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生长曲线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的实验步骤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的实验步骤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2. 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3. 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4. 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5. 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二、 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以细菌的活菌数的对数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成为生长曲线(如图一)。
图一 微生物生长曲线示意图单细胞微生物的发酵具有四个阶段,即Ⅰ调整期(延滞期)、Ⅱ对数期(生长旺盛期)、Ⅲ平衡期(稳定期)、Ⅳ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的动态。
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球计数板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等。
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与死菌,因此所测定的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 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2lg /)lg (lg 1212W W t t G --=式中t1和t2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W1和W2分别为相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g/L )或OD 。
三、 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1.实验材料: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板;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3.实验仪器: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培养箱, 摇床,722s分光光度计;4.实验用具:无菌1000ul吸头80个;无菌5000ul吸头2个;比色皿9个+共用参比杯一个.四、实验步骤1.准备菌种: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2.分为三个小组:第(1)小组取1.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200rpm取3.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 200rpm取5.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 200rpm第(2)小组取一个大肠杆菌菌落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200rpm取1.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 110rpm取1.0ml大肠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0 ℃ 200rpm第(3)小组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200rpm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0 ℃ 200rpm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110rpm每培养一小时取样一次(2.5h,3.5h加测1次). 对照组测量起始pH,所有瓶子测量发酵9h结束测pH.3.测量:选用600nm波长,以蒸馏水作为参比,开始培养前测定每组培养液的OD值作为起始点。
微生物实验报告: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2.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3.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4.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5.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菌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规律性,如以细菌活菌数的对数做纵坐标,以培养时间做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单细胞微生物发酵具有4个阶段,即调整期(迟滞期)、对数期(生长旺盛期)、平衡期(稳定期)、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的全过程动态。
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
本实验才用比浊法,由于细胞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对应的培养时间做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和死菌,因此所测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G=(t2-t1)/[(lgW1-lgW2)/lg2]式中t2和t1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W1和W2分别为对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或OD。
三、实验器材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板;培养基(100mL/250mL三角瓶×10瓶/大组):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无菌1000ul吸头若干,无菌5000ul吸头若干,比色皿10个及共用参比杯一个,培养箱3台,722s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活化菌种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2.接种6人大组分为3个小组,按表1接种。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 一、名词解释 01. 细菌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一、名词解释01.细菌生长曲线(growth curve):当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时,如果以培养的时间为横座标,以细菌数量变化为纵坐标,根据细菌数量变化与相应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作出一条反应细菌在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02.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 cfu):通过浇注或涂布等方法使菌样的微生物单细胞分散在平板上(内),待培养后,每一个活细胞就形成一个单菌落,即为菌落形成单位。
03.比生长速率(specific growth rate):单位数量的细菌或物质在单位时间(h)内的增加量。
04.同步培养(synchronous culture):是一种培养方法,它能使群体中的所有细胞变成处于同时进行生长和分裂的群体细胞。
05.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是在微生物的整个培养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微生物能以恒定的比生长速率生长并能持续下去的一种培养方式。
06.连续发酵(continuous fermentation):连续培养如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上,就称为连续发酵。
07.分批培养: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经过培养生长,最后一次收获,此称为分批培养。
08.二元培养:是纯培养的一种特殊形式。
根据寄生微生物的生活特点,必须将寄生微生物和寄主微生物培养在一起,同时排除其它杂菌。
例如培养苏云金杆菌及其噬菌体,需先在平板培养基上培养细菌,然后在菌苔上接种其噬菌体,经培养后,出现噬菌体感染的透明空斑,这种培养方法称为二元培养。
09.高密度培养(high cell-density culture, HCDC):有时也称高密度发酵,一般指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细胞群体密度超过了常规培养10倍以上时的生长状态或培养技术。
