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歌内容和特点

合集下载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主题分析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主题分析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主题分析
一、李白的艺术特点
1.奔放豪放: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激情澎湃的意境,表现出他浪漫
而不受拘束的个性。

2.自然写景:他善于描绘山水之美,以独特的笔触展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字里行间仿佛能闻到花香和听到鸟鸣。

3.借物抒怀:通过对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以及历史人物等事物的描写,李白
能够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4.想象与夸张:他不拘泥于现实,常常运用夸张手法和幻想元素来创作,使
诗歌充满了畅怀与幻想。

二、李白诗歌的主题分析
1.壮志豪情:李白将个人理想和宏伟抱负融入了他的诗歌中。

比如《将进酒》
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期许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2.爱国思想:李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登金陵
凤凰台》中寄托了他对唐朝繁荣昌盛的希冀。

3.人生哲理:通过对人生、世事和命运的思考,李白在他的诗中探索了人生
的意义和价值。

如《静夜思》以简洁而深刻的文字展现了他对时间流逝和
人生短暂性质的感悟。

4.抒怀与自嘲:李白常常以幽默、轻松的口吻和自嘲式的写作风格,表达个
人心境和情绪。

比如《月下独酌》中自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凸显出豪放不羁的个性。

综上所述,李白诗歌具有奔放豪放、自然写景、借物抒怀、想象与夸张等艺术特点,并涵盖了壮志豪情、爱国思想、人生哲理和抒怀与自嘲等多个主题。

李白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他个人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这些特点和主题使得李白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独具风格的伟大诗人之一。

李白诗歌艺术的风格特点与创作思想

李白诗歌艺术的风格特点与创作思想

李白诗歌艺术的风格特点与创作思想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明快豁达,抒情淋漓,情感热烈,风格独具。

本文将从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和创作思想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一、艳丽豪放的词藻李白的词藻丰富多彩,不拘泥于常规,善于用活泼、生动、直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的诗歌中常出现风、月、山水等自然景色,如《将进酒》中“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将相如赋中的“脉脉”转化成了诗歌中的情绪,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夜泊牛渚怀古》描述了雄浑的自然风光,其中“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豪迈的情感表达李白的诗歌情感奔放,尤其是对人生、自然、爱情等方面的表达,常常显得豪迈而不拘束。

如《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将作者的壮志豪情尽收其中,表达了对自由与追求的坚定支持。

《将进酒》中“众美仍想像,美人如此多。

何时得至诗人,万象为我开。

”则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三、主体意识的凸显李白的诗歌常常突出作者自我感受和阐述,明确表达对个体、自由、人性等主题的思考。

《将进酒》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明显表现了作者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感受。

在《将进酒》中,他以个人自述的形式,表现了自己的独立精神和反叛精神。

四、超然自逸的情感风格李白的诗歌常常具有超然自逸的情感风格,用以传达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思想。

比如《庐山谣》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山胜景空悠然。

”表达了作者的超然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李白诗歌的创作思想一、自然主义思想李白崇尚自然,崇尚自然之美,表现了自然主义思想。

他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崇尚人的本性和自然的恩赐,追求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

例如在《将进酒》中,他用诗歌表达了“万象为我开”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了个体的独立,张扬自由、无拘束的人格。

总结李白诗歌的特点

总结李白诗歌的特点

总结李白诗歌的特点一、李白诗歌的主要特点,简述如下: 1。

气势雄伟,奔放豪迈;2。

想象丰富奇特; 3。

语言自然流畅,音韵和谐多变; 4。

形式多样灵活。

二、赏析《蜀道难》,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途中写成的。

此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力渲染蜀道之难以及山川之险峻,抒发了作者对艰难险阻的感叹与惊叹。

全篇文字如波涛汹涌,大起大落,但又显得从容不迫,挥洒自如。

开头连续两个“噫”字,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了作者对蜀地山川的强烈热爱和激情。

《蜀道难》在文学史上影响很大,既是李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作的典范之作。

三、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是一首描绘梦境的神奇的诗。

其前半部分着重刻画梦境的虚幻,后半部分则表现了梦醒后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此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奇异的想象,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思考空间。

《梦游天姥吟留别》,与《蜀道难》一样,它们都是李白诗歌中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名篇。

