照记录药物外渗的情况(如果条件允许)。

2. 报告与记录报告与记录- 立即向负责护士或医生报告药物外渗事件。

- 跟该医务人员一起检查患者的症状和状况,确保患者的安全。

- 将事件详细记录在患者的医疗档案中,包括时间、药物名称、药物外渗的程度和范围等信息。

3. 处理现场处理现场-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适当的清洁液清洗药物外渗现场。

- 对于明显红肿或有明显疼痛的患者,考虑向患者注射适当的药物以减轻症状。

- 如有需要,更换药物输液管道和静脉接入点。

4. 患者监护患者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特别关注局部疼痛、红肿、水肿等情况的变化。

- 如有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如冷敷、疼痛缓解措施等。

5. 上报与汇总上报与汇总- 报告药物外渗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措施给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员。

- 汇总、分析和评估药物外渗事件的发生情况,探索改进措施。

4. 相关注意事项- 在处理药物外渗事件时,确保采用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 根据医疗机构的规定,及时上报药物外渗事件,以便进行统计和分析。

- 针对药物外渗事件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和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以上是成人静脉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的内容,希望能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并在药物外渗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和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理。

外渗应急预案总结

外渗应急预案总结

一、引言药物外渗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是指药物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意外流入血管外组织,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为有效预防和处理药物外渗,保障患者安全,现将外渗应急预案总结如下:一、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确保穿刺部位皮肤清洁、消毒。

2.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避开关节、神经、血管密集区域。

3. 正确评估患者血管条件,避免使用同一血管进行多次穿刺。

4.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穿刺部位情况。

5. 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药物外渗的预防知识。

二、应急预案1. 发现药物外渗后,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和护士长。

2. 评估外渗药物的种类、浓度、刺激性,以及外渗部位、面积、局部皮肤情况。

3. 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非刺激性药物:局部冷敷,减轻炎症反应;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

(2)刺激性药物:局部冷敷,减轻炎症反应;根据药物性质,给予相应处理,如局部封闭、激素注射等。

(3)化疗药物: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和护士长,给予相应处理,如局部封闭、激素注射、冷敷等。

4.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局部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程度等,做好记录。

5.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输液速度、改变穿刺部位等。

6. 加强心理护理,安抚患者情绪,告知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

三、总结药物外渗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预防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对药物外渗的认识,熟练掌握应急预案,可以有效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药物外渗渗出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药物外渗渗出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药物外渗/渗出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
1、用药过程中时应密切观察,发现药物外渗/渗出时应立即停止,尽可能回抽皮下药液。

2、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3、按照渗出的级别和严重性制定治疗方案,遵医嘱执行。

4、对于少量非刺激性药液渗出,应进行持续性的观察与评估,渗出部位可采用湿热敷,不必用药。

渗出量较多,症状严重者应遵医嘱局部用药或50%硫酸镁湿热敷、喜辽妥外用、局部冰敷制动。

5、发疱剂及刺激性药物外渗后,该肢体的远端不能再留置导管。

6、持续性观察与评估外渗部位,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关节活动和肢端血运情况等,并做好记录。

7、安慰病人,作好心理疏导。

二、处理流程
发现药物外渗/渗出一立即停止药物输注一报告值班医生、护士长一执行治疗方案一持续观察一做好记录一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编写《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2009版。

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疗已成为治疗癌症的常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机械因素 与穿刺技术不熟练,体位不当,输液速度过快, 时间过长,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血管外漏的 直接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斜面未完全 进入血管腔,针尖固定不牢,并热不合作而刺 破血管,针尖滑脱血管。 4、血管因素 与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静脉管壁是否发 生痉挛,通透性是否增加有关。



Ⅱ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2.5-15cm,皮肤发冷, 有(无)疼痛
Ⅲ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15cm, 皮肤发冷,轻到中度疼痛,可能有麻木感 Ⅳ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 有瘀班、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15cm,可凹陷性水 肿,循环障碍,中等到重度疼痛。可为任何容量的血液制品、 发疱剂或刺激性的液体渗出。任何容量血液制品、刺激性或腐 蚀性药物的外渗都属于Ⅳ级医疗事故。