10.致死时间(thermal death time, TDT):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和特定的温度下(如60℃),杀死某微生物水悬乳液群体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七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2. 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3. 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4. 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5. 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二、 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以细菌的活菌数的对数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成为生长曲线(如图一)。
图一 微生物生长曲线示意图单细胞微生物的发酵具有四个阶段,即Ⅰ调整期(延滞期)、Ⅱ对数期(生长旺盛期)、Ⅲ平衡期(稳定期)、Ⅳ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的动态。
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球计数板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等。
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与死菌,因此所测定的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 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2lg /)lg (lg 1212W W t t G --=式中t1和t2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W1和W2分别为相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g/L )或OD 。
三、 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1.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板;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3.实验仪器: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培养箱, 摇床,722s分光光度计;4.实验用具:无菌1000ul吸头80个;无菌5000ul吸头2个;比色皿9个+共用参比杯一个.四、实验步骤1.准备菌种: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2.分为三个小组:第(1)小组取1.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200rpm取3.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200rpm取5.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200rpm第(2)小组取一个大肠杆菌菌落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200rpm取1.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110rpm取1.0ml大肠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30 ℃200rpm第(3)小组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200rpm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30 ℃200rpm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110rpm每培养一小时取样一次(2.5h,3.5h加测1次). 对照组测量起始pH,所有瓶子测量发酵9h结束测pH.3.测量:选用600nm波长,以蒸馏水作为参比,开始培养前测定每组培养液的OD值作为起始点。
微生物生长曲线细菌生长曲线的区别

微生物生长曲线细菌生长曲线的区别微生物生长曲线是描述微生物在特定时间内生长数量变化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
它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帮助我们预测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在微生物学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微生物生长曲线这个概念,但是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可能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因此我们也常常会听到细菌生长曲线的概念。
那么微生物生长曲线和细菌生长曲线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深度方面来看,微生物生长曲线是一个更加宏观和综合的概念,它可以用来描述不仅仅是细菌,还可以用来描述真菌、古菌等各种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规律。
微生物生长曲线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指数期、对数期和平稳期。
在潜伏期,微生物适应环境、增殖准备;指数期是细胞增殖最为迅速的时期;对数期是细胞数量以对数倍增长的时期;平稳期是细胞数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而细菌生长曲线则是微生物生长曲线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更多地指代细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通常也分为潜伏期、指数期、对数期和平稳期。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细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曲线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研究细菌生长曲线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广度方面来看,微生物生长曲线涉及到的范围更加广泛,包含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规律。
而细菌生长曲线则更偏向于研究细菌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规律,更具体、更细致。
在实际的微生物学研究中,我们常常会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选择使用微生物生长曲线还是细菌生长曲线来进行研究,以更好地满足研究的需要。
总结来看,微生物生长曲线和细菌生长曲线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一定的区别。
微生物生长曲线更宏观、更综合,适用于研究各种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规律;而细菌生长曲线则更具体、更针对性,适用于研究细菌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规律。
在实际研究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研究目的来选择使用哪种生长曲线进行研究,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细菌的生长曲线

|
INFO@
|
+12 34 567 890
|
LONG STREET 12345, CITY, COUNTRY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5
迟缓期
迟缓期(lag phase):又叫调整 期。细菌接种至培养基后,对新 环境有一个短暂适应过程。此期 曲线平坦稳定,因为细菌繁殖极 少。迟缓期长短因素种、接种菌 量、菌龄以及营养物质等不同而 异,一般为1~4小时。此期中细 菌体积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 的分裂增殖合成、储备充足的酶、 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
|
INFO@
|
+12 34 567 890
|
LONG STREET 12345, CITY, COUNTRY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8
衰亡期
衰亡期(decline phase):随着稳定期发 展,细菌繁殖越来越慢, 死亡菌数明显增多。活菌 数与培养时间呈反比关系, 此期细菌变长肿胀或畸形 衰变,甚至菌体自溶,难 以辨认其形。生理代谢活 动趋于停滞。故陈旧培养 物上难以鉴别细菌。
|
INFO@
|
+12 34 567 890
|
LONG STREET 12345, CITY, COUNTRY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4
细菌生长时期
.
迟缓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Company slogan here
Company name细菌的生长曲线汇报人:动科1401 袁霞
细菌生长曲线

对数期的细胞生长, 红色表示直接的细 胞数量,蓝色表示 细胞的对数生长
作图法确定微生物代时 (Generation time)
用群体生长数据对处于对数 期的时间横坐标作图 群体数量加倍时间可以直接 从曲线上读出.