而这两首诗相比较,《梦游天姥吟留别》更富于变化,更为生动,因而更耐人寻味。

四、赏析《。

将进酒》。

四、赏析《将进酒》。

《将进酒》是乐府古题,多写朋友之间宴会集饮,享乐尽兴的情景,内容单纯,形式短小,语言明快,声调和谐。

诗中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场面,只是通过几个片断写出了诗人的复杂的感受。

诗人是借题发挥,意在讽喻。

第一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就眼前的实景说的。

天上银河,地上黄河,来源不同,一为天上,一为地下,可谓奇妙。

而自天河倾注到海里,却不再回头,就是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看似奔腾汹涌的黄河,不也像这永远流淌的江水吗?诗人举杯劝酒,不也就像这飞流直下的江水吗?他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慨叹,不也正是自己的肺腑之言吗?五、赏析《行路难·其一》。

《行路难·其一》是《李太白集》中最著名的诗篇之一。

六、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七、赏析《赠汪伦》。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1、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主要内容: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三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着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艺术特点: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思想内容: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简述李白诗歌的特点

简述李白诗歌的特点

简述李白诗歌的特点
李白(701年-762年)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情志激昂著称,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浪漫主义色彩。

以下是李白诗歌的特点及其拓展:
1. 丰富多彩的题材:李白的诗歌涉及了各个领域的题材,包括山水田园、历史传说、宴会歌咏等等。

他善于以写实手法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能将历史传说和个人感受相融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2. 奔放豪放的意境:李白的诗歌语言豪迈激昂,创作过程中充满了奔放的想象力和个性的张扬。

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营造出壮丽磅礴的意境,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受。

3. 抒发真我情感:李白的诗歌常常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他倾注了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热爱和不安。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4. 唯美浪漫的意境: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他经常通过描绘奇幻的场景、瑰丽的色彩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来营造浪漫的意境。

他的诗歌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让读者沉醉其中。

5. 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李白的诗歌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五言、七言、绝句、律
诗等等。

他善于运用不同的诗体和韵律,通过变化的形式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豪放奔放的风格,成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一。

他的诗作展现了他广阔的想象力、深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后世数百年的诗歌创作。

李白诗歌的表现手法特点

李白诗歌的表现手法特点

李白诗歌的表现手法特点1. 豪放奔放:李白诗歌表现出豪放奔放的个性,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豪情,表达了他对自由、热情和生命的追求。

豪放奔放:李白诗歌表现出豪放奔放的个性,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豪情,表达了他对自由、热情和生命的追求。

2. 视觉意象丰富:李白善于运用丰富的视觉意象来描绘景物,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他常常运用瑰丽的描写手法,使诗歌充满了图像感。

视觉意象丰富:李白善于运用丰富的视觉意象来描绘景物,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他常常运用瑰丽的描写手法,使诗歌充满了图像感。

3. 自然抒怀:李白的诗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他常常借助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他以自然为背景,以浩渺的山河、辽阔的天空来表达个人感慨和视野。

自然抒怀:李白的诗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他常常借助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他以自然为背景,以浩渺的山河、辽阔的天空来表达个人感慨和视野。

4. 情感充沛:李白的诗歌情感丰富,包含了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的表达。

他的作品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对人生的思考、对爱情的渴望等情感。

情感充沛:李白的诗歌情感丰富,包含了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的表达。

他的作品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对人生的思考、对爱情的渴望等情感。

5. 音乐性:李白的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他的作品常常采用韵律明快的节奏和押韵手法,使诗歌更加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音乐性:李白的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他的作品常常采用韵律明快的节奏和押韵手法,使诗歌更加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总的来说,李白诗歌的表现手法特点集中体现了他个人的性格特点和表达方式,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推崇。