Hale Waihona Puke 3 根据药物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4 局部封闭:用41/2一51/2门肌肉针头,在红肿皮肤的 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进针深度以15—20°为宜, 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进针长度以 针尖最好在红肿的正中处,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 根据情况2—3天封闭1次,一般封闭3—5次。 5 血管收缩药: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 立即用654—2药物热敷或一般热敷;0.9%生理盐水 5ml+酚妥拉明5mg局部封闭



9 化疗药物:一般处理:立即停止给药,保留静脉通 路(要更换输液器)。立即用0.9%生理盐水10— 20m1快速沿原静脉滴入,以稀释局部药液浓度。 拔针并按压针眼2—5分钟。冰袋冷敷15—30分钟, 3天内每天4次,并抬高患肢,以便收缩血管、减少 药物吸收、缓解疼痛。一般局部封闭:用1%普鲁 卡因2ml十生理盐水2m卜5m1。 10 出现坏死,可选用超短波治疗,严重的植皮。发生 任何不良反应,都应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减少进 一步的

1 小范围外渗 (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 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 湿热敷,或用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 肿胀很快就会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可 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再继续外渗,可 以坚持到输液完成。(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 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 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 用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


1、药物因素 与药液的酸碱度、渗透压梯度有关。长期输入 高渗性溶液,碱性对血管有刺激性的液体如甘 露醇,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可发生血管壁增 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 症及水肿等。必要时可以使用微量泵进行调节。 2、物理因素 与环境温度、输液量、液体温度、速度、时间、 压力及输液器针头的选择有关。





1 正确选择穿刺静脉 由于高渗性、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择粗大静脉,由远 心端向近心端选择穿刺,穿刺时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 多次穿刺。 2 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
3 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可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贴。血管扩张剂具有增 强局部血流,并中和药物酸性作用。



血管活性药:多巴胺、间羟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 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血管刺激性药物: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七叶 皂苷钠
高渗药:20%甘露醇、浓氯化钠、50%葡萄糖、脂肪乳、 复方氨基酸、碳酸氢钠、3L营养液等。 化疗药:阿霉素、顺铂、奥沙利铂、紫杉醇、环磷酰胺、 氟尿嘧啶、长春碱类、氮芥、丝裂霉素、柔红霉素等。


1 一般肿胀:输入的一般性药物维生素类给以热敷即 可,常用热水袋、湿热敷、温度在50℃左右,1015分钟观察皮肤情况。可给予25%一50%硫酸镁 或75%一95%酒精热湿敷,硫酸镁效果比较好但冷 结晶。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 的红线,局部肿痛。抬高患肢增加热敷擦药的次数。 2 输入特殊药物时,化疗药物、升压药、高渗性药物 等不管是否出现红肿炎症反应应立即采取封闭治疗。
1、药物出现外渗的概念与分级 2、临床表现 3、药物外渗的常见原因 4、药物外渗/渗出的预防 5、药物外渗/渗出的处理


药物外渗时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 性(非腐蚀性)的或刺激性药物(或溶液) 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 通路。

根据INS的标准,将渗出/分为5级 0级:没有症状 Ⅰ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2.5cm,伴有(无) 疼痛




6 钙剂:热敷;1%普鲁卡因2ml+生理盐水2ml-5m1 或1%普鲁卡因2ml+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2ml5ml局部封闭。 7 高渗溶液、强酸、强碱药物:如50%葡萄糖、甘露 醇、碳酸氢钠等,立即停止给药,给予冷敷;1% 普鲁卡因2ml+生理盐水2ml-5ml或1%普鲁卡因 2ml+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2ml-5ml局部封闭。 8 红霉素、安定:冷敷





1、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 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 2、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 现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 甚至累及深层组织。 判断外渗 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 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 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状的 红线。询问病人有无胀痛感。挤压针管有无回血时, 最好针头保持水平位,切记不应针尖翘起挤压针管。



4 使用静脉留置针 留置针对血管刺激性小,易固定,减少了穿刺的次数,同时减 少了对病人浅表静脉的破坏。 5 熟悉药液的性质 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适当调节室温及穿刺部位的保暖,提高 注射液的温度。 6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加强工作责任心,经常巡视病人,尤其对意识障碍、感觉丧失、 循环不良的病人更需要经常观察,不能只看有无回血来判断, 一旦发生渗漏,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