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
特征: 细胞总数达到最大,新增加的细胞数量和死亡的细胞数量平衡 细胞能量代谢和生物合成功能正常 细胞生长速率降低为零 有些细胞死亡,芽孢形成,合成代谢产物
生长曲线计算应用举例
某处于对数期的大肠杆菌培养物的细胞浓度为 100个/ml,经过400分钟培养,细胞的浓度增加 到10亿个/ml 求大肠杆菌的代时和繁殖代数 n=lgy-lgx/lg2=lg109-102/0.3010=23.1 代时G=17.3 结果:代时是17.3分钟,400分钟内繁殖了23.1代
根据微生物生长曲线, 如何判断杀菌、抑菌 和溶菌
思考题:
1பைடு நூலகம் 研究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意义
2. 对数期的细胞有何特点,在实际中的意义
3. 生长曲线中各时期的特点:
延滞期(Lag Phase)
现象:没有细胞的分裂繁殖及生长
实质:细胞内代谢活跃,进行DNA复制,蛋白质 及酶的合成,做好细胞分裂的准备 这个时期的长短与细胞的遗传特性和培养条件有关
对数生长期 (Exponential phase )
微生物的生长速率最大,并且是个常数
细菌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1. 微生物群体生长 (Population Growth)
生长:微生物生长包括个体体积的增加及细胞数量 的增多 生长速率(Growth 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细胞数量或 质量增加的量 从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的时间间隔称代时 (generation time)
细菌生长曲线

2.细胞内开始积累储藏物,如肝糖、异染颗粒、脂肪 粒等。
3.大量积累代谢产物,如放线菌发酵形成大量抗生素。 在生产上可通过补料,调节pH与温度等措施,延长稳 定期,以积累更多的代谢产物。 4.大多数芽孢细菌在此阶段形成芽孢。
四、衰亡期(decline phase) 细菌死亡率逐渐增加,以致死亡数大大超过新生数, 群体中活细菌的数目急剧下降,出现“负生长”,此阶 段叫衰亡期,又称死亡期。
同步生长能否无限的维持下去?
由于同步群体内细胞个体之间的差异,同步生长 不能无限的维持,往往会逐渐破坏,最多能维持 2~3 个世代后,群体内的各个细胞个体就会因为生长周期 的代时差异而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出现非同步生长。
细菌的同步生长与非同步生长
第四节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微生物的生长受到它们所处环境理化因素的极大影 响。了解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有助于说明微 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还可帮助我们采用相应的方法控 制微生物的活动。
特点: 1.死亡期中有一段时间, 活菌数按几何级数下降, 称 为“对数死亡阶段”。
2.菌体细胞产生或释放出一些产物。如氨基酸、转化 酶、抗生素等。 3.菌体细胞有的开始自溶,有的呈现多种形态,有的 产生畸形,细胞大小悬殊,有的细胞内多液泡,有的 细胞革兰氏反应阳性变成阴性反应等。
第二节 连续培养
温 度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子。 每种微生物都有3种基本温度。 最低生长温度:低于这个温度以下不再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在此温度时生长速度最快。 最高生长温度:在此温度以上不可能生长。
微生物按其生长温度范围可分为三类: 低温微生物、中温微生物、高温微生物。
微生物的三种类型(温度)
低温的应用?
干 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紫外线 紫外辐射能作用于核酸,引起致死突变。紫外线穿透 能力很差,不能穿过玻璃、衣物、纸张等,但能够在 空气中传播,可用作物体表面或室内空气的灭菌。经 紫外辐射处理后,受损伤的微生物细胞若再暴露于可 见光中,一部分可恢复正常,这称为光复活现象。
紫外辐射对核酸的影响
紫外线常作用于核酸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即大肠杆菌的世代时间为17.3分钟,在400分钟内共繁殖 23.1代。
三、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 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处于稳定期的微生物, 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整个培养 物中二者处于动态平衡,此时的生长速度又逐渐趋向零。
特 点: 1.培养物中细胞总数最高。如果为了获得大量菌体就 应在此阶段收获。
恒浊连续培养
恒化连续培养