参考文献:- 张维新. (2009).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1、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主要内容: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三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着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艺术特点: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思想内容:热爱祖国,忧国忧民;春望诗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用“花溅泪”、“鸟惊心”描述自己的亡国之恨;无知的花、鸟尚且如此,诗人的痛苦不言而喻;诗人有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这是一种“仁者爱人”的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充分领悟、发扬了儒家的“推己及人”的思想;每当自己遭受现实挫折时,总是首先联想起处境不如自己的广大下层百姓,将关怀投向大众;咏史怀古,借史抒怀,抒发自己对社会的感慨;杜甫的咏史怀古诗秉有其诗歌的主导特征,多有沉郁顿挫之致,主要作品有术古三首、咏怀古迹、蜀相、八阵图等将近二十首;杜甫的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诗人感慨;凭吊诸葛亮,使诗人想起对当世的担忧,对英雄救世的渴望;咏物寄怀;杜甫的初月“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不改色”,喻指意志坚定有气节,恰如言忠贞爱国的作者自己;“空自寒”,亦为抱定贞直之志,宁为流俗不理解,而甘于寂寞的情操的自况;一方面“穷形极相”,突出初月的情致;另一方面“寄托深远”,表达自己坚贞的情操;思乡怀人,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因为热爱故乡,不管走到哪里,总觉得故乡的那一轮明月最明亮战争使自己与弟弟分散,漂泊的杜甫,不禁担心弟弟的安危;描写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安史之乱”时,诗人有着名的“三吏三别”,写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石壕吏就是其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老妪家的三个儿子都在前线,其中两位已经阵亡;但县吏犹来捉丁,最终竟驱赶老妪应役;老妪一家的悲惨遭遇,是当时整个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影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江畔独步寻花,诗人爱花之深沉,显示出诗人热爱春光、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更表现了诗人对青春,对于生命的热爱与珍惜;杜甫的诗歌,思想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他得系念国家安危,同情人民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仰;在士人人格的形成上,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品读杜甫的诗歌,让我们读懂了更多的历史、人性与气质艺术成就杜甫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他笔下,突出地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他大胆抨击权贵官吏军阀的罪恶,甚至指向执政者;他的诗,由于广泛、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由转衰的种种现实,而被称为诗史;杜诗语言精美,韵律谨严;“沉郁顿挫”是他的基本风格;同时,在不同内容、不同诗体的作品中,作者又善于创造性地利用各种形式,或铺排叙事,或述怀抒情,或大笔挥洒,或精细描摹,都能曲尽其妙,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才能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辛词艺术上的独特成就首先表现在雄奇阔大的意境的创造上.决定于辛弃疾战斗的经历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他词里所表现的常是阔大的场景,战斗的雄姿,以及那些具有坚强性格的事物.他爱不怕霜欺雪压的梅花,而不喜欢那经不起风雨的桃李;爱磊落的长松,堂堂直节的劲竹,而不喜欢那瑟缩在寒风里的秋瓜与冻芋.生动而夸张的描绘与想象,构成辛词豪放风格的特征.比之苏轼,辛词是更生动,更突兀,有时笔酣墨饱,气势飞舞,那是苏词里所没有的意境.而由于他一直处在南北分裂时期,又经常受到妥协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辛词里也不可能有苏轼那种空旷、洒脱的表现.其次表现在比兴寄托的手法上.由于辛弃疾是从北方“归正”来的军人注:南宋王朝歧视那些从北方归来的人物,称他们为“归正人”.,他的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政治抱负既和偷安江南的小朝廷不相容,他政治上的孤危地位和屡遭毁谤的身世又警戒他不能肆意逞辞;这就使他有时不能不采取幽隐曲折的比兴手法,表现他百折不回的战斗精神.这部分词有时托儿女之情,写君臣之事;在芬芳悱恻之中,露磊落不平之气.它象伏流千里遇隙激射的清泉,又象密云不雨时闪现的电光,透露了这倾斜欲倒的百年大厦将要在暴风雨里崩坍的消息.下面这首他从湖北转官湖南时写的〈摸鱼儿〉词,是在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上述两方面的艺术成就,表现了作家的爱国热情、政治理想与丑恶现实的尖锐矛盾,同时形成了辛词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韩愈诗歌的艺术成就韩愈的散文,内容复杂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归纳其表现的思想内容为以下几点:1.揭露并抨击社会的黑暗政治和丑恶现象,如原悔揭露一般士大夫诋毁后进之士的原因;2.阐发自己在教育等方面的观点,如师说;3.表现怀才不遇,如杂说四之千里马;4.对封建科举官僚制度的控诉,如蓝田县丞厅壁记;5.讴歌英雄怀念亲友等;如张中丞传后续,祭十二郎文;从艺术成就上看,韩愈散文具有以下特点:1.文章富有气势,雄奇奔放;2.富于变化,时而曲折变化,时而流畅明快,3.语言准确,鲜明生动;4.词汇丰富,句式灵活,流传了许多成语,如“佶屈聱牙”、“不平则鸣”等;5.想象丰富,善用譬喻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文笔清新秀丽,描绘细致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如临其境,乐不自禁;由一处走向一处,衔接自然,感情丰富;例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再如“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都是作者心动而发,真实美丽;虽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但作者寄情于山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跳动着作者对自然的向往与喜爱;他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词风浑厚醇雅而又有沉郁顿挫之致;沉郁主要指感情深沉含蓄,顿挫主要指手法变幻多端;,善于铺叙,长于勾勒;他进一步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写法,但又讲究章法结构,布局疏密相间,婉曲回环,严谨之中富于变化;言情体物,穷极工巧;他善于描摹,以工笔写景咏物,精雕细琢,形神兼备;语言富艳精工而又浑然天成;周彦邦既善于锻炼字句,自铸伟词,更善于融化典故成语、檃栝前人诗句入词,浑化无迹;格律精严,音韵谐美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轼词的艺术成就苏轼对词的贡献很突出;苏轼出现前,词的内容受传统念束缚,局限于旖旎温柔的艳情腻语的范围之内;苏轼则吊古伤今、述电咏怀、感叹时政,描绘山川景色、农村风光,以至谈论哲理等题材都进入了词中,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与意境,为宋词的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在风格上,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欧阳修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例如醉翁亭记的开头一段,语言平易晓畅,晶莹秀润,既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毫无滞涩窘迫之感;深沉的感慨和精当的议论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语气,娓娓而谈,纡徐有致;这种平易近人的文风显然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后宋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就证明了这一点;黄庭坚诗歌艺术成就黄庭坚的诗以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为学习对象,构建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成为江西诗派作诗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宋代大诗人之一,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一代大文豪苏轼;苏轼作诗以气运笔、放笔纵意、纵横驰骋、大开大阖、变化莫测、结构复杂,无迹可求,所以苏诗成就虽高,师之者极少,未能形成流派;黄庭坚的创作思路有迹可寻,甚讲法度,便于学习,所以其追随者很多;黄庭坚的诗,法度严谨,说理细密,代表了宋诗的特点;可以说,黄庭坚诗是最具宋诗艺术特色的,受黄庭坚影响形成的江西诗派,也影响了南宋一代诗风,并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句,可见推举之重;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1.陆游的诗既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又具有浪漫主义的色调,是二者的完美结合;他的诗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南宋社会的生活面貌,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被称为一代“诗史”,这方面他主要是继承了杜诗的现实精神,但在反映现实的手法上,他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重情节画面,而是把事实压缩在极其精炼的诗句内,着重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同时他又常常通过奇丽的梦境和幻想来表达爱国情思,极力突出诗人的自我形象,情感炽热,神采飞扬,被称为“小太白”,与李白的浪漫气息相当接近,但陆诗的想象和梦幻中的内容,都与抗金复国的理想有关,具有一种悲壮、崇高之美,比李白的诗具有更为坚实的现实基础、更为充实的社会内涵、更为强烈的战斗精神;2.陆游广泛师法前人,兼容多样风格,杜甫之沉郁顿挫与李白之飘逸奔放对其影响尤大,他善于把这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有机地熔为一炉,并铸造成自己的独特诗风:既沉郁悲壮,又恢宏雄放;3.陆游的诗无体不备,各体皆工,尤其擅长七言诗的创作,七古、七律和七绝的成就都很高;4.陆游诗的语言不拘一格,爱国诗多雄壮豪放语,农村诗多平淡古朴语,闲适、田园诗多清新精致语,但这些诗的语言又具有共同的特色,即明朗晓畅,精炼自然;姜夔词的艺术成就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他的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
李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极具艺术性,在古典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主要围绕悲伤的主题,表现出诗人的精神高潮和深刻的思想感情。

李白的诗歌主要涉及悲伤的主题,如思乡、别离、寂寞、愁绪、遗憾、冤屈、逝去的亲人以及自己的思念等,主题多元化。

其诗歌的精神深度也很深,他表达的痛苦更多是一种宗教的痛苦,他的诗歌中充满激情、特别是他的“唐多令”系列诗歌更是愤慨深刻。

从其诗歌内容来看,他以悲伤的心情书写诗歌,表现出诗人的精神抒发,许多诗歌都围绕着离别、愁绪、思乡、分离等主题展开,富有缠绵悱恻之情,深深打动读者。

此外,李白的诗歌还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色,其中不乏对社会生活的讽刺与批判,以及对压迫与奋斗的抗争。

李白的许多诗歌都像是将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出来,使其作品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更加的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的诗歌内容和特点
一千多年以来,“兴废虽万变” ,可李白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酒仙和诗仙一直都没有改变。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的诗句(语出杜甫《饮中八仙歌》),极为传神地描摹出了同为当时诗坛泰山北斗的诗人杜甫眼里的李太白:一个有傲骨而无傲气,藐视权贵而生活于民间,特立独行、狂放不羁的天才诗人。

更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语出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以大胸怀、大气魄、大才情夺天地造化之神工,其诗歌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奇魅力。

海德格尔在论及诗人与诗歌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诗人愈富诗性,其言说就愈自由(对未能预见之物愈能敞开而从容)。

” 无疑,李白是我国古代最富诗性的诗人,其诗歌创作已臻随心所欲的境地,其作品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一种寻常诗人无法企及的无法之法。