随着细菌的生长,限制性因子的浓度降低,致使细 菌生长速率受限,但同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来保持限制 因子的恒定流速,不断予以补充,就能使细菌保持恒定 的生长速率。 常见的限制性营养物质有作为氮源的氨、氨基酸; 作为碳源的葡萄糖、乳酸及生长因子,无机盐等。
恒化连续培养
第三节 同步培养
细菌生长曲线各时期特点
一、延迟期(lag phase) 少量细菌接种到新鲜培养基后,一般不立即进行繁 殖,生长速度近于零,细胞数目保持不变,甚至稍有减 少,这段时间被称为延迟期,又称为迟缓期、调整期或 滞留适应期。 特点:分裂迟缓、代谢活跃。 延迟期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调整代谢。当细胞 接种到新的环境(如从固体培养基接种到液体培养基) 后,需要重新合成必需量的酶、辅酶或某些中间代谢 产物,以适应新的环境。
氧
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分为: 1、好氧微生物:需要氧才能生长的微生物,包含专 性好氧微生物和微好氧微生物。 2、兼性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可生长的 微生物。 3、厌氧微生物:可分为耐氧厌氧微生物和严格厌氧 微生物,前者尽管不需要氧,但可耐受氧,并在氧存 在下仍能生长,而后者指对氧敏感,有氧时即被杀死 的微生物。
(一) 抗代谢物(antimetabolites)
在结构上与生物体所必需的代谢产物很相似 ,以至 可以和特定的酶结合,从而阻碍了酶的功能 , 干扰了 代谢的正常进行,这些物质称为抗代谢物。磺胺类药 物 是最常用的化学治疗剂,它可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 性细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生长繁殖,能治疗多 种疾病。
恒浊连续培养
不断调节培养基流入或排出的速率以使培养液中微 生物细胞密度保持恒定(恒浊)。 在恒浊培养装置中需要浊度计。借光电池检测培养 室中的浊度,并由光电效应产生的电信号强弱变化,来 自动调节新鲜培养基流入和培养物流出培养室的流速。 培养室中浓度超过预期值时,流速加快,浊度降低;反 之,流速减慢,浊度增加,以此来维持培养物的某一恒 定浊度。
特点: 1.死亡期中有一段时间, 活菌数按几何级数下降, 称 为“对数死亡阶段”。
2.菌体细胞产生或释放出一些产物。如氨基酸、转化 酶、抗生素等。 3.菌体细胞有的开始自溶,有的呈现多种形态,有的 产生畸形,细胞大小悬殊,有的细胞内多液泡,有的 细胞革兰氏反应阳性变成阴性反应等。
第二节 连续培养
例题:设大肠杆菌在接种时的细胞浓度为100个/mL, 经 400分钟的培养,细胞浓度增至10亿个/mL,求该菌的世 代时间和繁殖代数。
解:t0为接种时间 x = 100 t1为培养时间(400分钟)y = 1,000,000,000 n = 3.3(lg y - lg x)= 3.3(lg109-lg102)=23.1 G =(t1-t0)/n =(400-0)/23.1=17.3
(1)焚烧灭菌法(incineration):用火焰焚烧。 (2)烘箱热空气法:常用烘箱160℃处理2小时以上。 2、湿热灭菌 (1)水煮沸法:水煮沸100℃,15分钟以上。 (2)高压蒸汽锅法(autoclaving):高压锅 (0.1013MPa或1.05㎏/cm2 或15磅/英寸2 )121℃处理 15~30分钟 。 (3)间歇灭菌法(tyndallization) : 100℃处理15-30 分钟,再置于28~37℃下,如此反复三次。 (4)巴斯德消毒法(pasteurization):71.6℃处理15 分钟或62.9℃处理30分钟。
高压锅如何使用?
高压蒸汽锅法是实验室及生产中最常用的灭菌方 法。使用高压锅时,要注意完全排除锅内的冷空气, 使之充满饱和蒸汽,否则会因蒸汽中混有空气而比相 应纯蒸汽的温度降低,影响灭菌效果。
pH
pH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每种微生物都有最适pH和一 定的pH范围。 1、大多数细菌最适pH为6.5~7.5。 2、放线菌最适pH为7.5~8。 3、酵母、霉菌最适pH为5~6
同步生长能否无限的维持下去?
由于同步群体内细胞个体之间的差异,同步生长 不能无限的维持,往往会逐渐破坏,最多能维持 2~3 个世代后,群体内的各个细胞个体就会因为生长周期 的代时差异而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出现非同步生长。
细菌的同步生长与非同步生长
第四节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微生物的生长受到它们所处环境理化因素的极大影 响。了解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有助于说明微 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还可帮助我们采用相应的方法控 制微生物的活动。
1、低温对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死作用,故常用低温保 藏食品。 2、处于低温状态的微生物,代谢活动降低,生长繁殖 停滞,但仍维持存活状态,一旦遇到适合的生活环境就 可生长繁殖。因此,常用低温保存微生物菌种。
高温的应用?
高温可引起微生物蛋白质和核酸不可逆的变性,产生 致死作用,故广泛用于消毒灭菌。
高温灭菌方法? 1、干热灭菌
干 燥
水分子可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干 燥会导致细胞失水而造成代谢停止以致死亡。
化学药剂
许多化学药剂可抑制或杀死微生物,可用作消毒剂、 防腐剂、化学治疗剂。 一、消毒剂和防腐剂 如3%~5%石炭酸、75%乙醇、0.25%新洁尔灭等。 二、化学治疗剂 能直接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可用于治疗感染性 疾病的化学药物称为化学治疗剂。 它能选择性地作用 于病原微生物新陈代谢的某个环节,使其生长受到抑制 或致死。
2.细胞内开始积累储藏物,如肝糖、异染颗粒、脂肪 粒等。
3.大量积累代谢产物,如放线菌发酵形成大量抗生素。 在生产上可通过补料,调节pH与温度等措施,延长稳 定期,以积累更多的代谢产物。 4.大多数芽孢细菌在此阶段形成芽孢。
四、衰亡期(decline phase) 细菌死亡率逐渐增加,以致死亡数大大超过新生数, 群体中活细菌的数目急剧下降,出现“负生长”,此阶 段叫衰亡期,又称死亡期。
温 度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子。 每种微生物都有3种基本温度。 最低生长温度:低于这个温度以下不再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在此温度时生长速度最快。 最高生长温度:在此温度以上不可能生长。
微生物按其生长温度范围可分为三类: 低温微生物、中温微生物、高温微生物。
微生物的三种类型(温度)
低温的应用?
若1个细菌繁殖n代可产生2n个细菌。在时间 t0 时 菌数为 x,经过一段时间到t1 时,繁殖n代后,菌数为 y,则可计算“代时”(即单个细胞完成一次分裂所需 的时间,又称增代时间或世代时间,用 G表示)。 G = ( t1 - t0 ) / n
公式: G = ( t1 - t0 ) / n
由于 y = x*2n lg y = lg x + nlg 2 n = ( lg y - lg x ) / lg 2 ( lg 2 = 0.3010 ) n = 3.3lg y / x 所以 G = ( t1 - t0 ) / 3.3lg y / x = ( t1 - t0 ) /3.3(lg y - lg x)
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ivation)是指在一个恒 定容积的流动系统中培养微生物,一方面以一定速率 不断地加入新的培养基,另一方面又以相同的速率流 出培养物(菌体和代谢产物),以使培养系统中的细 胞数量和营养状态保持恒定,即处于稳态。 连续培养可分为:恒浊连续培养和恒化连续培养。
同步培养法(synchronous cultivation)能使培养物 中所有微生物都处于相同的生长阶段的培养方法。
同步培养法通常分为选择法和诱导法。
硝酸纤维素薄膜法
① 将菌液通过硝酸纤维素薄膜,由于细菌与滤膜带有不同的电 荷,所以不同生长阶段的细菌均能附着于膜上。 ② 翻转薄膜,用新鲜培养液滤过培养。 ③ 附在膜上之细菌分裂,分裂后的子细胞不与薄膜直接接触, 由于其本身的质量,加上所带的培养液的质量,便会落到收集 器内。 ④ 收集器在短时间内收集的细菌处于同一分裂阶段。用此细菌 接种培养,便可获得同步培养物。
在实际生产中用哪些方法来缩短或消除迟缓期?
二、对数期 又称为指数期(exponential phase) 细胞数目 以几何级数增加,故称对数期。 特点: 1.细胞分裂速度最快,代时最短,细胞代谢最强 ,组成 新物质最快。 2.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对数期细胞数按几何级数增加:1,2,4,8,… ,若 以乘方的形式则表示为:20,21, …, 2n。 “n” 是细菌 分裂的次数或增殖代数。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含有β-内酰胺环,可特异地结 合在细菌细胞壁肽聚糖上,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因而只作用于 细菌特别是肽聚糖成分丰富的G+菌。 2.破坏细胞膜的功能: 如多黏菌素可作用于膜磷脂使膜溶解, 而 G-菌细胞膜磷脂特别丰富,所以可特异性地抑制 G-细菌的生 长。 3.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由于原核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核糖体 为30 S以及50 S亚基, 与真核细胞明显不同,氯霉素是50 S亚基 的抑制剂。链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等是30 S亚基的抑制剂, 因而它们都可特异地抑制原核微生物的生长。 4.抑制核酸的合成: 利福霉素可特异地结合到与真核细胞明显 不同的细菌RNA聚合酶上,新生霉素则作用于细菌DNA酶,因而抑 制细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