李白反复吟咏的主题是生命的自由,与此相适应的是作品形式在挣脱桎梏后的极度自由。

本文在对李白诗歌总体特点把握的基础上,试从自己阅读李白诗歌的感受和认识出发,适当结合诗人的思想和经历,通过对他的一些代表诗作的分析,探讨其诗歌所具有的比较明显而又相对独特的艺术特征。

1 以“大言” 为美的夸饰
世传宋玉写有《大言赋》和《小言赋》,特意把事物放大或缩小,而李白所追求的大言之美,固然与其所生活的时代有关,但是作为一种诗学境界,他对自然意象的摄取,对现实世界的描摹,对人生社会的透视,都有着天分极高的处理功夫。

夸大则宏伟壮丽奇特无比,缩小则泥丸脱手神妙天成。

如《望庐山瀑布》一诗中“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这里的“三千尺” 可谓艺术的放大,但这种夸张有生活的真实为基础,既出人意料,又合乎艺术的真实。

《结袜子》中“感君恩重汗君命,泰山一掷轻鸿毛”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

在这里李白把鲜明的对比与大胆的夸张相结合,加大艺术的反差,从内容上起突出强调的作用,从形式上形成一种不对称美。

他把“三杯” 与“五岳” 的轻重作对比,又拿君恩之重与为之付命的“鸿毛轻” 作比较。

看来,李白诗的气度中夸张的修辞可见一斑。

2 超乎寻常的想象
李白的想象可谓与众不同,无论是天上人间抑或幽冥地府,所描写的无不闪动着特异,这种特异是那样的大气,大气之中又让人如踏浮云,飘然神驰。

无论是那蜀道“可以横绝” 的“鸟道” ,“地崩山捱壮士死” 的“天梯石栈” ,
“百步九折” 的“岩峦” ,还是那让人高不可攀的“巨峰” 及来自“九天” 的飞流直下的瀑布无一不抒发他气吞五岳四海的胸怀,从而达到渲泄情感表现自我的效果。

他诗中的形象,无论现实与虚幻可以说都是超越时空的,将现实与梦境,人间与仙界鬼域打成一片,这些形象不再是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主观的外化,如“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

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我见楼船在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

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

” (《司马将军歌》)且看李白又是星光流彩,又是电闪雷鸣,并把闪电想象为倚天神剑,那翻江倒海之势又有多少是现实中的,不都是诗人伟大的想象么所以说他的这些大气的想象,让他的诗读起来充满豪侠之气,又让人如临梦境,如入仙界,倍感飘逸。

3 生动鲜活的比拟
他的比喻与拟人是造成他诗风豪放飘逸的主要因素。

李白诗歌的比喻和拟人常与匪夷所思的奇诡想象相结合,具有生动、新鲜、不落俗套的特点。

如他在《古朗月行》中有诗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诗仙李白,从小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一个“呼” 字,活脱脱地画出了儿童时期兴奋雀跃的神态。

一个“疑” 字,又展示了他勤于思索的习惯,决非等闲之辈。

而所呼所疑的“白玉盘” 和“瑶台镜” 既表现了圆月的形状,又写出
了它清亮照人的光芒,这是形似。

人们总是把月亮看作美好神奇之物,此时,李白所用作比喻的“白玉盘”和“瑶台镜” ,不就是既美好又神奇吗从而,达到了神似的境界,这种境界得益于他奇特的比喻。

在《劳劳亭》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这里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风人格化,从而使离别之苦、之无奈跃然纸上。

明明自己想留住友人,却不说出,而是让春风之多愁善感来表达离情,这春风又何尝不是诗人自身的物化啊!其实像这样生动而形象的比喻、拟人,在李白的诗中可谓俯抬皆是,李白正是通过运用自己独特的比喻与拟人,使自己的诗境扩大了,大到可以自由呐喊、吞吐五岳、气壮山河。

也正是这种比喻与拟人的运用给他的诗罩上了一层轻纱,使人观之如飘然物外的仙人。

所以说他独特的比喻与拟人是形成他诗风豪放飘逸的主要因素。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盛世的歌手,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也是中国古代的天才作家。

他追求自我价值,幻想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准则使他具有独特的思想境界,超凡的想象力,他的诗歌以奇丽瑰伟的想象,慷慨激越的思想情感,潇洒不羁、自信自负的特点而独步诗坛,为他赢得“诗仙” 的美名和历代人士的好评。

他的诗歌以朝气蓬勃、春意盎然的浪漫气质表现出无限生机,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成为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从而出色地完
成了初唐以来诗歌革新的历史使命。

1.《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4.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5.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